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4998A -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4998A
CN108574998A CN201810139299.7A CN201810139299A CN108574998A CN 108574998 A CN108574998 A CN 108574998A CN 201810139299 A CN201810139299 A CN 201810139299A CN 108574998 A CN108574998 A CN 108574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coal system
substrate
electric
infrared radiation
char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92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74998B (zh
Inventor
冷金凤
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ast Aluminum Light Allo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Jinan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to CN2018101392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74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74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4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74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4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3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 H05B3/14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material being non-metallic
    • H05B3/145Carbon only, e.g. carbon black, graphite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该电热板包括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所述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所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包括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复合陶瓷粉和粘结剂,所述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由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通过静电吸附而成。本发明电热板具有高的远红外辐射效应和释放负离子效应,红外辐射波长为8‑10nm,波长与生物体相近。本发明电热板导电性好,具有高的电热转换率,电阻小、升温速度快、储热能力强、散热性好,在36V电压下即可使用,达到很好的供暖效果,安全性高。此外,还具有阻燃、耐酸、耐碱、抑菌防霉、抗老化、环保和装饰性等优良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涂料、以该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涂料制成的电热板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属于电热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能替代计划的推行,电热产品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目前,电热产品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形式单一,主要以电热膜产品为主。例如,专利CN201710462979公开了一种水性电热涂料用组合物和水性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纳米炭黑为主要成分制备电热膜产品。专利CN201510627276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该导电浆料可涂布在PET膜上使用。专利CN201610426694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涂料,该电热涂料以石墨烯、银粉及五氧化二锑等为导电添加剂,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得。专利CN201610765935公开了一种地暖用石墨烯电热板及其生产方法,该专利由环氧树脂片和石墨烯电热层上下叠加而成。上述专利公开的电热浆料或涂料均为电热膜产品,均是将电热浆料或涂料采用印刷或喷涂技术覆在高分子薄膜上形成。这些电热膜产品存在如下问题:1、电热涂料或浆料为流体状态,流动性强,不能自行成型,不能单独使用,必须覆在高分子基底上使用,强度低,且高分子基底阻燃性差,不利于安全防火;2、电热涂料或浆料覆在高分子薄膜上,高分子薄膜本身的散热性差,影响电热材料的导电加热和红外辐射效果,造成电能浪费;3、电热涂料或电热浆料涂在高分子薄膜上的厚度较薄,在微米量级,不具备蓄热功能,断电热量立刻散去,影响供暖温度稳定性;4、电热膜电阻大、导电性差,大都需要在220V高电压下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该电热板主要部件为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的主板,其具有导电性好、升温迅速、保温性好、安全性高、远红外辐射效果好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简单、所得产品成型性好,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该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包括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简称基板,下同),所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所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包括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复合陶瓷粉和粘结剂,所述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由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通过静电吸附而成。
进一步的,上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简称电热板,下同)的发热部件为基板,在基板内部设有正负电极,在正负电极上设有导线。所述电极位于基板的内部,正负电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面与基板厚度方向垂直。电极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极,例如铜片、铝片或石墨片。优选的,正负电极位于基板厚度的1/2处。
进一步的,在基板的外层包覆有中间层,中间层包裹在基板的所有面上,使基板与外界隔绝。中间层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20-100μm。所述中间层为绝缘层或/和保护层,即在基板的外层仅包覆有绝缘层,或者在基板的外层仅包覆有绝缘层,或者在基板的外层既包覆有绝缘层又包覆有保护层。所述绝缘层与保护层的位置关系可以随意调整,例如可以在基板的外层先包覆绝缘层再包覆保护层,也可以在基板的外层先包覆保护层再包覆绝缘层。
进一步的,在中间层上还可以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仅位于中间层的顶面(顶面指的是与基板厚度垂直的面的上表面),或者位于中间层的顶面和侧面。装饰层主要起到美观的作用,其厚度和大小、形状可以按照不同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外观良好,紧致,无起泡、皱皮、开裂等现象。基板表面可以为光滑的平面,也可以带有图案。所述绝缘层、保护层的材质可以为油漆,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绝缘、保护作用的材料。绝缘层和保护层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所选材质不能降低基板的导电性能。装饰层可以是平面的图案,也可以是立体的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可以根据美观需要制成各种形状,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基板的大小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基板的厚度为5-30mm,该基板厚度大,能够很好的储存热量,且散热能力好,是很好的供热产品。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供热面积,可以采用一块电热板,当一块电热板无法满足供热要求时,也可以同时使用多块电热板,各电热板之间通过基板上的导线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纤维为任意具有导电作用的纤维,其作用一是增强导电性,一是提高基板的强度。例如,导电纤维可以为石墨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等。
所述复合陶瓷粉为刚玉、钛白粉、石英、石灰石、高岭土和云母中的至少两种,优选为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的混合物。复合陶瓷粉中各陶瓷粉的用量比可以随意选择。例如当复合陶瓷粉为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的混合物时,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在复合陶瓷粉中的含量均可以为1-99wt%。所述复合陶瓷粉不仅提高了基板的强度,还提高了基板的抗老化性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远红外辐射作用。
所述粘结剂的作用是为了使电热组合物成型,起到支撑体的作用,可以从电热涂料或者普通涂料中公开的粘结剂中进行选择,优选的,本发明粘结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和氨基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的层数为1-10层,所述炭黑的粒径为5-50nm,所述导电纤维的长度为1-10mm,所述复合陶瓷粉的粒径为5-20μm。
进一步的,制备三维导电网络体时,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由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球磨作用下发生静电吸附、形成。该三维导电网络体中,导电纤维、炭黑和石墨烯彼此之间通过化学键或物理键结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该三维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进一步的,制备三维导电网络体时,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分散均匀的导电纤维表面接枝石墨烯;
(2)将炭黑表面接枝丙烯酰胺;
(3)将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进行球磨,在球磨的作用下石墨烯和炭黑通过静电吸附形成三维网络,得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
进一步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中,各原料重量份用量如下:石墨烯5-30份,炭黑10-50份,导电纤维5-10份,复合陶瓷粉50-100份,粘结剂20-80份。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所述导电纤维通过球磨的方式进行分散,步骤包括:将导电纤维在研磨介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球磨,直至导电纤维分散均匀。本发明将导电纤维在研磨介质存在下进行球磨,研磨介质尺寸小,可以插入导线纤维之间,这样能使导电纤维快速的分散、防止在球磨过程中团聚,且研磨过程中还可以去除导电纤维表面的胶层(如果有的话),提高导线纤维的导电性。研磨介质的尺寸一般为10-100微米。研磨介质的成分和用量可以从现有技术中随意选择,例如可以是陶瓷粉,也可以是其他硬度大、不与导电纤维反应的物质。所述陶瓷粉可以是刚玉、石灰石、钛白粉、石英等;优选的,球磨时的转速为150-300转/分,球磨时间为0.5小时-4小时。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导电纤维表面接枝石墨烯的方法为:将分散均匀的导电纤维、石墨烯在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硅烷偶联剂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3-5%,pH为4-6,反应温度为20-60℃。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或KH570,石墨烯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5-10。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在炭黑表面接枝丙烯酰胺,以使形成的三维导电网络体在粘结剂中分散均匀,提高了炭黑在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中的分散性和导电性,接枝方法为:将炭黑和丙烯酰胺在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球磨,实现丙烯酰胺的接枝。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 1-5: 0.2-1。球磨转速为250-350转/分,球磨时间为2-5小时。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球磨转速为200-350转/分,球磨时间为1-5小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
b.将复合陶瓷粉在1200℃-1800℃下烧结5-10h,烧结后破碎、研磨、筛分,取粒径5-20μm的复合陶瓷粉,备用;
c.将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和烧结后的复合陶瓷粉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混合均匀,得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该组合物呈泥状,流动性小;
d.将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浇入模具中,然后埋入带有导线的电极,压实进行成型,成型后脱模,得到基板;
e. 在基板的外层包覆中间层,还可以在中间层上设置装饰层,得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电热板直接以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基板,基板为电热板的发热部件,基板厚度可以为5-30mm,厚度大,散热慢、保温性好。
2、本发明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以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和复合陶瓷粉为导电填料,其中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作为主要功能性成分,发热均匀、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良好的远红外辐射作用。
3、本发明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具有高的远红外辐射效应和释放负离子效应,红外辐射波长为8-10nm,波长适合,波长与生物体相近。本发明电热板导电性好,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下即可使用,达到很好的供暖效果,安全性高。
4、本发明电热板具有高的电热转换率,电阻小、升温速度快、储热能力强、散热性好,还具有阻燃、耐酸、耐碱、抑菌防霉、抗老化、环保和装饰性等优良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原料的用量均为重量份。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石墨烯的层数为小于10层,炭黑的粒径为10nm,导电纤维的长度为8mm。
实施例1
本发明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主要包括基板,基板厚度一般为5-30mm。基板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状,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基板上可以有图案,也可以没有图案。基板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基板内部设有正负电极,所述正负电极位于与厚度垂直的同一平面上,优选位于基板1/2厚度处,在正负电极上设有导线。在基板的外层可以进一步包裹绝缘层或/和保护层作为中间层,例如可以在基板的外层仅包裹绝缘层,也可以在基板的外层仅包裹保护层,也可以在基板的外层先包裹绝缘层再包裹保护层,还可以也可以在基板的外层先包裹保护层再包裹绝缘层。
进一步的,在中间层的顶面(与厚度垂直的面的上表面)或可视面(除底面以外的面)上还可以设置装饰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可以为铜片、铝片或石墨片。
进一步的,保护层、绝缘层、装饰层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实施例2
电热板结构同实施例1,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各原料重量份用量为:石墨烯20份,炭黑30份,导电纤维8份,复合陶瓷粉60份,粘结剂50份。所述导电纤维为石墨纤维,所述复合陶瓷粉为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的混合物,所述粘结剂为环氧树脂。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石墨纤维添加刚玉(100微米)研磨介质进行球磨,球磨转数为200转/min,时间为1小时。
2、将球磨后的石墨纤维用蒸馏水清洗备用;将KH550添加到蒸馏水中,配成浓度3vol.% 的硅烷偶联剂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4,将石墨纤维和石墨烯加入溶液中,室温反应1小时后离心处理,再真空干燥,得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石墨烯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5。
3、将纳米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球磨5小时进行接枝反应,球磨转速为250转/分,球磨后清洗烘干,得到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1:0.2。
4、将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树脂球磨罐中球磨,使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表面完成静电吸附,球磨转速为250转/分,球磨时间为5时,得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
5、将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混合,升温至1500℃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时间为10小时,烧结后破碎、筛分和研磨到粒径10微米,得烧结的复合陶瓷粉。
6、将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与烧结的复合陶瓷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
7、将混合均匀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灌入模具中,埋入带有导线的电极,抹平压实,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室温阴干,得基板,基板厚度为15mm,外观良好,无开裂、鼓泡、皱皮等问题,基板的顶面具有花纹。
8、在成型后的基板的所有面上包覆绝缘层或/和保护层,还可以进一步的在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装饰层,得电热板。在此实施例中,在基板的表面喷涂水性金属漆,喷漆方式为:两遍底漆、二遍面漆和一遍保护漆,所得漆膜厚度为20-100微米。所得漆膜同时起到绝缘层、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作用。
实施例3
电热板结构同实施例1,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各原料重量份用量为:石墨烯15份,炭黑10份,导电纤维6份,复合陶瓷粉50份,粘结剂35份。所述导电纤维为石墨纤维,所述复合陶瓷粉为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的混合物,所述粘结剂为酚醛树脂。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石墨纤维添加钛白粉(20微米)研磨介质进行球磨,球磨转数为200转/min,时间为1小时。
2、将球磨后的石墨纤维用蒸馏水清洗备用;将KH550添加到蒸馏水中,配成浓度3vol.% 的硅烷偶联剂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6,将石墨纤维和石墨烯加入溶液中,室温反应1小时后离心处理,再真空干燥,得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石墨烯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10。
3、将纳米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球磨2小时进行接枝反应,球磨转速为350转/分,球磨后清洗烘干,得到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2:0.3。
4、将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树脂球磨罐中球磨,使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表面完成静电吸附,球磨转速为300转/分,球磨时间为2小时,得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
5、将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混合,升温至1200℃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时间为10小时,烧结后破碎、筛分和研磨到粒径20微米,得烧结的复合陶瓷粉。
6、将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与烧结的复合陶瓷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酚醛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
7、将混合均匀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灌入模具中,埋入带有导线的电极,抹平压实,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室温阴干,得基板,基板厚度为8mm,外观良好,无开裂、鼓泡、皱皮等问题,基板顶面带有花纹图案。
8、在成型后的基板的所有面上包覆绝缘层或/和保护层,还可以进一步的在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装饰层,得电热板。在此实施例中,在基板的表面喷涂水性金属漆,喷漆方式为:两遍底漆、二遍面漆和一遍保护漆,所得漆膜厚度为20-100微米。所得漆膜同时起到绝缘层、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作用。
实施例4
电热板结构同实施例1,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各原料重量份用量为:石墨烯30份,炭黑40份,导电纤维10份,复合陶瓷粉100份,粘结剂80份。所述导电纤维为石墨纤维,所述复合陶瓷粉为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的混合物,所述粘结剂为环氧树脂。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石墨纤维添加石英(50微米)研磨介质进行球磨,球磨转数为300转/min,时间为0.8小时。
2、将球磨后的石墨纤维用蒸馏水清洗备用;将KH550添加到蒸馏水中,配成浓度3vol.% 的硅烷偶联剂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5,将石墨纤维和石墨烯加入溶液中,40℃反应1小时后离心处理,再真空干燥,得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石墨烯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7。
3、将纳米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球磨4小时进行接枝反应,球磨转速为300转/分,球磨后清洗烘干,得到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5:1。
4、将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树脂球磨罐中球磨,使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表面完成静电吸附,球磨转速为350转/分,球磨时间为1小时,得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
5、将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混合,升温至1750℃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时间为6小时,烧结后破碎、筛分和研磨到粒径15微米,得烧结的复合陶瓷粉。
6、将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与烧结的复合陶瓷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
7、将混合均匀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灌入模具中,埋入带有导线的电极,抹平压实,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室温阴干,得基板,基板厚度为30mm,外观良好,无开裂、鼓泡、皱皮等问题,基板顶面带有花纹图案。
8、在成型后的基板的所有面上包覆绝缘层或/和保护层,还可以进一步的在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装饰层,得电热板。在此实施例中,在基板的表面喷涂水性金属漆,喷漆方式为:两遍底漆、二遍面漆和一遍保护漆,所得漆膜厚度为20-100微米。所得漆膜同时起到绝缘层、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作用。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各原料重量份用量为:石墨烯5份,炭黑15份,导电纤维5份,复合陶瓷粉75份,粘结剂20份。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各原料重量份用量为:石墨烯25份,炭黑50份,导电纤维7份,复合陶瓷粉60份,粘结剂70份。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复合陶瓷粉为石灰石和高岭土的混合物。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复合陶瓷粉为刚玉、石灰石、石英和云母的混合物。
实施例9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复合陶瓷粉为高岭土和云母的混合物。
实施例10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导电纤维为铝纤维,粘结剂为聚酯树脂。
实施例11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导电纤维为不锈钢纤维,粘结剂为有机硅树脂。
对比例1
电热板结构同实施例1,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电热组合物原料及用量同实施例2。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石墨纤维添加刚玉(100微米)研磨介质进行球磨,球磨转数为200转/min,时间为1小时。
2、将刚玉、石英、钛白粉、石灰石混合,升温至1500℃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时间为10小时,烧结后破碎、筛分和研磨到粒径10微米,得烧结的复合陶瓷粉。
3、将分散均匀的石墨烯、纳米炭黑、石墨纤维和烧结后的复合陶瓷粉加入球磨机中,在200转/min的速度下球磨5小时,球磨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
4、将步骤3的混合均匀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灌入模具中,埋入带有导线的电极,抹平压实,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室温阴干,得基板,基板厚度为15mm,外观良好,无开裂、鼓泡、皱皮等问题,基板的顶面具有花纹。
5、在成型后的基板的所有面上包覆绝缘层或/和保护层,还可以进一步的在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装饰层,得电热板。在此实施例中,在基板的表面喷涂水性金属漆,喷漆方式为:两遍底漆、二遍面漆和一遍保护漆,所得漆膜厚度为20-100微米。所得漆膜同时起到绝缘层、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作用。
对比例2
电热板结构同实施例1,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电热组合物原料及用量同实施例2。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石墨纤维添加刚玉(100微米)研磨介质进行球磨,球磨转数为200转/min,时间为1小时。
2、将纳米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球磨5小时进行接枝反应,球磨转速为250转/分,球磨后清洗烘干,得到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1:0.2。
3、将石墨烯、导电纤维和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树脂球磨罐中球磨,使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在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表面完成静电吸附,球磨转速为250转/分,球磨时间为5时。
4、将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混合,升温至1500℃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时间为10小时,烧结后破碎、筛分和研磨到粒径10微米,得烧结的复合陶瓷粉。
6、将步骤3的混合物与与烧结的复合陶瓷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
7、将混合均匀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灌入模具中,埋入带有导线的电极,抹平压实,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室温阴干,得基板,基板厚度为15mm,外观良好,无开裂、鼓泡、皱皮等问题,基板的顶面具有花纹。
8、在成型后的基板的所有面上包覆绝缘层或/和保护层,还可以进一步的在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装饰层,得电热板。在此实施例中,在基板的表面喷涂水性金属漆,喷漆方式为:两遍底漆、二遍面漆和一遍保护漆,所得漆膜厚度为20-100微米。所得漆膜同时起到绝缘层、保护层和装饰层的作用。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不加入复合陶瓷粉。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灌入模具中后,24小时后准备脱模,脱模时出现大量裂纹,导致脱模过程中碎裂无法形成完整块体。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电热板,不同的是:复合陶瓷粉不进行高温烧结。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灌入模具中后,24小时后准备脱模,脱模时出现大量裂纹,导致脱模过程中碎裂无法形成完整块体。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电热板进行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1、密度:称量电热板的重量,计算电热板的体积,密度=质量/体积。
2、电阻:室温条件下采用DM6266数字钳形万用表进行测试,电热板尺寸300mm*300mm。
3、抗折强度:采用国标GB175-2007的方法测试。
4、耐老化测试:采用国标GB1735-79的方法测试。
5、红外辐射率和辐射主波长:采用国标GB7287-2008的方法测试。
6、升温速度:采用3分钟升至温度表征升温速率,采用PY-SM5电脑智能温
控器在24伏安全电压下测试,每隔10秒记录一个温度点。
各电热板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1和2所示:

Claims (10)

1.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其特征是:包括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所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由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制成,所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包括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复合陶瓷粉和粘结剂,所述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由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通过静电吸附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其特征是: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的厚度为5-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其特征是:在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内部设有正负电极,在正负电极上设有导线;优选的,电极位于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厚度1/2处;优选的,正负电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其特征是:在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的外层包覆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绝缘层或/和保护层;在中间层上还优选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仅位于中间层的顶面,或者位于中间层的顶面和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其特征是: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中,各原料重量份用量如下:石墨烯5-30份,炭黑10-50份,导电纤维5-10份,复合陶瓷粉50-100份,粘结剂20-8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纤维为石墨纤维、碳纤维和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复合陶瓷粉为刚玉、钛白粉、石英、石灰石、高岭土和云母中的至少两种,优选为刚玉、石英、钛白粉和石灰石的混合物;所述粘结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和氨基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石墨烯层数为1-10层,所述炭黑的粒径为5-50nm,所述导电纤维的长度为1-10mm;所述复合陶瓷粉的粒径为5-20μm。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
a.将分散均匀的导电纤维表面接枝石墨烯;
b.将炭黑表面接枝丙烯酰胺;
c.将表面接枝石墨烯的导电纤维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炭黑进行球磨,在球磨的作用下石墨烯和炭黑通过静电吸附形成三维网络,得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
(2)将复合陶瓷粉在1200℃-1800℃下烧结5-10h,烧结后破碎、研磨、筛分,取粒径5-20μm的复合陶瓷粉,备用;
(3)将碳系三维导电网络体和烧结后的复合陶瓷粉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混合均匀,得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
(4)将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组合物浇入模具中,然后埋入带有导线的电极,压实进行成型,成型后脱模,得到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
(5)在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基板的外层包覆中间层,在中间层上设置装饰层,得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1)中,导电纤维表面接枝石墨烯的方法为:将分散均匀的导电纤维、石墨烯在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硅烷偶联剂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3-5%,pH为4-6,反应温度为20-60℃;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为KH550或KH570,石墨烯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5-10;
步骤(2)中,炭黑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方法为:将炭黑和丙烯酰胺在过氧化二苯甲酰存在下进行球磨,实现丙烯酰胺的接枝;炭黑、丙烯酰胺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的质量比优选为10: 1-5: 0.2-1;球磨转速优选为250-350转/分,球磨时间优选为2-5小时;
步骤(3)中,球磨转速优选为200-350转/分,球磨时间优选为1-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将导电纤维在研磨介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球磨,直至导电纤维分散均匀;所述研磨介质的尺寸优选为10-100微米,所述研磨介质优选为陶瓷粉;优选的,球磨时的转速为150-300转/分,球磨时间为0.5-4小时。
CN201810139299.7A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574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9299.7A CN108574998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9299.7A CN108574998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4998A true CN108574998A (zh) 2018-09-25
CN108574998B CN108574998B (zh) 2021-01-22

Family

ID=63576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9299.7A Active CN108574998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749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497A (zh) * 2019-10-22 2020-01-24 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炭塑发热装饰板及其应用
CN110868768A (zh) * 2019-10-25 2020-03-06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防除冰用金属纤维增强石墨复合膜、制备方法和结构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006A (zh) * 2002-04-05 2002-11-27 夏同民 低压红外辐射电热线制造技术
CN102515728A (zh) * 2011-12-16 2012-06-27 北京鸿源能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电陶瓷和制备该陶瓷的方法及该陶瓷的应用
CN102838369A (zh) * 2012-09-19 2012-12-26 张永利 微晶陶瓷复合电热材料及其制备远红外陶瓷电热板的方法
EP2723779A1 (de) * 2011-06-22 2014-04-30 BYK-Chemie GmbH Oberflächenaktive kammcopolymere
WO2014188190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Heat Trace Limited Electrical heater
CN104517664A (zh) * 2014-12-26 2015-04-15 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石墨烯团簇的碳系电热浆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025598A (zh) * 2015-07-06 2015-11-04 广东天弼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复合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4117A (zh) * 2015-09-29 2016-01-13 无锡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04999A (zh) * 2016-01-13 2016-04-20 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5237A (zh) * 2016-08-25 2016-12-21 广东聚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电热水袋发热体材料配方
CN106809824A (zh) * 2017-02-28 2017-06-09 北京吉泰亿阳科技有限公司 两步法制备改性石墨烯的方法
JP6174223B1 (ja) * 2016-10-24 2017-08-02 イシイ株式会社 面状発熱体
CN107197549A (zh) * 2017-05-31 2017-09-22 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板及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2006A (zh) * 2002-04-05 2002-11-27 夏同民 低压红外辐射电热线制造技术
EP2723779A1 (de) * 2011-06-22 2014-04-30 BYK-Chemie GmbH Oberflächenaktive kammcopolymere
CN102515728A (zh) * 2011-12-16 2012-06-27 北京鸿源能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电陶瓷和制备该陶瓷的方法及该陶瓷的应用
CN102838369A (zh) * 2012-09-19 2012-12-26 张永利 微晶陶瓷复合电热材料及其制备远红外陶瓷电热板的方法
WO2014188190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Heat Trace Limited Electrical heater
CN104517664A (zh) * 2014-12-26 2015-04-15 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石墨烯团簇的碳系电热浆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025598A (zh) * 2015-07-06 2015-11-04 广东天弼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复合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4117A (zh) * 2015-09-29 2016-01-13 无锡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04999A (zh) * 2016-01-13 2016-04-20 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5237A (zh) * 2016-08-25 2016-12-21 广东聚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电热水袋发热体材料配方
JP6174223B1 (ja) * 2016-10-24 2017-08-02 イシイ株式会社 面状発熱体
CN106809824A (zh) * 2017-02-28 2017-06-09 北京吉泰亿阳科技有限公司 两步法制备改性石墨烯的方法
CN107197549A (zh) * 2017-05-31 2017-09-22 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 石墨烯纳米远红外负离子复合纤维导电发热板及制作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497A (zh) * 2019-10-22 2020-01-24 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炭塑发热装饰板及其应用
CN110725497B (zh) * 2019-10-22 2021-03-26 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炭塑发热装饰板及其应用
CN110868768A (zh) * 2019-10-25 2020-03-06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防除冰用金属纤维增强石墨复合膜、制备方法和结构
CN110868768B (zh) * 2019-10-25 2022-02-1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防冰用金属纤维增强石墨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4998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4117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17831B (zh) 水性电热纳米涂料用组合物及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120992B2 (ja) エーロゲルおよび接着剤を含有する複合材料、その製造法、ならびにその使用
CN108610817A (zh) 纳米智能健康粉末涂料
CN104087093B (zh) 一种用于led灯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0770C (zh) 球状包覆氧化镁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含该粉末的树脂组合物
CN101914347A (zh) 碳纳米管复合碳晶涂料及其制备碳素晶体电热材料的方法
CN105908566B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饰面胶膜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5496B (zh) 一种绝缘导热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2140A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10628264B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远红外浆料
CN108574998A (zh) 一种炭系远红外辐射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3806A (zh) 一种混合有散热石墨粉体的涂覆或者灌封材料
CN108756127A (zh) 远红外、负氧离子、快装石墨烯发热地板
CN108928062A (zh) 一种辐射散热复合铝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590A (zh) 一种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52094B (zh) 一种通电发热型涂料软膏
CN109370370A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3911A (zh) 一种高强度抗裂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38379B1 (ko) Pcb용 고열전도성 세라믹 복합필러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세라믹 복합필러
CN103388278B (zh) 一种碳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7580A (zh) 一种层状蛭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838369A (zh) 微晶陶瓷复合电热材料及其制备远红外陶瓷电热板的方法
CN206164874U (zh) 一种敷着有生物矿石材料涂点的电热材料
CN107722365A (zh) 一种除静电超导通用型负离子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Room 913, Yuehong metropolis Plaza, No.3, Jinhuan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East Aluminum Light Allo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22 No. 336, South Xin Zhuang West Road,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J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