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9463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9463A
CN108599463A CN201810563705.2A CN201810563705A CN108599463A CN 108599463 A CN108599463 A CN 108599463A CN 201810563705 A CN201810563705 A CN 201810563705A CN 108599463 A CN108599463 A CN 108599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transfer line
line road
plate
lin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37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9463B (zh
Inventor
夏百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you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05637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9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9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9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9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9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机构、支撑机构以及电机本体,散热机构下端装配有支撑机构,散热机构上安装有电机本体,散热机构包括中空箱体、连接管道、上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一、下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二、下L型输送管道、连接软管、上L型输送管道、中空把手、齿条杆、圆形齿轮以及活塞板,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L型导向孔、密封板、丝杆、转盘、螺纹杆、连接块、限位板、弹簧一、凸块、通孔、T型凹槽、开口槽、底板、连接杆以及弹簧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扩大了散热范围,而且也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快速拆装的功能,而且也便于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属于电机散热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通常是放置在电机下端面,导致其散热范围较低,而且也不便于对电机进行固定,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内部,而且螺栓是裸露在外面,进而降低了其美观性,而且也不便于拆装以及搬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机构、支撑机构以及电机本体,所述散热机构下端装配有支撑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上安装有电机本体,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中空箱体、连接管道、上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一、下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二、下L型输送管道、连接软管、上L型输送管道、中空把手、齿条杆、圆形齿轮以及活塞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L型导向孔、密封板、丝杆、转盘、螺纹杆、连接块、限位板、弹簧一、凸块、通孔、T型凹槽、开口槽、底板、连接杆以及弹簧二。
进一步地,在所述散热机构中,所述中空箱体下端安装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装配在上U型输送管道上端,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下端固定有活塞板,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安装在下U型输送管道上端上,所述活塞板设置在下U型输送管道内部,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前后两端均镶嵌有齿条杆,所述齿条杆外侧面设置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通过转轴安装在下U型输送管道前后两端上,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内上端固定有散热条块一,所述下U型输送管道内下端装配有散热条块二,所述下U型输送管道右端上安装有下L型输送管道,所述下L型输送管道上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上端装配有上L型输送管道,所述上L型输送管道环形侧面左部上安装有中空把手,所述中空把手左端通过轴承与中空箱体相连接,所述上L型输送管道左端穿过中空箱体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齿轮与齿条杆进行齿轮啮合,所述散热条块一以及散热条块二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散热条块一等距固定在上U型输送管道内上端,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电机本体放置在上U型输送管道以及下U型输送管道之间,然后使用人员握住圆形齿轮并进行转动,圆形齿轮转动带动齿条杆向下移动,齿条杆向下移动带动上U型输送管道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散热条块一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电机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同时也实现了对电机本体进行紧密接触,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把手通过螺纹与上L型输送管道相连接,所述下L型输送管道右端加工有圆孔,且圆孔内部镶嵌有O型圈,且O型圈装配在下L型输送管道上,所述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输送泵,且输送泵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中空把手并进行转动,中空把手转动带动上L型输送管道向左移动,进而实现上L型输送管道对电机本体右端进行夹紧,然后使用人员握住下L型输送管道向左移动,进而再次对电机本体进行夹紧,然后使用人员启动输送泵,输送泵工作带动下U型输送管道内部的冷却液进入下L型输送管道内部,然后冷却液依次穿过连接软管以及上L型输送管道,从而进入中空箱体内部,然后冷却液穿过连接管道从而进入上U型输送管道内部,然后冷却液的冷量分别传递给散热条块一以及散热条块二,从而对电机本体进行散热,同时冷却液移动从而进入下U型输送管道内部,进而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从而扩大了冷却范围,提高了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机构中,所述上支撑板下端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内部开设有L型导向孔,且L型导向孔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右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右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轴承与下支撑板右端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中部开设有T型凹槽,且T型凹槽内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固定在下支撑板上端,所述凸块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T型凹槽内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端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安装在凸块内部,所述上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内前后两壁均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内端通过轴承与螺纹杆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端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设置在上支撑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板以及下支撑板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内部安装有膨胀螺栓,所述通孔内上端固定有挡板,且挡板左右两端均通过弹簧一与限位板相连接,所述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与密封板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转盘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转动,然后丝杆在滚珠螺母副的作用下将转动运行变为直线运行,进而带动密封板向右移动,密封板向右移动从而对L型导向孔内部进行减压,进而对通孔内部进行减压,从而带动限位板向内移动,限位板向内移动从而从T型凹槽内移出,并进入凸块内部,同时限位板向内移动可对弹簧一进行压缩,实现了快速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操作简单,而内螺纹孔以及膨胀螺栓的设计则便于对下U型输送管道以及车体进行紧固连接,而且也实现了内嵌的安装方式,提高了其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上支撑板通过弹簧二与连接块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连接块并向外移动,连接块向外移动带动螺纹杆以及底板向外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块、螺纹杆以及底板从开口槽内部移出,同时连接块向外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外移动,连接杆向外移动可对弹簧二进行拉伸,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连接块,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底板向下转动,在连接块转动90°后,停止转动连接块,然后松开连接块,此时弹簧二恢复形变带动连接杆向内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块进入限位槽内,实现对连接块进行限位,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螺纹杆,螺纹杆转动从而沿着连接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底板向下移动,实现底板与车体相接触,然后继续转动螺纹杆,从而带动连接块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上支撑板向上移动,上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散热机构以及电机本体向上移动,实现了快速搬运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本发明通过添加中空箱体、连接管道、上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一、下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二、下L型输送管道、连接软管、上L型输送管道、中空把手、齿条杆、圆形齿轮以及活塞板,扩大了散热范围,而且也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发明通过添加上支撑板、下支撑板、L型导向孔、密封板、丝杆、转盘、螺纹杆、连接块、限位板、弹簧一、凸块、通孔、T型凹槽、开口槽、底板、连接杆以及弹簧二,实现了快速拆装的功能,而且也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中散热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中散热机构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中支撑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中支撑机构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机构、2-支撑机构、3-电机本体、101-中空箱体、102-连接管道、103-上U型输送管道、104-散热条块一、105-下U型输送管道、106-散热条块二、107-下L型输送管道、108-连接软管、109-上L型输送管道、110-中空把手、111-齿条杆、112-圆形齿轮、113-活塞板、201-上支撑板、202-下支撑板、203-L型导向孔、204-密封板、205-丝杆、206-转盘、207-螺纹杆、208-连接块、209-限位板、210-弹簧一、211-凸块、212-通孔、213-T型凹槽、214-开口槽、215-底板、216-连接杆、217-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机构1、支撑机构2以及电机本体3,散热机构1下端装配有支撑机构2,散热机构1上安装有电机本体3,散热机构1包括中空箱体101、连接管道102、上U型输送管道103、散热条块一104、下U型输送管道105、散热条块二106、下L型输送管道107、连接软管108、上L型输送管道109、中空把手110、齿条杆111、圆形齿轮112以及活塞板113,支撑机构2包括上支撑板201、下支撑板202、L型导向孔203、密封板204、丝杆205、转盘206、螺纹杆207、连接块208、限位板209、弹簧一210、凸块211、通孔212、T型凹槽213、开口槽214、底板215、连接杆216以及弹簧二217。
在散热机构1中,中空箱体101下端安装有连接管道102,连接管道102装配在上U型输送管道103上端,上U型输送管道103下端固定有活塞板113,上U型输送管道103安装在下U型输送管道105上端上,活塞板113设置在下U型输送管道105内部,上U型输送管道103前后两端均镶嵌有齿条杆111,齿条杆111外侧面设置有圆形齿轮112,圆形齿轮112通过转轴安装在下U型输送管道105前后两端上,上U型输送管道103内上端固定有散热条块一104,下U型输送管道105内下端装配有散热条块二106,下U型输送管道105右端上安装有下L型输送管道107,下L型输送管道107上端连接有连接软管108,连接软管108上端装配有上L型输送管道109,上L型输送管道109环形侧面左部上安装有中空把手110,中空把手110左端通过轴承与中空箱体101相连接,上L型输送管道109左端穿过中空箱体101右端。
在支撑机构2中,上支撑板201下端设置有下支撑板202,下支撑板202内部开设有L型导向孔203,且L型导向孔203内部设置有密封板204,密封板204右端连接有丝杆205,丝杆205右端固定有转盘206,转盘206通过轴承与下支撑板202右端相连接,上支撑板201下端面中部开设有T型凹槽213,且T型凹槽213内部设置有凸块211,凸块211固定在下支撑板202上端,凸块211内部开设有通孔212,T型凹槽213内部安装有限位板209,限位板209内端连接有弹簧一210,弹簧一210安装在凸块211内部,上支撑板201左右两端均加工有开口槽214,且开口槽214内前后两壁均安装有底板215,底板215内端通过轴承与螺纹杆207相连接,螺纹杆207上安装有连接块208,连接块208内端固定有连接杆216,连接杆216内端连接有弹簧二217,弹簧二217设置在上支撑板201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圆形齿轮112与齿条杆111进行齿轮啮合,散热条块一104以及散热条块二106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散热条块一104等距固定在上U型输送管道103内上端,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电机本体3放置在上U型输送管道103以及下U型输送管道105之间,然后使用人员握住圆形齿轮112并进行转动,圆形齿轮112转动带动齿条杆111向下移动,齿条杆111向下移动带动上U型输送管道10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散热条块一104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电机本体3进行夹持固定,同时也实现了对电机本体3进行紧密接触,提高了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把手110通过螺纹与上L型输送管道109相连接,下L型输送管道107右端加工有圆孔,且圆孔内部镶嵌有O型圈,且O型圈装配在下L型输送管道107上,连接管道102上安装有输送泵,且输送泵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中空把手110并进行转动,中空把手110转动带动上L型输送管道109向左移动,进而实现上L型输送管道109对电机本体3右端进行夹紧,然后使用人员握住下L型输送管道107向左移动,进而再次对电机本体3进行夹紧,然后使用人员启动输送泵,输送泵工作带动下U型输送管道105内部的冷却液进入下L型输送管道107内部,然后冷却液依次穿过连接软管108以及上L型输送管道109,从而进入中空箱体101内部,然后冷却液穿过连接管道102从而进入上U型输送管道103内部,然后冷却液的冷量分别传递给散热条块一104以及散热条块二106,从而对电机本体3进行散热,同时冷却液移动从而进入下U型输送管道105内部,进而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从而扩大了冷却范围,提高了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支撑板201以及下支撑板202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内部安装有膨胀螺栓,通孔212内上端固定有挡板,且挡板左右两端均通过弹簧一210与限位板209相连接,丝杆205通过滚珠螺母副与密封板204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转盘206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丝杆205转动,然后丝杆205在滚珠螺母副的作用下将转动运行变为直线运行,进而带动密封板204向右移动,密封板204向右移动从而对L型导向孔203内部进行减压,进而对通孔212内部进行减压,从而带动限位板209向内移动,限位板209向内移动从而从T型凹槽213内移出,并进入凸块211内部,同时限位板209向内移动可对弹簧一210进行压缩,实现了快速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操作简单,而内螺纹孔以及膨胀螺栓的设计则便于对下U型输送管道105以及车体进行紧固连接,而且也实现了内嵌的安装方式,提高了其美观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螺纹杆207通过螺纹与连接块208相连接,上支撑板201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上支撑板201通过弹簧二217与连接块208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连接块208并向外移动,连接块208向外移动带动螺纹杆207以及底板215向外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块208、螺纹杆207以及底板215从开口槽214内部移出,同时连接块208向外移动带动连接杆216向外移动,连接杆216向外移动可对弹簧二217进行拉伸,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连接块208,进而带动螺纹杆207转动,螺纹杆207转动从而带动底板215向下转动,在连接块208转动90°后,停止转动连接块208,然后松开连接块208,此时弹簧二217恢复形变带动连接杆216向内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块208进入限位槽内,实现对连接块208进行限位,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螺纹杆207,螺纹杆207转动从而沿着连接块208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底板215向下移动,实现底板215与车体相接触,然后继续转动螺纹杆207,从而带动连接块208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上支撑板201向上移动,上支撑板20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散热机构1以及电机本体3向上移动,实现了快速搬运的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机构、支撑机构以及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下端装配有支撑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上安装有电机本体,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中空箱体、连接管道、上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一、下U型输送管道、散热条块二、下L型输送管道、连接软管、上L型输送管道、中空把手、齿条杆、圆形齿轮以及活塞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L型导向孔、密封板、丝杆、转盘、螺纹杆、连接块、限位板、弹簧一、凸块、通孔、T型凹槽、开口槽、底板、连接杆以及弹簧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机构中,所述中空箱体下端安装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装配在上U型输送管道上端,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下端固定有活塞板,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安装在下U型输送管道上端上,所述活塞板设置在下U型输送管道内部,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前后两端均镶嵌有齿条杆,所述齿条杆外侧面设置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通过转轴安装在下U型输送管道前后两端上,所述上U型输送管道内上端固定有散热条块一,所述下U型输送管道内下端装配有散热条块二,所述下U型输送管道右端上安装有下L型输送管道,所述下L型输送管道上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上端装配有上L型输送管道,所述上L型输送管道环形侧面左部上安装有中空把手,所述中空把手左端通过轴承与中空箱体相连接,所述上L型输送管道左端穿过中空箱体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齿轮与齿条杆进行齿轮啮合,所述散热条块一以及散热条块二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散热条块一等距固定在上U型输送管道内上端,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电机本体放置在上U型输送管道以及下U型输送管道之间,然后使用人员握住圆形齿轮并进行转动,圆形齿轮转动带动齿条杆向下移动,齿条杆向下移动带动上U型输送管道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散热条块一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电机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同时也实现了对电机本体进行紧密接触,提高了散热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把手通过螺纹与上L型输送管道相连接,所述下L型输送管道右端加工有圆孔,且圆孔内部镶嵌有O型圈,且O型圈装配在下L型输送管道上,所述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输送泵,且输送泵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中空把手并进行转动,中空把手转动带动上L型输送管道向左移动,进而实现上L型输送管道对电机本体右端进行夹紧,然后使用人员握住下L型输送管道向左移动,进而再次对电机本体进行夹紧,然后使用人员启动输送泵,输送泵工作带动下U型输送管道内部的冷却液进入下L型输送管道内部,然后冷却液依次穿过连接软管以及上L型输送管道,从而进入中空箱体内部,然后冷却液穿过连接管道从而进入上U型输送管道内部,然后冷却液的冷量分别传递给散热条块一以及散热条块二,从而对电机本体进行散热,同时冷却液移动从而进入下U型输送管道内部,进而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从而扩大了冷却范围,提高了冷却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机构中,所述上支撑板下端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内部开设有L型导向孔,且L型导向孔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右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右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轴承与下支撑板右端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中部开设有T型凹槽,且T型凹槽内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固定在下支撑板上端,所述凸块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T型凹槽内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端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安装在凸块内部,所述上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内前后两壁均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内端通过轴承与螺纹杆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端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设置在上支撑板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以及下支撑板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内部安装有膨胀螺栓,所述通孔内上端固定有挡板,且挡板左右两端均通过弹簧一与限位板相连接,所述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与密封板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转盘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转动,然后丝杆在滚珠螺母副的作用下将转动运行变为直线运行,进而带动密封板向右移动,密封板向右移动从而对L型导向孔内部进行减压,进而对通孔内部进行减压,从而带动限位板向内移动,限位板向内移动从而从T型凹槽内移出,并进入凸块内部,同时限位板向内移动可对弹簧一进行压缩,实现了快速安装以及拆卸的功能,操作简单,而内螺纹孔以及膨胀螺栓的设计则便于对下U型输送管道以及车体进行紧固连接,而且也实现了内嵌的安装方式,提高了其美观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上支撑板通过弹簧二与连接块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连接块并向外移动,连接块向外移动带动螺纹杆以及底板向外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块、螺纹杆以及底板从开口槽内部移出,同时连接块向外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外移动,连接杆向外移动可对弹簧二进行拉伸,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连接块,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底板向下转动,在连接块转动90°后,停止转动连接块,然后松开连接块,此时弹簧二恢复形变带动连接杆向内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块进入限位槽内,实现对连接块进行限位,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螺纹杆,螺纹杆转动从而沿着连接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底板向下移动,实现底板与车体相接触,然后继续转动螺纹杆,从而带动连接块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上支撑板向上移动,上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散热机构以及电机本体向上移动,实现了快速搬运的功能。
CN201810563705.2A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Active CN108599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705.2A CN108599463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705.2A CN108599463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9463A true CN108599463A (zh) 2018-09-28
CN108599463B CN108599463B (zh) 2019-11-22

Family

ID=6363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3705.2A Active CN108599463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946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178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深圳齐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散热装置
CN110429752A (zh) * 2019-08-09 2019-11-08 王遇明 一种电动玩具车电机的可活动固定减震装置
CN110518740A (zh) * 2019-09-18 2019-11-29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抗冲击能力强的转矩输出设备
CN112104301A (zh) * 2020-09-18 2020-12-18 深圳市宇道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面电机驱动系统的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5073A (ja) * 1996-04-19 1997-10-31 Fuji Electric Co Ltd 冷媒冷却回転電機
EP1414135A2 (en) * 2002-10-24 2004-04-28 Fanuc Ltd Electric motor unit with cooling jacket
US7629715B1 (en) * 2005-05-31 2009-12-08 Synchrony,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machinery
DE102013217890A1 (de) * 2013-09-06 2015-03-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Elektromaschinengehäuse und Fahrzeugantrieb-Elektromaschine
CN205681221U (zh) * 2016-04-14 2016-11-09 黄小珍 一种带水冷散热防震组件电动机设备
CN106160300A (zh) * 2016-03-31 2016-11-23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的外壳、具有该外壳的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车辆
CN205992824U (zh) * 2016-08-29 2017-03-01 宿迁市天宁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冷却水泵的电动车电机
CN206559177U (zh) * 2017-03-20 2017-10-13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矢量永磁同步电机的水冷外壳
CN206977220U (zh) * 2017-07-07 2018-02-06 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的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5073A (ja) * 1996-04-19 1997-10-31 Fuji Electric Co Ltd 冷媒冷却回転電機
EP1414135A2 (en) * 2002-10-24 2004-04-28 Fanuc Ltd Electric motor unit with cooling jacket
US7629715B1 (en) * 2005-05-31 2009-12-08 Synchrony,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machinery
DE102013217890A1 (de) * 2013-09-06 2015-03-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Elektromaschinengehäuse und Fahrzeugantrieb-Elektromaschine
CN106160300A (zh) * 2016-03-31 2016-11-23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的外壳、具有该外壳的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车辆
CN205681221U (zh) * 2016-04-14 2016-11-09 黄小珍 一种带水冷散热防震组件电动机设备
CN205992824U (zh) * 2016-08-29 2017-03-01 宿迁市天宁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冷却水泵的电动车电机
CN206559177U (zh) * 2017-03-20 2017-10-13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矢量永磁同步电机的水冷外壳
CN206977220U (zh) * 2017-07-07 2018-02-06 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的冷却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178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深圳齐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散热装置
CN110429752A (zh) * 2019-08-09 2019-11-08 王遇明 一种电动玩具车电机的可活动固定减震装置
CN110518740A (zh) * 2019-09-18 2019-11-29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抗冲击能力强的转矩输出设备
CN112104301A (zh) * 2020-09-18 2020-12-18 深圳市宇道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面电机驱动系统的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9463B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946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液冷散热器结构
CN210884759U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电力工程用收线装置
CN208866835U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加工用夹紧定位装置
CN206961037U (zh) 一种计算机内部硬件连接线架
CN108000283A (zh) 一种刹车盘的高效打磨装置
CN10988843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组的散热方法
CN217179285U (zh) 一种拆分式可调节的反射炉冷却装置
CN110768469A (zh) 一种利用电机自身动力驱动的水循环散热结构
CN109604221A (zh) 一种空调散热装置
CN214741953U (zh) 一种炼油化工用压缩机冷却装置
CN215907980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11305429U (zh) 一种变速轴承的拆卸装置
CN209431951U (zh)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利用设备用换热装置
CN110645233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散热效果好的液压站
CN205009007U (zh) U型管头抛光装置
CN208083225U (zh) 传动轴油封滚铆装置
CN219319099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散热器
CN21507201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后端盖
CN218276286U (zh) 一种砂轮网片切割系统用电机冷却装置
CN217097319U (zh) 一种换热器制造用抛丸装置
CN214080840U (zh) 一种发电机碳刷抛光装置
CN213479142U (zh) 一种节能高效单螺杆泵配套的齿轮减速机
CN204525000U (zh) 一种盘式铣削装夹设备
CN220699234U (zh) 散热片接头打磨工具
CN213080350U (zh) 一种管道施工焊接工程车安装用辅助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3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1, No. 57, Junfa 1st Road, Dongke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XINYOU HARD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02, Xueyuan Road, 1, Shiqi District, Guangdong, Zhongshan

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