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438A - 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438A
CN108474438A CN201580085611.3A CN201580085611A CN108474438A CN 108474438 A CN108474438 A CN 108474438A CN 201580085611 A CN201580085611 A CN 201580085611A CN 108474438 A CN108474438 A CN 108474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linked foam
damping
shocks
shocks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6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438B (zh
Inventor
立石纯郎
立石纯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s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74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7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material, e.g. foam, non liqui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023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the sam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04Plastics, rubber or vulcanised fib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1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several polyme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22Thermoplastic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26Elastom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缓冲材料等,其一部分或全部由交联发泡体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发泡体显示出基于脉冲法NMR的特定的测定结果。

Description

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关于鞋底用部件及鞋,更详细地说,例如,涉及用作内底、鞋垫、中底、外底等的鞋底用部件、及具备这样的鞋底用部件的鞋。关于运动用保护装置,更详细地说,例如,涉及用作手套、护具、运动用垫等的运动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竞技等所使用的运动鞋,由很多部件构成,例如,若作为鞋底,则由内底、鞋垫、中底、外底等鞋底用部件构成。
以往的鞋底用部件,由发泡体形成,该发泡体使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及/或聚乙烯中共混了橡胶或乙烯-丁烯共聚物(EBM)后的物质进行交联发泡而成,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交联发泡体形成的物质(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2064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基于使鞋子发挥舒适性的观点,鞋底用部件优选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
另外,鞋底用部件有时会根据鞋的用途等而优选使用较薄的部件。
为了在薄型化的同时又满足耐冲击性,考虑降低发泡倍率(减小比重),但若降低发泡倍率,则存在鞋底用部件的重量增加的问题。
另外,为了在薄型化的同时又满足耐冲击性,还考虑提高鞋底用部件的硬度,但若过度提高硬度则存在穿着舒适度降低的问题。
因此,希望能够得到一种即使薄型化也具有优异舒适性的交联发泡体。
另外,不限于鞋底用部件,对于用于运动用保护装置等的冲击缓冲材料,也希望其即使薄型化也具有优异的冲击缓冲性。
因此,鉴于这样的需求,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谋求提供一种即使薄型化也具有优异冲击缓冲性的冲击缓冲材料,进而谋求提供具有该冲击缓冲材料的鞋底用部件、及具有该冲击缓冲材料的运动用保护装置,而且,提供一种即使对鞋底用部件进行薄型化也具有舒适性的鞋。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者经过积极的研究发现,通过使用一种交联发泡体,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在该交联发泡体中,关于在通过脉冲法NMR进行测定时,如结晶相等那样,被观察到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较短的相(S相)的含有比例,从在2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中减去4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后得到的值大。
即,本发明的冲击缓冲材料中,其一部分或全部由交联发泡体形成,其中所述交联发泡体是通过使聚合物组合物交联发泡而形成的,
所述交联发泡体满足:从在2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中减去4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后得到的值为0.10以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交联发泡体优选满足:从在2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中减去4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后得到的值大于0.15。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交联发泡体满足:在23℃下从交联发泡体的上方50mm的位置使10kg的重物自由落下,由此使其与交联发泡体碰撞时,施加在重物上的负的加速度的最大值在10mm的厚度中为20G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鞋底用部件具有上述冲击缓冲材料。
而且,本发明的鞋具有上述鞋底用部件。
而且,本发明的运动用保护装置具有上述冲击缓冲材料。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薄型化也具有优异的冲击缓冲性的冲击缓冲材料,进而能够提供具有该冲击缓冲材料的鞋底用部件、及具有该冲击缓冲材料的运动用保护装置,进一步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对鞋底用部件进行薄型化也具有舒适性的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鞋底用部件的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侧视图。
图2是表示对实施例11的交联发泡体进行脉冲法NMR测定后的结果的图。
图3是表示对比较例3的交联发泡体进行脉冲法NMR测定后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冲击缓冲材料,例示鞋底用部件所使用的冲击缓冲材料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鞋底用部件形成的鞋的图。
该鞋1具有鞋面部件2和鞋底用部件3、4。
该鞋1具有中底3及外底4作为所述鞋底用部件。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冲击缓冲材料,其一部分或全部由使聚合物组合物交联发泡并由此形成的交联发泡体形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交联发泡体满足:从2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而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FS20)减去4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FS40)后得到的值为0.10以上。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交联发泡体满足以下的关系式。
FS20-FS40≧0.10(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交联发泡体满足:优选从2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而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FS20)减去4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而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FS40)后得到的值大于0.15。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交联发泡体优选满足以下的关系式。
FS20-FS40>0.15(2)
本实施方式的鞋底用部件的FS20优选为0.15~0.8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鞋底用部件的FS40优选为0.05~0.60。
此外,在脉冲法NMR测定中,分成自旋-自旋弛豫时间不足0.02ms的相(S相)、自旋-自旋弛豫时间为0.02ms以上且不足0.1ms的相(M相)、及自旋-自旋弛豫时间为0.1ms以上的相(L相),分别求出各相的含有比例。
对于自旋-自旋弛豫时间,例如,能够利用布鲁克光谱(bruker-optic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inispec mq20”的脉冲法NMR测定装置,并实施基于Solid Echo法的测定等来求出。
在脉冲法NMR中,将施加了脉冲磁场后的经过时间作为t(ms),将t=0时的磁化作为M0,将时间t时的磁化作为M(t),则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能够基于下述式求出。
此外,下述式中的“W”表示威布尔系数。
【数1】
而且,在将测定对象分解为n个成分时,关于第i个(i<n)成分,将t=0时该i成分的磁化作为M0i,将i成分的威布尔系数作为Wi,则i成分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i)及i成分的比例Fi能够基于下述式求出。
例如,威布尔系数Wi能够使用WS=2、WM=1、WL=1。
关于这样的弛豫时间的求法,被S.Yamasaki et al Polymer48 4793(2007)等公开。
【数2】
【数3】
此外,若为一般的聚合物,则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S、T2M、T2L)及各相的含有比例(FS、FM、FL)在交联前后不会产生大幅度变动。
因此,若在非交联的状态下实施脉冲法NMR测定并调查满足所述不等式所示的关系的聚合物,并将该聚合物作为用于形成交联发泡体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聚合物加以采用,则能够以较高的概率得到满足所述不等式所示的关系的交联发泡体。
另外,若为一般的聚合物,则不会因为是否发泡而使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及各相的含有比例产生大幅度不同。
因此,若在需要更准确地预测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所述不等式所示的关系的交联发泡体的情况下,只要通过聚合物制作非发泡性的交联体试料,并对该试料实施脉冲法NMR测定并进行所述预测即可。
此外,关于S相、M相、及L相的含有比例,例如,若为结晶性聚合物,则主要的结晶相在脉冲法NMR测定中被观测为S相,主要的无定形相被观测为M相、L相。
另外,若为具有硬链段和软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则主要的硬链段部分在脉冲法NMR测定中被观测为S相,主要的软链段部分被观测为M相、L相。
因此,例如,若对密度不同的(结晶化度不同的)几种聚乙烯实施脉冲法NMR测定并就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和各相的含有比例进行数据采集,则能够掌握该弛豫时间、含有比例随结晶化度会显示出怎样的倾向。
即,在使交联发泡体的聚合物为聚乙烯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要预先实施所用的聚乙烯的脉冲法NMR测定,而能够根据对其他的聚乙烯实施的脉冲法NMR测定的结果预测出交联发泡体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各相的含有比例。
而且,在使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多种聚合物的情况下,对各聚合物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S、T2M、T2L)与各相的含有比例(FS、FM、FL)进行测定,并能够通过算出它们与聚合物组合物中的配合比例相应的加权平均值来预测交联发泡体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与比例。
对于冲击缓冲材料,交联发泡体的[FS20-FS40]越大,越容易成为既可薄型化又具有优异耐冲击性的缓冲件。
即,本实施方式的冲击缓冲材料,通过使交联发泡体满足以下的关系式,而能够成为既薄型化又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的部件。
FS20-FS40≧0.10 (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发泡体优选满足:在23℃的条件下从交联发泡体的上方50mm的位置使10kg的重物自由落下,由此使其与交联发泡体发生碰撞时,施加在重物上的负的加速度的最大值优选在10mm的厚度中为20G以下。
该负的加速度的最大值(A10)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测定。
首先,在水平的台(材质:铁)上载置50mm(纵)×50mm(横)×10mm(厚度)的交联发泡体。
然后,在23℃下从交联发泡体的上方50mm的位置使重物(质量:10kg,材质:铁,压头前端部分形状:直径50mm圆柱,压头前端面形状:直径50mm的圆)自由落下,由此对与交联发泡体碰撞时施加于重物上的负的加速度的最大值(A10)进行测定。
此外,更详细的测定方法记载于“《运动产业学研究》,Vol.9,No.1(1999),1~7.西胁,奈迫”、“《Joint.Symposium2009运动工学Symposium:Human.Dynamics》(2009)457-460.立石,原野,森,西脇”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发泡体的比重优选为0.10~0.40。
此外,交联发泡体的比重是指,通过JIS K7112的A法“水中置换法”,在23℃的温度条件下所测定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使冲击缓冲材料为具有优异的软质性的部件的观点考虑,所述交联发泡体的C硬度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尤其优选为55以下。
不过,鞋底用部件,若由硬度过低的交联发泡体形成,则有可能降低具有该鞋底用部件的鞋子的舒适度。
因此,所述交联发泡体的C硬度优选为10以上。
此外,交联发泡体的C硬度是指在23℃下通过高分子计器株式会社制ASKER橡胶硬度计C型)所测定时的、加压后5秒后的值。
更具体地说,C硬度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求出:通过模内发泡成形等形成规定形状的交联发泡体,除去其表皮部分并制作具有10mm以上的厚度的板状的测定试料,使用上述硬度计对该测定试料进行测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发泡体优选为满足下述式的条件的交联发泡体。
E100/E1≧2.0
所述交联发泡体由于满足上述式的条件,因此,在发生冲击时高刚性化,其结果,具有能够抑制过度变形的优点。
这里,上述式是通过动态黏弹性测定(温度:23℃,应变:0.025%,升温速度:2℃/min)对交联发泡体的复数模量进行测定而求出的。而且,上述式的“E100”表示频率100Hz时的复数模量。另外,上述式的“E1”表示频率1Hz时的复数模量。
此外,复数模量是指根据JIS K7244-4:1999《塑料-动态机械特性的试验方法-第4部:拉伸振动-非共振法》所测定的模量。
作为该聚合物组合物的主要成分的聚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特殊限定,能够采用与现有的冲击缓冲材料的形成(例如,现有的鞋底用部件、运动用保护装置的形成)时所利用的聚合物相同的聚合物。
作为所述聚合物,若为聚烯烃系的物质,则例如能够采用从以下的物质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聚乙烯(例如,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戊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EBM)、1-丁烯-1-己烯共聚物、1-丁烯-4-甲基-戊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与α-聚烯烃(碳数:3~10)的共聚物等。
另外,若为烯烃系以外的物质,作为所述聚合物,还能够采用从下述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酯系聚氨酯、醚系聚氨酯等的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SE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SBS的氢添加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SIS的氢添加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I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SB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BS);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等的苯乙烯系聚合物等。
另外,作为所述聚合物,除此以外还能够采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等。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若列举作为所述聚合物而能够被采用的聚合物,则例如,能够列举氟树脂、氟橡胶等氟系聚合物;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6、聚酰胺610等聚酰胺系树脂、聚酰胺系弹性体等聚酰胺系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树脂;硅系弹性体;丁二烯橡胶(BR);异戊二烯橡胶(IR);氯丁橡胶(CR);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丁基橡胶(IIR)等。
另外,所述聚合物组合物优选含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
所述聚合物,在含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的情况下,优选含有10~100质量%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尤其优选含有20~70质量%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
而且,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基于抑制模塑收缩的观点,优选含有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
所述聚合物,在含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的情况下,优选含有2~30质量%的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尤其优选含有4~20质量%的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
含有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本实施方式的交联发泡体,在为2次形成体的情况下,优选模塑收缩率为4.0%以下。
模塑收缩率是指实施例所记载的模塑收缩率。
用于使这样的聚合物交联发泡的手法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能够使用一般的交联发泡体的形成所利用的交联剂及发泡剂。
作为该交联剂,例如,能够采用有机过氧化物、马来酰亚胺系交联剂,单质硫、苯酚系交联剂、肟类、多胺等,但其中优选有机过氧化物。另外,还能够利用电子束形成交联结构,在实施电子束交联的情况下,还能够使用电子束交联剂。
作为该有机过氧化物,例如能够采用从以下物质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1,1-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4,4-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正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对氯苯甲酰、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乙酰、过氧化月桂酰、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
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优选地,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合物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聚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以0.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的比例用于交联发泡体的形成。
另外,所述交联发泡体还能够并用所述交联剂和交联助剂来调整交联密度。
作为该交联助剂,例如能够采利用从以下物质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二乙烯基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偏苯三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4-苯三甲酸三烯丙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另外,所述交联发泡体还可以是以下的情形:将黏土、滑石粉、硅土、炭黑等表面能较高的无机物粒子共混于聚合物组合物中,并通过该无机物粒子在聚合物组合物中形成假交联点。
使聚合物发泡的手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通过利用有机系、无机系的化学发泡剂的化学发泡法、或利用物理发泡剂的物理发泡法来进行发泡成形。
作为所述发泡剂,例如能够采用从以下物质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偶氮二甲酰胺(ADCA)、1,1′-偶氮双(1-乙酰氧基-1-苯基乙烷)、2,2′-偶氮双丁酸二甲酯、2,2′-偶氮双异丁酸二甲酯、2,2′-偶氮双(2,4,4-三甲基戊烷)、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等偶氮化合物;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DPT)等亚硝基化合物;4,4′-氧代双(苯磺酰肼)、二苯基砜-3,3′-二磺酰肼等肼衍生物;对甲苯磺酰基氨基脲等氨基脲化合物;三肼基三嗪等有机系热分解型发泡剂。
另外,作为所述发泡剂,能够采用从以下物质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碳酸氢盐;碳酸钠、碳酸铵等碳酸盐;亚硝酸铵等亚硝酸盐;氢化合物等无机系热分解型发泡剂。
而且,甲醇、乙醇、丙烷、丁烷、戊烷、己烷等各种脂肪族烃类等有机系发泡剂;空气、二氧化碳、氮、氩、水等无机系发泡剂也能够作为形成所述交联发泡体时的发泡剂使用。
作为所述交联发泡体中所含有的其他的添加剂,能够列举分散剂、加工助剂、耐气候剂、阻燃剂、颜料、脱模剂、抗静电剂、抗菌剂、除臭剂等。
作为形成这样的交联发泡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鞋底用部件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冲击缓冲材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鞋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鞋底用部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冲击缓冲材料,还可以用于对使用者进行保护的运动用保护装置。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运动用保护装置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冲击缓冲材料。
作为该运动用保护装置,能够列举设置于墙壁、地板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的运动用垫、使用者穿戴使用的手套、护具。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冲击缓冲材料不限于运动用垫,还可以为用于其他目的的垫。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冲击缓冲材料,以缓和运动时的冲击为目的,还可以作为设于墙壁、地板的内部的芯材、基底使用。
此外,本发明的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不限于上述的作用效果。本发明的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本发明的冲击缓冲材料,还可以仅由上述那样的交联发泡体形成,或者,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并用布料、树脂片等其他的素材来形成。
实施例1
接下来,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预备研究1)
准备具有硬链段和软链段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下还称作“TPS-A”)、三种烯烃系热塑性树脂(以下还称作“TPO-A”、“TPO-B”、“TPO-C”)、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以下还称作“EVA-A”),在非交联的状态下利用脉冲法NMR测定25℃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S、T2M、T2L)和各相(S相、M相、L相)的含有比例(FS、FM、FL)。
另外,对于使用这些聚合物制作的交联发泡体,也通过脉冲法NMR对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和各相的含有比例进行了测定。
将结果表示于下述表1中。
【表1】
(预备研究2)
将所述预备研究1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A)与第一号的烯烃系热塑性树脂(TPO-A)以质量比(“TPS-A”/“TPO-A”)分别为“80/20”、“70/30”、“60/40”的比例共混,用共混后得到的混合树脂制作交联发泡体。
然后,通过脉冲法NMR对该交联发泡体进行测定,求出25℃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S、T2M、T2L)及各相(S相、M相、L相)的比例(FS、FM、FL)。
另外,为了对由该混合树脂制成的交联发泡体通过脉冲法NMR测定的结果进行预测,通过计算求出基于表1的交联发泡体的数据(No.1-2、No.2-2)的加权平均值。
即,关于“80/20”的交联发泡体的“T2L”的值,根据表1中的“TPS-A”的“T2L”的值为“0.245”,“TPO-A”的“T2L”的值为“0.220”,计算“(0.245×80+0.220×20)/100”的式子从而预测其为“0.240”。
另外,关于其他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S、T2M)、各相的比例(FS、FM、FL)的预测值也同样通过计算求出加权平均值。
将基于该加权平均得到的预测值和对交联发泡体进行实测的值表示于下述表2中。
【表2】
另外,将在非交联状态下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S、T2M、T2L)、及各相的比例(FS、FM、FL)为下述表3所记载的值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下还称作“TPS-B”)和之前的烯烃系热塑性树脂(TPO-A)以质量比(“TPS-B”/“TPO-A”)为“80/20”的比例进行共混,用共混后得到的混合树脂制作交联发泡体。
通过脉冲法NMR测定该交联发泡体,求出25℃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S、T2M、T2L)及各相的比例(FS、FM、FL)。
另外,为了预测对该交联发泡体通过脉冲法NMR进行测定的结果,通过计算求出基于表1中的烯烃系热塑性树脂(TPO-A)的非交联状态下的数据(No.2-1)和下述表3所示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B)的非交联状态下的数据(No.6-1)的加权平均值。
将该预测值与交联发泡体的实测值一起表示在表3中。
【表3】
根据上述的表所示的结果可知,对交联前的聚合物等通过脉冲法NMR测定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各相的比例,由此,在使用该聚合物制作交联发泡体时,能够容易地预测该交联发泡体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各相的含有比例会成为什么样的值。
即,根据上述表所示的结果,能够事前容易地预测交联发泡体是否满足下述不等式。
FS20-FS40≧0.10 (1)
(实施例、比较例及参考例)
作为聚合物,准备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1、TPS2、TPS3、TPS4)、烯烃系树脂(PE1、PE2、PE3、PE4)、及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另外,作为其他的成分,准备硬脂酸、氧化锌、化学发泡剂、交联剂、及交联助剂。
然后,对下述表5~7所示那样配合的聚合物100质量份、硬脂酸1质量份、交联剂0.5质量份、交联助剂0.15质量份、氧化锌及化学发泡剂进行混炼,由此得到混炼物,将该混炼物以165℃加热15分钟由此得到一次发泡体。
接下来,将一次发泡体切成250mm(纵)(A)×250mm(横)(B)×12mm(高度),将切割后的1次发泡体在23℃下进行压缩以使其高度成为8mm。然后,在压缩的状态下以160℃加热5分钟后,在维持压缩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冷却冲压成形直到恢复到常温(23℃),由此得到二次发泡体。
然后,将该二次发泡体作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交联发泡体。
另外,得到二次发泡体后,在室温下静置两周后,对2次发泡体的纵向长度(A’)及横向长度(B’)进行测定。
接下来,通过下述式算出模塑收缩率(S)。
S=((A-A’)×100/A+(B-B’)×100/B)/2
此外,通过改变化学发泡剂及氧化锌的配合比例,使得到的交联发泡体的比重发生变化。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具体来说,相对于聚合物100质量份,使化学发泡剂在0.5~10质量份的范围内,使氧化锌在0.25~5质量份的范围内。
另外,制作下述表4所示那样配合的参考例的聚合物。
此外,在比较例1中没有得到交联发泡体。
关于实施例及比较例的交联发泡体,对落锤试验中的最大加速度、比重、复数模量、硬度、及模塑收缩率进行测定。另外,对参考例的聚合物,测定比重、复数模量、及硬度。将这些的结果表示在表4~7中。
另外,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交联发泡体及参考例的聚合物通过脉冲法NMR进行测定。将该结果表示在表4~7中。另外,图2表示对实施例11的交联发泡体进行脉冲法NMR测定后的结果。而且,图3中表示了对比较例3的交联发泡体进行了脉冲法NMR测定后的结果。
此外,关于硬度,在数值前记载了“A”、“C”、“D”,数值前记载“A”的是指A硬度,数值前记载“C”的是指C硬度,数值前记载“D”的是指D硬度。
A硬度是指,在23℃下实施基于JIS K7312的类型A的弹簧硬度试验时的瞬时值。另外,D硬度是指在23℃下实施基于JIS K7312的类型D的弹簧硬度试验时的瞬时值。
【表4】
【表5】
【表6】
【表7】
如表5~7所示,对于实施例的交联发泡体,其比重及硬度与同程度的比较例的交联发泡体相比,A10的值小。
附图标记说明
1:鞋,2:鞋面部件,3:中底,4:外底。

Claims (8)

1.一种冲击缓冲材料,其一部分或全部由交联发泡体形成,所述交联发泡体是通过使聚合物组合物交联发泡而形成的,其中,
所述交联发泡体满足:从在2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中减去4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后得到的值为0.1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缓冲材料,其中,所述交联发泡体满足:从在2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中减去40℃下通过脉冲法NMR测定求出的S相的含有比例后的值大于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缓冲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缓冲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缓冲材料,其中,所述交联发泡体满足:在23℃下从交联发泡体的上方50mm的位置使10kg的重物自由落下,由此使其与交联发泡体碰撞时,施加在重物上的负的加速度的最大值在10mm的厚度中为20G以下。
6.一种鞋底用部件,具有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缓冲材料。
7.一种鞋,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用部件。
8.一种运动用保护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缓冲材料。
CN201580085611.3A 2015-12-28 2015-12-28 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 Active CN1084744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6507 WO2017115416A1 (ja) 2015-12-28 2015-12-28 衝撃緩衝材、靴底用部材、靴、及び、スポーツ用保護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438A true CN108474438A (zh) 2018-08-31
CN108474438B CN108474438B (zh) 2021-04-20

Family

ID=5922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611.3A Active CN108474438B (zh) 2015-12-28 2015-12-28 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1959B2 (zh)
EP (1) EP3399210B1 (zh)
JP (1) JP6395344B2 (zh)
CN (1) CN108474438B (zh)
AU (1) AU2015418967B2 (zh)
WO (1) WO20171154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336B (zh) * 2018-11-19 2022-07-26 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鞋底用部件、鞋以及鞋底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JP7137505B2 (ja) * 2019-03-27 2022-09-14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研磨パッド、研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光学材料又は半導体材料の表面を研磨する方法、及び研磨パッドの評価方法
JP7137504B2 (ja) * 2019-03-27 2022-09-14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研磨パッド、研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光学材料又は半導体材料の表面を研磨する方法、及び研磨パッドの評価方法
JP7137503B2 (ja) * 2019-03-27 2022-09-14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研磨パッド
FR3095576A1 (fr) * 2019-04-30 2020-11-06 Salomon S.A.S. Semelle de chaussur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8171A (zh) * 1995-09-29 1998-11-04 陶氏化学公司 交联的聚烯烃泡沫及其生产方法
CN1296510A (zh) * 1999-03-16 2001-05-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可交联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KR20030073086A (ko) * 2002-03-08 2003-09-19 박호삼 숯성분을 함유하는 에틸렌비닐아세트산 합성수지 및 그제조 방법
CN1853896A (zh) * 2005-04-19 2006-11-01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制造液体硅酮橡胶的发泡成形聚合物部件的方法的用途
CN101326235A (zh) * 2005-12-09 2008-12-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振动控制用材料、振动控制用成形体和振动控制用多层叠层体
JP2012052106A (ja) * 2010-08-06 2012-03-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熱可塑性重合体製架橋発泡成形体の架橋密度の測定方法、および架橋発泡成形体
CN103080199A (zh) * 2010-09-06 2013-05-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泡性树脂组合物及发泡成形体
JP2013227486A (ja) * 2012-03-30 2013-11-07 Sekisui Chem Co Ltd 電子機器用熱伝導性発泡体シート
JP5719980B1 (ja) * 2014-09-30 2015-05-20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底用部材、及び、靴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6140A (en) 1974-08-23 1976-03-03 Shinhachiro Nishizawa Kisekaeningyoyono chakui akusesarii tono seizohoho
JP2773943B2 (ja) 1990-01-18 1998-07-09 鐘紡株式会社 耐熱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
JPH11206406A (ja) 1998-01-27 1999-08-03 Asics Corp 靴底用発泡体
US6864315B1 (en) 1999-03-16 2005-03-08 Mitsui Chemicals, Inc. Crosslinkable rubber compositions and use thereof
JP4043992B2 (ja) 2003-04-25 2008-02-06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スチレンブタジエン系軟質樹脂架橋発泡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16985B (zh) 2007-02-20 2012-06-13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体组合物
WO2014192145A1 (ja) 2013-05-31 2014-12-04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底用部材
JP5690983B1 (ja) 2013-05-31 2015-03-25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底用部材、及び、靴
US10004292B2 (en) * 2014-04-09 2018-06-26 Nike, Inc. Selectively applied adhesive particulate on nonmetallic substrat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8171A (zh) * 1995-09-29 1998-11-04 陶氏化学公司 交联的聚烯烃泡沫及其生产方法
CN1296510A (zh) * 1999-03-16 2001-05-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可交联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KR20030073086A (ko) * 2002-03-08 2003-09-19 박호삼 숯성분을 함유하는 에틸렌비닐아세트산 합성수지 및 그제조 방법
CN1853896A (zh) * 2005-04-19 2006-11-01 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制造液体硅酮橡胶的发泡成形聚合物部件的方法的用途
CN101326235A (zh) * 2005-12-09 2008-12-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振动控制用材料、振动控制用成形体和振动控制用多层叠层体
JP2012052106A (ja) * 2010-08-06 2012-03-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熱可塑性重合体製架橋発泡成形体の架橋密度の測定方法、および架橋発泡成形体
CN103080199A (zh) * 2010-09-06 2013-05-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泡性树脂组合物及发泡成形体
JP2013227486A (ja) * 2012-03-30 2013-11-07 Sekisui Chem Co Ltd 電子機器用熱伝導性発泡体シート
JP5719980B1 (ja) * 2014-09-30 2015-05-20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底用部材、及び、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418967B2 (en) 2019-09-19
WO2017115416A1 (ja) 2017-07-06
US10681959B2 (en) 2020-06-16
EP3399210A4 (en) 2019-10-16
JP6395344B2 (ja) 2018-09-26
EP3399210A1 (en) 2018-11-07
JPWO2017115416A1 (ja) 2018-09-20
EP3399210B1 (en) 2021-04-14
AU2015418967A1 (en) 2018-08-02
US20190021443A1 (en) 2019-01-24
CN108474438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438A (zh) 冲击缓冲材料、鞋底用部件、鞋、及运动用保护装置
US20170215522A1 (en) Shoe sole member and shoe
US9723893B2 (en) Member for shoe soles, and shoes
JP4505469B2 (ja) 靴底用部材
CN105694484B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tpe发泡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MY157904A (en) FORMS MADE FROM INTERPOLYMERS OF ETHYLENE/a-OLEFINS
JPWO2005000958A1 (ja) 発泡体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JPWO2013179455A1 (ja) 発泡成形品、発泡ソール、及びシューズ
CN106459466A (zh) 发泡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发泡方法
US8993647B2 (en) Foams, foaming composition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WO2018074286A1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発泡粒子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8026310A (zh) 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以及胶带
JP5690983B1 (ja) 靴底用部材、及び、靴
JP2018171263A (ja) 卓球用ラバーに用いられるスポンジシート、卓球用ラバー及び卓球ラケット
JP7039651B2 (ja) 靴底用ゴム発泡体
JP6207786B1 (ja) 卓球用ラバー及び卓球ラケット
TWI361815B (zh)
JP2006036828A (ja) 改質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それから得られる発泡シートと真空成形品
JP2002187968A (ja) 軟質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