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0195B -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 - Google Patents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0195B
CN108690195B CN201810295645.0A CN201810295645A CN108690195B CN 108690195 B CN108690195 B CN 108690195B CN 201810295645 A CN201810295645 A CN 201810295645A CN 108690195 B CN108690195 B CN 108690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flexible substrate
compound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56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0195A (zh
Inventor
梁育豪
陈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90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0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0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0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03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73/1007Preparatory processes from tetra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and di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42Copolyimides derived from at least two different tetracarboxylic compounds or two different diamin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75Partially aromatic polyimides
    • C08G73/1078Partially aromatic polyimides wholly aromatic in the diamino moie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02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 C08J3/09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organic liquids
    • C08J3/11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organic liquids from soli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361/00 - C08J2377/00
    • C08J23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J23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形成相位差良好的软性基板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包括:聚合物(A)以及溶剂(B)。聚合物(A)是由混合物反应而获得,混合物包括四羧酸二酐组份(a)及二胺组份(b),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由式(a‑1)所示的化合物(a1)以及由式(a‑2)所示的化合物(a2)。

Description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尤其涉及一种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制得良好相位差的软性基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子元件或装置中,以提升电子元件或装置的各项特性(例如:电气绝缘性、耐热性或机械性质等)。其中,以聚酰亚胺聚合物(polyimide polymer)最被广泛使用,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及不错的电气性质等优异特性,而受相关业界所偏好。
WO 2009/107429揭示一种透明软性基板用的聚酰亚胺前驱物组成物。所述聚酰亚胺前驱物使用二胺(包括含氟联苯胺及1,4-环己二胺)与四羧酸二酐反应而制得,且上述组成物可形成高透明性的软性基板。然而,上述聚酰亚胺前驱物于加热硬化形成聚酰亚胺时,易有相位差不佳的问题产生,而无法满足业界的需求。
因此,亟须提供一种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及软性基板,以改善现有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及软性基板的缺陷。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 2009/107429A1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使用所述软性基板用组成物能够改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包括:聚合物(A)、以及溶剂(B)。其中,聚合物(A)是由混合物反应而获得,混合物包括四羧酸二酐组份(a)及二胺组份(b)。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以及由式(a-2)所示的化合物(a2):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11
式(a-1)中,R各自独立表示碳数为1至6的亚烷基;RX表示二价脂肪族环烃基,所述二价脂肪族环烃基为未经取代或经卤素原子、直链状烃基或支链状烃基取代的二价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21
式(a-2)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至6的烷基;R2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甲烷基或乙烷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式(a-1)中,Rx具有如式(a-1-x)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22
式(a-1-x)中,m表示0至4的整数;RZ各自独立表示卤素原子、碳数为1至4的直链状烃基、碳数为1至4的支链状烃基或者复数个RZ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式(a-1)中,R各自独立表示碳数为1至3的亚烷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于四羧酸二酐组份(a)的总摩尔数为100摩尔,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的使用量为15至85摩尔,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的使用量为15至85摩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于聚合物(A)的总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溶剂(B)的使用量为200至20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25℃时,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黏度为100cps至20000cps。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软性基板,包含如上述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因含有特定的聚合物(A),因而能够改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不佳的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包括:聚合物(A)以及溶剂(B)。此外,视需要,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可还包括添加剂(C)。
以下将详细说明用于本发明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各个成分。
聚合物(A)
聚合物(A)是选自聚酰胺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上述树脂的任意组合。且聚合物(A)可由包括四羧酸二酐组份(a)及二胺组份(b)的混合物反应所制得,其中四羧酸二酐组份(a)、二胺组份(b)及制备聚合物(A)的方法如下所述。
四羧酸二酐组份(a)
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以及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3)。
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
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31
式(a-1)中,R各自独立表示碳数为1至6的亚烷基;RX表示二价脂肪族环烃基,所述二价脂肪族环烃基为未经取代或经卤素原子、直链状烃基或支链状烃基取代的二价基。
二价脂肪族环烃基上所取代的直链状烃基或支链状烃基较佳为饱和烃基。所述二价脂肪族环烃基可为单环、由2个以上的环所构成的缩合环、多环、螺环(Spiro compound)或集合环烃基。较佳地,RX的碳数可为3至15。
具体而言,RX较佳可为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降冰片烯(Norbornene)、双环戊二烯(Dicyclopenta diene)、金刚烷(Adamantane),或选自于氢化萘环与氢化双酚的脂肪族环烃,去除氢原子后而形成的二价脂肪族环烃基。上述二价脂肪族环烃基可经卤素原子、直链状烃基或支链状烃基(较佳为饱和烃基)取代。
在一实施例中,Rx较佳可为具有如式(a-1-x)所示的结构的二价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32
式(a-1-x)中,m表示0至4的整数;RZ各自独立表示卤素原子、碳数为1至4的直链状烃基、碳数为1至4的支链状烃基或者复数个RZ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若上述式(a-1)中的Rx具有如式(a-1-x)的结构,则所形成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更佳。
在一较佳例子中,R表示碳数为1至3的亚烷基。若上述式(a-1)中的R表示碳数为1至3的亚烷基,则所形成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更佳。
以下将说明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的合成方法。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系将氯化偏苯三酸酐(Trimellitic anhydride chloride)与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反应而制得,其中以乙腈(Acetonitrile)、丙腈(Propanenitrile)等有机腈作为反应溶剂。
上述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包含环己烷-1,4-二基二甲醇(cyclohexane-1,4-diyldimethanol)、2-(4-(羟基甲基)环己基)丙醇(2-(4-(hydroxymethyl)cyclohexyl)propan-1-ol)、环己烷-1,3-二基二甲醇(cyclohexane-1,3-diyldimethanol)、1,1’-(环己烷-1,4-二基)二乙醇(1,1'-(cyclohexane-1,4-diyl)diethanol)、(2-甲基环己烷-1,4-二基)二甲醇((2-methylcyclohexane-1,4-diyl)dimethanol)、(2-氯环己烷-1,4-二基)二甲醇((2-chloro cyclohexane-1,4-diyl)dimethanol)、2-(3-(羟基甲基)环己基)丙醇(2-(3-(hydroxymethyl)cyclohexyl)propan-1-ol)、3-(4-(羟基甲基)环己基)丙醇(3-(4-(hydroxylmethyl)cyclohexyl)propan-1-ol)、5-第三丁基-1,3-环己烷二甲醇(5-tert-butyl-1,3-cyclohexanedimethanol)、3-(2-(羟基甲基)环己基)丙醇(3-(2-(hydroxymethyl)cyclohexyl)propan-1-ol)、1,4-环己烷二丁醇(1,4-cyclohexanedibutanol)、1,4-环己烷二己醇(1,4-cyclohexanedihexanol)、2-(5-(羟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基)丙醇(2-(5-(hydroxymethyl)bicyclo[2.2.1]heptan-2-yl)propan-1-ol)、双环[2.2.1]庚烷-1,4-二基二甲醇(bicyclo[2.2.1]heptane-1,4-diyldimethanol)、1,1’-(双环[2.2.2]辛烷-1,4-二基)二乙醇(1,1'-(bicycle[2.2.2]octane-1,4-diyl)bis(ethan-1-ol))、3-(6-(羟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基)丙醇(3-(6-(hydroxymethyl)bicyclo[2.2.1]heptan-2-yl)propan-1-ol)、(十氢化萘-1,4-二基)二甲醇((decahydro naphthalene-1,4-diyl)dimethanol)、(十氢化萘-2,3-二基)二甲醇((decahydro naphthalene-2,3-diyl)dimethanol)、2-(4-(羟基甲基)八氢-1H-茚-5-基)乙醇(2-(4-(hydroxy methyl)octahydro-1H-inden-5-yl)ethanol)、2-(3-(羟基甲基)金刚烷-1-基)乙醇(2-(3-(hydroxyl methyl)adamantan-1-yl)ethanol)、2,2'-(金刚烷-1,3-二基)二乙醇(2,2'-(adamantane-1,3-diyl)diethanol)、(十氢化萘-2,6-二基)二甲醇((decahydronaphthalene-2,6-diyl)dimethanol)、八氢-4,7-亚甲基-1H-茚-2,5-二甲醇(octahydro-4,7-methano-1H-indene-2,5-dimethanol)或1,3-环戊烷二丁醇(1,3-cyclopentanedibutanol)等。
在一例子中,前述有机腈的使用量以可溶解上述氯化偏苯三酸酐以及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量为宜。可溶解氯化偏苯三酸酐的有机腈的使用量通常为氯化偏苯三酸酐的重量的1倍至3倍,较佳为1.5倍至2倍。再者,可溶解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有机腈的使用量通常为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重量的7倍至12倍,较佳为9倍至10倍。
由于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难溶的盐酸盐的副产物,进而使得成品的品质下降,若上述副产物过多,不利于经济上的考量。因此,在上述反应过程中,可使用盐酸捕捉剂。上述盐酸捕捉剂可为任何现有的可溶于有机腈的盐类,其中又以吡啶为较佳。上述盐类也可混合于含有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有机腈中。
此外,氯化偏苯三酸酐和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摩尔比较佳为2.1至2.4。再者,前述盐酸捕捉剂的盐类与氯化偏苯三酸酐的摩尔比较佳为1.0至1.2。
在一例子中,将上述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有机腈溶液滴入氯化偏苯三酸酐的有机腈溶液中,以开始反应。此时,作为盐酸捕捉剂的吡啶系溶于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有机腈溶液中。此外,若与上述相反,将氯化偏苯三酸酐的有机腈溶液滴入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有机腈溶液中,较易生成副产物。因此,以将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有机腈溶液滴入氯化偏苯三酸酐的有机腈溶液中的方式为宜。
上述滴入的步骤系于0℃至40℃的温度下进行,较佳为5℃至25℃。滴入的步骤并无时间限制,仅以可于预定温度下计时的滴入速度为宜。完成上述滴入的步骤后,在15℃至40℃下反应1小时至10小时,上述温度较佳为20℃至30℃。
反应完成后,将所生成的化合物(a1)的固体过滤并回收。所生成的盐酸盐副产物,较佳的型态为吡啶盐酸盐,其系溶于有机腈中,故通过将上述反应溶液过滤掉而可分离化合物(a1)和副产物。
上述化合物(a1)的固体遂以有机溶剂清洗,进而可获得高纯度的化合物(a1)。再者,可加温化合物(a1),使之溶于有机溶剂中。上述有机溶剂并无特别限制,仅以可溶解化合物(a1)为宜。具体而言,上述有机溶剂较佳可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N,N-二甲基乙酰胺或上述的任意组合。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可为化合物(a1)的固体重量的2.5倍至5倍,较佳为3倍至4倍。
特别说明的是,一般而言,本发明此处所称的有机溶剂若使用工业级的有机溶剂,其可能含有少量水分。上述水分可能生成化合物(a1)的加水分解物。然而,少量的加水分解物可于再结晶移除滤液时除去,对产物的品质并无影响。或者说,若为提高收率而使用除水溶剂,不利于成本上的考量。因此,较佳为使用工业级有机溶剂,并添加1质量%的无水醋酸以作为脱水剂。据此可制得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即使有副产物生成,对化合物(a1),的纯度仅有微小的影响,因此可兼具收率和纯度。
有机溶剂溶解化合物(a1),的温度可为60℃至110℃,较佳为70℃至85℃。若上述的温度过高,会使所制得的液晶配向膜有变色的疑虑。另一方面,若上述温度过低,则无法达到良好的精制效果。
利用有机溶剂将化合物(a1)溶解后,冷却上述溶液使化合物(a1)再结晶析出。上述冷却温度可为-10℃至30℃,较佳为5℃至25℃。若上述温度过低,较难移动所析出的结晶,进而增加处理的困难度。若上述温度过高,产物的收率下降而不符合经济上的考量。
过滤析出的结晶固体,以分离化合物(a1)。分离出来的化合物(a1)遂以有机溶剂清洗。上述有机溶剂可使用脂肪族酮类、醚类或芳香族烃类等。例如,上述脂肪族酮类可为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上述醚类可例如为四氢呋喃、甲基异丁基醚或甲基异丙基醚等。上述芳香族烃类可例如为苯、甲苯、二甲苯或乙苯等。
清洗后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系于80℃下进行24小时的减压干燥,以获得高纯度的化合物(a1)。
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可列举如下式(a-1-1)至式(a-1-24)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5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6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7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81
基于四羧酸二酐组份(a)的总摩尔数为100摩尔,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的使用量为15至85摩尔,较佳为20至80摩尔,更佳为25至75摩尔。
若软性基板用组成物未使用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则所形成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不佳。
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
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91
式(a-2)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至6的烷基;R2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甲烷基或乙烷基。
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可列举如下式(a-2-1)至式(a-2-14)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092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01
基于四羧酸二酐组份(a)的总摩尔数为100摩尔,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的使用量为15至85摩尔,较佳为20至80摩尔,更佳为25至75摩尔。
若软性基板用组成物未使用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1),则所形成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不佳。
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3)
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3)包括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由式(a-3-1)至式(a-3-6)表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以及含氟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fluorine-containing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compound)等。
脂肪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乙烷四羧酸二酐(etha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丁烷四羧酸二酐(butane tetracarboxylicdianhydride)或上述化合物的组合。
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括但不限于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二氯-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四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3’,4,4’-二环己基四羧酸二酐、顺式-3,7-二丁基环庚基-1,5-二烯-1,2,5,6-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醋酸二酐或上述化合物的组合。
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也可包含双环系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bicyclicalicyclic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compound)。较佳地,双环系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具有原子总数目为7至9的四价桥烃基团(bridged hydrocarbon group),且四价桥烃基团中的其中一个桥(bridge)的桥原子数目为1或2。
双环系脂环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含但不限于双环[2.2.1]庚烷-2,3,5,6-四羧酸二酐、7-氮杂双环[2.2.1]庚烷-2,3,5,6-四羧酸二酐、7-氧杂双环[2.2.1]庚烷-2,3,5,6-四羧酸二酐、7-硫杂双环[2.2.1]庚烷-2,3,5,6-四羧酸二酐、6-(羧甲基)双环[2.2.1]庚烷-2,3,5-三羧酸-2,3,5,6-二酐、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双环[2.2.2]辛-5-烯-1,2,7,8-四羧酸二酐、双环[2.2.2]辛-2-烯-2,3,5,6-四羧酸二酐、7-氮杂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7-氧杂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7-硫杂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双环[3.2.1]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双环[3.2.1]辛烷-2,4,5,6-四羧酸二酐、7-氮杂双环[3.2.1]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7-氮杂双环[3.2.1]辛烷-2,4,5,6-四羧酸二酐、7-氧杂双环[3.2.1]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7-氧杂双环[3.2.1]辛烷-2,4,5,6-四羧酸二酐、7-硫杂双环[3.2.1]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7-硫杂双环[3.2.1]辛烷-2,4,5,6-四羧酸二酐、双环[3.2.2]壬烷-2,3,6,7-四羧酸二酐、双环[3.2.2]壬烷-2,4,6,7-四羧酸二酐、双环[3.2.2]壬-8-烯基-2,3,6,7-四羧酸二酐、双环[3.2.2]壬-8-烯基-2,4,6,7-四羧酸二酐、8-氮杂双环[3.2.2]壬烷-2,3,6,7-四羧酸二酐、8-氮杂双环[3.2.2]壬烷-2,4,6,7-四羧酸二酐、8-氧杂双环[3.2.2]壬烷-2,3,6,7-四羧酸二酐、8-氧杂双环[3.2.2]壬烷-2,4,6,7-四羧酸二酐、8-硫杂双环[3.2.2]壬烷-2,3,6,7-四羧酸二酐或8-硫杂双环[3.2.2]壬烷-2,4,6,7-四羧酸二酐等。
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括但不限于3,4-二羧基-1,2,3,4-四氢萘-1-琥珀酸二酐、苯均四羧酸二酐、2,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砜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乙烷四羧酸二酐、3,3’,4,4’-二甲基二苯基硅烷四羧酸二酐、3,3’,4,4’-四苯基硅烷四羧酸二酐、1,2,3,4-呋喃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硫醚二酐、2,3,3',4'-二苯硫醚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硫醚四羧酸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砜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丙烷二酐(4,4’-bis(3,4-dicarboxyphenoxy)diphenylpropane dianhydride)、3,3’,4,4’-全氟异亚丙基二苯二酸二酐、3,3’,4,4’-二苯基四羧酸二酐、双(苯二酸)苯膦氧化物二酐、对-亚苯基-双(三苯基苯二酸)二酐、间-亚苯基-双(三苯基苯二酸)二酐、双(三苯基苯二酸)-4,4’-二苯基醚二酐、双(三苯基苯二酸)-4,4’-二苯基甲烷二酐、乙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丙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1,4-丁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1,6-己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1,8-辛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2,2-双(4-羟苯基)丙烷-双(脱水偏苯三酸酯)、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酐、1,3,3a,4,5,9b-六氢-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hexahydro-5-(tetrahydro-2,5-dioxo-3-furanyl)naphtho[1,2-c]furan-1,3-dione)}、1,3,3a,4,5,9b-六氢-5-甲基-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5-乙基-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7-甲基-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7-乙基-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8-甲基-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8-乙基-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5,8-二甲基-5-(四氢-2,5-二侧氧基-3-呋喃基)-萘并[1,2-c]-呋喃-1,3-二酮、5-(2,5-二侧氧基四氢呋喃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羧酸二酐等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化合物或上述化合物的组合。
由式(a-3-1)至式(a-3-6)表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2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31
式(a-3-5)中,A1表示含有芳香环的二价基团;r表示1至2的整数;A2及A3可为相同或不同,且可各自独立表示-H或烷基。由式(a-3-5)表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包括由式(a-3-5-1)至式(a-3-5-3)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32
式(a-3-6)中,A4表示含有芳香环的二价基团;A5及A6可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表示-H或烷基。由式(a-3-6)表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较佳为由式(a-3-6-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33
含氟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包含但不限于9,9-双(三氟甲基)-9H-二苯并喃-2,3,6,7-四羧酸二酐、下式(a-3-7)至式(a-3-13)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或上述化合物的任意组合: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34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41
在式(a-3-7)中,A7及A8可为相同或不同,且分别地代表氢原子、烷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其中,A7及A8中至少一者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
较佳地,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3)包含但不限于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醋酸二酐、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3’,4,4’-二环己基四羧酸二酐、双环[2.2.1]庚烷-2,3,5,6-四羧酸二酐、7-氧杂双环[2.2.1]庚烷-2,3,5,6-四羧酸二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8-硫杂双环[3.2.2]壬烷-2,3,6,7-四羧酸二酐、3,4-二羧基-1,2,3,4-四氢萘-1-琥珀酸二酐、苯均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砜四羧酸二酐、9,9-双(三氟甲基)-9H-二苯并喃-2,3,6,7-四羧酸二酐,或者式(a-3-8)或式(a-3-10)所示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等。其他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3)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多种来使用。
基于二胺组份(b)的总摩尔数为100摩尔,四羧酸二酐组份(a)的使用量范围较佳为20摩尔至200摩尔;更佳为30摩尔至120摩尔。
二胺组份(b)
二胺组份(b)可选自于脂肪族二胺化合物、脂环族二胺化合物、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如下式(b-1)至(b-15)所示的二胺化合物或含氟的二胺化合物等。
脂肪族二胺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1,2-二胺基乙烷、1,3-二胺基丙烷、1,4-二胺基丁烷、1,5-二胺基戊烷、1,6-二胺基己烷、1,7-二胺基庚烷、1,8-二胺基辛烷、1,9-二胺基壬烷、1,10-二胺基癸烷、4,4’-二胺基庚烷、1,3-二胺基-2,2-二甲基丙烷、1,6-二胺基-2,5-二甲基己烷、1,7-二胺基-2,5-二甲基庚烷、1,7-二胺基-4,4-二甲基庚烷、1,7-二胺基-3-甲基庚烷、1,9-二胺基-5-甲基壬烷、2,11-二胺基十二烷、1,12-二胺基十八烷、1,2-双(3-胺基丙氧基)乙烷等。
脂环族二胺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4,4’-二胺基二环己基甲烷、4,4’-二胺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胺、1,3-二胺基环己烷、1,4-二胺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四氢二环戊二烯二胺、三环[6.2.1.02,7]-十一碳烯二甲基二胺、4,4’-亚甲基双(环己基胺)等。
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4,4’-二胺基二苯基乙烷、4,4’-二胺基二苯基砜、4,4’-二胺基苯甲酰苯胺、4,4’-二胺基二苯基醚、3,4’-二胺基二苯基醚、1,5-二胺基萘、5-胺基-1-(4’-胺基苯基)-1,3,3-三甲基氢茚、6-胺基-1-(4’-胺基苯基)-1,3,3-三甲基氢茚、六氢-4,7-甲桥亚氢茚基二亚甲基二胺、3,3’-二胺基二苯甲酮、3,4’-二胺基二苯甲酮、4,4’-二胺基二苯甲酮、1,4-双(4-胺基苯氧基)苯、1,3-双(4-胺基苯氧基)苯、1,3-双(3-胺基苯氧基)苯、9,9-双(4-胺基苯基)-10-氢蒽、9,10-双(4-胺基苯基)蒽[9,10-bis(4-aminophenyl)anthracene]、2,7-二胺基茀、9,9-双(4-胺基苯基)茀、4,4’-亚甲基-双(2-氯苯胺)、4,4’-(对-亚苯基异亚丙基)双苯胺、4,4’-(间-亚苯基异亚丙基)双苯胺、5-[4-(4-正戊烷基环己基)环己基]苯基-亚甲基-1,3-二胺基苯{5-[4-(4-n-pentylcyclohexyl)cyclohexyl]phenylmethylene-1,3-diamino benzene}、1,1-双[4-(4-胺基苯氧基)苯基]-4-(4-乙基苯基)环己烷{1,1-bis[4-(4-aminophenoxy)phenyl]-4-(4-ethylphenyl)cyclohexane}等。
由式(b-1)至式(b-15)所示的二胺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51
式(b-1)中,B1表示-O-、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52
B2表示具有甾(胆固醇(steroid))骨架的基、碳数为2至30的烷基、或衍生自吡啶、嘧啶、三嗪、哌啶或哌嗪等含氮原子环状结构的一价基团。
由式(b-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包括但不限于2,4-二胺基苯基甲酸乙酯(2,4-diaminophenyl ethyl formate)、3,5-二胺基苯基甲酸乙酯(3,5-diaminophenyl ethylformate)、2,4-二胺基苯基甲酸丙酯(2,4-diaminophenyl propyl formate)、3,5-二胺基苯基甲酸丙酯(3,5-diaminophenyl propyl formate)、1-十二烷氧基-2,4-二胺基苯(1-dodecoxy-2,4-diaminobenzene)、1-十六烷氧基-2,4-二胺基苯(1-hexadecoxy-2,4-diaminobenzene)、1-十八烷氧基-2,4-二胺基苯(1-octadecoxy-2,4-diaminobenzene)、由式(b-1-1)至式(b-1-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或上述化合物的组合。
由式(b-1-1)至式(b-1-4)表示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61
式(b-2)中,B1与式(b-1)中的B1相同,B3及B4各自独立表示二价脂肪族环、二价芳香族环或二价杂环基团;B5表示碳数为3至18的烷基、碳数为3至18的烷氧基、氰基或卤素原子。
由式(b-2)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包括由下列式(b-2-1)至式(b-2-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62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71
式(b-3)中,B6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碳数为1至5的酰基、碳数为1至5的烷基、碳数为1至5的烷氧基或卤素原子,且每个重复单元中的B6可为相同或不同;u表示1至3的整数。
由式(b-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包括当u为1时:对-二胺苯、间-二胺苯、邻-二胺苯或2,5-二胺基甲苯等;当u为2时:4,4’-二胺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胺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胺基联苯、3,3’-二甲氧基-4,4’-二胺基联苯、2,2’-二氯-4,4’-二胺基联苯、3,3’-二氯-4,4’-二胺基联苯、2,2’,5,5’-四氯-4,4’-二胺基联苯、2,2’-二氯-4,4’-二胺基-5,5’-二甲氧基联苯或4,4’-二胺基-2,2’-双(三氟甲基)联苯等;或当u为3时:1,4-双(4’-胺基苯基)苯等。
由式(b-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较佳为包括对-二胺苯、2,5-二胺基甲苯、4,4’-二胺基联苯、3,3’-二甲氧基-4,4’-二胺基联苯、1,4-双(4’-胺基苯基)苯或上述化合物的组合。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81
在式(b-4)中,k为2至12的整数。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82
式(b-5)中,w表示1至5的整数。由式(b-5)表示的化合物较佳为4,4’-二胺基-二苯基硫醚。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83
式(b-6)中,B7及B9各自独立表示二价有机基团,且B7及B9可为相同或不同;B8表示衍生自吡啶、嘧啶、三嗪、哌啶或哌嗪等含氮原子的环状结构的二价基团。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84
式(b-7)中,B14表示氧原子或亚环己烷基;B15表示亚甲基;B16表示亚苯基或亚环己烷基;B17表示氢原子或庚基。
由式(b-7)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包括由式(b-7-1)表示的化合物、由式(b-7-2)表示的化合物或上述化合物的组合: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85
由式(b-8)至式(b-15)表示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86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191
含氟的二胺化合物较佳是选自于2,2-双[4-(4-胺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2,2-双[4-(3-胺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2,2-双[3-(4-胺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2,2-双[3-(3-胺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2,2-双(4-胺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2,2-双(3-胺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2,2-双(3-胺基-4-羟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双(2,3,5,6-四氟-4-胺基苯基)醚、双(2,3,5,6-四氟-4-胺基苯基)硫醚、2,2'-双(三氟甲基)-4,4'-二胺基联苯、3,3'-双(三氟甲基)-4,4'-二胺基联苯、式(b-16)至式(b-43)所示的二胺化合物或上述化合物的任意组合。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0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1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21
上述二胺组份可以单独一种使用或者混合复数种使用。二胺组份较佳包含但不限于1,2-二胺基乙烷、4,4’-二胺基二环己基甲烷、1,4-二胺基环己烷、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4,4’-二胺基二苯基醚、5-[4-(4-正戊烷基环己基)环己基]苯基亚甲基-1,3-二胺基苯、1,1-双[4-(4-胺基苯氧基)苯基]-4-(4-乙基苯基)环己烷、2,4-二胺基苯基甲酸乙酯、对-二胺苯、间-二胺苯、邻-二胺苯、4,4’-二胺基联苯、2,2-双[4-(4-胺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2,2-双(3-胺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双(2,3,5,6-四氟-4-胺基苯基)醚、2,2'-双(三氟甲基)-4,4'-二胺基联苯,或者式(b-1-1)、式(b-1-2)、式(b-2-1)、式(b-2-6)、式(b-7-1)、式(b-23)、式(III-25)、式(b-26)、式(b-27)或式(b-33)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聚合物(A)的制造方法
制备聚酰胺酸树脂的方法
聚酰胺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先将混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其中混合物包括四羧酸二酐组份(a)与二胺组份(b),并于0℃至1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达1小时至24小时。接着,将上述的反应溶液以蒸发器进行减压蒸馏,即可得到聚酰胺酸树脂,或者将上述的反应溶液倒入大量的贫溶剂中,以得到一析出物。然后,利用减压干燥的方式干燥处理该析出物,即可得到聚酰胺酸树脂。
用于聚合反应中的溶剂可与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的溶剂相同或不同,且用于聚合反应中的溶剂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是可溶解反应物与生成物即可。较佳地,溶剂包含但不限于(1)非质子系极性溶剂: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四甲基尿素或六甲基磷酸三胺等;(2)酚系溶剂:间-甲酚、二甲苯酚、酚或卤化酚类等。较佳地,基于混合物的总使用量为100重量份,用于聚合反应中的溶剂的使用量范围为200重量份至2,000重量份;更佳为300重量份至1,800重量份。
特别地,在上述聚合反应中,溶剂可并用适量的贫溶剂,只要不让聚酰胺酸树脂析出即可。所述贫溶剂可单独一种或者混合复数种使用,且贫溶剂包含但不限于(1)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或三乙二醇等;(2)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等;(3)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草酸二乙酯、丙二酸二乙酯或乙二醇乙基醚醋酸酯等;(4)醚类:二乙基醚、乙二醇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正丙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正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或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5)卤化烃类: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4-二氯丁烷、三氯乙烷、氯苯或邻-二氯苯等;(6)烃类:四氢呋喃、己烷、庚烷、辛烷、苯、甲苯或二甲苯等;或(7)上述的任意组合。较佳地,基于二胺组份的总使用量为100重量份,贫溶剂的使用量范围为0重量份至60重量份;更佳地,贫溶剂的使用量范围为0重量份至50重量份。
制备聚酰亚胺树脂的方法
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混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其中混合物包括四羧酸二酐组份(a)与二胺组份(b),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酰胺酸树脂,并在脱水剂及触媒的存在下,进一步加热并进行脱水闭环反应,使得聚合反应时产生的酰胺酸官能基转变成酰亚胺官能基(即酰亚胺化)。
聚合反应及脱水闭环反应可采所属领域以往操作的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较佳地,聚合反应的操作温度范围为0℃至100℃。较佳地,聚合反应的操作时间范围为1小时至24小时。较佳地,脱水闭环反应的操作温度范围为30℃至200℃,且脱水闭环反应的操作时间范围为0.5小时至50小时。
用于脱水闭环反应中的溶剂可与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的溶剂相同,故不再赘述。较佳地,基于聚酰胺酸树脂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用于脱水闭环反应中的溶剂的使用量范围为200重量份至2,000重量份,更佳地,用于脱水闭环反应中的溶剂的使用量范围为300重量份至1,800重量份。
用于脱水闭环反应中的脱水剂是择自于(1)酸酐类化合物:醋酸酐、丙酸酐或三氟醋酸酐等。基于聚酰胺酸树脂为1摩尔,脱水剂的使用量范围为0.01摩尔至20摩尔。用于脱水闭环反应中的触媒是择自于(1)吡啶类化合物:吡啶、三甲基吡啶或二甲基吡啶等;(2)三级胺类化合物:三乙基胺等。基于脱水剂为1摩尔,触媒的使用量范围为0.5摩尔至10摩尔。
本发明的聚合物(A)根据凝胶渗透色层分析法(Gel PermeationChromatography,GPC)所测得经聚苯乙烯换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000至90,000,较佳为12,000至75,000,更佳为15,000至60,000。
溶剂(B)
溶剂(B)的具体例包括但不限于N-甲基-2-吡咯烷酮、γ-丁内酯、γ-丁内酰胺、4-羟基-4-甲基-2-戊酮、乙二醇单甲基醚、乳酸丁酯、乙酸丁酯、甲氧基丙酸甲酯、乙氧基丙酸乙酯、乙二醇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正丙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正丁基醚(ethylene glycol n-butyl ether)、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ylacetamide)等。溶剂(B)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多种来使用。
基于聚合物(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溶剂(B)的使用量为200至2000重量份,较佳为250至1800重量份,且更佳为300至1500重量份。
添加剂(C)
在不影响本发明的功效的范围内,软性基板用组成物还可选择性地添加添加剂(C),其中添加剂(C)包括但不限于填充剂、可塑剂、耐候剂、黏度调节剂、表面处理剂、抗氧化剂、消泡剂、着色剂、热安定剂、密着助剂以及离型剂等。添加剂可采用所属领域所使用的即可。
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硅(商品名如IPA-ST(粒径12nm)、EG-ST(粒径12nm)、IPA-ST-L(粒径45nm)、IPA-ST-ZL(粒径100nm),日产化学制造)、氧化铝(aluminiumoxide)、滑石、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或其组合。
抗氧化剂包括但不限于二丁基羟基甲苯(商品名如BHT,日本东京化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Tokyo Chemical Industry(TCI)Co.,Ltd.)制造)、2,6-二第三丁基酚,或其组合。
消泡剂包括但不限于硅系消泡剂(商品名如SH-203,东丽道康宁(Toray-Dowcorn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乙炔二醇系消泡剂(商品名如Surfynol DF-100D、SurfynolDF-37,日信化学制造)、含氟原子的硅系消泡剂(商品名如FA-630,信越化学制造),或其组合。
添加剂(C)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多种来使用。
基于聚合物(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添加剂(C)的使用量可为0.1至40重量份,且较佳为1重量份至30重量份。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制,可采用一般的混合方法来制备。举例而言,先将以上述方式制备而成的聚合物(A)和溶剂(B)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接着,选择性地加入添加剂(C),最后以搅拌装置持续搅拌至溶解即可。
在25℃下,本发明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黏度可依据组成物的各成分比例来做调整,黏度范围为100cps至20000cps,在一较佳的例子中,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黏度可为120cps至18000cps,在一更佳的例子中,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黏度可为150cps至15000cps。
<软性基板的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软性基板是由上述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而形成。
具体而言,软性基板的形成方式可将本发明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涂布于基材上,经干燥处理及硬化处理后,再从基材上脱离即可。
涂布方式可采已知的方式,如通过旋转涂布、流延涂布或辊式涂布等涂布方法,故不再赘述。干燥处理可采已知的方式,目的在于将溶剂去除即可。干燥处理的操作温度范围较佳为50℃至200℃,时间为1分钟至1小时。硬化处理可采用已知的方式,目的在于将残存溶剂完全去除以及使软性基板形成较致密的结构,硬化处理的操作温度范围较佳为150℃至500℃,时间为10分钟至2小时。
脱离的方式可采已知方式,例如,直接从基板上将软性基板撕离、使用干蚀刻方式将基板移除或使用湿蚀刻方式将基板移除等。
基材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无碱玻璃、钠钙玻璃、硬质玻璃(派勒斯玻璃)、石英玻璃或硅晶圆。
本发明的软性基板可适用于软性液晶显示器或电子书。
本发明将就以下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等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
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的合成例
以下说明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的合成例1至8:
合成例1
将温度计、回流管和磁石搅拌器于200毫升的玻璃反应容器上,在氮气环境下,将22.11克的氯化偏苯三酸酐(105毫摩尔)溶于反应容器中的25克的乙腈后,将反应容器中的温度冷却至5℃。之后,将7.47克的环己烷-1,4-二基二甲醇(50毫摩尔,简称为a-1)溶于30克的乙腈中,并加入作为盐酸捕捉剂的8.3克的吡啶(105毫摩尔)。将上述溶液于5℃下,在一小时内滴入前述的氯化偏苯三酸酐溶液中。滴完后保持35℃的温度并持续搅拌5小时,以制得产物。将上述产物进行过滤之后,以乙腈清洗上述产物,以得到白色结晶。将上述白色结晶于5mmHg的减压环境以及50℃下干燥24小时,可制得四羧酸二酐化合物(a1-1)(即如式(a-1-1)所示的化合物)。
合成例2至8
合成例2至8是以与合成例1相同的步骤来分别制备,其不同处在于:改变所使用的化合物种类、使用量或反应条件(如表1所示)。
表1中标号所对应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51
[表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52
聚合物(A)的合成例
以下说明聚合物(A)的合成例A-1-1至A-1-7、合成例A-2-1至A-2-7以及比较合成例A’-1-1至A’-1-2、A’-2-1至A’-2-2:
合成例A-1-1
在一容积500毫升的四颈锥瓶上设置氮气入口、搅拌器、冷凝管及温度计,并导入氮气。然后,加入5.41克(0.05摩尔)的对-二胺苯(简称为b-1)以及70克的N-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为NMP),并于室温下搅拌至溶解。接着,加入3.69克(0.0075摩尔)的由式(a-1-1)表示的化合物(a1)(简称为a1-1)、12.0克(0.04摩尔)的由式(a-2-1)表示的化合物(a2)(简称为a2-1)、0.89克(0.0025摩尔)的由式(a-2-12)表示的化合物(a2)(简称为a2-4)以及30克的NMP,并于室温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倒入1500毫升的水中,以析出聚合物,过滤所得的聚合物,并以甲醇重复进行清洗及过滤的步骤三次。之后,将产物置入真空烘箱中,并以温度60℃进行干燥,即可得聚合物(A-1-1)。
合成例A-1-2至A-1-7以及比较合成例A-1’-1至A-1’-2
合成例A-1-2至A-1-7以及比较合成例A’-1-1至A’-1-2是以与合成例A-1-1相同的步骤来分别制备聚合物(A-1-2)至(A-1-7)以及(A’-1-1)至(A’-1-2),并且其不同处在于:改变单体的种类及其使用量(如表2所示)。
合成例A-2-1
在一容积500毫升的四颈锥瓶上设置氮气入口、搅拌器、加热器、冷凝管及温度计,并导入氮气。然后,加入0.50克(0.025摩尔)的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简称为b-2)、1.05克(0.025摩尔)的由式(b-7-2)表示的化合物(简称为b-3)以及70克的NMP,并于室温下搅拌至溶解。接着,加入4.22克(0.0075摩尔)的由式(a-1-24)表示的化合物(a1)(简称为a1-8)、0.89克(0.04摩尔)的由式(a-2-12)表示的化合物(a2)(简称为a2-4)以及30克的NMP。室温下反应6小时后。反应结束后,加入97克的NMP、5.61克的醋酸酐及19.35克的吡啶至前述的反应液中,升温至55℃,且持续搅拌2小时,以进行脱水闭环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倒入1500毫升的水中,以析出聚合物,过滤所得的聚合物,并以甲醇重复进行清洗及过滤的步骤三次。之后,将产物置入真空烘箱中,并以温度60℃进行干燥,即可得聚合物(A-2-1)。
合成例A-2-2至A-2-7以及比较合成例A-2’-1至A-2’-2
合成例A-2-2至A-2-7以及比较合成例A’-2-1至A’-2-2是以与合成例A-2-1相同的步骤来分别制备聚合物(A-2-2)至(A-2-7)以及(A’-2-1)至(A’-2-2),并且其不同处在于:改变单体的种类及其使用量、以及脱水闭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如表3所示)。
表2、表3中标号所对应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71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81
[表2]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291
[表3]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301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秤取100重量份的合成例A-1-1的聚合物(A-1-1)与200重量份的NMP,并于室温下搅拌混合,即可制得实施例1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
所得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下述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2至14及比较例1至4
实施例2至14及比较例1至4使用与实施例1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相同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至14及比较例1至4改变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原料的种类及使用量,其配方及评价结果分别如表4、表5所示。
表4及表5中简称所对应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311
[表4]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321
[表5]
Figure BDA0001618650950000331
<评价方式>
相位差
将上述实施例1至14及比较例1至4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旋转涂布的方式,涂布在尺寸为100mm×100mm的玻璃基板上。然后,以80℃预烤20分钟后可形成一厚度为10μm的预烤涂膜。接着,在260℃下进行后烤,经过30分钟后,即可制得一含有玻璃基板及软性基板的积层体。通过大冢电子公司制造的光学材料检查装置(型号RETS-100),在室温(20℃)下,通过波长为550nm的光测定:积层体上的软性基板的X轴方向的折射率nx、Y轴方向的折射率ny、及Z轴方向的折射率nz。并且,根据X轴方向的折射率nx、Y轴方向的折射率ny、及Z轴方向的折射率nz及膜的厚度(d),根据以下式,算出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Rth(nm)=[nz-(nx+ny)/2]×d
并且,将所得的值换算为厚度(d)为10μm时的值,并依据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Rth<10nm
○:10nm≦Rth<50nm
△:50nm≦Rth<200nm
╳:200nm≦Rth
<评价结果>
由表4以及表5得知,当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的聚合物(A)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不同时包括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以及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比较例1至4)时,所形成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不佳。
此外,当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的聚合物(A)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具有如式(a-1-x)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化合物(a1)(实施例1至3、5、9至13)时,则所形成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更佳。
另外,当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的聚合物(A)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式(a-1)中的R表示碳数为1至3的亚烷基的化合物作为化合物(a1)(实施例1、5至7、9、12至14)时,则所形成的软性基板的相位差也更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因为形成聚合物(A)的混合物中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以及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因此使用该软性基板用组成物所制得的软性基板能够改善相位差不佳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中,因为形成聚合物(A)的混合物中的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具有如式(a-1-x)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或者式(a-1)中的R表示碳数为1至3的亚烷基的化合物作为化合物(a1),而使软性基板的相位差更佳,因此适用于制造软性液晶显示器或电子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6)

1.一种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合物(A);以及
溶剂(B),
其中,所述聚合物(A)是由混合物反应而获得,所述混合物包括四羧酸二酐组份(a)及二胺组份(b),
所述四羧酸二酐组份(a)包括由式(a-1)所示的化合物(a1)以及由式(a-2)所示的化合物(a2):
Figure FDA0003591180910000011
式(a-1)中,
R各自独立表示碳数为1至6的亚烷基;
RX具有如式(a-1-x)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3591180910000012
式(a-1-x)中,
m表示0至4的整数;
RZ各自独立表示卤素原子、碳数为1至4的直链状烃基、碳数为1至4的支链状烃基或者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Figure FDA0003591180910000013
式(a-2)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至6的烷基;
R2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甲烷基或乙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其中在所述式(a-1)中,所述R各自独立表示碳数为1至3的亚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其中基于所述四羧酸二酐组份(a)的总摩尔数为100摩尔,所述由式(a-1)表示的化合物(a1)的使用量为15至85摩尔,所述由式(a-2)表示的化合物(a2)的使用量为15至85摩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其中基于所述聚合物(A)的总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所述溶剂(B)的使用量为200至200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其中在25℃时,所述软性基板用组成物的黏度为100cps至20000cps。
6.一种软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软性基板用组成物。
CN201810295645.0A 2017-04-10 2018-03-30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 Active CN108690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1845 2017-04-10
TW106111845A TWI710601B (zh) 2017-04-10 2017-04-10 軟性基板用組成物以及軟性基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0195A CN108690195A (zh) 2018-10-23
CN108690195B true CN108690195B (zh) 2022-07-05

Family

ID=6384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5645.0A Active CN108690195B (zh) 2017-04-10 2018-03-30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0195B (zh)
TW (1) TWI71060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2793A (ja) * 1994-10-28 1996-05-17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液晶配向剤
TW200801593A (en) * 2006-06-29 2008-01-01 Chisso Corp Overcoat film compositio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CN102276562A (zh) * 2011-05-28 2011-12-14 南昌大学 一种含有1,2,2-三甲基环戊基脂环结构的二酐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7583B2 (ja) * 2007-02-22 2012-06-20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溶剤可溶性ポリイミド共重合体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ポリイミドワニス
JP6636441B2 (ja) * 2014-02-19 2020-01-29 ロリク アーゲーRolic Ag 液晶配向組成物、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素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2793A (ja) * 1994-10-28 1996-05-17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液晶配向剤
TW200801593A (en) * 2006-06-29 2008-01-01 Chisso Corp Overcoat film compositio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CN102276562A (zh) * 2011-05-28 2011-12-14 南昌大学 一种含有1,2,2-三甲基环戊基脂环结构的二酐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液晶显示装置用聚酰亚胺相位差薄膜;吴国光;《影像技术》;20101015;第22卷(第5期);第39~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0601B (zh) 2020-11-21
TW201837118A (zh) 2018-10-16
CN108690195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83640B2 (ja) 樹脂前駆体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473677B (zh) 粘接力提高了的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包含其的聚酰亚胺膜
US7795370B2 (en) Tetracarboxylic acid compound, polyimide thereof,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WI444114B (zh) 具有離型層的基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JP5320668B2 (ja) テトラカルボン酸系化合物及びそのポリイミド、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5871888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組成物及び当該組成物から形成される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KR102284231B1 (ko) 액정 정렬 조성물, 액정 정렬 필름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소자
KR102430152B1 (ko) 폴리아믹산 용액,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폴리이미드 수지 필름 및 투명 기판
TWI468441B (zh) 液晶配向劑、液晶配向膜及含彼之液晶顯示元件
JP7047852B2 (ja) ポリイミド前駆体、ポリイミド、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ワニス、及び基板
WO2013154141A1 (ja) ポリアミック酸溶液組成物、及びポリイミド
TW201625718A (zh) 聚醯亞胺薄膜、使用其之基板以及聚醯亞胺薄膜之製造方法
KR101588632B1 (ko) 액정 배향제 및 그의 관련 화합물,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CN107880902B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以及液晶显示组件
JP2008163088A (ja) エステル基含有脂環式テトラカルボン酸無水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69478B2 (ja) ポリイミド、ポリイミド溶液組成物、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及び基板
CN108690195B (zh) 软性基板用组成物以及软性基板
CN108003614B (zh) 软性基板用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软性基板
WO2019172460A2 (ja) テトラカルボン酸二無水物、カルボニル化合物、ポリイミド前駆体樹脂、及び、ポリイミド
JP3143891B2 (ja) ポリアミック酸およびポリアミック酸を脱水閉環した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11109365A (ja) 液晶配向剤
JPH07188614A (ja)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