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4275A -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4275A
CN108594275A CN201810382940.XA CN201810382940A CN108594275A CN 108594275 A CN108594275 A CN 108594275A CN 201810382940 A CN201810382940 A CN 201810382940A CN 108594275 A CN108594275 A CN 108594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pseudo
receiver
iteration
range measur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29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希延
朱亮亮
纪元法
严素清
彭良福
李有明
张馨芳
赵松克
符强
王守华
邓洪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3829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4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4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4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33Multimode operation in different systems which transmit time stamped messages, e.g. GPS/GLON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各历元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2)提取伪距测量值、时间信息和星历参数;3)确定各卫星在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位置(Xs,Ys,Zs);4)获取星地距离;5)获取伪距测量值的测量误差方差σ2、并对伪距测量值进行加权;6)获取观测方程y=HΔx+v的伪距残差y和系数矩阵H;7)获取第k次迭代的接收机位置、卫星高度角;8)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并决定是否继续迭代过程。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好、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使用这种方法定位精度可达到:水平精度2米,高程精度3米。

Description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GPS信号还是北斗信号,都已经基本完全覆盖中国大陆区域,利用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导航定位已经十分常见。在某些场合下,如城市救援、野外救援、行车导航等应用场景,并不需要特别高的定位精度,且要求设备成本低和较低的设备复杂度,利用伪距单点定位便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然而,由于单点定位至少需要四颗观测条件良好的卫星,无论是单独的GPS系统还是单独的北斗系统,在很多场合都存在有效卫星数目不足的情况,造成单点定位精度大大降低甚至不能定位的恶劣影响,如高楼、树荫及其他多径传播较多的场合,而且,单系统定位中,由于冗余信息较少,定位轨迹波动大、不稳定。目前流行的单点定位方法,有的需要先检验接收机位置信息,局限性较大;有的利用最小二乘法直接求解,解算精度很差;有的未考虑伪距测量值的精度,直接令得到的测量值参与求解,精度尚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单点定位方法的改进依然十分有必要。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利用多卫星导航系统,增加有效卫星数目,提高解算稳定性;使另一方面,改进算法,提高算法性能,最终得到适用于多场合、稳定度高、精度满足要求的单点定位方法和接收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好、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使用这种方法定位精度可达到:水平精度2米,高程精度3米。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各历元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采用可同时接收北斗B1频点和GPS P1频点的接收机及天线接收北斗和GPS卫星信号,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是以16进制编码的数据流,针对接收机内部编码方式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符合国际标准的rinex格式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
2)提取伪距测量值、时间信息和星历参数:从步骤1)得到的rinex格式的观测数据中,包含所有可见卫星的伪距、载波相位、多普勒等测量值以及当前时刻的GPS时间,对于单点定位,只需要提取其中可见卫星的伪距测量值和GPS时间值;步骤1)得到的导航数据中,提取的星历参数包括9个基本星历参数即卫星轨道半长轴as、卫星轨道偏心率es、卫星轨道倾角i0、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Ω0、卫星轨道近地角距ω、卫星轨道平近点角M0、卫星平均运动角速率校正值Δn、卫星轨道倾角对时间的变化率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对时间的变化率星历参考时间toe;6个星历校正参数即卫星轨道升交点角距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uc、Cus,卫星轨道半径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rc、Crs,卫星轨道倾角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ic、Cis
3)确定各卫星在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位置(Xsi,Ysi,Zsi);
4)获取星地距离:首先对接收机位置赋初值,如果是定位的第一个历元,则初值为(0,0,0),否则为上一历元的定位结果(Xk-1,Yk-1,Zk-1),结合此接收机位置的初值与步骤3)中的卫星位置(Xs,Ys,Zs),得到星地距离R:
5)获取伪距测量值的测量误差方差σ2、并对伪距测量值进行加权:获取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值的测量误差方差σ2,依据此误差方差σ2对伪距测量值进行加权,σ2越大,代表测量值精度越低,其在位置解算中所占的权重越低,
伪距测量值的误差方差σ2由下式得到:
σ2=veph+vare+vion+vtrp
veph、vare、vion和vtrp分别是星历误差方差、卫星位置误差方差、电离层误差方差和对流层误差方差,
设观测卫星数为n,i从1到n取值,n颗卫星组成一个加权矩阵,权阵W是以为对角线元素的对角矩阵:
6)获取观测方程y=HΔx+v的伪距残差y和系数矩阵H:设迭代门限值为e、本次迭代的接收机坐标初值为(Xk-1,Yk-1,Zk-1),结合步骤4)得到的星地距离R与伪距测量值P作差得到伪距残差y,并获得观测方程的系数矩阵H,
伪距测量值P为:
P=r+(δtu-δts)+I+T+εp
其中,P是接收机伪距测量值,r是星地距离,δtu和δts分别是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I是电离层误差,T是对流层误差,εp是伪距测量噪声,
利用伪距测量值与伪距计算值(r+(δtu-δts)+I+T)之间的残差迭代求解接收机位置差值,伪距残差值表示为:
y=P-(r+(δtu-δts)+I+T)
由于接收机伪距残差测量值y已知,其与未知的位置差值Δx和随机测量误差v的关系式为测量方程:
y=HΔx+v
迭代求解过程,先对接收机位置赋一个初值,然后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根据伪距测量值残差矩阵求接收机位置的差值,将初值与本次迭代的差值相加得到下一次迭代的初值,即迭代求解过程是一个将初值与差值累加的过程,当差值小于阈值e时,表明接收机位置的求解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结束迭代,
对步骤3)中获得的所有卫星位置进行标号,设第i颗卫星的坐标为本次迭代的接收机坐标初值为(Xk-1,Yk-1,Zk-1),且有Δx=(dX,dY,dZ,δtu),设第i颗卫星的伪距测量值为Pi,则根据公式P=r+(δtu-δts)+I+T+εp有:
令:
有:
对n颗可用卫星,则可组成观测矩阵:
于是对于公式y=HΔx+v,伪距残差和系数矩阵分别为:
7)获取第k次迭代的接收机位置、卫星高度角:伪距残差y、未知的位置差值Δx和随机测量误差v的关系式为y=HΔx+v,对此方程用最小二乘求解Δx,将Δx与接收机坐标(Xk-1,Yk-1,Zk-1)相加,得到第k次迭代的接收机位置(Xk,Yk,Zk),若k=1,则根据(X1,Y1,Z1)与步骤3)求得的卫星坐标求卫星高度角,设置卫星截止高度角θthres为15度,剔除大于截止高度角的卫星,
方程y=HΔx+v用最小二乘(LS)估计得到:
令:
则:
(Xk,Yk,Zk)=(ΔX,ΔY,ΔZ)+(Xk-1,Yk-1,Zk-1)
截止高度角是在站心坐标系下求解得到的,站心坐标系下,接收机到卫星的观测向量为:
(δX,δY,δZ)=(Xsi,Ysi,Zsi)-(X1,Y1,Z1)
观测向量(δX,δY,δZ)可等效地表达在以接收机为远点的站心坐标系中的向量(Δe,Δn,Δu),变换关系为:
(Δe,Δn,Δu)=S×(δX,δY,δZ)
其中坐标变换矩阵S为:
λ为大地坐标系中的大地经度,φ为大地纬度,
卫星高度角为:
8)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并决定是否继续迭代过程:若Δx小于e,停止迭代,否则返回步骤4),继续迭代过程,直到Δx小于e,得到的(Xk,Yk,Zk)即为最终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接收机位置,
当迭代结果使得Δx中位置参数的欧式范数小于阈值e时,即当
时,结束迭代,将每次迭代得到的Δx与初始值累加,得到较为最终的单点定位结果,通常e的取值为0.0001,首次定位时,初值为0,否则,初值为上一个历元的接收机位置。
所述步骤3)包括:
(1)计算卫星t时刻的规划时间tk
tk=t-toe
(2)计算卫星的平均角速度n:
n=n0+Δn;
(3)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平近点角Mk
Mk=M0+n×tk
(4)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偏近点角Ek,根据公式M=E-es×sinE进行迭代求解,Ek的初值E0设置为Mk
(5)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真近点角vk
公式里有色彩请去掉
(6)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升交点角距Φk
Φk=vk+ω;
(7)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摄动校正项δuk、δrk、δik
δuk=Cus×sin(2Φk)+Cuc×cos(2Φk),
δrk=Crs×sin(2Φk)+Crc×cos(2Φk),
δik=Cis×sin(2Φk)+Cic×cos(2Φk);
(8)计算卫星摄动校正后的升交点角距uk、卫星矢径长度rk和轨道倾角ik
uk=Φk+δuk
rk=as(1-escosEk)+δrk
(9)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卫星在轨道平面的位置(xk′yk′):
(10)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升交点赤经Ωk
其中,
(11)计算卫星在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坐标(Xk Yk Zk):
卫星位置的计算都是根据9个基本星历参数、6个校正参数以及1个星历参考时间来求解,属于公知常识。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利用北斗+GPS双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单点定位,在某些信号较弱的场合下,不会出现由于卫星数目不足而导致的定位失败的情况,而且,增加的有效卫星数目,使参与定位解算的冗余信息更多,数据更充分,增强了定位解算的稳定性;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迭代加权最小二乘解算方法,不需要接收机先验的概略坐标,利用伪距测量值的误差方差对伪距测量值加权,使观测精度更高的伪距测量值具有更高的权重,同时设置的迭代门限值很小,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单点定位结果。
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好、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使用这种方法定位精度可达到:水平精度2米,高程精度3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a为实施例中的解算精度仿真,表示水平E方向单点定位结果与真值之差示意图;
图2-b为实施例中的解算精度仿真,表示水平N方向单点定位结果与真值之差示意图;
图2-c为实施例中的解算精度仿真,表示高程U方向单点定位结果与真值之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各历元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采用可同时接收北斗B1频点和GPS P1频点的接收机及天线接收北斗和GPS卫星信号,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是以16进制编码的数据流,针对接收机内部编码方式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符合国际标准的rinex格式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
2)提取伪距测量值、时间信息和星历参数:从步骤1)得到的rinex格式的观测数据中,包含所有可见卫星的伪距、载波相位、多普勒等测量值以及当前时刻的GPS时间,对于单点定位,只需要提取其中可见卫星的伪距测量值和GPS时间值;步骤1)得到的导航数据中,提取的星历参数包括9个基本星历参数即卫星轨道半长轴as、卫星轨道偏心率es、卫星轨道倾角i0、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Ω0、卫星轨道近地角距ω、卫星轨道平近点角M0、卫星平均运动角速率校正值Δn、卫星轨道倾角对时间的变化率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对时间的变化率星历参考时间toe;6个星历校正参数即卫星轨道升交点角距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uc、Cus,卫星轨道半径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rc、Crs,卫星轨道倾角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ic、Cis
3)确定各卫星在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位置(Xsi,Ysi,Zsi);
4)获取星地距离:首先对接收机位置赋初值,如果是定位的第一个历元,则初值为(0,0,0),否则为上一历元的定位结果(Xk-1,Yk-1,Zk-1),结合此接收机位置的初值与步骤3)中的卫星位置(Xs,Ys,Zs),得到星地距离:
5)获取伪距测量值的测量误差方差σ2、并对伪距测量值进行加权:获取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值的测量误差方差σ2,依据此误差方差σ2对伪距测量值进行加权,σ2越大,代表测量值精度越低,其在位置解算中所占的权重越低,
伪距测量值的误差方差σ2由下式得到:
σ2=veph+vare+vion+vtrp
veph、vare、vion和vtrp分别是星历误差方差、卫星位置误差方差、电离层误差方差和对流层误差方差,
设观测卫星数为n,i从1到n取值,n颗卫星组成一个加权矩阵,权阵W是以为对角线元素的对角矩阵:
6)获取观测方程y=HΔx+v的伪距残差y和系数矩阵H:设迭代门限值为e、本次迭代的接收机坐标初值为(Xk-1,Yk-1,Zk-1),结合步骤4)得到的星地距离R与伪距测量值P作差得到伪距残差y,并获得观测方程的系数矩阵H,
伪距测量值P为:
P=r+(δtu-δts)+I+T+εp
其中,P是接收机伪距测量值,r是星地距离,δtu和δts分别是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I是电离层误差,T是对流层误差,εp是伪距测量噪声,
利用伪距测量值与伪距计算值(r+(δtu-δts)+I+T)之间的残差迭代求解接收机位置差值,伪距残差值表示为:
y=P-(r+(δtu-δts)+I+T)
由于接收机伪距残差测量值y已知,其与未知的位置差值Δx和随机测量误差v的关系式为测量方程:
y=HΔx+v
迭代求解过程,先对接收机位置赋一个初值,然后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根据伪距测量值残差矩阵求接收机位置的差值,将初值与本次迭代的差值相加得到下一次迭代的初值,即迭代求解过程是一个将初值与差值累加的过程,当差值小于阈值e时,表明接收机位置的求解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结束迭代,
对步骤3)中获得的所有卫星位置进行标号,设第i颗卫星的坐标为且有Δx=(dX,dY,dZ,δtu),设第i颗卫星的伪距测量值为Pi,则根据公式P=r+(δtu-δts)+I+T+εp有:
令:
有:
对n颗可用卫星,则可组成观测矩阵:
于是对于公式y=HΔx+v,伪距残差和系数矩阵分别为:
7)获取第k次迭代的接收机位置,求卫星高度角:伪距残差y、未知的位置差值Δx和随机测量误差v的关系式为:y=HΔx+v,对此方程用最小二乘求解Δx,将Δx与接收机坐标(Xk-1,Yk-1,Zk-1)相加,得到第k次迭代的接收机位置(Xk,Yk,Zk),若k=1,则根据(X1,Y1,Z1)与步骤3)求得的卫星坐标求卫星高度角,设置卫星截止高度角θthres为15度,剔除大于截止高度角的卫星,
方程y=HΔx+v用最小二乘(LS)估计得到:
令:
则:
(Xk,Yk,Zk)=(ΔX,DY,ΔZ)+(Xk-1,Yk-1,Zk-1)
截止高度角是在站心坐标系下求解得到的,站心坐标系下,接收机到卫星的观测向量为:
(δX,δY,δZ)=(Xsi,Ysi,Zsi)-(X1,Y1,Z1)
观测向量(δX,δY,δZ)可等效地表达在以接收机为远点的站心坐标系中的向量(Δe,Δn,Δu),变换关系为:
(Δe,Δn,Δu)=S×(δX,δY,δZ)
其中坐标变换矩阵S为:
λ为大地坐标系中的大地经度,φ为大地纬度,
卫星高度角为:
8)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并决定是否继续迭代过程:若Δx小于e,停止迭代,否则返回步骤4),继续迭代过程,直到Δx小于e,得到的(Xk,Yk,Zk)即为最终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接收机位置,
当迭代结果使得Δx中位置参数的欧式范数小于阈值e时,即当
时,结束迭代,将每次迭代得到的Δx与初始值累加,得到较为最终的单点定位结果,通常e的取值为0.0001,首次定位时,初值为0,否则,初值为上一个历元的接收机位置。
所述步骤3)包括:
(1)计算卫星t时刻的规划时间tk
tk=t-toe
(2)计算卫星的平均角速度n:
n=n0+Δn;
(3)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平近点角Mk
Mk=M0+n×tk
(4)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偏近点角Ek,根据公式M=E-es×sinE进行迭代求解,Ek的初值E0设置为Mk
(5)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真近点角vk
(6)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升交点角距Φk
Φk=vk+ω;
(7)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摄动校正项δuk、δrk、δik
δuk=Cus×sin(2Φk)+Cuc×cos(2Φk),
δrk=Crs×sin(2Φk)+Crc×cos(2Φk),
δik=Cis×sin(2Φk)+Cic×cos(2Φk);
(8)计算卫星摄动校正后的升交点角距uk、卫星矢径长度rk和轨道倾角ik
uk=Φk+δuk
rk=as(1-es cosEk)+δrk
(9)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卫星在轨道平面的位置(xk′yk′):
(10)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升交点赤经Ωk
其中,
(11)计算卫星在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坐标(Xk Yk Zk):
对实验采集的实时北斗+GPS单频数据,依照本实施例方法进行单点定位,定位时长为25分钟,历元间隔1秒,仿真结果如图2-a、图2-b、图2-c所示,可以看出,在E和N水平方向上,本实施例方法单点定位得到的结果与真实坐标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2米、在U高程方向上,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3米。

Claims (2)

1.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各历元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采用可同时接收北斗B1频点和GPS P1频点的接收机及天线接收北斗和GPS卫星信号,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是以16进制编码的数据流,针对接收机内部编码方式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符合国际标准的rinex格式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
2)提取伪距测量值、时间信息和星历参数:从步骤1)得到的rinex格式的观测数据中,提取其中可见卫星的伪距测量值和GPS时间值;从步骤1)得到的导航数据中,提取的星历参数包括9个基本星历参数即卫星轨道半长轴as、卫星轨道偏心率es、卫星轨道倾角i0、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Ω0、卫星轨道近地角距ω、卫星轨道平近点角M0、卫星平均运动角速率校正值Δn、卫星轨道倾角对时间的变化率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对时间的变化率星历参考时间toe;6个星历校正参数即卫星轨道升交点角距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uc、Cus,卫星、轨道半径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rc、Crs,卫星轨道倾角正、余弦调和校正振幅Cic、Cis
3)确定各卫星在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位置(Xs,Ys,Zs);
4)获取星地距离:首先对接收机位置赋初值,如果是定位的第一个历元,则初值为(0,0,0),否则为上一历元的定位结果(Xk-1,Yk-1,Zk-1),结合此接收机位置的初值与步骤3)中的卫星位置(Xs,Ys,Zs),得到星地距离R:
5)获取伪距测量值的测量误差方差σ2、并对伪距测量值进行加权:获取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值的测量误差方差σ2,依据此误差方差σ2对伪距测量值进行加权,伪距测量值的误差方差σ2由下式得到:
σ2=veph+vare+vion+vtrp
veph、vare、vion和vtrp分别是星历误差方差、卫星位置误差方差、电离层误差方差和对流层误差方差,
设观测卫星数为n,i从1到n取值,n颗卫星组成一个加权矩阵,权阵W是以为对角线元素的对角矩阵:
6)获取观测方程y=HΔx+v的伪距残差y和系数矩阵H:设迭代门限值为e、本次迭代的接收机坐标初值为(Xk-1,Yk-1,Zk-1),结合步骤4)中得到星地距离R与伪距测量值P作差得到伪距残差y,并获得观测方程的系数矩阵H,
伪距测量值P为:
P=r+(δtu-δts)+I+T+εp
其中,P是接收机伪距测量值,r是星地距离,δtu和δts分别是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I是电离层误差,T是对流层误差,εp是伪距测量噪声,
利用伪距测量值与伪距计算值(r+(δtu-δts)+I+T)之间的残差迭代求解接收机位置差值,伪距残差值表示为:
y=P-(r+(δtu-δts)+I+T)
由于接收机伪距残差测量值y已知,其与未知的位置差值Δx和随机测量误差v的关系式为测量方程:
y=HΔx+v
迭代求解过程,先对接收机位置赋一个初值,然后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根据伪距测量值残差矩阵求接收机位置的差值,将初值与本次迭代的差值相加得到下一次迭代的初值,即迭代求解过程是一个将初值与差值累加的过程,当差值小于阈值e时,表明接收机位置的求解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结束迭代,
对步骤3)中获得的所有卫星位置进行标号,设第i颗卫星的坐标为本次迭代的接收机坐标初值为(Xk-1,Yk-1,Zk-1),且有Δx=(dX,dY,dZ,δtu),设第i颗卫星的伪距测量值为Pi,则根据公式P=r+(δtu-δts)+I+T+εp有:
令:
有:
对n颗可用卫星,则可组成观测矩阵:
于是对于公式y=HΔx+v,伪距残差和系数矩阵分别为:
7)获取第k次迭代的接收机位置、卫星高度角:伪距残差y、未知的位置差值Δx和随机测量误差v的关系式为y=HΔx+v,对此方程用最小二乘求解Δx,将Δx与接收机坐标(Xk-1,Yk-1,Zk-1)相加,得到第k次迭代的接收机位置(Xk,Yk,Zk),若k=1,则根据(X1,Y1,Z1)与步骤3)求得的卫星坐标求卫星高度角,设置卫星截止高度角θthres为15度,剔除大于截止高度角的卫星,
方程y=HΔx+v用最小二乘(LS)估计得到:
令:
则:
(Xk,Yk,Zk)=(ΔX,ΔY,ΔZ)+(Xk-1,Yk-1,Zk-1)
截止高度角是在站心坐标系下求解得到的,站心坐标系下,接收机到卫星的观测向量为:
(δX,δY,δZ)=(Xsi,Ysi,Zsi)-(X1,Y1,Z1)
观测向量(δX,δY,δZ)可等效地表达在以接收机为远点的站心坐标系中的向量(Δe,Δn,Δu),变换关系为:
(Δe,Δn,Δu)=S×(δX,δY,δZ)
其中坐标变换矩阵S为:
λ为大地坐标系中的大地经度,φ为大地纬度,
卫星高度角为:
8)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并决定是否继续迭代过程:若Δx小于e,停止迭代,否则返回步骤4),继续迭代过程,直到Δx小于e,得到的(Xk,Yk,Zk)即为最终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接收机位置,
当迭代结果使得Δx中位置参数的欧式范数小于阈值e时,即当
时,结束迭代,将每次迭代得到的Δx与初始值累加,得到较为最终的单点定位结果,通常e的取值为0.0001,首次定位时,初值为(0,0,0),否则,初值为上一个历元的接收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包括:
(1)计算卫星t时刻的规划时间tk
tk=t-toe
(2)计算卫星的平均角速度n:
n=n0+Δn;
(3)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平近点角Mk
Mk=M0+n×tk
(4)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偏近点角Ek,根据公式M=E-es×sinE进行迭代求解,Ek的初值E0设置为Mk
(5)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真近点角vk
(6)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升交点角距Φk
Φk=vk+ω;
(7)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摄动校正项δuk、δrk、δik
δuk=Cus×sin(2Φk)+Cuc×cos(2Φk),
δrk=Crs×sin(2Φk)+Crc×cos(2Φk),
δik=Cis×sin(2Φk)+Cic×cos(2Φk);
(8)计算卫星轨道摄动校正后的升交点角距uk、卫星矢径长度rk和轨道倾角ik
uk=Φk+δuk
rk=as(1-escos Ek)+δrk
(9)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卫星在轨道平面的位置(x′ky′k):
(10)计算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升交点赤经Ωk
其中,
(11)计算卫星在WGS-84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坐标(Xk Yk Zk):
CN201810382940.XA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Pending CN108594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2940.XA CN108594275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2940.XA CN108594275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4275A true CN108594275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2940.XA Pending CN108594275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4275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4931A (zh) * 2018-10-08 2019-03-08 闽江学院 一种静态伪距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44930A (zh) * 2018-10-08 2019-03-08 闽江学院 一种基于分步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33703A (zh) * 2018-12-27 2019-04-16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遮挡场景的北斗导航无源定位方法
CN109932734A (zh) * 2019-04-09 2019-06-2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伪卫星位置的计算方法
CN110133700A (zh) * 2019-05-27 2019-08-16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载综合导航定位方法
CN110261822A (zh) * 2018-12-26 2019-09-20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单点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27757A (zh) * 2019-12-26 2020-03-27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观测数据的质控方法、装置及定位装置
CN110942713A (zh) * 2019-11-22 2020-03-3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变电站人员行为管控智能工牌
CN111083779A (zh) * 2019-12-19 2020-04-28 四川科道芯国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腕部穿戴设备进行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36313A (zh) * 2019-04-17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测量的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1913197A (zh) * 2020-07-17 2020-11-10 燕山大学 Gps_bds双模授时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方法
CN112254719A (zh) * 2020-09-28 2021-01-22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双坐标参数空间目标定位方法
CN112285749A (zh) * 2020-10-21 2021-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始观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26572A (zh) * 2020-11-30 2021-03-19 湘潭大学 室内外无缝导航的网络切换方法与定位系统
CN112782732A (zh) * 2020-12-29 2021-05-11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导航信号解析方法及计算机存可读介质
CN113156474A (zh) * 2021-04-23 2021-07-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混合星座自适应导航定位方法
CN113190911A (zh) * 2021-03-11 2021-07-30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区域多目标卫星探测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3467221A (zh) * 2021-07-13 2021-10-01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导航授时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5574906A (zh) * 2022-10-12 2023-01-0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的桥梁动态称重算法
CN115856982A (zh) * 2023-02-22 2023-03-28 广州导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对位置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167A (zh) * 2012-11-12 2013-03-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gps/北斗系统双模测时完好性监测方法
CN103364801A (zh) * 2012-03-30 2013-10-2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倍增定位精度的方法
CN104597465A (zh) * 2015-01-23 2015-05-06 河海大学 一种提高gps与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收敛速度的方法
CN106814376A (zh) * 2015-12-02 2017-06-09 成都联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精确厘米级单点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4801A (zh) * 2012-03-30 2013-10-2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倍增定位精度的方法
CN102981167A (zh) * 2012-11-12 2013-03-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gps/北斗系统双模测时完好性监测方法
CN104597465A (zh) * 2015-01-23 2015-05-06 河海大学 一种提高gps与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收敛速度的方法
CN106814376A (zh) * 2015-12-02 2017-06-09 成都联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精确厘米级单点定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刚: "BDS/GPS组合定位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陈立: "BDS/GPS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4930B (zh) * 2018-10-08 2020-11-10 闽江学院 一种基于分步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44930A (zh) * 2018-10-08 2019-03-08 闽江学院 一种基于分步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85752B (zh) * 2018-10-08 2023-12-15 闽江学院 一种定位精度高的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31493B (zh) * 2018-10-08 2023-12-15 闽江学院 一种精度高的静态伪距单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731493A (zh) * 2018-10-08 2021-04-30 闽江学院 一种精度高的静态伪距单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444931A (zh) * 2018-10-08 2019-03-08 闽江学院 一种静态伪距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85752A (zh) * 2018-10-08 2021-01-29 闽江学院 一种定位精度高的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44931B (zh) * 2018-10-08 2020-12-15 闽江学院 一种静态伪距单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61822A (zh) * 2018-12-26 2019-09-20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单点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33703A (zh) * 2018-12-27 2019-04-16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遮挡场景的北斗导航无源定位方法
CN109932734A (zh) * 2019-04-09 2019-06-2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伪卫星位置的计算方法
CN111836313A (zh) * 2019-04-17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测量的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0133700A (zh) * 2019-05-27 2019-08-16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载综合导航定位方法
CN110133700B (zh) * 2019-05-27 2023-01-3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载综合导航定位方法
CN110942713A (zh) * 2019-11-22 2020-03-3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变电站人员行为管控智能工牌
CN111083779A (zh) * 2019-12-19 2020-04-28 四川科道芯国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腕部穿戴设备进行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27757A (zh) * 2019-12-26 2020-03-27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观测数据的质控方法、装置及定位装置
CN110927757B (zh) * 2019-12-26 2022-03-04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观测数据的质控方法、装置及定位装置
CN111913197A (zh) * 2020-07-17 2020-11-10 燕山大学 Gps_bds双模授时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方法
CN112254719A (zh) * 2020-09-28 2021-01-22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双坐标参数空间目标定位方法
CN112254719B (zh) * 2020-09-28 2023-09-05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双坐标参数空间目标定位方法
CN112285749A (zh) * 2020-10-21 2021-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始观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26572A (zh) * 2020-11-30 2021-03-19 湘潭大学 室内外无缝导航的网络切换方法与定位系统
CN112526572B (zh) * 2020-11-30 2022-08-30 湘潭大学 室内外无缝导航的网络切换方法与定位系统
CN112782732B (zh) * 2020-12-29 2023-08-29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导航信号解析方法及计算机存可读介质
CN112782732A (zh) * 2020-12-29 2021-05-11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导航信号解析方法及计算机存可读介质
CN113190911A (zh) * 2021-03-11 2021-07-30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区域多目标卫星探测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3156474A (zh) * 2021-04-23 2021-07-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混合星座自适应导航定位方法
CN113156474B (zh) * 2021-04-23 2024-01-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混合星座自适应导航定位方法
CN113467221A (zh) * 2021-07-13 2021-10-01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导航授时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5574906A (zh) * 2022-10-12 2023-01-0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的桥梁动态称重算法
CN115574906B (zh) * 2022-10-12 2023-09-2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迭代加权最小二乘的桥梁动态称重算法
CN115856982A (zh) * 2023-02-22 2023-03-28 广州导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对位置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4275A (zh) 一种北斗+gps双模单点定位方法
CN111751853B (zh) 一种gnss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CN102998690B (zh) 一种基于gps载波双差方程的姿态角直接求解方法
Jiang et al. GNSS NLOS and multipath error mitigation using advanced multi-constellation consistency checking with height aiding
CN109883313B (zh) 一种基于单频gnss定位技术监测高铁大桥动态挠度的方法
CN104536026A (zh) 一种动态对动态实时测量系统
CN104597471A (zh) 面向时钟同步多天线gnss接收机的定向测姿方法
CN108594272A (zh) 一种基于鲁棒卡尔曼滤波的抗欺骗干扰组合导航方法
CN104111467A (zh) 一种基于北斗三频宽巷组合的网络rtk瞬时定位方法
CN113358017B (zh) 一种多站协同处理的gnss高精度变形监测方法
CN102749637A (zh) 一种车载gps精确定位的实现方法
CN103033822B (zh) 移动信息确定装置、方法以及接收机
CN109613582A (zh) 一种车载实时单频米级伪距定位方法
CN103901443A (zh) 一种gnss互操作性能评估方法
Raquet et a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mobile pseudolite concept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CN115685260A (zh) Gls基准站的识别欺骗干扰识别方法、装置、平台和介质
CN111751856A (zh) 一种基于ppp技术的海底大地基准点精确定位方法
Varbla et al. Assessment of marine geoid models by ship-borne GNSS profiles
CN105973213B (zh) 一种顾及垂线偏差改正的激光投点方法及系统
CN110515103A (zh) 一种低轨导航增强ppp-rtk对流层延迟产品生成方法
Boon et al. Precise aircraft positioning by fast ambiguity resolution using improved troposphere modeling
CN105527639A (zh) 一种基于平滑与外推的卫星定位方法
CN112987068B (zh) 一种基于测距信息辅助的卫星导航高精度相对定位方法
CN108508470A (zh) 面向全球无缝的瞬时分米级导航定位方法
CN110109163B (zh) 一种附有高程约束的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