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9353A -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9353A
CN108689353A CN201810615438.9A CN201810615438A CN108689353A CN 108689353 A CN108689353 A CN 108689353A CN 201810615438 A CN201810615438 A CN 201810615438A CN 108689353 A CN108689353 A CN 108689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ned
car
packaged type
guardrail board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54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耀萱
林耕
徐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154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89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89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9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6F11/04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ovable platforms or cabins, e.g. on vehicles, permitting workmen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ny desired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required operations
    • B66F11/042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ovable platforms or cabins, e.g. on vehicles, permitting workmen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ny desired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required operations actuated by lazy-tongs mechanisms or articulated 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由小区旧窗改造而成的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和对应位置的地面处设置的停放区,停放区设有配合的移动载人升降装置,移动载人升降装置包括底盘和置于其底部的车轮,底盘上转动连接旋转台,旋转台的一端为设有控制系统的操作区,旋转台上通过液压升降臂升降连接轿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仅对相应室外地面进行平整施工,不占用小区室外空间,有需求的用户只需将窗改装一体化电子门,简单便捷,且电子门仍可实现通风采光,不影响居住品质,对有需要住户服务同时,不影响其他住户的通风采光及景观要求,满足大范围、多用户的需求,且运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老旧住宅室外加装楼电梯的方法,一般是建设固定的电梯井,占用本已十分紧张的老旧小区室外空间,现有的老旧住宅室外加装电梯方法,一是安装在楼梯间处,联通休息平台,会使楼梯间变成黑楼梯间,不符合消防要求,二是安装在住户的窗处,则会导致底层住户的反对,同时不利于房间的通风采光。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应用方法,仅对相应室外地面进行平整施工,不占用小区室外空间,有需求的用户只需将窗改装一体化电子门,简单便捷,且电子门仍可实现通风采光,不影响居住品质,对有需要住户服务的同时,不影响其他住户的通风采光及景观要求,可以满足大范围、多用户的需求,且运营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仅对相应室外地面进行平整施工,不占用小区室外空间,有需求的用户只需将窗改装一体化电子门,简单便捷,且电子门仍可实现通风采光,不影响居住品质,对有需要住户服务的同时,不影响其他住户的通风采光及景观要求,可以满足大范围、多用户的需求,且运营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包括由小区旧窗改造而成的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和对应位置的地面处设置的停放区,所述停放区设有配合的移动载人升降装置,所述移动载人升降装置包括底盘和置于其底部的车轮,所述底盘上转动连接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一端为设有控制系统的操作区,远离所述操作区一端的所述旋转台开有凹槽,对应所述凹槽位置的所述旋转台上通过液压升降臂升降连接轿厢,所述轿厢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不与所述底盘干涉,所述停放区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称设计且具有弧度的类V形导航滑轨,所述导航滑轨的对称中心面与所述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电动启闭门竖直对称中心面重合,所述导航滑轨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升降臂置于所述凹槽的对称两侧,且所述液压升降臂通过置于所述旋转台内部的液压缸驱动,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液压升降臂远离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轿厢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远离所述操作区的一端为转动连接的护栏板,此端所述轿厢的对称两侧开有槽,所述槽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和所述护栏板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护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护栏板铰接,所述护栏板和所述轿厢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丝杠螺母副驱动,所述丝杠螺母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底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电动启闭门底部设有伸出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间隙配合的支块,且所述定位台的两端设有对称的锁死机构,所述支块的顶端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锁死机构电连接且相互配合,且对称的两个锁死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护栏板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靠近所述操作区的一侧侧壁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柔性缓冲块,所述底盘与所述柔性缓冲块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L形槽,所述L形槽内转动连接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脚架,所述固定脚架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杆端部固定支撑盘,所述固定脚架带动所述气缸的转动不与所述底盘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为通过轴连接两端的轮胎,且其转动通过控制系统操纵,所述轴靠近所述轮胎的位置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转动连接滚轮,所述导航滑轨外侧边缘设有伸出的弧形挡块,所述滚轮置于所述弧形挡块与所述导航滑轨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气缸的顶杆的轴线平行,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轿厢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电动启闭门通过置于一侧电连接的感应按钮控制其上的锁舌伸缩。
进一步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操作员接到用户上楼请求后,驾驶控制移动载人升降装置至指定停放区,操作员将底盘下部驶入机械式的导航滑轨的窄端,导航滑轨将移动载人升降装置引导至固定位置;
第二步:移动载人升降装置进入固定位置后,操作员将底盘侧部固定脚架放出,固定脚架端部的液压升降装置打开,将固定脚下放至地面。同时操作员放下轿厢的护栏板,形成坡道,用户通过坡道进入轿厢;
第三步:待住户进入轿厢后,关闭护栏板;
第四步:护栏板关闭后,操作员启动液压升降臂,轿厢上升,待轿厢底部升离底盘下部后,上部旋转台开始180度旋转;
第五步:待轿厢升至指定位置,与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对齐后,放下护栏板,护栏板底部的定位槽与支块配合,其上的感应器触发,下部两侧锁死机构弹出,扣住护栏板的凹槽,实现固定,同时按压感应按钮解锁了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用户可开门进入;
第六步:按压感应按钮只能实现一次开门,用户开门入户后关门,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弹出,入户门锁死,lock指示灯显示锁死;
第七步:如果需要从楼内外出,其下楼流程,为上楼的逆顺序。
进一步的,应用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其内部不适合加装室内电梯的条件下,无需占用内部空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仅对相应室外地面进行平整施工,不占用小区室外空间,有需求的用户只需将窗改装一体化电子门,简单便捷,且电子门仍可实现通风采光,不影响居住品质,对有需要住户服务的同时,不影响其他住户的通风采光及景观要求,可以满足大范围、多用户的需求,且运营成本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中的移动载人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运动1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运动2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运动3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运动4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运动5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改造门1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改造门2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滚轮部分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滚轮与导航滑轨配合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停放区;2-移动载人升降装置;3-一体式电子入户门;101-定位机构;102-导航滑轨;103-定位块;1021-弧形挡块;201-固定机构;202-旋转台;203-车轮;204-底盘;205-液压升降臂;206-轿厢;2011-固定脚架;2012-气缸;2013-支撑盘;2021-凹槽;2031-轮胎;2032-轴;2033-定位板;2034-滚轮;2041-柔性缓冲块;2042-L形槽;2051-固定座;2061-护栏板;2062-槽;2063-转动杆;2064-护栏杆;2065-转轴;301-电动启闭门;302-锁死机构;303-支块;304-定位台;305-感应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包括由小区旧窗改造而成的一体式电子入户门3和对应位置的地面处设置的停放区1,所述停放区1设有配合的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所述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包括底盘204和置于其底部的车轮203,所述底盘204上转动连接旋转台202,所述旋转台202的一端为设有控制系统的操作区,远离所述操作区一端的所述旋转台202开有凹槽2021,对应所述凹槽2021位置的所述旋转台202上通过液压升降臂205升降连接轿厢206,所述轿厢206置于所述凹槽2021内且不与所述底盘204干涉,所述停放区1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机构101,所述定位机构101包括对称设计且具有弧度的类V形导航滑轨102,所述导航滑轨102的对称中心面与所述一体式电子入户门3的电动启闭门301竖直对称中心面重合,所述导航滑轨102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定位块103。
其中,所述液压升降臂205置于所述凹槽2021的对称两侧,且所述液压升降臂205通过置于所述旋转台202内部的液压缸驱动,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液压升降臂205远离所述旋转台202的一端设有固定座2051,所述轿厢206固定在所述固定座2051上。
其中,所述轿厢206远离所述操作区的一端为转动连接的护栏板2061,此端所述轿厢206的对称两侧开有槽2062,所述槽2062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转动杆2063,所述转动杆2063底部和所述护栏板2061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护栏杆2064。
其中,所述护栏杆206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杆2063和所述护栏板2061铰接,所述护栏板2061和所述轿厢206之间通过转轴206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65通过丝杠螺母副驱动,所述丝杠螺母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护栏板2061远离所述转轴2065的一端底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电动启闭门3底部设有伸出的定位台304,所述定位台30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间隙配合的支块303,且所述定位台的两端设有对称的锁死机构302,所述支块303的顶端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锁死机构302电连接且相互配合,且对称的两个锁死机构30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护栏板2061的宽度。
其中,所述底盘204靠近所述操作区的一侧侧壁设有与所述定位块103配合的柔性缓冲块2041,所述底盘204与所述柔性缓冲块2041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L形槽2042,所述L形槽2042内转动连接固定机构201,所述固定机构201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脚架2011,所述固定脚架2011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气缸2012,所述气缸2012的顶杆端部固定支撑盘2013,所述固定脚架2011带动所述气缸2012的转动不与所述底盘204干涉。
其中,所述车轮203为通过轴2032连接两端的轮胎2031,且其转动通过控制系统操纵,所述轴2032靠近所述轮胎2031的位置设有定位板2033,所述定位板2033上转动连接滚轮2034,所述导航滑轨102外侧边缘设有伸出的弧形挡块1021,所述滚轮2034置于所述弧形挡块1021与所述导航滑轨102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滚轮2034的轴线与所述轴2032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滚轮2034的轴线与所述气缸2012的顶杆的轴线平行,所述滚轮2034的轴线与所述轿厢206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电动启闭门301通过置于一侧电连接的感应按钮305控制其上的锁舌伸缩。
其中,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操作员接到用户上楼请求后,驾驶控制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至指定停放区1,操作员将底盘204下部驶入机械式的导航滑轨102的窄端,导航滑轨102将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引导至固定位置。
第二步: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进入固定位置后,操作员将底盘204侧部固定脚架2011放出,固定脚架2011端部的液压升降装置打开,将固定脚架2011放至地面。同时操作员放下轿厢206的护栏板2061,形成坡道,用户通过坡道进入轿厢206。
第三步:待住户进入轿厢206后,关闭护栏板2061。
第四步:护栏板2061关闭后,操作员启动液压升降臂205,轿厢206上升,待轿厢206底部升离底盘204下部后,上部旋转台202开始180度旋转。
第五步:待轿厢206升至指定位置,与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对齐后,放下护栏板2061,护栏板2061底部的定位槽与支柱303配合,其上的感应器触发,下部两侧锁死机构302弹出,扣住护栏板2061的凹槽,实现固定,同时按压感应按钮305解锁了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用户可开门进入。
第六步:按压感应按钮305只能实现一次开门,用户开门入户后关门,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弹出,入户门锁死,lock指示灯显示锁死。
第七步:如果需要从楼内外出,其下楼流程,为上楼的逆顺序。
其中,该装置应用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其内部不适合加装室内电梯的条件下,无需占用内部空间。
停放区1:与入户水平位置对应的住宅室外地面,设置停放区1,对原地面进行素土夯实铺碎石子,上用混凝土作为面层,面层找平磨光,与橡胶摩擦比较光滑,为保证移动载人升降装置进入停放区时能够与上部的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在垂直方向上对齐,停放区1地面设置了机械式导航滑轨102,机械式导航滑轨102前窄后宽,窄端便于底盘204下部进入,宽端与底盘204下部滚轮2034之间的内距相等,滚轮2034与地面的导航滑轨102可以形成嵌套,在操作员将车体下部驶入机械式导航滑轨102的窄端后,只要动力一直向前,逐渐变宽的导航滑轨102便自然的将车辆引导至固定位置,在导航滑轨102末端设置定位块103,定位块103与车辆交接处设置柔性缓冲块2041进行定位。
电动启闭门301:包括自动锁舌,下部的感应钮,lock指示灯,按压感应按钮305只能实现一次开门,关门后自动锁舌弹出,锁死电动启闭门301,如需解锁需再次按压感应按钮305,对于需要服务的用户,只需将入户房间的窗下墙部分拆除,嵌入该门,连接住户220v电源,即可。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楼流程
操作员接到用户上楼请求后,驾驶控制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至指定停放区1,操作员将底盘204下部驶入机械式的导航滑轨102的窄端,导航滑轨102将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引导至固定位置。
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进入固定位置后,操作员将底盘204侧部固定脚架2011放出,固定脚架2011端部的液压升降装置打开,将固定脚架2011放至地面。同时操作员放下轿厢206的护栏板2061,形成坡道,用户通过坡道进入轿厢206。
待住户进入轿厢206后,关闭护栏板2061。
护栏板2061关闭后,操作员启动液压升降臂205,轿厢206上升,待轿厢206底部升离底盘204下部后,上部旋转台202开始180度旋转。
待轿厢206升至指定位置,与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对齐后,放下护栏板2061,护栏板2061底部的定位槽与支柱303配合,其上的感应器触发,下部两侧锁死机构302弹出,扣住护栏板2061的凹槽,实现固定,同时按压感应按钮305解锁了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用户可开门进入。
按压感应按钮305只能实现一次开门,用户开门入户后关门,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弹出,入户门锁死,lock指示灯显示锁死。
如果需要从楼内外出,其下楼流程,为上楼的逆顺序,
操作员接到用户下楼请求后,驾驶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至指定停放区1,操作员将底盘204下部驶入机械式导航滑轨102的窄端,导航滑轨102将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引导至固定位置。
移动载人升降装置2进入固定位置后,操作员将底盘204下部固定脚架2011放出,固定脚架2011端部的液压升降装置,将固定脚架2011放至地面。
操作员启动液压升降臂205,轿厢206上升,待轿厢206底部升离底盘2011下部后,上部旋转台202开始180度旋转。
待轿厢206升至指定位置,与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对齐后,放下护栏板2061,护栏板2061按压下部的感应器,下部两侧锁死机构302弹出,扣住护栏板2061的凹槽,实现固定,同时按压感应按钮305解锁了门的自动锁舌,lock指示灯显示解锁,用户可开门进入轿厢。
待住户进入轿厢后,关闭护栏板2061。
护栏板2061关闭后,操作员启动液压升降臂205,轿厢206下降,上部旋转台202开始180度旋转回正。
到达地面后,操作员放下轿厢206的护栏板2061,形成坡道,用户通过坡道离开轿厢20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小区旧窗改造而成的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和对应位置的地面处设置的停放区,所述停放区设有配合的移动载人升降装置,所述移动载人升降装置包括底盘和置于其底部的车轮,所述底盘上转动连接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一端为设有控制系统的操作区,远离所述操作区一端的所述旋转台开有凹槽,对应所述凹槽位置的所述旋转台上通过液压升降臂升降连接轿厢,所述轿厢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不与所述底盘干涉,所述停放区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称设计且具有弧度的类V形导航滑轨,所述导航滑轨的对称中心面与所述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电动启闭门竖直对称中心面重合,所述导航滑轨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定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臂置于所述凹槽的对称两侧,且所述液压升降臂通过置于所述旋转台内部的液压缸驱动,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液压升降臂远离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轿厢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远离所述操作区的一端为转动连接的护栏板,此端所述轿厢的对称两侧开有槽,所述槽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和所述护栏板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护栏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护栏板铰接,所述护栏板和所述轿厢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丝杠螺母副驱动,所述丝杠螺母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底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电动启闭门底部设有伸出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间隙配合的支块,且所述定位台的两端设有对称的锁死机构,所述支块的顶端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锁死机构电连接且相互配合,且对称的两个锁死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护栏板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靠近所述操作区的一侧侧壁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柔性缓冲块,所述底盘与所述柔性缓冲块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L形槽,所述L形槽内转动连接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脚架,所述固定脚架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杆端部固定支撑盘,所述固定脚架带动所述气缸的转动不与所述底盘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通过轴连接两端的轮胎,且其转动通过控制系统操纵,所述轴靠近所述轮胎的位置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转动连接滚轮,所述导航滑轨外侧边缘设有伸出的弧形挡块,所述滚轮置于所述弧形挡块与所述导航滑轨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气缸的顶杆的轴线平行,所述滚轮的轴线与所述轿厢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电动启闭门通过置于一侧电连接的感应按钮控制其上的锁舌伸缩。
9.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操作员接到用户上楼请求后,驾驶控制移动载人升降装置至指定停放区,操作员将底盘下部驶入机械式的导航滑轨的窄端,导航滑轨将移动载人升降装置引导至固定位置;
第二步:移动载人升降装置进入固定位置后,操作员将底盘侧部固定脚架放出,固定脚架端部的液压升降装置打开,将固定脚下放至地面,同时操作员放下轿厢的护栏板,形成坡道,用户通过坡道进入轿厢;
第三步:待住户进入轿厢后,关闭护栏板;
第四步:护栏板关闭后,操作员启动液压升降臂,轿厢上升,待轿厢底部升离底盘下部后,上部旋转台开始180度旋转;
第五步:待轿厢升至指定位置,与一体式电子入户门对齐后,放下护栏板,护栏板底部的定位槽与支块配合,其上的感应器触发,下部两侧锁死机构弹出,扣住护栏板的凹槽,实现固定,同时按压感应按钮解锁了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用户可开门进入;
第六步:按压感应按钮只能实现一次开门,用户开门入户后关门,一体式电子入户门的自动锁舌弹出,入户门锁死,lock指示灯显示锁死;
第七步:如果需要从楼内外出,其下楼流程,为上楼的逆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其内部不适合加装室内电梯的条件下,无需占用内部空间。
CN201810615438.9A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Pending CN108689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5438.9A CN108689353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5438.9A CN108689353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9353A true CN108689353A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4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5438.9A Pending CN108689353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893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447A (zh) * 2018-12-14 2019-02-2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移动的电梯
CN114572912A (zh) * 2022-03-10 2022-06-03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及其行驶底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7212A2 (en) * 1997-09-08 2006-05-17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Personnel carrying vehicle
DE202006010778U1 (de) * 2006-07-11 2007-11-15 Peter Auer Gmbh Transportierbarer Lift
DE202012011518U1 (de) * 2012-12-03 2013-01-09 Böcker AG Bauaufzug
CN104555845A (zh) * 2015-01-06 2015-04-29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快速对接平台及建造方法
CN205294759U (zh) * 2015-11-27 2016-06-08 重庆市合川区盐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CN107416643A (zh) * 2017-06-05 2017-12-01 天津天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及改造方法
CN208327337U (zh) * 2018-06-14 2019-01-04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7212A2 (en) * 1997-09-08 2006-05-17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Personnel carrying vehicle
DE202006010778U1 (de) * 2006-07-11 2007-11-15 Peter Auer Gmbh Transportierbarer Lift
DE202012011518U1 (de) * 2012-12-03 2013-01-09 Böcker AG Bauaufzug
CN104555845A (zh) * 2015-01-06 2015-04-29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快速对接平台及建造方法
CN205294759U (zh) * 2015-11-27 2016-06-08 重庆市合川区盐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CN107416643A (zh) * 2017-06-05 2017-12-01 天津天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及改造方法
CN208327337U (zh) * 2018-06-14 2019-01-04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447A (zh) * 2018-12-14 2019-02-2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移动的电梯
CN114572912A (zh) * 2022-03-10 2022-06-03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及其行驶底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1603B1 (ko) 광고판 겸용 비상도어를 형성한 승강장 스크린 도어
CN108689353A (zh)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及应用方法
CN204826826U (zh) 护栏式车位管理装置
EP3196385A1 (de) Parkhaus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hochgara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arkhauses
CN208327337U (zh) 一种民用室外可移动式载人上下楼装置
CN204751795U (zh) 一种楼道电梯
US20130078062A1 (en) Modular multistorey robotized car park
CN109372406A (zh) 一种升降装置、安全门、安全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416643A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及改造方法
CN102277987A (zh) 立体无阻碍停车装置
CN205061259U (zh) 一种双向楼梯升降机
CN202047625U (zh) 立体无阻碍停车装置
DE102013016781A1 (de) Nachhaltige Parkraumoptimierung und -bewirtschaftung durch automatisches Stapeln von PKWs in der Vertikalen incl. Ladeinfrastruktur für E-MobileKurztitel: Automatischer Parkturm mit Ladeinfrastruktur
CN105110145A (zh) 一种楼道电梯
CN109809276A (zh) 一种适用于半地下储藏室老旧小区平层入户加装电梯
CN208327093U (zh) 楼道自动扶梯
CN203716550U (zh) 升降式停车库
CN208040293U (zh) 收缩式梯子
CN204778185U (zh) 一种座椅式楼道电梯
CN108584649B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两栋楼层共用式电梯
CN209397976U (zh) 一种高容积多层智能停车平台
CN208702328U (zh) 一种电动平折门
CN207048406U (zh) 一种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CN207861675U (zh) 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导轨式电梯
CN207467951U (zh) 一种用于楼道内的可变轨的导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