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1748A -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1748A
CN108661748A CN201710192821.3A CN201710192821A CN108661748A CN 108661748 A CN108661748 A CN 108661748A CN 201710192821 A CN201710192821 A CN 201710192821A CN 108661748 A CN108661748 A CN 108661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achine
filter
control system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28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哲彬
倪宏晓
王明伟
刘志东
闫立虎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928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1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1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1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所述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与所述机油滤清器连通;温控阀,所述温控阀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温控阀设置成可根据机油的温度将进油孔直接与机油滤清器或/和机油冷却器连通。该控制系统可以在发动机启动初期提高机油的温升速度。

Description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机油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发挥出机油的最佳润滑性能,甚至会导致机油失效。所以要将机油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因此发动机上均设有机油冷却器对高温机油进行降温。但由于油路设计的缺陷,只要发动机启动,机油冷却器就开始工作,因此机油会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变热,导致发动机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机油的润滑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在发动机启动初期提高机油的温升速度。
一种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与所述机油滤清器连通;温控阀,所述温控阀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温控阀设置成可根据机油的温度将进油孔直接与机油滤清器或/和机油冷却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阀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进油腔,所述进油腔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进油腔的周壁上间隔设置有机滤连通孔和机冷连通孔,所述机滤连通孔与所述机油滤清器连通,所述机冷连通孔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通;
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进油腔内以使所述进油腔与所述机滤连通孔或/和机冷连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底壁、第二壳体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底壁和所述第二壳体底壁之间的壳体周壁,所述机滤连通孔和所述机冷连通孔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周壁上,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包括:挡油板底壁和设置在所述挡油板底壁上的挡油板周壁,所述挡油板周壁与所述壳体周壁的内侧面贴合设置,所述挡油板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孔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可选择地与所述机滤连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具有与所述挡油板底壁正对的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进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周壁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周壁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底壁与所述第一壳体底壁之间设置有感温体,所述感温体根据机油的温度膨胀或收缩以驱动所述挡油板在所述进油腔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底壁与所述第二壳体底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温控阀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内形成有机滤通道和机冷通道,所述机滤通道用于连接所述机滤连通孔和所述机油滤清器,所述机冷通道用于连接所述机冷连通孔和所述机油冷却器。
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可选择地将进油孔与进油滤清器或/和机油冷却器相连,使得发动机在启动初期做到快速升温且温度上升平稳,同时保证了机油的清洁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因此该车辆的发动机能够得到充分润滑,发动机工作更加稳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简图。
附图标记: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
机油滤清器110,机油冷却器120,
温控阀130,进油腔105,
壳体131,第一壳体底壁131a,第二壳体底壁131b,壳体周壁131c,进油孔101,机冷连通孔103,机滤连通孔104,
挡油板132,挡油板底壁132a,挡油板周壁132b,出油孔102,
感温体133,弹性件134,
安装座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机油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发挥出机油的最佳润滑性能,甚至会失效。所以要将机油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因此发动机上均设有机油冷却器对高温机油进行降温。但由于油路设计的缺陷,只要发动机启动,机油冷却器就开始工作,因此机油会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变热,导致发动机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机油的润滑性能较差。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可以包括机油滤清器110、机油冷却器120和温控阀130。
其中,机油滤清器110和机油冷却器120的作用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机油冷却器120与机油滤清器110连通,从机油冷却器120排出的机油可以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中,但从机油滤清器110排出的机油不能回到机油冷却器120中。换言之,机油冷却器120和机油滤清器110之间可以是单向连通,机油可以只从机油冷却器120向机油滤清器110流动。
温控阀130上设置有进油孔101,从油底壳中抽出的机油可以从进油孔101进入到温控阀130中,温控阀130设置成可根据机油的温度将进油孔101直接与机油滤清器110或/和机油冷却器120连通。
也就是说,从进油孔101进入到温控阀130中的机油可以仅与机油滤清器110或仅与机油冷却器120直接连通,机油从进油孔101进入到温控阀130后可以直接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或机油冷却器120;当然,进油孔101也可以同时与机油滤清器110和机油冷却器120连通,从进油孔101进入到温控阀130中的机油可以同时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和机油冷却器120中。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机油的温度较低时,进油孔101直接与机油滤清器110连通,机油不再进入到机油冷却器120中进行冷却,而是直接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中进行过滤,进而提高了机油的温升速度,使得机油快速到达合适的工作温度。
当机油的温度到达一定值后,进油孔101可以同时与机油滤清器110和机油冷却器120连通,机油可以同时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中进行过滤和机油冷却器120中进行冷却,由此可以使得机油温度的上升更加平缓,避免机油突然到达很好的温度而影响机油的润滑效果。
当机油的温度过高时,进油孔101直接与机油冷却器120连通,而不再与机油滤清器110直接连通,机油从进油孔101进入到温控阀130后直接进入到机油冷却器120中进行冷却,然后再从机油冷却器120中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中进行过滤。由此,可以降低机油的温度,使得机油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工作区间内,避免机油的温度过高而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通过可选择地将进油孔101与进油滤清器或/和机油冷却器120相连,使得发动机在启动初期做到快速升温且温度上升平稳,同时保证了机油的清洁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温控阀130包括壳体131和挡油板132。
壳体131限定出进油腔105,进油腔105与进油孔101连通,从进油孔101进入的机油可以存储在进油腔105中,进油腔105的周壁上设置有机滤连通孔104和机冷连通孔103,机滤连通孔104和机油滤清器110连通,机冷连通孔103与机油冷却器120连通。挡油板132可滑动地设置在进油腔105内以使进油腔105与机滤连通孔104或/和机冷连通孔103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壳体131包括第一壳体底壁131a、第二壳体底壁131b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底壁131a和第二壳体底壁131b之间的壳体周壁131c,机滤连通孔104和机冷连通孔103均设置在壳体周壁131c上,进油孔101设置在第一壳体底壁131a上。
挡油板132包括挡油板底壁132a和设置在挡油板底壁132a上的挡油板周壁132b,挡油板周壁132b与壳体周壁131c的内侧面贴合设置。挡油板底壁132a上设置有与进油孔101连通的出油孔102,出油孔102可选择地与机滤连通孔104连通。
当挡油板周壁132b将机冷连通孔103完全遮挡时,机油只能从进油孔101、进油腔105、出油孔102、机滤连通孔104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此时机油不会进入到机油冷却器120中,进而使得机油的温度快速升高。
当挡油板周壁132b未将机滤连通孔104和机冷连通孔103完全遮挡时,机油可以从进油孔101、进油腔105、机冷连通孔103进入到机油冷却器120中;机油也可以从进油孔101、进油腔105、出油孔102和机滤连通孔104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中,进而使得机油的温度上升平缓,避免机油的温度突然升高。
当挡油板周壁132b完全遮挡机油滤清器110时,机油只能从进油孔101、进油腔105和机冷连通孔103进入到机油冷却器120中,进而降低了机油的温度,避免机油的温度过高而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
具体地,挡油板132具有与挡油板底壁132a正对的敞口,敞口与进油腔105连通。由此,进入到进油腔105中的机油可以从敞口进入到挡油板132形成的腔室中,然后从出油孔102排出。
挡油板周壁132b的长度小于壳体周壁131c的长度,进而挡油板132可以在进油腔105内滑动,选择地遮挡机冷连通孔103和机滤连通孔10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油板底壁132a与第一壳体底壁131a之间设置有感温体133,感温体133根据机油的温度膨胀或收缩以驱动挡油板132在进油腔105内滑动。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挡油板底壁132a与第二壳体底壁131b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34。弹性件134和感温体133共同作用以驱动挡油板132在进油腔105内滑动。
当机油的温度较低时,感温体133不膨胀或膨胀的幅度较小,不足以将挡油板周壁132b从机冷进油孔101处移开,此时机油完全从机滤连通孔104进入到机油滤清器中,避免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提升机油的温升速度。
当机油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感温体133受热膨胀并驱动挡油板132移动,使得挡油板132打开机冷连通孔103,同时机油的温度还不足以完全克服弹性件134的作用力将机滤连通孔104封闭,因此机油可以同时进入到机油滤清器110和机油冷却器120中,使得机油的温度上升平缓。
当机油的温度较高时,感温体133受热膨胀并完全克服弹性件134的弹力,驱动挡油板132将机冷连通孔103完全打开,同时将机滤连通孔104完全关闭,进而从进油口101进入的机油全部进入到进机油冷却器120中进行冷却,避免机油的温度过高而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
可选地,感温体133为蜡包,弹性件134为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安装座140,温控阀130设置在安装座140上,安装座140内形成有机滤通道和机冷通道,机滤通道用于连接机滤连通孔104和机油滤清器110,机冷通道用于连接机冷连通孔103和机油冷却器120。
下面简单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因此该车辆的发动机能够得到充分润滑,发动机工作更加稳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油滤清器(110);
机油冷却器(120),所述机油冷却器(120)与所述机油滤清器(110)连通;
温控阀(130),所述温控阀(130)上设置有进油孔(101),所述温控阀(130)设置成可根据机油的温度将进油孔(101)直接与机油滤清器(110)或/和机油冷却器(1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130)包括:
壳体(131),所述壳体(131)限定出进油腔(105),所述进油腔(105)与所述进油孔(101)连通,所述进油腔(105)的周壁上间隔设置有机滤连通孔(104)和机冷连通孔(103),所述机滤连通孔(104)与所述机油滤清器(110)连通,所述机冷连通孔(103)与所述机油冷却器(120)连通;
挡油板(132),所述挡油板(1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进油腔(105)内以使所述进油腔(105)与所述机滤连通孔(104)或/和机冷连通孔(10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1)包括:第一壳体底壁(131a)、第二壳体底壁(131b)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底壁(131a)和所述第二壳体底壁(131b)之间的壳体周壁(131c),所述机滤连通孔(104)和所述机冷连通孔(103)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周壁(131c)上,所述进油孔(10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底壁(131a)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32)包括:挡油板底壁(132a)和设置在所述挡油板底壁(132a)上的挡油板周壁(132b),所述挡油板周壁(132b)与所述壳体周壁(131c)的内侧面贴合设置,所述挡油板底壁(132a)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孔(101)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可选择地与所述机滤连通孔(10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32)具有与所述挡油板底壁(132a)正对的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进油腔(10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周壁(132b)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周壁(131c)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底壁(132a)与所述第一壳体底壁(131a)之间设置有感温体(133),所述感温体(133)根据机油的温度膨胀或收缩以驱动所述挡油板(132)在所述进油腔(105)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底壁(132a)与所述第二壳体底壁(131b)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40),所述温控阀(13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40)上,所述安装座(140)内形成有机滤通道和机冷通道,所述机滤通道用于连接所述机滤连通孔(104)和所述机油滤清器(110),所述机冷通道用于连接所述机冷连通孔(103)和所述机油冷却器(12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100)。
CN201710192821.3A 2017-03-28 2017-03-28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Pending CN108661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2821.3A CN108661748A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2821.3A CN108661748A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1748A true CN108661748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86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2821.3A Pending CN108661748A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174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2450A (ja) * 1999-11-05 2001-05-1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内燃機関の油温制御装置
KR20050038168A (ko) * 2003-10-21 2005-04-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오일 온도 조절장치
CN201874638U (zh) * 2010-11-29 2011-06-22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机油滤清器与机油冷却器组合装置
CN204627699U (zh) * 2015-04-30 2015-09-09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冷却装置
CN105156169A (zh) * 2015-09-29 2015-12-1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润滑集成模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2450A (ja) * 1999-11-05 2001-05-1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内燃機関の油温制御装置
KR20050038168A (ko) * 2003-10-21 2005-04-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오일 온도 조절장치
CN201874638U (zh) * 2010-11-29 2011-06-22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机油滤清器与机油冷却器组合装置
CN204627699U (zh) * 2015-04-30 2015-09-09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冷却装置
CN105156169A (zh) * 2015-09-29 2015-12-1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润滑集成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6568E1 (en) Method of modifying engine oil cooling system
US8408165B2 (en) Cooling systems
US20090101312A1 (en) Regulating Transmission Fluid and Engine Coolant Temperatures in a Motor Vehicle
US9284867B2 (en) Oil filter module and thermostat unit
EP2818652B1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combustion engine
EP1640572B1 (de) Verfahren zur Schmierung einer Kraftmaschine und eine Kraftmaschine
CN102985657A (zh) 具有电子控制的活塞冷却喷嘴的发动机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8661748A (zh) 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WO2002101210A1 (de)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eines kühlflüssigkeitskreislauf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8018322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CN1789676A (zh) 煤烟过滤控制系统
DE102009004858A1 (de) Turboladerschutzsysteme und -verfahren
JP2009191634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CN205117440U (zh) 多腔型油底壳总成、发动机及汽车
CN105637191B (zh) 与内燃发动机相关联的液压回路
DE102009005219A1 (de) Motorunterdruckverstärkung in einem Verbrennungsmotor
JP2009052445A (ja) オイル制御装置
DE102018220726A1 (de) Kühlmittelpumpe für Fahrzeuge, damit ausgestattetes Kühlsystem und Steuerverfahren dafür
JP4433851B2 (ja) 変速機の作動油調整装置
JP2006105126A (ja) 多槽式オイルパン構造
KR101966454B1 (ko) 공동현상이 방지되는 냉각팬 유압모터와 그 작동방법
JPH0893430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システム
KR101662907B1 (ko) 변속기의 온도 조절 방법
CN108979782A (zh)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CN201129238Y (zh) 具有三重过滤功能的摩托车发动机用右曲轴箱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