CN108698292B - 注射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注射成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98292B CN108698292B CN201780014531.8A CN201780014531A CN108698292B CN 108698292 B CN108698292 B CN 108698292B CN 201780014531 A CN201780014531 A CN 201780014531A CN 108698292 B CN108698292 B CN 1086982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mold
- thickness adjusting
- toggle seat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6—Mechanisms or devices for locking or opening 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本发明的注射成型机具有:模具安装盘,其上安装有定模及动模中的一个;连结盘,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与所述模具安装盘连结;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模厚调整机构,所述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的杆上;丝杠螺母,保持于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中的一个上;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所述丝杠轴及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所述控制装置检测所述模厚调整马达驱动时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进行接触的模接触,并检测从所述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停止驱动为止的所述间隔的偏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注射成型机驱动模厚调整马达使肘节座与可动压板一起向闭模方向前进,并监控来自合模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若该检测值达到阈值,则判断为进行了模接触,并停止模厚调整马达的驱动使肘节座停止前进。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49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模厚调整马达因惯性而无法紧急停止。因此,肘节座偏离目标位置,导致模厚调整的精度变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厚调整的精度得到提高的注射成型机。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模具安装盘,其上安装有定模及动模中的一个;连结盘,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与所述模具安装盘连结;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模厚调整机构,所述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的杆上;丝杠螺母,保持于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中的一个盘上;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所述丝杠轴及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所述控制装置检测所述模厚调整马达驱动时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进行接触的模接触,并检测从所述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停止驱动为止的所述间隔的偏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模厚调整的精度得到提高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图2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3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模厚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从一实施方式的开模状态至使肘节座前进而进行模厚调整时的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随时间变化及间隔L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5为表示从一实施方式的合模状态至使肘节座后退而进行模厚调整时的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随时间变化及间隔L随时间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对应的符号以省略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如图1及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具有框架Fr、合模装置10、注射装置40、顶出装置50及控制装置90。以下说明中,将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右方向)作为前方,并将开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左方向)作为后方来进行说明。
合模装置10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合模及开模。合模装置10是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卧式。合模装置10具有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肘节座15、连接杆16、肘节机构20、合模马达25及运动转换机构26。
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在固定压板12的与可动压板13对置的面安装有定模32。
可动压板13沿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例如导轨)17移动自如,且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自如。在可动压板13的与固定压板12对置的面安装有动模33。
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从而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由定模32和动模33构成模具装置30。
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隔着间隔L连结,且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地被载置于框架Fr上。另外,肘节座15可以沿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移动自如。肘节座15的引导件可以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件17通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肘节座15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但也可以是肘节座15固定于框架Fr,固定压板12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
连接杆16隔着间隔L连结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连接杆16可以使用多条(例如4条)。各连接杆16与模开闭方向平行,且根据合模力而伸展。至少在1条连接杆16设置有合模力检测器18。合模力检测器18检测连接杆16的变形,从而检测合模力,并将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另外,合模力检测器18并不限定于应变仪式,可以是压电式、电容式、液压式、电磁式等,其安装位置也不限定于连接杆16。
肘节机构20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移动。肘节机构20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肘节座15之间。肘节机构20由十字头21、一对连杆组等构成。各连杆组具有通过销等被连结成伸缩自如的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第1连杆22通过销等安装成相对于可动压板13摆动自如,第2连杆23通过销等安装成相对于肘节座15摆动自如。第2连杆23经由第3连杆24结合于十字头21。若使十字头21进退,则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伸缩,可动压板13相对于肘节座15进退。
另外,肘节机构2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图1及图2中,节点的数量为5个,但也可以是4个,可以是第3连杆24的一端部结合于第1连杆22与第2连杆23的节点。
合模马达25安装于肘节座15,并使肘节机构20工作。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进退,从而使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伸缩并使可动压板13进退。
运动转换机构26将合模马达25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十字头21的直线运动。运动转换机构26包括丝杠轴及螺合于丝杠轴的丝杠螺母。可以在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夹设有滚珠或滚柱。
合模装置10的动作受到控制装置90的控制。控制装置90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91、存储器等存储介质92、输入接口93及输出接口94。控制装置90使CPU91执行存储于存储介质92的程序,从而进行各种控制。并且,控制装置90通过输入接口93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94向外部发送信号。控制装置90控制闭模工序、合模工序及开模工序等。
闭模工序中,驱动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以设定速度前进至闭模结束位置,从而使可动压板13前进以使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十字头21的位置和速度例如用合模马达25的编码器25a等来检测。编码器25a检测合模马达25的旋转,并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合模工序中,进一步驱动合模马达25以使十字头21从闭模结束位置进一步前进至合模结束位置,从而产生合模力。合模时在动模33与定模32之间形成型腔空间34,注射装置40向型腔空间34填充液态的成型材料。所填充的成型材料固化,由此获得成型品。型腔空间3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此时,可同时获得多个成型品。
开模工序中,驱动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以设定速度后退至开模结束位置,从而使可动压板13后退以使动模33从定模32分离。之后,顶出装置50从动模33顶出成型品。
肘节机构20增大合模马达25的驱动力并传递至可动压板13。该增大倍率也被称为肘节倍率。肘节倍率根据第1连杆22与第2连杆23所成之角θ(以下,也称为“连杆角度θ”)而变化。连杆角度θ根据十字头21的位置求出。连杆角度θ为180°时,肘节倍率为最大。
因模具装置30的更换和模具装置30的温度变化等使得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时,进行模厚调整以在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模厚调整中,将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调整为例如在动模33接触定模32的模接触的时间点,肘节机构20的连杆角度θ成为规定的角度。
合模装置10具有通过调整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来进行模厚调整的模厚调整机构60。模厚调整机构60具有:丝杠轴61,形成于连接杆16的后端部;丝杠螺母62,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及模厚调整马达63,使螺合于丝杠轴61的丝杠螺母62旋转。
每个连接杆16上都设置有丝杠轴61及丝杠螺母62。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可以经由由带和带轮等构成的旋转传递部64传递至多个丝杠螺母62。能够使多个丝杠螺母62同步旋转。另外,也能够通过改变旋转传递部64的传递路径来使多个丝杠螺母62各自旋转。
另外,旋转传递部64也可以代替带和带轮等而由齿轮等构成。该情况下,在各丝杠螺母62的外周形成有从动齿轮,在模厚调整马达63的输出轴安装有驱动齿轮,且与多个从动齿轮及驱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的中央部。
模厚调整机构60的动作受到控制装置90的控制。控制装置90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以使丝杠螺母62旋转,从而调整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丝杠螺母62的肘节座15相对于固定压板12的位置,并调整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丝杠螺母62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形成丝杠轴61的连接杆16固定于固定压板1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可以是丝杠螺母62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固定压板12,连接杆16固定于肘节座15。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丝杠螺母62旋转来调整间隔L。
并且,也可以是丝杠螺母62固定于肘节座15,连接杆16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固定压板12。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连接杆16旋转来调整间隔L。
并且,还可以是丝杠螺母62固定于固定压板12,连接杆16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连接杆16旋转来调整间隔L。
模厚调整机构60通过使相互螺合的丝杠轴61与丝杠螺母62中的一个旋转来调整间隔L。可以使用多个模厚调整机构60,也可以使用多个模厚调整马达63。
在此,固定压板12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模具安装盘相对应,肘节座15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连结盘相对应,连接杆16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杆相对应。
图3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模厚调整处理的流程图。基于控制装置90的模厚调整处理在因模具装置30的更换和模具装置30的温度变化而使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开始。
控制装置90例如将肘节机构20的连杆角度θ设为规定的角度,并且在合模马达25停止的状态下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并检测在该驱动中动模33接触定模32的模接触(步骤S11)。检测到模接触的时间点的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视为目标间隔L0(参考图4及图5)。
模接触的检测例如在动模33从定模32分离的状态开始至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使肘节座15前进,并使与肘节座15连结的可动压板13前进的期间进行。即,模接触的检测通过模具装置30的闭模进行。
若动模33接触定模32,则合模力开始上升。在此,控制装置90在模厚调整马达63驱动的过程中监控合模力,并根据合模力检测模接触。控制装置90例如可以在合模力检测器18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间点判断为进行了模接触。该判断中,可以利用合模力检测器18的检测值的时间微分等。
并且,若动模33接触定模32,则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开始上升。在此,控制装置90可以在模厚调整马达63驱动的过程中监控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并根据该转矩检测模接触。控制装置90可以在转矩检测器65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间点判断为进行了模接触。该判断中,可以利用转矩检测器65的检测值的时间微分等。作为转矩检测器65,例如可使用检测模厚调整马达63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器。
控制装置90通过模厚调整马达63来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从而检测模接触,但也可以通过模厚调整马达63来进行模具装置30的减压,从而检测模接触。模具装置30的减压从合模状态开始进行。可以在合模力检测器18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间点判断为模具装置30的状态复原到模接触的状态。或者,可以在转矩检测器65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间点判断为模具装置30的状态复原到模接触的状态。
模接触的检测中,可以仅使用合模力检测器18及转矩检测器65中的一种,也可以使用两者。
若控制装置90检测到模接触,则停止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步骤S12)。模厚调整马达63因惯性而无法紧急停止,因此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偏离目标间隔L0。例如,在肘节座15前进时停止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的情况下,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变得比目标间隔L0窄。并且,在肘节座15后退时停止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的情况下,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变得比目标间隔L0宽。
在此,控制装置90检测从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停止为止的上述间隔L的偏差(步骤S13)。上述间隔L的偏差例如使用模厚调整马达63的编码器63a等来检测。编码器63a检测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角和转速、旋转方向等,并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控制装置90根据所检测的上述间隔L的偏差来校正上述间隔L(步骤S14)。例如,控制装置90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检测模接触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将上述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由此,能够提高模厚调整的精度,从而在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并且,能够适当地设定紧急情况下使十字头21移动的减压位置。能够充分降低紧急情况下作用于模具装置30的压力,并且能够抑制模具装置30的开模。当模具装置30包括可动铁芯时,尤其有效。
另外,上述间隔L的校正可以仅在上述间隔L距目标间隔L0的偏差量(偏差的大小)为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偏差量能够以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角来表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通过模厚调整马达63的反转来将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但可以在上述间隔L即将复原到目标间隔L0时停止反转,也可以在上述间隔L超过目标间隔L0之后停止反转。只要相比反转之前,上述间隔L距目标间隔L0的偏差量变小即可。
详细进行后述,但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检测模接触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之后,进一步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检测模接触时相同的方向旋转时,可以在上述间隔L超过目标间隔L0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停止反转。随后,才能进行使上述间隔L接近目标间隔L0的操作。
控制装置90可以根据刚刚之前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方向来判断是否因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而致使上述间隔L在合模时发生变化(步骤S15)。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back lash)是指例如丝杠轴61与丝杠螺母62之间的空隙、构成旋转传递部64的齿轮彼此的空隙等。合模时合模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丝杠螺母62。该反作用力向使动模33与定模32分离的方向施力。
当刚刚之前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方向为使动模33与定模32分离的方向时,判断为没有因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而致使上述间隔L在合模时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当刚刚之前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方向为使动模33与定模32靠近的方向时,判断为因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而致使上述间隔L在合模时发生了变化。
若控制装置90根据刚刚之前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方向而判断为因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而致使上述间隔L在合模时发生了变化,则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刚刚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步骤S16)。该旋转量可以是相当于消隙的程度。能够防止合模时因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而引起的冲击。
例如,控制装置90根据校正上述间隔L时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方向来判断是否因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而致使上述间隔L在合模时发生变化。当控制装置90判断为上述间隔L在合模时发生了变化时,可以随后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检测模接触时相同的方向旋转。该旋转量可以是相当于消隙的程度。
另外,图3中在进行步骤S15中记载的判断之前,进行步骤S14中记载的间隔L的校正,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当步骤S12中模厚调整马达63能够紧急停止时,控制装置90可以跳过步骤S13及步骤S14而进入步骤S15。该情况下,控制装置90在步骤S15中根据检测模接触时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方向来判断是否因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而致使上述间隔L在合模时发生变化。
图4为表示从一实施方式的开模状态使肘节座前进而进行模厚调整时的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随时间变化及间隔L随时间变化的图。图4中,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为正表示其旋转方向为使肘节座前进的方向。并且,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为负表示其旋转方向为使肘节座后退的方向。
控制装置90在从开模状态使肘节座前进而进行模厚调整时,在将肘节机构20的连杆角度θ设为规定的角度并且使合模马达25停止的状态下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从开模状态通过模厚调整马达63使肘节座15前进而能够使可动压板13前进,从而能够进行闭模。
控制装置90在时刻t1检测动模33接触定模32的模接触(图3的步骤S11)。检测模接触时,如上所述可使用合模力检测器18和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检测器65等。
控制装置90将检测到模接触的时间点的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存储为目标间隔L0。即,控制装置90将检测到模接触的时间点的肘节座15的位置存储为目标位置。
作为检测肘节座15的位置的肘节座位置检测器,例如可使用模厚调整马达63的编码器63a、线性编码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等。
若控制装置90在时刻t1检测到模接触,则停止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图3的步骤S12)。模厚调整马达63因惯性而无法紧急停止,因此至模厚调整马达63停止而致使肘节座15停止的时刻t2为止的期间,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的间隔L小于目标间隔L0。
以往,在间隔L小于目标间隔L0的状态下结束了模厚调整处理,因此模厚调整的精度差,致使合模时获得的合模力的精度差。并且,紧急情况下使十字头21移动的减压位置的精度差,使得难以充分降低作用于模具装置30的压力及抑制模具装置30的开模。
相比之下,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检测从检测模接触(时刻t1)至肘节座15停止(时刻t2)为止的间隔L的偏差(图3的步骤S13)。间隔L的偏差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速的时间积分值A1成比例。因此,间隔L的偏差可以用时间积分值A1来表示。
控制装置90根据所检测的间隔L的偏差来校正间隔L(图3的步骤S14)。例如控制装置90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检测模接触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肘节座15后退。由此,能够校正肘节座15的位置,从而能够校正间隔L。
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速的时间积分值A2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速的时间积分值A1,可以是正负符号相反而大小相同。由此,能够使肘节座15后退来扩大间隔L,从而能够将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
通过将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能够提高模厚调整的精度,从而在通过合模马达25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并且,能够适当地设定紧急情况下使十字头21移动的减压位置。能够充分降低紧急情况下作用于模具装置30的压力,并且能够抑制模具装置30的开模。模具装置30包括可动铁芯时,尤其有效。
另外,间隔L的校正(即,肘节座15的位置校正)可以仅在上述间隔L距目标间隔L0的偏差量为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只要间隔L校正后间隔L距目标间隔L0的偏差量相比间隔L校正前更小,则可以不将间隔L精确地复原为目标间隔L0。
当为了间隔L的校正而通过模厚调整马达63使肘节座15后退时,与通过合模马达25进行合模时相同方向的力作用于丝杠螺母62。因此,控制装置90结束模厚调整处理。在模厚调整处理之后,不会因丝杠螺母62与丝杠轴61的消隙而在通过合模马达25进行合模时间隔L发生变化。因此,无需使模厚调整马达63再次反转。
模厚调整处理结束时(时刻t4)的间隔L与目标间隔L0的偏差的大小在图4中为零,但只要小于刚检测模接触之后的肘节座15停止时(时刻t2)的间隔L与目标间隔L0的偏差的大小即可。与在时刻t2结束模厚调整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模厚调整的精度,从而在通过合模马达25进行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并且,能够适当地设定紧急情况下使十字头21移动的减压位置。能够充分降低紧急情况下作用于模具装置30的压力,并且能够抑制模具装置30的开模。模具装置30包括可动铁芯时,尤其有效。
图5为表示从一实施方式的合模状态使肘节座后退而进行模厚调整时的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随时间变化及间隔L随时间变化的图。图5中,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为正表示其旋转方向为使肘节座前进的方向。并且,模厚调整马达的转速为负表示其旋转方向为使肘节座后退的方向。
控制装置90在从合模状态使肘节座后退而进行模厚调整时,在将肘节机构20的连杆角度θ设为规定的角度并且使合模马达25停止的状态下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从合模状态通过模厚调整马达63使肘节座15后退,从而能够使可动压板13后退,且能够进行模具装置30的减压。
控制装置90在时刻t1将从合模状态动模33与定模32分离的减压结束作为从开模状态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的模接触进行检测(图3的步骤S11)。检测模具装置30的减压结束时,如上所述,可使用合模力检测器18和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检测器65等。
控制装置90将检测到减压结束的时间点的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存储为目标间隔L0。即,控制装置90将检测到减压结束的时间点的肘节座15的位置存储为目标位置。
作为检测肘节座15的位置的肘节座位置检测器,例如可使用模厚调整马达63的编码器63a、线性编码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等。
控制装置90若在时刻t1检测到减压结束,则停止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图3的步骤S12)。模厚调整马达63因惯性而无法紧急停止,因此至模厚调整马达63停止而使肘节座15停止的时刻t2为止的期间,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的间隔L大于目标间隔L0。
以往,在间隔L大于目标间隔L0的状态下结束模厚调整处理,因此模厚调整的精度差,致使合模时获得的合模力的精度差。并且,紧急情况下使十字头21移动的减压位置的精度差。
相比之下,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检测从检测模接触(时刻t1)至肘节座15停止(时刻t2)为止的间隔L的偏差(图3的步骤S13)。间隔L的偏差与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速的时间积分值A1成比例。因此,间隔L的偏差可以用时间积分值A1来表示。
控制装置90根据所检测的间隔L的偏差来校正间隔L(图3的步骤S14)。例如控制装置90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检测模接触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肘节座15前进。由此,能够校正肘节座15的位置,并能够校正间隔L。
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速的时间积分值A2与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的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速的时间积分值A1,可以是正负的符号相反而大小相同。由此,能够使肘节座15前进而缩小间隔L,并能够将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
通过将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能够提高模厚调整的精度,且在通过合模马达25进行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并且,能够适当地设定紧急情况下使十字头21移动的减压位置。模具装置30包括可动铁芯时,尤其有效。
另外,间隔L的校正(即,肘节座15的位置校正)可以仅在上述间隔L距目标间隔L0的偏差量为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只要间隔L校正后间隔L距目标间隔L0的偏差量相比间隔L校正前更小,则可以不将间隔L精确地复原为目标间隔L0。
当为了间隔L的校正而通过模厚调整马达63使肘节座15后退时,与通过合模马达25进行合模时相反的方向的力作用于丝杠螺母62。因此,假设就此结束模厚调整处理,则在模厚调整处理之后,因丝杠螺母62与丝杠轴61的消隙而导致在通过合模马达25进行合模时间隔L发生变化。
因此,控制装置90使模厚调整马达63从时刻t5至时刻t6为止向与刚刚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图3的步骤S16)。其旋转量可以是相当于消隙的程度,如图5所示从时刻t5至时刻t6为止,肘节座15的位置可以保持停止状态。能够防止合模时由模厚调整机构60的消隙引起的冲击。
相当于消隙的旋转量,通过读取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92中的数据来使用。另外,若进行相当于消隙的旋转量的旋转,则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会上升。因此,可以通过转矩检测器65监控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从而进行相当于消隙的旋转量的旋转。
从时刻t5至时刻t6为止使模厚调整马达63向与刚刚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期间,图5中未使肘节座15的位置移位,但也可以将肘节座15的位置进行移位。只要模厚调整处理结束时(时刻t6)的间隔L与目标间隔L0的偏差的大小比刚检测模接触之后肘节座15停止时(时刻t2)的间隔L与目标间隔L0的偏差大小更小即可。与在时刻t2结束模厚调整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模厚调整的精度,且在通过合模马达25进行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并且,能够适当地设定紧急情况下使十字头21移动的减压位置。模具装置30包括可动铁芯时,尤其有效。
并且,图5中从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使肘节座15前进来缩小间隔L,在使肘节座15停止前进的时刻t4将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但也可以在时刻t4使间隔L小于目标间隔L0。之后,可以从时刻t5至时刻t6为止使肘节座15后退来扩大间隔L,从而在时刻t6将间隔L复原为目标间隔L0。
根据上述发明的一个观点,可提供下述(1)~(5)的成型条件设定方法及下述(6)~(10)的注射成型机。
(1)一种成型条件设定方法,若使肘节座向规定方向移动,而检测到定模与动模的模接触,则使所述肘节座停止移动,并且使所述肘节座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肘节座因惯性而不会在检测到模接触时立即停止。因此,通过使肘节座向相反方向移动,能够使肘节座接近检测模接触时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精度。
(2)一种成型条件设定方法,使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该成型条件设定方法中,使所述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肘节座移动至所述规定位置,并结束所述肘节座至所述规定位置的移动处理。
合模时,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对肘节座施加力。因此,若使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而结束肘节座向规定位置的移动处理,则能够抑制合模时由消隙引起的肘节座的错位。
(3)一种成型条件设定方法,使模厚调整马达旋转以使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该成型条件设定方法中,使所述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肘节座移动至所述规定位置之后,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向所述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旋转。
合模时,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对肘节座施加力。因此,使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若随后使模厚调整马达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旋转,则能够抑制合模时由消隙引起的肘节座的错位。
(4)根据上述(1)所述的成型条件设定方法,其中,使所述肘节座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当于从所述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所述肘节座停止为止移动的量。
能够将肘节座复原到检测模接触时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精度。
(5)根据上述(3)所述的成型条件设定方法,其中,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旋转相当于将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肘节座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的消隙的量。
能够抑制合模时由消隙引起的肘节座的错位。
(6)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肘节座,可沿规定方向移动;模接触检测器,检测定模与动模的模接触;及控制装置,若通过所述模接触检测器检测到模接触,则使所述肘节座停止移动,并且使所述肘节座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肘节座因惯性而无法在检测到模接触时立即停止。因此,通过使肘节座向相反方向移动,能够使肘节座接近检测模接触时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精度。作为模接触检测器,例如可使用合模力检测器和模厚调整马达的转矩检测器等。
(7)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肘节座,其可移动至规定位置;及控制装置,使所述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肘节座移动至所述规定位置,并结束所述肘节座向所述规定位置的移动处理。
合模时,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对肘节座施加力。因此,若使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而结束肘节座至规定位置的移动处理,则能够抑制合模时由消隙引起的肘节座的错位。
(8)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模厚调整马达;肘节座,其可通过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进行移动;及控制装置,使所述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之后,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向所述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旋转。
合模时,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对肘节座施加力。因此,使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若随后使模厚调整马达向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旋转,则能够抑制合模时由消隙引起的肘节座的错位。
(9)根据上述(6)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肘节座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当于从所述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所述肘节座停止为止移动的量。
能够将肘节座复原到检测模接触时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精度。
(10)根据上述(8)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将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肘节座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旋转相当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的消隙的量。
能够抑制合模时由消隙引起的肘节座的错位。
肘节座的移动处理并不限定于模厚调整中检测模接触时使其移动的处理,例如包括根据合模力的检测值与设定值之差使肘节座的位置移动的处理(合模力校正处理)。肘节座的移动处理包括上述以外的使肘节座移动的所有处理。
以上,对注射成型机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在技术方案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变形及改进。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90检测从检测模接触至停止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为止的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的间隔L的偏差(步骤S13),并根据所检测的上述偏差来校正上述间隔L(步骤S14),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装置可以在上述偏差为阈值以上时输出警报。能够检测到设备的故障等。
上述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是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卧式,但也可以是模开闭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立式。
立式的合模装置具有下压板、上压板、肘节座、连接杆、肘节机构、合模马达及模厚调整机构等。下压板和上压板中任一个被用作固定压板,另一个被用作可动压板。在下压板安装有下模,在上压板安装有上模。由下模和上模构成模具装置。下模可以经由旋转工作台安装于下压板。肘节座配设于下压板的下方。肘节机构配设于肘节座与下压板之间。连接杆与铅垂方向平行,贯穿下压板并连结上压板与肘节座。
立式的模厚调整机构根据模具装置的厚度的变化等来调整上压板与肘节座的间隔,从而进行模厚调整。该模厚调整中,以在下模与上模接触的模接触的时间点使肘节机构的连杆角度成为规定的角度的方式调整上压板与肘节座的间隔。闭模结束时能够将连杆角度调整为规定的角度,从而能够在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接杆;丝杠螺母,保持于上压板及肘节座中的一个;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丝杠轴及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模厚调整机构可以进一步具有保持于上压板和肘节座中的另一个的丝杠螺母。上压板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模具安装盘相对应,肘节座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连结盘相对应,连接杆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杆相对应。
上述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具有肘节机构20及使肘节机构20工作的合模马达25,也可以作为模开闭用具有线性马达,作为合模用具有电磁铁。
电磁铁式的合模装置例如具有固定压板、可动压板、后压板、连接杆、吸附板、杆及模厚调整机构等。后压板以可动压板作为基准配设于与固定压板的相反一侧(即,可动压板的后方)。连接杆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连结固定压板与后压板。吸附板在后压板的后方与可动压板一起进退自如。杆插穿于后压板的通孔,并连结可动压板与吸附板。在后压板与吸附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吸附力作用于后压板与吸附板之间,从而产生合模力。
电磁铁式的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可动压板与吸附板的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该模厚调整中,以动模与定模接触的模接触的时间点在吸附板与后压板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的方式调整可动压板与吸附板的间隔。能够在闭模结束时在吸附板与后压板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从而能够在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杆;丝杠螺母,保持于可动压板和吸附板中的一方;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丝杠轴和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模厚调整机构也可以进一步具有保持于可动压板及吸附板中的另一个的丝杠螺母。可动压板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模具安装盘相对应,吸附板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连结盘相对应。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3月25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62417号的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2016-062417号的所有内容援用于本申请。
符号说明
10-合模装置,12-固定压板,13-可动压板,15-肘节座,16-连接杆,18-合模力检测器,20-肘节机构,21-十字头,25-合模马达,26-运动转换机构,30-模具装置,40-注射装置,50-顶出装置,60-模厚调整机构,61-丝杠轴,62-丝杠螺母,63-模厚调整马达,64-旋转传递部,65-转矩检测器。
Claims (12)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模具安装盘,其上安装有定模及动模中的一个;连结盘,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与所述模具安装盘连结;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模厚调整机构,
所述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的杆上;丝杠螺母,保持于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中的一个上;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所述丝杠轴及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
所述控制装置检测所述模厚调整马达驱动时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进行接触的模接触,并检测从所述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停止驱动为止的所述间隔的偏差,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刚刚之前的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方向来判断是否因所述模厚调整机构的消隙而致使所述间隔在合模时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检测的所述偏差来校正所述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刚刚之前的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方向而判断为因所述模厚调整机构的消隙致使所述间隔在合模时发生变化,则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向与刚刚之前的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进行由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构成的模具装置的闭模,从而检测所述模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进行由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构成的模具装置的减压,从而检测所述模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模厚调整马达驱动时监控合模力,并根据合模力来检测所述模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模厚调整马达驱动时监控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转矩,并根据所述转矩来检测所述模接触。
8.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模具安装盘,其上安装有定模及动模中的一个;连结盘,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与所述模具安装盘连结;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模厚调整机构,
所述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的杆上;丝杠螺母,保持于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中的一个上;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所述丝杠轴及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刚刚之前的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方向来判断是否因所述模厚调整机构的消隙而致使所述间隔在合模时发生变化。
9.一种成型条件设定方法,其中,
若使肘节座向规定方向移动,而检测到定模与动模的模接触,则使所述肘节座停止移动,并且使所述肘节座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当于从所述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所述肘节座停止为止移动的量。
10.一种成型条件设定方法,使模厚调整马达旋转以使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该成型条件设定方法中,使所述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肘节座移动至所述规定位置之后,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向所述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旋转相当于将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肘节座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的消隙的量。
1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
肘节座,可沿规定方向移动;
模接触检测器,检测定模与动模的模接触;及
控制装置,若通过所述模接触检测器检测到模接触,则使所述肘节座停止移动,并且使所述肘节座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当于从所述模接触的检测开始至所述肘节座停止为止移动的量。
12.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
模厚调整马达;
肘节座,其可通过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进行移动;及
控制装置,使所述肘节座向定模与动模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肘节座移动至规定位置之后,使所述模厚调整马达向所述定模与动模分离的方向旋转相当于将所述模厚调整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肘节座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的消隙的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62417 | 2016-03-25 | ||
JP2016-062417 | 2016-03-25 | ||
PCT/JP2017/012489 WO2017164423A1 (ja) | 2016-03-25 | 2017-03-27 | 射出成形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98292A CN108698292A (zh) | 2018-10-23 |
CN108698292B true CN108698292B (zh) | 2021-04-09 |
Family
ID=5989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14531.8A Active CN108698292B (zh) | 2016-03-25 | 2017-03-27 | 注射成型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46686B2 (zh) |
CN (1) | CN108698292B (zh) |
WO (1) | WO20171644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30974B2 (ja) * | 2017-11-21 | 2020-07-29 |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 射出成形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射出成形機 |
JP6662921B2 (ja) * | 2018-01-19 | 2020-03-11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
EP3778183B1 (en) * | 2018-03-30 | 2022-06-01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JP7175674B2 (ja) * | 2018-08-27 | 2022-11-21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 |
JP7034961B2 (ja) * | 2019-01-30 | 2022-03-14 | Towa株式会社 |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JP7395572B2 (ja) * | 2019-04-16 | 2023-12-11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システム |
JP7315441B2 (ja) * | 2019-11-29 | 2023-07-26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 |
JP2021091103A (ja) * | 2019-12-06 | 2021-06-17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および判定方法 |
JP7500248B2 (ja) * | 2020-03-31 | 2024-06-17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 |
JP7568364B2 (ja) * | 2021-01-29 | 2024-10-16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5064A (ja) * | 2002-11-07 | 2004-06-03 | Nissei Plastics Ind Co | トグルリンク式型締装置の型厚検出装置 |
JP2007098832A (ja) * | 2005-10-06 | 2007-04-19 | Nissei Plastics Ind Co | トグル式型締装置の型厚調整方法 |
JP2013132796A (ja) * | 2011-12-26 | 2013-07-08 | Toshiba Mach Co Ltd | 型締装置の型厚調整装置及び型締装置の型厚調整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32626B2 (ja) * | 1990-03-22 | 1998-12-09 |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 電動トグル式射出成形機の型締力調整方法 |
JP2794224B2 (ja) * | 1991-01-16 | 1998-09-03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型厚調整方法 |
JP3962725B2 (ja) * | 2004-03-29 | 2007-08-22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トグル式射出成形機の型締力調整装置 |
-
2017
- 2017-03-27 WO PCT/JP2017/012489 patent/WO201716442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3-27 JP JP2018507470A patent/JP6746686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3-27 CN CN201780014531.8A patent/CN1086982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5064A (ja) * | 2002-11-07 | 2004-06-03 | Nissei Plastics Ind Co | トグルリンク式型締装置の型厚検出装置 |
JP3930795B2 (ja) * | 2002-11-07 | 2007-06-13 |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 トグルリンク式型締装置の型厚検出装置 |
JP2007098832A (ja) * | 2005-10-06 | 2007-04-19 | Nissei Plastics Ind Co | トグル式型締装置の型厚調整方法 |
JP2013132796A (ja) * | 2011-12-26 | 2013-07-08 | Toshiba Mach Co Ltd | 型締装置の型厚調整装置及び型締装置の型厚調整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164423A1 (ja) | 2017-09-28 |
JP6746686B2 (ja) | 2020-08-26 |
JPWO2017164423A1 (ja) | 2019-02-14 |
CN108698292A (zh) | 2018-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98292B (zh) | 注射成型机 | |
JP4668261B2 (ja) | 成形条件設定方法及び射出成形機の制御方法 | |
JP4477546B2 (ja) | 成形条件設定方法 | |
JP5770249B2 (ja) | 従動機構の傾きを画像計測装置を用いて計測する手段を備えた射出成形機 | |
US6906631B2 (en) | Malfunction-detection method during die clamping step i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 |
CN111055462B (zh) | 注射成型机 | |
US20120306110A1 (en) | Lock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locking apparatus | |
JP2018144398A (ja) | 射出成形機 | |
CN108602225B (zh) | 注射成型机 | |
JP4842645B2 (ja) | 射出成形機及び射出成形機に設けられた圧力検出器の異常を検出する方法 | |
CN107000291B (zh) | 合模装置、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 | |
CN108698296B (zh) | 注射成型用信息管理装置及注射成型机 | |
JP2007001049A (ja) | 成型条件設定方法 | |
JP4689559B2 (ja) | 型締装置及び型締装置の制御方法 | |
EP3434438B1 (en) |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JP7396952B2 (ja) | 射出成形機 | |
JP7315441B2 (ja) | 射出成形機 | |
JP7206091B2 (ja) | 射出成形機 | |
JP7158995B2 (ja) | 射出成形機 | |
EP3061588B1 (en) |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operation screen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JP2007261282A (ja) |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力制御方法 | |
JP4727477B2 (ja) | 型締力制御方法 | |
JP4964313B2 (ja) | 成形条件設定方法及び型締装置 | |
JP6716154B2 (ja) | 射出成形機 | |
JP2004090654A (ja) | 射出成形機の金型保護方法及び型締力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