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786B -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786B
CN108474786B CN201680076969.4A CN201680076969A CN108474786B CN 108474786 B CN108474786 B CN 108474786B CN 201680076969 A CN201680076969 A CN 201680076969A CN 108474786 B CN108474786 B CN 108474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ult
analysis
image
specim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9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786A (zh
Inventor
舛冈正二郎
马岛肇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b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4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ur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在尿检中减少成为再次检查的对象的检体的数量。在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如果有来自使用者的请求,则分析装置显示检体的图像。分析装置的使用者查看该图像来判断是否需要将检体设为再次检查的对象。当使用者通过确认图像而判断为不需要对该检体进行再次检查时,将表示该意思的信息输入到分析装置。当输入该信息时,分析装置输出基于检体图像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

Description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尤其涉及用于分析尿检体的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一种用于在尿检中分析检体的成分的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6-98219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测定结果检查装置。该测定结果检查装置进行利用尿定性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结果与利用基于流式细胞技术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得到的测定结果之间的检查,来评价这些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8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尿检中利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装置的情况下,当根据在该装置中获取到的值无法确定检查结果时,将检体作为再次检查的对象。作为再次检查,多数情况采用手动检查。在手动检查中,检查员通过手工作业从检体准备标本,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该标本。
据此,在利用以往的分析装置进行的尿检中,要求极力减少成为再次检查的对象的检体的数量。
本公开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利用分析装置进行的尿检中减少成为再次检查的对象的检体的数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析尿检体的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分析装置具备:图像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检体的图像;信息处理单元,其构成为在利用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确定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以及存储单元,其用于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存储基准范围。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在利用信息处理单元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所有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均处于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在利用信息处理单元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优选的是,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将利用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进行输出的条件。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当检体满足条件时,即使在利用信息处理单元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也输出利用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
优选的是,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作为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接受表示需要或者不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的信息的输入,在作为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检体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与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相关联地存储于存储单元。条件包括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与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以前的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一致。
优选的是,分析装置还具备输入单元,该输入单元构成为接受其它装置的针对检体的测定结果的输入。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在利用信息处理单元针对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基于其它装置的测定结果中的与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优选的是,输入单元接受定性分析的结果的输入。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在定性分析的结果中的同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与利用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相反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的信息,在定性分析的结果中的同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与利用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
优选的是,输入单元接受流式细胞仪的结果的输入。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在流式细胞仪中的针对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利用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相反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的信息,在流式细胞仪中的针对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利用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
优选的是,条件包括与检体对应的被检者的属性。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析尿检体的有形成分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检体的图像;使用获取到的图像来确定检体中的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在图像中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所有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均处于针对各种有形成分预先决定的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确定出的该结果来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以及在图像中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外其它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析尿检体的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具备:第一分析装置,其用于使用检体的图像来输出该检体的分析结果;以及第二分析装置,其输出针对检体的测定结果。第一分析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检体的图像;信息处理单元,其构成为在利用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确定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存储单元,其用于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存储基准范围;以及输入单元,其接受第二分析装置的针对检体的测定结果的输入。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在利用信息处理单元针对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基于其它装置的测定结果中的与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利用分析装置进行的检体的有形成分分析中,在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处于针对该有形成分设定的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由此,有时分析装置的使用者能够通过确认检体的图像来决定不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的情况。因而,能够减少成为再次检查的对象的检体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在利用多种分析装置进行分析所得的各个检体的分析结果相反的情况下也是,有时分析装置的使用者能够通过对检体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来决定不需要进行该检体的再次检查的情况。因而,能够减少成为再次检查的对象的检体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概要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比较例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概要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利用分析装置进行的图像确认中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显示检体的图像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使用者在通过确认图像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的判断结果时显示的画面的一例。
图9是用于使分析装置在输入由使用者对图像进行视觉辨认的结果之后登记检体的特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的检体的分析的概要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14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交叉检查的内容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的检体的分析的概要的图。
图1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19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的检体的分析的概要的图。
图2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23是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分析装置和分析系统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和构成要素附加有相同的标记。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而,不重复进行它们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1.概要>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概要的图。在图1中,在框AT内示出利用分析装置进行的自动检查的工序。在框MT内示出由检查员利用显微镜进行的手动检查的工序。
更具体地说,在利用分析装置进行的自动检查的工序中,分析装置拍摄检体的图像,并基于该图像来进行有形成分分析。有形成分例如是指红血球、白血球、上皮细胞以及管型(日语:円柱)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分析装置例如以20倍左右的倍率来拍摄检体的图像,在该图像中确定各有形成分,并对该图像的一个视野中包含的有形成分的个数进行计数。各有形成分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是检体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的一例。
接着,分析装置检查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在分析装置中,针对各种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预先设定有基准范围。在分析结果的检查中,分析装置例如判断是否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处于警告范围内。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是指在检体中确定该有形成分所得的结果,例如是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或者“浓度”。“处于警告范围内”的一例是“处于基准范围外”。
如果所有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均处于基准范围内,则分析装置确定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也就是说,分析装置显示基于检体图像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
只要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分析装置就会显示用于促使确认检体的图像的信息。之后,分析装置显示检体的图像。分析装置既可以将检体的图像与用于促使确认图像的显示一起显示,也可以根据来自分析装置的使用者的要求来显示检体的图像。使用者查看该图像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图1中的“图像判定”)。
在根据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进行判断的情况下,例如在检体的图像的一个视野中检测出的管型的个数超过基准范围时,使用者确认利用分析装置拍摄到的该检体的图像。在根据浓度进行判断的情况下,例如在检体中的管型浓度超过基准范围时,使用者确认利用分析装置拍摄到的该检体的图像。
当使用者通过确认图像而判断为不需要进行该检体的再次检查时,将表示该意思的信息输入到分析装置(或者对分析装置所显示的分析结果进行处理的计算机)(图1的“判定”)。例如,当使用者确认在图像中由分析装置判断为管型的物体不是真正的管型(蛋白凝结而成的物体)而是灰尘等混入物时,判断为不需要进行该检体的再次检查。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通过确认图像而判断为需要进行该检体的再次检查时,将表示该意思的信息输入到分析装置(或者对分析装置所显示的分析结果进行处理的计算机)(图1的“无法判定”)。例如,当使用者无法确定由分析装置判断为管型的物体是真正的管型(蛋白凝结而成的物体)或者无法确定由分析装置判断为管型的物体是什么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进行该检体的人工分析。
当输入表示不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的信息时(图1的“判定”),分析装置显示基于检体图像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
当输入表示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的信息时,分析装置显示已输入该信息(图1的“无法判定”)。由此,将检体作为再次检查的对象。再次检查的一例是手动检查。在手动检查中,如在框MT内所示出的那样,制作检体的标本,并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该标本。执行手动检查的人与判断为需要进行检体的人工分析的人既可以是同一人,也可以是不同的人。另外,对于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检体来说,并非必须进行手动检查。也存在不执行手动检查,而仅显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意思的结果的情况。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比较例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概要的图。在图2的装置中,即使在判断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分析装置也不会据此显示用于促使确认图像的信息。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关于进行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是判断为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检体,不确认该检体的图像就将该检体作为再次检查(典型的是手动检查)的对象。
<2.分析系统的结构>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如图3所示,分析系统1包括分析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40。分析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40能够进行通信。分析装置20向信息处理装置40显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信息处理装置40显示由分析装置20显示的分析结果。也可以将分析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40设为一体。
分析装置20包括主体20A和搬送部20B。主体20A收容后述的控制部210和试样调制部222等。
搬送部20B搬送用于收容检体的容器(例如离心管)。更具体地说,在分析系统1中,各检体被收容到容器4中。支架7收容一根以上的容器4。搬送部20B包括槽250。在搬送部20B中,将一根以上的容器4以收容于支架7的状态进行搬送。
也可以是,在主体20A设置有条形码读取器224。也可以对各容器4附加用于识别各检体的条形码。分析装置20利用条形码读取器224来读取各个容器4的条形码,由此识别成为检查对象的各个检体。
参照图3说明的容器4的搬送方式只是一例。在分析装置20中,容器4也可以不被收容于支架7,而单独被搬送。
<3.硬件结构>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的硬件结构的图。
首先,说明分析装置2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
分析装置20包括控制部210、通信部221、试样调制部222、摄影部223以及条形码读取器224。控制部21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11和存储部212。CPU 211执行存储部21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且控制分析装置20的各部。存储部212包括ROM、RAM、硬盘等存储装置。
通信部221将来自控制部210的数据发送到其它设备,将来自其它设备的信息输入到控制部210。通信部221例如通过网络接口卡来实现。
试样调制部222通过将容器4内的检体与测定所需的试剂进行混合搅拌,来调制分析所需的试样。
摄影部223拍摄由试样调制部222进行调制所得的试样的图像。摄影部223具有自动对焦的机构。由此,利用摄影部223自动地拍摄由试样调制部222进行调制所得的试样。摄影部223向控制部210显示拍摄到的图像。
条形码读取器224读取对容器4附加的条形码,将读出的信息向控制部210显示。
接着,说明信息处理装置4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
信息处理装置40包括控制部410和通信部420。控制部410例如由通用的计算机来实现,具有CPU 411、存储部412、键盘413、鼠标414以及监视器415。CPU 411经由通信部420而与分析装置20等外部设备进行通信。通信部420例如由网络接口卡构成。
CPU 411执行存储部41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从键盘413和鼠标414接受信息的输入,并在监视器415中显示信息。CPU 411例如能够将从分析装置20输入的数据显示于监视器415。
<4.处理的流程>
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中,CPU 211获取检体的图像。检体的图像是通过摄影部223(参照图4)拍摄由试样调制部222(参照图4)调制出的试样的图像来获取的。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CPU 211使用获取到的图像来确定检体中的、预先决定的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关于预先决定的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各个成分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的确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有形成分分析的方法,因此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之后,CPU 211判断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异常值。
更具体地说,CPU 211判断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是否处于针对各有形成分预先决定的基准范围内。有形成分的一例是白血球。关于白血球的基准范围的一例是3个/视野(“/视野”表示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下同。)。有形成分的其它例是红血球。关于红血球的基准范围的其它例是1个/视野(男性),或者5个/视野(女性)。
在步骤S20中,CPU 211也可以判断检体中的有形成分的浓度中有无异常值。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20中,CPU 211确定检体中的预先决定的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各种有形成分的浓度。关于检体中的有形成分的浓度的确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有形成分分析的方法,因此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之后,CPU 211判断确定出的各有形成分的浓度是否存在异常值。更具体地说,CPU 211判断各有形成分的浓度是否处于针对各有形成分预先决定的基准范围内。
有形成分的一例是白血球。关于白血球的基准范围的一例是3.5~9.7×103/μl。
有形成分的其它例是红血球。关于红血球的基准范围的其它例是4.38~5.77×106/μl(男性),或者3.76~5.16×106/μl(女性)。
CPU 211当判断为所有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均处于基准范围内时(步骤S20:“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60。另一方面,CPU 211当判断为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异常值)时(步骤S20:“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CPU 211显示用于请求确认图像的消息。该消息是用于促使确认图像的信息的一例,例如从分析装置20向信息处理装置40发送该消息。信息处理装置40利用监视器415(参照图4)来显示该消息。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40。
也可以是,根据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偏离基准范围的程度,来变更用于请求确认图像的消息的显示方式。例如,偏离的程度越高,则将该消息以警告等级越高的方式显示。在一例中,偏离的程度越高,则将该消息以越浓的颜色显示且/或加大显示,使得该消息包含警告等级高的内容。
也可以是,根据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来变更上述消息的显示方式。例如,对两种以上的有形成分附加优先级。与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不包含优先级高的种类的情况相比,在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包含优先级高的种类的情况下,将消息以警告等级高的方式显示。在一例中,与优先级高的种类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未超过基准范围的情况相比,在优先级高的种类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超出基准范围的情况下,将该消息以更浓的颜色且/或加大显示,使得该消息包含警告等级高的内容。
也可以是,基于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的数量,来变更上述消息的显示方式。例如,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的数量越多,则将消息以警告等级越高的方式显示。在一例中,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的数量越多,则将该消息以越浓的颜色且/或加大显示,使得该消息包含警告等级高的内容。
在步骤S40中,CPU 211判断是否被请求显示在步骤S10中获取到的图像。步骤S30的请求中包含的消息中也可以包含在步骤S10中获取到的图像的链接。分析装置20的使用者例如通过用信息处理装置40的鼠标414对链接进行操作,来请求显示图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信息处理装置40中)显示在步骤S30中促使确认的图像,以确认该图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使用者进行的图像的视觉辨认是图像确认的一例。
CPU 211使控制停留在步骤S40(步骤S40:“否”),直到被请求显示图像为止。CPU211当判断为被请求显示图像时,使控制进入步骤S42。
在步骤S42中,CPU 211显示在步骤S10中获取到的图像。例如,CPU 211将该图像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0。与此相应地,信息处理装置40将该图像显示于监视器415。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50。
使用者通过对在步骤S10中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来判断是否需要对成为分析装置20的有形成分分析的对象的检体进行再次检查(典型的是手动检查),并将该判断的结果输入到信息处理装置40。信息处理装置40将输入的判断结果发送到分析装置20。
在步骤S50中,CPU 211判断使用者的判断结果是否表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在使用者的判断结果表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情况下(步骤S50:“是”),CPU 211使控制进入步骤S60。另一方面,在使用者的判断结果表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情况下(步骤S50:“否”),CPU 211使控制进入步骤S70。
在步骤S60中,CPU 211显示使用在步骤S10中获取到的图像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来作为分析结果。
在步骤S70中,CPU 211显示表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典型的是手动检查)的信息。
<5.显示例>
参照图6~图8来说明分析系统1中的画面显示的具体例。图6是表示为了使分析装置20请求步骤S30中的图像确认而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的画面900包含表901,该表901表示多个检体各自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在表的各行显示关于各检体的多个项目的数据。多个项目能够包含形式项目、分析项目以及表现状况的项目。形式项目例如是检体ID、序列号(Seq.No.)、在支架7中的位置(Pos)、受理编号、患者姓名、检体类别以及/或者性别。分析项目例如表示红血球、白血球、上皮细胞、管型以及/或者细菌中的各个分析项目的测定结果。
表现状况的项目表示各检体的分析进行状况。作为表现状况的项目显示的信息例如包含“自动确定”、“需要确认”以及“确定[已修改]”。针对在图5的步骤S20中判断为所有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均处于基准范围内的检体,显示“自动确定”。针对在图5的步骤S30中成为请求确认的对象的检体,显示“需要确认”。针对在图5的步骤S42中由使用者进行确认的结果是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检体,显示“确定[已修改]”。
在图6的画面900中,例如将检体ID“0004”显示为正在请求图像的确认时。查看画面900的使用者对表901内的、显示关于该检体ID“0004”的数据的行902进行点击操作。据此,从信息处理装置40向分析装置20发出发送该检体ID的图像的请求(图5的步骤S40:“是”)。与此相应地,分析装置20向信息处理装置40发送该检体ID的图像。发送来的图像被显示于信息处理装置40。
图7是表示显示检体的图像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的画面910包含图像911。图像911是在步骤S10(图5)中关于ID“0004”的检体获取到的图像。画面910还包含用于显示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的显示栏919。显示栏919针对各有形成分(显示栏919内的“项目”)表示条件、测定结果(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HPF))以及有无检查。条件是指用于进行促使注意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的显示的条件。
例如,关于显示栏919中示出的分析结果的“红血球”,条件是“5/HPF以上”,测定结果是“10-19/HPF”。也就是说,红血球的测定结果满足上述条件。由此,关于红血球,检查的结果是“有”。
对画面910进行视觉辨认的使用者将图像911与显示栏919内的数据进行对比,由此评价显示栏919中显示的数据的可靠性。
信息处理装置40中显示的图像也可以添加有表示该图像的哪个部分与哪种有形成分对应的信息。由此,使用者能够在监视器415中放大地显示检体的图像中的、包含被判断为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部分。所添加的信息例如由CPU 211来生成。更具体地说,CPU 211使用被登记为有形成分的图像图案来进行图案识别,由此从针对检体获取到的图像中确定白血球、红血球、管型等各种有形成分。CPU 211对针对检体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添加表示在该图像中作为有形成分被确定出的部分的信息,并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0。
例如,在判断为管型的测定结果超过基准范围的情况下,在监视器415中显示检体的图像中的包含管型的部分的放大图像。使用者当通过对该放大图像进行视觉辨认而确认被判断为管型的物质不是真正的管型(蛋白凝结而成的东西)而是灰尘等混入物时,能够判断为不需要对该检体进行人工分析。使用者将判断的结果输入到信息处理装置40。所输入的判断的结果被发送到分析装置20。
图8是在使用者通过确认图像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对被判断为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检体进行再次检查的判断结果时显示的画面的一例。
图8的画面990与图6的画面900同样地包含表901。图8的表901与图6的表901相比,行902的分析状况是“确定(已修改)”。该分析状况意味着通过使用者对图像进行确认而修改了判断结果。
即,以往,以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为条件,判断为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中,在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在判断为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之前,使用者能够对该检体的图像进行视觉辨认。用于视觉辨认的图像是在分析装置20中拍摄到的、放大倍率为20倍左右的图像。在使用者通过对该图像进行视觉辨认而判断为不需要进行该检体的再次检查的情况下,以在分析装置20中获取到的结果来确定该检体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说,不进行再次检查就确定该检体的检查结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检体的图像的“平均一个视野内的有形成分的个数”或者“有形成分的浓度”,来判断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是否处于基准范围外。也就是说,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的一例是检体的图像的平均一个视野内的有形成分的个数。有形成分的其它例是检体中的有形成分的浓度。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具备学习功能。CPU 211针对在判断为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之后通过使用者对图像进行视觉辨认而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检体,将该检体的特征登记到存储部212,并且针对在判断为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之后通过使用者对图像进行视觉辨认而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检体,将该检体的特征登记到存储部212。之后,CPU 211能够将所登记的特征利用于有形成分的分析。
图9是用于使分析装置20在输入使用者对图像进行视觉辨认的结果之后登记检体的特征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步骤SA10中,CPU 211确认在步骤S50(图5)中由使用者输入的结果。当判断为所输入的结果表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时,使控制进入步骤SA20。另一方面,CPU 211在所输入的结果表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时,使控制进入步骤SA30。
在步骤SA20中,CPU 211将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0的图像的特征与判断为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相关联地登记到存储部212,以用于“显示分析结果”。特征的一例是图像图案。例如,在判断为管型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CPU 211在步骤SA20中将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0的图像中的、被确定为管型的部分的图像图案与有形成分“管型”相关联地进行登记。
图像的特征的其它例是图像所对应的检体的被检者的属性(年龄、性别等)。图像的特征的另外的其它例是图像本身。
在步骤SA30中,CPU 211将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0的图像的特征与判断为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相关联地登记到存储部212,以用于“需要再次检查”。例如,在判断为管型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CPU 211在步骤SA30中将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40的图像中的、被确定为管型的部分的图像图案与有形成分“管型”相关联地进行登记。
图10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的流程图在图5的流程图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S22和步骤S24。
更具体地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CPU 211在步骤S20中判断为检体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时,使控制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CPU 211使用在步骤SA20或者步骤SA30(参照图9)中登记的特征来检查检体的图像。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2中,CPU 211例如在步骤S20中判断为有形成分“管型”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在步骤S22中从存储部212调出与该有形成分“管型”相关联地登记的“显示分析结果”用的特征以及“需要再次检查”用的特征中的至少一方。CPU 211将调出的特征与检体的图像进行比较。
在步骤S24中,CPU 211基于步骤S22中的比较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例如,CPU 211在检体的图像与“显示分析结果”用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以上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在检体的图像与“需要再次检查”用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以上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CPU 211在检体的图像与“显示分析结果”用的特征以及“需要再次检查”用的特征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以上一致的情况下,优选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
CPU 211当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时(步骤S24:“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60。CPU 211当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时(步骤S24:“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30。
在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分析装置20具备学习功能,该学习功能是利用使用者过去针对检体作出的是否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判断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功能。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超过基准范围时,在基于过去的历史记录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情况下(步骤S24:“是”),使用者也不确认检体的图像而显示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来作为确定的结果(步骤S60)。由此,能够减少使用者的劳动力。
[第三实施方式]
<1.概要>
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除了执行检体的有形成分分析以外,还执行定性分析。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的检体的分析概要的图。
如图11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向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输入该检体的定性分析的结果。分析装置使用该分析装置中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和定性分析的分析结果,来决定是否请求确认检体的图像(图11中的“检查”)。当分析装置决定请求确认图像时,向使用者请求确认图像。当分析装置决定不请求确认图像时,显示在该分析装置中获取到的基于图像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
<2.分析系统的结构>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除了具备使用图像来分析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20以外,还具备执行检体的定性分析的分析装置10。
更具体地说,图12的分析系统1包括分析装置10、分析装置20、信息处理装置40以及搬送装置50。分析装置10执行检体的定性分析。分析装置20使用检体的图像来执行该检体的有形成分分析。信息处理装置40显示由分析装置20显示的图像,从使用者接受信息的输入。搬送装置50从分析装置10向分析装置20搬送检体。
搬送装置50包括用于搬送支架7(参照图3)的槽500。分析装置10具备用于读取对各检体附加的条形码的条形码读取器124。也可以将分析装置10、分析装置20、信息处理装置40以及搬送装置50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设为一体。
<3.硬件结构>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的硬件结构的图。
如图13所示,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还包括分析装置10和搬送装置50。
分析装置10包括控制部110、通信部121、第一检测部122、第二检测部123以及条形码读取器124。控制部110具有CPU 111和存储部112。CPU 111执行存储部11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且控制分析装置10的各部。存储部112包括ROM、RAM、硬盘等存储装置。
通信部121将来自控制部110的数据发送到其它设备,将来自其它设备的信息输入到控制部110。通信部121例如由网络接口卡来实现。
第一检测部122将与各测定项目(潜血浓度、蛋白浓度、白血球浓度(白血球酯酶反应)、亚硝酸盐浓度以及葡萄糖浓度)分别对应的试纸浸入到检体中,根据各试纸的变色程度,针对各测定项目进行测定。第一检测部122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CPU 111的指示开始进行测定。第一检测部122针对潜血浓度、蛋白浓度、白血球浓度、亚硝酸盐浓度以及葡萄糖浓度,例如将各试纸的变色程度自动地分类为(-)、(±)、(+)、(2+)、(3+)、…、(7+)这9个阶段,并作为各项目的检查结果向控制部110显示。
第二检测部123检测检体的折射率,根据该折射率来测定检体的比重。第二检测部123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CPU 111的指示开始进行测定。第二检测部123向控制部110显示作为检测结果的比重。
条形码读取器124读取对容器4附加的条形码,将读出的信息向控制部210显示。
搬送装置50包括控制部510和通信部520。控制部510包括CPU 511、存储部512、驱动部513以及传感器514。
驱动部513驱动为了搬送支架7而旋转的电机。
CPU 511控制驱动部513的动作。
存储部512保存由CPU 511执行的程序和执行该程序时利用的数据。
传感器514检测槽500内有无物体。传感器514向CPU 511显示检测结果。CPU 511例如基于从传感器514输入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支架7位于槽500内的何处。
CPU 211通过控制搬送装置50,来将成为分析装置10中的定性分析的对象的检体搬送到分析装置20。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分析装置10、分析装置2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40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搬送装置50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40进行通信。该通信的方式仅是一例。分析装置20也可以仅经由信息处理装置40而与分析装置10进行通信。装置间的通信既可以是有线方式,也可以是无线方式。
<4.处理的流程>
图14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4的流程图在图5的流程图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S10A、步骤S22A以及步骤S24A。
更具体地说,在步骤S10中获取到检体的图像之后,CPU 211使控制进入步骤S10A。
在步骤S10A中,CPU 211获取在步骤S10中获取到图像的检体的定性分析的结果。CPU 211例如在获取检体的图像之前从检体的条形码获取该检体的ID。之后,向分析装置10请求该ID的检体的定性分析的结果。分析装置10根据该请求向分析装置20发送该检体的定性分析的结果。
在步骤S10A中获取到定性分析的结果之后,CPU 211使控制进入步骤S20。此外,也可以交换步骤S10与步骤S10A的顺序。
当在步骤S20中判断为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时,CPU 211使控制进入步骤S22A。
在步骤S22A中,CPU 211对定性分析的结果与在分析装置20中获取到的基于图像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进行交叉检查。在后文中参照图15来叙述交叉检查的内容。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24A。
在步骤S24A中,CPU 211判断步骤S22A的交叉检查的结果是否表示需要确认图像。图15是用于说明交叉检查的内容的图。
参照图15,在步骤S220中,CPU 211判断有形成分分析中的有形成分“红血球”的测定结果是否超过基准范围。CPU 211当判断为“红血球”的测定结果超过基准范围时(步骤S220:“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224。另一方面,CPU 211当判断为“红血球”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内或者低于基准范围时(步骤S220:“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222。
在步骤S222中,CPU 211判断在从分析装置10获取到的定性分析的结果中,“潜血”的项目是否为“-”。CPU 211当判断为项目“潜血”的结果为“-”时(步骤S222:“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230。另一方面,CPU 211当判断为项目“潜血”的结果不为“-”时(步骤S222:“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232。
在步骤S230中,CPU 211将交叉检查的结果设定为“不需要确认图像”。
在步骤S232中,CPU 211将交叉检查的结果设定为“需要确认图像”。
步骤S222的控制是判断特定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与同该特定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定性分析的项目的结果是否一致的一例。更具体地说,定性分析中的项目“潜血”是与有形成分分析的有形成分“红血球”相关联的项目的一例。在图15的处理中,当在步骤S222中判断为潜血的结果为“-”时,CPU 211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潜血的结果为“-”意味着在定性分析中,潜血的检测量为微量以下。也就是说,有形成分分析中红血球的测定结果为基准范围以下这一结果(步骤S220:“否”)与定性分析中潜血的检测量为微量以下这一结果一致。在这种情况下,CPU 211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
另一方面,在图15的处理中,在有形成分分析中红血球的测定结果为基准范围以下但定性分析中的潜血的结果却不为“-”(“±”~“7+”中的任一方)时,CPU 211判断为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相反。
在步骤S224中,CPU 211判断在定性分析的结果中潜血的项目是否为“+”以上(“+”~“7+”中的任一方)。CPU 211当判断为潜血的项目为“+”时(步骤S224:“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228,当判断为潜血的项目不为“+”(“±”或者“-”)时(步骤S224:“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226。
在步骤S226中,CPU 211判断作为处理对象的检体的被检者的性别是否为女性。CPU 211当判断为该被检者是女性时(步骤S226:“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230,当判断为该被检者不是女性时(步骤S226:“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232。
在步骤S228中,CPU 211判断作为处理对象的检体的被检者的性别是否为男性。CPU 211当判断为该被检者是男性时(步骤S228:“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232,当判断为该被检者不是男性时(步骤S228:“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230。
在图15的处理中,在有形成分分析中,尿中的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大于基准范围的情况下,在定性分析中潜血为“±”或者“-”时,如果被检者为女性(步骤S226:“是”),则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即使在有形成分分析中,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而与定性分析中的潜血的结果不一致,也很可能是经血,不需要使用者针对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的原因来确认图像。
另一方面,在有形成分分析中,尿中的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的情况下,在定性分析中潜血为“±”或者“-”时,如果被检者不是女性(步骤S226:“否”),则判断为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由于被检者不是女性,因此有形成分分析中较高的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的原因不是经血,因此需要仔细进行确认。
在图15的处理中,如果在有形成分分析中尿中的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在定性分析中潜血为“+”以上,且被检者的性别为女性(步骤S228:“否”),则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由于预测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以及潜血的结果这两者的原因是经血,因此认为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另一方面,如果在有形成分分析中尿中的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定性分析中潜血为“+”以上,且被检者的性别为男性(步骤S228:“是”),则判断为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由于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较多以及潜血的结果这两者的原因不是经血,因此认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返回到图14,在步骤S24A中,CPU 211判断参照图15说明的交叉检查的结果是否为“需要确认图像”。如果交叉检查的结果是“需要确认图像”(步骤S24A:“是”),则CPU 211在步骤S30中请求确认图像。如果交叉检查的结果是“不需要确认图像”(步骤S24A:“否”),则CPU 211在步骤S60中显示基于在步骤S10获取到的图像的有形成分的结果来作为分析结果。CPU 211也可以将定性分析的结果与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起显示。
<5.变形例>
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也可以具备学习功能。
例如,在步骤S50中判断出的使用者的确认结果表示需要或者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情况下,CPU 211存储针对此时的检体得到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的组合。CPU 211也可以在之后的步骤S22A中利用所存储的组合来进行交叉检查。
在一例中,将在有形成分分析中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超过基准范围时的使用者的判断倾向保存到存储部212。所保存的倾向的具体例是:当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超过基准范围且定性分析的潜血的结果为“+”以上(“+1”~“+7”)时,使用者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而且,当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超过基准范围且定性分析的潜血为“±”以下(“±”或者“-”)时,使用者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
之后,CPU 211在步骤S22A中利用该倾向。
即,在虽然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超过基准范围但定性分析的潜血的结果为“+”以上(“+1”~“+7”)的情况下,在步骤S22A中,CPU 211通过参照上述倾向而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倾向,使用者会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另外,当红血球的在平均一个视野内的个数超过基准范围时,在定性分析的潜血的结果为“±”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22A中,CPU 211通过参照上述倾向而判断为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倾向,使用者有可能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
在其它例中,将在有形成分分析中检体中的红血球的“浓度”超过基准范围时的使用者的判断的倾向保存到存储部212。所保存的倾向的具体例是:在红血球的浓度超过基准范围且定性分析的潜血的结果为“+”以上(“+1”~“+7”)时,使用者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而且,在红血球的浓度超过基准范围且定性分析的潜血为“±”以下(“±”或者“-”)时,使用者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
之后,CPU 211在步骤S22A中利用该倾向。
即,在虽然红血球的浓度超过基准范围但在定性分析的潜血的结果“+”以上(“+1”~“+7”)的情况下,在步骤S22A中,CPU 211通过参照上述倾向而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倾向,使用者会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另外,在步骤S22A中,在红血球的浓度超过基准范围时,在定性分析的潜血的结果是“±”以下的情况下,CPU 211通过参照上述倾向而判断为需要进行图像的确认。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倾向,使用者有可能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
[第四实施方式]
<1.概要>
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除了基于图像执行有形成分分析以外,还利用流式细胞仪执行有形成分分析。图16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的检体的分析概要的图。
如图16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可基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基于图像执行有形成分的分析。利用流式细胞仪执行有形成分分析的分析装置(后述的分析装置30)确认该分析的结果(图16中的两个“检查”中的上方的“检查”),若判断为所有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均处于基准范围内,则显示利用该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分析的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可省略基于图像执行的有形成分的分析。在利用流式细胞仪执行的分析中判断为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基于图像执行有形成分的分析。
向基于图像来分析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输入利用流式细胞仪执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基于图像来分析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判断该分析装置中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和利用流式细胞仪执行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是否矛盾(图16中的两个“检查”中的下方的“检查”)。在后文中将这两个分析结果是否矛盾的判断作为图19的步骤S22B中的交叉检查进行叙述。之后,在它们不矛盾的情况下,分析装置显示基于图像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图16的“以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另一方面,在它们矛盾的情况下,分析装置显示检体的图像(图16的“显示图像”),请求确认该图像。
从使用者接受用于指定是否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输入来作为图像确认的结果。当接受用于指定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输入时,显示表示需要进行检体的再次检查的信息。当接受用于指定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输入时,显示基于图像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图16的“以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确定”)。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流式细胞仪的测定结果是否处于基准范围内以外的条件,也就是说例如以流式细胞仪的测定结果与被检者的性别等信息发生矛盾为条件,利用分析装置20,使用图像执行有形成分分析。
在分析装置20中,也可以与利用流式细胞仪执行的分析的结果无关地,基于图像执行有形成分的分析。
<2.分析系统的结构>
图1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除了具备使用图像来分析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20以外,还具备利用流式细胞仪来执行检体的有形成分分析的分析装置30。
更具体地说,图17的分析系统1包括分析装置20、分析装置30、信息处理装置40以及搬送装置50。信息处理装置40显示由分析装置20显示的图像,从使用者接受信息的输入。搬送装置50从分析装置30向分析装置20搬送检体。搬送装置50包括用于搬送支架7(参照图3)的槽500。分析装置30具备用于读取对各检体附加的条形码的条形码读取器323。
<3.硬件结构>
图18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的硬件结构的图。
如图18所示,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相比,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还包括分析装置30和搬送装置50。
分析装置30包括控制部310、通信部321、测定部322以及条形码读取器323。控制部310具有CPU 311和存储部312。CPU 311执行存储部31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且控制分析装置30的各部。存储部312包括ROM、RAM、硬盘等存储装置。
通信部321将来自控制部310的数据发送到其它设备,将来自其它设备的信息输入到控制部310。通信部321例如由网络接口卡来实现。
测定部322根据流式细胞仪来执行检体的有形成分分析。关于按照流式细胞仪的有形成分分析的方法,能够采用公知的方法,因此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
条形码读取器323读取对容器4附加的条形码,将读出的信息向控制部310显示。
搬送装置50包括控制部510和通信部520。控制部510包括CPU 511、存储部512、驱动部513以及传感器514。
驱动部513驱动为了搬送支架7而旋转的电机。
CPU 511控制驱动部513的动作。
存储部512保存由CPU 511执行的程序和在执行该程序时利用的数据。
传感器514检测槽500内有无物体。传感器514将检测结果向CPU 511显示。CPU 511基于从传感器514输入的检测结果,例如确定支架7位于槽500内的何处。
信息处理装置40的CPU 411通过控制搬送装置50来将分析装置30中的成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对象的检体搬送到分析装置20。
CPU 411指示分析装置30进行检体的分析。分析装置30向CPU 411通知针对哪个检体的分析(或者用于分析的试样的获取)已完成。CPU 411指示分析装置20进行在分析装置30中已成为分析的对象的检体的分析。CPU 411也可以使分析装置20中的分析和分析装置30中的分析并行地进行。也可以是,CPU 411在分析装置30中的针对某个检体的分析结果表示所有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均处于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不指示分析装置20执行该检体的检查。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分析装置20、分析装置3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40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搬送装置50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40进行通信。该通信的方式仅是一例。分析装置20也可以仅经由信息处理装置40而与分析装置30进行通信。装置间的通信既可以是有线方式,也可以是无线方式。
<4.处理的流程>
图19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中为了分析检体的有形成分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9的流程图在图5的流程图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S10B、步骤S22B以及步骤S24B。
在步骤S10B中,CPU 211从分析装置30获取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分析的结果。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CPU 211检查分析装置20中的利用图像进行的分析的结果中的、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如果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则CPU 211使控制进入步骤S22B。
在步骤S22B中,CPU 211对分析装置20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分析装置30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交叉检查。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24B。
在步骤S24B中,CPU 211基于步骤S22B的交叉检查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图像。例如,在分析装置20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分析装置30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矛盾的情况下,CPU 211判断为需要确认图像。
步骤S22B的交叉检查中的“矛盾”的一例是,在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中被判断为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在分析装置30的分析结果中被判断为处于基准范围内。“矛盾”的其它例是,在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中被判断为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内的有形成分在分析装置30的分析结果中被判断为处于基准范围外。
在分析装置20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与分析装置30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不矛盾的情况下(前者的结果与后者的结果一致的情况下),CPU 211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
步骤S22B的交叉检查中的“不矛盾”的一例是,在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中被判断为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内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在分析装置30的分析结果中也被判断为处于基准范围内。“不矛盾”的其它例是,被判断为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超出基准范围的有形成分在分析装置30的分析结果中也被判断为超出基准范围。“不矛盾”的另外的其它例是,在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中被判断为低于基准范围的有形成分在分析装置30的分析结果中也被判断为低于基准范围。
在步骤S24B中,CPU 211当判断为需要确认图像时(步骤S24B:“是”),使控制进入步骤S30。另一方面,CPU 211当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时(步骤S24B:“否”),使控制进入步骤S60。
<5.处理的变形例>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CPU 211也可以具有学习功能。例如也可以是,在步骤S60中输入的结果表示使用者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情况下,CPU 211将检体的散点图作为需要再次检查用的数据保存到存储部212。也可以是,在步骤S50中输入的结果表示使用者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情况下,CPU 211将检体的散点图作为结果确定用的数据保存到存储部212。
CPU 211也可以使用如上所述那样保存于存储部212的散点图来代替步骤S22B中的交叉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图像。在这种情况下,CPU 211在步骤S10B中从分析装置30获取检体的散点图。之后,在步骤S24B中,CPU 211在获取到的散点图的特征与作为需要再次检查用的数据保存的散点图的特征接近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认为由于作为判断对象的检体与被判断为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检体具有接近的特征,因此很可能需要仔细地进行确认。在步骤S24B中,CPU 211在获取到的散点图的特征与作为结果确定用的数据保存的散点图的特征接近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确认图像。原因是:认为由于作为判断对象的检体与被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再次检查的检体具有接近的特征,因此很可能不需要进行仔细的确认。
<6.在流式细胞仪的分析装置中设想的变更>
为了提高有形成分分析的精度,也可以在分析装置30中施以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在检体中添加用于将核酸特异性染色的试剂。由此,可根据有无核酸或者核酸量的不同来使细胞中包含真菌和人体细胞的多种多样的尿中有形成分相互分离。关于无法以核酸量来分类的上皮细胞,可通过使用波形特征参数来分类。关于不具有核酸的红血球、管型等成分,可使用消偏振侧向散射光以及/或者波形特征参数来区别。并且,可通过使用荧光染色来区别更多的有形成分。
在分析装置30中,有时在有形成分中附着粘液或者盐类等产生漫反射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有形成分的散射光发生紊乱,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所包含的误差可能变大。为了进一步减小误差,优选获取如上所述的附着物质的散点图的数据。CPU 311也可以在从测定部322所显示的散点图减去该附着物质的散点图之后检测有形成分。
[第五实施方式]
<1.概要>
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除了基于图像执行有形成分分析以外,还执行定性分析以及利用流式细胞仪执行有形成分分析。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的检体的分析概要的图。
如图20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使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和定性分析的分析结果,来判断这些分析结果是一致还是矛盾。关于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的分析结果是一致还是矛盾(相反)的判断,例如按照参照图15说明的内容来实现。
对比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和定性分析的分析结果(图20的上方的“检查”),在这两个结果一致的情况下,显示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可省略基于图像进行的有形成分的分析。
在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的分析结果矛盾的情况下,基于图像执行有形成分的分析。之后,判断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与基于图像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是否矛盾。对于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与基于图像得到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是否矛盾的判断,例如按照图19的步骤S22B中的交叉检查的内容来实现。
<2.分析系统的结构>
图2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除了具备使用图像来分析有形成分的分析装置20以外,还具备用于执行定性分析的分析装置10和利用流式细胞仪来执行检体的有形成分分析的分析装置30。
更具体地说,图21的分析系统1包括分析装置10、分析装置20、分析装置30、信息处理装置40以及搬送装置50。信息处理装置40显示由分析装置20显示的图像,从使用者接受信息的输入。搬送装置50将检体从分析装置10搬送到分析装置30,并且从分析装置30搬送到分析装置20。
<3.硬件结构>
图22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的硬件结构的图。
如图22所示,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相比,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1还包括分析装置10、分析装置30以及搬送装置50。
信息处理装置40的CPU 411通过控制搬送装置50来将分析装置10中的已成为定性分析的对象的检体搬送到分析装置30,然后搬送到分析装置20。
CPU 411指示分析装置10进行检体的定性分析。分析装置10向CPU 411通知完成了哪个检体的分析(或者用于分析的试样的获取)。CPU 411指示分析装置30对分析装置10中已成为分析对象的检体进行分析。
分析装置30向CPU 411通知完成了哪个检体的分析(或者用于分析的试样的获取)。CPU 411指示分析装置20对分析装置30中已成为分析的对象的检体进行分析。也可以是,在分析装置30中的针对某个检体的分析结果表示所有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均处于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CPU 411不指示分析装置20执行该检体的检查。
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分析装置10、分析装置20、分析装置3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40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搬送装置50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40进行通信。该通信的方式只是一例。装置间的通信既可以是有线方式,也可以是无线方式。
<4.处理的流程>
第五实施方式的CPU 211可执行与图1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CPU 211所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即,在步骤S22B中,对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与分析装置30的分析结果进行交叉检查。当判断为这两个分析结果存在矛盾时,CPU 211在步骤S30中请求确认在步骤S10中获取到的图像。当判断为这两个分析结果不存在矛盾时,CPU 211在步骤S60中显示分析装置20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
[第六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可具有与第四或者第五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相同的硬件结构。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分析系统中,如果从分析装置30输出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检查结果中的所有有形成分均无异常值,则分析装置20不基于检体的图像执行有形成分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装置20显示分析装置30所输出的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检体的分析结果。下面,详细地说明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20中执行的处理。
图23是由第六实施方式的CPU 211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与图19所示的处理相比,在图23的处理中,步骤S10、步骤S10B、步骤S20的执行顺序不同。
更具体地说,在图19所示的处理中,CPU 211在步骤S10B中从分析装置30获取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分析的结果。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CPU 211判断在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分析的结果中,是否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为异常值(处于基准范围外)。CPU 211当判断为所有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均为正常值(处于基准范围内)时,使控制进入步骤S60。在步骤S60中,CPU 211将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分析的结果确定为检体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说,CPU 211显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分析的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在分析装置20中,CPU 211不拍摄检体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中,CPU 211当判断为在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分析的结果中,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为异常值时,使控制进入步骤S10。在步骤S10中,CPU 211拍摄检体的图像,以用于有形成分分析。在图23的处理中,在步骤S10的控制之后执行步骤S60的控制的情况下,在步骤S60中显示的分析的结果既可以是基于在步骤S10中拍摄到的图像的检查结果,也可以是从分析装置30获取到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得到的)结果。
在以上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以在从分析装置30输入的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中一种以上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外为条件,来执行分析装置20中的利用图像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也就是说,如果在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中所有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处于基准范围内,则不执行分析装置20中的使用图像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
在分析系统1除了具备分析装置30和分析装置20以外,还具备执行尿液定性分析的分析装置10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分析装置20使用图像执行有形成分分析的条件。即,也可以是,在利用分析装置30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中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的结果与利用分析装置10得到的定性分析的结果矛盾的情况下,分析装置20执行有形成分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利用分析装置30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中,所有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利用分析装置10进行的定性分析的结果一致,则分析装置20不执行有形成分分析。CPU 211利用显示分析装置30进行的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来作为有形成分分析的结果。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另外,在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发明旨在尽可能单独或组合地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分析系统;4:容器;7:支架;10、20、30:分析装置;20A:主体;20B:搬送部;40:信息处理装置;50:搬送装置;111、211、311、411:CPU。

Claims (8)

1.一种分析装置,用于分析尿检体的有形成分,其中,所述分析装置具备:
图像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检体的图像;
信息处理单元,其构成为在利用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确定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以及
存储单元,其用于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存储基准范围,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
在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所有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均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
在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所述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构成为:
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接受表示需要或者不需要进行所述检体的利用手动检查的再次检查的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装置不进行用于所述再次检查的控制,以及
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分析装置进行用于所述再次检查的控制,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还存储用于将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进行输出的条件,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构成为:当所述检体满足所述条件时,即使在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也输出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
其中,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检体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相关联地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
所述条件包括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以前的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输入单元,该输入单元构成为接受其它装置的针对所述检体的测定结果的输入,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
在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针对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其它装置的测定结果中的与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所述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单元接受定性分析的结果的输入,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
在所述定性分析的结果中的同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相反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所述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在所述定性分析的结果中的同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单元接受流式细胞仪的结果的输入,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
在所述流式细胞仪中的针对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相反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所述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在所述流式细胞仪中的针对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单元接受流式细胞仪的结果的输入,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
在所述流式细胞仪中的针对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相反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所述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在所述流式细胞仪中的针对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的测定结果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一致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条件包括与所述检体对应的被检者的属性。
7.一种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尿检体的有形成分,其中,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检体的图像;
使用获取到的所述图像来确定所述检体中的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
在所述图像中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所有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均处于针对各种有形成分预先决定的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该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
在所述图像中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所述检体的图像的信息;以及
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接受表示需要或者不需要进行所述检体的利用手动检查的再次检查的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不进行用于所述再次检查的控制,以及
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用于所述再次检查的控制,
其中,所述分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用于将所述确定出的结果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进行输出的条件,
当所述检体满足所述条件时,即使在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也输出所述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以及
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检体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相关联地存储,
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与所存储的以前的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一致。
8.一种分析系统,用于分析尿检体,其中,所述分析系统具备:
第一分析装置,其用于使用检体的图像来输出该检体的分析结果;以及
第二分析装置,其输出针对所述检体的测定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分析装置具备:
图像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检体的图像;
信息处理单元,其构成为在利用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确定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
存储单元,其用于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存储基准范围;以及
输入单元,其接受所述第二分析装置的针对所述检体的测定结果的输入,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构成为:
在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针对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分析装置的测定结果中的与所述第一种类的有形成分相关联的项目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输出用于促使确认所述检体的图像的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构成为:
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接受表示需要或者不需要进行所述检体的利用手动检查的再次检查的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分析装置不进行用于所述再次检查的控制,以及
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分析装置进行用于所述再次检查的控制,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还存储用于将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进行输出的条件,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构成为:当所述检体满足所述条件时,即使在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针对一种以上有形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有形成分确定出的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情况下,也输出利用所述信息处理单元确定出的结果来作为所述检体的分析结果,
其中,在作为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确认结果而输入了表示不需要进行所述再次检查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检体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结果处于所述基准范围外的有形成分的种类相关联地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
所述条件包括所述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以前的检体的图像的特征一致。
CN201680076969.4A 2015-12-28 2016-12-27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 Active CN1084747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6768 2015-12-28
JP2015256768 2015-12-28
PCT/JP2016/088822 WO2017115775A1 (ja) 2015-12-28 2016-12-27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および、分析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786A CN108474786A (zh) 2018-08-31
CN108474786B true CN108474786B (zh) 2021-05-18

Family

ID=5922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969.4A Active CN108474786B (zh) 2015-12-28 2016-12-27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91170B2 (zh)
CN (1) CN108474786B (zh)
WO (1) WO20171157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4818B1 (ja) * 2018-10-10 2019-05-15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12330586A (zh) * 2019-08-02 2021-02-05 苏州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尿液分析仪诊断提速方法、尿液分析仪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4185B (zh) * 2019-08-19 2024-03-2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物质位置分配方法及样本分析系统
WO2021205545A1 (ja) * 2020-04-07 2021-10-14 株式会社ピリカ 推定装置、推定方法、および推定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5144A (ja) * 1995-05-16 1996-11-29 Hitachi Ltd パターン分類装置及びそのパターン分類方法
JPH0989752A (ja) * 1995-09-25 1997-04-04 Hitachi Ltd 尿沈渣検査装置
JP2000258335A (ja) * 1999-03-08 2000-09-22 Hitachi Ltd 尿沈渣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データ集中管理方式
JP4436741B2 (ja) * 2004-09-29 2010-03-2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測定結果チェック方法、測定結果チェックシステム、測定結果チェック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805709B2 (ja) * 2006-03-30 2011-11-0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尿分析装置
JP5470625B2 (ja) * 2008-06-04 2014-04-1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粒子画像解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217793B2 (ja) * 2008-08-29 2013-06-19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データの精度を向上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EP2657700B1 (en) * 2010-12-22 2019-10-23 Sysmex Corporation Urine analyzer, urine specimen data processor,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rine specimen data
CN102323281B (zh) * 2011-08-22 2013-09-18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性质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2662048B (zh) * 2012-05-21 2014-07-16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尿液分析方法及尿液分析装置
CN102768271B (zh) * 2012-08-10 2014-06-04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方法及综合样本分析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91170B2 (ja) 2020-11-25
CN108474786A (zh) 2018-08-31
WO2017115775A1 (ja) 2017-07-06
JPWO2017115775A1 (ja)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80358B1 (en) A urine work area manager and a urine work area
CN108474786B (zh)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系统
US7873483B2 (en) Analyz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7936912B2 (en) Sample imaging apparatus, sample analyz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imaging method
EP2237033B1 (en) Urine sample analyzer
US11668701B2 (en) Urine sample test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easurement results of urine sample
US8062591B2 (en)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 apparatus and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 system
US8180573B2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outputting processing result by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2239568A1 (en) Diagnostic support apparatus for renal diseas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075043B2 (en) Sample analyzer, sampl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CN110058006B (zh) 样本检查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US20120072126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animal test information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nimal test information
JP6180585B2 (ja) 診断機器及びフロープロセス
Crews et al. Data-driven quality assurance to prevent erroneous test results
JP6696172B2 (ja)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および、分析システム
JP6805492B2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CN111755114A (zh) 分析实验室
CN112798799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样本测试方法
JP2023131196A (ja) 精度管理情報の生成方法、精度管理情報の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