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4140A - 喷墨记录方法及墨水组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方法及墨水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4140A
CN108624140A CN201810199301.XA CN201810199301A CN108624140A CN 108624140 A CN108624140 A CN 108624140A CN 201810199301 A CN201810199301 A CN 201810199301A CN 108624140 A CN108624140 A CN 108624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wax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dium
jet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93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4140B (zh
Inventor
加贺田尚义
濑口贤
濑口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2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4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4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4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 B41M5/0017Application of ink-fixing material, e.g. mordant, precipitating agent, on the substrate prior to printing, e.g. by ink-jet printing, coating or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47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by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64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on plastics, horn, rubber, or other organic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9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thermal means, e.g. infrared radiation,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2Printing inks based on waxes or bitum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4Inks based on two liquids, one liquid being the ink, the other liquid being a reaction solution, a fixer or a treatment solution for the i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和墨水组,能够得到耐擦性卓越的记录物。喷墨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反应液附着工序,使含有凝结剂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凝结剂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以及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墨水组合物从喷墨头中喷出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墨水组合物是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和水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方法及墨水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及墨水组。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使微小的墨滴从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的喷嘴中喷出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也正在研究在标识印刷领域、高速标签印刷领域中的使用。而且,在对墨水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例如铜版纸、涂布纸)或墨水非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例如塑料薄膜)进行图像记录的情况下,作为墨水,从地球环境和对人体的安全性等观点出发,正在研究含有树脂乳液的水系树脂墨水组合物(以下也称为“水系墨水”或者“墨水”)的使用,已知的是,在提高记录物的耐擦性这点上,使水系墨水含有蜡。
因此,例如在使用水系树脂墨水组合物来在墨水低(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时,为了在随时间推移的保存稳定性上卓越并改善图像刚形成后的耐粘连性、图像的耐擦性,已知有一种技术,其在记录时使用含有包括两种蜡的蜡粒子的水系墨水和含有墨水成分的凝结剂的反应液(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9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虽然为了迅速固定墨水而使用了反应液,但是当墨水的颜料、树脂的成分由于反应液而凝结时,具有难以形成平坦的膜的趋势,存在图像的耐擦性降低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就是通过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来提供能够得到耐擦性卓越的记录物的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墨水组。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能够作为以下的方面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具备:反应液附着工序,使含有凝结剂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凝结剂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以及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墨水组合物从喷墨头中喷出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墨水组合物是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和水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喷墨记录方法具备反应液附着工序和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所以可得到画质卓越的图像。另外,由于墨水组合物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和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因此可得到光泽性卓越并且即使与反应液同时使用而耐擦性也卓越的图像。为此,能够提供一种所得到的图像的画质、耐擦性以及光泽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蜡的熔点为100℃以上150℃以下,所述第二蜡的熔点为35℃以上70℃以下。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第一蜡的熔点为100℃以上150℃以下、第二蜡的熔点为35℃以上70℃以下,所以上述的效果更进一步得以发挥。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蜡为聚烯烃蜡,所述第二蜡为石蜡。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第一蜡为聚烯烃蜡、第二蜡为石蜡,所以能够将第一和第二蜡的熔点设为恰当的范围,并且,图像的画质提高。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中,所述第一蜡对所述第二蜡的含量之比可以为0.1以上0.6以下。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第一蜡对第二蜡的含量之比为0.1以上0.6以下,所以图像的耐擦性进一步提高。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中,所述记录介质可以是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或者低吸收性记录介质。
根据上述应用例,在为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渗色的产生,并能够形成耐擦性卓越的图像。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中,向加热后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
根据上述应用例,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是向加热后的记录介质进行的工序的情况下也可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卓越的图像并且喷出稳定性也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中,在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可以为30℃以上45℃以下。
根据上述应用例,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为30℃以上45℃以下的情况下也可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卓越的图像并且喷出稳定性也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中,所述第二蜡的熔点温度可以高于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第二蜡的熔点是高于记录介质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所以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时喷墨头即使受到压印板加热的影响,也难以发生堵塞,能够提供喷出稳定性更加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9
在上述应用例中,所述第二蜡的熔点可以是比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高40℃以下的范围内的温度。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第二蜡的熔点是相对于记录介质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而在不超过40℃的范围内高的温度,所以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时喷墨头即使受到压印板加热的影响,也难以发生堵塞,能够提供喷出稳定性更加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10
在上述应用例中,可以具备对经过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后加热工序。
根据上述应用例,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具备后加热工序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也可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卓越的图像并且喷出稳定性也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11
在上述应用例中,可以使所述第一蜡的熔点高于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后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第一蜡的熔点高于记录介质在后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所以能够提供可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卓越的图像并且喷出稳定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12
在上述应用例中,可以使所述第二蜡的熔点低于在所述后加热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第二蜡的熔点低于记录介质在后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所以能够提供可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卓越的图像并且喷出稳定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13
在上述应用例中,所述凝结剂可以为从由多价金属盐、阳离子聚合物以及有机酸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种。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凝结剂为选自由多价金属盐、阳离子性化合物以及有机酸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以上,所以能够提供可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更卓越的图像并且喷出稳定性更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应用例14
本发明所涉及的墨水组的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具备:反应液,含有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以及作为所述墨水组合物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和水。
根据上述应用例,由于墨水组具备反应液和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所以可得到画质卓越的图像。另外,由于墨水组合物同时使用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和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从而可得到光泽性卓越并且即使与反应液同时使用而耐擦性也卓越的图像。为此,能够提供一种所得到的图像的画质、耐擦性以及光泽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2喷墨头、3IR加热器、4压印板加热器、5固化加热器、6冷却风扇、7预热器、8通气风扇、M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反应液附着工序,使含有凝结剂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凝结剂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以及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墨水组合物从喷墨头中喷出而使其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墨水组合物是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以及水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按照通过该记录方法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以下也称为“墨水”)、反应液、记录介质、喷墨记录方法的顺序进行说明。
1.各构成
1.1.喷墨记录装置
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能够用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中的喷墨记录装置并非限定于以下的方面。
参照附图对能够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如图1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喷墨头2、IR加热器3、压印板加热器4、固化加热器5、冷却风扇6、预热器7、以及通气风扇8。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未图示的控制部,通过控制部来控制整个喷墨记录装置1的动作。
喷墨头2是使墨水组合物向记录介质M喷出而使其附着的单元。作为喷墨头2,能够使用行式喷墨头、串行式喷墨头任一种。
喷墨头2具备喷嘴(未图示),其喷出墨水组合物和含有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的反应液。作为使墨水从喷嘴中喷出的方式,例如,可列举出:在喷嘴与设置于喷嘴前方的加速电极之间施加强电场,使液滴状的墨水从喷嘴中连续性喷出,在墨水的液滴于偏转电极之间飞行的期间对应于记录信息信号而使其喷出的方式(静电吸引方式);通过用小型泵向墨水施加压力并用晶体振荡器等使喷嘴机械性地振动来强制性地使墨水的液滴喷出的方式;用压电元件将压力和记录信息信号同时施加于墨水而使墨水的液滴喷出、记录的方式(压电方式);根据记录信息信号而用微小电极来使墨水加热发泡,使墨水的液滴喷出、记录的方式(热喷射方式)等。
在此,所谓具备有串行式喷墨头的喷墨记录装置,就是通过多次执行边使记录用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相对性移动边使该墨水组合物喷出的扫描(路径)来进行记录的装置。在串行型的喷墨头的具体例子中,可列举出如下的例子:在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的滑架上搭载有喷墨头,通过喷墨头随着滑架的移动而移动来将液滴喷出至记录介质上。
另一方面,具备有行式喷墨头的喷墨记录装置就是通过执行一次边使记录用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相对性地移动边使该墨水组合物喷出的扫描(路径)来进行记录的装置。在行型的喷墨头的具体例中,可列举出如下的例子:喷墨头被形成为比记录介质的宽度宽,记录用头不移动而将液滴喷出至记录介质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墨记录装置1,能够使用具备有串行式喷墨头的喷墨记录装置,并能够使用作为使墨水从喷嘴中喷出的方式而利用压电方式的喷墨头2。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在墨水组合物从喷墨头2中喷出时(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用于加热记录介质M的IR加热器3以及压印板加热器4。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墨水组合物的附着工序中加热记录介质M时,使用IR加热器3以及压印板加热器4中的至少一个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IR加热器3时,能够从喷墨头2侧加热记录介质M。由此,虽然喷墨头2也易于同时被加热,但与压印板加热器4等从记录介质M的背面加热的情况相比,能够不受记录介质M的厚度的影响而进行升温。另外,如果在加热记录介质M时使用压印板加热器4,则就能够从与喷墨头2侧相反侧加热记录介质M。由此,喷墨头2变得比较难以被加热。
但是,在后述的喷墨记录时的、由来自IR加热器3以及压印板加热器4的加热所产生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下,愈加优选为38℃以下。由此,从IR加热器3以及压印板加热器4上受到的辐射热少或者没有,因此能够抑制喷墨头2内的墨水组合物干燥和组成变动,树脂、蜡等熔敷于喷墨头2的内壁被抑制。需要说明的是,喷墨记录时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的下限值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2℃以上。通过喷墨记录时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的下限值为30℃以上,能够使墨水在记录介质M上迅速地干燥,抑制了渗色。
固化加热器5使已记录于记录介质M上的墨水组合物干燥以及固化(后加热工序)。通过使用固化加热器5来加热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水分等更迅速地蒸发飞散,从而通过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树脂微粒来形成墨水膜。按这种方式,墨水膜牢固地定影(粘接)在记录介质M上,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耐擦性卓越的、高画质的图像。通过固化加热器5来加热时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优选为40℃以上12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1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100℃以下。
喷墨记录装置1可以具有冷却风扇6。通过在将已记录于记录介质M上的墨水组合物用固化加热器5加热和干燥之后再利用冷却风扇6来冷却记录介质M上的墨水组合物,从而能够将墨水膜紧贴性好地形成于记录介质M上。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可以具备在向记录介质M喷出墨水组合物之前预先加热(预加热)记录介质M的预热器7。并且,记录装置1可以具备通气风扇8以便使已附着于记录介质M上的墨水组合物更高效地干燥。
1.2.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
接着,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墨水组合物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以及水,除此以外,还可以含有例如色材、树脂成分、有机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通过这样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与后述的反应液一起用作为墨水组,特别是在对墨水非吸收性或者低吸收性记录介质的喷墨记录中,能够得到耐擦性卓越的图像。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成分进行说明。
1.2.1.蜡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和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通过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和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能够将所形成的图像的光泽性和耐擦性设为特别卓越。特别地,即使在用于具有反应液附着工序和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的喷墨记录方法中的情况下,也能够设为所形成的图像的耐擦性卓越。
第一蜡的熔点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0℃以上。另外,第一蜡的熔点优选为150℃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5℃以下。另外,第一蜡的熔点优选高于后述的、记录介质在记录后的后加热工序(二次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更优选比记录介质在后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高10℃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通过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第一蜡的熔点在上述范围内,第一蜡在记录时以及记录后的后加热工序中也不溶解,而第二蜡在后加热工序中溶解并覆盖第一蜡的周围,从而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和光泽性提高。另外,由于在记录时第一蜡不会熔化,因此防止喷墨头堵塞,能够提供喷出稳定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第二蜡的熔点优选为65℃以下,更优选为6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下。另外,第二蜡的熔点优选为35℃以上,更优选为4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而且,第二蜡的熔点优选是高于记录介质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更优选是相对于所述记录介质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而在不超过40℃的范围内高的温度,进一步优选是在不超过30℃的范围内高的温度,更进一步优选是在不超过20℃的范围内高的温度,愈加优选是在不超过10℃的范围内高的温度,特别优选是在不超过5℃的范围内高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通过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第二蜡的熔点在上述范围内,从而比较接近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的温度,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后第二蜡成为刚开始有些软化的状态。由此,能够在后加热工序(二次加热工序)中用第二蜡来很好地覆盖第一蜡的周围,推测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和光泽性提高。
另外,由于第二蜡的熔点是相对于记录介质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在不超过40℃的范围内高的温度,所以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时喷墨头即使受到压印板加热的影响,也难以发生堵塞,能够提供喷出稳定性更加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要设为防止在记录时喷墨头堵塞而喷出稳定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第二蜡的熔点更优选是相对于记录介质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高5℃以上的温度,进一步优选是高10℃以上的温度,更进一步优选是高20℃以上的温度,愈加优选是高30℃以上的温度,特别优选是高40℃以上的温度。
在此,有时即使记录介质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加热温度低于蜡的熔点,一部分也开始软化,或者有时即使高于蜡的熔点,一部分也未完全地熔解掉。因此,熔点与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并非单纯地局限于高低这样的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作为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蜡,可列举出例如石蜡、石蜡以外的蜡。
石蜡是所谓的石油系蜡。在此,所谓石蜡烃,意味着碳原子数为20以上的链烷烃(通式为CnH2n+2的链式饱和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石蜡,是指以碳原子数为20以上30以下的直链状的石蜡系烃(正构烷烃)为主要成分的、包含少量的异构烷烃的分子量300~500左右的烃的混合物。通过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含有石蜡,从而向记录物赋予滑移性,由此耐擦性提高。另外,由于石蜡具有拨水性,因此只要为适量即可使记录物的耐水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以微粒状态(即乳浊状态或者悬浮状态)含有石蜡。通过以微粒状态含有石蜡,从而易于调整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粘度使其成为在使用了喷墨头的喷出中恰当的范围,并且易于确保墨水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
在将石蜡制成微粒状态的情况下,从确保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这点出发,其平均粒径优选为5nm以上4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上200nm以下。
作为石蜡,也能够直接利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AQUACER537、AQUACER539(以上为商品名,毕克化学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另一方面,作为石蜡以外的蜡,与石蜡同样地,具有向所形成的记录物的表面赋予滑移性而使耐擦性提高的功能。石蜡以外的蜡优选以微粒状态(即乳浊状态或者悬浮状态)含有在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由此,易于调整墨水的粘度使其成为在使用了喷墨头的喷出中恰当的范围,易于确保墨水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
作为构成石蜡以外的蜡的成分,能够单独或混合多种来使用如下的蜡:例如,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蜂蜡、米蜡、羊毛脂等植物/动物系蜡;微晶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矿脂等石油系蜡;褐煤蜡、天然地蜡等矿物系蜡;碳蜡、赫斯特蜡、聚烯烃蜡、硬脂酰胺等合成蜡类;α-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天然/合成蜡乳液或者调配蜡等。
作为其中优选的种类,是聚烯烃蜡。当添加聚烯烃蜡时,能够使已形成于墨水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对物理性接触的滑动性提高,可以提高图像的耐擦性。
作为聚烯烃蜡,并非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由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或其衍生物制造出的蜡及其共聚物具体而言聚乙烯系蜡、聚丙烯系蜡、聚丁烯系蜡等。在这些之中,从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图像裂纹的产生这一观点出发,尤其优选聚乙烯系蜡。聚烯烃蜡能够单独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聚烯烃蜡的市售品,可列举出:“ChemipearlW4005”(三井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聚乙烯系蜡,粒径200~800nm,环球法软化点110℃,针入度法硬度3,固体含量40%)等Chemipearl系列。除此以外,还可列举出:AQUACER513(聚乙烯系蜡,粒径100~200nm,熔点130℃,固体含量30%)、AQUACER507、AQUACER515、AQUACER840(以上毕克化学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AQUACER系列;Hitec E-7025P、Hitec E-2213、Hitec E-9460、Hitec E-9015、Hitec E-4A、Hitec E-5403P、Hitec E-8237(以上东邦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Hitec系列;Nopcoat PEM-17(圣诺普科公司生产,聚乙烯乳液,粒径40nm)等。这些蜡正在以通过常法来使聚烯烃蜡已分散于水中的水系乳液的形态市售,能够按水系乳液的形态原样直接添加至墨水组合物中。
聚烯烃蜡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nm以上800nm以下,更优选为40nm以上6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50nm以上300nm以下。通过聚烯烃蜡的平均粒径在所述范围内,从而能够使所形成的图像的裂纹的产生减少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耐擦性。另外,能够以高标准满足喷墨头的喷出稳定性与所形成的图像的耐擦性两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蜡的平均粒径能够通过以激光衍射散射法为测量原理的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来测量。作为粒度分布测量装置,能够使用例如以动态光散射法为测量原理的粒度分布仪(例如,“Microtrac UPA”日机装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蜡优选为聚烯烃蜡,第二蜡优选为石蜡。通过第一蜡为聚烯烃蜡、第二蜡为石蜡,从而能够将第一和第二蜡的熔点设为恰当的范围,并且,图像的画质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各蜡能够通过改变各蜡的成分的分子量、种类来调整熔点。另外,第一以及第二蜡两种蜡的制备通过使两种蜡乳状液混合来制成混合蜡乳液或者制备由两种蜡构成的蜡微粒的乳液来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蜡对第二蜡的含量之比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上。另外,第一蜡对第二蜡的含量之比优选为0.6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以下。通过第一蜡对第二蜡的含量之比为0.1以上0.6以下,从而图像的耐擦性进一步提高,易于确保喷出稳定性。
另外,第一蜡的含量相对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优选为按换算成固体成分以质量计0.01%以上10%以下,更优选为以质量计0.04%以上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以质量计0.08%以上1.0%以下。在第一蜡的含量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可充分地发挥上述的效果。
另一方面,第二蜡的含量相对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优选以换算成固体成分计而为0.1%以上3%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上1.5%以下。通过第二蜡的含量为上述的范围,从而能够在墨水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耐擦性、耐粘连性以及耐水性卓越的图像。并且,防止堵塞,喷出稳定性提高。
1.2.2.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含有水。水是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主要介质,是通过加热而蒸发飞散的成分。水优选为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者超纯水这样的将离子性杂质极力除去后的水。另外,当使用通过紫外线照射或添加过氧化氢等灭菌过的水时,在长期保存颜料分散液和使用了该分散液的墨水组合物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霉和细菌的产生,因而优选。
水的含量相对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优选为按质量计50%以上,更优选为按质量计60%以上,特别优选为按质量计70%以上。
1.2.3.色材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可以含有色材。
作为色材,能够列举染料、颜料等,由于具有对光、气体等难以褪色的性质,因此优选使用颜料。为此,使用颜料来形成于墨水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在耐水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上卓越,保存性变为良好。
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作为无机颜料,除了氧化钛和氧化铁以外,还能够使用通过接触法、炉法、热裂法等众所周知的方法来制造出的炭黑。另一方面,作为有机颜料,能够使用偶氮颜料(包括偶氮色淀、不溶性偶氮颜料、偶氮缩合颜料、螯合偶氮颜料等)、多环式颜料(例如酞菁颜料、苝颜料、紫环酮颜料、蒽醌颜料、喹酞酮颜料)、硝基颜料、亚硝基颜料、苯胺黑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的颜料的具体例子中,作为黑色颜料,可列举出炭黑,作为炭黑,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炉法炭黑、灯黑、乙炔黑、或槽法炭黑等(C.I.颜料黑7),另外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No.2300、900、MCF88、No.20B、No.33、No.40、No.45、No.52、MA7、MA8、MA77、MA100、No.2200B等(以上均为商品名,三菱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Color Black FW1、FW2、FW2V、FW18、FW200、S150、S160、S170、Printex 35、U、V、140U、Special Black 6、5、4A、4、250等(以上均为商品名,赢创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Conductex SC、Raven 1255、5750、5250、5000、3500、1255、700等(以上均为商品名,哥伦比亚碳公司生产);Regale 400R、330R、660R、Mogul L、Monarch700、800、880、900、1000、1100、1300、1400、Elftex12等(以上均为商品名,卡博特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作为白色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C.I.颜料白6、18、21、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氧化锑、氧化镁、以及氧化锆的白色无机颜料。除该白色无机颜料以外,还能够使用白色的中空树脂粒子和高分子粒子等白色有机颜料。
作为在黄色墨水中使用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C.I.颜料1、2、3、4、5、6、7、10、11、12、13、14、16、17、24、34、35、37、53、55、65、73、74、75、81、83、93、94、95、97、98、99、108、109、110、113、114、117、120、124、128、129、133、138、139、147、151、153、154、167、172、180。
作为在品红色墨水中使用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C.I.颜料红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40、41、42、48(Ca)、48(Mn)、57(Ca)、57:1、88、112、114、122、123、144、146、149、150、166、168、170、171、175、176、177、178、179、184、185、187、202、209、219、224、245、或者C.I.颜料紫19、23、32、33、36、38、43、50。
作为在青色墨水中使用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C.I.颜料蓝1、2、3、15、15:1、15:2、15:3、15:34、15:4、16、18、22、25、60、65、66;C.I.还原蓝4、60。
另外,作为品红色、青色、以及黄色以外的用于彩色墨水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C.I.颜料绿7、10;C.I.颜料棕3、5、25、26;C.I.颜料橙1、2、5、7、13、14、15、16、24、34、36、38、40、43、63。
作为珠光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钛包覆云母、鱼鳞箔、氯氧化铋等具有珍珠光泽、干涉光泽的颜料。
作为金属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由铝、银、金、铂、镍、铬、锡、锌、铟、钛、铜等单质或合金构成的粒子。
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色材的含量相对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优选为按质量计1.5%以上10%以下,更优选为按质量计2%以上7%以下。
要将上述的颜料应用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必须使颜料能够在水中稳定地保持分散。作为其方法,可列举出:用水溶性树脂和/或者水分散性树脂等树脂分散剂使其分散的方法(以下,将通过该方法来分散后的颜料称为“树脂分散颜料”)、用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或者水分散性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使其分散的方法(以下,将通过该方法来分散后的颜料称为“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将亲水性官能团在化学上/物理上引入到颜料粒子表面从而不用上述的树脂或表面活性剂等分散剂即可分散和/或者溶解于水中的方法(以下,将通过该方法来分散后的颜料称为“表面处理颜料”)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组合物能够使用上述的树脂分散颜料、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表面处理颜料中的任一种,还能够根据需要而以混合了多种的形式使用。
作为用于树脂分散颜料的树脂分散剂,可列举出:聚乙烯基醇类、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腈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乙烯基萘-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马来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巴豆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等以及它们的盐。在这些之中,特别地,优选具有疏水性官能团的单体与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的共聚物、由同时具有疏水性官能团和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构成的聚合物。作为共聚物的形式,能够以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形式使用。
作为上述的盐,可列举出与氨、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丙胺、异丙胺、二丙胺、丁胺、异丁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氨基甲基丙醇、吗啉等碱性化合物的盐。这些碱性化合物的添加量只要是上述树脂分散剂的中和当量以上则就并没有特别限制。
上述树脂分散剂的分子量作为重均分子量而言优选为1000~10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3000~10000的范围。通过分子量为上述范围,从而得到色材在水中的稳定分散,并且易于进行在应用于墨水组合物时的粘度控制等。
作为以上所述的树脂分散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具体而言,可列举出:JONCRYL67(重均分子量:12500,酸值:213)、JONCRYL 678(重均分子量:8500,酸值:215)、JONCRYL586(重均分子量:4600,酸值:108)、JONCRYL 611(重均分子量:8100,酸值:53)、JONCRYL680(重均分子量:4900,酸值:215)、JONCRYL 682(重均分子量:1700,酸值:238)、JONCRYL683(重均分子量:8000,酸值:160)、JONCRYL 690(重均分子量:16500,酸值:240)(以上为商品名,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另外,作为用于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的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烷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酰基甲基牛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烷基硫酸酯盐、硫酸化烯烃、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盐、烷基磷酸酯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盐、单甘油磷酸酯盐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烷基吡啶盐、烷基氨基酸盐、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等两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烷基酰胺、甘油烷基酯、脱水山梨糖醇烷基酯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上述树脂分散剂或上述表面活性剂对颜料的添加量,相对于颜料100质量份而优选为1质量份~100质量份,更优选为5质量份~50质量份。通过为该范围,可以确保颜料向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另外,作为表面处理颜料,作为亲水性官能团,可列举出-OM、-COOM、-CO-、-SO3M、-SO2NH3、-RSO3M、-PO3HM、-PO3M3、-SO3NHCOR、-NH3、-NR3(其中,式中的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铵或有机铵,R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萘基)等。这些官能团通过直接和/或者经由其它基团而被接枝到颜料粒子表面来在物理上和/或者化学上引入。作为多价基团,能够列举出碳原子数为1~12的亚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或者可具有取代基的亚萘基等。
另外,作为上述的表面处理颜料,优选是按如下方式进行了表面处理的颜料:通过含硫处理剂而使-SO3M和/或者-RSO3M(M是反离子,表示氢离子、碱金属离子、铵离子或有机铵离子)化学键合在该颜料粒子表面,即所述颜料优选是如下这样的:使颜料分散于无活性质子、不具有与磺酸的反应性、颜料不溶或难溶的溶剂中,接着进行表面处理以通过氨基磺酸或三氧化硫与叔胺的络合物而使-SO3M和/或者-RSO3M化学键合在该粒子表面,使其变为能够分散和/或者溶解于水中。
作为使所述官能团或其盐直接或者经由多价基团而接枝到颜料粒子表面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应用各种众所周知的表面处理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将臭氧、次氯酸钠溶液作用于市售的氧化炭黑而将炭黑再进行氧化处理来对其表面进一步亲水化处理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7-25857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49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2095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9533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237349号公报);用3-氨基-N-烷基取代吡啶鎓溴化物来处理炭黑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10-19536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30665号公报);使有机颜料分散于有机颜料不溶或难溶的溶剂中,通过磺化剂来将磺酸基引入到颜料粒子表面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8-28359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1011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10111号公报);使有机颜料分散于与三氧化硫形成络合物的碱性溶剂中,通过添加三氧化硫来对有机颜料的表面进行处理,引入磺酸基或磺酰氨基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10-110114号公报)等,但是用于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表面处理颜料的制作方法并非限定于这些方法。
被接枝到一个颜料粒子的官能团为单一和多种均可。被接枝的官能团的种类及其程度可以考虑到在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色浓度以及在喷墨头前面的干燥性等来适当决定。
作为使以上说明过的树脂分散颜料、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表面处理颜料分散于水中的方法,可以为如下:对于树脂分散颜料,添加颜料、水和树脂分散剂;对于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添加颜料、水和表面活性剂;对于表面处理颜料,添加表面处理颜料和水,另外各自根据需要而添加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和剂等并在球磨机、砂磨机、磨碎机、辊磨机、搅拌磨机、亨舍尔混合机、胶体磨、超声波均质器、喷射磨、角磨机(Angmill)等以往使用的分散机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颜料的粒径,就确保颜料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这点而言,优选分散到以平均粒径计而为20nm以上500nm以下,更优选分散到50nm以上200nm以下。
1.2.4.树脂粒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可以含有上述的蜡的同时,含有水溶性和/或者非水溶性的树脂成分。树脂粒子在后述的记录介质的后加热工序中与蜡一起形成树脂皮膜而使记录物定影于记录介质上,发挥使耐擦性提高的效果。因此,树脂粒子优选为热可塑性树脂粒子。由于该效果,用含有树脂粒子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进行记录后的记录物在墨水非吸收性或者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耐擦性卓越。该树脂粒子优选以微粒状态(即乳浊状态或者悬浮状态)含有在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通过以微粒状态含有树脂粒子,从而易于将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粘度调整为在使用了喷墨头的喷出中恰当的范围,并且易于确保墨水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树脂”是指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优选由合成的高分子构成并在一定的状态之下显示可塑性的物质。
作为上述的树脂成分,除用作上述的树脂分散剂的树脂以外,还可列举出:聚丙烯酸酯或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或其共聚物、聚丙烯腈或其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或它们的共聚物、石油树脂、苯并二氢吡喃-茚树脂、萜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或其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聚乙烯醚、聚氯乙烯或其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氟树脂、氟橡胶、聚乙烯咔唑、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其共聚物、聚乙烯吡啶、聚乙烯咪唑、聚丁二烯或其共聚物、聚氯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天然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疏水性部分和亲水性部分的树脂。
要以微粒状态得到上述的树脂粒子,采用以下所示的方法得到,可以是其中任一种方法,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多种方法。作为该方法,可列举出:向构成所希望的树脂成分的单体中混合聚合催化剂(聚合引发剂)和分散剂来进行聚合(即乳化聚合)的方法、使具有亲水性部分的树脂成分溶解于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并将该溶液混合到水中之后通过蒸馏等除去水溶性有机溶剂而得到的方法、使树脂成分溶解于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并将该溶液与分散剂一起混合到水溶液中而得到的方法等。上述的方法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成分的种类、特性而适当选择。作为能够在分散树脂成分时使用的分散剂,没有特别限制,能够列举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十二烷基磷酸酯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铵盐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等),能够将这些分散剂单独或者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上述那样的树脂粒子,在以微粒状态(乳浊状态、悬浮状态)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由众所周知的材料、方法得到的粒子。例如,可以使用在日本特公昭62-142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5657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7967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6006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1846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粒子。另外,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MICROGEL E-1002、MICROGEL E-5002(以上为商品名,日本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VONCOAT 4001、VONCOAT 5454(以上为商品名,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SAE 1014(商品名,日本瑞翁(Zeon)股份有限公司生产),SAIBINOL SK-200(商品名,赛丹(Saiden)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JONCRYL 7100、JONCRYL 390、JONCRYL 711、JONCRYL 511、JONCRYL 7001、JONCRYL632、JONCRYL 741、JONCRYL 450、JONCRYL840、JONCRYL74J、JONCRYL HRC-1645J、JONCRYL 734、JONCRYL 852、JONCRYL 7600、JONCRYL775、JONCRYL 537J、JONCRYL 1535、JONCRYL PDX-7630A、JONCRYL 352J、JONCRYL 352D、JONCRYL PDX-7145、JONCRYL 538J、JONCRYL 7640、JONCRYL 7641、JONCRYL 631、JONCRYL790、JONCRYL 780、JONCRYL 7610(以上为商品名,BASF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在以微粒状态使用树脂粒子的情况下,从确保墨水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其平均粒径为5nm以上400n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50nm以上200nm以下的范围。通过树脂微粒的平均粒径在所述范围内,从而成膜性卓越,并且即使凝结也难以形成大块,所以能够减少喷嘴的堵塞。
在使用树脂粒子的情况下,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5℃以上10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上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90℃以下。另外,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高于记录物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另外,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低于记录介质在后加热工序(二次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通过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的范围,从而能够以更高的标准满足喷墨头的喷出稳定性与所形成的图像的耐擦性。需要说明的是,树脂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按照JIS K7121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来测量。
在同时使用了上述的树脂粒子和蜡的情况下记录物的耐擦性变为良好的理由推测如下述。构成树脂粒子的成分由于具有对墨水非吸收性或者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以及水不溶性的色材良好的亲和性,因此在后述的记录介质的后加热工序中形成树脂皮膜时边包入色材边牢固地定影于记录介质上。另一方面,蜡也存在于树脂皮膜的表面,第二蜡由于熔点低于第一蜡,因此具有覆盖第一蜡的表面并使其滑动的作用。由此推测,记录面的耐擦性提高。另外,第一蜡由于平均粒径大于色材并存在于树脂皮膜的表面,因此具有减小树脂皮膜表面的摩擦阻力的特性。由此,能够形成难以因来自外部的摩擦而被削刮且难以从记录介质上剥离的树脂皮膜,推测印刷物的耐擦性提高。
树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墨水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以换算成固体成分计优选为按质量计0.1%以上15%以下,更优选为按质量计0.5%以上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按质量计2%以上7%以下,特别优选为按质量计3%以上5%以下。通过为该范围内,从而即使在墨水非吸收性或者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上,也能够使墨水固化、定影。
1.2.5.有机溶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可以含有有机溶剂。通过墨水组合物含有有机溶剂,从而已喷出至记录介质上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干燥性变为良好,能够得到耐擦性卓越的图像。
作为用于墨水组合物的有机溶剂,优选为水溶性有机溶剂。通过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墨水组合物的干燥性变为更良好,能够得到耐擦性卓越的图像。
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出: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丙酮、二丙酮醇等酮或酮醇类;四氢呋喃、二氧杂环己烷等醚类;己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聚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等二醇类;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等乙二醇的低级烷基醚类;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具有羟基的胺类;甘油。在使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干燥性提高这点上,在这些之中尤其优选使用丙二醇、1,2-己二醇、1,3-丁二醇等。
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而优选为按质量计5.0%以上40%以下,更优选为按质量计10%以上35%以下,特别优选为按质量计15%以上30%以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有机溶剂,根据得到耐擦性卓越的记录物这点,优选包括含氮溶剂。作为含氮溶剂,更详细而言,可列举出: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等。含氮溶剂作为热可塑性树脂的良好的溶解剂而进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沸点为280℃以上的有机溶剂存在吸收墨水的水分而使喷墨头附近的墨水增粘的情况,由此,存在使喷墨头的喷出稳定性降低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优选标准沸点280℃以上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为按质量计3%以下,更优选为按质量计2%以下,更优选为按质量计1%以下,更优选为按质量计0.5%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墨水组合物在记录介质上的干燥性变高,所以能够形成抑制了渗色产生的卓越的图像。另外,所得到的记录物的粘性被降低,成为耐擦性卓越的记录物。
作为沸点为280℃以上的有机溶剂,例如,能够列举出甘油。甘油由于吸湿性高、沸点高,因此存在成为喷墨头堵塞或动作不良的原因的情况。另外,甘油的防腐性不足,易于使霉和菌类繁殖,所以优选不含有在墨水组合物中。
1.2.6.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优选含有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以及硅酮系表面活性剂,优选含有这些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选自如下中的一种以上:例如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和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以及2,4-二甲基-5-癸炔-4-醇和2,4-二甲基-5-癸炔-4-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Olfin104系列、OlfinE1010等E系列(商品名,空气产品公司生产);Surfynol465、Surfynol61、SurfynolDF110D(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全氟烷基甜菜碱、全氟烷基氧化胺化合物。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Surflon S144、S145(以上为商品名,AGC清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FC-170C、FC-430、Fluorad FC 4430(以上为商品名,住友3M股份有限公司生产);FSO、FSO-100、FSN、FSN-100、FS-300(以上为商品名,杜邦公司生产);FT-250、251(以上为商品名,股份有限公司Neos生产)。氟系表面活性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硅酮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聚硅氧烷系化合物、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等。作为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列举出:BYK-306、BYK-307、BYK-333、BYK-341、BYK-345、BYK-346、BYK-347、BYK-348、BYK-349(以上为商品名,BYK Aditives&Instruments公司生产)、KF-351A、KF-352A、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0、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以上为商品名,信越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在这些之中,尤其是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喷嘴的堵塞恢复性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氟系表面活性剂和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具有在记录介质上均匀地铺展以免产生墨水的浓淡不均和渗色的作用,在这点上优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更优选含有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和氟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方以及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
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的下限相对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而优选为按质量计0.1%以上,更优选为按质量计0.3%以上,特别优选为按质量计0.5%以上。另一方面,含量的上限优选按质量计5%以下,更优选按质量计3%以下,特别优选按质量计2%以下。当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所述范围内时,易于得到喷嘴的堵塞恢复性提高的效果。
氟系表面活性剂和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的下限优选按质量计0.5%以上,更优选按质量计0.8%以上。另一方面,含量的上限优选按质量计5%以下,更优选按质量计3%以下。当氟系表面活性剂和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所述范围内时,具有在记录介质上均匀地铺展以免产生墨水的浓淡不均和渗色的作用,在这点上优选。
1.2.7.其它含有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还可以含有pH调节剂、防腐剂/防霉剂、防锈剂、螯合剂等。当添加这些材料时,能够使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所具有的特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pH调节剂,例如,可列举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氨、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作为防腐剂/防霉剂,例如,可列举出:苯甲酸钠、五氯苯酚钠、2-巯基吡啶-1-氧化物钠盐、山梨酸钠、脱氢乙酸钠、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等。市售品可列举出:Proxel XL2、Proxel GXL(以上为商品名,阿维西亚公司生产),Denicide CSA、NS-500W(以上为商品名,长濑化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作为防锈剂,可列举出例如苯并三唑等。
作为螯合剂,可列举出例如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它们的盐类(乙二胺四乙酸二氢二钠盐等)等。
1.2.8.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通过以任意的顺序将前面已述的成分混合并根据需要来进行过滤等除去杂质而得到。作为各成分的混合方法,优选采用向具备有机械搅拌器、磁力搅拌器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依次添加材料并进行搅拌混合的方法。作为过滤方法,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离心过滤、过滤器过滤等。
1.2.9.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从图像质量与作为喷墨记录用墨水的可靠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在20℃下的表面张力优选为20mN/m以上40mN/m以下,更优选为20mN/m以上35mN/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张力的测量能够通过使用例如自动表面张力仪CBVP-Z(商品名,协和表面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并确认在20℃的环境下用墨水浸湿了铂板时的表面张力来测量。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在20℃下的粘度优选为3mPa·s以上10mPa·s以下,更优选为3mPa·s以上8mPa·s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粘度的测量能够使用例如粘弹性试验机MCR-300(商品名,Pysica公司制造)来测量在20℃的环境下的粘度。
1.3.反应液
接下来,对在后述的喷墨记录方法中所使用的反应液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与上述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一起构成墨水组,含有使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下面,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中所含的成分和能够含有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反应液是色材的含量为按质量计0.2%以下的、并非为了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着色而使用的上述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而是在将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附着之前使其向记录介质附着而使用的辅助液。
1.3.1.凝结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含有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通过反应液包含凝结剂,从而在后述的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凝结剂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树脂迅速地反应。那样的话,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的色材、树脂的分散状态被破坏,色材、树脂凝结。进而,该凝结物阻碍色材向记录介质浸透,因此认为在提高记录图像的画质这点上变为卓越。
作为凝结剂,例如,可列举出:多价金属盐、阳离子聚合物、有机酸。这些凝结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在这些凝结剂之中,从与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树脂的反应性优异这一点出发,尤其优选使用选自由多价金属盐和阳离子聚合物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凝结剂。
作为多价金属盐,由两价以上的多价金属离子和与这些多价金属离子结合的阴离子构成,是可溶于水的化合物。作为多价金属离子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Ca2+、Cu2+、Ni2+、Mg2+、Zn2+、Ba2+等二价金属离子;Al3+、Fe3+、Cr3+等三价金属离子。作为阴离子,可列举出:Cl-、I-、Br-、SO4 2-、ClO3-、NO3-、以及HCOO-、CH3COO-等。在这些多价金属盐之中,从反应液的稳定性、作为凝结剂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尤其优选钙盐和镁盐。
作为有机酸,例如,可优选列举出:硫酸、盐酸、硝酸、磷酸、聚丙烯酸、乙酸、乙醇酸、丙二酸、苹果酸、马来酸、抗坏血酸、琥珀酸、戊二酸、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乳酸、磺酸、正磷酸、吡咯烷酮羧酸、吡喃酮羧酸、吡咯羧酸、呋喃羧酸、吡啶羧酸、香豆酸、噻吩羧酸、烟酸或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或者它们的盐等。有机酸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阳离子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阳离子性的氨基甲酸酯树脂、阳离子性的烯烃树脂、阳离子性的烯丙基胺树脂等。
作为阳离子性的氨基甲酸酯树脂,能够适当选择众所周知的氨基甲酸酯树脂来使用。作为阳离子性的氨基甲酸酯树脂,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能够使用Hydran CP-7010、CP-7020、CP-7030、CP-7040、CP-7050、CP-7060、CP-7610(以上为商品名,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Superflex 600、610、620、630、640、650(以上为商品名,第一工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氨基甲酸酯乳液WBR-2120C、WBR-2122C(以上为商品名,大成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阳离子性的烯烃树脂是在结构骨架上具有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树脂,能够适当选择众所周知的烯烃树脂来使用。另外,阳离子性的烯烃树脂可以是使其已分散于包括水、有机溶剂等的溶剂中的乳浊液状态。作为阳离子性的烯烃树脂,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Arrow Base CB-1200、CD-1200(以上为商品名,日本尤尼吉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作为阳离子性的烯丙基胺树脂,能够适当选择众所周知的树脂来使用,例如,可列举出:聚烯丙基胺盐酸盐、聚烯丙基胺酰胺硫酸盐、烯丙基胺盐酸盐-二烯丙基胺盐酸盐共聚物、烯丙基胺乙酸盐-二烯丙基胺乙酸盐共聚物、烯丙基胺乙酸盐-二烯丙基胺乙酸盐共聚物、烯丙基胺盐酸盐-二甲基烯丙基胺盐酸盐共聚物、烯丙基胺-二甲基烯丙基胺共聚物、聚二烯丙基胺盐酸盐、聚甲基二烯丙基胺盐酸盐、聚甲基二烯丙基胺酰胺硫酸盐、聚甲基二烯丙基胺乙酸盐、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烯丙基胺乙酸盐-二氧化硫共聚物、二烯丙基甲基乙基铵乙基硫酸盐-二氧化硫共聚物、甲基二烯丙基胺盐酸盐-二氧化硫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氧化硫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等。作为这样的阳离子性的烯丙基胺树脂,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PAA-HCL-01、PAA-HCL-03、PAA-HCL-05、PAA-HCL-3L、PAA-HCL-10L、PAA-H-HCL、PAA-SA、PAA-01、PAA-03、PAA-05、PAA-08、PAA-15、PAA-15C、PAA-25、PAA-H-10C、PAA-D11-HCL、PAA-D41-HCL、PAA-D19-HCL、PAS-21CL、PAS-M-1L、PAS-M-1、PAS-22SA、PAS-M-1A、PAS-H-1L、PAS-H-5L、PAS-H-10L、PAS-92、PAS-92A、PAS-J-81L、PAS-J-81(以上为商品名,日本日东纺医药公司生产)、HYMO Neo-600、HYMO ROCK Q-101、Q-311、Q-501、HIMACS SC-505、SC-505(以上为商品名,HYMO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等。
除此以外,还能够使用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作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一级、二级以及三级胺盐型化合物、烷基胺盐、二烷基胺盐、脂肪族胺盐、苄烷铵盐、季铵盐、四级烷基铵盐、烷基吡啶鎓盐、锍盐、磷鎓盐、鎓盐、咪唑鎓盐等。作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月桂胺、椰子胺、松香胺等的盐酸盐、乙酸盐等;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丁基氯化铵、氯苄烷铵、二甲基乙基月桂基铵乙基硫酸盐、二甲基乙基辛基铵乙基硫酸盐、三甲基月桂基铵盐酸盐、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鎓、十六烷基溴化吡啶鎓、二羟乙基月桂基胺、癸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等。
反应液的凝结剂的浓度可以为在1kg反应液中0.03mol/kg以上。另外,可以为在1kg反应液中0.1mol/kg以上1.5mol/kg以下,也可以为0.2mol/kg以上0.9mol/kg以下。另外,凝结剂的含量例如相对于反应液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而可以为按质量计0.1%以上25%以下,也可以为按质量计0.2%以上20%以下,也可以为按质量计0.3%以上10%以下。
1.3.2.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优选以水为主溶剂。该水是在使反应液已附着于记录介质上之后通过干燥而蒸发飞散的成分。作为水,优选为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超纯水这样的将离子性杂质极力除去后的水。另外,如果使用通过紫外线照射或添加过氧化氢等灭菌过的水,则在长期保存反应液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霉和细菌的产生,因而优选。反应液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相对于反应液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能够设为例如按质量计40%以上,优选为按质量计50%以上,更优选为按质量计5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按质量计65%以上。
1.3.3.有机溶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可以含有有机溶剂。通过含有有机溶剂,能够使反应液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提高等。作为有机溶剂,能够使用与在上述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例示的有机溶剂同样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含量并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反应液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能够设为例如按质量计1%以上40%以下,优选为按质量计5%以上3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反应液与上述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同样地,作为有机溶剂,标准沸点超过280℃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3%以下,更优选为按质量计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按质量计0.5%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反应液的干燥性好,因此,除可迅速地进行反应液的干燥以外,还降低所得到的记录物的粘性以及耐擦性卓越。
1.3.4.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中,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反应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使与记录介质的润湿性提高。在表面活性剂之中,尤其能够优选使用例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硅酮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关于这些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子,能够使用在后述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例示的表面活性剂同样的物质。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并不作特别限制,能够相对于反应液的总质量(按质量计100%)而设为按质量计0.1%以上1.5%以下。
1.3.5.其它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中,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pH调节剂、防腐剂/防霉剂、防锈剂、螯合剂等。
1.3.6.反应液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能够通过利用适当的方法而将上述的各成分进行分散、混合来制造。在将上述的各成分充分地搅拌之后,为除去成为堵塞的原因的粗大粒子和异物而进行过滤,从而能够得到目标反应液。
1.3.7.反应液的物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反应液在用喷墨头使其喷出的情况下,其在20℃下的表面张力优选为20mN/m以上40mN/m以下,更优选为20mN/m以上35mN/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张力的测量能够通过使用例如自动表面张力仪CBVP-Z(商品名,协和表面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并确认在20℃的环境下用反应液浸湿了铂板时的表面张力来测量。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反应液在20℃下的粘度优选为3mPa·s以上10mPa·s以下,更优选为3mPa·s以上8mPa·s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粘度的测量能够使用例如粘弹性试验机MCR-300(商品名,Pysica公司制造)来测量在20℃的环境下的粘度。
1.4.记录介质
上述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具有墨水干燥性,特别是在对墨水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记录中,能够得到耐擦性卓越的图像,能够优选使用。
作为墨水非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例如,可列举出:未进行喷墨记录用表面处理(即未形成墨水吸收层)的塑料薄膜、在纸等基材上涂覆有塑料的记录介质或粘接有塑料薄膜的记录介质等。作为在此所说的塑料,可列举出: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作为墨水低吸收性记录介质,可列举出:铜版纸、涂布纸、亚光纸等印刷主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墨水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也只称为“塑料介质”。
这里,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墨水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表示“在布里斯托(Bristow)法中从接触开始直至30msecl/2为止的水吸收量为10mL/m2以下的记录介质”。该Bristow法是作为短时间内的液体吸收量的测量方法而最为普及的方法,在日本纸与纸浆技术协会(JAPANTAPPI)中也正在被采用。试验方法的详情在“JAPAN TAPPI纸浆试验方法2000年版”的标准No.51“纸和板纸-液体吸收性试验方法-布里斯托法”中已作阐述。
作为墨水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例如,可列举出:不具有墨水吸收层的塑料薄膜、在纸等基材上涂覆有塑料的记录介质或粘接有塑料薄膜的记录介质等。作为在此所说的塑料,可列举出: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
作为墨水低吸收性记录介质,可列举出在表面上设有用于接受墨水的涂布层的记录介质,例如,作为基材为纸的记录介质,可列举出:铜版纸、涂布纸、亚光纸等印刷主纸,在基材为塑料薄膜的情况下,可列举出:在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表面上涂布了亲水性聚合物而成的记录介质;将二氧化硅、钛等粒子与粘合剂一起涂布于上述表面而成的记录介质。这些记录介质可以是透明的记录介质。
另外,也能够合适地用于压花介质等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墨水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
2.喷墨记录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反应液附着工序,使含有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附着;以及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墨水组合物从喷墨头中喷出而使其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墨水组合物是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以及水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
2.1.反应液附着工序
反应液附着工序是使含有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附着的工序。通过在墨水组合物附着之前使含有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附着,从而能够记录耐擦性卓越的图像。
优选的是,在反应液附着工序之前通过图1所示的预热器7或者在反应液附着工序时通过图1所示的IR加热器3或压印板加热器4来一直加热记录介质M。通过使反应液附着于已加热的记录介质M上,从而已喷出至记录介质M上的反应液易于在记录介质M上铺展涂布,能够均匀涂布。因此,在后述的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已附着的墨水与反应液充分地反应,就会得到卓越的画质。另外,由于反应液被均匀地涂布在记录介质M上,因此能够减少涂布量。因此,能够防止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降低。
这里,在使反应液附着时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优选为30℃以上55℃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上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45℃以下。在使反应液附着时的记录介质M的温度处于所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将反应液均匀地涂布于记录介质M上,能够使画质提高。另外,能够抑制由热对喷墨头2所造成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反应液的附着可以通过利用喷墨头2的喷出来进行,除其以外的方法可列举出例如用辊涂机等涂布反应液的方法、喷射反应液的方法等。
2.2.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
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是使上述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从喷墨头2中向进行了反应液附着工序的记录介质喷出而使其附着的工序,通过该工序,墨水组合物的液滴与反应液在记录介质M上反应。由此,在记录介质M的表面上形成由墨水组合物构成的图像。另外,由于反应液含有凝结剂,所以凝结剂在记录介质M上与墨水的成分反应,能够设为耐擦性更卓越。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图像”,表示由点群形成的记录图案,还包括文本印字、满版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满版图像”意味着如下的图像图案:对作为由记录分辨率规定的最小记录单位区域的像素的所有像素记录点,通常应是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被墨水覆盖而看不到记录介质的基底这样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可以与反应液附着工序同时进行。
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向记录介质M的每单位面积的最大附着量优选为10mg/inch2以上,更优选为12mg/inch2以上,特别优选为13mg/inch2以上。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在记录介质的每单位面积上的附着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例如20mg/inch2
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优选向加热后的记录介质M进行。由此,能够使墨水在记录介质M上迅速地干燥,抑制渗色。另外,能够提供一种可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卓越的图像并且喷出稳定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使墨水附着时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一次加热温度)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下,愈加优选为38℃以下。通过使墨水附着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在所述范围内,能够抑制由热对喷墨头2所造成的影响,能够防止喷嘴堵塞。另外,喷墨记录时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的下限值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2℃以上。通过喷墨记录时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温度的下限值为30℃以上,从而能够使墨水在记录介质M上迅速地干燥,抑制渗色,能够形成耐擦性和光泽性卓越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记录介质M在上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优选是低于第一蜡的熔点。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通过记录介质M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表面温度处于上述范围内,从而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第二蜡的熔点与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的温度变得比较接近,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后第二蜡成为刚开始有些软化的状态。由此,能够在后加热工序(二次加热工序)中由第二蜡很好地覆盖第一蜡的周围,推测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和光泽性提高。
在此,有时即使记录介质M在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的加热温度低于蜡的熔点,一部分也开始软化,或者即使高于蜡的熔点,一部分也未完全地熔解掉。因此,蜡的熔点与记录介质M的加热温度并非单纯地局限于高低这样的关系。
2.3.后加热工序(二次加热工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可以在上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后具有通过图1所示的固化加热器5来加热附着有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的记录介质M的后加热工序。由此,记录介质M上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中所含的树脂微粒、蜡熔融而形成墨水膜。按这种方式,墨水膜牢固地定影(粘合)在记录介质M上,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耐擦性卓越的、高画质的图像。
通过固化加热器5来加热记录介质M的表面的温度(二次加热温度)优选为40℃以上12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90℃以下。通过加热温度为上述范围内,从而所得到的记录物的耐擦性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将墨水膜紧贴性好地形成于记录介质M上。
另外,记录介质M在后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优选低于第一蜡的熔点、高于第二蜡的熔点,更优选为比第一蜡的熔点低10℃以下的温度、比第二蜡的熔点高10℃以上的温度,进一步优选为比第一蜡的熔点低20℃以下的温度、比第二蜡的熔点高20℃以上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通过记录介质M在后加热工序中的表面温度处于上述范围内,从而第一蜡在记录后的后加热工序中也不熔解,而第二蜡在后加热工序中熔解并覆盖第一蜡的周围,从而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和光泽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后加热工序之后具有通过图1所示的冷却风扇6来冷却记录介质M上的墨水组合物的工序。
如以上所示的,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由于墨水组合物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和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因此可得到耐擦性卓越的图像。另外,第二蜡由于熔点为70℃以下,所以推测,虽然在记录时是尚未熔解的状态,但是在记录后的后加热工序中熔解而对覆盖第一蜡的周围发挥作用。因此,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和光泽性提高,并能够防止由于在记录时蜡熔化所导致的喷墨头2堵塞,能够提供喷出稳定性卓越的喷墨记录方法。
3.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实施方式并非只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3.1.墨水组合物的制备
按表1的混合比例那样将各成分混合搅拌,得到彩色墨水1~12。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数值均表示质量百分比,纯水以墨水组合物的总质量成为100%的方式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各材料正如以下这样:
〈颜料〉
·PB15:3(大日精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ChromofineBlue”,C.I.颜料蓝15:3)
表1
〈表面活性剂〉
·BYK348(商品名,BYK Additives&Instruments公司生产,硅酮系表面活性剂)
·DF110D(商品名“Surfynol DF110D”,空气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
<树脂>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商品名“UF-5022”,东亚合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Tg 75℃,作为固体成分)
蜡1~10使用表2中记载的蜡。详细而言,蜡1~4、7、9是由两种蜡构成的混合蜡,蜡5、6、8、10只由一种蜡构成。作为蜡5,使用毕克化学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AQUACER539(AQ539),作为蜡6,使用毕克化学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AQUACER593(AQ593)。除此以外的蜡的熔点通过改变各蜡的成分的分子量、种类来进行了调整。另外,对于由两种蜡组成的蜡1~4、7、9,通过混合熔点不同的两种蜡液而设为混合蜡乳液。
3.2.反应液的制备
按照表3中记载的组成而将各成分进行了混合、搅拌之后,用10μm的膜过滤器进行过滤,由此制备了反应液1、2。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的数值均表示质量百分比,纯水以反应液的总质量成为100%的方式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记载的成分的详情正如以下这样:
表2
表3
反应液1 反应液2
硫酸镁 6%
聚烯丙基胺 6%
1,2-己二醇 5% 5%
2-吡咯烷酮 15% 15%
BYK348 1% 1%
纯水 剩余量 剩余量
合计 100 100
〈凝结剂〉
·聚烯丙基胺(PAA-01,日本日东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固体含量)
〈表面活性剂〉
·BYK348(商品名,BYK Additives&Instruments公司生产,硅酮系表面活性剂)
3.3.评价试验
3.3.1.记录试验
将记录介质输入喷墨打印机(商品名“SC-S30650”,精工爱普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改造机中,将彩色墨水和反应液填充至喷头中。首先,以1440×1440dpi的分辨率、1.0mg/inch2的附着量喷墨涂布反应液。接着,将记录介质倒卷并以10.0mg/inch2的附着量、以1440×1440dpi的分辨率将墨水与反应液层重叠而进行喷墨涂布。在喷墨涂布时,使压印板加热器工作而使反应液、墨水附着于已加热的记录介质上。那时,控制压印板加热器以使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成为表4中记载的一次加热温度。在记录后,将记录介质从打印机中排出,在表4的二次加热温度下使其干燥两分钟。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光泽聚氯乙烯簿片(Roland公司生产,SV-G-1270G)。
3.3.2.耐擦性的评价
将在上述记录试验中得到的记录物放置在室温(25℃)条件下的实验室中一个小时之后,使用学振型摩擦坚牢度测试仪AB-301(商品名,Tester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并在荷载200g下用棉布摩擦记录物的记录面20次,确认此时的记录面的剥离状态和墨水向棉布转移状态,按以下的基准评价耐擦性。
(评价基准)
A:没有损伤或剥离
B:具有行程面积的1%以下的损伤或剥离。
C:具有行程面积的1%以上但不到10%的损伤或剥离。
D:具有行程面积的10%以上的损伤或剥离。
表4
3.3.3.堵塞性(喷出稳定性)的评价
在与记录试验同样的条件下连续1小时进行记录。在记录结束之后,确认不喷出喷嘴发生数(180个喷嘴中的数量),按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不喷出喷嘴(喷嘴遗漏)的数量为0个
B:不喷出喷嘴的数量为1~5个
C:不喷出喷嘴的数量为6~20个
D:不喷出喷嘴的数量为21个以上
3.3.4.画质(凝结斑点)的评价
凝结斑点的评价使用与在上述耐擦性试验中已使用的同样的记录物。通过目视观察记录物的满版图案内的墨水的凝结斑点,按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该评价在室温(25℃)条件下的实验室中进行。
(评价基准)
A:在满版图案内未发现凝结斑点
B:在满版图案内发现一些凝结斑点
C:在满版图案内整体上发现相当多的凝结斑点
D:C再加上在图案的轮廓上还看到墨水从图案内向外流出,边界不是直线
3.3.5.光泽的评价
使用光泽度计(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造,MULTI Gloss 268)来测量在3.3.4.中得到的记录物的记录部的60°光泽,按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A:60°光泽为80以上
B:60°光泽为20以上但小于80
C:60°光泽小于20
3.4.评价结果
将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4。
除在记录上未使用反应液的比较例8、9以外的比较例1~7均是耐擦性的评价为D,而实施例均是耐擦性的评价为C以上,能够形成耐擦性卓越的图像,并且图像在画质和光泽上卓越。在记录上未使用反应液的比较例8、9在图像的耐擦性和堵塞性上卓越,但是,由于未使用反应液,与实施例2和比较例6相比,画质较差。
另外,根据实施例1~4,低熔点蜡(第二蜡)的熔点的温度与一次加热温度存在差距的一方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提高,难以发生堵塞,而低熔点蜡(第二蜡)的熔点的温度与一次加热温度接近的一方成为光泽性卓越的图像。另外,低熔点蜡为石蜡的实施例3比实施例1、2、4画质卓越。实施例5成为如下的结果:由于含有高沸点的甘油,因此堵塞性和光泽卓越,但是,所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和画质与实施例1~4相比较很差。
根据实施例1、6~8的比较,一次加热温度低的一方堵塞性卓越,二次加热温度高的一方图像的耐擦性、画质以及光泽卓越。根据实施例8、9的比较可知,反应液1、2均是四个评价都高,但如果是得到画质更卓越的图像的目的,则优选凝结剂为多价金属盐,如果是得到耐擦性更卓越的图像的目的,则优选凝结剂为阳离子聚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1~7中的比较例1、2、4、6的蜡只有一种,在比较例3中,高熔点蜡(第一蜡)的熔点小于100℃,在比较例5中,低熔点蜡(第二蜡)的熔点超过70℃,均为耐擦性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试验后切断堵塞性(喷出稳定性)的评价低的实施例6和比较例4的喷头而进行检查,结果在压力室内观察到树脂熔化附着,但是,将喷嘴遗漏已变差的喷头进行吸引清洁,结果所有喷嘴都恢复了。
根据以上,在使用反应液并且墨水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以及水的实施例中,得到耐擦性卓越的记录物。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前面已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包括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和效果相同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将在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结构的非本质部分替换后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取得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结构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能够达到相同的目的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在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结构上追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Claims (14)

1.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反应液附着工序,使含有凝结剂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附着,所述凝结剂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以及
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墨水组合物从喷墨头中喷出向所述记录介质附着,
所述墨水组合物是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和水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蜡的熔点为100℃以上150℃以下,所述第二蜡的熔点为35℃以上7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蜡为聚烯烃蜡,所述第二蜡为石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蜡对所述第二蜡的含量之比为0.1以上0.6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介质是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或者低吸收性记录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加热后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为30℃以上45℃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蜡的熔点温度高于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蜡的熔点温度在比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高40℃以下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记录方法具备对经过所述墨水组合物附着工序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后加热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蜡的熔点高于所述后加热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蜡的熔点低于所述后加热工序中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剂为从由多价金属盐、阳离子聚合物以及有机酸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种。
14.一种墨水组,其特征在于,具备:
反应液,含有使墨水组合物的成分凝结的凝结剂;以及
作为所述墨水组合物的水系喷墨墨水组合物,含有具有100℃以上的熔点的第一蜡、具有70℃以下的熔点的第二蜡和水。
CN201810199301.XA 2017-03-17 2018-03-12 喷墨记录方法及墨水组 Active CN108624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2567 2017-03-17
JP2017052567A JP6922292B2 (ja) 2017-03-17 2017-03-17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4140A true CN108624140A (zh) 2018-10-09
CN108624140B CN108624140B (zh) 2021-06-11

Family

ID=6169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9301.XA Active CN108624140B (zh) 2017-03-17 2018-03-12 喷墨记录方法及墨水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7065B2 (zh)
EP (1) EP3375828B1 (zh)
JP (1) JP6922292B2 (zh)
CN (1) CN1086241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588A1 (zh) * 2018-11-06 2020-05-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7628A (zh) * 2019-08-01 2021-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3406B2 (en) * 2018-06-28 2021-07-06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Ink for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ink s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item
JP7275577B2 (ja) * 2018-12-28 2023-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163775B2 (ja) * 2019-01-07 2022-11-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174071B (zh) * 2019-07-25 2022-10-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方法
JP7133717B2 (ja) * 2019-07-25 2022-09-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
CN115710462A (zh) * 2022-11-14 2023-02-24 青岛迪恩特尚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海洋大气环境的高黏防蚀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9083A (en) * 1996-09-06 1999-03-30 Videojet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Aqueous jet ink compositions
US20060009542A1 (en) * 2000-03-01 2006-01-12 Manfred Schmalzl Waxes for producing printing inks
CN10115405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311229A (zh) * 2007-05-24 2008-1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用组合墨液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US20120026239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ink se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120040156A1 (en) * 2010-08-12 2012-02-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and printed article
US20140232782A1 (en) * 2013-02-21 2014-08-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4249579A (zh) * 2013-06-27 2014-12-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JP2016193980A (ja) * 2015-03-31 2016-1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8256A (en) 1979-08-17 1981-03-19 Pentel Kk Pigment ink
JP3033093B2 (ja) 1989-07-25 2000-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用インク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H0379678A (ja) 1989-08-22 1991-04-04 Kao Corp インクジエ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2867491B2 (ja) 1989-11-17 1999-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用インク
JPH0418462A (ja) 1990-05-10 1992-01-22 Canon Inc イン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778956B2 (ja) 1994-03-28 2006-05-2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ブラック
JP3405817B2 (ja) 1994-06-20 2003-05-12 オリヱン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イン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32724A (ja) 1994-11-08 1996-05-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993392B2 (ja) 1995-04-14 1999-12-20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95983B2 (ja) 1996-08-26 2006-07-12 オリヱン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10114A (ja) 1996-10-09 1998-04-28 Toyo Ink Mfg Co Ltd 表面処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71530B2 (ja) 1996-10-07 2002-04-02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71529B2 (ja) 1996-10-07 2002-04-02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87425B2 (ja) 1996-11-13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521665B2 (ja) 1997-01-07 2004-04-1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酸化処理カーボンブラックの製造方法、水性分散液及び水性インキ
JPH10237349A (ja) 1996-12-26 1998-09-08 Mitsubishi Chem Corp 酸化処理カーボンブラック、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水性分散液並びに水性インキ
JPH10330665A (ja) 1997-05-30 1998-12-15 Canon Inc 水性顔料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132665A (en) 1999-02-25 2000-10-17 3D System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deposition modeling
JP2007277290A (ja) 2006-04-03 2007-10-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記録物
CA2788641C (en) 2010-02-01 2014-03-25 Dic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for inkjet recording
JP2012206488A (ja) * 2011-03-30 2012-10-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214650A (ja) 2011-04-01 2012-11-08 Seiko Epson Corp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6107141B2 (ja) * 2013-01-07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43701A (ja) * 2015-08-27 2017-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US10047238B2 (en) 2015-12-11 2018-08-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JP6776825B2 (ja) 2015-12-11 2020-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9083A (en) * 1996-09-06 1999-03-30 Videojet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Aqueous jet ink compositions
US20060009542A1 (en) * 2000-03-01 2006-01-12 Manfred Schmalzl Waxes for producing printing inks
CN10115405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311229A (zh) * 2007-05-24 2008-1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用组合墨液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US20120026239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ink se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120040156A1 (en) * 2010-08-12 2012-02-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and printed article
US20140232782A1 (en) * 2013-02-21 2014-08-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4249579A (zh) * 2013-06-27 2014-12-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JP2016193980A (ja) * 2015-03-31 2016-1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588A1 (zh) * 2018-11-06 2020-05-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7628A (zh) * 2019-08-01 2021-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5828A1 (en) 2018-09-19
JP2018154014A (ja) 2018-10-04
US20180265725A1 (en) 2018-09-20
EP3375828B1 (en) 2021-02-24
CN108624140B (zh) 2021-06-11
US10907065B2 (en) 2021-02-02
JP6922292B2 (ja) 2021-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4140A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墨水组
CN108624132A (zh) 水系墨水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
CN108659618B (zh) 水性喷墨油墨组合物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08454252B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690399B (zh) 水性喷墨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656770A (zh) 喷墨记录方法
CN102248776A (zh)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记录物
US10265973B2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0949030A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US11267982B2 (en) Recording method, ink set,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149159B2 (en) Water-based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9575694A (zh) 反应液及记录方法
CN109572259A (zh) 记录方法
CN105922778A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JP2016196177A (ja) 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US11267274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8624145A (zh) 水性喷墨墨水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8656750B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554024A (zh)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JP2018051823A (ja) 記録方法
EP3375830B1 (en) Ink com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