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9959A -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9959A
CN108589959A CN201711407818.5A CN201711407818A CN108589959A CN 108589959 A CN108589959 A CN 108589959A CN 201711407818 A CN201711407818 A CN 201711407818A CN 108589959 A CN108589959 A CN 108589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emplate
constructional column
construction
rese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78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云国
周思嘉
Original Assignee
Sili Spe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i Spe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li Spe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078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9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9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9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56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 E04B2/562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with fillings between the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56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 E04B2/64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with elongated members of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有效胶凝成分进行处理和加工,用建筑废料制造成的再生环保活性材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采用新的现浇方法能够减少人力,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墙体的制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对居住建筑需求逐年加大,新建建筑的增长对实现城乡人口转移、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是城市旧城区改造和城镇新区建设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例如废弃混凝土块、废旧砖头等,每年约有35亿吨左右,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70%以上,垃圾围城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城市建筑垃圾清运、填埋土地占用、城市环境污染和城市管理带来严峻的考验;二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逐渐向绿色化、环保节能化、舒适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新的材料和技术;三是虽然城镇化建设带来众多的就业岗位,但近年来,建筑行业“用工难”问题已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传统手工砌墙,劳动强度大,易产生职业病,技术工人十分紧缺,阻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要解决好以上问题,科技创新是必然的、重要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项目现场勘查、清理,首先对项目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及消毒处理;
S2:测量放线;
S3:构造柱预制固定,构造柱与非承重墙进行一体化、一次性现浇成型,使构造柱与非承重墙成为有机整体;
S4:预埋管线设置固定;
S5:预埋门框、窗框,根据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安装预埋门框和窗框;
S6:模板支撑体系准备;
S7:非承重墙体模板安放;
S8:非承重墙体现浇施工,采用泵送方式进行,直接将该混凝土注入到模板内部;
S9:墙体养护,每隔1小时进行对墙体洒水,加快墙体凝固;
S10:模板拆除,浇筑完成后,10-12小时后可达到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可进行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除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
S11:墙体整理,模版拆除完毕后对腔体的边角料进行拆除处理;
S12:项目竣工验收。
本发明优选地,根据步骤S2,所述测量放线包括
地库砌体测量放线,查看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进行基础墙引点放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将墙的轴线和边线引测于基础上,弹好黑线,再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已浇筑的混凝土墙柱上,做好+1.10米标高油漆记号,经复查无误后向监理公司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地库墙体的浇筑工序;
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首先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对墙体轴线施测,观察施测的轴线与基础墙的轴线是否吻合,并与建筑施工图对照,进行尺寸核实,有误差时应进行复查,直至查出误差所在,符合要求为止;有门洞的应弹出门洞位置黑线;对于标高施测,必须根据标高总控制点位来抄测,在砼墙柱上做+1.05米标高油漆记号,施工时用该标高点来对门窗过梁、预留洞口及墙体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每个楼层都应根据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控制点和主体结构施工预留的放线洞口,使用专用水准仪对各楼层预留的基准点和轴线位置校核合格后,再用经纬仪进行楼层内的细部控制线的引测;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自控制轴线引测出外墙、隔墙及内墙等位置的控制线、门窗洞口、水电设备预留洞口的位置线,并经复核无误后用红色油漆在控制线位置做好三角形控制标志,以防破坏,对于水电设备的预留洞口,控制线测设完成后,应经各专业人员复核后方可施工;
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时留设的标高控制点,并校核合格后,采用50米钢卷尺竖向传递,每层必须经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超过5mm,交叉利用水准仪测放出每个楼层的建筑+50CM线或+1.03米线,做好油漆标记,并弹好黑线,以此作为各楼层墙体、过梁、各种预留洞口及预埋件的标高控制线。
本发明优选地,根据步骤S3,所述构造柱预制固定包括
构造柱的位置定位,构造柱以建筑施工图标注的位置为准,如建筑施工图上未标注,构造柱应按照以下原则设置,
a、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b、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两端部;
c、房屋填充墙转角处和纵墙与横墙交汇处;
d、当墙长超过5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体中间部位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4M或小于或等于墙高的2倍;
构造柱上下固定,构造柱上下两端纵筋可锚入梁中,先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后把构造柱纵筋与梁结构预留的构造柱纵筋进行搭接,构造柱与上下梁应可靠搭接,构造柱不能与主体框架结构联结过牢,使构造柱成为梁的支点,当上下梁结构没有预留纵筋,先在下部构造柱位置上凿四个孔,安装固定构造柱纵筋,后构造柱纵筋伸至上梁底部,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在构造柱钢筋设置时,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设置方式是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时,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构造柱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构造柱钢筋骨架预制、箍筋绑扎、纵筋在上下梁之间的搭接等,均可参照砌墙构造柱的预制和设置方法进行;
在非承重墙测量放线时,根据建筑施工图预埋管线的要求,对构造柱和预埋管线位置、标高同时进行测量放线,在安装顺序上,先安装固定构造柱所有的钢筋,然后安装固定预埋管线,构造柱的纵筋、箍筋和水平拉筋是否可以作为预埋管线的辅助支撑,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非承重墙构造柱纵筋、箍筋和水平拉筋安装固定完成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认真进行检查复核,并做好详细的复核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项目经理检查复核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
本发明优选地,根据步骤S4,所述预埋管线设置固定包括
审阅建筑施工图纸,查看各系统管线布置要求和分布情况,对照现场建筑结构预埋、预留施工情况,仔细核对结构留洞中的各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的布置坐标、标高位置,检查结构施工中管线预埋、预留是否存在差错或遗漏现象;
在非承重墙管线预埋、预留施工前,对照现场结构施工各管道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确定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的规格大小、选用材质、规格和数量,进行预留套管和预埋件的加工预制和材料进场计划;
预埋管两头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结实,预埋管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小于或等于5mm,预埋管道设置在墙体内部。
本发明优选地,根据步骤S5,所述模板支撑体系准备,根据建筑施工图和主体结构施工图,进行作业区域和施工流水段的规划设计,绘制出模板的平面布置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撑组装图、模板节点大样图;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模板的整体刚度、整体连接、侧压力、穿墙对拉固定铁片的拉应力、斜撑的稳定性及承载力进行验算,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模板构件的编号、数量、尺寸进行核查,完善的编号系统有助于模板构件的识别,在完成非承重墙测量放线后,在模板安装前再次对测量放线图进行复核,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性,根据控制线弹出非承重墙墙体边线及200mm外侧控制线,方便模板的定位及校正,进行模板找平,并保证模板的底部平整,墙体平整度应控制在±5mm范围内,在墙身的两端及转角处,用Ф8钢筋定位,中间每隔2-3m应焊接一个定位筋。
本发明优选地,根据步骤S7,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安放,安装内墙模板时先沿控制线放置好模板后,用支撑临时固定,两边同时开始安装墙模板,墙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上预留孔穿上对拉固定铁片,布置上、中、下共三道,对拉固定铁片外边附三道背楞,转角处设置直角背楞,防止墙模板发生扭转、错台,保证墙面的顺直光滑,墙模板初步安装完毕后,安装斜向支撑,对墙模板的水平标高及垂直度进行调整,在调整模板时,必须严格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模板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高度的千分之三,墙模板调整完毕后,再安装墙顶边模,为准备下一步的安装作好准备,在每扇墙的内侧铝木模板上方,离顶部100mm处左右各开一直径为133mm的进料口,并安装固定进料活接头,模板底部用石膏堵缝,空隙较大处用方木填堵,方木应贴在铝木模板的下端,平直放置,保证层间墙体的平滑过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有效胶凝成分进行处理和加工,用建筑废料制造成的再生环保活性材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采用新的现浇方法能够减少人力,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墙体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项目现场勘查、清理,首先对项目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及消毒处理;
S2:测量放线包括
地库砌体测量放线,查看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进行基础墙引点放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将墙的轴线和边线引测于基础上,弹好黑线,再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已浇筑的混凝土墙柱上,做好+1.10米标高油漆记号,经复查无误后向监理公司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地库墙体的浇筑工序;
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首先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对墙体轴线施测,观察施测的轴线与基础墙的轴线是否吻合,并与建筑施工图对照,进行尺寸核实,有误差时应进行复查,直至查出误差所在,符合要求为止;有门洞的应弹出门洞位置黑线;对于标高施测,必须根据标高总控制点位来抄测,在砼墙柱上做+1.05米标高油漆记号,施工时用该标高点来对门窗过梁、预留洞口及墙体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每个楼层都应根据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控制点和主体结构施工预留的放线洞口,使用专用水准仪对各楼层预留的基准点和轴线位置校核合格后,再用经纬仪进行楼层内的细部控制线的引测;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自控制轴线引测出外墙、隔墙及内墙等位置的控制线、门窗洞口、水电设备预留洞口的位置线,并经复核无误后用红色油漆在控制线位置做好三角形控制标志,以防破坏,对于水电设备的预留洞口,控制线测设完成后,应经各专业人员复核后方可施工;
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时留设的标高控制点,并校核合格后,采用50米钢卷尺竖向传递,每层必须经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超过5mm,交叉利用水准仪测放出每个楼层的建筑+50CM线或+1.03米线,做好油漆标记,并弹好黑线,以此作为各楼层墙体、过梁、各种预留洞口及预埋件的标高控制线;
S3:构造柱预制固定,构造柱与非承重墙进行一体化、一次性现浇成型,使构造柱与非承重墙成为有机整体,包括
构造柱的位置定位,构造柱以建筑施工图标注的位置为准,如建筑施工图上未标注,构造柱应按照以下原则设置,
a、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b、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两端部;
c、房屋填充墙转角处和纵墙与横墙交汇处;
d、当墙长超过5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体中间部位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4M或小于或等于墙高的2倍;
构造柱上下固定,构造柱上下两端纵筋可锚入梁中,先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后把构造柱纵筋与梁结构预留的构造柱纵筋进行搭接,构造柱与上下梁应可靠搭接,构造柱不能与主体框架结构联结过牢,使构造柱成为梁的支点,当上下梁结构没有预留纵筋,先在下部构造柱位置上凿四个孔,安装固定构造柱纵筋,后构造柱纵筋伸至上梁底部,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在构造柱钢筋设置时,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设置方式是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时,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构造柱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构造柱钢筋骨架预制、箍筋绑扎、纵筋在上下梁之间的搭接等,均可参照砌墙构造柱的预制和设置方法进行;
在非承重墙测量放线时,根据建筑施工图预埋管线的要求,对构造柱和预埋管线位置、标高同时进行测量放线,在安装顺序上,先安装固定构造柱所有的钢筋,然后安装固定预埋管线,构造柱的纵筋、箍筋和水平拉筋是否可以作为预埋管线的辅助支撑,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非承重墙构造柱纵筋、箍筋和水平拉筋安装固定完成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认真进行检查复核,并做好详细的复核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项目经理检查复核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
S4:预埋管线设置固定包括
审阅建筑施工图纸,查看各系统管线布置要求和分布情况,对照现场建筑结构预埋、预留施工情况,仔细核对结构留洞中的各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的布置坐标、标高位置,检查结构施工中管线预埋、预留是否存在差错或遗漏现象;
在非承重墙管线预埋、预留施工前,对照现场结构施工各管道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确定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的规格大小、选用材质、规格和数量,进行预留套管和预埋件的加工预制和材料进场计划;
预埋管两头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结实,预埋管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小于或等于5mm,预埋管道设置在墙体内部;
S5:预埋门框、窗框,根据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安装预埋门框和窗框;
S6:模板支撑体系准备,根据建筑施工图和主体结构施工图,进行作业区域和施工流水段的规划设计,绘制出模板的平面布置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撑组装图、模板节点大样图;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模板的整体刚度、整体连接、侧压力、穿墙对拉固定铁片的拉应力、斜撑的稳定性及承载力进行验算,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模板构件的编号、数量、尺寸进行核查,完善的编号系统有助于模板构件的识别,在完成非承重墙测量放线后,在模板安装前再次对测量放线图进行复核,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性,根据控制线弹出非承重墙墙体边线及200mm外侧控制线,方便模板的定位及校正,进行模板找平,并保证模板的底部平整,墙体平整度应控制在±5mm范围内,在墙身的两端及转角处,用Ф8钢筋定位,中间每隔2-3m应焊接一个定位筋;
S7:非承重墙体模板安放,安装内墙模板时先沿控制线放置好模板后,用支撑临时固定,两边同时开始安装墙模板,墙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上预留孔穿上对拉固定铁片,布置上、中、下共三道,对拉固定铁片外边附三道背楞,转角处设置直角背楞,防止墙模板发生扭转、错台,保证墙面的顺直光滑,墙模板初步安装完毕后,安装斜向支撑,对墙模板的水平标高及垂直度进行调整,在调整模板时,必须严格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模板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高度的千分之三,墙模板调整完毕后,再安装墙顶边模,为准备下一步的安装作好准备,在每扇墙的内侧铝木模板上方,离顶部100mm处左右各开一直径为133mm的进料口,并安装固定进料活接头,模板底部用石膏堵缝,空隙较大处用方木填堵,方木应贴在铝木模板的下端,平直放置,保证层间墙体的平滑过度;
S8:非承重墙体现浇施工,采用泵送方式进行,直接将该混凝土注入到模板内部;
S9:墙体养护,每隔1小时进行对墙体洒水,加快墙体凝固;
S10:模板拆除,浇筑完成后,10-12小时后可达到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可进行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除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
S11:墙体整理,模版拆除完毕后对腔体的边角料进行拆除处理;
S12:项目竣工验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有效胶凝成分进行处理和加工,用建筑废料制造成的再生环保活性材料配制而成的非承重墙体,具有高流态的特性,适合于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施工,施工工艺简捷、可靠、轻质、高强、成本经济的优点,还具备隔音、保温隔热、环保、耐久性好的优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项目现场勘查、清理,首先对项目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及消毒处理;
S2:测量放线;
S3:构造柱预制固定,构造柱与非承重墙进行一体化、一次性现浇成型,使构造柱与非承重墙成为有机整体;
S4:预埋管线设置固定;
S5:预埋门框、窗框,根据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安装预埋门框和窗框;
S6:模板支撑体系准备;
S7:非承重墙体模板安放;
S8:非承重墙体现浇施工,采用泵送方式进行,直接将该混凝土注入到模板内部;
S9:墙体养护,每隔1小时进行对墙体洒水,加快墙体凝固;
S10:模板拆除,浇筑完成后,10-12小时后可达到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可进行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除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
S11:墙体整理,模版拆除完毕后对腔体的边角料进行拆除处理;
S12:项目竣工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2,所述测量放线包括
地库砌体测量放线,查看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进行基础墙引点放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将墙的轴线和边线引测于基础上,弹好黑线,再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已浇筑的混凝土墙柱上,做好+1.10米标高油漆记号,经复查无误后向监理公司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地库墙体的浇筑工序;
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首先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对墙体轴线施测,观察施测的轴线与基础墙的轴线是否吻合,并与建筑施工图对照,进行尺寸核实,有误差时应进行复查,直至查出误差所在,符合要求为止;有门洞的应弹出门洞位置黑线;对于标高施测,必须根据标高总控制点位来抄测,在砼墙柱上做+1.05米标高油漆记号,施工时用该标高点来对门窗过梁、预留洞口及墙体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每个楼层都应根据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控制点和主体结构施工预留的放线洞口,使用专用水准仪对各楼层预留的基准点和轴线位置校核合格后,再用经纬仪进行楼层内的细部控制线的引测;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自控制轴线引测出外墙、隔墙及内墙等位置的控制线、门窗洞口、水电设备预留洞口的位置线,并经复核无误后用红色油漆在控制线位置做好三角形控制标志,以防破坏,对于水电设备的预留洞口,控制线测设完成后,应经各专业人员复核后方可施工;
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时留设的标高控制点,并校核合格后,采用50米钢卷尺竖向传递,每层必须经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超过5mm,交叉利用水准仪测放出每个楼层的建筑+50CM线或+1.03米线,做好油漆标记,并弹好黑线,以此作为各楼层墙体、过梁、各种预留洞口及预埋件的标高控制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3,所述构造柱预制固定包括
构造柱的位置定位,构造柱以建筑施工图标注的位置为准,如建筑施工图上未标注,构造柱应按照以下原则设置,
a、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b、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两端部;
c、房屋填充墙转角处和纵墙与横墙交汇处;
d、当墙长超过5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体中间部位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4M或小于或等于墙高的2倍;
构造柱上下固定,构造柱上下两端纵筋可锚入梁中,先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后把构造柱纵筋与梁结构预留的构造柱纵筋进行搭接,构造柱与上下梁应可靠搭接,构造柱不能与主体框架结构联结过牢,使构造柱成为梁的支点,当上下梁结构没有预留纵筋,先在下部构造柱位置上凿四个孔,安装固定构造柱纵筋,后构造柱纵筋伸至上梁底部,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在构造柱钢筋设置时,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设置方式是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时,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构造柱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构造柱钢筋骨架预制、箍筋绑扎、纵筋在上下梁之间的搭接等,均可参照砌墙构造柱的预制和设置方法进行;
在非承重墙测量放线时,根据建筑施工图预埋管线的要求,对构造柱和预埋管线位置、标高同时进行测量放线,在安装顺序上,先安装固定构造柱所有的钢筋,然后安装固定预埋管线,构造柱的纵筋、箍筋和水平拉筋是否可以作为预埋管线的辅助支撑,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非承重墙构造柱纵筋、箍筋和水平拉筋安装固定完成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认真进行检查复核,并做好详细的复核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项目经理检查复核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4,所述预埋管线设置固定包括
审阅建筑施工图纸,查看各系统管线布置要求和分布情况,对照现场建筑结构预埋、预留施工情况,仔细核对结构留洞中的各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的布置坐标、标高位置,检查结构施工中管线预埋、预留是否存在差错或遗漏现象;
在非承重墙管线预埋、预留施工前,对照现场结构施工各管道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确定预留套管、预留洞孔、预埋管道和预埋件的规格大小、选用材质、规格和数量,进行预留套管和预埋件的加工预制和材料进场计划;
预埋管两头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结实,预埋管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小于或等于5mm,预埋管道设置在墙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5,所述模板支撑体系准备,根据建筑施工图和主体结构施工图,进行作业区域和施工流水段的规划设计,绘制出模板的平面布置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撑组装图、模板节点大样图;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模板的整体刚度、整体连接、侧压力、穿墙对拉固定铁片的拉应力、斜撑的稳定性及承载力进行验算,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模板构件的编号、数量、尺寸进行核查,完善的编号系统有助于模板构件的识别,在完成非承重墙测量放线后,在模板安装前再次对测量放线图进行复核,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性,根据控制线弹出非承重墙墙体边线及200mm外侧控制线,方便模板的定位及校正,进行模板找平,并保证模板的底部平整,墙体平整度应控制在±5mm范围内,在墙身的两端及转角处,用Ф8钢筋定位,中间每隔2-3m应焊接一个定位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7,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安放,安装内墙模板时先沿控制线放置好模板后,用支撑临时固定,两边同时开始安装墙模板,墙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上预留孔穿上对拉固定铁片,布置上、中、下共三道,对拉固定铁片外边附三道背楞,转角处设置直角背楞,防止墙模板发生扭转、错台,保证墙面的顺直光滑,墙模板初步安装完毕后,安装斜向支撑,对墙模板的水平标高及垂直度进行调整,在调整模板时,必须严格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模板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高度的千分之三,墙模板调整完毕后,再安装墙顶边模,为准备下一步的安装作好准备,在每扇墙的内侧铝木模板上方,离顶部100mm处左右各开一直径为133mm的进料口,并安装固定进料活接头,模板底部用石膏堵缝,空隙较大处用方木填堵,方木应贴在铝木模板的下端,平直放置,保证层间墙体的平滑过度。
CN201711407818.5A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Pending CN108589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7818.5A CN108589959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7818.5A CN108589959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9959A true CN108589959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3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7818.5A Pending CN108589959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995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8453A (zh) * 2019-03-29 2019-08-02 广东中正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90937A (zh) * 2019-12-25 2020-04-10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带洞口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
CN112832425A (zh) * 2021-01-11 2021-05-25 周云国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CN112962831A (zh) * 2021-02-09 2021-06-15 天造机器人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人的内墙现浇模板快速安装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9037A (zh) * 2003-10-19 2005-04-27 顾业明 以建筑垃圾混合物或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现浇墙体材料
CN102235045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广州市壁圣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现场浇注非承重墙体的建墙方法
CN204326318U (zh) * 2014-12-12 2015-05-13 刘斌 一种薄体轻质现浇非承重墙体
CN105804292A (zh) * 2016-04-29 2016-07-27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一体化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05577171U (zh) * 2016-03-22 2016-09-14 长治市潞鑫源新型墙体建材有限公司 装配式非承重现浇筑轻质复合墙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9037A (zh) * 2003-10-19 2005-04-27 顾业明 以建筑垃圾混合物或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现浇墙体材料
CN102235045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广州市壁圣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现场浇注非承重墙体的建墙方法
CN204326318U (zh) * 2014-12-12 2015-05-13 刘斌 一种薄体轻质现浇非承重墙体
CN205577171U (zh) * 2016-03-22 2016-09-14 长治市潞鑫源新型墙体建材有限公司 装配式非承重现浇筑轻质复合墙体
CN105804292A (zh) * 2016-04-29 2016-07-27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一体化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音: "《建筑垃圾粗粉煤灰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30 September 2015, 黄河水利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8453A (zh) * 2019-03-29 2019-08-02 广东中正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90937A (zh) * 2019-12-25 2020-04-10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带洞口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
CN110990937B (zh) * 2019-12-25 2024-03-08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带洞口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
CN112832425A (zh) * 2021-01-11 2021-05-25 周云国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CN112962831A (zh) * 2021-02-09 2021-06-15 天造机器人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人的内墙现浇模板快速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6061B (zh)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CN109235499B (zh) 一种明挖地下建筑结构装配式施工方法
CN109811931A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954282U (zh) 一种钢结构人行天桥
CN108589959A (zh)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CN106760110B (zh) 基于bim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楼盖施工工法
CN10601381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CN105089178B (zh)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预拼结构装配式建筑
CN108798059A (zh) 一种老旧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988603A (zh) 一种装配式围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7165271A (zh) 一种装配式异形柱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03306497B (zh) 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
CN110284702A (zh) 一种双曲面弧形混泥土墙体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7355008B (zh)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14411945A (zh) 基于bim技术的跳仓法施工工法
CN110905074A (zh) 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建造方法
CN114541632A (zh) 装配式建筑屋面层楼板使用叠合板的施工方法
CN110552706A (zh) 永临结合盾构吊装孔封闭结构及方法
CN106088399A (zh) 一种多腔钢柱剪力墙组合结构建筑体系的安装方法
CN116910854A (zh) 一种基于数字建造的大跨度拱形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CN21006681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106368445A (zh) 既有建筑加固自承重保温一体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8173365U (zh) 一种预制拼装式箱式变压器基础
CN207122021U (zh) 装配式螺栓连接钢管混凝土剪力墙
CN102392417A (zh) 双悬臂大钢管承重支架结构及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5

Address after: 518101 702, Yu an two road, Baocheng,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702

Applicant after: Zhou Yunguo

Address before: 518107 Shenzhen, Guangming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Road, Jincheng Garden 1, phase 2, building 101-07

Applicant before: Sili spe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