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3763B - 外壳以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外壳以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3763B
CN108693763B CN201810311590.8A CN201810311590A CN108693763B CN 108693763 B CN108693763 B CN 108693763B CN 201810311590 A CN201810311590 A CN 201810311590A CN 108693763 B CN108693763 B CN 108693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exterior cover
case
impact
inn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15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3763A (zh
Inventor
市村龙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93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3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3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3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22Materia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pocket watch or wrist watch cases
    • G04B37/225Non-metallic cas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43/00Protecting clockworks by shields or other means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magnetic fields
    • G04B43/002Component shock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001Electromechanical switches for setting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外装罩,其由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以及加强部件,其由比上述外装罩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上述外装罩的内表面,防止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相对于上述外壳主体产生卷曲。

Description

外壳以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移动电话、移动信息终端机等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外壳以及具备该外壳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外壳中,公知如日本特开2000-329869号公报所记载那样构成为:在金属制的外壳主体的上部外周设有软质合成树脂制的外装罩,并在该外装罩的上部配置有金属制的按压部件,并且利用该按压部件来将外装罩固定于外壳主体。
这种手表外壳构成为,通过利用多个螺丝将金属制的按压部件安装于外壳主体,来利用按压部件将外装罩推压至外壳主体,从而软质合成树脂制的外装罩不会相对于外壳主体产生卷曲。
然而,在这样的手表外壳中,为了将软质合成树脂制的外装罩安装为不会相对于外壳主体产生卷曲,需要使用金属制的按压部件来将外装罩推压至外壳主体,因此作为其它部件的部件件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不使用其它部件就能够防止外装罩相对于外壳主体的卷曲的外壳以及具备该外壳的钟表。
本发明的方式之一的外壳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外装罩,其由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以及加强部件,其由比上述外装罩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上述外装罩的内表面,防止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相对于上述外壳主体产生卷曲。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手表的9点侧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手表外壳的A-A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手表外壳的B-B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A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5B是从下方观察图3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手表的9点侧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手表外壳的C-C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6所示的手表外壳的D-D向视情况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A是从上方观察图7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9B是从下方观察图7所示的手表外壳的加强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A、图5B,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外壳1。该手表外壳1由外壳主体2和外装罩3构成。
如图1~图4所示,在该手表外壳1的上部开口部、即外壳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经由玻璃衬垫4a而安装有钟表玻璃4。在该手表外壳1的下部、即外壳主体2的下部安装有背盖(未图示)。并且,在该手表外壳1的内部、即外壳主体2的内部设有钟表模块(未图示)。
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外壳1的12点侧和6点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表带(未图示)的带安装部5。并且,在该手表外壳1的2点侧、3点侧、4点侧、8点侧、以及10点侧分别设有开关部6。
然而,如图3以及图4所示,手表外壳1的外壳主体2由第一外壳部7和第二外壳部8构成。第一外壳部7利用不锈钢等金属或者硬质的合成树脂而整体大致形成为筒状。该第一外壳部7构成为,在其内部配置有钟表模块(未图示),并且在外周部安装有多个开关部6(参照图1)。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二外壳部8利用不锈钢等金属而整体大致形成为环状,并经由防水环7a而安装于第一外壳部7的上部。即,该第二外壳部8具备安装于第一外壳部7的上部的环状的基体部8a、和竖立设置在该基体部8a上的环状的壁部8b。
由此,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别形成有切口部。由此,第二外壳部8构成为,在位于壁部8b的内周侧的切口部的内周面经由玻璃衬垫4a而安装有钟表玻璃4,并且在位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配置有后述的外装罩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如图1~图4所示,外装罩3由聚氨酯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并构成为以覆盖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即,该外装罩3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上部以及外周部连续至第一外壳部7的外周部地覆盖上述部位,在该状态下,位于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构成为通过多个螺丝10而安装于第二外壳部8。
并且,如图1所示,该外装罩3形成为位于安装多个螺丝10的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位于3点侧的部位、以及位于9点侧的部位向其内周侧和外周侧突出的形状。由此,如图2~图4所示,外装罩3构成为,向其内周侧突出的部分以从位于钟表玻璃4的外周的缘部连续至钟表玻璃4的上表面的方式配置。
在该情况下,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外装罩3的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形成为,其径向长度比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径向长度长。并且,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的外装罩3的各内周部除其径向的各两侧部3a之外,分别设有切口部3b。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外装罩3的位于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通过螺丝10而被固定,由此位于带安装部5的各两侧部的部位的内周部安装为不会相对于钟表玻璃4产生卷曲。并且,该外装罩3的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的内周部容易相对于钟表玻璃4产生卷曲。
因此,如图3~图5A、图5B所示,在该外装罩3的位于3点侧和9点侧的部位的内周面分别埋入有用于防止其内周部的卷曲的加强部件11。即,该加强部件11比外装罩3硬,利用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刚性较高的合成树脂而与外装罩3形成为一体。并且,该加强部件11具备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
如图3~图5A、图5B所示,第一加强部12是上部水平板部,配置于外装罩3的位于内周部侧的下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上端部以及钟表玻璃4的外周部对应。并且,该第一加强部12形成为其内周部与外装罩3的内周部相同的形状。
即,如图2~图5A、图5B所示,该第一加强部12形成为其内周部与外装罩3的内周部的径向的两侧部3a以及设于它们之间的切口部3b相对应的形状。由此,第一加强部12构成为其内周部以及两侧部的各缘部暴露在外装罩3的内周侧的外部。并且,在该第一加强部12,沿径向(长边方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圆形的多个第一嵌入孔12a。
如图3~图5A、图5B所示,第二加强部13是纵板部,配置于外装罩3的内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对应。该第二加强部13以从第一加强部12的外周端部沿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达到至基体部8a的上表面的状态来与第一加强部12形成为一体。在该第二加强部,沿径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方形的多个第二嵌入孔13a。
如图3~图5A、图5B所示,第三加强部14是下部水平板部,配置于外装罩3的位于外周侧的下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在设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
即,如图3~图5A、图5B所示,该第三加强部14以从第二加强部13的下端部连续至第二外壳部8的在设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外周端部的状态来与第二加强部13形成为一体。在该第三加强部14,沿径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圆形的多个第三嵌入孔14a。
并且,如图3~图5A、图5B所示,该加强部件11具备释放来自外部的冲击的冲击释放部15。该冲击释放部15是在径向上较长的板状部,并在位于第二加强部13的上端部的状态下,以向第一加强部12的上方突出的状态一体地形成于第一加强部12的上表面。
如图3~图5A、图5B所示,在该冲击释放部15,也沿径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圆形的多个第四嵌入孔15a。由此,冲击释放部15构成为,当外装罩3从上方受到了冲击时,冲击释放部15使该冲击向外装罩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散来使之释放,并且利用多个第四嵌入孔15a来缓冲冲击。
另一方面,如图3~图5A、图5B所示,加强部件11具备限制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的各种变形的变形限制部16。该变形限制部16具备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多个第二限制部17。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是下部水平板部,配置于外装罩3的位于外周侧的下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在设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
如图4以及图5A、图5B所示,多个第二限制部17是搭梁架设于第二加强部13的外周面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的上表面的三棱柱的梁部,并与第二加强部13以及第三加强部14形成为一体。即,上述多个第二限制部17设于第二加强部13和第三加强部14的径向的两侧部、以及位于该两侧部之间且位于第三加强部14的多个第三嵌入孔14a间的部位,并构成为限制第二加强部13与第三加强部14的相互的变形。
另外,如图2以及图5A、图5B所示,在该加强部件11的径向(长边方向)的两侧部分别一体地形成有装饰部18。上述装饰部18是从第一加强部12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部起经由第二加强部13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部而达到至第二限制部17的凸边状部。上述装饰部18与第一加强部12相同地构成为其两侧部的缘部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
在该情况下,加强部件11可以是与外装罩3相同的颜色,但优选如图2所示地是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由此,加强部件11构成为,通过使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和装饰部18的两侧部的各缘部以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来实现外观设计方面的突出。
接下来,对该手表外壳1的作用进行说明。
该手表外壳1的外装罩3和加强部件11通过二色成型来形成为一体。因此,在通过二色成型来形成外装罩3和加强部件11的情况下,首先,利用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来成型加强部件11。
在该情况下,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具备上金属模具和下金属模具。利用上述上金属模具和下金属模具来成型加强部件11。而且,当使上金属模具和下金属模具脱模时,在使成型后的加强部件11留在下金属模具内的状态下,仅使上金属模具脱模并将其拆下。之后,利用第二成型用金属模具来成型外装罩3。
当利用该第二成型用金属模具来成型外装罩3时,在残留有加强部件11的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下金属模具上重叠第二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上金属模具,并在该状态下成型外装罩3。由此,在加强部件11埋入至外装罩3的内周面的状态下,加强部件11和外装罩3形成为一体。此时,在设于加强部件11的第一~第四嵌入孔12a~15a嵌入并形成外装罩3。
在像这样将一体地成型有加强部件11的外装罩3安装于外壳主体2的情况下,以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上部以及外周部连续至第一外壳部7的外周部的方式装配外装罩3。在该状态下,利用多个螺丝10将带安装部5的位于各两侧部的部位安装于第二外壳部8。由此,组装手表外壳1。
在像这样组装成的手表外壳1中,埋入至外装罩3的加强部件11的第一加强部12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上端部对应地配置,并且第二加强部13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对应地配置。并且,兼作变形限制部16的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与第二外壳部8的位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地配置。
此时,加强部件11的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和装饰部18的两侧部的各缘部以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的方式配置。因此,通过使加强部件11以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形成,来使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和装饰部18的两侧部的各缘部以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由此,实现外观设计方面的突出,从而提高外观设计性。
在该状态下,当对手表外壳1的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由于加强部件11利用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刚性较高的合成树脂而与外装罩3形成为一体,并且在设于加强部件11的第一~第四嵌入孔12a~15a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所以外装罩3的内周部因该加强部件11而不会产生卷曲。
即,若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则加强部件11的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因该外力而欲被向上推起,但第二加强部13抵接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由此第一加强部12不会被向上推起。因此,外装罩3的内周部不会产生卷曲。
并且,此时,能够利用变形限制部16防止第一加强部12和第二加强部13的变形。即,在该变形限制部16中,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与第二外壳部8的位于外周侧的切口部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抵接,多个第二限制部17搭梁架设于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3。
因此,在第二加强部13抵接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的状态下,当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欲被向上推起时,利用变形限制部16的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第二限制部17来阻止第二加强部13的向外周侧的变形,从而第一加强部12不会被向上推起。
由此,即使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加强部件11的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因该外力而欲被向上推起,利用第二加强部13、第三加强部14以及变形限制部16也能够阻止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被向上推起,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卷曲。
并且,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外装罩3能够弹性变形来缓和冲击,并且加强部件11的冲击释放部15能够使冲击向外装罩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散来使之释放。此时,由于也利用变形限制部16来可靠地阻止第二加强部13的向外周侧的变形,所以冲击释放部15能够使冲击向外装罩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散来良好地使之释放。并且,当外装罩3弹性变形来缓和冲击时,也利用设于冲击释放部15的多个第四嵌入孔15a来缓和冲击。
这样,根据该手表外壳1,通过具备外壳主体2、外装罩3以及加强部件11,不使用按压部件等其它部件,就能够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相对于外壳主体2产生卷曲,由此能够良好地将外装罩3安装于外壳主体2,其中,外壳主体2由硬质材料形成,外装罩3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加强部件11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外装罩3的内表面,防止外装罩3的内周侧相对于外壳主体2产生卷曲。
即,在该手表外壳1中,加强部件11由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刚性较高的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外装罩3的内表面,从而即使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也能够利用加强部件11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内周部的卷曲。
在该情况下,加强部件11具备第一加强部12、第二加强部13以及第三加强部14,由此即使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也能够利用加强部件11的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内周部的卷曲,其中,第一加强部12配置于外装罩3的内周部且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上端部对应,第二加强部13配置于外装罩3的内表面且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对应,第三加强部14配置于外装罩3的外周侧的内表面且与第二外壳部8的位于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对应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
即,对于该加强部件11而言,当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因该外力而欲被向上推起,但第二加强部13抵接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一加强部12被向上推起。并且,此时,第三加强部14抵接于第二外壳部8的位于外周侧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由此能够抑制第二加强部13的向外周侧的变形。
并且,该加强部件11具备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释放该冲击的冲击释放部15,由此若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冲击,则外装罩3能够弹性变形来缓和冲击,并且冲击释放部15能够使来自其上方的冲击向外装罩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散来使之释放,从而能够高效且良好地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
在该情况下,加强部件11具备限制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的各种变形的变形限制部16,由此当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或者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能够利用变形限制部16来可靠地防止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变形。
即,该变形限制部16具备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第二限制部17,由此当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或者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因该外力、冲击所产生的各种变形,其中,第三加强部14配置于外装罩3的外周部侧的内表面且与第二外壳部8的同位于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对应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第二限制部17搭梁架设于第二加强部13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来限制相互的变形。
在该情况下,对于变形限制部16而言,由于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被推压至第二外壳部8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并且第二限制部17搭梁架设于第二加强部13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所以当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或者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二加强部13因该外力、冲击而朝向外周侧变形,由此能够防止冲击释放部15的挠曲变形。
并且,该加强部件11具备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第一~第四嵌入孔12a~15a,由此当在外装罩3埋入有加强部件11时,能够使外装罩3嵌入至第一~第四嵌入孔12a~15a,从而能够可靠且稳固地将加强部件11固定于外装罩3。
因此,在该加强部件11中,即使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外装罩3也稳固地固定于第一加强部12,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卷曲,并且在从外装罩3的上方对其施加了冲击时,能够利用外装罩3缓和冲击,并且利用第一~第四嵌入孔12a~15a也能够缓和冲击。
另外,在该手表外壳1中,加强部件11的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侧的缘部暴露在外装罩3的内周侧的外部,由此能够从外装罩3的外部观察到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侧的缘部,由此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即,通过以不同的颜色来形成加强部件11和外装罩3,来使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的缘部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由此实现外观设计方面的突出,进而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图9A、图9B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图1~图5A、图5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
如图6~图9A、图9B所示,该手表的手表外壳1的加强部件20中的变形限制部21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造,除此以外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
即,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该加强部件20利用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刚性较高的合成树脂而与外装罩3形成为一体。如图6~图9A、图9B所示,该加强部件20具备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冲击释放部15、以及装饰部18。并且,在该加强部件20,一体地形成有用于限制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的各种变形的变形限制部21。
如图7~图9A、图9B所示,该变形限制部21具备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多个第二限制部22。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是下部水平板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配置于外装罩3的位于外周侧的下表面,并构成为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在设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
如图7~图9A、图9B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该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以从第二加强部13的下端部连续至第二外壳部8的在设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外周端部的状态与第二加强部13形成为一体。在该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沿径向以预定间隔设有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圆形的多个第三嵌入孔14a。
如图8以及图9A、图9B所示,多个第二限制部22是搭梁架设于第二加强部13的外周面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的上表面的方棒状的梁部,以等间隔沿第二加强部13与第三加强部14的径向(长边方向)设置。因此,在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以位于多个第二限制部22间的方式设有多个第三嵌入孔14a。
并且,如图8以及图9A、图9B所示,在第二加强部13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的角部、以及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二限制部22之间设有三角形的第二嵌入孔22a。并且,在第二加强部13以预定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限制部22,从而在该第二加强部13未设置嵌入孔。
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加强部件20如图6所示地以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形成。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加强部件20构成为通过使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和装饰部18的两侧部的各缘部以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来实现外观设计方面的突出。
接下来,对该手表外壳1的作用进行说明。
该手表外壳1的外装罩3和加强部件20通过二色成型来形成为一体。因此,在通过二色成型来形成外装罩3和加强部件11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首先,利用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来成型加强部件20。
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下金属模具内配置用于形成三角形的第二嵌入孔22a的滑动型芯,该第二嵌入孔22a形成于第二加强部13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的角部、以及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二限制部22之间。而且,利用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上金属模具和下金属模具来成型加强部件20,并在使该成型后的加强部件20和滑动型芯留在下金属模具内的状态下,仅使上金属模具脱模并将其拆下。
之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残留有加强部件20的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下金属模具上重叠第二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上金属模具,并在该状态下成型外装罩3。而且,在使成型后的加强部件20和滑动型芯留在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下金属模具内的状态下,使第二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上金属模具脱模。在该状态下,使设置在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下金属模具内的滑动型芯滑动并将其取出,由此能够从第一成型用金属模具的下金属模具内取出成型后的加强部件20。
由此,加强部件20在加强部件20的第二加强部13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的角部、以及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二限制部22之间形成有三角形的第二嵌入孔22a,在这样的加强部件20埋入至外装罩3的内周面的状态下,加强部件20和外装罩3形成为一体。此时,在设于加强部件20的第一~第四嵌入孔12a、22a、14a、15a嵌入并形成外装罩3。
在像这样将一体地形成有加强部件20的外装罩3安装于外壳主体2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上部以及外周部连续至第一外壳部7的外周部的方式装配外装罩3。在该状态下,利用多个螺丝10将带安装部5的位于各两侧部的部位安装于第二外壳部8。由此,组装手表外壳1。
在这样的手表外壳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埋入至外装罩3的加强部件20的第一加强部12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上端部对应地配置,第二加强部13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对应地配置。并且,兼作变形限制部21的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与第二外壳部8的位于壁部8b的外周侧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地配置。
此时,加强部件20配置为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和装饰部18的两侧部的各缘部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因此,通过使加强部件20以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形成,来使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和装饰部18的两侧部的各缘部以与外装罩3不同的颜色暴露在外装罩3的外部。由此,实现外观设计方面的突出,从而提高外观设计性。
在该状态下,当对手表外壳1的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于加强部件20利用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刚性较高的合成树脂而与外装罩3形成为一体,并且在设于加强部件20的第一~第四嵌入孔12a、22a、14a、15a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所以外装罩3的内周部因该加强部件20而不会产生卷曲。
即,若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加强部件20的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因该外力而欲被向上推起,但第二加强部13抵接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由此第一加强部12不会被向上推起。因此,外装罩3的内周部不会产生卷曲。
并且,此时,能够利用变形限制部21防止第一加强部12和第二加强部13的变形。即,在该变形限制部21中,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与第二外壳部8的在位于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存在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抵接,多个第二限制部22搭梁架设于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3。
因此,在第二加强部13抵接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的状态下,当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欲被向上推起时,利用变形限制部21的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第二限制部22来阻止第二加强部13的向外周侧的变形,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加强部12被向上推起。
由此,即使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加强部件20的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因该外力而欲被向上推起,也能够利用第二加强部13、第三加强部14以及变形限制部21阻止第一加强部12的内周部被向上推起,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卷曲。
并且,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外装罩3弹性变形来缓和冲击,并且加强部件20的冲击释放部15能够使冲击向外装罩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散来使之释放。此时,由于也利用变形限制部21来可靠地阻止第二加强部13的向外周侧的变形,所以冲击释放部15能够使冲击向外装罩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散来良好地使之释放。并且,当外装罩3弹性变形来缓和冲击时,也利用设于冲击释放部15的多个第四嵌入孔15a来缓和冲击。
这样,根据该手表外壳1,通过具备外壳主体2、外装罩3以及加强部件20,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不使用按压部件等其它部件,就能够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相对于外壳主体2产生卷曲,由此能够良好地将外装罩3安装于外壳主体2,其中,外壳主体2由硬质材料形成,外装罩3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外壳主体2的上部以及外周部,加强部件20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外装罩3的内表面,防止外装罩3相对于外壳主体2产生卷曲。
即,在该手表外壳1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加强部件20由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刚性较高的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外装罩3的内表面,从而即使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利用加强部件20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内周部的卷曲。
在该情况下,加强部件20也具备第一加强部12、第二加强部13以及第三加强部14,由此即使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也能够利用加强部件20的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内周部的卷曲,其中,第一加强部12配置于外装罩3的内周部且与外壳主体2的第二外壳部8的上端部对应,第二加强部13配置于外装罩3的内表面且与第二外壳部8的壁部8b的外周面8c对应,第三加强部14配置于外装罩3的外周侧的内表面且与第二外壳部8的位于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对应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
在该情况下,加强部件20具备限制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的各种变形的变形限制部21,由此当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或者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因该外力、冲击所产生的变形。
即,该变形限制部21具备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和第二限制部22,由此当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或者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一~第三加强部12~14以及冲击释放部15因该外力、冲击所产生的各种变形,其中,第三加强部14配置于外装罩3的外周部侧且与第二外壳部8的位于外周侧的切口部所对应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对应,第二限制部22搭梁架设于第二加强部13和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来限制相互的变形。
在该情况下,对于变形限制部21而言,由于作为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被推压至第二外壳部8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并且第二限制部22搭梁架设于第二加强部13和第三加强部14,所以当对外装罩3的内周部施加了使该内周部产生卷曲那样的外力时,或者当外装罩3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二加强部13因该外力、冲击而朝向外周侧变形。
并且,该加强部件20具备用于嵌入并固定外装罩3的第一~第四嵌入孔12a、22a、14a、15a,从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当在外装罩3埋入有加强部件11时,能够使外装罩3嵌入至第一~第四嵌入孔12a、22a、14a、15a,因此能够可靠且稳固地将加强部件20固定于外装罩3,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外装罩3的内周部的卷曲。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外壳主体2由第一外壳部7和第二外壳部8构成且在第二外壳部8的上部外周设有切口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外壳主体由单体形成,且在其上部外周设有切口部。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使兼作变形限制部16、21的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直接抵接于第二外壳部8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以在兼作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与第二外壳部8的基体部8a的上表面之间配置外装罩3的一部分方式将兼作第一限制部的第三加强部14埋入至外装罩3内。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手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必须是手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钟表。并且,本发明也并非必须是钟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移动电话、移动信息终端机等电子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主体;
外装罩,其由合成树脂形成,且以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部以及外周部;以及
加强部件,其由比上述外装罩硬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埋入至上述外装罩的内表面,防止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相对于上述外壳主体产生卷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具备:
第一加强部,其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端部对应;
第二加强部,其与上述外壳主体的上述上端部的外周面对应;以及
第三加强部,其与上述外壳主体的设于上部外周的切口部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具备冲击释放部,当上述外装罩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上述冲击释放部释放该冲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具备冲击释放部,当上述外装罩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上述冲击释放部释放该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具备:
冲击释放部,当上述第一加强部、上述第二加强部、以及上述外装罩从其上方受到了冲击时,上述冲击释放部释放该冲击;以及
变形限制部,其对上述冲击释放部的变形进行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形限制部具备:
第一限制部,其配置于上述外装罩的外周部侧的内表面,且与上述外壳主体的设于上部外周的切口部的上表面对应;以及
多个第二限制部,其搭梁架设于上述第二加强部和上述第一限制部,限制上述第二加强部和上述第一限制部的相互的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具备用于嵌入并固定上述外装罩的多个嵌入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的至少上述第一加强部的内周侧的缘部暴露在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的至少上述第一加强部的内周侧的缘部暴露在上述外装罩的内周侧的外部。
10.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外壳。
CN201810311590.8A 2017-04-10 2018-04-09 外壳以及钟表 Active CN108693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7571A JP6562277B2 (ja) 2017-04-10 2017-04-10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JP2017-077571 2017-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3763A CN108693763A (zh) 2018-10-23
CN108693763B true CN108693763B (zh) 2020-06-09

Family

ID=6371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1590.8A Active CN108693763B (zh) 2017-04-10 2018-04-09 外壳以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7180B2 (zh)
JP (1) JP6562277B2 (zh)
CN (1) CN108693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0773B2 (ja) * 2019-02-27 2021-06-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JP6913306B2 (ja) * 2019-04-01 2021-08-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外装部材、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USD936051S1 (en) * 2019-05-17 2021-11-16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Wear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JP1666851S (zh) * 2020-01-29 2020-08-24
JP2021169968A (ja) * 2020-04-16 2021-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腕時計
JP7146180B2 (ja) * 2020-08-20 2022-10-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JP1713456S (ja) * 2021-06-01 2022-04-25 腕時計側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6248A (en) * 1976-11-30 1978-07-29 Citizen Watch Co Ltd Wrist watch case
JPS5563780A (en) * 1978-11-07 1980-05-14 Seiko Epson Corp Watch with glass fixing ring
JPH0617110Y2 (ja) * 1985-08-27 1994-05-02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時計ケ−ス
CN1295271A (zh) * 1999-11-03 2001-05-16 拉斯科有限公司 带有合成材料制成的按钮的金属表壳零件
CN104950659A (zh) * 2014-03-24 2015-09-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计时装置和手表
CN105388744A (zh) * 2014-08-29 2016-03-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钟表
CN205644046U (zh) * 2016-04-29 2016-10-12 福州小神龙表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内嵌件的贵金属手表
CN205644047U (zh) * 2016-04-29 2016-10-12 福州小神龙表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手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0218Y1 (zh) * 1969-06-10 1973-09-13
KR20010043047A (ko) 1999-02-26 2001-05-25 하루타 히로시 손목 시계 케이스
JP4805437B2 (ja) 1999-05-17 2011-11-02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腕時計ケース
JP4415431B2 (ja) * 1999-09-28 2010-02-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リスト装置
JP2009008498A (ja) * 2007-06-27 2009-01-15 Seiko Epson Corp 時計
JP4905815B2 (ja) * 2009-10-28 2012-03-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緩衝部材、腕時計の衝撃緩衝構造および腕時計
KR101659023B1 (ko) * 2010-03-15 2016-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와치형 이동 단말기
JP5652087B2 (ja) * 2010-09-29 2015-01-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ケースユニット及びケースユニットの組立方法
JP5588314B2 (ja) * 2010-11-17 2014-09-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時計
US8689446B2 (en) * 2011-02-02 2014-04-08 Richemont International S.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atch case middle of reduced weigh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6248A (en) * 1976-11-30 1978-07-29 Citizen Watch Co Ltd Wrist watch case
JPS5563780A (en) * 1978-11-07 1980-05-14 Seiko Epson Corp Watch with glass fixing ring
JPH0617110Y2 (ja) * 1985-08-27 1994-05-02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時計ケ−ス
CN1295271A (zh) * 1999-11-03 2001-05-16 拉斯科有限公司 带有合成材料制成的按钮的金属表壳零件
CN104950659A (zh) * 2014-03-24 2015-09-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计时装置和手表
CN105388744A (zh) * 2014-08-29 2016-03-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钟表
CN205644046U (zh) * 2016-04-29 2016-10-12 福州小神龙表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内嵌件的贵金属手表
CN205644047U (zh) * 2016-04-29 2016-10-12 福州小神龙表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79674A (ja) 2018-11-15
US10747180B2 (en) 2020-08-18
JP6562277B2 (ja) 2019-08-21
CN108693763A (zh) 2018-10-23
US20180292789A1 (en) 2018-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3763B (zh) 外壳以及钟表
EP3435178B1 (en) Case and timepiece
CN111796504B (zh) 外装部件、壳体以及钟表
JP6269403B2 (ja) 機器ケースの耐衝撃構造及び時計
CN109557800A (zh) 壳体及钟表
US8636404B2 (en) Timepiece
US9709955B2 (en) Switch device and timepiece
JP5716776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時計
JP6123826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時計
CN110678880B (zh) 用于识别装置的壳体
CN114063428B (zh) 外装部件、壳体以及钟表
JP5056288B2 (ja) ベゼル部材の位置決め装置
US20120063075A1 (en) External componen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541924B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US20060126825A1 (en) Input device, especially for a mobile telephone, module comprising an input device, mobile telephon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KR200485180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보호케이스
JP6424472B2 (ja) ケース構造および時計ケース
JP5397286B2 (ja) 腕時計
US7352656B2 (en) Radio wave timepiece
JP6984635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7080447B1 (ja) 外装部材、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JP717436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7055275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US20120206361A1 (en) Keypad having a metal grid for use with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22038710A (ja) バンド駒、バンド、および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