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0748A -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0748A
CN108490748A CN201810281385.1A CN201810281385A CN108490748A CN 108490748 A CN108490748 A CN 108490748A CN 201810281385 A CN201810281385 A CN 201810281385A CN 108490748 A CN108490748 A CN 108490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voltage
unit
image formation
rece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13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尻健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490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0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46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producing device, e.g. temperature or ink quant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4Measuring, i.e. determining a quantity by comparison with a standar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如果在执行打印时设置了用于减少调色剂飞散的预定模式,则所述图像形成系统主要将调色剂转印电压设置为高电压。如果片材输送速度变为低,则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将调色剂的转印电压设置为中间电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在2015年03月1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510113976.4、发明创造名称为“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打印机进行打印时,打印机将调色剂转印到片材、使用定影单元来对该调色剂进行加热加压并将调色剂定影在片材上。
在此情况下,如果颜色牢固地填充到图像中,则在片材通过定影单元的同时快速地蒸发掉片材中的水分。然后,位于定影单元上游侧的调色剂被部分地吹掉,使得发生称为拖尾模糊(tailing-blur)(即,调色剂飞散,toner scattering)的图像不良。为了防止这样的拖尾模糊,日本特开第2004-314308号公报讨论了一种对光栅数据执行稀疏化的技术。此外,日本特开第2000-066536号公报讨论一种用于通过将在调色剂转印到片材时施加的转印电压设置为高电压而防止拖尾模糊(调色剂飞散)的技术。
另一方面,如果片材类型或片材尺寸是特殊的,则打印机可以通过降低片材的输送速度来执行打印。例如如果片材类型是硬纸板,则需要执行长时间的定影,从而使输送速度下降。此外,如果片材尺寸是窄宽度,则升高定影单元的边缘部分的温度,从而使片材的输送速度下降。
调色剂以如下方式从感光部件转印到片材。作为调色剂逆电压的电压被施加到诸如与感光部件压接或相抵的转印辊的转印部件。因此,形成电场以使调色剂朝着转印部件而被引导。在此情况下,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电荷被施加到片材上,并且调剂色以静电方式被保持在片材上。鉴于由静电引起的保持力,向片材施加大量的电荷是有利的,从而不容易发生上述拖尾模糊。然而,如果转印电压变得过高,则电荷在片材上溢出,从而跳过片材而到达调色剂。因此,调色剂带点以具有与转印电压相同的极性,会发生调色剂飞散和诸如再转印的转印不良。
如果将用于将调色剂转印到片材上的转印电压设置为高来防止拖尾模糊,则尤其在片材的输送速度低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转印不良。更具体地说,通过将转印电压乘以片材的通过时间来确定在片材中注入的电荷量。因此,当输送速度低(即,通过时间长)时,即使转印电压相同,也会更容易使电荷在片材上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即使在片材的输送速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设置用于使调色剂转印到片材上的高电压以便减少调色剂飞散时防止转印不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片材设定;第二接收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用于减少图像数据的边缘部分的调色剂量的模式的设定;第一设置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所述片材设定来设置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片材的输送速度;第二设置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片材设定来设置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记录材料的转印电压;以及图像形成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片材设定、所述第一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二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转印电压来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其中,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在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设置第一输送速度时以第一电压量设置转印电压,所述转印电压大于第一个接收单元接收片材设定相对应的转印电压,并且在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设置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时以第二电压量设置转印电压,所述转印电压大于第一个接收单元接收片材设定相对应的转印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量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量。
根据本发明,当采用设置用于使调色剂转印到片材上以减少调色剂飞散的高转印电压的方法时,即使在片材的输送速度低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发生转印不良。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系统结构。
图2是例示个人计算机(PC)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例示打印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例示当系统进行打印时由PC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当系统进行打印时由打印机中的控制器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例示当系统进行打印时由打印机中的打印机引擎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例示了打印机驱动器的打印设置画面。
图8例示了根据用于减少调色剂飞散的模式的稀疏化图案。
图9例示了打印数据的数据结构。
图10是例示打印机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的单一功能打印机。然而,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为多功能打印机(即,除打印功能,还具有复印、扫描和传真功能的打印机)。
<图像形成系统>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1例示了系统结构。
参照图1,当用户101发出指令时,PC 102将打印作业发送给打印机103。PC 102和打印机103能够经由网络104(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有线局域网(LAN)或无线LAN)而相互通信。
<装置的结构:PC(信息处理装置)>
图2是例示PC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2,中央处理单元(CPU)201控制PC 102的整个系统。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02起CPU 201的工作存储器的作用。
硬盘驱动器(HDD)203存储将要由CPU 201使用的数据和程序。
操作单元接口(I/F)204向操作单元205发送数据以及从操作单元205接收数据。
操作单元205从用户接收各种操作。
无线LAN I/F 206向无线LAN发送数据以及从无线LAN接收数据。
有线LAN I/F 207向有线LAN发送数据以及从有线LAN接收数据。
USB I/F 208向USB发送数据以及从USB接收数据。
显示单元I/F 209向显示单元210发送数据以及从显示单元210接收数据。
显示单元210向用户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
总线211使PC 102中的各个组件相互连接。
<装置的结构:打印机(即,信息形成装置)>
图3是例示打印机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3,控制器300包括控制打印所必需的各种组件。
CPU 301控制打印机103的整个系统。
闪存只读存储器(ROM)302是存储将要由CPU 301使用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可擦写存储介质。
RAM 303起CPU 301的工作存储器的作用。
非易失性存储器(NVMEM)304是存储打印机103的设置信息等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操作单元I/F 305向操作单元306发送数据以及从操作单元306接收数据。
操作单元306从用户接收各种操作。
无线LAN I/F 307向无线LAN发送数据以及从无线LAN接收数据。
有线LAN I/F 308向有线LAN发送数据以及从有线LAN接收数据。
图像总线I/F 309使系统总线316和图像总线317相互连接。
USB I/F 310向USB发送数据以及从USB接收数据。
显示单元I/F 311向显示单元312发送数据以及从显示单元312接收数据。
显示单元312向用户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
光栅图像处理器(RIP)313将页面描述语言(PDL)数据光栅化并生成光栅数据(即,位图数据)。
打印机I/F 314使图像总线317和打印机引擎318相互连接。
图像处理单元315执行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诸如校正、加工、编辑、旋转、压缩、解压和分辨率转换。
系统总线316使控制器300中与系统控制有关的组件相互连接。
图像总线317使控制器300中与图像处理有关的组件相互连接。
打印机引擎318基于光栅图像数据而在片材上打印图像。
图10是例示打印机的剖面图。
参照图10,激光驱动器1002将打印数据转换为将要输出的视频信号。
半导体激光器1003根据从激光驱动器1002输入的视频信号而发射激光束。
激光束1004从半导体激光器1003发射出。
旋转多棱镜1005在主扫描方向上扫面激光束1004。
感光部件1006接收由旋转多棱镜1005在主扫描方向上所扫描的激光束,并且被扫描曝光。从而,在感光部件1006上形成输出图像的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1007对形成在感光部件1006上的输出图像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然后,将输出的图像从感光部件1006转印到片材上。
片材盒1008存储片材。
进给辊1009进给在片材盒1008中存储的片材。
输送辊1010和1011将由进给辊1009进给的片材输送到感光部件1006。通过控制输送辊1010和1011的旋转速度来调整片材的输送速度。
定影单元1012对转印到片材的输出图像进行定影。定影单元1012包括当尾部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或更高时测量定影辊的温度并检测温度上升错误的检测单元。
排出辊1013排出已由定影单元1012定影了输出图像的片材。转印辊1014施加与调色剂相反的转印电压并将调色剂从感光部件1006转印到片材上。通过控制施加在转印辊1014上的电压来调整转印电压。
<在打印时所执行的控制:PC>
图4是例示当图像形成系统进行打印时在PC中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通过CPU 201将在HDD 203中存储的程序读取到RAM 202并执行该程序来执行在图4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处理。
此外,通过在文件被PC 102上的应用打开的状态下激活打印机驱动器来启动图4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处理。
在步骤S401中,CPU 201经由显示单元210来显示打印机驱动器的打印设置画面。
图7示例了打印机驱动器的打印设置画面。参照图7,可以经由打印机驱动器打印设置画面700来指定各种打印设置。打印预览区域701显示当根据当前设置而执行打印时可获得的图像的预览。如果按下设置确认按钮702,则打开对话框,并显示当前设置的列表。片材尺寸设置菜单703是用于通过从“A4”、“信纸(Letter)”、“Legal”、“B5”、“A5”、“明信片”、“信封”等中进行选择来设置片材尺寸的菜单。
片材类型设置菜单704是用于通过从“普通纸”、“薄纸”、“高射投影(OHP)”、“硬纸板”、“明信片”、“信封”等中进行选择来设置片材类型的菜单。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片材类型根据片材在克重(即,每1m2片材的重量)方面的差别来表示片材的类型。
拖尾模糊防止模式(即,用于减少调色剂飞散的模式)设置菜单705是用于通过从“关闭”、“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等中进行选择等来设置拖尾模糊防止模式的菜单。拖尾模糊防止模式用于确定是否选择并发出了以下将描述的稀疏化图案和拖尾模糊防止命令。另外的设置菜单706是用于设置单面打印、双面打印和片材进给阶段的菜单。
如果按下打印开始按钮707,则开始打印。
如果按下关闭按钮708,则关闭打印机驱动器打印设置画面700。
返回到图4,在步骤S402中,CPU 201经由操作单元205接收到用户101从片材尺寸设置菜单703选择的片材尺寸。
在步骤S403中,CPU 201经由操作单元205接收到用户101从片材类型设置菜单704选择的片材类型。
在步骤S404中,CPU 201经由操作单元205接收到用户101从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设置菜单705选择的拖尾模糊防止模式。在步骤S405中,CPU 201经由操作单元205接收到用户101从其他设置菜单706选择的设置。
在步骤S406中,CPU 201确定用户是否经由操作单元205按下了打印开始按钮707。如果用户按下了打印开始按钮707(步骤S406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07。如果用户没有按下打印开始按钮707(步骤S406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402。
在步骤S407中,CPU 201控制RIP 313、对由应用打开的文件的图像执行渲染并且生成光栅数据。
在步骤S408中,CPU 201控制图像处理单元315并根据在步骤S404中接收到的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而对在步骤S407中生成的光栅数据执行稀疏化处理。
图8例示了根据拖尾模糊防止模式的稀疏化图案。
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为关闭(off),则不执行稀疏化处理。
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A,则使用图案A801来执行稀疏化处理。图案A801的稀疏化量是稀疏化图案中最小的。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A,则在打印时调色剂的转印电压是以下将描述的中间电压。
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B,则使用图案B 802来执行稀疏化处理。图案B 802的稀疏化量大于图案A 801的稀疏化量但少于图案C 803和图案D 804。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B,则基本上在打印时调色剂的转印电压是以下将描述的高电压。
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C,则使用图案C 803来执行稀疏化处理。图案C 803的稀疏化量是稀疏化图案中最大的。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C,则在打印时调色剂的转印电压是以下将描述的中间电压。
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D,则使用图案D 804来执行稀疏化处理。图案D 804的稀疏化量与图案C 803一样是最大的。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D,则在打印时调色剂的转印电压是以下将描述的高电压。
返回到图4,在步骤S409中,CPU 201将与在步骤S402至S405中接收到的各种设置相对应的设置信息添加到在步骤S408中执行了稀疏化处理的图像数据中。从而,CPU 201生成打印数据。
图9例示了打印数据的数据结构。
参照图9,大体上打印数据900可以被划分为设置信息901和图像数据906。
设置信息901包括片材尺寸设置值902、片材类型设置值903、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设置值904和其他设置值905。
片材尺寸设置值902是表明在步骤S402中接收到的片材尺寸的信息。
片材类型设置值903是表明在步骤S402中接收到的片材类型的信息。
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设置值904是表明在步骤S404中接收到的拖尾模糊防止模式的信息。
其他设置值905是表明在步骤S405中接收到的其他设置的信息。
图像数据906是在步骤S408中执行稀疏化处理之后所获得的光栅数据。
返回到图4,在步骤S410中,CPU 201将在步骤S409中生成的打印数据900经由有线LAN I/F 207发送给打印机103。打印数据900可以经由无线LAN I/F 206或USB I/F 208而不是有线LAN I/F 207来被发送。
<在打印时所执行的控制:打印机>
图5是例示当图像形成系统进行打印时由打印机中的控制器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5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处理通过CPU 301将在闪存ROM 302中存储的程序读取到RAM303中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
在步骤S501中,CPU 301经由有线LAN I/F 308接收到在步骤S410中从PC 102发送的打印数据900。打印数据900可以经由无线LAN I/F307或USB I/F 310而不是有线LAN I/F308来被接收到。
在步骤S502中,CPU 301参照在步骤S501中接收到打印数据900中所包括的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设置值904并确定拖尾模糊防止模式是否被设置为模式B或模式D两者之一。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被设置为模式B或模式D两者之一(步骤S502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3。如果拖尾模糊防止模式没有被设置为模式B或模式D两者之一(步骤S502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7。
在步骤S503中,CPU 301参照在步骤S501中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中所包括的片材类型设置值903并确定片材类型是否被设置为普通纸、薄纸或OHP三者之一。如果片材类型被设置为普通纸、薄纸或OHP三者之一(步骤S503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4。如果片材类型没有被设置为普通纸、薄纸或OHP三者任一(步骤S503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7。
在步骤S504中,CPU 301参照在步骤S501中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中所包括的片材尺寸设置值902并确定片材尺寸是否被设置为A4、信纸或Legal三者之一。如果片材尺寸被设置为A4、信纸或Legal三者之一(步骤S504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5。如果片材尺寸没有被设置为A4、信纸或Legal三者之一(步骤S504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7。
在步骤S505中,CPU 301参照在NVMEM 304中存储的卷曲设置模式的设置值并确定卷曲防止模式是否被设置为打开(on)。该卷曲防止模式是用于防止通过在执行打印时的加热或加压而使片材卷曲的模式。卷曲防止模式的打开(on)/关闭(off)设置值预先经由操作单元306而被接收到并被存储在NVMEM 304中。如果卷曲防止模式为on,则CPU 301经由打印机I/F 314将卷曲防止命令发送给打印机引擎318。如果卷曲防止模式为on(步骤S505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7,但是如果卷曲防止模式为off(步骤S505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6。
在步骤S506中,CPU 301经由打印机I/F 314将拖尾模糊防止命令发送给打印机引擎318。
在步骤S507中,CPU 301经由打印机I/F 314将在步骤S501中接收到的打印数据900中所包括的图像数据906、片材类型设置值903和片材尺寸设置值902发送给打印机引擎318。数据和值可以经由有线LAN I/F206和USB I/F 208而不是有线LAN I/F 207来被发送。
图6是例示当图像形成系统进行打印时由打印机中的打印机引擎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601中,打印机引擎318接收到在步骤S507中从控制器300发送出的图像数据906、片材类型设置值903和片材尺寸设置值902。
在步骤S602中,打印机引擎318参照在步骤S601中接收到的片材类型设置值903并确定片材类型是否被设置为普通纸、薄纸或OHP三者之一。如果片材类型被设置为普通纸、薄纸或OHP三者之一(步骤S602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3。如果片材类型没有被设置为普通纸、薄纸或OHP三者任一(步骤S602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5。
在步骤S603中,打印机引擎318参照在步骤S601中接收到的片材尺寸设置值902并确定片材尺寸是否被设置为A4、信纸或Legal三者之一。如果片材尺寸被设置为A4、信纸或Legal三者之一(步骤S603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4。如果片材尺寸没有被设置为A4、信纸或Legal三者任一(步骤S603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5。
在步骤S604中,打印机引擎318确认是否从控制器300接收到了卷曲防止命令并确定卷曲防止模式是否为on。如果卷曲防止模式为on(步骤S604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5。如果卷曲防止模式为off(步骤S604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6。
在步骤S605中,打印机引擎318将执行打印时的片材的输送速度设置为全速的一半。默认将输送速度设置为全速,并且除非执行步骤S605,否则输送速度保持为全速。尽管输送速度的一半速度低于全速的一半速度,但输送速度也可以以不同于半速或全速的其他速度来设置,只要建立类似的关系即可。
在步骤S606中,打印机引擎318确定是否接收到在步骤S506中从控制器300发送的拖尾模糊防止命令。如果接收到了拖尾模糊防止命令(步骤S606中的“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7。如果没有接收到拖尾模糊防止命令(步骤S606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608。
在步骤S607中,打印机引擎318将执行打印时的调色剂转印电压设置为高电压。转印电压默认被设置为中间电压,并且除非执行步骤S607的处理,否则转印电压保持设置为中间电压。尽管中间转印电压低于高转印电压,但是也可以使用不同于中间转印电压和高转印电压的其他转印电压,只要建立类似的关系即可。
在步骤S608中,打印机引擎318根据在步骤S602至S607中基于在步骤S601中接收到的图像数据906、片材类型设置值903和片材尺寸设置值902而设置的输送速度和转印电压来进行打印(即,图像形成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如果在执行打印时设置预定的拖尾模糊防止模式,则基本上调色剂转印电压为高电压。与此相反,如果片材的输送速度为设置为半速,则调色剂(即,记录材料)的转印电压为中间电压。
因此,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设置拖尾模糊防止模式的情况下,即使片材的输送速度被设置为半速,也可防止在转印调色剂时出现虚影(ghost)。
以下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PC中执行打印设置、渲染处理和稀疏化处理。
与此相反,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打印机中执行打印设置、渲染处理和稀疏化处理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此情况下,在图5中例示的流程图(即,由打印机中的控制器执行的控制处理)中的步骤S501之前,执行在图4的流程图(即,由PC执行的控制处理)中例示的步骤S401至S406(即,打印设置)、步骤S407(即,渲染处理)和步骤S408(即,稀疏化处理)的处理中的相应处理。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在执行拖尾模糊防止时,可以降低PC上的处理负载。
以下将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打印机中的控制器确定是否发出拖尾模糊防止命令。
与此相反,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PC或打印机中的打印机引擎确定是否发出拖尾模糊防止命令。
在此情况下,在图4的流程图(即,由PC执行的控制处理)中例示的步骤S408或在图6中例示的流程图(即,由打印机中的打印机引擎执行的控制处理)中的步骤S601之后,执行图5的流程图(即,由打印机中的控制器执行的控制处理)中例示的步骤S502至S506(即,确定是否发出拖尾防止命令)的处理。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当执行拖尾模糊防止时,可以降低打印机中的控制器的处理负载。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4年3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4-055463的优先权,该申请在此已被全文引用。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片材设定;
第二接收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用于减少图像数据的边缘部分的调色剂量的第一模式的设定;
第一设置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所述片材设定来设置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片材的输送速度;
第二设置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片材设定来设置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记录材料的转印电压;以及
图像形成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片材设定、所述第一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输送速度和所述第二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转印电压来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已接收到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在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设置第一输送速度时以第一电压量设置转印电压,所述转印电压大于第一个接收单元接收片材设定相对应的转印电压,并且在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设置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时以第二电压量设置转印电压,所述转印电压大于第一个接收单元接收片材设定相对应的转印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量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第二电压量是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第一设置单元在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空白纸张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在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硬纸板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第二输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经接收到第一片材类型时设置第一转印电压,并且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经接收到第二片材类型时设置第二转印电压,所述第二转印电压低于所述第一转印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一片材尺寸时时设置第一转印电压,并且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二片材尺寸时设置第二转印电压,所述第二转印电压低于所述第一转印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在没有设置用于减少片材卷曲的卷曲防止模式时设置第一转印电压,并且在设置了卷曲防止模式时设置第二转印电压,所述第二转印电压低于所述第一转印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一片材类型时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并且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二片材类型时设置所述第二输送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一片材尺寸时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并且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已接收到第二片材尺寸时设置所述第二输送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在没有设置用于减少片材卷曲的卷曲防止模式时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并且在设置了所述卷曲防止模式时设置所述第二输送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片材类型是普通纸、薄纸或OHP。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片材尺寸是A4、信纸或Legal。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还包括:
稀疏化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模式的设定来对当执行图像行程处理时所使用的图像数据执行稀疏化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以及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第一设置单元、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和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14.一种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接收步骤,接收片材设定;
第二接收步骤,接收用于减少图像数据的边缘部分的的调色剂量的第一模式的设定;
第一设置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一接收步骤中所接收到的所述片材设定来设置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片材的输送速度;
第二设置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二接收步骤中所接收到的片材设定来设置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记录材料的转印电压;以及
图像形成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片材设定、在所述第一设置步骤中所设置的输送速度和在所述第二设置步骤中所设置的转印电压来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在所述第二接收步骤中已接收到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设置步骤中,当在所述第一设置步骤中设置第一输送速度时以第一电压量设置转印电压,所述转印电压大于在第一个接收步骤接收片材设定相对应的转印电压,并且当在所述第一设置步骤中设置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时以第二电压量设置转印电压,所述大于第一个接收步骤接收片材设定相对应的转印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量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第二电压量是零。
CN201810281385.1A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84907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5463A JP6272097B2 (ja) 2014-03-18 2014-03-18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55463 2014-03-18
CN201510113976.4A CN104935781B (zh)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3976.4A Division CN104935781B (zh)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0748A true CN108490748A (zh) 2018-09-04

Family

ID=541227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3976.4A Active CN104935781B (zh)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810281385.1A Pending CN108490748A (zh)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3976.4A Active CN104935781B (zh) 2014-03-18 2015-03-16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23267B2 (zh)
JP (1) JP6272097B2 (zh)
CN (2) CN1049357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6165B2 (ja) * 2015-01-29 2019-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7581A (ja) * 1988-01-22 1989-07-26 Toshiba Corp トナー転写装置
JPH02183288A (ja) * 1989-01-09 1990-07-17 Sharp Corp 着色像の転写方法
JP4054450B2 (ja) 1998-08-20 2008-0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75761A (ja) * 1998-09-02 2000-03-14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14308A (ja) 2003-04-11 2004-11-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024634A (ja) * 2003-06-30 2005-01-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5065A (ja) * 2005-01-12 2006-07-2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画像形成シート
JP2006195269A (ja) * 2005-01-14 2006-07-2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060251431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print conditions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78480B2 (ja) * 2007-07-23 2012-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0197427A (ja) * 2009-02-23 2010-09-0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88385A (ja) * 2009-10-23 2011-05-0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72097B2 (ja) 2018-01-31
CN104935781B (zh) 2018-05-04
US20150268594A1 (en) 2015-09-24
CN104935781A (zh) 2015-09-23
JP2015179106A (ja) 2015-10-08
US9223267B2 (en) 2015-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13919B1 (en)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898337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80990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8194276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program
US20110229237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791666B (zh) 冲压系统以及冲压控制方法以及冲压控制程序
US100320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modifying imposition using dynamically loaded media size on a continuous feed printer
US876069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090297025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097918B2 (en) Finisher,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portation of media sheets
US20150317543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inting on transparent sheets
JP7115191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935781B (zh) 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104615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25453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894257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9144929A (ja)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印刷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US923997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determining show-through of image formed on translucent print medium
US8854693B2 (en) Image editing apparatus, image edi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8641030B2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tapl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tapling
JP2007067799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690353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63037B2 (ja) プリンタ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10387460A1 (en) Curl compensation through selective ink depletion
US202100643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