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667A - 包括电极保护层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 Google Patents

包括电极保护层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667A
CN108604667A CN201780009332.8A CN201780009332A CN108604667A CN 108604667 A CN108604667 A CN 108604667A CN 201780009332 A CN201780009332 A CN 201780009332A CN 108604667 A CN108604667 A CN 108604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collector
current
mixe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93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4667B (zh
Inventor
金贞吉
金孝植
河定昊
李知垠
李索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4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4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4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eads or ta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包括:集电器,集电器包括从其至少一侧的外周向外突出的电极接片;形成在集电器上的电极混合层;和施加在电极混合层上的电极保护层,其中电极保护层包括导电材料和粘合剂,从而补充电极混合层的导电性并防止电极混合层从集电器的分离。

Description

包括电极保护层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包括电极保护层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能源的价格上升,并且对环境污染的兴趣增加了,因而对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的需求已成为未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诸如核发生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潮汐发电生产技术等之类的各种发电技术的研究在不断进行,对于更有效地利用通过这些技术所产生的能量的储能装置一直有着极大兴趣。
具体而言,随着对移动装置的技术开发和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并且已对满足各种需求的电池进行了大量研究。
典型地,就电池的形状而言,对于能够适用于具有较薄厚度的诸如手机之类的产品的袋型电池和棱柱形电池有较高需求,就电池的材料而言,对于具有诸如高能量密度、放电电压、输出稳定性等之类优点的诸如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之类的锂二次电池有较高需求。
此外,二次电池可根据电极组件的结构进行分类,电极组件具有其中正极、负极、以及插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进行层压的结构。典型例子为具有其中长片型正极和负极与插置在二者之间的隔板一起进行缠绕的结构的果冻卷型(缠绕型)电极组件、和其中被切割成预定尺寸单元的大量正极和负极在隔板插置在二者之间的情况下顺序地层压的堆叠型(层压型)电极组件。近来,为了解决果冻卷型电极组件和堆叠型电极组件的问题,作为果冻卷型和堆叠型的混合型的具有先进结构的电极组件,已经开发出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其具有以下结构:其中预定单位的正极和负极与插置在二者之间的隔板一起层压的单元电池被置于隔板上,并顺序地缠绕。
根据电池壳体的形状,二次电池分为其中电极组件被容纳在圆柱型或棱柱形金属罐中的圆柱型电池和棱柱形电池、以及其中电极组件嵌入由铝层压片制成的袋型壳体中的袋型电池。
一般而言,此类二次电池的电极是通过以下方法制造的:将通过混合电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而获得的电极混合浆料施加在集电器上并将电极混合浆料进行干燥以形成电极混合层。
然而,在包括这些电极的二次电池中,随着充电和放电的进行,电极的体积发生变化,根据该变化,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分离,结果,难以在电极材料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传输电子,这导致内阻增加。此外,随着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循环的进行,容量和寿命特性急剧下降。
具体而言,近来,为了构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电极混合层的负载量增加,随着电极混合层的负载量增加,由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粘附力减小导致的上述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提供本公开内容以解决相关技术的上述问题和过去已认识到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各种试验,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将包括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电极保护层施加在电极混合层上,使得电极保护层防止电极混合层从集电器的分离,因此可防止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可能发生的内阻增加以及由电阻增加导致的容量和寿命特性的劣化。即使当电极混合层局部发生分离时,电极保护层仍在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形成导电网络,因此电子在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移动可顺利地进行。因此,已经证实,可有效地防止由电极混合层的分离导致的内阻增加所引起的二次电池的性能劣化。由此,完成了本公开内容。
技术方案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包括:
集电器,所述集电器具有向外突出至其至少一个外周侧的电极接片;
形成在所述集电器上的电极混合层;和
施加在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电极保护层,
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包括导电材料和粘合剂,以补充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导电性并防止所述电极混合层从所述集电器的分离。
电极保护层可防止电极混合层从集电器的分离,因此可防止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可能发生的内阻增加以及由电阻增加导致的容量和寿命特性的劣化。即使当电极混合层局部发生分离时,电极保护层仍可在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形成导电网络,因此电子在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移动可顺利地进行。因此,可以证实,可有效地防止由电极混合层的分离导致的内阻增加所引起的二次电池的性能劣化。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电极混合层可包括未涂覆部分,所述未涂覆部分是所述集电器上的、在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外周部分处未形成所述电极混合层的部分。
所述电极混合层可形成在所述集电器的中央部分处,以在所述外周部分上形成所述未涂覆部分。
所述电极保护层可以以在包裹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外表面的同时贴附至所述集电器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连续形状被施加。
电极保护层可贴附至集电器的未涂覆部分,使得可稳定地维持电极混合层对集电器的粘附状态。此外,由于贴附至集电器的电极保护层面对电极混合层,因此即使当电极混合层被局部除去时,仍可在集电器与电极混合层之间形成导电网络,从而防止电子迁移率下降。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由电子迁移率下降导致的内阻增加以及容量和寿命特性的劣化。
贴附至所述未涂覆部分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面积可在与所述电极混合层接触的集电器部分的面积的1%至5%的范围内,并且可以是除所述电极接片之外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总面积的30%至100%。
当贴附至未涂覆部分的电极保护层的面积过小而在上述范围之外,可能无法稳定地维持电极混合层的粘附状态或者不能适当地形成导电网络以稳定地确保集电器与电极混合层之间电子的迁移率。
当贴附至未涂覆部分的电极保护层的面积过大而超出上述范围时,这是电极保护层相对于集电器的接触面积过大的情况,在有限的集电器空间中,电极混合层的面积相对减小,使得二次电池的整体容量可能比具有相同尺寸的二次电池的容量小。
所述电极保护层中的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粘合剂的混合比可以是按重量计95:5至85:15。
当电极保护层中导电材料的比率过小或粘合剂的比率过大而在上述范围之外时,电子通过电极保护层在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迁移率可能会下降。
当电极保护层中导电材料的比率过大或粘合剂的比率过小而在上述范围之外时,电极保护层相对于集电器的粘附力可能会降低,因而不会有效地防止电极混合层的分离。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是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厚度的0.5%至5%。
当电极保护层的厚度小于电极混合层的厚度的0.5%时,这是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过薄的情况,不会充分实现通过电极保护层所展现出的效果。
当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超过电极混合层的厚度的5%时,这是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过厚的情况,电极混合层的负载量可能会相对小于具有相同厚度的二次电池的负载量,因而其容量可能会下降。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对应于距所述电极接片的分离距离,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可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变厚。
作为离电极接片较远的部分,电子的迁移率相较于邻近电极接片的部分可能会相对减小。考虑到近来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面积正在增加的趋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具有与电极保护层和电极接片之间的分离距离对应的厚度结构,因而即使在与电极接片的分离距离很大的部分中,仍可有效地防止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电子迁移率下降。
在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相对于在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小分离距离处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可在101%至110%的范围内。
当在距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电极混合层上的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过薄而超出上述范围时,不会充分实现通过厚度差异所展现出的效果。
当在距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电极混合层上的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过厚而超出上述范围时,由于从最靠近电极接片的部分至距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的部分在垂直截面上形成的倾斜结构,可能会限制应用包括电极的二次电池的装置的安装空间。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当电极混合层的厚度根据距离电极接片的分离距离而不同时,电极混合层的厚度可在距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相对变薄,从而减小二次电池的容量。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可在整个电极材料混合层上是均匀的。
所述电极保护层中所包含的所述导电材料的含量可随着与所述电极接片的距离增加而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增加。
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随着部分远离电极接片,电子的迁移率可能会下降。
电极保护层中所包含的导电材料的含量可随着与电极接片的距离增加而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增加,因此即使在距电极接片较远距离的部分中,仍可有效地防止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电子迁移率下降。
所述电极保护层中的位于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的部分的导电材料的含量可以是所述电极保护层中的位于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小分离距离处的部分的导电材料的含量的101%至110%。
当电极保护层中的位于距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的部分的导电材料的含量过小而在上述范围之外时,不会充分实现通过上述配置所展现出的期望效果。
当电极保护层中的位于距电极接片最小分离距离处的部分的导电材料的含量过大而超出上述范围时,这是导电材料的含量过高的情况,电极保护层中的粘合剂的含量反而会减少。因此,在电极保护层中的距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的部分处不会充分展现出对集电器的粘附力。
在所述电极保护层中,贴附至所述集电器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部分的厚度可以是施加在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部分的厚度的101%至110%。
在所述电极保护层中,贴附至所述集电器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部分的粘合剂的含量可以是施加在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部分的粘合剂的含量的101%至110%。
电极保护层可以以在包裹电极混合层的外表面的同时贴附至集电器的未涂覆部分的连续形状被施加,从而展现出期望的效果。
电极保护层可具有其中与施加在电极混合层上的部分的厚度相比,贴附至未涂覆部分的部分的厚度相对较厚的结构、或者其中与施加在电极混合层上的部分的粘合剂的含量相比,贴附至未涂覆部分的部分的粘合剂的含量相对较高的结构。因此,贴附至未涂覆部分的电极保护层部分中的粘合剂的含量相对较高,因而表现出相对于集电器更稳定的粘附力,并且可更加有效地防止电极混合层的分离。
由于除了上述结构或配置之外,二次电池电极的其余配置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配置成将包括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电极保护层施加在电极混合层上,使得电极保护层防止电极混合层从集电器的分离,因此能够防止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可能发生的内阻增加以及由电阻增加导致的容量和寿命特性的劣化。即使当电极混合层局部发生分离时,电极保护层仍在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形成导电网络,因此电子在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移动可顺利地进行。因此,已经证实,能够有效地防止由电极混合层的分离导致的内阻增加所引起的二次电池的性能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在图1的电极混合层局部分离的情形下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并不限于此。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1,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100包括集电器110、电极混合层120和电极保护层130。
电极接片111在集电器110的一个外周侧上向外突出。
电极混合层120形成在集电器110的中央部分,使得在电极混合层120的外周部分处形成未涂覆部分112,未涂覆部分112是未形成电极混合层120的部分。
电极保护层130被施加在电极混合层120上。具体地说,电极保护层130以在包裹电极混合层120的外表面的同时贴附至集电器110的未涂覆部分112的连续形状被施加。
因此,通过将电极保护层130贴附至外周部分的未涂覆部分112上的集电器110,电极混合层120被稳定地粘结至集电器110,从而有效地防止电极混合层120从集电器110的分离。
图2是示出在图1的电极混合层局部分离的情形下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2,电极混合层120的中央部分因与集电器110部分地分离而具有不与集电器110直接接触的结构。
然而,由于施加在电极混合层120上的电极保护层130贴附至集电器110的未涂覆部分112,因此在电极混合层120与集电器110之间形成导电网络,因而电子可通过电极保护层130在电极混合层120与集电器110之间移动。
因此,尽管电极混合层120的局部分离,仍可防止电子迁移率降低以及电极混合层120与集电器110之间的内阻增加,从而防止容量和寿命特性的劣化。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3,电极保护层330具有从最靠近电极接片311的部分301到离电极接片311最远的部分302连续变厚的结构。相应地,电极混合层320具有从最靠近电极接片311的部分301到离电极接片311最远的部分302连续变薄的结构。
因此,由于与最靠近电极接片311的部分301的电极保护层330的厚度331相比,离电极接片311最远的部分302的电极保护层330的厚度332被配置为相对较厚,因此电极保护层330中包含的导电材料的含量相对增加,因而可有效地防止离电极接片311最远的部分302的电子迁移率降低以及由迁移率降低导致的寿命特性的劣化。
除上述结构之外,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300的其余结构与图1的电极的结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下文中,将参照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但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正极活性材料、PVdF粘合剂和天然石墨导电材料以96:2:2(正极活性材料:粘合剂:导电材料)的重量比与NMP混合均匀,然后施加至具有20μm厚度的Al箔以围绕其外周形成未涂覆部分,从而形成电极混合层。将天然石墨导电材料和PVdF粘合剂以95:5(导电材料:粘合剂)的重量比与NMP混合均匀,然后以在包裹正极混合层的外表面的同时与集电器的未涂覆部分接触的连续形状施加混合物,以形成正极保护层,并在130℃下干燥以制备正极。
<实施例2>
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的正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正极保护层的天然石墨导电材料和PVdF粘合剂以90:10(导电材料:粘合剂)的重量比混合。
<实施例3>
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的正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正极保护层的天然石墨导电材料和PVdF粘合剂以85:15(导电材料:粘合剂)的重量比混合。
<比较例1>
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的正极,不同之处在于:未形成正极保护层。
<比较例2>
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的正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正极保护层的天然石墨导电材料和PVdF粘合剂以98:2(导电材料:粘合剂)的重量比混合。
<比较例3>
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的正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正极保护层的天然石墨导电材料和PVdF粘合剂以80:20(导电材料:粘合剂)的重量比混合。
二次电池的制备
利用实施例1至3和比较例1至3中制备的正极、作为负极的锂箔、以及在EC:DMC:DEC=1:2:1的溶剂中包含1M LiPF6的电解质来制备半硬币型电池。
<试验例1>
寿命特性分析
将以上制备的半硬币型电池在25℃下以0.5C充电至4.50V的上限电压,以1.0C放电回落到下限电压3V,这被定义为一个循环,测量100个循环的容量保持率,测量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参照表1,可以看出,与不包括电极保护层的比较例1相比,在包括电极保护层的实施例1至3的情形中,表现出优异的容量保持率。
此外,可以看出,与其中以在上述范围之外包括电极保护层的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比较例2和3相比,其中形成电极保护层的导电材料和粘合剂包括在理想范围内的实施例1至3表现出优异的容量保持率。
也就是说,在理想范围内包含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电极保护层增加了电极混合层相对于集电器的粘附力,从而防止电极混合层从集电器的分离。此外,即使当电极混合层发生局部分离时,充分包含导电材料的电极保护层仍形成导电网络,从而防止电极混合层与集电器之间的电子迁移率下降。这样,可以看出,即使电极混合层局部分离,仍可防止寿命特性的劣化。
尽管已参照附图及其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修改。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包括:
集电器,所述集电器具有向外突出至其至少一个外周侧的电极接片;
形成在所述集电器上的电极混合层;和
施加在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电极保护层,
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包括导电材料和粘合剂,以补充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导电性并防止所述电极混合层从所述集电器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混合层包括未涂覆部分,所述未涂覆部分是所述集电器上的、在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外周部分处未形成所述电极混合层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以在包裹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外表面的同时贴附至所述集电器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连续形状被施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其中贴附至所述未涂覆部分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面积在与所述电极混合层接触的集电器部分的面积的1%至5%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其中贴附至所述未涂覆部分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面积是除所述电极接片之外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总面积的30%至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中的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粘合剂的混合比按重量计为95:5至8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是相对于所述电极混合层的厚度的0.5%至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对应于距所述电极接片的分离距离,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变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其中在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是在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小分离距离处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的101%至110%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的厚度在整个电极材料混合层上是均匀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中所包含的所述导电材料的含量随着与所述电极接片的分离距离增加而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保护层中的位于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大分离距离处的部分的导电材料的含量是所述电极保护层中的位于距所述电极接片最小分离距离处的部分的导电材料的含量的101%至11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在所述电极保护层中,贴附至所述集电器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部分的厚度是施加在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部分的厚度的101%至11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在所述电极保护层中,贴附至所述集电器的所述未涂覆部分的部分的所述粘合剂的含量是施加在所述电极混合层上的部分的所述粘合剂的含量的101%至110%。
CN201780009332.8A 2016-11-24 2017-08-21 包括电极保护层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Active CN108604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57137 2016-11-24
KR1020160157137A KR102044692B1 (ko) 2016-11-24 2016-11-24 전극 보호층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PCT/KR2017/009080 WO2018097455A1 (ko) 2016-11-24 2017-08-21 전극 보호층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667A true CN108604667A (zh) 2018-09-28
CN108604667B CN108604667B (zh) 2021-07-09

Family

ID=62195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332.8A Active CN108604667B (zh) 2016-11-24 2017-08-21 包括电极保护层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6325B2 (zh)
EP (1) EP3396743B1 (zh)
KR (1) KR102044692B1 (zh)
CN (1) CN108604667B (zh)
PL (1) PL3396743T3 (zh)
WO (1) WO201809745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1246A (zh) * 2020-12-29 2021-04-2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片和电池
CN114725312A (zh) * 2022-04-29 2022-07-08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干法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40471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21844A (ko) * 2019-08-19 2021-03-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EP4024600A4 (en) * 2020-03-19 2024-05-01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OSITIVE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OR HAVING A CONDUCTIVE ANTI-CORROSION LAYER FORMED ON A TAB, POSITIVE ELECTROD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2370A1 (en) * 2006-11-01 2008-05-01 Katsumi Kashiwagi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forming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30022867A1 (en) * 2010-05-12 2013-01-24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Electrode for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the same
CN103959540A (zh) * 2012-11-23 2014-07-30 株式会社Lg化学 制备电极组件的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制备的电极组件
CN204375848U (zh) * 2013-05-07 2015-06-03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包含其的二次电池和线缆型二次电池
KR20160091732A (ko) * 2015-01-26 2016-08-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절연 코팅부를 포함하는 양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양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6348B2 (ja) 2008-10-10 2011-09-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16242A (ja) * 2010-03-31 2011-10-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044083B2 (ja) * 2011-06-21 2016-12-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96218B2 (ja) 2012-02-23 2016-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20130136131A (ko) 2012-06-04 2013-12-12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전극, 이의 형성 방법 및 리튬 이차 전지
US20140023919A1 (en) 2012-07-17 2014-0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cell
JP6229290B2 (ja) 2013-04-09 2017-11-1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電極積層体及び二次電池
JP6400888B2 (ja) 2013-06-19 2018-10-03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EP3157079B1 (en) 2014-06-13 2018-10-17 LG Chem, Ltd. Lithium electrode and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same
KR20160002252A (ko) 2014-06-30 2016-01-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바인더 층을 포함하는 전극,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상기 전극의 제조방법
KR101752373B1 (ko) * 2014-10-31 2017-06-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복합체, 그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및 케이블형 전지 이차전지
KR101859251B1 (ko) 2014-12-08 2018-05-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복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 소자 및 상기 전극 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JP6602130B2 (ja) * 2014-12-26 2019-11-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1783445B1 (ko) 2015-03-17 2017-09-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층 구조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2370A1 (en) * 2006-11-01 2008-05-01 Katsumi Kashiwagi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forming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30022867A1 (en) * 2010-05-12 2013-01-24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Electrode for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the same
CN103959540A (zh) * 2012-11-23 2014-07-30 株式会社Lg化学 制备电极组件的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制备的电极组件
CN204375848U (zh) * 2013-05-07 2015-06-03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包含其的二次电池和线缆型二次电池
KR20160091732A (ko) * 2015-01-26 2016-08-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절연 코팅부를 포함하는 양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양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1246A (zh) * 2020-12-29 2021-04-2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片和电池
CN114725312A (zh) * 2022-04-29 2022-07-08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干法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40471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6743A4 (en) 2019-09-11
KR20180058333A (ko) 2018-06-01
EP3396743A1 (en) 2018-10-31
CN108604667B (zh) 2021-07-09
WO2018097455A1 (ko) 2018-05-31
EP3396743B1 (en) 2020-06-24
US11296325B2 (en) 2022-04-05
PL3396743T3 (pl) 2020-11-02
KR102044692B1 (ko) 2019-11-14
US20190020036A1 (en)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4667A (zh) 包括电极保护层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KR101664244B1 (ko) 전극의 표면에 패턴을 형성하는 방법, 이 방법을 이용해 제조된 전극 및 이 전극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03904290A (zh) 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水系锂离子电池
CN102332558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极片
CN101154750A (zh) 高倍率凝胶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057189A1 (zh) 一种固态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其相关的装置
JPWO2019116761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33915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2694196A (zh)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13285B1 (ko) 양면에 서로 다른 전극 활물질이 도포된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조립체
CN102122725B (zh) 一种锂-二硫化铁电池
CN117637988A (zh) 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223424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JP2011198600A (ja) 電池用電極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CN116190561A (zh) 钠离子电池的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188503B (zh) 电池组
US2022030244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on Which Resistance Layer is Formed
CN10129947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TW472425B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180100997A (ko) 건조전극의 표면에 패턴을 형성하는 방법
JP2002270241A (ja) 非水系二次電池
CN106558727B (zh) 一种锂硫电池
CN106165144B (zh) 扁平型二次电池
TWI775568B (zh) 高容量鈦酸鋰電池
US119090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ation of cylindrical and prismatic can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1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