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7756A - 一种智能划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划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7756A
CN108517756A CN201810352751.8A CN201810352751A CN108517756A CN 108517756 A CN108517756 A CN 108517756A CN 201810352751 A CN201810352751 A CN 201810352751A CN 108517756 A CN108517756 A CN 108517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lexible member
receiver
ultrasonic transmitt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27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7756B (zh
Inventor
刘灿霞
钱小鹏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hang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hang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hang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527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7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7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7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7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7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16Devices for marking-out, applying, or forming traffic or like markings on finished paving; Protecting fresh markings
    • E01C23/20Devices for marking-out, applying, or forming traffic or like markings on finished paving; Protecting fresh markings for forming markings in situ
    • E01C23/22Devices for marking-out, applying, or forming traffic or like markings on finished paving; Protecting fresh markings for forming markings in situ by spray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16Devices for marking-out, applying, or forming traffic or like markings on finished paving; Protecting fresh markings
    • E01C23/163Devices for marking-out, applying, or forming traffic or like markings on finished paving; Protecting fresh markings for marking-out the location of the markings; Guiding or steering devices for marking apparatus, e.g. s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划线车,所述智能划线车包括:车体、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所述车体包括与所述车轮紧邻的底面,所述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面上;所述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所述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之前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划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快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尾的所述底面上。本发明公开的智能划线车能够实现划线的自动化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划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划线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划线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公共设施建设的越来越完善,在很多场合都需要能够作为指示的标识,尤其是在马路、停车场等中地面上的线、箭头,这些标识的清晰、完整极大的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
现有的用来实现这些标识的机器是人工手动的划线机器,需要3-4个工人一起操作,不仅工程缓慢且产生的废气等会严重影响近距离操作的工人的健康,效率极低且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划线车包括:车体、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所述车体包括与所述车轮紧邻的底面,所述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面上。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所述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之前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划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快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尾的所述底面上。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卷轴、柔性构件;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卷轴机械连接,所述柔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卷轴上,另一端自然垂落;当所述旋转电机在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当所述旋转电机在与所述第一个方向相反的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当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时,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所述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为1-3cm。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热电材料层、蓄电池、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所述热电材料层覆盖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一个表面上,用于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所述车处于行驶状态时,将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地面摩擦生成的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中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热电材料层电力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与所述热电材料层同一个表面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部分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蓄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车体同轴对称设置。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3cm、小于10cm。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且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发射出第一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一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发射出第二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二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二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2。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划线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轨道、第一电动机、喷嘴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喷嘴装置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动机运行时所述喷嘴装置被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一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喷嘴装置与设置在所述车体中的涂料箱连接,用于将所述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快干装置包括第二移动轨道、第二电动机、风扇;所述第二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二电动机运行时所述风扇被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二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风扇用于吹出冷风进而使得所述喷射到地面上的涂料迅速风干。
该智能划线车,其还进一步满足条件,所述车体中包括自动化系统,所述自动化系统包括指令接收装置、控制器;所述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连接进而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采用测距装置来判断待划线马路的车道情况并且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到正确的位置进行划线,不需要人工测量,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精准性;
2、采用联合协作的划线装置和快干装置,提高线条干燥速度,减少了对道路通畅的干扰;
3、设置可缠绕、释放的超声波测量装置,在释放下时能够准确的检测到由路牙子限制的道路宽度并在缠绕时不影响汽车的行驶;
4、采用热电的方式来供电,巧妙的利用了环境中的能源,降低了能耗;
5、根据常用的道路行驶设置了精准的划线模型,使得划出的线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图中,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发明的柔性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实施例一。
请结合附图1。
一种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划线车包括:车体、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所述车体包括与所述车轮紧邻的底面,所述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面上。
所述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所述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之前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划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快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尾的所述底面上。
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卷轴、柔性构件;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卷轴机械连接,所述柔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卷轴上,另一端自然垂落;当所述旋转电机在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当所述旋转电机在与所述第一个方向相反的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
当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时,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所述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所述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为1-3cm。
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热电材料层、蓄电池、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所述热电材料层覆盖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一个表面上,用于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所述车处于行驶状态时,将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地面摩擦生成的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中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热电材料层电力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与所述热电材料层同一个表面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部分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蓄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车体同轴对称设置。
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3cm、小于10cm。
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且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发射出第一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一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发射出第二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二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二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2。
所述划线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轨道、第一电动机、喷嘴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喷嘴装置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动机运行时所述喷嘴装置被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一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喷嘴装置与设置在所述车体中的涂料箱连接,用于将所述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
所述快干装置包括第二移动轨道、第二电动机、风扇;所述第二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二电动机运行时所述风扇被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二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风扇用于吹出冷风进而使得所述喷射到地面上的涂料迅速风干。
所述车体中包括自动化系统,所述自动化系统包括指令接收装置、控制器;所述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连接进而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
所述指令包括开始、暂停、关闭、线条形状、线条颜色。
所述线条形状包括实线、虚线、箭头线。
所述线条颜色包括白色、黄色。
所述智能划线车的工作过程如下:用户将所述智能划线车开到需要划线的区域并使得所述智能划线车处于点火但静止的状态;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开始指令以及线条形状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开始指令后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最终使得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分别运转,使得所述喷嘴装置、风扇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移动轨道、第二移动轨道的中点;之后,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发送超声波,进而得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所述第四个方向上发送超声波,进而得到第二超声波的传输时间s2,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将所述s1、s2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s1+s2是否大于W1且不大于W2,如果是则判定为双车道模式,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比较s1与s2的大小,并控制所述车轮运转使得所述智能划线车向s1与s2中较大的一个所对应的方向移动,直至s1=s2;当s1=s2时,所述控制器检测接收到的线条形状指令,当接收到实线指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进而使得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还控制所述风扇运转,进而吹出冷风,同时还控制所述智能划线车以预设速度缓慢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一直工作进而保障所述控制器一直控制实现s1=s2,当接收到虚线指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计时部分清零开始计时并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进而使得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还控制所述风扇运转,进而吹出冷风,同时还控制所述智能划线车以预设速度缓慢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一直工作进而保障所述控制器一直控制实现s1=s2,所述控制器实时监测计时部分的计时结果,当所示计时结果为预设第一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同时控制计时部分清零开始计时,当所述计时结果为预设第二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循环往复,进而形成虚线;当短时不再需要划线时,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暂停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暂停指令后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所述风扇停止运转;当长期不再需要划线时,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关闭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指令后检测所述喷嘴装置是否关闭,所述风扇是否停止运转,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所述风扇停止运转,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直至所述柔性构件被完全缠绕。
实施例二。
一种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划线车包括:车体、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所述车体包括与所述车轮紧邻的底面,所述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面上。
所述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所述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之前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划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快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尾的所述底面上。
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卷轴、柔性构件;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卷轴机械连接,所述柔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卷轴上,另一端自然垂落;当所述旋转电机在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当所述旋转电机在与所述第一个方向相反的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
当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时,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所述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所述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为1-3cm。
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热电材料层、蓄电池、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所述热电材料层覆盖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一个表面上,用于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所述车处于行驶状态时,将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地面摩擦生成的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中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热电材料层电力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与所述热电材料层同一个表面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部分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蓄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车体同轴对称设置。
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3cm、小于10cm。
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且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发射出第一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一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发射出第二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二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二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2。
所述划线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轨道、第一电动机、喷嘴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喷嘴装置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动机运行时所述喷嘴装置被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一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喷嘴装置与设置在所述车体中的涂料箱连接,用于将所述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
所述快干装置包括第二移动轨道、第二电动机、风扇;所述第二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二电动机运行时所述风扇被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二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风扇用于吹出冷风进而使得所述喷射到地面上的涂料迅速风干。
所述车体中包括自动化系统,所述自动化系统包括指令接收装置、控制器;所述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连接进而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
所述指令包括开始、暂停、关闭、线条形状、线条颜色。
所述线条形状包括实线、虚线、箭头线。
所述线条颜色包括白色、黄色。
所述智能划线车的工作过程如下:用户将所述智能划线车开到需要划线的区域并使得所述智能划线车处于点火但静止的状态;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开始指令以及线条形状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开始指令后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最终使得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分别运转,使得所述喷嘴装置、风扇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移动轨道、第二移动轨道的中点;之后,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发送超声波,进而得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所述第四个方向上发送超声波,进而得到第二超声波的传输时间s2,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将所述s1、s2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s1+s2是否大于W2且不大于W3,如果是则判定为三车道模式,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比较s1与(s2-s0)/2的大小,其中 s0为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与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并控制所述车轮运转使得所述智能划线车向s1与(s2-s0)/2中较大的一个所对应的方向移动,直至 s1=(s2-s0)/2;当s1=(s2-s0)/2时,所述控制器检测接收到的线条形状指令,当接收到实线指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进而使得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还控制所述风扇运转,进而吹出冷风,同时还控制所述智能划线车以预设速度缓慢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一直工作进而保障所述控制器一直控制实现s1=(s2-s0)/2,得到需要划的第一条线或其一部分,当接收到虚线指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计时部分清零开始计时并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进而使得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还控制所述风扇运转,进而吹出冷风,同时还控制所述智能划线车以预设速度缓慢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一直工作进而保障所述控制器一直控制实现s1=(s2-s0)/2,所述控制器实时监测计时部分的计时结果,当所示计时结果为预设第一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同时控制计时部分清零开始计时,当所述计时结果为预设第二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循环往复,进而形成虚线,得到需要划的第一条线或其一部分;当短时不再需要划线时,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暂停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暂停指令后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所述风扇停止运转;用户驾驶所述智能划线车掉头,与得到所述需要划的第一条线或其一部分一样的方式得到需要划的第二条线或其一部分;当长期不再需要划线时,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关闭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指令后检测所述喷嘴装置是否关闭,所述风扇是否停止运转,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所述风扇停止运转,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直至所述柔性构件被完全缠绕。
实施例三。
一种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划线车包括:车体、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所述车体包括与所述车轮紧邻的底面,所述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面上。
所述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所述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之前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划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快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尾的所述底面上。
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卷轴、柔性构件;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卷轴机械连接,所述柔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卷轴上,另一端自然垂落;当所述旋转电机在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当所述旋转电机在与所述第一个方向相反的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
当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时,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所述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所述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为1-3cm。
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热电材料层、蓄电池、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所述热电材料层覆盖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一个表面上,用于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所述车处于行驶状态时,将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地面摩擦生成的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中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热电材料层电力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与所述热电材料层同一个表面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部分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蓄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车体同轴对称设置。
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3cm、小于10cm。
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且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发射出第一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一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发射出第二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二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二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2。
所述划线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轨道、第一电动机、喷嘴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喷嘴装置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一电动机运行时所述喷嘴装置被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一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喷嘴装置与设置在所述车体中的涂料箱连接,用于将所述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
所述快干装置包括第二移动轨道、第二电动机、风扇;所述第二移动轨道紧贴所述底面设置且与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当所述第二电动机运行时所述风扇被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在所述第二移动轨道上移动;所述风扇用于吹出冷风进而使得所述喷射到地面上的涂料迅速风干。
所述车体中包括自动化系统,所述自动化系统包括指令接收装置、控制器;所述指令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连接进而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
所述指令包括开始、暂停、关闭、线条形状、线条颜色。
所述线条形状包括实线、虚线、箭头线。
所述线条颜色包括白色、黄色。
所述智能划线车的工作过程如下:用户将所述智能划线车开到需要划线的区域并使得所述智能划线车处于点火但静止的状态;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开始指令以及线条形状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开始指令后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最终使得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分别运转,使得所述喷嘴装置、风扇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移动轨道、第二移动轨道的中点;之后,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发送超声波,进而得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所述第四个方向上发送超声波,进而得到第二超声波的传输时间s2,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将所述s1、s2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s1+s2是否大于W3且不大于W4,如果是则判定为四车道模式,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比较s1与(s2-2s0)/3的大小,其中 s0为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与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并控制所述车轮运转使得所述智能划线车向s1与(s2-2s0)/3中较大的一个所对应的方向移动,直至 s1=(s2-2s0)/3;当s1=(s2-2s0)/3时,所述控制器检测接收到的线条形状指令,当接收到实线指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进而使得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还控制所述风扇运转,进而吹出冷风,同时还控制所述智能划线车以预设速度缓慢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一直工作进而保障所述控制器一直控制实现s1=(s2-2s0)/3,得到需要划的第一条线或其一部分,当接收到虚线指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计时部分清零开始计时并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进而使得涂料箱中的涂料喷射到地面上,还控制所述风扇运转,进而吹出冷风,同时还控制所述智能划线车以预设速度缓慢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一直工作进而保障所述控制器一直控制实现s1=(s2-2s0)/3,所述控制器实时监测计时部分的计时结果,当所示计时结果为预设第一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同时控制计时部分清零开始计时,当所述计时结果为预设第二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开启,循环往复,进而形成虚线,得到需要划的第一条线或其一部分;当短时不再需要划线时,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暂停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暂停指令后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所述风扇停止运转;用户驾驶所述智能划线车掉头,与得到所述需要划的第一条线或其一部分类似的方式得到需要划的第二条线或其一部分,区别仅在于采用s2替代(s2-2s0)/3;用户驾驶所述智能划线车再次掉头,与得到所述需要划的第一条线或其一部分类似的方式得到需要划的第三条线或其一部分,区别仅在于采用3s2+2s0替代(s2-2s0)/3;当长期不再需要划线时,用户通过所述指令接收装置输入关闭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关闭指令后检测所述喷嘴装置是否关闭,所述风扇是否停止运转,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喷嘴装置关闭,所述风扇停止运转,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所述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直至所述柔性构件被完全缠绕。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因此,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划线车包括:车体、车轮、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所述车体包括与所述车轮紧邻的底面,所述测距装置、划线装置、快干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所述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之前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划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头的所述底面上;所述快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且靠近车尾的所述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卷轴、柔性构件;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卷轴机械连接,所述柔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卷轴上,另一端自然垂落;当所述旋转电机在第一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卷轴被所述旋转电机带动进而将在所述卷轴上的柔性构件逐渐释放,当所述旋转电机在与所述第一个方向相反的第二个方向上运转时,所述柔性构件被逐渐缠绕的所述卷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柔性构件被所述卷轴完全释放时,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所述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为1-3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热电材料层、蓄电池、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所述热电材料层覆盖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一个表面上,用于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所述车处于行驶状态时,将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地面摩擦生成的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中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热电材料层电力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构件的另一端的与所述热电材料层同一个表面的两个相对置的边缘部分中,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均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蓄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车体同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柔性构件的自然垂落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第二超声波收发器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大于3cm、小于1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划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且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发射出第一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一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1;所述第二超声波收发器在与所述地面平行、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发射出第二超声波,并接收被障碍物反射的所述第二超声波,进而得到所述第二超声波的传播时间s2。
CN201810352751.8A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划线车 Active CN108517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2751.8A CN108517756B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划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2751.8A CN108517756B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划线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7756A true CN108517756A (zh) 2018-09-11
CN108517756B CN108517756B (zh) 2020-10-16

Family

ID=6342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2751.8A Active CN108517756B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划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77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282A (zh) * 2019-05-29 2019-09-20 赣州市兴顺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循环搅拌功能的道路划线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1197Y (zh) * 2002-01-30 2002-11-20 丁云明 电子测距卷扬机
CN101368363A (zh) * 2008-05-12 2009-02-18 于永飞 电脑控制全自动道路标识作业车
US20090185858A1 (en) * 2004-06-04 2009-07-23 Romeo Fernando Malit Trailing System For Dispensing Paint
CN202530088U (zh) * 2012-03-22 2012-11-14 郑州广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沉降槽在线物料密度检测仪
KR20130011576A (ko) * 2011-07-22 2013-01-30 주식회사 진산기계 횡단보도용 차선도색장치
CN203346777U (zh) * 2013-06-21 2013-12-18 舟山市智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自动划线装置
CN203923874U (zh) * 2014-07-01 2014-11-0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带自动定位划线装置的公路划线车
CN205443891U (zh) * 2015-12-30 2016-08-10 王乾仲 智能多用途高效道路划线车
CN206800156U (zh) * 2017-05-02 2017-12-26 北京首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用交通标线划线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1197Y (zh) * 2002-01-30 2002-11-20 丁云明 电子测距卷扬机
US20090185858A1 (en) * 2004-06-04 2009-07-23 Romeo Fernando Malit Trailing System For Dispensing Paint
CN101368363A (zh) * 2008-05-12 2009-02-18 于永飞 电脑控制全自动道路标识作业车
KR20130011576A (ko) * 2011-07-22 2013-01-30 주식회사 진산기계 횡단보도용 차선도색장치
CN202530088U (zh) * 2012-03-22 2012-11-14 郑州广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沉降槽在线物料密度检测仪
CN203346777U (zh) * 2013-06-21 2013-12-18 舟山市智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自动划线装置
CN203923874U (zh) * 2014-07-01 2014-11-0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带自动定位划线装置的公路划线车
CN205443891U (zh) * 2015-12-30 2016-08-10 王乾仲 智能多用途高效道路划线车
CN206800156U (zh) * 2017-05-02 2017-12-26 北京首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用交通标线划线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立军,朱亚东,吴元旦: "《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31 December 20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282A (zh) * 2019-05-29 2019-09-20 赣州市兴顺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循环搅拌功能的道路划线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7756B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2705B2 (en) Obstacle detection for a robotic working tool
CN106338999A (zh) 智能跟随防撞小车和防撞方法
CN208323397U (zh) 一种教育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CN105564427B (zh) 一种泊车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4502384B (zh) 一种基于雷达检测地面空鼓的方法和装置
CN208432904U (zh) 应用于agv小车的控制装置及agv小车
CN108013563A (zh) 一种基于uwb的自动调速跟随与避障的旅行箱及跟随算法
CN110197036A (zh) 智能驾驶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CN107562058B (zh) 基于位置标签识别的WiFi指纹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106504470A (zh) 一种新型智能儿童玩具车控制系统
CN107012817A (zh) 基于无人机联合协作的智能道路清扫系统及协作方法
CN106239519A (zh) 一种智能导航机器人及其导航方法
CN108427415A (zh) 一种现代物流中自动导引避障机器人小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97126B (zh) 一种车辆召唤方法、智能车以及设备
CN106137044A (zh) 一种自动除尘装置
CN107576937A (zh) 移动目标无线定位电子围栏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8517756A (zh) 一种智能划线车
CN106994993A (zh) 基于局域定位系统的可导航跟踪智能超市购物车及其方法
CN109987098A (zh) 基于路面分析进行安全驾驶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20898A (zh) 基于5g车联网的车辆交通事故远程接管救援方法及系统
CN203650526U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适于自动追踪与循迹的机器人
CN206274423U (zh) 一种盲人过马路的辅助装置
CN206292628U (zh) 机器人充电设备及系统、机器人
CN206274424U (zh) 一种盲人过街的辅助设备
CN108517757A (zh) 一种自适应道路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5

Address after: 318050 Zhonglu 279, Xinqiao Town,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 Lingfei

Address before: 528000 Zhangcha, Foshan, Guangdong, No. 117 Zhangcha, No. two, 2, six floor 6287 (residence declaration)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CHANGJU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