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3279B - 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3279B
CN108473279B CN201780007357.4A CN201780007357A CN108473279B CN 108473279 B CN108473279 B CN 108473279B CN 201780007357 A CN201780007357 A CN 201780007357A CN 108473279 B CN108473279 B CN 108473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ad
wedge
car
braking device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73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3279A (zh
Inventor
爱德华·斯坦华尔
托马斯·库克泽拉
马里厄斯·马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K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AG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AG,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AG
Publication of CN108473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3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3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3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B66B5/22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by means of linearly-movable w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003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lateral transfer of car or frame, e.g. between vertical hoistways or to/from a parking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其中,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布置成彼此相对以及在两者之间收纳导轨并且当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与导轨接合时由于摩擦锁定而产生制动动作。为此,第一制动片为楔形并且在楔入方向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其中,制动片的面对导轨的前侧平行于导轨对齐并且反向的后侧根据楔形倾斜。另外,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片容纳装置,制动片容纳装置具有与楔形第一制动片相对应的倾斜的接触表面,楔形第一制动片的后侧以滑动方式抵靠制动片容纳装置。此外,制动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锁定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该轿厢在竖直井道中可上下运动,该轿厢沿着一个或多个竖直导轨运动,并且该制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制动片,这两个制动片在两者之间容纳导轨,并且当制动片与导轨接合时由于摩擦锁定而产生制动效果。
背景技术
WO 2015/144686A1中公开了这种制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该制动装置被设计为用于沿着竖直升降井道运动。为了这种制动装置确保最高可能程度的安全性,升降系统的控制通常被设计成使得在任何危险情况下触发制动以尽可能快地使轿厢停止。这还特别是在升降系统电源完全失效时将发生,这正是为什么制动装置以有利的方式被设计成使得制动装置在工作期间被主动保持在开放状态,并且如果失去电源,至少一个制动片自动地运动成与导轨接合(具体地由预压缩弹簧的压缩力导致)。
然而,在轿厢向下运动时这种紧急制动必须防止可能的碰撞,这在轿厢向上运动时并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驱动器被关闭,所以轿厢已经处于停止状态,由于如果向上运动突然受阻,则乘客的头部会撞击轿厢的天花板,进而存在受伤的风险,所以使得不仅不必要、而且出于安全考虑甚至应当避免主动制动向上运动。
然而,在更加创新的升降系统的情况下,轿厢不仅上下运动,而且在多个竖直延伸的升降井道之间运动。例如在JP H06-48672中公开了这种升降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还能够用于横向行程(特别是水平行程)的制动的方式进一步研发一种制动装置。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实现,其中,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定位成彼此相对以及在两者之间容纳导轨,并且当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与导轨接合时由于摩擦锁定而产生制动效果。就这一点而言,第一制动片以楔形的方式实现并且在楔入方向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在这种情况下,制动片的面对导轨的前侧平行于导轨对齐,并且位于反向的后侧对应于楔形成角度。另外,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片座,制动片座包括与楔形的第一制动片相对应的成角度的接触表面,楔形的第一制动片的后侧以滑动的方式抵靠制动片座。另外,制动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设置和第二设置的锁定装置,其中,锁定装置被设置成在第一设置中不阻挡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并且在第二设置中阻挡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
所述设计的优点在于制动装置具有两种设置。在制动装置的第一调节的情况下,锁定装置采用第一设置。在所述配置中,制动效果取决于行进方向。当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行进(通常向下运动)时,在制动装置被触发时存在主动制动。当在楔入方向的方向上行进(通常向上运动)时,相比之下,制动力降低直到根本没有制动效果。相比之下,在制动装置的第二调节的情况下,锁定装置采用第二设置。在所述配置中,制动效果与行进方向独立。所述调节能够特别地用于制动多个竖直延伸的升降井道之间的运动(侧向运动)。
在第一调节中,由于制动片之一以楔形的方式实现、在楔入方向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并且不阻挡所述楔形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所以实现了上述效果。当在楔入方向的方向上行进(通常向上运动)时,由于以下效应所以没有或至少有小的制动作用:当制动被触发时,即,使位于反向的制动片转移到闭合状态并且接合所述导轨,楔形的第一制动片由于摩擦锁定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被拉出其第一操作位置,并且沿着制动片座的成角度的接触表面远离导轨滑动,使得摩擦锁定被再次消除。当在所述楔入方向的反向上行进(通常向下运动)时,相比之下,产生以下效应:当制动被触发时,楔形的第一制动片由于摩擦锁定所以在楔入方向上被拉出其第一操作位置。如果楔形的制动片在所述方向上的滑动运动是可行的,则楔形的制动片沿着制动片座的成角度的接触表面朝着导轨滑动,使得制动动作被建立并逐渐增强。直到楔形制动片不再能够在楔入方向上继续运动才发生完全制动效果。因此,完全制动效果被阻滞。如果楔形第一制动片在所述方向上的滑动运动被阻挡,则楔形制动片立即作为普通的制动片。因此,正如在楔入方向的方向上行进的情况中,既没有阻滞,也没有正常的制动效果,甚至没有减小的制动效果。
第一制动片的楔形的额外优点在于,通过使轿厢(例如在驱动器的辅助下)在楔入方向上运动,制动装置能够在制动操作结束后在第一设置中以简单的方式通风。轿厢在楔入方向上的所述运动自动地导致已经完成制动操作时仍然与导轨接触的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运动并且因此自动滑动远离导轨。因此,制动装置进行通风并且轿厢未被阻挡。
相比之下,在第二设置中,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被阻挡,使得不能发生上述摩擦锁定的减小效果(其由楔形制动片的运动再次消除)。因此,在制动装置采用第二设置时,楔形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方向上行进时作为普通的制动片。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原理上当两个制动片之一以楔形的方式实现并且与相应的制动片座组合时就足够了。位于反向的第二制动片例如以长方体的方式实现,使得前侧和后侧彼此平行。此外,第二制动片并未被强迫必须设置有摩擦表面以便与导轨形成摩擦锁定。对第一制动片的压力反作用的反作用力仅需要通过第二制动片传递到导轨。因此,第二制动片也可以实现为例如在制动操作期间滚下导轨的辊装置。
楔形制动片的后侧可以直接滑动地贴靠接触表面,或者可以借助于滚柱轴承间接地滑动贴靠接触表面。由于滚柱轴承,所以进一步减小所述区域中的摩擦力并且进一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效果。
在制动装置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两个制动片接合导轨、并且优选地通过使一个或两个制动片(每一者借助于一个弹簧)抵靠导轨来接合导轨。这对应于在介绍中提到的这种类型的制动装置的常用操作方法。对于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仅仅使一个长方体形的制动片被压缩,使仅一个楔形的制动片包括制动片座,或者使两个楔形的制动片包括制动片座。因此,楔形的制动片总是借助于相应的制动片座间接地受压。因此,楔形的制动片和制动片座形成代替常规制动片的单元。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式中,在制动装置处于开放的状态时,至少一个弹簧通过主动机构被预压缩以用于适于所述制动片,使得如果制动装置的电源被中断,至少一个弹簧被释放并且制动片接合导轨。这种类型的触发能够以最佳方式确保轿厢在任何类型的操作故障(包括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在向下行进时被立即制动。
作为其替代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可以设置成在制动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制动片通过一个或两个制动片抵靠(其每一者借助于致动器)导轨来接合导轨。在制动装置处于开放状态下,借助于致动器的压缩可以在弹簧的重置力的反向上生效,其中,该弹簧将相关的制动片保持为与导轨间隔开一定间距。致动器可以是例如液压装置。然而,在所述设计的情况下,如果电源中断,则不能触发制动器。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使用的制动片,即,至少一个楔形的制动片和长方体形的制动片(在适用的情况下存在),可以以单件的形式实现,或者可以在每种情况下包括载体或制动衬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材料可以用于单件制动片或制动衬片,具体地,制动片或制动衬片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由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或陶瓷材料形成。以优选的方式,所述材料包括填充体以增加摩擦力和/或耐磨性。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现方式,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按照上述方式以楔形方式实现,并且与相应的制动片座结合。这意味着两个制动片以楔形方式实现,并且在(共同的)楔入方向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其中,制动片的面对导轨的前侧与导轨平行地对齐,并且位于反向的后侧与楔形对应地成角度。另外,制动装置包括两个制动片座,两个制动片座包括与相应的楔形制动片对应地成角度的接触表面,相应的楔形第一制动片的后侧以滑动的方式贴靠制动片座。在这种情况下,锁定装置被设置成在第一设置中不阻挡楔形的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并且在第二设置中阻挡两个楔形的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在所述实施例的情况下,当在楔入方向上行进时,因为摩擦锁定由于两个楔形物的滑动运动而被进一步阻滞,所以可以进一步加强制动阻滞。在以下描述中,当为了简单的目的总是仅以单数指代楔形的制动片和制动片座时,相应的细节也总是适用于相应地以楔形的方式实现的两个制动片的情况。
在优选实施例的情况下,制动片座在其处于楔入方向上的端部处包括用于第一制动片的止动表面,使得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上沿着制动片座的接触表面的滑动运动受到止动表面的限制,并且其中,第一制动片在锁定装置采用第一设置的第一操作位置中与止动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其优点在于在制动的情况下,当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行进时,由于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存在摩擦锁定时在楔入方向上被拉出其第一操作位置所以发生阻滞效果。然后,楔形的第一制动片沿着制动片座的成角度的接触表面朝着导轨滑动,直到第一制动片到达止动表面,并且制动动作达到其全部强度。与此同时,止动表面的优点在于楔形的第一制动片不能被随意地拉出以防止制动装置被卡住。
在优选的进一步发展的情形中,在第二设置中,锁定装置被设置成以便将楔形的第一制动片锁定在楔形的第一制动片贴靠止动表面的第二操作位置。以此方式,在楔入方向和楔入方向的反向上都阻止楔形的第一制动片的运动。楔形的制动片在没有任何阻滞效果的情况下用作普通的制动片。特别地,以此方式锁定的制动片的制动效果与行进方向独立。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实现方式变型例的情况下,锁定装置包括锁紧螺栓,该锁紧螺栓可在第一设置的第一位置与第二设置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就这一点而言,锁紧螺栓被设置成以刚性锁定的方式在第二位置锁定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相比之下在第一位置,锁紧螺栓不阻挡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因此,由于所述简单的机械措施,所以能够实现制动装置的所需的可调节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机电地、电磁地、液压地或气动地实现锁紧螺栓的活动性。
根据进一步的发展,楔形的第一制动片连接到重置装置、具体地连接到弹簧以使第一制动片运动离开第二操作位置而进入到第一操作位置。这里实现了第一制动片在制动操作之后借助于弹簧力再次运动到起始位置。
在优选实现方式变型例的情况下,弹簧实现为围绕锁紧螺栓的螺旋弹簧。因此,实现了锁定装置的特别节省空间的设计。
在制动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磁体,磁体被设置成在第二设置中使得其磁力作用在楔形的第一制动片上使得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被阻挡。所述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发展为使得磁体的作用在楔形的第一制动片上的磁力在第一设置中减小,以使楔形的第一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未被阻挡。锁定装置的所述设计的优点在于,锁定装置和楔形的第一制动片之间的机械接触不是必要的。因此,可以减少锁定装置的磨损。
在优选的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磁体是电磁体,电磁体在第一设置中被断电并且在第二设置中被通电。其优点是,在紧急电源故障的情况下,自动采用第一设置使得在制动操作的情况下,当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通常是向下方向)行进时,发生楔形制动片的阻滞效果。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升降系统的具有前述制动装置的轿厢。在这种情况下,轿厢具有以上参照制动装置描述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装置通常布置在轿厢上使得楔入方向竖直向上。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升降井道并且具有包括轿舱和引导装置的至少一个轿厢。就这一点而言,轿舱安装成可相对于引导装置绕水平旋转轴旋转。轿厢可沿其运动的竖直延伸的导轨被设置在每个升降井道中。此外,每个导轨利用可旋转部段实现,其中,可旋转部段可相对于彼此对齐使得轿厢可沿着可旋转部段在升降井道之间运动。此外,上述制动装置被布置在引导装置上使得当引导装置相对于轿舱旋转时制动装置被夹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上述升降系统的方法,其中,锁定装置在轿厢沿竖直延伸的导轨运动期间处于第一设置,并且在升降井道之间运动期间处于第二设置。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设计,所以升降系统和方法的优点在于,相同的制动装置既可以用于沿竖直延伸的升降井道的运动(同时锁定装置采用所述第一设置),又可以用于升降井道之间的侧向方向运动(同时锁定装置采用第二设置)。通过省去用于侧向运动的额外制动装置使得轿厢能够以特别轻质的方式构造并且因此升降能够节能。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锁定装置在第一设置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图示;
图2示出了锁定装置在第二设置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图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4示出了竖直行进时的升降系统的示意性图示;
图5示出了设置用于在升降井道之间行进的升降系统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14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制动装置14包括第一制动片16和第二制动片18,该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彼此相对地布置并且在两者之间容纳导轨110。在制动装置14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况下,制动片16和18在轿厢行进时不与导轨110接合,而是与导轨110不接触地平行地运动。第一制动片16以楔形的方式实现,并且在楔入方向20上逐渐变窄。楔入方向20平行于导轨110的主延伸方向。第一制动片16定向为使得第一制动片16的面对导轨110的前侧与导轨110平行地对齐,并且相对布置的后侧与楔形对应地成角度。另外,制动装置14包括制动片座22,该制动片座包括成角度的接触表面24,该角度对应于楔形第一制动片16。楔形第一制动片16的所述成角度的后侧借助于滚子轴承26滑动地抵靠制动片座22。
在其处于楔入方向20的端部上,制动片座22包括用于制动片16的止动表面28,使得第一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20沿着制动片座22的接触表面24的滑动运动受到止动表面28的限制。
位于楔形第一制动片16对面的第二制动片18以长方体形状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二制动片18朝着导轨110可运动,而制动片座30是静止的(相对于制动装置14)。
在制动装置14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长方体形状的第二制动片18可以借助于弹簧32压靠导轨110,所述弹簧32在制动装置14处于开放状态时借助于主动机构34被预压缩。当通过控制信号触发制动时,以及当能量供应失效时,机构34的效果被消除,并且制动片16和18由于弹簧32的压力而与导轨110接合。
另外,制动装置14包括具有第一设置和第二设置的锁定装置36。在所述实施例的情况下,锁定装置36包括锁紧螺栓38,该锁紧螺栓可在第一设置的第一位置和第二设置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锁紧螺栓38的运动可以例如电磁地、液压地、气动地或机电地实现。图1示出了第一设置中的锁定装置36。在所述第一设置中,锁定装置36不阻挡楔形制动片16与楔入方向20相反的滑动运动。因此,锁定装置36的锁紧螺栓38没有阻挡、不阻挡楔形制动片16与楔入方向20相反的滑动运动。
在该情况下,制动片16位于与止动表面28间隔开一定间距的第一操作位置。由于所述间距,所以楔形第一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20上的限定的滑动运动是可行的。楔形第一制动片16借助于弹簧40被保持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弹簧40实现为围绕锁紧螺栓38的螺旋弹簧,这导致特别节省空间的实现方式。
在轿厢沿竖直延伸的导轨110运动期间设定所示的锁定装置36的第一设置。在所述情况下,制动可以在轿厢向下运动期间发生,或者制动可以在轿厢向上运动期间发生。如果在轿厢向下运动期间触发制动,则楔形第一制动片16与制动片座22一起具有阻滞效果。由于发生摩擦,楔形第一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上被拉入并且借助于滚柱轴承26沿着制动片座22的成角度的接触表面24在楔入方向20上并且朝向导轨110滑动。以此方式阻滞制动效果。在制动片16和18与导轨110之间存在摩擦锁定。轿厢的向下运动被制动,这防止了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轿厢发生碰撞。
当在轿厢向上运动期间触发制动时,因为楔形第一制动片16由于最初发生的摩擦而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受拉,所以相反,制动效果没那么强。在这种情况下,弹簧40被压缩,并且第一制动片16借助于滚柱轴承26沿着制动片座22的成角度的接触表面24在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滑动并且远离导轨110。因此,摩擦锁定立即减小,结果明显降低了制动效果。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14的情况下,轿厢在向上行进时的突然制动(其可能导致乘客严重受伤)受到限制。
在替代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一制动片16在第一操作位置贴靠止动表面28。因此,在所述变型的情况下,楔形第一制动片16不能在楔入方向20上滑动。这导致在向下运动期间制动时没有任何阻滞效果。取而代之的是,楔形第一制动片16的效果与普通制动片相同。相反,当在向上运动期间制动时,发生相同的所述效果,使得第一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滑动,并且远离导轨110,使得制动效果被减弱。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各种传感器42,这些传感器借助于控制线44连接到控制装置600并且使得能够监测最重要的部件的正确定位。由于制动装置14是升降系统的安全相关部件,因此必须始终确保制动装置14的可操作性。
图2示出了当锁定装置36采取第二设置时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14的相同实施例。楔形制动片16被锁定在贴靠止动表面28的第二操作位置。锁紧螺栓38处于第二设置,在该第二设置中,该锁紧螺栓以刚性锁定的方式阻挡楔形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
在轿厢在升降井道之间运动(也就是说通常的水平运动)期间设定所示的锁定装置36的第二设置。在所述设置的情况下,制动效果与轿厢的运动方向独立。因此在升降井道之间运动期间,相同的制动装置14可以刚好用作另一个闸瓦式制动器。由于楔形第一制动片16的楔形形状,因此不会发生阻滞效果。不需要为升降井道之间的运动提供额外的制动装置。
图3示出了当锁定装置36采取第二设置时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14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所述变型的情况下,锁定装置36包括磁体46,该磁体被实现为电磁体。在这种情况下,锁定装置36的两种设置因电磁体的通电而不同。在所示的第二设置中,电磁体46通电,而在第一设置中,该电磁体被断电。在第二设置中,电磁体46的磁力在楔形制动片16上作用,使得楔形第一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被阻挡。与电磁体46的磁极相对,楔形制动片16包括永磁体48。由于电磁体46的通电,所以在电磁体46的磁极处形成磁场,该磁场吸引永磁体48并因此使楔形第一制动片16运动到所示的第二操作位置并将其锁定在第二操作位置。楔形第一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20上的运动被止动表面28阻挡在第二操作位置。相反,锁定装置36借助于磁力与电磁体46一起阻挡在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
与使用永磁体48不同地,在替代实现方式变型的情况下,楔形第一制动片16的后侧包含铁磁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楔形第一制动片16通过电磁体46的磁场运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并锁定在第二操作位置。然而,使用永磁体48的优点因此是,能够使用较弱的电磁体以实现相同强度的磁吸引。
在锁定装置36的第一设置中,电磁体46被断电。因此,电磁体46的磁力在第一设置中减小,并且楔形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未被阻挡。因此,楔形第一制动片16由于其重量而采取第一操作位置,该第一操作位置已在图1中示出并进行说明。楔形第一制动片16借助于弹簧40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弹簧40被实现为螺旋弹簧.
与在第一设置中被断电并且在第二设置中通电的电磁体46不同地,通过永磁体和电磁体的组合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在所述情况下,两个设置被精确地互换。在第二设置中,电磁体被断电,并且只有永磁体的磁力作用在楔形第一制动片16上以使得楔形第一制动片16在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被阻挡。当电磁铁通电(第一设置)时,所述电磁体产生磁场,该磁场至少部分地消除永磁体的磁场,使得楔形制动片未被阻挡。因此,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磁力在第一设置中被减小,并且楔形第一制动片未被阻挡。
图4和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由附图标记100表示的升降系统的优选设计的示意性图示。升降系统100包括两个升降井道101a和101b。物理障碍102(例如隔板或墙壁)可以至少部分地在升降井道101a和101b之间实现。然而,也能够在升降井道101a和101b之间省去物理障碍102。
第一导轨110a布置在第一升降井道101a中,第二导轨110b布置在第二升降井道101b中。位于升降井道101a或101b中的轿厢200可沿着所述导轨110a或110b运动。
轿厢200包括轿舱210和框架或引导装置220。引导装置220用作用于轿舱210的悬挂件。轿舱210被设计为所谓的背包式悬挂件并且包括L形支撑结构215。就这一点而言,支撑结构215通过其短腿部吸收轿舱210的重量。相反,L形支撑结构215的长腿部借助于引导装置220连接到第一导轨110a。所述背包实现方式的优点在于,导轨仅需要在轿舱210的一侧。
引导装置220借助于水平旋转轴121a连接到轿舱210。在这种情况下,轿舱210安装成以便可相对于引导装置220绕水平旋转轴121a旋转。
轿厢200可借助于线性驱动器300沿导轨110a或110b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导轨110a或110b形成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元件310具体地实现为所述线性驱动器300的初级部件或定子310,特别是进一步作为长定子。
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二元件320布置在轿厢200的引导装置220上。所述第二元件320具体地实现为线性驱动器300的次级部件或反作用部件。第二元件320例如实现为永磁体。
导轨110a和110b不仅实现为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而且同时也实现为用于轿厢200的导轨。为此目的,导轨110a或110b特别地包括合适的引导元件410。在轿厢200的引导装置220上实现的导辊420与所述引导元件410配合。
另外,轿厢200的引导装置220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制动装置14,每个制动装置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制动片,这些制动片已经参照图1-3进行了描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制动装置14布置在导向装置220上以使得在每种情况下,第一导轨110a的一部分停靠在两个制动装置14的两个相对布置的制动片之间。
轿厢200包括背包式悬挂件。引导装置220和导轨110a或110b布置在轿厢200的一侧,具体为后侧。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后侧位于与轿厢200的入口侧相对。轿厢200的入口侧包括门211。由于导轨110a或110b既用作导轨又用作线性驱动器300的一部分,所以在升降井道110a或110b中基本上不需要额外的元件来使轿厢200运动。根据本发明,轿厢200不限于仅在升降井道110a或110b中的一者内运动,而是可以在两个升降井道110a和110b之间运动。
在图中以纯粹示意性的方式示出的控制装置600具体地以编程方式设置,以便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升降系统100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600具体地致动线性驱动器300并且使轿厢200运动。另外,控制装置600控制轿厢200在升降井道110a和110b之间的切换或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另外,控制装置600控制两个制动装置14的设置。在轿厢200沿竖直延伸的第一导轨110a运动期间,两个制动装置14的锁定装置被致动以使其各自处于第一设置。相反地,在升降井道之间的运动期间,锁定装置被致动以使其处于第二设置中。
下面通过图4和5描述的示例是轿厢200首先在升降井道101a中运动,然后从第一升降井道101a转移到第二升降井道101b中。在这种情况下,基体是在实施平面500中实现升降井道101a和101b之间的切换。障碍102包括在所述实施平面500的区域中的开口103。轿厢200可以通过所述开口103在升降井道101a和101b之间运动。第一导轨110a包括第一可旋转部段120a,并且第二导轨110b在所述实施平面500的区域中包括第二可旋转部段120b。第一部段120a或第二部段120b安装成以便可围绕第一水平旋转轴121a或围绕第二水平旋转轴121b旋转。可旋转部段120a或120b也由控制装置600致动。
可旋转部段120a和120b在图中以纯粹示例性的方式被示出为具有矩形形状。可旋转部段120a和120b也可以在其与导轨110a或110b的剩余部分邻接的端部处以弧形方式弯曲地实现。相应地,导轨110a或110b也可以在其与可旋转部段120a或120b邻接的点处在相反方向上以弧形方式弯曲。因此确保了可旋转部段120a或120b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敲击或楔入导轨110a或110b的剩余部分。
为了将轿厢200从第一升降井道101a转移到第二升降井道101b中,可旋转部段120a和120b从竖直对齐(如图4所示)旋转到水平对齐(如图5所示并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
此外,平衡轨道元件125在导轨110a和110b之间布置在实施平面500的区域中。所述平衡轨道元件125用于桥接旋转为水平对齐的可旋转部段120a和120b之间的空间或间隙。平衡轨道元件125类似于导轨110a和110b用作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并且包括引导元件410,以便同时用作轿厢200的水平导轨。
类似于导轨110a或110b,平衡轨道元件125可以在其端部以弯曲的方式实现,特别是在与可旋转部段120a或120b的相应端部以相反的方向弯曲。
轿厢200首先沿着第一导轨110a运动到实施平面500中并且因此运动到可旋转部段120a。图4示出了轿厢200已经位于所述实施平面500中。第一导轨110a的第一部段120a围绕第一水平旋转轴121a旋转90°。这由箭头104表示。此外,第二导轨110b的第二部段120b围绕第二水平旋转轴121b旋转90°。当第一部段120a旋转时,轿厢200的引导装置220也旋转90°。因此,两个制动装置14也旋转90°。相比之下,轿舱210的对齐保持不变,这通过轿舱210相对于引导装置220旋转-90°来实现。
图5示出了类似于图4的升降系统100的示意图,第一部段120a和第二部段120b各自旋转90°到水平对齐。在第二设置中,轿舱210相对于引导装置220定位。
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部段120a旋转到水平对齐,第二部段120b旋转到水平对齐,并且平衡轨道元件125形成水平导轨115。水平导轨115是(基本上)闭合的导轨并且在(基本上)没有任何空间的情况下实现。然后,为了使两个制动装置14转换成轿厢200的水平运动,控制装置600致动两个锁定装置,并且使它们运动到第二设置中,其中,在该第二设置中楔形制动片在楔入方向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被阻挡。在所述设置的情况下,制动效果与轿厢200的行进方向独立。通过楔形第一制动片16的楔形形状产生阻滞制动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可以用作用于在升降井道之间行进的通常的闸瓦式制动器。尤其是对于升降井道之间的行进,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制动装置。
然后,轿厢200沿着水平导轨115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轿厢200上的线性驱动器300的第二元件320与线性驱动器的第一元件310(这里因此是水平导轨115)相互作用。然后,轿厢200可以从第一升降井道101a运动到第二升降井道101b中,并因此在升降井道101a和101b之间切换。
附图标记列表
制动装置 14
第一制动片 16
第二制动片 18
楔入方向 20
制动片座 22
接触表面 24
滚柱轴承 26
止动表面 28
制动片座 30
弹簧 32
机构 34
锁定装置 36
锁紧螺栓 38
弹簧 40
传感器 42
控制线 44
磁体 46
永磁体 48
升降系统 100
第一升降井道 101a
第二升降井道 101b
障碍 102
开口 103
箭头 104
导轨 110
第一导轨 110a
第二导轨 110b
水平导轨 115
第一可旋转部段 120a
第二可旋转部段 120b
第一旋转轴 121a
第二旋转轴 121b
平衡轨道元件 125
轿厢 200
轿舱 210
门 211
支撑结构 215
引导装置 220
线性驱动器 300
线性驱动器的第一元件,初级部件 310
线性驱动器的第二元件,次级部件 320
引导元件 410
导辊 420
实施平面 500
控制装置 600。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升降系统(100)的轿厢(200)的制动装置(14),
其中,所述制动装置(14)包括第一制动片(16)和第二制动片(18),所述第一制动片(16)和所述第二制动片(18)定位成彼此相对以及在两者之间容纳导轨(110),并且当所述第一制动片(16)和所述第二制动片(18)与所述导轨(110)接合时由于摩擦锁定而产生制动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制动片(16)以楔形的方式实现并且在楔入方向(20)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其中,所述第一制动片(16)的面对所述导轨(110)的前侧平行于所述导轨(110)对齐,并且位于反向的所述第一制动片(16)的后侧对应于所述楔形成角度,以及另外,所述制动装置(14)包括制动片座(22),所述制动片座(22)包括与所述第一制动片(16)相对应的成角度的接触表面(24),所述第一制动片(16)的后侧以滑动的方式抵靠所述制动片座(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装置(14)包括具有第一设置和第二设置的锁定装置(36),其中,所述锁定装置(36)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设置中以及在所述制动装置(14)处于开放的状态下不阻挡所述第一制动片(16)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并且在所述第二设置中以及在所述制动装置(14)处于开放的状态下阻挡所述第一制动片(16)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制动片(18)以长方体形状的方式实现,其前侧和后侧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制动片(18)以楔形的方式实现并且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两个制动片(16,18)的面对所述导轨(110)的前侧平行于所述导轨(110)对齐,并且位于反向的后侧与所述楔形对应地成角度,并且另外,所述制动装置(14)包括两个所述制动片座(22),两个所述制动片座(22)包括与相应的第一或第二制动片(16,18)对应地成角度的接触表面(24),所述相应的第一或第二制动片(16,18)的后侧以滑动的方式抵靠两个所述制动片座(22),其中,所述锁定装置(36)在所述第一设置中被设置成不阻挡所述第一制动片(16)和所述第二制动片(18)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并且在所述第二设置中阻挡所述第一制动片(16)和所述第二制动片(18)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座(22)在其处于所述楔入方向(20)上的端部处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制动片(16)的止动表面(28),使得所述第一制动片(16)在所述楔入方向(20)上沿着所述制动片座(22)的所述接触表面(24)的滑动运动受到所述止动表面(28)的限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制动片(16)在所述锁定装置(36)处于所述第一设置的第一操作位置中与所述止动表面(28)间隔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36)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设置中,在所述第一制动片(16)贴靠所述止动表面(28)的第二操作位置中锁定所述第一制动片(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36)包括锁紧螺栓(38),所述锁紧螺栓能够在所述第一设置中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设置中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锁紧螺栓(38)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位置中以刚性锁定的方式阻挡所述第一制动片(16)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制动片(16)连接到弹簧(40),以使所述第一制动片(16)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移出并到达所述第一操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0)是围绕所述锁紧螺栓(38)的螺旋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36)包括磁体(46),所述磁体(46)被设置成使得在所述第二设置中其磁力作用在所述楔形第一制动片(16)上使得所述第一制动片(16)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被阻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46)的作用在楔形的所述第一制动片(16)上的磁力在所述第一设置中减小,使得楔形的所述第一制动片(16)在所述楔入方向(20)的反向上的滑动运动未被阻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46)是电磁体,所述电磁体在所述第一设置中被断电并且在所述第二设置中被通电。
12.一种用于升降系统(100)的轿厢(200),所述轿厢(200)包括一个或多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14)。
13.一种升降系统(100),其具有至少两个升降井道和至少一个轿厢,所述至少一个轿厢具有轿舱(210)和引导装置(220),
其中,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引导装置(220)安装为能够围绕水平旋转轴(121a,121b)旋转,
其中,所述轿厢(200)可沿其运动的竖直延伸的导轨被设置在每个所述升降井道中,
并且其中,每个所述导轨具有可旋转部段(120a,120b),其中,所述可旋转部段(120a,120b)以能够相对于彼此对齐,使得所述轿厢(200)能够沿着所述可旋转部段(120a,120b)在所述升降井道之间运动,
其特征在于,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14)被布置在所述引导装置(220)上。
14.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升降系统(100)的方法,
其中,所述锁定装置(36)在所述轿厢(200)沿竖直延伸的所述导轨(110)运动期间处于所述第一设置,并且所述轿厢(200)在所述升降井道之间运动期间处于所述第二设置。
CN201780007357.4A 2016-01-19 2017-01-11 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 Active CN108473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200593.6 2016-01-19
DE102016200593.6A DE102016200593A1 (de) 2016-01-19 2016-01-19 Brem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korb eines Aufzugsystems
PCT/EP2017/050480 WO2017125293A1 (de) 2016-01-19 2017-01-11 Brem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korb eines aufzug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3279A CN108473279A (zh) 2018-08-31
CN108473279B true CN108473279B (zh) 2021-06-01

Family

ID=5786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357.4A Active CN108473279B (zh) 2016-01-19 2017-01-11 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4689B2 (zh)
EP (1) EP3405423B1 (zh)
CN (1) CN108473279B (zh)
DE (1) DE102016200593A1 (zh)
FI (1) FI3405423T3 (zh)
WO (1) WO20171252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8299A1 (en) * 2015-12-07 2017-06-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Robust electrical safety actuation module
DE102016200593A1 (de) * 2016-01-19 2017-07-20 Thyssenkrupp Ag Brem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korb eines Aufzugsystems
CN109384118B (zh) * 2017-08-08 2021-03-1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电梯制动控制装置的故障检测方法
DE102017220766A1 (de) * 2017-11-21 2019-05-23 Thyssenkrupp Ag Aufzugsanlage mit einer an einem Fahrkorb der Aufzugsanlage angeordneten Signalerzeugungseinheit
US11807496B2 (en) * 2017-12-07 2023-11-07 Inventio Ag Catching device for a traveling body, elevator system having a ca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unblocking a catching device
CN108002164B (zh) * 2017-12-22 2023-06-02 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 一种电梯制动器动作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361208A (zh) * 2018-03-26 2019-10-2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紧急制动装置的试验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DE102018206026A1 (de) * 2018-04-19 2019-10-24 Thyssenkrupp Ag Bremsvorrichtung und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n Fahrkorb einer Aufzuganlage
DE102018218227A1 (de) * 2018-10-24 2019-11-28 Thyssenkrupp Ag Einstellbare Brem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korb einer Aufzuganlage
CN109437070B (zh) * 2018-12-21 2024-02-13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一种远程防坠落制动机构
DE202019101479U1 (de) 2019-03-15 2020-06-18 Inventio Ag Fangbremseinrichtung
EP3733584A1 (en) * 2019-05-03 2020-11-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mbined safety brake and safety actuation mechanism
CN114599599B (zh) * 2019-11-08 2023-04-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BR112022009741A2 (pt) * 2019-11-21 2022-08-09 Inventio Ag Dispositivo de freio de segurança eletrônico facilmente reposicionável
CN114787065A (zh) * 2019-12-12 2022-07-2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制动能够沿导轨在移位方向上被引导地移位的行驶体的、例如具有楔形制动元件的制动装置
EP3981722B1 (en) 2020-10-07 2024-04-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Safety brake device
EP3995431A1 (en) * 2020-11-06 2022-05-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Adjustable force safety brakes
CN113443532B (zh) * 2021-07-29 2022-10-25 阿克陶县诚鑫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
DE102021125615A1 (de) 2021-10-04 2023-04-06 Tk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s Gmbh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fahrtrichtungsbezogene Beschleunigungsschwellwerte sowie Aufzugssystem mit derartiger Sicherheitsvorrichtung sowie Verwendung der Sicherheitsvorrichtung
EP4177208A1 (en) * 2021-11-05 2023-05-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Safety brake system
EP4186842A1 (en) * 2021-11-25 2023-05-31 Otis Elevator Company Progressive elevator safety brake
CN116066491B (zh) * 2023-04-06 2023-07-04 石家庄五龙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自制动安全制动器远程解闸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775107A (fr) * 1934-06-27 1934-12-20 Perfectionnements aux parachutes pour appareils de levage
JPH04333487A (ja) * 1991-05-09 1992-11-20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並びに制動装置
JPH0648672A (ja) 1991-10-28 1994-02-22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
TW513374B (en) * 2000-12-08 2002-12-11 Inventio Ag Safety brake with retardation-dependent braking force
AU2003304530A1 (en) * 2003-10-07 2005-05-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motely resettable ropeless emergency stopping device for an elevator
MY143851A (en) * 2006-12-05 2011-07-15 Inventio Ag Braking device for holding and braking a lift cabin in a lift facility
DE502007007014D1 (de) 2007-11-12 2011-06-0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Bremsvorrichtung zum Bremsen eines Fahrkorbs
US20120175194A1 (en) * 2009-10-08 2012-07-12 Mitsubh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tensioning sheave apparatus
KR20140002760A (ko) * 2011-03-22 2014-01-08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컴파니 엘리베이터 제동 시스템
WO2013045359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Inventio Ag Bremseinrichtung mit elektromechanischer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WO2013045358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Inventio Ag Bremseinrichtung mit elektromechanischer betätigung
US20150329318A1 (en) 2012-12-03 2015-11-19 Inventio Ag Actuating an electromagnetic elevator brake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CN104936881A (zh) * 2013-01-17 2015-09-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的增强型减速推进系统
RU2673298C1 (ru) * 2013-11-15 2018-11-23 Инвенцио Аг Ловитель для лифта
DE102014004356A1 (de) 2014-03-27 2015-10-0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Brem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korb einer Aufzuganlage
DE102014104458A1 (de) * 2014-03-28 2015-10-0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Aufzugsystem
ES2686202T3 (es) * 2014-09-24 2018-10-16 Inventio Ag Freno de ascensor
DE102014116281A1 (de) * 2014-11-07 2016-05-12 Thyssenkrupp Ag Aufzug mit einer Bremsvorrichtung
DE102016200593A1 (de) * 2016-01-19 2017-07-20 Thyssenkrupp Ag Brem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korb eines Aufzugsystems
DE102016222837A1 (de) * 2016-11-21 2018-05-24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ufzugs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3279A (zh) 2018-08-31
US20190144240A1 (en) 2019-05-16
DE102016200593A1 (de) 2017-07-20
US11084689B2 (en) 2021-08-10
FI3405423T3 (fi) 2023-08-29
EP3405423A1 (de) 2018-11-28
WO2017125293A1 (de) 2017-07-27
EP3405423B1 (de) 2023-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3279B (zh) 用于升降系统的轿厢的制动装置
JP5345150B2 (ja) リフト車を制動するための制動装置
US9457989B2 (en) Braking device with actuating device
CN108367892B (zh) 鲁棒性电气安全致动模块
KR102068846B1 (ko) 전자기계식 작동을 갖는 제동 장치
JP5026743B2 (ja) プログレッシブ安全装置
EP2888500B1 (en) Brake
EP2763927B1 (en) Elevator braking system
CN101107190A (zh) 用于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或安全钳
CN114787062A (zh) 用于作动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单元
EP3147248B1 (en) Braking system for a hoisted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aking a hoisted strucuture
CN112088138B (zh)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电梯的安全系统
EP3674248B1 (en) An elevator car parking brake
EP2452910B1 (en) Direct-acting drum brake device for elevator
KR20090122934A (ko) 승강기
WO2009130366A1 (en) Overspeed governor of an elevator, and elevator
AU201726159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 car movement into a transfer space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vertical pathways
US20180079623A1 (en) Brake device for a car of an elevator system
KR102022235B1 (ko) 엘리베이터 제동 장치
CN110654954B (zh) 电子安全致动器电磁导引
CN109775508B (zh) 紧急制动装置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
US20170349406A1 (en) Brake assembly of elevator system
EP3517473A1 (en) Inertia brake for braking a governor rope of a governor system of an elevator system
JP5200409B2 (ja) マルチカー方式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EP3789334B1 (en) Braking device for elevator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brak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Dusseldorf

Patentee after: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ThyssenKrupp AG

Address before: essen

Patentee before: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Patentee before: ThyssenKrupp A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2

Address after: Dusseldorf

Patentee after: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ThyssenKrupp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