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7057A - 车辆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车辆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7057A
CN108657057A CN201710214396.3A CN201710214396A CN108657057A CN 108657057 A CN108657057 A CN 108657057A CN 201710214396 A CN201710214396 A CN 201710214396A CN 108657057 A CN108657057 A CN 108657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mounting plate
lower platform
upper mounting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143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作伟
王世怀
王坚兴
尹恒
孔存阳
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Vehicle Jiang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143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57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57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7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8Multilevel-deck construction carrying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在第一升降单元中,第一驱动件可驱动前部辅助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进而带动前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并可沿水平方向滑动而升降和平移上平台首部;在第二升降单元中,第二驱动件可驱动该后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上平台尾部。当上平台升降和倾斜时,升降装置中形成叉架结构,该叉架结构能够为上平台前后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提高了上平台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使上平台的中部能够省去相应的升降结构,该叉架结构简单,自重轻,在简化整车结构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整车的自重。

Description

车辆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车辆运输市场普遍采用的运输工具为双层框架式车辆运输车。为了满足不同车型的装车需要,上层平台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同时为了完成上层车辆的装载,上层平台需要形成倾斜状态。
现有的框架式车辆运输车采用的是立柱和油缸的结合实现上平台升降。具体地,上层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多对立柱,立柱垂直连接在车身上。位于上层平台首部的立柱的内部设有油缸,油缸活塞杆的末端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外伸轴,外伸轴的端部与上平台的连接。当油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时,滑块滑动带动外伸轴向上移动,从而使上层平台首部的上升。
位于上层平台尾部的立柱的内部倒置有油缸,油缸活塞杆的末端连接有动滑轮的轴心,定滑轮设置在立柱的上端,滑轮组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与上平台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动滑轮运动,可以实现上层平台的升降,并能够将上层平台尾部的升降行程放大,从而使上层平台倾斜。
现有的车辆运输车虽然能通过上述机构实现上层平台的升降和倾斜,但是该升降机构整体结构复杂,平台的自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车辆运输车整体强度及升降功能的同时,简化整车结构,降低整车自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该车辆运输车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升降装置,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布置在靠近所述上平台首部的一侧,该第一升降单元为叉架式升降机构,所述叉架式升降机构的顶端与所述上平台连接并可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叉架式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该叉架式升降机构包括多个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的连杆,其中一连杆能够驱动所述叉架式升降机构折叠或展开以平移和升降所述上平台首部;第二升降单元,布置在靠近所述上平台尾部的一侧,该第二升降单元包括后部支撑臂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后部支撑臂的顶端与所述上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后部支撑臂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与所述后部支撑臂的底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部支撑臂上并驱动该后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所述上平台尾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三根连杆,分别为前部支撑臂、前部辅助支撑臂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活动连接使所述前部支撑臂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前部支撑臂上,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平台,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前部支撑臂、前部辅助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上并可驱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两根连杆,分别为前部支撑臂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活动连接使所述前部支撑臂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前部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前部支撑臂上,并可驱动所述前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呈弯折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的弯折处;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与所述前部支撑臂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前部支撑臂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布置在所述前部支撑臂与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之间;所述前部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并相互错开。
优选地,所述前部支撑臂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滑动件,所述上平台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水平方向布置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和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的第二滑动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中,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限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滑动行程的挡止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液压缸,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上。
优选地,所述后部支撑臂与下平台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后部支撑臂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后部支撑臂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液压缸,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部支撑臂上。
优选地,所述上平台为整体式平台;所述下平台包括位于所述下平台首部的鹅颈部,所述鹅颈部设有用于安装牵引车的牵引板,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布置在所述鹅颈部一侧的对应牵引板的位置,所述下平台尾部的两侧设有行走机构安装板,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布置在所述下平台尾部一侧的对应行走机构安装板的位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车辆运输车中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均为叉架式结构。当上平台升降和倾斜时,该叉架结构能够为上平台前后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提高了上平台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使上平台的中部能够省去相应的升降结构,该叉架结构简单,自重轻,在简化整车结构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整车的自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辆运输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车辆运输车实施例中第一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车辆运输车实施例中第二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辆运输车;11、上平台;111、第一滑轨;12、下平台;121、牵引板;122、行走机构安装板;123、第二滑轨;124、第二滑动件;13、第一升降单元;131、前部支撑臂;132、前部辅助支撑臂;133、第一驱动件;1331、第一缸体;1332、第一活塞杆;134、第一滑动件;14、第二升降单元;141、后部支撑臂;142、第二驱动件;1421、第二缸体;1422、第二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均可用于装载待运输的车辆。车辆运输车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升降装置,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升降装置连接。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相互配合可实现上平台的升降和倾斜。
具体地,第一升降单元布置在靠近上平台首部的一侧。该第一升降单元为叉架式升降机构,叉架式升降机构的顶端与上平台连接并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叉架式升降机构的底端与下平台连接,该叉架式升降机构包括多个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的连杆,其中一连杆能够驱动叉架式升降机构折叠或展开以平移和升降上平台首部。
第二升降单元布置在靠近上平台尾部的一侧,该第二升降单元包括后部支撑臂和第二驱动件。后部支撑臂的顶端与上平台可转动地连接,后部支撑臂的底端与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的一端与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与后部支撑臂的底端间隔设置,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后部支撑臂上并驱动该后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上平台尾部。
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上平台11为整体式平台,当上平台11倾斜时,待运输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到上平台11的最前端。下平台12包括位于下平台12首部的鹅颈部,鹅颈部设置有用以安装牵引车的牵引板121,下平台12尾部的两侧设有行走机构安装板1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单元13布置在鹅颈部一侧的对应牵引板121的位置,第二升降单元14布置在下平台12尾部一侧的对应行走机构安装板122的位置。此种布置方式可减小上平台11两端悬臂梁的长度,能够有效地改善上平台11端部的受力情况,提升上平台11承载的安全性。此外,由于鹅颈部距离上平台11较近,第一升降单元13布置在此处可以有效地缩短其驱动结构的运动行程。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单元13包括三根连杆,分别为前部支撑臂131、前部辅助支撑臂132和第一驱动件133。前部支撑臂131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上平台11上,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与下平台12活动连接使前部支撑臂131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前部辅助支撑臂13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前部支撑臂131上,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下平台12,第一驱动件133的一端与下平台12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驱动件133、前部支撑臂131、前部辅助支撑臂132与下平台12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第一驱动件13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前部辅助支撑臂132上并可驱动前部辅助支撑臂132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进而通过前部辅助支撑臂132转动带动前部支撑臂13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并可沿水平方向滑动而升降和平移上平台11首部。
第二升降单元14包括后部支撑臂141和第二驱动件142。后部支撑臂141的顶端与上平台11可转动地连接,底端与下平台1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的一端与下平台12可转动地连接,且与后部支撑臂141的底端间隔设置,第二驱动件14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后部支撑臂141上并驱动该后部支撑臂14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上平台11尾部。
第一驱动件133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为前部支撑臂131和前部辅助支撑臂132提供驱动力,使前部支撑臂13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使前部支撑臂131的顶端升降,从而实现上平台11首部的升降。第二驱动件142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为后部支撑臂141提供驱动力使其旋转而使后部支撑臂141的顶端升降,从而实现上平台11尾部的升降。通过同步控制第一驱动件133和第二驱动件142,可使上平台11水平上升和下降。当第一驱动件133处于非工作状态,而第二驱动件142处于工作状态且驱动后部支撑臂141顺时针旋转而使其顶端下降时(即第二驱动件142与支撑臂相互折叠时),上平台11的尾部随之下降,于此同时上平台11沿着水平方向向后平移,直至上平台11尾端落地并与地面呈倾斜状态,达到便于待运输车辆上下该上平台11的功能。
当所述上平台11上部升起时,第一驱动件133与前部辅助支撑臂132构成叉架结构,且前部辅助支撑臂132与前部支撑臂131构成叉架结构;当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后部支撑臂141转动至上平台11后部升起时,第二驱动单元与后部支撑臂141构成叉架结构。也就是说,当上平台11升起时,第一升降单元13和第二升降单元14均构成叉架结构,为上平台11前后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提高了上平台11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使上平台11的中部能够省去相应的升降结构,此外该叉架本身的结构简单,自重轻,在简化整车结构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整车的自重。
具体地,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件133可为液压缸,该液压缸包括第一缸体1331和第一活塞杆1332。第一缸体1331的底端与下平台12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活塞杆1332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前部辅助支撑臂132上。第一活塞杆1332的伸缩可驱动前部辅助支撑臂132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从而带动前部支撑部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随着前部支撑臂131的转动,前部支撑臂131的顶端发生升降,从而带动上平台11首部的升降。
可见在第一升降单元13中,第一活塞杆1332的收缩使前部辅助支撑臂132运动,从而带动前部支撑臂131顶端的升降,液压缸是通过前部辅助支撑臂132间接地驱动前部支撑臂131。因而第一升降单元13对液压缸的行程要求较低,使用小型的液压缸即可,可以降低整个装置的重量和生产成本。第一驱动件133除本实施例的液压缸之外,还可为电动推杆、气缸、丝杆升降机等。
在本实施例中,前部辅助支撑臂132与前部支撑臂131的连接位置位于前部支撑臂131的中部。第一驱动件133布置在前部支撑臂131和前部辅助支撑臂132之间,且前部支撑臂131与下平台12的连接处、第一驱动件133与下平台12的连接处以及前部辅助支撑臂132与下平台12的连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本实施例的第一升降单元13在保证液压缸较短行程的同时,又可以在下平台12上较紧凑地分布,缩小其在上平台11和下平台12之间占据的空间。
较优地,本实施例的前部辅助支撑臂132呈弯折状,第一活塞杆1332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前部辅助支撑臂132的弯折处。这样的设置在减小液压缸运动行程的同时,可有效地保证液压缸的举升力,确保上平台11稳定地升降。
仍然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前部支撑臂131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滑动件134,上平台11上水平地设有第一滑轨111。第一滑动件134可沿第一滑轨111滑动,以实现前部支撑臂131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上平台11上。第一滑动件134可以为滑块或滑轮,第一滑轨111可以为与滑块或滑轮相适配的滑轨。
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与下平台12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与下平台12转动连接,也相对于下平台12发生水平的滑动。具体地,下平台12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123和沿第二滑轨123滑动的第二滑动件124。第二滑轨123与第一滑轨11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中,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滑动件124上。第二滑动件124在第二滑轨123中滑动,可使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相对于下平台12发生水平的滑动。
当第一驱动件133带动前部辅助支撑臂132转动时,前部支撑臂131的顶端和底端均发生水平的位移,且二者位移的方向相反。从而在同步操作第一升降单元13、第二升降单元14而使上平台11上升和下降时,能够利用前部支撑臂131上下端相反的滑移位移来抵消上平台11前后的滑移,确保上平台11在升降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平的位移,使上平台11能够垂直地进行上升和下降。
本实施例的第二滑轨123上设置有限制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滑动行程的挡止件,具体地,该挡止件可为插销或挡块。当需要将上平台11调成倾斜状态时(即需要在上平台11装载车辆时),第二驱动件142驱动第二升降单元14折叠,上平台11尾部下降。此时由于重力作用,上平台11带动第一滑轨111向后滑动,前部支撑臂131顶端沿第一滑轨111向前滑动,与此同时,前部支撑臂131底端沿着第二滑轨123向后滑动,并在滑动至一定行程后抵触挡止件。此时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停止滑动,而前部支撑臂131的顶端仍可沿第一滑轨111向前滑动,从而使上平台11能够向后滑移并在滑移的同时向下倾斜,确保上平台11稳定地发生倾斜并保持在倾斜的状态,从而方便上平台11上车辆的装载。
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滑轨111的长度大于第二滑轨123的长度。此种设置可保证前部支撑臂131的底端抵触挡止件而受限之后,前部支撑臂131顶端在第一滑轨111上仍具有滑动行程,可使上平台11相对于第一升降单元13滑动较长的距离而实现移动,从而确保上平台11的尾部能完全落下。
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件142为液压缸,该液压缸包括第二缸体1421和第二活塞杆1422。第二缸体1421的底端与下平台1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活塞杆1422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后部支撑臂141上,且二者的连接位置靠近后部支撑臂141的顶端。后部支撑臂141与第二驱动件142可在上平台11和下平台12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叉架结构,保证上平台11的尾部稳定地上升和下降,为上平台11升起状态的运输途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了使上平台11处于倾斜状态时其尾部能完全落在下平台12上,本实施例中后部支撑臂141与下平台12的连接处高于第二驱动件142与下平台12的连接处。上平台11的尾部完全落在下平台12上,可便于上层平台车辆的装载。
在其他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两根连杆,分别为前部支撑臂和第一驱动件。前部支撑臂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上平台上,前部支撑臂的底端与下平台活动连接使前部支撑臂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驱动件、前部支撑臂与下平台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前部支撑臂上,并可驱动前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实现上平台首部的升降和平移。
第一驱动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为前部支撑臂提供驱动力,使前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使前部支撑臂的顶端升降,从而实现上平台首部的升降。当第二驱动件带动后部支撑臂的顶端下降时,上平台的尾部也随之下降,此时上平台相对于第一升降单元发生滑移,直至上平台的尾端落下使上平台呈倾斜状态。
此外,叉架式升降机构还可以是X型的剪刀叉结构,如其包括两交叉铰接的支撑臂和至少一连接在支撑臂上的液压缸。液压缸可以为支撑臂提供驱动力,使两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从而实现上平台首部的升降和平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转动连接具体可以是铰接,枢接等,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转动的其他连接结构。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运输车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升降装置,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第一升降单元,布置在靠近所述上平台首部的一侧,该第一升降单元为叉架式升降机构,所述叉架式升降机构的顶端与所述上平台连接并可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叉架式升降机构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该叉架式升降机构包括多个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的连杆,其中一连杆能够驱动所述叉架式升降机构折叠或展开以平移和升降所述上平台首部;
第二升降单元,布置在靠近所述上平台尾部的一侧,该第二升降单元包括后部支撑臂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后部支撑臂的顶端与所述上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后部支撑臂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与所述后部支撑臂的底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部支撑臂上并驱动该后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所述上平台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三根连杆,分别为前部支撑臂、前部辅助支撑臂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活动连接使所述前部支撑臂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前部支撑臂上,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平台,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前部支撑臂、前部辅助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上并可驱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两根连杆,分别为前部支撑臂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顶端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活动连接使所述前部支撑臂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前部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前部支撑臂上,并可驱动所述前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呈弯折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的弯折处;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与所述前部支撑臂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前部支撑臂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布置在所述前部支撑臂与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之间;所述前部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并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支撑臂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滑动件,所述上平台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水平方向布置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滑轨和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的第二滑动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中,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限制所述前部支撑臂的底端滑动行程的挡止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液压缸,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部辅助支撑臂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支撑臂与下平台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下平台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后部支撑臂的连接位置靠近所述后部支撑臂的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液压缸,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的底端与所述下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部支撑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为整体式平台;所述下平台包括位于所述下平台首部的鹅颈部,所述鹅颈部设有用于安装牵引车的牵引板,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布置在所述鹅颈部一侧的对应牵引板的位置,所述下平台尾部的两侧设有行走机构安装板,所述第二升降单元布置在所述下平台尾部一侧的对应行走机构安装板的位置。
CN201710214396.3A 2017-04-01 2017-04-01 车辆运输车 Pending CN108657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4396.3A CN108657057A (zh) 2017-04-01 2017-04-01 车辆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4396.3A CN108657057A (zh) 2017-04-01 2017-04-01 车辆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7057A true CN108657057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84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14396.3A Pending CN108657057A (zh) 2017-04-01 2017-04-01 车辆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570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459A (zh) * 2019-10-24 2020-01-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螳螂臂前后双举升机构多功能轿运车
CN111873888A (zh) * 2020-08-10 2020-11-03 重庆精高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车辆运输挂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459A (zh) * 2019-10-24 2020-01-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螳螂臂前后双举升机构多功能轿运车
CN111873888A (zh) * 2020-08-10 2020-11-03 重庆精高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车辆运输挂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4716U (zh) 车辆运输车
CN202089725U (zh) 汽车检修升降平台
CN201834708U (zh) 一种液压升降台
CN108571200B (zh) 一种立体泊车装置及泊车方法
KR20010050406A (ko) 직선붐 공중작업 플랫폼용 수축가능한 평형추
BR112012005926B1 (pt) caminhão empilhadeira incluindo um sistema de ligação para movimento, e caminhão empilhadeira
CN105036020A (zh) 一种作业范围灵活的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US3223251A (en) Displaceable jack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108657057A (zh) 车辆运输车
CN105952221A (zh) 立体停车载车板用坡道挡车装置
US9309096B2 (en) Industrial truck with wheelarm lever system
CN105937318B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停车板升降交换装置
CN105216882A (zh) 驾驶室升降装置
KR100615920B1 (ko) 견인차량의 측면 리프트장치
JP3390018B2 (ja) 昇降作業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102182220A (zh) 一种铲运机及其升降装置
CN212024676U (zh) 拼接式桥梁运输升降装置
CN206581657U (zh) 一种立体泊车装置
CN204978910U (zh) 驾驶室升降装置
CN107879295A (zh) 一种带移动配重的变幅装置和高空作业平台
CN210029945U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车的可变回转中心转台
TW200410894A (en) Vehicle lifting platform used in maintenance
EP0286300A1 (en) Personnel access lift boom
US2211474A (en) Lifting platform
CN109747513A (zh) 一种安全撑杆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自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1

Address after: 529000 No. 67, Xin'ao West Road, Da'ao Town,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IMC VEHICLE (JIANGME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Jinlong Avenue,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