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8137B -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8137B
CN108698137B CN201780012981.3A CN201780012981A CN108698137B CN 108698137 B CN108698137 B CN 108698137B CN 201780012981 A CN201780012981 A CN 201780012981A CN 108698137 B CN108698137 B CN 108698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ortion
insert
wall
too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29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8137A (zh
Inventor
木曽拓真
渡辺彰一郎
乘越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98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8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04Cutting-off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08Cutting tools with blade- or disc-like main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14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 B23B27/16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with exchangeable cutting bits or cutting inserts, e.g. able to be clam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14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 B23B27/16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with exchangeable cutting bits or cutting inserts, e.g. able to be clamped
    • B23B27/1659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with exchangeable cutting bits or cutting inserts, e.g. able to be clamped with plate-like exchangeable cutting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9/00Holders for non-rotary cutting tools; Boring bars or boring heads; Accessories for tool holders
    • B23B29/04Tool holders for a single cutting tool
    • B23B29/043Tool holders for a single cutting tool with cutting-off, grooving or profile cutting tools, i.e. blade- or disc-like main cutt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16Supporting or bottom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5/00Fixation of cutting inserts in holders
    • B23B2205/02Fixation using an elastically deformable clamping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5/00Fixation of cutting inserts in holders
    • B23B2205/12Seats for cutting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5/00Fixation of cutting inserts in holders
    • B23B2205/12Seats for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5/125One or more walls of the seat being elastically deform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60/00Details of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 B23B2260/078Hand tools used to operate chucks or to assemble, adjust or disassemble tools or equipment used for turning, boring or drilling
    • B23B2260/0785Hand tools used to operate chucks or to assemble, adjust or disassemble tools or equipment used for turning, boring or drilling for unclamping cutting 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中,夹紧作业工具的轴部从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具有在所述中心轴上相互正交的长轴及短轴,在轴部的外周上位于长轴上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形成为凹状或直线状,并且以不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抵接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轴部的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述端部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支承部。

Description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对工件材料实施切槽加工和切断加工等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安装座上进行切槽用切削刀片的装卸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2月26日于日本申请的申请专利2016-036120号的优先权,并将该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一种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使由金属材料等构成的呈圆柱状或圆筒状的工件材料绕其轴线旋转,同时利用切槽用切削刀片的切削刃切入工件材料的外周面、内周面及朝向轴线方向的端面等,从而实施切槽加工和切断加工等(以下,有时简称为切槽加工)。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在工具主体的前端部的刀片保持板部形成有狭缝状的刀片安装座,具有切削刃的切槽用切削刀片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该刀片安装座。
具体而言,在刀片保持板部形成有与刀片安装座连通且呈狭缝状的开闭操作狭缝,通过在该开闭操作狭缝的锁孔中插入锁的偏心体并进行操作,能够轻松地对刀片安装座进行切槽用切削刀片的装卸。另外,通常锁由比工具主体更硬的材料制作。
锁的偏心体的剖面大致呈长方形形状,其四个角部分别成为凸R形状。而且,锁孔中插入偏心体且偏心体的外周中的一对长边区域与锁孔的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时,在上壁及下壁与一对长边区域之间形成间隙。
若从该状态操作锁使偏心体绕其中心轴旋转90°,使得偏心体的外周中的一对短边区域与锁孔的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则它们的短边区域向彼此隔开的方向推压上壁及下壁。由于锁孔的上壁及下壁被推压,从而刀片保持板部的夹紧爪(上颚部)进行弹性变形,随此刀片安装座的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增大,能够在刀片安装座插入切槽用切削刀片。
并且,在将切槽用切削刀片插入于刀片安装座的状态下,再次操作锁,使偏心体的一对长边区域与锁孔的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从而夹紧爪进行恢复变形并使切槽用切削刀片被刀片安装座夹紧。
根据这种结构的刀片夹紧机构,不损伤刀片安装座的顶壁和底壁便能够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359号公报
然而,上述以往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具有下述问题。
专利文献1中,偏心体的一对短边区域的各中央部(肩部表面)与在开闭操作狭缝的锁孔中的上壁及下壁中最靠近偏心体的中心轴的各中央部抵接,并向隔开的方向推压上壁与下壁,从而使夹紧爪进行弹性变形。
然而,操作锁时偏心体的角部与锁孔的上壁的中央部及下壁的中央部强烈摩擦,因此它们的中央部容易磨损(磨耗)。因此,偏心体无法充分推压磨损的上壁及下壁,从而使夹紧爪的弹性变形量减少,有可能无法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
另外,能够将开闭操作狭缝已磨损的工具主体更换为未使用(新品)的工具主体,但要频繁进行工具主体的更换,导致成本相应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其在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刀片保持板部的弹性变形量减少,且能够在刀片安装座长期稳定地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刀片保持板部,设置于工具主体;刀片安装座,沿该刀片保持板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刀片保持板部,并且以狭缝状延伸,所述刀片安装座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在所述刀片保持板部的端面开口,具有切削刃的切槽用切削刀片以可装卸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开闭操作狭缝,形成为沿所述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刀片保持板部的狭缝状,并与所述刀片安装座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中的另一端部连通;及夹紧作业工具,插入于所述开闭操作狭缝中,在所述开闭操作狭缝中形成有相互隔开且相向配置的上壁与下壁,所述刀片保持板部能够以使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相互隔开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所述夹紧作业工具具有插入于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之间的轴部,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所述轴部具有在所述中心轴上相互正交的长轴及短轴,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小于通过所述中心轴且沿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所相向的上下方向的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轴部的长轴方向的外径大于所述距离,在所述轴部的外周上位于长轴上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形成为凹状或直线状,并且以不与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抵接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轴部的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述端部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该轴部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
并且,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夹紧作业工具具有轴部,该轴部在形成为沿刀片保持板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该刀片保持板部且相互连通的刀片安装座及开闭操作狭缝中,插入于所述开闭操作狭缝的相互隔开且相向配置的上壁与下壁之间,该夹紧作业工具的特征在于,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所述轴部具有在所述中心轴上相互正交的长轴及短轴,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小于通过所述中心轴且沿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所相向的上下方向的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轴部的长轴方向的外径大于所述距离,在所述轴部的外周上位于长轴上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形成为凹状或直线状,并且以不与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抵接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轴部的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述端部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该轴部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
通过该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对刀片安装座进行切槽用切削刀片的装卸时,进行下述操作。
在刀片安装座安装切槽用切削刀片时,首先在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与下壁之间插入夹紧作业工具的轴部。此时,从与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以轴部的外周中朝向短轴方向的两侧(两外侧)的各区域与上壁及下壁相向的方式配置轴部。该状态下,在轴部的朝向短轴方向的各区域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接着,通过操作夹紧作业工具,使轴部绕其中心轴相对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旋转90°。由此,轴部的外周中朝向长轴方向的两侧(两外侧)的各区域与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并且在该轴部的外周上夹着位于长轴上的端部而围绕中心轴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支承部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或下壁抵接,从而轴部向相互隔开的方向推压上壁与下壁。
通过向相互隔开的方向推压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与下壁,从而刀片保持板部(例如刀片保持板部的上颚部)进行弹性变形,上壁与下壁之间的距离增大。随此,与开闭操作狭缝连通的刀片安装座的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也增大,刀片安装座成为能够接受切槽用切削刀片的状态(以下,将该状态称为“刀片安装座的开放状态”,为了与后述的“最大开放状态”区分,有时称为“稳定开放状态”)。而且,能够在刀片安装座插入切槽用切削刀片。
在刀片安装座插入切槽用切削刀片之后,使轴部绕其中心轴相对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旋转90°。由此,轴部的外周中朝向短轴方向的两侧的各区域与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并且解除该轴部对上壁及下壁的推压。
若解除对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的推压,则刀片保持板部进行恢复变形,上壁与下壁之间的距离缩小。随此,与开闭操作狭缝连通的刀片安装座的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从而成为刀片安装座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的状态(以下,将该状态称为“刀片安装座的闭合状态”)。
另外,从刀片安装座拆卸切槽用切削刀片时,只要以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操作即可。即,通过操作夹紧作业工具,使刀片安装座设为开放状态,从而能够从刀片安装座拆卸切槽用切削刀片。
根据本发明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夹紧作业工具的轴部从与该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具有长轴及短轴,例如该轴部形成为椭圆形状、长圆形状或多边形状等。而且,从该剖面观察时,轴部的外周中位于长轴上的一对端部(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形成为凹状(即槽状)或直线状(即平面状),且不会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接触。并且,在轴部的与围绕中心轴的所述端部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该轴部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
即,本发明中操作夹紧作业工具时,轴部的外周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中最靠近该轴部的中心轴的各部分(例如上壁及下壁的各中央部)强烈摩擦。因此,通过反复进行夹紧作业工具的操作,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的所述部分及下壁的所述部分的磨损比其他部位的磨损更大。
而且,在使轴部的朝向长轴方向的两侧的各区域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的状态下(即,将刀片安装座设为“开放状态”时),轴部的外周中位于长轴上的两端部与上壁及下壁中磨损大的各部分相向配置。在此,轴部的外周中位于长轴上的端部不会与上壁及下壁中磨损大的各部分抵接(所述端部与所述部分隔开),并且,在轴部的外周上中间夹着所述端部并围绕中心轴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支承部也不会与上壁及下壁的所述磨损大的各部分抵接。
具体而言,刀片安装座为开放状态时,轴部的支承部不会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中磨损大的各部分抵接,而是与和该磨损量大的部分相邻的磨损量小的部分抵接。
因此,即使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磨损的情况下,轴部也能够可靠地推压上壁及下壁,从而能够使刀片保持板部稳定地进行弹性变形,并且能够显著地抑制该弹性变形量减少。
而且,在该轴部的外周中夹着位于长轴上的端部设置有一对轴部的支承部。该支撑部在该轴部外径最大,因此可起到下述作用效果。
即,轴部的支承部越过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时,刀片安装座成为开放得最大的状态(最大开放状态),与该最大开放状态相比,刀片安装座的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及闭合状态中,刀片安装座成为比所述最大开放状态开放得小的状态。因此,在刀片安装座从最大开放状态变成稳定开放状态及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刀片保持板部的恢复变形力起到作用,从而能够使操作夹紧作业工具的操作人员获得触感(咔哒感),并且操作性优异。
并且,在刀片安装座的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下,相互隔开的一对支承部分别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或下壁抵接(两点支承),因此可抑制轴部随意围绕中心轴相对于开闭操作狭缝转动,从而轴部的姿势稳定。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根据本发明,在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刀片保持板部的弹性变形量减少,且能够在刀片安装座长期稳定地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
并且,即使开闭操作狭缝磨损,也能够延长更换工具主体为止的期间,因此能够抑制工具主体的更换频率来降低成本。
并且,上述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中,优选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所述轴部的中间夹着所述端部并围绕所述中心轴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所述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的1/8~1/3倍的大小。
并且,上述夹紧作业工具中,优选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所述轴部的中间夹着所述端部并围绕所述中心轴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所述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的1/8~1/3倍的大小。
该情况下,一对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为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的1/8倍以上的大小,确保了充分的长度,因此在刀片安装座为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时,能够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中磨损大的各部分将这些支承部充分隔开来进行配置。由此,在刀片安装座的开放状态下,能够可靠地防止轴部的支承部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的所述磨损大的各部分抵接,以使刀片保持板部稳定地进行弹性变形,从而上述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变得格外显著。
并且,一对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为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的1/3倍以下的大小,因此能够防止因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过大而导致轴部的长轴方向的外径变短。即,确保轴部的长轴方向的外径与短轴方向的外径之差充分大,以使在刀片安装座成为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时,能够确保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较大。由此,能够稳定地提高对刀片安装座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的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在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刀片保持板部的弹性变形量减少,且能够在刀片安装座长期稳定地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侧视图。
图3为放大表示图2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4为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图,图4的(a)为主视图,图4的(b)为俯视图。
图5为说明对刀片安装座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的顺序的图。
图6为说明对刀片安装座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的顺序的图。
图7为说明对刀片安装座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的顺序的图。
图8为表示夹紧作业工具的图,图8的(a)为俯视图,图8的(b)为侧视图。
图9为放大表示夹紧作业工具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0为与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图,图10的(a)为表示轴部的朝向短轴方向的两侧的各区域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的状态(刀片安装座的闭合状态)的图,图10的(b)为表示轴部的支承部被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卡住的状态(刀片安装座的最大开放状态)的图,图10的(c)为表示轴部的朝向长轴方向的两侧的各区域与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相向配置的状态(刀片安装座的稳定开放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及其刀片夹紧机构30以及夹紧作业工具40进行说明。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及其刀片夹紧机构的概略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对例如由金属材料等构成的呈圆柱状或圆筒状的工件材料进行外径切槽加工或切断加工、内径切槽加工、端面切槽加工等车削加工(turning加工)。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主要用于外径切槽加工及切断加工。
如图1~图4所示,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具备:工具主体1,由钢材等构成;及切槽用切削刀片20,由硬质合金等构成且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工具主体1的刀片安装座4。
本实施方式中,工具主体1呈长方形板状,该工具主体1所延伸的方向的端部(前端部)设置有刀片保持板部2。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工具主体1的刀片保持板部2及该刀片保持板部2以外的部位形成为厚度相互大致相同的板状,工具主体1整体呈平板状。
刀片安装座4形成为沿该刀片保持板部2的厚度方向T贯穿刀片保持板部2,并且以狭缝状延伸。即,刀片安装座4在刀片保持板部2的朝向厚度方向T的两侧面(正反面)开口。并且,刀片安装座4的沿延伸方向L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刀片插入口)在刀片保持板部2的端面(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为工具主体1的前端面)开口。
切槽用切削刀片20在使切削刃21从刀片安装座4的一端部突出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刀片安装座4。
并且,在刀片保持板部2形成有沿厚度方向T贯穿该刀片保持板部2的狭缝状的开闭操作狭缝7。开闭操作狭缝7与刀片安装座4的沿延伸方向L的两端部中的另一端部(刀片安装座4的后壁4c附近)连通。
并且,夹紧作业工具40以可装卸的方式插入于开闭操作狭缝7。
并且,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工具主体1经由从该工具主体1的高度方向H的两侧(即上下方向)夹持该工具主体1的夹紧部件,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NC车床等机床。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朝向(方向)的定义〕
本实施方式中,将设置于工具主体1的前端部的刀片保持板部2从该刀片保持板部2以外的部位(工具主体1的前端部以外的部位)突出的朝向称为突出方向P。突出方向P设为在切槽加工时与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相对于工件材料移动的“切槽方向”相同的朝向。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从正面观察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前刀面22的工具主体1的顶视观察中,突出方向P以沿工具主体1的工具轴线(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工具主体1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延伸。并且,突出方向P为沿工具主体1的工具轴线从工具中央(工具主体1的中央)朝向端部的方向(图3的左侧)。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各部位的突出方向P侧的端部称为前端部。
并且,将沿刀片保持板部2的厚度的朝向称为厚度方向T。本实施方式的例中,突出方向P与厚度方向T正交。
并且,将与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突出方向P)及厚度方向T正交的朝向称为高度方向H。将高度方向H中的、切槽加工时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切削刃21的前刀面22所朝的方向(图3中的上侧)称为上方,将与前刀面22所朝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图3中的下侧)称为下方。
本实施方式中,刀片保持板部2中开闭操作狭缝7所延伸的方向大致沿突出方向P。因此,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与下壁9所相向的上下方向(狭缝宽度方向)也是与高度方向H相同的方向。因此,以下说明中,有时使用符号H称为上下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形成于刀片保持板部2的刀片安装座4所延伸的方向(延伸方向L)与上述的突出方向P及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不同。如图3所示,从刀片保持板部2的厚度方向T观察时,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不会与刀片保持板部2的突出方向P平行,且随着朝向突出方向P而逐渐朝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倾斜。
另外,后述的刀片安装座4的说明等中,有时将图3中沿延伸方向L的从后壁4c朝向刀片安装座4的开口部(刀片插入口)的方向称为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将沿延伸方向L的从所述开口部朝向后壁4c的方向称为延伸方向L的另一端部侧(与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相反的一侧)。
并且,切槽用切削刀片20呈棒状,其延伸方向与安装该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相同。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相同的符号L表示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延伸方向。
另外,后述的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说明等中,有时将图3中沿延伸方向L的从被夹紧部28朝向刃部27侧的方向称为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将沿延伸方向L的从刃部27朝向被夹紧部28侧的方向称为延伸方向L的另一端部侧(与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相反的一侧)。
并且,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厚度方向与刀片保持板部2的厚度方向T相同。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刀片保持板部2的厚度方向T相同的符号T表示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厚度方向。
〔工具主体〕
如图1及图2所示,工具主体1以相对于通过其延伸方向的中心及高度方向H的中心且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工具中心线C而180°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并且,刀片安装座4及开闭操作狭缝7的组合分别配置于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一对刀片安装座4彼此以绕通过工具主体1的朝向厚度方向T的两侧面的各中心的工具中心线C而180°旋转对称的方式配置,并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形状。并且,一对开闭操作狭缝7彼此以绕工具中心线C而180°旋转对称的方式配置且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形状。
另外,在工具主体1可以仅设置有一组刀片安装座4及开闭操作狭缝7。
如图1、图2及图4的(a)所示,工具主体1的朝向高度方向H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沿该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延伸。在工具主体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至少刀片保持板部2以外的部位,与该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分别呈凸V字形。
〔刀片保持板部〕
图1~图3中,刀片保持板部2具备沿高度方向H相向的上颚部5及下颚部6。上颚部5与下颚部6在高度方向H上相互隔开,作为设置于它们之间的狭缝状的间隙形成有刀片安装座4及开闭操作狭缝7。
〔上颚部、下颚部〕
上颚部5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部呈大致三角形板状。下颚部6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部呈大致四边形板状。上颚部5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部与下颚部6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部之间配置有刀片安装座4。上颚部5的除所述前端部以外的部分与下颚部6的除所述前端部以外的部分之间配置有开闭操作狭缝7。
上颚部5的沿高度方向H的长度(高度)小于下颚部6的沿高度方向H的长度。上颚部5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部中的所述高度随着朝向突出方向P而变小。下颚部6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部中的所述高度随着朝向突出方向P而变大。
上颚部5的沿突出方向P的长度(突出长度)比下颚部6的沿突出方向P的长度短。即,下颚部6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比上颚部5的突出方向P的前端更向突出方向P突出配置。
上颚部5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上颚部5通过弹性变形及恢复变形,能够以该上颚部5中的与突出方向P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详细而言,位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与突出方向P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上方的部分)为中心,大致沿高度方向H转动,且上颚部5能够与下颚部6靠近及隔开。
即,刀片保持板部2以能够使上颚部5与下颚部6向相互隔开的方向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如此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产生使上颚部5与下颚部6相互靠近的恢复变形力。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可以在上颚部5及下颚部6中的至少任一个上形成有朝向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切削刃21开口的冷却孔。冷却孔通过工具主体1的内部而与未图示的机床的冷却液供给构件连接。冷却孔内流通有从冷却液供给构件供给的冷却液(油性或水溶性的切削液剂)。
〔刀片安装座〕
图1~图4中,刀片安装座4配置于刀片保持板部2的高度方向H的上方部分。刀片安装座4在刀片保持板部2的朝向厚度方向T的两侧面开口,并且该刀片安装座4的沿延伸方向L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插入刀片的部分)在该刀片保持板部2的前端面(朝向突出方向P的端面)开口。
如图3所示,在刀片安装座4的沿延伸方向L的两端部中的另一端部(刀片所抵接的部分)配置有后述的后壁4c及退避部4d。并且,在刀片安装座4的另一端部连接有开闭操作狭缝7。
刀片安装座4随着朝向突出方向P而逐渐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倾斜延伸。图3中,形成于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与突出方向P之间的锐角及钝角中锐角的角度例如为15~30°,但并不限定于此。
刀片安装座4具有:顶壁4a,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上表面24抵接;底壁4b,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下表面25抵接;及后壁4c,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背面26抵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刀片安装座4的各壁4a、4b、4c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接触的接触长度(接触面积)以底壁4b、顶壁4a、后壁4c的顺序变小。即,底壁4b的接触长度最大,后壁4c的接触长度最小,顶壁4a的接触长度为介于两者之间的大小。
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及底壁4b随着朝向突出方向P而逐渐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倾斜。刀片安装座4的底壁4b沿该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延伸。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如图3所示,在刀片安装座4安装有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状态下,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以随着沿该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从另一端部(后壁4c)朝向一端部(刀片插入口)侧而逐渐靠近底壁4b的方式相对于该底壁4b倾斜。
即,图3中顶壁4a与底壁4b不相互平行,随着朝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而逐渐相互靠近。但是,如上所述,上颚部5能够弹性变形,在向刀片安装座4插入切槽用切削刀片20时,上颚部5预先弹性变形,从而顶壁4a与底壁4b大致平行。
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刀片安装座4安装有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状态下,顶壁4a与底壁4b可以相互平行。
刀片安装座4的后壁4c随着朝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而逐渐向突出方向P倾斜。本实施方式中,刀片安装座4的后壁4c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背面26中的上方部分(倾斜壁)及下方部分(纵壁)中的上方部分抵接。如图3所示,从厚度方向T观察刀片保持板部2时,形成于刀片安装座4的底壁4b与后壁4c之间的锐角及钝角中,锐角的角度例如为40~70°,但并不限定于此。
刀片安装座4的底壁4b与后壁4c之间形成有凹状的退避部4d。并且,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与后壁4c通过开闭操作狭缝7被断开。换言之,通过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与后壁4c之间,该刀片安装座4与开闭操作狭缝7相互连通。
刀片安装座4中的顶壁4a形成于上颚部5,底壁4b、后壁4c及退避部4d形成于下颚部6。
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从与该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垂直的剖面观察时,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形成为朝向底壁4b侧凸出的凸V字形。从与该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垂直的剖面观察时,刀片安装座4的底壁4b形成为朝向顶壁4a侧凸出的凸V字形。并且,刀片安装座4的后壁4c形成为平面状。
〔开闭操作狭缝〕
如图1~图3所示,开闭操作狭缝7在工具主体1的前端部沿厚度方向T贯穿刀片保持板部2,并且在该刀片保持板部2的朝向厚度方向T的两侧面开口。
开闭操作狭缝7配置于刀片保持板部2中的位于比刀片安装座4更靠突出方向P的相反侧(沿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的工具的内侧、工具中央侧)的部分。开闭操作狭缝7从与刀片安装座4连通的部分朝向与突出方向P相反的一侧延伸。
图3中,开闭操作狭缝7的延伸方向(工具主体1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与刀片安装座4的另一端部连接的部分)以狭缝宽度恒定的方式形成。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开闭操作狭缝7的所述一端部随着朝向突出方向P而逐渐向高度方向H的下方倾斜地延伸。
在开闭操作狭缝7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位于与刀片安装座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内径比所述一端部的狭缝宽度大的圆孔。并且,开闭操作狭缝7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中位于比所述圆孔更靠沿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部侧的部分形成为狭缝宽度(与所述一端部的狭缝宽度大致相同的狭缝宽度)比所述圆孔的内径小。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开闭操作狭缝7的所述另一端部可以不形成所述圆孔,而是形成为与所述一端部同样具有恒定的狭缝宽度。
在开闭操作狭缝7的位于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供夹紧作业工具40插入的轴部插入孔7a(参考图5~图7)。
图3及图10中,在轴部插入孔7a形成有沿高度方向H相互隔开且相向配置的上壁8及下壁9。夹紧作业工具40的轴部41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插入于上壁8与下壁9之间。上壁8及下壁9分别形成为凹曲面状。轴部插入孔7a的沿高度方向H的长度(即沿上壁8与下壁9所相向的上下方向H的上壁8与下壁9之间的距离,高度)比相邻配置在开闭操作狭缝7的沿延伸方向的轴部插入孔7a的两侧的各狭缝部分更大。
如图10的(a)~(c)所示,从与工具主体1的厚度方向T垂直的剖面观察时(从与夹紧作业工具40的后述的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且从与轴部插入孔7a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上壁8及下壁9分别呈凹曲线状。
具体而言,从该剖面观察时,曲率半径相互不同的多个凹曲线彼此光滑地连接,从而上壁8整体形成为凹曲线状。并且,曲率半径相互不同的多个凹曲线彼此光滑地连接,从而下壁9整体形成为凹曲线状。
详细而言,从所述剖面观察时,与沿开闭操作狭缝7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H正交的方向,横向)的上壁8的两端部的各曲率半径相比,位于该上壁8的两端部之间的滑动部的曲率半径更大。并且,从所述剖面观察时,与沿开闭操作狭缝7的延伸方向的下壁9的两端部的各曲率半径相比,位于该下壁9的两端部之间的滑动部的曲率半径更大。
从如图10的(a)~(c)所示的剖面观察时,夹紧作业工具40的轴部41插入于开闭操作狭缝7的轴部插入孔7a时,上壁8整体中位于两端部之间的滑动部中的中央部最靠近该轴部41的中心轴O(轴部插入孔7a的中心轴O)配置。并且,下壁9整体中位于两端部之间的滑动部中的中央部最靠近轴部41的中心轴O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上壁8及下壁9以相对于通过这些上壁8与下壁9的高度方向H的中心且与高度方向H垂直的虚拟平面(即,通过轴部插入孔7a的孔中心(中心轴O)且与上壁8与下壁9所相向的上下方向H垂直的虚拟平面)大致面对称的方式形成。并且,上壁8及下壁9以轴部插入孔7a的孔中心(中心轴O)为中心相互大致180°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但是,上壁8与下壁9并不限定于相互对称形状的结构。
如上所述,刀片保持板部2以能够使上颚部5与下颚部6向相互隔开的方向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关于此,若着眼于开闭操作狭缝7,则刀片保持板部2能够以使上壁8与下壁9相互隔开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且,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产生使上壁8与下壁9相互靠近的恢复变形力。
〔切槽用切削刀片〕
如图3所示,切槽用切削刀片20呈棒状。在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沿延伸方向L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形成有具有切削刃21的刃部27,在该一端部以外的部位形成有夹紧于刀片安装座4的被夹紧部28。
图3中,切槽用切削刀片20安装于刀片安装座4时,该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刃部27从刀片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开口部)向该刀片安装座4的外部突出。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刃部27呈大致三角形板状,被夹紧部28呈大致五角形板状。
〔刃部〕
如图4的(b)所示,刃部27的沿厚度方向T的长度(厚度)比被夹紧部28的沿厚度方向T的长度更大。并且,刃部27的所述厚度比刀片保持板部2的所述厚度更大。刃部27的所述厚度随着朝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从沿延伸方向L的被夹紧部28向刃部27侧)而逐渐变大。
如图3所示,刃部27的沿高度方向H的长度(高度)随着朝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而逐渐变小。
刃部27具有前刀面22、后刀面23及形成于前刀面22与后刀面23之间的交叉棱线部的切削刃21。
前刀面22形成于刃部27的上表面。后刀面23形成于刃部27的朝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的端面(正面、前面)及刃部27的朝向厚度方向T的两侧面。从图4的(b)所示的工具上面观察(从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上面观察)时,切削刃21呈朝向延伸方向L的另一端部侧开口的コ字形或U字形。
切削刃21在刃部27朝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最突出,并且朝向厚度方向T的两侧最突出。
如图4的(b)所示,切削刃21位于刃部27中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的端边,并且具有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主切削刃(正面切削刃)21a及与该主切削刃21a的两端连接并且从该主切削刃21a朝向延伸方向L的另一端部侧延伸的一对副切削刃(侧面切削刃)21b。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主切削刃21a中与副切削刃21b连接的两端部为呈凸R形状的圆角(刃角)。另外,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主切削刃21a的两端部可以为倒角(刃角)而非圆角,或者可以形成为圆角或倒角。
并且,一对副切削刃21b彼此以随着从主切削刃21a朝向延伸方向L的另一端部侧而逐渐相互靠近的方式延伸,这些副切削刃21b被赋予所谓的倒锥。另外,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可以在副切削刃21b设置有与厚度方向T正交延伸的成为修光刃的部分。
如图3及图4的(b)所示,在刃部27中的位于前刀面22的与切削刃21(具体而言,为主切削刃21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朝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突出的突起29。突起29配置于刃部27的前刀面22与后述的被夹紧部28的上表面24之间,且沿厚度方向T延伸。
如图3所示,在切槽用切削刀片20安装于刀片安装座4的状态下,突起29以覆盖上颚部5的前端的方式与该前端在突出方向P上相邻配置。
〔被夹紧部〕
图3中,被夹紧部28具有:上表面24,朝向与前刀面22相同的方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下表面25,朝向与上表面24相反的一侧(高度方向H的下方);及背面26,朝向与沿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相反一侧(延伸方向L的另一端部侧)。
被夹紧部28的下表面25沿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延伸方向L延伸。
并且,被夹紧部28的上表面24中至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以随着朝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而逐渐靠近下表面25的方式相对于该下表面25倾斜形成。该切槽用切削刀片20安装于刀片安装座4时,上表面24中至少所述一端部与顶壁4a抵接。
关于被夹紧部28的上表面24及下表面25(参考图4的(a)),从与延伸方向L垂直的剖面观察时的形状分别呈凹V字形。
因此,图3中切槽用切削刀片20安装于刀片安装座4时,刀片安装座4中剖面为凸V字形的顶壁4a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中剖面为凹V字形的上表面24以限制相互向厚度方向T相对移动的状态抵接(卡止)。同样,刀片安装座4中剖面为凸V字形的底壁4b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中剖面为凹V字形的下表面25以限制相互向厚度方向T相对移动的状态抵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上表面24及下表面25的剖面均呈凹V字形,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及底壁4b的剖面均呈凸V字形,因此顶壁4a与上表面24的组合及底壁4b与下表面25的组合这两者(两组)呈现出剖面为V字的嵌合,但也能够设为这两组中的仅有任一组的剖面为V字的嵌合的结构。该情况下,关于两组中的另一个组,例如可以是剖面不是V字的平面彼此抵接的结构。
并且,剖面为凹V字形的构成要件与剖面为凸V字形的构成要件可以相互替换。具体而言,可以由刀片安装座4中剖面为凹V字形的顶壁4a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中剖面为凸V字形的上表面24以限制相互向厚度方向T相对移动的状态抵接。并且,可以由刀片安装座4中剖面为凹V字形的底壁4b与切槽用切削刀片20中剖面为凸V字形的下表面25以限制相互向厚度方向T相对移动的状态抵接。
即,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上表面24及下表面25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形成为从与延伸方向L垂直的剖面观察时为V字形(包括凹V字形及凸V字形)。并且,与此对应地,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及底壁4b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形成为从与延伸方向L垂直的剖面观察时为V字形(包括凸V字形及凹V字形)。
图3中,被夹紧部28的背面26具有该背面26中位于高度方向H的上方部分的倾斜壁及位于高度方向H的下方部分的纵壁。
所述倾斜壁与上表面24连接。所述倾斜壁随着沿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高度方向(图3中与延伸方向L正交的刀片高度方向)从下表面25朝向上表面24而逐渐朝向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侧倾斜。如图3所示,从厚度方向T观察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侧面观察时,形成于背面26的倾斜壁与下表面25之间的锐角及钝角中锐角的角度例如为40~70°,但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纵壁与下表面25连接。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如图3所示,从厚度方向T观察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侧面观察时,形成于下表面25与所述纵壁之间的角度大致为90°。
并且,背面26的倾斜壁及纵壁分别形成为平面状。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切槽用切削刀片20安装于刀片安装座4的状态下,刀片安装座4中呈平面状的后壁4c与背面26中的倾斜壁抵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例中,相互抵接的背面26的倾斜壁及后壁4c分别呈平面状,但也可以代替此,将所述倾斜壁形成为剖面为凹V字形或剖面为凸V字形的形状,并以与此对应的方式将后壁4c形成为剖面为凸V字形或剖面为凹V字形的形状。
〔夹紧作业工具〕
如图5~图10所示,夹紧作业工具40具有插入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与下壁9之间的轴部41。轴部41以其中心轴O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轴部插入孔7a的孔中心(中心轴O)大致一致的方式嵌合在轴部插入孔7a内。插入于轴部插入孔7a内的轴部41能够相对于该轴部插入孔7a围绕中心轴O旋转。轴部41进行旋转时,如图10的(a)~(c)所示的剖面观察时,该轴部41的外周与轴部插入孔7a的上壁8中位于两端部之间的滑动部及下壁9中位于两端部之间的滑动部进行滑接。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夹紧作业工具40整体呈L字形。并且,轴部41的外径小于轴部41以外的部位的外径。但并不限定于此,轴部41的外径与轴部41以外的部位的外径可以相互相同,或轴部41的外径可以大于轴部41以外的部位的外径。并且,夹紧作业工具40整体可以呈例如I字形或T字形,也可以是具有把持部的带柄的作业工具形状等。
图9为从轴部41的中心轴O方向观察轴部41的主视图。轴部41的与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形状在沿中心轴O方向的整个区域恒定,因此图9所示的轴部41的端面的形状和该轴部41的与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的形状相同。从与该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41具有在中心轴O上相互正交的长轴A1及短轴A2。本实施方式的例中,轴部41从所述剖面观察时呈具有长轴A1及短轴A2的椭圆形状。并且,将通过中心轴O的轴部41的外径最小的轴作为短轴A2。
但并不限定于此,轴部41从所述剖面观察时可以是具有长轴A1及短轴A2的例如长圆形状或多边形状等。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轴部41的“外径”中包括轴部41的“外形尺寸”。
如图10的(a)~(c)所示,在开闭操作狭缝7的轴部插入孔7a中插入有轴部41的状态下从与该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短轴A2方向的外径D1小于通过中心轴O且沿上下方向H的上壁8与下壁9之间的距离(即为图10的(a)中的沿短轴A2方向的上壁8与下壁9之间的距离,且为轴部插入孔7a的内径中的最小径),并且轴部41的长轴A1方向的外径D3(长轴A1方向上的轴部41的尺寸的最大值)大于所述距离。
而且,从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两端部(一对端部)43中的至少一个端部43形成为凹状或直线状,并且以不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抵接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轴部41的与围绕中心轴O的端部43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该轴部41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42。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从所述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两端部43分别形成为凹状。具体而言,如图5及图7所示,在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两端部43分别形成有沿中心轴O方向延伸的槽。并且,在轴部41的外周中与所述槽(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的围绕中心轴O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沿中心轴O方向延伸的凸条形状(肋骨状)的支承部42。
即本实施方式的例中,在轴部41的外周形成有朝向与中心轴O相反的一侧(与中心轴O隔开的方向)开口的一对槽,且该槽的底部为所述端部43。并且,这些槽彼此以将中心轴O作为中心相互背对的方式180°旋转对称配置。并且,在轴部41的外周形成有夹着一个槽而围绕中心轴O相互隔开配置的两组一对支承部42的组合(即支承部42为两对),这些支承部42的组合彼此以将中心轴O作为中心相互背对的方式180°旋转对称配置。夹着一个槽而围绕中心轴O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以相对于长轴A1相互线对称的方式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从图9及图10所示的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外周中的所述槽呈凹曲线状,支承部42呈凸曲线状,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台阶而光滑地连接。
而且,各槽以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方向的两端部的各槽的内表面不会与轴部插入孔7a的上壁8及下壁9接触(无法抵接)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在围绕中心轴O的两侧与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所述槽(端部43)相邻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与轴部插入孔7a的上壁8及下壁9接触(能够抵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部分形成有向靠近中心轴O的方向凹陷的凹状的槽,在该槽内配置有端部43,因此与此相应地,开闭操作狭缝7的轴部插入孔7a中的上壁8及下壁9的各滑动部的中央部(轴部插入孔7a中成为最小径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平面状。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槽的内表面(端部43)不会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接触(无法抵接)。
即,本实施方式中,轴部41相对于开闭操作狭缝7围绕中心轴O旋转时,在该中心轴O的整周,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与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以相互不接触的方式分别形成。
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从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两端部43可以分别形成为直线状。即,从所述剖面观察时,端部43可以呈沿短轴A2方向延伸的直线状。该情况下,在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两端部43分别形成有沿中心轴O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带状的)平面。并且,在轴部41的外周中与所述平面(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的围绕中心轴O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沿中心轴O方向延伸的凸条形状的支承部42。
该情况下,也如上所述从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插入孔7a的上壁8及下壁9分别形成为凹曲线状,从而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各平面(端部43)不会与轴部插入孔7a的上壁8及下壁9接触(无法抵接)。而且,在围绕中心轴O的两侧与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所述平面(端部43)相邻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与轴部插入孔7a的上壁8及下壁9接触(能够抵接)。
如图10的(a)~(c)所示,从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沿短轴A2方向的外径D1、轴部41的沿长轴A1方向的外径D3及轴部41的通过支承部42的外径(通过支承部42的突端及中心轴O的外径)D2之间存在下述关系。
外径D2>外径D3>外径D1
具体而言,轴部41中,外径D2为最大径,外径D1为最小径。并且,外径D3为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朝向长轴A1方向的两侧(两外侧)的各区域的支承部42彼此之间的距离,表示沿长轴A1方向的轴部41的外形尺寸。
轴部41的外径随着围绕中心轴O沿该轴部41的外周从短轴A2朝向支承部42而逐渐变大。并且,轴部41的外径随着围绕中心轴O沿该轴部41的外周从支承部42朝向长轴A1而逐渐变小。
如图10的(c)所示,从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在轴部41的外周中,中间夹着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并围绕中心轴O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彼此之间的距离S为轴部41的短轴A2方向的外径D1的1/8~1/3倍的大小。
即,在围绕中心轴O的两侧与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为槽)相邻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中的、外径最大的部分(支承部42的突端)彼此之间的距离(沿短轴A2方向的距离)S为轴部41的外径D1的1/8~1/3倍的大小。
〔对刀片安装座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的方法〕
接着,参考图3、图5~图7及图10说明对刀片安装座4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方法。
通过该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的刀片夹紧机构30及夹紧作业工具40,对刀片安装座4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20时,进行下述操作。
如图5及图6所示,切槽用切削刀片20未安装于刀片安装座4的状态下,在该刀片安装座4安装切槽用切削刀片20时,首先,在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与下壁9之间插入夹紧作业工具40的轴部41。
此时,如图10的(a)所示,从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以轴部41的外周中朝向短轴A2方向的两侧(两个外侧)的各区域与上壁8及下壁9相向的方式配置轴部41。在该状态下,在轴部41的朝向短轴A2方向的各区域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之间形成有间隙。另外,在该状态下,也可以使轴部41的外周中朝向短轴A2方向的两侧的各区域中的任一个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或下壁9相互抵接。
接着,如图7、图10的(b)及图10的(c)所示,通过操作夹紧作业工具40,使轴部41绕其中心轴O相对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旋转90°。由此,轴部41的外周中朝向长轴A1方向的两侧(两外侧)的各区域与上壁8及下壁9相向配置,并且在该轴部41的外周中,中间夹着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并围绕中心轴O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或下壁9抵接,从而轴部41向相互隔开的方向推压上壁8与下壁9(图10的(c))。
通过向相互隔开的方向推压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与下壁9,从而刀片保持板部2的上颚部5进行弹性变形,上壁8与下壁9之间的距离增大。
随此,与开闭操作狭缝7连通的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与底壁4b之间的距离也增大,从而刀片安装座4成为能够接受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状态(以下,将该状态称为“刀片安装座4的开放状态”,为了与后述的“最大开放状态”区分,有时称为“稳定开放状态”)。而且,能够在刀片安装座4插入切槽用切削刀片20。
在刀片安装座4插入切槽用切削刀片20之后,如图10的(b)及图10的(a)所示,使轴部41绕其中心轴O相对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旋转90°。由此,轴部41的外周中朝向短轴A2方向的两侧的各区域与上壁8及下壁9相向配置,并且该轴部41对上壁8及下壁的推压被解除(图10的(a))。
若解除对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的推压,则刀片保持板部2的上颚部5进行恢复变形,上壁8与下壁9之间的距离缩小。随此,与开闭操作狭缝7连通的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与底壁4b之间的距离也缩小,如图3所示,成为刀片安装座4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状态(以下,将该状态称为“刀片安装座4的闭合状态”)。
若在刀片安装座4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20,则从开闭操作狭缝7的轴部插入孔7a拔出夹紧作业工具40的轴部41。
另外,从刀片安装座4拆卸切槽用切削刀片20时,只要以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操作即可。即,通过操作夹紧作业工具40,将刀片安装座4设为开放状态,从而能够从刀片安装座4拆卸切槽用切削刀片20。
〔基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的刀片夹紧机构30及夹紧作业工具40,夹紧作业工具40的轴部41形成为从与该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具有长轴A1及短轴A2的椭圆形状。而且,从该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一对端部(两端部)43中的至少一个端部43形成为凹状(即槽状)或直线状(即平面状),从而不会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接触。并且,在轴部41的与围绕中心轴O的所述端部43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在该轴部41外径最大的支承部42。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夹紧作业工具40时,如图10的(b)所示,轴部41的外周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42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中最靠近该轴部41的中心轴O的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为上壁8及下壁9的各滑动部的中央部)W强烈摩擦。因此,通过反复进行夹紧作业工具40的操作,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的所述部分(滑动部的中央部)W及下壁9的所述部分(滑动部额中央部)W的磨损比其他部位的摩损更大。
而且,如图10的(c)所示,在使轴部41的朝向长轴A1方向的两侧的各区域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相向配置的状态下(即,将刀片安装座4设为“开放状态”时),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两端部43(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为一对槽)与上壁8及下壁9中磨损大的各部分W相向配置。在此,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不会与上壁8及下壁9中磨损大的各部分W抵接(端部43与部分W隔开),并且,在轴部41的外周中,中间夹着所述端部43并围绕中心轴O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也不会与上壁8及下壁9的所述磨损大的各部分W抵接。
具体而言,在图10的(c)中刀片安装座4为开放状态时,轴部41的支承部42不会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中磨损大的各部分W抵接,而是与和该磨损量大的部分W相邻的磨损量小的部分抵接。
因此,即使在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磨损的情况下,轴部41也能够可靠地推压上壁8及下壁9,从而能够使刀片保持板部2的上颚部5稳定地弹性变形,并且能够显著地抑制该弹性变形量减少。
而且,在该轴部41的外周中夹着位于长轴A1上的端部43而设置有一对轴部41的支承部42,由于该支承部42在该轴部41中外径最大,因此起到下述作用效果。
即,如图10的(b)所示,轴部41的支承部42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滑接的同时,围绕中心轴O越过这些壁时,刀片安装座4成为开放最大的状态(最大开放状态),与该最大开放状态相比,在刀片安装座4的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轴部41为图10的(c)所示的姿势)及刀片安装座4的闭合状态(轴部41为图10的(a)所示的姿势)下,刀片安装座4成为比所述最大开放状态开放得小的状态。因此,从刀片安装座4的最大开放状态变成稳定开放状态及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刀片保持板部2的上颚部5的恢复变形力起到作用,操作夹紧作业工具40的操作人员能够获得触感(咔哒感),并且操作性优异。
并且,在刀片安装座4的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下,相互隔开的一对支承部42分别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或下壁9抵接(两点支承),因此可抑制轴部41随意围绕中心轴O相对于开闭操作狭缝7转动,从而轴部41的姿势稳定。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刀片保持板部2的弹性变形量减少,且能够在刀片安装座4长期稳定地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20。
并且,即使开闭操作狭缝7磨损,也能够延长更换工具主体1为止的期间,因此能够抑制工具主体1的更换频率来降低成本。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的(c)所示,从与轴部41的中心轴O垂直的剖面观察时,轴部41的中间夹着端部43并围绕中心轴O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支承部42彼此之间的距离S为轴部41的短轴A2方向的外径D1的1/8~1/3倍的大小,因此起到下述作用效果。
即在该情况下,一对支承部42彼此之间的距离S为轴部41的短轴A2方向的外径D1的1/8倍以上的大小,确保了充分的长度,因此刀片安装座4成为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时,能够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中磨损大的各部分W将这些支承部42充分隔开配置。由此,刀片安装座4的开放状态下,能够可靠地防止轴部41的支承部42与开闭操作狭缝7的上壁8及下壁9的所述磨损大的各部分W抵接,从而使刀片保持板部2稳定地弹性变形,上述作用效果进一步变得格外显著。
并且,一对支承部42彼此之间的距离S为轴部41的短轴A2方向的外径D1的1/3倍以下的大小,因此能够防止因支承部42彼此之间的距离S过大而导致轴部41的长轴A1方向的外径D3变短。即,确保轴部41的长轴A1方向的外径D3与短轴A2方向的外径D1之差(D3-D1)充分大,以使在刀片安装座4成为开放状态(稳定开放状态)时,能够确保刀片安装座4的顶壁4a与底壁4b之间的距离较大。由此,能够稳定地提高对刀片安装座4装卸切槽用切削刀片20的操作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在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部分形成有凹状的槽,在该槽内(槽的底部)配置有所述端部43,因此起到下述作用效果。
即在该情况下,能够确保从轴部41的外周中位于长轴A1上的所述槽的槽底(端部43)至中心轴O为止的距离与从支承部42的突端至中心轴O为止的距离之差较大。因此,即使在通过反复的刀片装卸操作而轴部41的支承部42磨耗的情况下,上述作用效果也能够长期稳定地奏效。并且,由此夹紧作业工具40的工具寿命也得到延长。
〔本发明中包括的其他结构〕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变更。
例如,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工具主体1的刀片保持板部2从该刀片保持板部2以外的部位(工具主体1的前端部以外的部位)突出的突出方向P沿工具主体1的工具轴线延伸的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例如用于内径切槽加工等的情况下,从如图4的(b)所示的工具主体1的上面观察时,刀片保持板部2的突出方向P可以与工具主体1的工具轴线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式延伸。
并且,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刀片保持板部2的上颚部5及下颚部6中的上颚部5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就刀片保持板部2而言,可以代替上颚部5而使下颚部6能够弹性变形,也可以使上颚部5及下颚部6这两者能够弹性变形。
并且,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车削加工(turning加工)用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0(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刀具)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铣削加工(milling加工)用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刀具)。
该情况下,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例如工具主体呈圆板状,在该工具主体的外周上沿围绕工具轴线(工具的旋转轴)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刀片保持板部2。并且,刀片保持板部2的厚度方向T与工具轴线平行。形成于各刀片保持板部2的刀片安装座4及开闭操作狭缝7形成为沿厚度方向T(工具轴线方向)贯穿该刀片保持板部2。并且,刀片安装座4的沿延伸方向L的一端部(刀片插入口)朝向与工具轴线正交的径向的外侧开口。而且,通过在各开闭操作狭缝7的轴部插入孔7a中插入夹紧作业工具40的轴部41并进行操作,切槽用切削刀片20分别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各刀片安装座4。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组合前述实施方式、变形例及附言等中说明的各结构(构成要件),并且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并且,本发明并不由前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仅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开闭操作狭缝的上壁及下壁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刀片保持板部的弹性变形量减少,且能够在刀片安装座长期稳定地夹紧切槽用切削刀片。
符号说明
1 工具主体
2 刀片保持板部
4 刀片安装座
7 开闭操作狭缝
8 上壁
9 下壁
10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
20 切槽用切削刀片
21 切削刃
30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
40 夹紧作业工具
41 轴部
42 支承部
43 端部
A1 长轴
A2 短轴
D1 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最小径)
D2 轴部的最大径
D3 轴部的长轴方向的外径
H 高度方向(上下方向)
L 刀片安装座的延伸方向
O 轴部的中心轴(轴部插入孔的中心轴)
S 一对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
T 厚度方向

Claims (4)

1.一种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具备:
刀片保持板部,设置于工具主体;
刀片安装座,沿该刀片保持板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刀片保持板部,并且以狭缝状延伸,所述刀片安装座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在所述刀片保持板部的端面开口,具有切削刃的切槽用切削刀片以可装卸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
开闭操作狭缝,形成为沿所述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刀片保持板部的狭缝状,并与所述刀片安装座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中的另一端部连通;及
夹紧作业工具,插入于所述开闭操作狭缝中,
在所述开闭操作狭缝中形成有相互隔开且相向配置的上壁与下壁,
所述刀片保持板部能够以使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相互隔开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
所述夹紧作业工具具有插入于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之间的轴部,
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
所述轴部具有在所述中心轴上相互正交的长轴及短轴,
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小于通过所述中心轴且沿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所相向的上下方向的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轴部的长轴方向的外径大于所述距离,
所述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的外周上位于长轴上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形成为凹状或直线状,并且以不与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抵接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轴部的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述端部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该轴部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
所述轴部的中间夹着所述端部并围绕所述中心轴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所述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的1/8~1/3倍的大小。
3.一种夹紧作业工具,具有轴部,该轴部在形成为沿刀片保持板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该刀片保持板部且相互连通的刀片安装座及开闭操作狭缝中,插入于所述开闭操作狭缝的相互隔开且相向配置的上壁与下壁之间,
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
所述轴部具有在所述中心轴上相互正交的长轴及短轴,
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小于通过所述中心轴且沿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所相向的上下方向的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轴部的长轴方向的外径大于所述距离,
所述夹紧作业工具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的外周上位于长轴上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形成为凹状或直线状,并且以不与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抵接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轴部的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述端部的两侧相邻的部分分别形成有该轴部中外径最大的支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紧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从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剖面观察时,
所述轴部的中间夹着所述端部并围绕所述中心轴而相互隔开配置的一对所述支承部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轴部的短轴方向的外径的1/8~1/3倍的大小。
CN201780012981.3A 2016-02-26 2017-02-09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 Active CN108698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6120A JP6677870B2 (ja) 2016-02-26 2016-02-26 クランプ作業工具付き刃先交換式溝入れ工具、及びクランプ作業工具
JP2016-036120 2016-02-26
PCT/JP2017/004806 WO2017145782A1 (ja) 2016-02-26 2017-02-09 刃先交換式溝入れ工具のインサートクランプ機構、及びクランプ作業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8137A CN108698137A (zh) 2018-10-23
CN108698137B true CN108698137B (zh) 2020-04-14

Family

ID=59685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2981.3A Active CN108698137B (zh) 2016-02-26 2017-02-09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1803B2 (zh)
EP (1) EP3421161A4 (zh)
JP (1) JP6677870B2 (zh)
KR (1) KR20180117110A (zh)
CN (1) CN108698137B (zh)
WO (1) WO20171457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0754A1 (ja) * 2019-05-13 2020-11-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部材、工作機械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CN111761082A (zh) * 2020-07-08 2020-10-13 陕西永乐有色金属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通用盲孔镗刀杆
JP6882726B1 (ja) * 2021-01-05 2021-06-02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ホル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6822C3 (de) 1989-03-03 1996-11-21 Zinner Gmbh Praezisionswerkzeu Halter für spanabhebende Werkzeug-Einsätze
DE9317533U1 (de) * 1993-11-16 1994-02-10 Krupp Widia Gmbh Halter für spanabhebende Werkzeugeinsätze
DE19814064C1 (de) * 1998-03-30 1999-05-06 Horn P Hartmetall Werkzeugfab Halter für spanabhebende Werkzeug-Einsätze
JP4198287B2 (ja) 1999-11-11 2008-12-17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突切り、溝入れ用のバイト
SE516240C2 (sv) * 2000-11-07 2001-12-03 Sandvik Ab Nyckel för montering och demontering av ett skär
US8943933B2 (en) * 2010-02-05 2015-02-03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Cutting edge replacement type groove forming tool and end face groove forming method
US8695189B2 (en) * 2012-01-03 2014-04-15 Iscar, Ltd. Cutting tool key for mounting and extracting a cutting insert
JP5853830B2 (ja) * 2012-03-30 2016-02-09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及びその切れ刃位置調整方法
SE1350795A1 (sv) * 2013-06-28 2014-12-29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Verktyg för spånavskiljande bearbetning jämte skärhållande blad och bytbart skär härför.
SE537176C2 (sv) * 2013-06-28 2015-02-24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Verktyg för spånavskiljande bearbetning, samt skärhållande blad jämte nyckel härfö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48918A (ja) 2017-08-31
KR20180117110A (ko) 2018-10-26
WO2017145782A1 (ja) 2017-08-31
CN108698137A (zh) 2018-10-23
US10751803B2 (en) 2020-08-25
EP3421161A1 (en) 2019-01-02
US20190054543A1 (en) 2019-02-21
EP3421161A4 (en) 2019-09-25
JP6677870B2 (ja)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9137C2 (ru) Режущ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со сменными режущими кромками и режущие пластины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нем
EP1918052B1 (en) Cutting insert as well as combination of a cutting insert and an insert holder
EP3038777B1 (en) Detachable cutting tool segment with resilient clamping and cutting tool therefor
EP2390029A1 (en) Insert-indexable tool
CN108698137B (zh) 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刀片夹紧机构及夹紧作业工具
EP3552742B1 (en) Cutting insert and indexable edge rotary cutting tool
EP1013364A2 (en) Cutting tool assembly
CN107635704B (zh) 工具体及切削工具
JP5338425B2 (ja) インサート着脱式カッタ
JP3045918U (ja) ツールホルダ組立体
US9855609B2 (en) Tool for chip removing machining and an insert-holding blade as well as a key therefor
WO2017135291A1 (ja) 刃先交換式バイト用ホルダ
JP2017159440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JP6620471B2 (ja) 溝入れ用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刃先交換式溝入れ工具
JP2015150659A (ja) 刃先交換式溝入れ工具
CN114905073A (zh) 切削刀片
JP6330963B1 (ja) 刃先交換式バイト用ホルダ、および刃先交換式バイト用ホルダとレンチのセット
JP2020163524A (ja)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工具本体
WO2018088457A1 (ja) 刃先交換式バイト用ホルダ、および刃先交換式バイト用ホルダとレンチのセット
RU2804225C2 (ru) Держатель режущей пластины для поперечно ориентированной режущей пластины, режущ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и режущая пластина
JP2011148056A (ja) 刃先交換式溝入れ工具及び端面溝入れ加工方法
JP2017148922A (ja) 刃先交換式溝入れ工具のインサートクランプ機構、及び工具本体
JP2015168009A (ja) 刃先交換式溝入れ工具
JP5233362B2 (ja) インサートクランプ用クサビおよびインサート着脱式カッタ
JP2015089602A (ja)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及びその工具本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