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2425A -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2425A
CN112832425A CN202110028699.2A CN202110028699A CN112832425A CN 112832425 A CN112832425 A CN 112832425A CN 202110028699 A CN202110028699 A CN 202110028699A CN 112832425 A CN112832425 A CN 112832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earing wall
cast
building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86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云国
周思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286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2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2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2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16Waste materials; Refuse from building or ceramic indust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10Lime cements or magnesium oxide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浇注建筑固废混凝土、墙体养护和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本发明通过对非承重墙现浇后的墙体养护方式进行调整,将洒水时间间隔设置为每1.5~2.5小时对墙体洒水,洒水次数设置为2~6次,在较长间隔下反复多次洒水,能够预防建筑固废制配混凝土早期收缩产生的较大应力导致的模版移位,以及可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提高施工效率;模版拆除后可重复使用,且无需掺入其他纤维增强材料,节约了成本,并可满足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与浇注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墙体的现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的要求极高,而且非承重墙体通常需要设置门窗、管道等,建造时费时费力,同时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时也很难完全达到普通混凝土体系的性能,考虑到安全及其使用性能,现有建筑物极少使用完全由建筑固废混凝土进行建筑非承重墙体;同时,建筑固废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再生建筑废弃物,虽然会在其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组分,但是建筑废弃物中例如渣土、砖石以及混凝土废料,其胶凝材料含量较低,且胶凝性能也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难以达到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同硬化效果,因而需要采用其他辅助手段提高非承重墙体的性能,而且制备周期较长,生产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1008043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及施作方法”,该专利技术制备的墙体由带FRP纤维布斜撑的钢筋骨架和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组成,即通过FRP纤维布和掺入玄武岩纤维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是该工艺组装带FRP纤维布斜撑的钢筋骨架时较为复杂且掺入玄武岩纤维显著增加了制备成本;例如专利号为CN10264437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该专利制备墙体时无需拆除模版,省时省力,同时使模版成为墙体的一部分,借助模板支撑力提高了墙体性能,但是,模板成本较高,无法重复利用,每次浇注时均需要重新购进材料组装模版,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并使其能够在达到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和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墙体的制作效率,节约成本,从而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得到普遍推广使用,已经成为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在达到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和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墙体的制作效率,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
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非承重墙体模板;
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
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
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所述的模版拆除的时机为浇注完成后的7~10小时。
优选的,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之前还包括依次进行的进行现场预处理和测量放线。
优选的,所述现场预处理包括对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和灭菌处理。
优选的,所述测量放线包括地库砌体测量放线、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和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包括: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所述水平拉结钢筋的设置方式为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置2Ф6水平拉结钢筋,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或7度时,水平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时,水平拉结钢筋沿墙体全长贯通。
优选的,所述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安装之前还包括设置预埋部分,所述预埋部分包括预埋管线、预埋门框和预埋窗框。
优选的,所述预埋管线的两头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设置在墙体内部,所述预埋管线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小于或等于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垂直度偏差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体高度的千分之三。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拆除时机为浇注完成后的7~10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拆除的顺序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所述拆除的顺序为“先外墙、后内墙,先模板、后阴角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白糖;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本发明通过对非承重墙现浇后的墙体养护方式进行调整,将洒水时间间隔设置为每1.5~2.5小时对墙体洒水,洒水次数设置为2~6次,在较长的间隔条件下进行反复多次洒水,能够预防建筑固废制配的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产生的较大应力导致的模版移位;同时,在本发明的养护方式下能够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然后进行模版的拆除,可以多次使用,且无需掺入其他纤维增强材料,节约了成本,同时还能够满足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与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
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
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
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
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
本发明预制固定构造柱。
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之前优选还包括依次进行的进行现场预处理和测量放线。
在本发明中,所述现场预处理优选包括对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和消毒处理。本发明对现场进行预处理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后续施工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测量放线优选包括地库砌体测量放线、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和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
在本发明中,所述地库砌体测量放线优选包括:根据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进行基础墙引点放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将墙的轴线和边线引测于基础上,弹好黑线,再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已浇注的混凝土墙柱上,做好+1.10m标高油漆记号。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优选包括: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首先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对墙体轴线施测,观察施测的轴线与基础墙的轴线是否吻合,并与建筑施工图对照,进行尺寸核实,有误差时应进行复查,直至查出误差所在,符合要求为止;主体底层墙体设有门洞的,弹出预留门洞位置黑线;标高施测时,根据标高总控制点位来抄测,在砼墙柱上做+1.05m标高油漆记号,施工时用该标高点来对门窗过梁、预留门洞及主体底层墙体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中,所述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优选包括:根据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控制点和主体结构施工预留的放线洞口,使用专用水准仪对各楼层预留的基准点和轴线位置校核合格后,再用经纬仪进行楼层内的细部控制线的引测;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自控制轴线引测出外墙、隔墙和内墙以及门窗、水电设备和预留门洞的位置线,并经复核无误后用红色油漆在控制线位置做好三角形控制标志,以防破坏。
在本发明中,所述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优选包括: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时留设的标高控制点,校验合格后,采用50米钢卷尺竖向传递,每层必须经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超过5mm,交叉利用水准仪测放出每个楼层的建筑+50cm线或+1.03m线,做好油漆标记,并弹好黑线,以此作为各楼层墙体、门窗过梁、预留门洞及预埋部分的标高控制线。
在本发明中,所述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优选包括:根据建筑施工图预埋管线的要求,对构造柱和预埋管线位置、标高同时进行测量放线。
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优选包括: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所述水平拉结钢筋的设置方式优选为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置Ф6水平拉结钢筋,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或7度时,所述水平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时,所述水平拉结钢筋沿墙体全长贯通。
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的位置定位优选以建筑施工图标注的位置为准,如建筑施工图上未标注,应按照以下原则设置:
a、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b、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两端部;
c、房屋填充墙转角处和纵墙与横墙交汇处;
d、当非承重墙体长度超过5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非承重墙体中间部位设置构造柱;所述构造柱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4m或小于或等于非承重墙体高度的2倍。
本发明通过对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的位置定位进行选择,能够使构造柱构造柱更加稳固,更有利于非承重墙体的一次性现浇成型,并保证浇注完成后能够与非承重墙体更好的形成一体化。
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的上下固定优选包括:将所述构造柱钢筋笼的上下两端纵筋锚入梁中,先预制构造柱钢筋笼骨架,然后把构造柱钢筋笼纵筋与梁结构预留的构造柱钢筋笼纵筋进行搭接,所述构造柱钢筋笼不能与主体框架结构联结过牢,使构造柱钢筋笼成为梁的支点;若上下梁结构没有预留纵筋,先在下部构造柱钢筋笼位置上凿四个孔,安装固定构造柱钢筋笼纵筋,后构造柱钢筋笼纵筋伸至上梁底部,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本发明对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的上下固定能够保证浇注时非承重墙体的稳定性,更有利于提高非承重墙体浇注的安全性。
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完成后,本发明根据所述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
在本发明中,所述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安装之前优选还包括设置预埋部分,所述预埋部分优选包括预埋管线、预埋门框和预埋窗框。
在本发明中,在设置所述预埋部分之前优选包括审阅建筑施工图纸,查看各系统管线布置要求和分布情况,对照现场建筑结构预埋、预留施工情况,核对所述预埋管线、预埋门框和预埋窗框的预留洞孔和使用的预埋管道的布置坐标、标高位置以及使用的预埋件的规格大小、选用材质、和数量。本发明对确定进行设置所述预埋部分之前的操作更有利于安排所述预埋管道和所述预埋件的加工预制和材料进场计划,避免施工中所述预留部分的位置和预埋件的使用存在差错或遗漏问题,提高施工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预埋管线的两头优选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设置在墙体内部,所述预埋管线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优选为小于或等于5mm。本发明对所述预埋管线的设置能够保证预埋管线在浇注时的牢固性,避免混凝土浇注的重力破坏所述预埋管线的位置精度,保证其在较小的偏差范围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安装优选包括依次进行的安装设计方案的编制、模板的定位与校正、模版安装和模版调整。
在本发明中,所述安装设计方案的编制优选为:先根据建筑施工图和主体结构施工图,进行作业区域和施工流水段的规划设计,绘制出模板的平面布置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撑组装图、模板节点大样图,然后再进行模板施工方案的编制,对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的整体刚度、整体连接、侧压力、穿墙对拉固定铁片的拉应力、斜撑的稳定性及承载力进行验算,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模板构件的编号、数量、尺寸进行核查,在完成非承重墙测量放线后,在模板安装前再次对测量放线图进行复核。本发明对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安装先进行规划再进行施工方案制定,更有利于施工的有序、高效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本发明对所有模板构件的编号、数量、尺寸进行核查以及对模板安装前再次对测量放线图进行复核有助于模板构件的识别,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模版的定位与校正优选为:根据控制线弹出非承重墙墙体边线及200mm外侧控制线,墙体平整度控制在±5mm范围内,在墙身的两端及转角处,用Ф8钢筋定位,中间每隔2~3m焊接一个定位筋。本发明所述的模版的定位与校正方式更方便进行模板找平,并保证模板的底部平整,有效提高非承重墙体建造的精度与安全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模版安装优选包括内墙模版安装、外墙模版安装、阴角模安装和墙顶边模安装。
在本发明中,所述内墙模板安装优选为:先沿控制线放置好模板后,用支撑临时固定,两边同时开始安装墙模板;所述内墙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上预留孔穿上对拉固定铁片,布置上、中、下共三道,对拉固定铁片外边附三道背楞,转角处设置直角背楞。本发明所述内墙模版的安装方式能够防止墙模板发生扭转、错台,保证非承重墙体的表面顺直光滑。
在本发明中,所述墙顶边模安装优选为:在每扇墙的内侧铝木模板上方,离顶部100mm处左右各开一直径为133mm的进料口,并安装固定进料活接头,模板底部用石膏堵缝,空隙较大处用方木填堵,方木应贴在铝木模板的下端,平直放置。本发明所述的安装墙顶边模的设置方式更有利于为下一步的安装作好准备,并保证层间墙体的平滑过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模板调整优选为:对所述非承重墙体的水平标高及垂直度进行调整。在本发明中,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垂直度偏差优选为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体高度的千分之三。本发明通过限定较小的垂直度偏差范围能够保证非承重墙体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提高非承重墙体建造的美观与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模版的密封性,避免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时沿模版缝隙外漏现象。
得到非承重墙体模板后,本发明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本发明通过选用建筑固废混凝土作为浇注非承重墙体的混凝土,能够对建筑固废进行充分回收利用,成本低,更具有环保性,而且还能够使其满足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与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
在本发明中,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本发明在所选用的建筑固废混凝土中添加含有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的助剂,能够避免胶凝材料的絮凝沉淀,改善建筑固废混凝土的胶凝效果,提高硬化强度,使采用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的非承重墙体更具安全性。
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后,本发明对所述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优选为1.8~2.3小时,更优选为1.9~2.0小时。在本发明中,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优选为3~6次,更优选为4~6次。本发明通过对非承重墙体养护的洒水间隔和洒水次数进行调整,能够保证建筑固废混凝土具有更高的硬化强度,在较长的间隔条件下进行反复多次洒水,能够预防建筑固废制配的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产生的较大应力导致的模版移位,以及避免建筑固废混凝土在干燥初期水分的大量蒸发导致非承重墙体发生开裂,提高了非承重墙体建造的安全性;同时,在本发明的养护方式下能够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
得到养护墙体后,本发明将所述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的拆除时机优选为浇注完成后的7~10小时。本发明通过选择非承重墙体模版的拆除时机,能够保证建筑固废混凝土具有更佳的硬化效果,使其在脱离非承重墙体的支撑后能够更加稳定,从而更具安全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拆除的顺序优选为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所述拆除的顺序更优选为“先外墙、后内墙,先模板、后阴角模”。本发明通过选择所述非承重墙体的拆除顺序,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本发明通过对非承重墙现浇后的墙体养护方式进行调整,将洒水时间间隔设置为每1.5~2.5小时对墙体洒水,洒水次数设置为2~6次,在较长的间隔条件下进行反复多次洒水,能够预防建筑固废制配的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产生的较大应力导致的模版移位;同时,在本发明的养护方式下能够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然后进行模版的拆除,可以多次使用,且无需掺入其他纤维增强材料,节约了成本,同时还能够满足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与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对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和消毒处理,进行地库砌体测量放线、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和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测量放线,然后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
地库砌体测量放线时查看建筑施工图及尺寸要求,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进行基础墙引点放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将墙的轴线和边线引测于基础上,弹好黑线,再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已浇注的混凝土墙柱上,做好+1.10m标高油漆记号,经复查无误后向监理公司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时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首先依据基础轴线控制点对墙体轴线施测,观察施测的轴线与基础墙的轴线是否吻合,并与建筑施工图对照,进行尺寸核实,有误差时应进行复查,直至查出误差所在,符合要求为止;主体底层墙体设有门洞的应弹出预留门洞位置黑线;标高施测时必须根据标高总控制点位来抄测,在砼墙柱上做+1.05m标高油漆记号,施工时用该标高点来对门窗过梁、预留门洞及主体底层墙体的水平度进行控制;
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时每个楼层都根据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控制点和主体结构施工预留的放线洞口,使用专用水准仪对各楼层预留的基准点和轴线位置校核合格后,再用经纬仪进行楼层内的细部控制线的引测;根据建筑施工图的尺寸要求,自控制轴线引测出外墙、隔墙和内墙以及门窗、水电设备和预留门洞的位置线,并经复核无误后用红色油漆在控制线位置做好三角形控制标志,以防破坏;所述水电设备的位置线测设完成后,应经各专业人员复核后方可施工;
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时根据主体结构施工时留设的标高控制点,校验合格后,采用50米钢卷尺竖向传递,每层必须经交圈闭合检查,误差不超过5mm,交叉利用水准仪测放出每个楼层的建筑+50cm线或+1.03m线,做好油漆标记,并弹好黑线,以此作为各楼层墙体、门窗过梁、预留门洞及预埋部分的标高控制线;
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时根据建筑施工图预埋管线的要求,对构造柱钢筋笼和预埋管线位置、标高同时进行测量放线;
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时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水平拉结钢筋的设置方式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置Ф6水平拉结钢筋,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水平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为不小于墙长的1/5;
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的位置定位以建筑施工图标注的位置为准;
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上下固定时将构造柱的上下两端纵筋锚入梁中,先预制构造柱钢筋笼骨架,然后把构造柱钢筋笼的纵筋与梁结构预留的构造柱纵筋进行搭接,构造柱与上下梁应可靠搭接,构造柱不能与主体框架结构联结过牢,使构造柱成为梁的支点,当上下梁结构没有预留纵筋,先在下部构造柱位置上凿四个孔,安装固定构造柱纵筋,后构造柱纵筋伸至上梁底部,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S2:审阅建筑施工图纸,查看各系统管线布置要求和分布情况,对照现场建筑结构预埋、预留施工情况,仔细核对预埋管线、预埋门框和预埋窗框的预留洞孔和使用的预埋管道的布置坐标、标高位置以及使用的预埋件的规格大小、选用材质、和数量,安排预埋件的加工预制和材料进场计划;设置预埋管线、预埋门框和预埋窗框的预埋部分;设置预埋管线时预埋管线的两头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设置在墙体内部,预埋管线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小于或等于5mm;再根据建筑施工图和主体结构施工图,进行作业区域和施工流水段的规划设计,绘制出模板的平面布置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撑组装图、模板节点大样图;然后再进行模板施工方案的编制,对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的整体刚度、整体连接、侧压力、穿墙对拉固定铁片的拉应力、斜撑的稳定性及承载力进行验算,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模板构件的编号、数量、尺寸进行核查,在完成非承重墙测量放线后,在模板安装前再次对测量放线图进行复核,核验合格后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安装非承重墙体模板;
安装设计方案的编制:先根据建筑施工图和主体结构施工图,进行作业区域和施工流水段的规划设计,绘制出模板的平面布置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撑组装图、模板节点大样图,然后再进行模板施工方案的编制,对所述非承重墙体模板的整体刚度、整体连接、侧压力、穿墙对拉固定铁片的拉应力、斜撑的稳定性及承载力进行验算,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模板构件的编号、数量、尺寸进行核查,在完成非承重墙测量放线后,在模板安装前再次对测量放线图进行复核。
模版的定位与校正:根据控制线弹出非承重墙墙体边线及200mm外侧控制线,墙体平整度控制在±5mm范围内,在墙身的两端及转角处,用Ф8钢筋定位,中间每隔2~3m焊接一个定位筋。本发明所述的模版的定位与校正方式更方便进行模板找平,并保证模板的底部平整,有效提高非承重墙体建造的精度与安全性。
模版安装:内墙模板安装:先沿控制线放置好模板后,用支撑临时固定,两边同时开始安装墙模板;内墙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上预留孔穿上对拉固定铁片,布置上、中、下共三道,对拉固定铁片外边附三道背楞,转角处设置直角背楞;外墙模版安装;阴角模安装;墙顶边模安装:在每扇墙的内侧铝木模板上方,离顶部100mm处左右各开一直径为133mm的进料口,并安装固定进料活接头,模板底部用石膏堵缝,空隙较大处用方木填堵,方木应贴在铝木模板的下端,平直放置。
模版调整:对所述非承重墙体的水平标高及垂直度进行调整,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垂直度偏差优选为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体高度的千分之三。
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具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80份、水泥15份、生石灰1.5份、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组成的助剂1.0份和水15份;
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每隔2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洒水次数为5次;得到养护墙体。
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在浇注完成后的10小时内按照“先外墙、后内墙,先模板、后阴角模”的拆除顺序将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将实施例1中的步骤S4替换为: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每隔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洒水次数为6次,得到养护墙体,其他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将实施例1中的步骤S5替换为: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在浇注完成后的8小时内按照“先外墙、后内墙,先模板、后阴角模”的拆除顺序将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其他具体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
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
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
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
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之前还包括依次进行的现场预处理和测量放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预处理包括对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和灭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放线包括地库砌体测量放线、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和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包括: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所述水平拉结钢筋的设置方式为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置Ф6水平拉结钢筋,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或7度时,水平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时,水平拉结钢筋沿墙体全长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安装之前还包括设置预埋部分,所述预埋部分包括预埋管线、预埋门框和预埋窗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线的两头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设置在墙体内部,所述预埋管线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小于或等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垂直度偏差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体高度的千分之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拆除时机为浇注完成后的7~1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拆除的顺序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所述拆除的顺序为“先外墙、后内墙,先模板、后阴角模”。
CN202110028699.2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Pending CN112832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699.2A CN112832425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699.2A CN112832425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2425A true CN112832425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8699.2A Pending CN112832425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242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31027A1 (en) * 2010-08-05 2012-02-09 Barclay Burks Wall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5653934U (zh) * 2016-04-29 2016-10-19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一体化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
CN108589959A (zh) * 2017-12-22 2018-09-28 思力佳特种环保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CN110078453A (zh) * 2019-03-29 2019-08-02 广东中正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18037A (zh) * 2019-07-08 2019-09-10 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排灰基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93091A (zh) * 2020-03-20 2020-07-10 陕西金基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31027A1 (en) * 2010-08-05 2012-02-09 Barclay Burks Wall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5653934U (zh) * 2016-04-29 2016-10-19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一体化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
CN108589959A (zh) * 2017-12-22 2018-09-28 思力佳特种环保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CN110078453A (zh) * 2019-03-29 2019-08-02 广东中正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18037A (zh) * 2019-07-08 2019-09-10 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排灰基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93091A (zh) * 2020-03-20 2020-07-10 陕西金基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3811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CN102116061B (zh)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CN107297810A (zh) 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的制作及安装方法
CN104895092B (zh) 一种内支撑临时格构柱用作永久结构柱的方法
CN105863275A (zh) 装配式环筋扣合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施工方法
CN103410317A (zh) 采用墙体预制构件现场拼装并浇筑的整体墙体施工方法
CN105089178B (zh)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预拼结构装配式建筑
CN103821276A (zh) 一种新型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系统
CN114658219B (zh) 单侧装配式模板支设施工方法
CN11067072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的实施方法
CN102644382A (zh) 大模块墙体的安装工艺
CN103306497B (zh) 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
CN103266766B (zh) 主体结构的先梁板后短肢剪力墙、柱模板施工工法
CN113202222A (zh) 用于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方法
CN108589959A (zh)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CN109680722B (zh) 地下室外墙体上直接留设外接建筑接入口的施工方法
CN217353538U (zh) 一种下沉式坑井及反坎一次性整体成型施工结构
CN112832425A (zh)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CN107586068B (zh) 一种立柱混凝土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方法
AU2021105980A4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impervious concrete for mbbr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structure
CN113266151A (zh) 一种房屋建筑整体浇注一次成型施工工艺
CN109680824B (zh) 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
CN113846858A (zh) 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水平洞口的防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216707A (zh) 一种拖曳水池池壁的施工方法
JP4039987B2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躯体を用いた建築物並びにその建設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