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3753A - 配有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配有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3753A
CN108463753A CN201680076847.5A CN201680076847A CN108463753A CN 108463753 A CN108463753 A CN 108463753A CN 201680076847 A CN201680076847 A CN 201680076847A CN 108463753 A CN108463753 A CN 108463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shell
connector
opening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8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3753B (zh
Inventor
亚历山大·R·马修斯
詹姆斯·M·纳尔逊
特里·L·史密斯
米歇尔·A·哈泽
拉斯·A·斯密恩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8463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3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3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37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G02B6/383Hermaphroditic connectors, i.e. two identical plugs mating with one another, each plug having both male and female diametrically opposed engaging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3Push-pull type, e.g. snap-in, push-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8Tools, e.g. handheld; Tuning wrenches; Jigs used with connectors, e.g. for extracting, removing or inserting in a panel, for engaging or coupling conne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mponents within the connector, for applying clips to hold two connectors together or for cri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连接器(100),所述光学连接器(100)包括外壳(112),所述外壳(112)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在所述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121)。盖(130)设置在所述配合端处,所述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致动器(135、136)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盖围绕所述枢转轴线从所述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启位置。

Description

配有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光学连接器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光学连接器可用于多种应用的光学通信,包括:电信网络、局域网、数据中心链接以及计算机设备中的内部链接。人们有兴趣将光学通信扩展到小型消费电子设备诸如膝上型电脑甚至手机的内部的应用程序。扩展光束可用于这些系统的连接器中,以提供允许放宽对准容差的光学连接。然而,灰尘进入连接器外壳内可使得扩展光束和/或其他光学互连装置产生角度误差,这种误差导致操作不理想。
发明内容
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盖设置在配合端处,该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设置在外壳内,并且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至少部分地从外壳中的开口延伸。致动器被构造成在至少部分地从开口延伸时与盖的内表面接合,以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例如,至少一个轨道可设置在外壳中。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盖横跨在配合端处的开口设置。盖被构造成当盖从盖覆盖开口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时沿轨道弯曲或铰接。开盖特征结构联接到盖并且被构造成被操作以使得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该连接器包括折扇盖,该折扇盖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段,在两个扇区段之间具有铰链。两个扇区段中的一个在枢转轴线处附接到外壳。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至少一个盖设置在配合端处,该盖包括沿外壳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第一区段成角度设置的第二区段,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区段延伸横跨开口。开盖机构被构造成将盖从第二区段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移动到盖旋转离开第一侧以暴露开口的开启位置。
一些实施方案包括一种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圆柱形旋转盖设置在配合端处。开盖机构被构造成将盖从旋转盖的实心部分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盖设置在配合端处或附近。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开口被盖覆盖的闭合位置和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开盖机构包括延伸到外壳外部的杠杆。杠杆的旋转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盖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凸形连接器和凹形连接器。凸形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盖设置在凸形连接器的配合端处或附近。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开口被盖覆盖的闭合位置和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包括杠杆的开盖机构延伸到凸形连接器外壳外部。杠杆的旋转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盖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凹形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的尺寸被形成为至少接纳凸形连接器的外壳的配合端部。凹形连接器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凹形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凹形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在凸形连接器和凹形连接器的配合期间,凹形连接器的外壳的配合端边缘的一部分是致动器,该致动器被构造成接合杠杆以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一些实施方案包括光学连接器系统,该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凸形和凹形光学连接器。凸形光学连接器包括凸形连接器外壳,该凸形连接器外壳在凸形连接器外壳的弯曲配合端处具有开口。凸形连接器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凸形连接器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凸形连接器外壳的配合端是弯曲的。凹形光学连接器包括凹形外壳,该凹形外壳具有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接纳凸形连接器的外壳的弯曲配合端。凹形连接器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盖延伸横跨凹形外壳的开口。盖被构造成当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围绕枢转轴线旋转。凸形连接器的外壳的弯曲配合端被构造成与盖的外表面接合,以在配合期间使得盖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凸形和凹形光学连接器。凸形光学连接器包括凸形外壳,该凸形外壳在凸形外壳的配合端处具有开口。凸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凸形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凹形光学连接器包括凹形外壳,该凹形外壳具有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接纳凸形光学连接器的外壳的配合端。凹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凹形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当凹形外壳处于闭合位置时,盖延伸横跨凹形外壳的开口。盖的外表面被构造成接合凸形外壳的配合端,并且随着凸形外壳插入凹形外壳中,在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围绕枢转轴线旋转。凸形外壳的盖和配合端中的至少一个是弯曲的并且形成凸轮,该凸轮减小了凸形和凹形光学连接器的配合力的可变性。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的内部体积。外壳包括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凸形外壳部分包括凸形部分配合端和凸形部分后端。凹形外壳部分包括凹形部分配合端和凹形部分后端。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之间有一个狭槽,该狭槽将凸形部分的配合端和凹形部分的配合端分开。狭槽部分地从凸形和凹形配合端延伸到凸形和凹形后端。狭槽被构造成使连接器与基本上类似构造的配合连接器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配合时联锁。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一种装置包括帽,该帽的尺寸被形成为装配在光学连接器的外壳的开口之上、之内或者之上和之内两者。光学连接器的外壳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柄部被构造成附接到帽的外表面。释放机构被构造成从柄部释放帽。
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光学连接器组件,该光学连接器组件包括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具有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盖在配合端处或附近延伸横跨开口。帽设置在盖上。帽包括释放特征结构,该释放特征结构被构造成从便于定位帽的柄部释放帽。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E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的各种视图;
图1F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两个光学连接器的光学连接器系统,每个光学连接器具有减尘盖;
图2A至图2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车库门型”减尘盖构造;
图3A至图3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折扇型”减尘盖构造;
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翼型”减尘盖构造;
图5A至图5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旋转型”减尘盖构造;
图6A至图10描绘了包括减尘盖的凹凸兼有的光学连接器和连接器系统的各种实施方案;
图1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凹凸同体式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每个连接器具有由配合连接器上的致动器开启的减尘盖;
图12A至图12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用于开启减尘盖的弯曲表面的凹凸兼有的化光学连接器系统的各种视图;
图13A至图13E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联锁凹凸同体式连接器系统;以及
图14A至图14E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减尘盖和用于移除和/或安装减尘盖的移除/安装工具的装置的各种视图。
附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附图中使用的相似数字指示相似的部件。然而,应当理解,在给定附图中使用数字指示部件并非旨在限制另一附图中用相同数字标记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涉及减缓灰尘进入连接器外壳中的光学连接器和连接器系统。光学连接器可用于将光波导连接到光波导或连接到光电部件,以用于在线互连和/或印刷电路板(PCB)连接,例如背板连接。许多应用中使用的光学连接器可利用一个波导或多个平行波导(通常4、8或12个或更多平行波导)阵列。各个波导通常由带有保护性缓冲涂层的玻璃制成,并且平行波导由护套封闭。
一种类型的连接器是扩束连接器,其中光被耦合在光束中的波导之间,该光束的直径大于相关联的光波导的芯的直径并且通常略小于波导到波导的间距。波导可包括光纤,例如单模或多模光纤。这些扩束光学连接器可具有非接触式光学耦合,并且与传统的光学连接器相比需要降低的机械精度。通常,扩展光束是直径大于相关光波导的芯(通常为光纤,例如用于多模式通信系统的多模式光纤)的光束。如果在连接点处存在扩展光束,那么连接器一般被认为是扩束连接器。扩展光束通常是通过使来自光源或光纤的光束发散而获得的。在许多情况下,发散光束由光学元件诸如透镜或反射镜处理成近似准直的扩展光束。扩展光束然后经由另一个透镜或反射镜使光束聚焦来接纳。
包括扩束装置的光学互连装置对可由配合连接器的对准表面之间存在灰尘而引起的角度误差敏感。例如,扩束光学互连装置可能对数量级为0.1度的角度误差敏感。例如,下文所示的光学套管之间的平坦界面可为约3mm长。如果单个50μm直径的尘粒被捕获在两个配合的光学套管之间的界面中,则尘粒应当产生1度或更大的角度误差,从而降低光学传输效率。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被构造成减少灰尘进入连接器外壳中和/或减缓连接器外壳内灰尘的影响的盖、帽、塞和/或其他减尘部件和特征结构。
图1A至图1E提供了包括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的各种视图。图1F示出了光学连接器的系统,其中连接器系统中的每个连接器具有减尘盖。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图1A和图1E所示的光学连接器100包含减尘盖130,该减尘盖被构造成减少灰尘进入连接器外壳110中。图1A和图1B将盖130示出为部分透明,使得连接器100的其他结构可见。图1C是示出连接器100的各种结构的分解图。图1D示出了盖130处于闭合位置的连接器100。图1E示出了盖130处于开启位置的连接器100。图1F示出了包括配合的第一连接器100a和第二连接器100b的光学连接器系统。
光学连接器100包括外壳110,该外壳包括前外壳111和后外壳112。前外壳111和后外壳112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外壳111能够朝后外壳112被拉回。外壳111、112具有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缆120的一部分的内部体积114。每个光缆120包括附接到一个或多个光波导122的光学套管121。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每个光学套管可附接到单个波导,或者每个光学套管可附接到波导阵列。被构造用于将光波导联接到套管的特征结构在以下文献中进一步讨论:由代理人案卷号76661US002识别的标题为“OpticalWaveguide with Registration Feature(配有对准特征结构的光波导)”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以及由代理人案卷号76778US002识别的标题为“Optical Ferrules withWaveguide Inaccessible Space(配有波导不能够触及空间的光学套管)”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这两篇专利申请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图1A至图1F的所示实施方案中,光缆120被布置成使得光波导122在外壳110内弯曲。光波导122的弯曲提供了配合弹簧力,该配合弹簧力将光学套管121保持在与配合光学套管配合的布置中。
光学连接器100包括盖130,该盖包括被构造成减缓灰尘进入外壳111、112中的两个盖131、132。用于减缓灰尘的影响的其他技术在由代理人案卷号76664US002识别的标题为“Dust Mitigating Optical Connector(减尘光学连接器)”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用于模制套管(包括具有减尘特征结构的那些套管)的技术在由代理人案卷号75985US002识别的标题为“Optical Ferrules and OpticalFerrule Molds(光学套管和光学套管模具)”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光学套管121通过在连接器100的配合端101处的开口113能够触及。当处于闭合位置时,盖130延伸横跨前外壳111的开口113并且防止灰尘进入连接器100的内部体积114。图1A至图1F所示的盖130包括第一盖131和第二盖132,其中每个盖131、132延伸横跨并覆盖开口113的不同区域。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盖可以是仅一个单盖或者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盖。
第一盖131和第二盖132延伸横跨前外壳111中的开口113,并且可在它们汇合在一起的地方稍微重叠,使得灰尘的进入路径为更多的曲折通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的重叠表面和/或盖与外壳之间的其他表面可以是密封表面和/或可包括柔顺材料诸如垫圈或O形环,以减少灰尘进入。每个盖131、132被构造成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围绕在销133、134处的枢转轴线旋转,在闭合位置中第一盖131和第二盖132沿y轴延伸横跨开口113,在开启位置中盖131、132沿配合轴线199(图1A和1B中的x轴)延伸。第一盖131和第二盖132被示出为围绕枢转轴线133、134在相反方向上旋转,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它们可在相同方向上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100的分解图中最佳所见,光学连接器100包括附接到后外壳112的内框架115。内框架115可包括被构造成将光缆120保持在框架内的特征结构,从而便于光波导122的弯曲,以为光学套管121提供配合弹簧力。构造光缆子组件(包括光缆保持器以及被构造成接纳光缆保持器的框架)在由案卷号76662US002识别的标题为“Optical Assembly with Cable Retainer(配有光缆保持器的光学组件)”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内框架115可附接到后外壳112并且可在前外壳111的内部体积114的内部移动。前外壳111和后外壳112沿配合轴线199的相对运动使得盖131、132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例如,将前外壳111沿配合轴线199朝后外壳112拉回便开启盖131、132并且通过开口113暴露光学套管121。当前外壳111相对于后外壳112被拉回时,每个盖致动器135、136的端部135a、136b与盖131、132的内表面接合。当致动器135、136由于前外壳111朝后外壳112的运动而继续沿配合轴线199移动时,致动器135、136将力施加到盖131、132的内表面,从而使得盖131、132围绕其各自的枢转轴线133、134旋转。在图1A至图1F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盖131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与第二盖132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相反。前外壳111和后外壳112的相对运动还使光学套管121移动到例如从开口113稍微突出的配合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100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弹簧,例如扭转弹簧161、162,该一个或多个弹簧将盖131、132朝闭合位置偏置。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或扭转弹簧,如下文所述。
前外壳111可选地包括在配合期间为连接器100提供粗略对准的特征结构151、152。在图1A至图1F中,特征结构151是装配在配合连接器的狭槽中的销,而特征结构152是接纳配合连接器的销的狭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盖131、132滑动到配合连接器的凹陷部中,其中盖131、132在配合连接器的凹陷部中的接合和/或配合连接器的盖与连接器100的凹陷部137、138的接合在配合期间为连接器提供粗略对准。
图1F示出了包括两个配合的连接器100a、100b的光学连接器系统110。连接器100a、100b包括前外壳111a、111b和后外壳112a、112b。外壳111a、111b、112a、112b支撑和/或容纳光缆120a、120b,该光缆包括附接到波导122a、122b的光学套管121a、121b。在图1F中,前外壳111a、111b是透明的,从而允许内框架115a、115b的一部分和套管121a、121b的一部分可见。连接器100a包括前外壳111a中的凹陷部138a,该凹陷部被构造成当连接器100a、100b处于配合位置时接纳配合连接器100b的盖131b。连接器100b包括前外壳111b中的凹陷部137b,该凹陷部被构造成当连接器100a、100b处于配合位置时接纳连接器100a的盖132a。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连接器100a、100b是凹凸同体式连接器,每个连接器与另一个基本上相似或相同,具有凸形和凹形两种特征结构。连接器100a、100b中的每一个具有两个盖。另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可以是凹凸兼有的而不是凹凸同体的。在凹凸兼有的实施方案中,凸形连接器的外壳可装配在凹形连接器的外壳的内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系统中只有一个连接器具有盖。连接器中的一个可被构造为背板连接器,该背板连接器具有硬件以将连接器固定到支撑并互连光学和/或光电电子部件的背板(参见例如图12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合连接器可由闩锁保持在配合位置。特别适用于凹凸同体式连接器的闩锁在标题为“Optical Ferrules and Optical Ferrule Molds(光学套管和光学套管模具)”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75985US002中公开,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如本文所述的减尘盖适合与如以下文献中描述的可配置连接器一起使用:由代理人案卷号76907US002识别的标题为“Configurable Optical Connectors(可配置光学连接器)”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如本文所述的减尘盖适合与如以下文献中描述的混合连接器一起使用:由代理人案卷号76908US002识别的标题为“Hybrid Connectors(混合连接器)”的共同拥有美国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图2A至图2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另一个减尘盖构造。图2A提供了连接器200a和相同的配合连接器200b的透视图,其中连接器200a的视图示出了在本文中被称为“车库门型”减尘盖的减尘盖231、232,因为盖231、232开启和关闭的方式类似于车库门。虽然在图2A至图2D中示出了两个车库门型盖231、232,但是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只有一个车库门型盖延伸横跨连接器外壳的开口。在图2A至图2D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每个盖231、232部分地延伸横跨开口213,在开口213的约中点处会合并且/或者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重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可能在不是中点的位置处会合,例如盖不必对称。盖231、232可由柔性材料诸如聚丙烯制成,或者可以是片段铰接在一起的分段片。密封表面和/或柔性材料例如垫圈可设置在盖会合的地方。当盖231、232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盖231、232沿轨道260弯曲或铰接。图2B提供了连接器200a的部分透明视图,其示出了用于开启盖231、232的机构的部件。图2C和图2D示出了当盖处于闭合位置(图2C)和开启位置(图2D)时光学连接器200a的简化示意性横截面图。
光学连接器200a包括外壳210,一个或多个光缆220设置在该外壳内(光缆未在图2A和图2B中示出,但在图2C和图2D中示意性地示出)。每个光缆220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221,该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设置在外壳210内靠近在外壳210的配合端201处的开口213。每个光学套管221附接到从外壳210的后部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波导222。
光学连接器200a包括一个或多个轨道260,该一个或多个轨道可形成在外壳210的一侧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靠近轨道260的盖231、232的每一侧可包括被设置成沿轨道260延伸的特征结构,诸如边缘或销。当开启和关闭盖231、232时,该特征结构(例如,轨道边缘)沿轨道260移动。当盖231、232处于如图2A至图2C所示的闭合位置时,盖231、232横跨在外壳210的配合端201处的开口213设置。盖231、232被构造成当盖231、232从盖延伸横跨开口213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套管221暴露且能够触及的开启位置时沿轨道260弯曲或铰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轨道260的第一部分261沿第一轴线(例如,图2A和图2B中的z轴线)延伸,并且轨道260的第二部分262沿第二轴线(例如,图2A和图2B中的x轴线)延伸,其中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线成角度(例如,约90度)设置。
连接器200a包括分别联接到盖231、232的开盖特征结构233、234。每个开盖特征结构233、234被构造成在连接器200a与配合连接器200b配合期间与配合连接器200b的致动器237、238接合。在连接器200a与配合连接器200b配合期间,连接器的开盖特征结构233与配合连接器200b的致动器237的接合使得盖231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在连接器200a与配合连接器200b配合期间,连接器的开盖特征结构234与配合连接器200b的致动器238的接合使得盖232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200a包括至少一个弹簧245、246,例如压缩弹簧或其他类型的弹簧,其被布置成将盖231、232朝向闭合位置偏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弹簧不存在,并且/或者连接器被布置成使得重力将盖朝向闭合位置偏置。重力偏置的盖可包括例如在盖的自由边缘处的重物,以有助于将盖朝向闭合位置偏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是模制外壳,并且重物是嵌入模制外壳中的金属或其他相对致密的材料。
如图2A至图2D所示,盖231、232机械地联接到突出穿过外壳210中的狭槽235、236的开盖特征结构233、234。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开盖特征结构233、234被沿着x轴线朝向连接器200a的后端推离配合端201,以使得盖231、232沿着轨道260滑动并移动到开启位置。例如,开盖特征结构233、234可位于盖231、232的相反边缘处并且/或者位于盖231、232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轨道260是形成于连接器外壳210的相反侧的内表面中的凹槽,如图2B最佳所见。当盖231、232处于开启位置时,盖231、232的外表面面向外壳210的内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231、232当处于开启位置时配合在外壳210内的凹坑217、218的内部,由此使得盖231、232被夹在外壳210的内壁211和外壁212之间(参见图2D)。将盖231、232夹在凹坑217、218中将灰尘捕集在内壁211和外壁212之间,从而在开启和闭合盖231、232期间减少进入外壳210的内部体积中的灰尘。
如图2A和图2B所示,配合连接器200b的致动器237、238与连接器200a的开盖特征结构233、234接合,以使盖231、232沿轨道260从闭合位置滑动到开启位置。例如,连接器200a在其顶侧上具有一个致动器237,并且在其底侧上具有两个致动器238,其中“顶”和“底”是连接器200a在图2A和图2B中取向时为了方便描述所用的术语。连接器200a和配合连接器200b在构造上可以是相似或相同的,并且可以是凹凸同体的。除了向开盖特征结构233、234施加力之外,致动器237、238还可为配合连接器200a提供粗略对准。
图3A至图3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另一个减尘盖构造。图3A示出了连接器300a和相同的配合连接器300b。连接器300a、300b包括外壳310,该外壳具有设置在其内部体积314内的光缆320(参见图3B和图3C)。光缆320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管321,每个套管321具有附接到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波导322。图3A提供了连接器300a和相同的配合连接器300b的透视图。图3B和图3C是示出盖331、332如何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的简化示意性剖视图。图3B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盖331、332,图3C示出了处于部分开启位置的盖331、332。因为盖331、332开启和闭合的方式可被认为与折扇类似,所以减尘盖331、332在本文中被称为“折扇型”减尘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只有一个折扇型盖延伸横跨外壳310中的开口313。在图3A至图3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两个折扇型盖331、332部分地延伸横跨开口313,在开口313的约中点处会合并且/或者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重叠。垫圈或其他密封表面可位于盖会合处和/或可允许灰尘进入的其他间隙处。
盖331、332是分段的,每个盖331、332包括两个片段331-1、331-2、332-1、332-2,但对于每个盖更多的片段也是可能的。如图所示,盖可以不是对称的,例如,一个盖可具有比另一个盖更多的片段或更长的片段。片段331-1和331-2以及片段332-1和332-2分别通过铰链333-1、333-2连接。每个盖331、332的第一片段331-1、332-1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334-1、334-2旋转,例如,枢转轴线可以是例如联接到外壳310的销。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3B和图3C所示,每个盖331、332通过连杆336-1、336-2在附接点339-1、339-2处联接到开盖特征结构337-1、337-2。随着开盖特征结构337-1、337-2沿着x轴线远离开口313移回,连杆336-1、336-2沿着z轴线向在附接点339-1、339-2处的盖331、332施加力,移动盖331、332的底部并使得盖331、332在铰接点333-1、333-2处向内弯曲。当盖331完全开启时,片段331-1、331-2的外表面抵靠彼此设置,并且当盖332完全开启时,片段332-1、332-2的外表面抵靠彼此设置,捕集在片段331-1、331-2和332-1、332-2之间的盖331、332的外表面上收集的污物。盖331、332可通过弹簧338-1、338-2和/或通过其他柔顺材料和/或通过重力偏置在闭合位置。图3B和图3C示出了当盖331、332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时被压缩的弹簧338-1、338-2。
如图3A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置在配合连接器300b上的盖致动器341-1、341-2与连接器300a的开盖特征结构337-1、337-2接合,使得开盖特征结构337-1、337-2沿着x轴线远离开口313移回,这继而导致盖331、332开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致动器341-1、341-2还提供用于使连接器300a和配合连接器300b粗略对准的销和狭槽对准特征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盖特征结构337-1、337-2从外壳310中的狭槽335突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盖331、332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时,附接点339-1、339-2可在轨道(例如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中的轨道)中行进。
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又一个减尘盖构造。每个连接器400a和基本上类似的配合连接器400b包括外壳410,外壳410具有设置在其内部体积414内的光缆420。光缆420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管421,每个套管421具有附接到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波导422。如图4B所示,波导422从外壳410的后部延伸。图4A至图4C提供了连接器400a和相同的配合连接器400b的透视图。每个连接器400a、400b包括两个盖431、432。图4A示出了当盖431、432处于闭合位置时的连接器400a、400b。图4B示出了当盖431、432处于开启位置时的连接器400a、400b。图4C提供了示出开盖特征结构的连接器400a、400b的半透明视图。
因为盖431、432类似于翼(例如,鸥翼)的方式,所以减尘盖431、432在本文中被称为“翼型”减尘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只有一个翼型盖延伸横跨外壳410中的开口413。在图4A至图4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翼型盖431、432部分地延伸横跨开口413,在开口413的约中点处会合并且/或者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重叠。在某些情况下,盖可能在不是中点的位置处会合,例如盖可能不对称。垫圈或其他密封表面可布置在盖431、432会合和/或重叠的地方。
如图4B所示,每个盖431、432包括两个区段431-1、431-2、432-1、432-2。盖431的第一区段431-1沿着前外壳411的第一侧411-1延伸。盖431的第二区段431-2与第一区段431-1成一定角度地设置。当盖431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区段431-2延伸横跨开口413。盖432的第一区段432-1沿着前外壳411的第二侧411-2延伸。盖432的第二区段432-2与第一区段432-1成一定角度地设置。当盖432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区段432-2延伸横跨开口413。
每个连接器400a、400b包括用于每个盖431、432的开盖机构433(在图4C中示出)。开盖机构433被构造成将盖431、432从其中第一盖431和第二盖432的第二区段431-2、432-2延伸横跨开口413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在开启位置中盖431远离第一侧面411-1旋转,并且第二鸥翼盖432远离第二侧411-2旋转以暴露开口4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盖机构433包括设置在每个盖431、432的第一区段431-1、432-1的内表面上的斜坡。如图4A至图4C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410包括前外壳411,该前外壳包括第一侧411-1、第二侧411-2。外壳411中的开口413允许触及光学套管。外壳410还包括后外壳412。后外壳412和前外壳411的相对运动使后外壳412在斜坡422上滑动,并使得盖431、432围绕枢转轴线以相反的方向旋转。盖的旋转使得盖431、432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431、432中的每一个例如通过扭转弹簧或通过重力朝向闭合位置偏置。当盖通过重力而被朝向闭合位置偏置时,盖的边缘可能被加重。虽然图4A至图4C中示出了两个盖,但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仅使用一个盖,该单个盖的第二区段延伸横跨开口。
图5A至图5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又一个减尘盖构造。连接器500包括外壳510,该外壳具有设置在外壳510的内部体积内的光缆520。光缆520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管521,每个套管521具有附接到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波导522。图5A提供了连接器500的透视图;图5B提供了与图5A相同的透视图,不同的是图5B所示的连接器500是部分透明的,以便更容易地观察盖和开盖机构;图5C是连接器500的部分透明的顶视图;并且图5D是连接器500的部分透明的侧视图。
图5A至图5D所示的减尘盖532由具有开口区段531和实心区段532的部分旋转缸530提供。缸530被布置成旋转,由此使得当实心区段532延伸横跨外壳510的开口513时实心区段532形成盖。缸530可以旋转,由此使得开口区段531与外壳510中的开口513对准,从而允许触及设置在外壳510的内部体积514内的光学套管521。连接器500包括开盖机构535、536,所述开盖机构被构造成使缸530从实心区段532延伸横跨开口513的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口区段531与开口513对准并且开口513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启机构包括位于缸530的顶部533或底部534上的偏心销535。开启机构还包括被构造成与偏心销535接合的杆536。杆536和偏心销535的接合使缸530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500的外壳510包括前外壳511和后外壳512。后外壳512相对于前外壳511的运动将杆536推向偏心销535,使得杆536与偏心销535接合,从而使缸530旋转。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弹簧将缸530偏置在开启位置。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连接器500被布置成使得重力将缸530偏置在闭合位置。
在图1至图5中示出的实施方案包括凹凸同体式连接器,其在连接器系统的两个配合连接器上具有减尘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系统的连接器是凹凸兼有的并且包括凸形连接器和凹形连接器。在凹凸兼有的连接器系统中(或者有时在凹凸同体式连接器系统中)只具有一个包括盖的连接器可为有用的。例如,具有盖的连接器可以是背板连接器,并且其配合连接器可以有或没有盖。图6A至图10是示出了在凸形连接器上具有减尘盖的各种凹凸兼有的连接器系统的横截面图。通过由凹形连接器上的致动器操作的杠杆(或其他开盖特征结构)开启盖。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致动器是凹形连接器外壳的边缘,但可使用不同类型的致动器。
图6A和图6B示出了包括凸形连接器610a和凹形连接器610b的连接器系统610。每个连接器610a、610b包括通过其能够触及光学套管621a、621b的外壳611a、611b中的开口613a、613b。图6A示出了配合之前的连接器610a、610b。图6B示出了配合之后的连接器610a、610b。单个减尘盖630延伸横跨开口613a外部的凸形连接器外壳611a。盖630联接到延伸到外壳611a外部的杠杆臂633。杠杆臂633和盖630被构造成当杠杆633被操作时围绕例如由销或其他枢转特征结构提供的枢转轴线634旋转。当凸形连接器外壳611a插入凹形外壳611b中时,凹形外壳611b的边缘612推压杠杆633以使杠杆633和盖630围绕枢转轴线634旋转。当盖630围绕枢转轴线634旋转时,盖630从闭合位置(参见图6A)移动到开启位置(参见图6B)。盖630的长度通常应当小于凹形外壳611b的边缘612与套管621b的顶端之间的距离d,以赋予盖630足够的空间以通向凹形外壳611b而不干扰套管621b。
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当盖630处于闭合位置时,其位于开口613附近的凸形连接器610a的外壳611a的外部或正好在其内部。另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可凹入外壳内,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的。当盖630处于开启位置时,盖630的外表面630-1靠近或抵靠凹形外壳611b的内表面61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6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集尘特征结构,诸如防尘沟、表面处理结构和/或尘坑631,其将灰尘捕集在盖630的外表面630-1与外壳611b的内表面611-1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尘坑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尘坑可覆盖盖的外表面积的约50%、60%、70%或甚至80%。外表面630-1和内表面611-1在密封区域处彼此靠近且彼此面对,在这些密封区域处的表面可彼此接触。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外表面630-1和内表面611-1之间可存在柔性、可压缩或其他类型的密封材料,从而形成尘坑631的密封。
盖630可通过可选的弹簧635(例如,扭转弹簧)朝向闭合位置偏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630可除此之外或另选地通过重力朝向闭合位置偏置。在重力将盖630偏置到闭合位置的布置中,盖630可以可选地包括重物636,例如金属块,其在制造连接器610a期间可被模制到盖中。
图7示出了连接器系统710,其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连接器系统610。图7示出了配合的凸形连接器710a和凹形连接器710b的外壳711a、711b。双减尘盖730-1、730-2延伸横跨外壳开口外部的凸形连接器外壳711a。每个盖730-1、730-2联接到延伸到外壳711a外部的杠杆臂733-1、733-2。每个杠杆臂733-1、733-2及其相应的盖730-1、730-2被构造成当操作杠杆733-1、733-2时围绕枢转轴线734-1、734-2(例如,由销或其他枢转特征结构提供)旋转。当凸形连接器外壳711a插入凹形外壳711b中时,凹形外壳711b的前缘712-1、712-2推压杠杆733-1、733-2以使杠杆733-1、733-2和盖730-1、730-2围绕枢转轴线734-1、734-2旋转。当盖730-1、730-2围绕枢转轴线734-1、734-2旋转时,盖730-1、730-2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双盖的使用缩短了套管需要凹入凹形外壳711b内的距离。
图8A和图8B示出了包括凸形连接器810a和凹形连接器810b的连接器系统810。每个连接器810a、810b包括通过其能够触及光学套管821的外壳811a、811b中的开口813a、813b。图8A示出了配合之前的连接器810a、810b。图8B示出了配合之后的连接器810a、810b。单个减尘盖831在凸形连接器外壳811a的内部凹入一段距离,该距离可小于、等于或大于盖831的长度。盖831联接到延伸到外壳811a外部的杠杆臂833。杠杆臂833和盖831被构造成当杠杆833被操作时围绕例如由销或其他枢转特征结构提供的枢转轴线834旋转。当凸形连接器外壳811a插入凹形外壳811b中时,凹形外壳811b的前缘812推压杠杆833以使杠杆833和盖830围绕枢转轴线834旋转。当盖830围绕枢转轴线834旋转时,盖830从闭合位置(参见图8A)移动到开启位置(参见图8B)。盖830在凸形外壳811a内开启,由此使得盖的外表面靠近或抵靠凹形连接器外壳811a的内表面。将盖凹入凸形外壳811a中意味着凹形连接器810b中的套管821可从凹形外壳811a突出或凹入比盖的整个长度更小的距离,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一样。
盖可包括如前所述的尘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可通过可选的弹簧(例如,扭转弹簧)或通过重力朝向闭合位置偏置。重力偏置盖可包括如前所述的加重边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凹形外壳和凸形外壳中的一者或两者可如图9和图10的横截面图中所示那样成角度。图9示出了包括凸形连接器910a和凹形连接器910b的连接器系统900,其中凸形连接器910a具有成角度的外壳911a。在闭合位置,盖930相对于配合轴线(图9中的x轴线)成角度地设置。
图10示出了包括凸形连接器1010a和具有成角度的外壳1011b的凹形连接器1000b的连接器系统1000。在该实施方案中,外壳的一侧1011-1沿着配合轴线比外壳1011b的另一侧1011-2更远地突出。通过围绕由销1034提供的枢转轴线旋转盖1030,突出边缘1012与杠杆1033接合以开启盖1030。取决于边缘1012的突出部的长度,凹形外壳1011b中的套管1021可能不需要凹入外壳1011b的内部以允许盖1030在外壳1011b的内部开启。
图11示出了包括具有减尘盖1130的两个相同的凹凸同体式连接器1100a、1100b的凹凸同体式连接器系统1100。图11中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盖1130。每个盖1130联接到杠杆1134。杠杆1134可被操作以使得盖1130围绕由销1133提供的枢转轴线旋转。致动器1135从连接器1100a、1100b和配合连接器的侧面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操作杠杆1133。在连接器1100a、1100b的配合期间,每个连接器1100a、1100b的致动器1135与配合连接器1100b、1100a的杠杆1133接合。致动器1135与杠杆1133的接合使杠杆1133和盖1130围绕销1034旋转,从而将盖1130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每个连接器1100a、1100b的外壳1111包括凹陷部1136,该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配合连接器的盖1130。在连接器1100a、1100b配合之后,盖1130的内表面被设置成使得其面向和/或接触凹陷部1036中的外壳1111的外表面1111-1。
盖中的一个或两个可包括如前所述的尘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可通过可选的弹簧(例如,扭转弹簧)或通过重力朝向闭合位置偏置。重力偏置盖可包括如前所述的加重边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杠杆1134和盖1130可包括一体模制件。
图12A至图12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凸形连接器1200a和凹形连接器1200b的凹凸兼有的连接器系统1200的部件。如图示中所示,凹形连接器1200b可设置在背板1291上,并且凸形连接器1200a可附接到电路板1292,该电路板被构造成通过连接器系统1200联接到背板1291。图12A至图12C所示的连接器系统1200依赖于提供凸轮的弯曲表面,该凸轮减小了盖在从闭合位置运动到开启位置的过程中所需的力的变化。例如,与在盖和凸形连接器的配合前缘均平坦时引发开盖所需的力相比,在凸形连接器外壳的配合边缘或盖本身的弯曲外表面上使用弯曲表面可以减小引发开盖运动所需的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凸形连接器的前缘插入凹形连接器外壳中时,弯曲表面的使用提供开启盖的基本上恒定的力。在图12A至图12C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弯曲表面在与盖接合的凸形连接器的配合边缘处。在另选的实施方案中,凸形连接器的边缘可为直的并且凹形连接器上的盖的外表面可为弯曲的。
图12A示出了具有凹形连接器1200b的连接器系统1200的顶部剖视图,其中盖1230处于开启位置并且凸形连接器1200a插入凹形连接器1200b中。图12B是盖1230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凹形连接器1200b的顶部剖视图。图12C是盖1230部分可见并处于闭合位置的凹形连接器1200b的视图。
图12A描绘了包括凸形光学连接器1200a和凹形光学连接器1200b的凹凸兼有的光学连接器系统1200。凸形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1211a,该外壳在外壳1211a的弯曲配合端1201a处具有开口1213a,并且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1221通过开口1213a能够触及。每个光学套管1221附接到一个或多个光波导,这些光波导在图12A至图12C中未示出,但是在本文中先前已讨论过。凸形连接器的弯曲外壳具有基本上直的第一侧1261、与第一侧相反的基本上直的第二侧1262以及不对称的弯曲端1263,其中第一侧1261基本平行于第二侧1262,并且第一侧1261比第二侧1262长。
连接器系统1200包括被构造成与凸形连接器1200a配合的凹形连接器1200b。凹形连接器1200b包括在配合端1201b处具有开口1213b(参见图12C)的外壳1211b。开口1213b被构造成接纳凸形光学连接器1200a的外壳1211a的弯曲配合端1201a。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1221设置在外壳1211a内并且通过凹形连接器外壳1211b的开口1213b能够触及。设置在凹形连接器外壳1211b的内部体积1214b中的套管1221被构造成与配合的凸形光学连接器1200a的光学套管1221配合。当盖1230处于闭合位置时(参见图12B),盖1230延伸横跨凹形光学连接器1211b的外壳开口1213b。当闭合时,盖1230减少或防止灰尘和/或其他污染物进入凹形外壳1211b的内部1214b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处于闭合位置时,盖的外表面在配合端处从凹形连接器外壳略微突出或与之基本上共面。盖1230通过围绕枢转轴线1233枢转、从闭合位置(如图12B所示)移动到开启位置(如图12A和图12C所示)而开启。凸形连接器1200a的外壳1211a的弯曲配合端1201a被构造成与盖1230接合,以使得盖1230围绕枢转轴线1233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如图12B最佳所见,盖1230包括与由枢轴1233约束的边缘1230b相反的自由边缘1230a。在凹形连接器和凸形连接器的配合期间,第一侧1261和弯曲端1263连接的点1264最初在盖的与枢转轴线相反的自由边缘1230a附近接合盖1230。在配合期间,在凸形连接器1200a的配合端1201a处的弯曲边缘向盖1230施加力,从而使得盖1230的自由边缘1230a旋转进入凹形连接器1200b的外壳1211b的内部1214b中。设置在凹形外壳1211b中的光学套管1221被缩回足够的距离,以允许盖1230旋转到凹形连接器外壳1211b的外壳1211b中而不与套管1221碰撞。例如,缩回距离可至少等于如从自由边缘1230a到由枢轴1233约束的边缘1230b测量的盖1230的长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凸形连接器1200a的配合端1201a处的曲线被构造成提供插入力,该插入力在盖1230从闭合位置转换到开启位置时基本上恒定。
如图12A最佳所见,可选的密封件1235(例如,密封表面或柔顺密封材料,诸如O形环或垫圈)可设置在凸形连接器外壳和凹形连接器外壳1211a、1211b之间,从而提供缓解灰尘进入的迷宫式密封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1230可在由边沿围绕的盖1230的外表面上包括尘坑1231(或其他特征结构),该尘坑被构造成捕集灰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边沿可包括被构造成将灰尘引导到尘坑中的凹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存在设置于凸形连接器外壳1211a和盖1230之间的密封表面或柔顺密封件1236,例如O形环或垫圈,其至少部分地围绕尘坑1231。当连接器1200a、1200b配合时,尘坑1231和密封件1236被构造成保持已经收集在盖1230的外表面上的尘坑1231中的灰尘不进入凹形连接器外壳1211b的内部1214b。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凸形连接器外壳1211a的一部分121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防尘沟1215(或其他特征结构),所述一个或多个防尘沟被构造成捕集和/或引导灰尘进入特征结构1215和/或尘坑1231中。关于使用沟槽来减缓敏感区域的灰尘污染的附加信息在由代理人案卷号76664US002识别的标题为“Dust Mitigating Optical Connector(减尘光学连接器)”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如图12A所示,盖1230通向凹形连接器外壳1211b。一些实施方案包括机构,诸如插入穿过外壳1211b中的孔的栓1216。孔中的栓1216提供止动特征结构,该止动特征结构被构造成将盖1230保持闭合以便在盖1230闭合时便于手动清洁盖1230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1230可通过可选的弹簧(例如,扭转弹簧1217)或通过重力朝向闭合位置偏置。重力偏置盖可包括如前所述的加重边缘。
上述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通过致动器或配合连接器的其他特征结构开启的减尘盖。一些实施方案涉及装配在配合连接器系统中的连接器中的一个或两个的配合端上的减尘帽或塞。图13A至图13E示出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通过帽1330防止灰尘进入的凹凸同体式连接器1300a。图13A提供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凹凸同体式连接器1300a的透视图。图13B示意性地示出了配合之前的连接器系统的侧视图,该连接器系统包括连接器1300a和基本上类似构造的配合连接器1300b。图13C示出了配合之后的连接器1300a和配合连接器1300b。图13D是配合的凹凸同体式连接器1300a、1300b的横截面端视图。图13D示出了凹凸同体式连接器1300a,其中开口由帽1330保护。
凹凸同体式连接器1300a是包括外壳1311的光学连接器,该外壳在配合端1301处具有用于接入光缆的开口1313,该光缆包括设置在外壳1311的内部体积1314内并且通过开口1313能够触及的光学套管1321。内部体积1314由外壳1311的凸形外壳部分1311a和凹形外壳部分1311b形成。外壳1311的凸形部分1311a在凸形部分配合端1301a和凸形部分后端1302a之间延伸。外壳1311具有从凹形部分配合端1301b延伸到凹形部分后端1302b的凹形外壳部分1311b。狭槽1303设置在凸形部分1311a和凹形部分1311b之间。狭槽1303形成将凸形外壳部分1311a的配合端1301a和凹形外壳部分1311b的配合端1301b分开的间隙。狭槽1303部分地从凸形配合端1301a和凹形配合端1301b延伸到凸形后端1302a和凹形后端1302b。狭槽1303被构造成使连接器1300a与基本上类似构造的配合连接器在连接器1300a和配合连接器处于配合位置时联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槽1303在配合端1301a、1301b与后端1302a、1302b之间的约一半处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凸形外壳部分1311a的配合端1301a和凹形外壳部分1311b的配合端1301b在外壳1311的配合端1301处基本上对准。
在图13A至图13D的连接器的一些具体实施中,光学套管1321凹入外壳1311的内部体积1314内以得到保护。例如,套管1321可凹入狭槽1303的长度的至少十分之一、至少四分之一或至少一半。凹形外壳部分1311b可包括沿着狭槽1303延伸的唇缘1304。当连接器1300与具有基本类似构造的配合连接器配合时,唇缘1304设置在配合连接器的狭槽内。所示实施方案中示出的外壳1311可为构造简单并且可包括一体模制件。
图13B和图13C示出了在配合之前(图13B)和配合之后(图13C)的连接器1300a和配合连接器1300b的侧视图。图13D示出了配合连接器1300a、1300b的剖视图。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1300a的开口1313可由例如由柔顺材料制成的可移除帽1330保护,以防止灰尘进入内部体积1314中。帽1330可具有填充狭槽1303的延伸部1331。
图14A至图14E示出了防尘帽和防尘帽移除/安装工具,其尤其可适用于从背板安装的光学连接器安装和移除防尘帽。图14A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防尘帽1401和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防尘帽1401的尺寸被形成为装配在光学连接器1400的外壳1411的开口1413之上、之内或在之上和之内两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4B所示,防尘帽1401可如本文所述装配在盖1430上。
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便于在连接器1400上操纵和定位防尘帽1402。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包括臂1403,该臂可通过释放机构1405附接到帽1401,该释放机构被构造成将帽1401从柄部1403释放。例如,当连接器1400设置在设备架中的背板上时,臂1403的长度允许从连接器1400安装和移除防尘帽1401。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可包括设置在臂1403的一端处的柄部1404。柄部1404可由允许使用者牢固地抓握柄部以操纵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的材料制成。
释放机构1405便于从光学连接器1400移除和安装防尘帽1401。释放机构1405可包括防尘帽上的第一特征结构1405a和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上的第二特征结构1405b。例如,第二特征结构1405b位于臂1403的与柄部1404相反的一端。释放机构1405可由使用者操作以在防尘帽1401安装在光学连接器1400上之后从防尘帽1401释放工具1402。释放机构1405可用于将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连接到防尘帽1401,使得防尘帽1401可从光学连接器1400移除。在各种实施方案中,释放机构1405可包括螺纹释放机构、扭转锁定释放机构、磁性释放机构、球窝释放机构、抽吸释放机构或其他类型的释放机构。
图14C示出了螺纹释放机构,该螺纹释放机构例如包括臂1403上的外螺纹部分1413,外螺纹部分1413可旋入防尘帽1401的内螺纹螺母或其他内螺纹部分1412中。图14D示出了包括防尘帽上的开槽套筒1421和配合在开槽套筒1421内的臂1403上的突出部1422的释放机构。当突出部1422定位在出口狭槽1423处时,其可从套筒插入和移除。图14D示出了磁性释放机构,其中防尘帽1401包括金属件1431,并且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包括在臂1403的端部处的磁体1432。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可包括附接到柄部1404或帽安装/移除工具1402上的其他地方的光源1406。例如,光源14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其被布置成朝向连接器1400照射光。
本公开所述的项目包括:
1.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在配合端处的盖,该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设置在外壳内,并且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至少部分地从外壳中的开口延伸,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至少部分地从开口延伸时与盖的内表面接合,以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2.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布置成将盖朝向闭合位置偏置。
3.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包括第一盖和第二盖。
4.根据项目3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第一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与第二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配合光学连接器的处于开启位置的盖。
6.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盖包括上盖和下盖;
上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与下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相反;并且
外壳包括在外壳的第一侧的外表面中的第一凹陷部以及在外壳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外表面中的第二凹陷部,该第一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配合光学连接器的处于开启位置的上盖,并且该第二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配合光学连接器的处于开启位置的下盖。
7.根据项目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配合连接器的上盖和下盖以及连接器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被构造成由此使得配合连接器的上盖和下盖分别与连接器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接合将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对准。
8.根据项目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外壳包括第一侧和相反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沿第一轴线具有一定的距离;
上盖附接到第一侧的上部;以及
下盖部附接到第二侧的下部,上盖部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与下部偏移,其中当上部处于闭合位置时,上盖部基本上从外壳的第一侧延伸到外壳的第二侧,并且当下盖部处于闭合位置时,下盖部基本上从外壳的第二侧延伸到外壳的第一侧。
9.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外壳包括第一侧和相反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沿第一轴线具有一定的距离;
上盖附接到第一侧的上部;以及
下盖附接到第二侧的下部,其中上部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与下部基本上对准,并且其中当上部处于闭合位置时,上盖从第一侧延伸,下盖从第二侧延伸,并且上盖和下盖延伸以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会合或重叠。
10.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外壳包括前外壳和后外壳,该前外壳包括配合端和开口,其中前外壳相对于后外壳的运动使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至少部分地从开口延伸,与盖接合,并使得盖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11.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是凹凸同体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具有类似凹凸同体构造的配合连接器配合。
12.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至少一个轨道;
盖,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盖横跨在配合端处的开口设置,该盖被构造成当盖从盖覆盖开口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时沿轨道弯曲或铰接;以及
开盖特征结构,其联接到盖并且被构造成被操作以使得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
13.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开盖特征结构被构造成在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期间与配合连接器的致动器接合,开盖特征结构和致动器的接合使得盖在配合期间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
14.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布置成将盖朝向闭合位置偏置。
15.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重力将盖朝向闭合位置偏置。
16.根据项目1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的自由边缘被加重。
17.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开盖特征结构突出穿过外壳中的狭槽。
18.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开盖特征结构包括设置在盖的相反边缘处的第一开盖特征结构和第二开盖特征结构,或者设置在盖的一个边缘的中心位置处的单个开盖特征结构。
19.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轨道设置在外壳内。
20.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轨道包括设置在开口的一侧处的第一轨道和设置在开口的相反侧处的第二轨道。
21.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在闭合位置中,盖设置在外壳内,由此使得盖的外表面面向外壳的内表面。
22.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盖包括第一盖和第二盖,该第一盖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柔性材料或区段,当第一盖从第一盖覆盖开口的第一部分的闭合位置移动到第一盖暴露开口的第一部分的开启位置时,该柔性材料或区段允许第一盖沿第一方向绕第一轨道弯曲;以及
第二盖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柔性材料或区段,当第二盖从第二盖覆盖开口的第二部分的闭合位置移动到第二盖暴露开口的第二部分的开启位置时,该柔性材料或区段允许第二盖沿第二方向绕第二轨道弯曲;以及
开盖特征结构包括联接到第一盖的第一开盖特征结构和联接到第二盖的第二开盖特征结构。
23.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被构造成在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期间接合配合盖的开盖特征结构,致动器与配合盖的开盖特征结构的接合使得配合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
24.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是凹凸同体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具有类似凹凸同体构造的配合连接器配合。
25.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轨道的第一部分沿着位于开口的平面中的第一轴线延伸,并且轨道的第二部分沿着与第一轴线成角度的第二轴线延伸。
26.根据项目2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该角度为约90度。
27.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为柔性材料。
28.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包括重叠的第一盖和第二盖。
29.根据项目1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盖设置在外壳内的凹坑中。
30.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以及
包括至少两个扇区段的折扇盖,在两个扇区段之间具有铰链,两个扇区段中的一个在枢转轴线处附接到外壳。
31.根据项目3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布置成将盖朝向闭合位置偏置。
32.根据项目3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
联接到盖的开盖机构,该开盖机构包括:
开盖特征结构;以及
联接到盖和开盖特征结构的开盖连杆,其中开盖特征结构和开盖连杆的移动使得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
33.根据项目3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铰链朝向开口移动或进一步移动到开口中。
34.根据项目3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开盖特征结构突出穿过外壳中的狭槽。
35.根据项目3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在闭合位置,扇区段的外表面面向彼此。
36.根据项目3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被构造成在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期间接合配合盖的开盖机构,致动器与配合盖的开盖机构的接合使得配合盖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
37.根据项目3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是凹凸同体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具有类似凹凸同体构造的配合连接器配合。
38.根据项目3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被构造成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的弹簧。
39.根据项目3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被布置成由此使得重力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
40.根据项目39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在折扇盖的自由边缘处的重物,以有助于重力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
41.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在配合端处的至少一个盖,该盖包括沿外壳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第一区段成一定角度设置的第二区段,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区段延伸横跨开口;以及
开盖机构,该开盖机构被构造成将盖从第二区段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移动到盖旋转离开第一侧以暴露开口的开启位置。
42.根据项目4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盖包括第一盖和第二盖:
第一盖包括沿外壳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第一区段成角度地设置的第二区段,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区段延伸横跨开口的第一区域;以及
第二盖包括沿外壳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第一区段成角度地设置的第二区段,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区段延伸横跨开口的第二区域。
43.根据项目4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开盖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鸥翼盖的第一区段的表面上的第一斜坡和设置在第二鸥翼盖的第一区段的表面上的第二斜坡;
外壳包括:
前外壳,包括配合端、第一侧、第二侧和开口;以及
后外壳,其中后外壳朝向前外壳的运动使得后外壳在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上滑动,并且第一盖和第二盖在相反方向上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44.根据项目4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构造成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
45.根据项目4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重力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
46.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在配合端处的圆柱形旋转盖;以及
开盖机构,该开盖机构被构造成将盖从旋转盖的实心部分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47.根据项目4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开启机构包括:
旋转盖上的偏心销;以及
被构造成与偏心销接合的杆,杆和偏心销的接合使得旋转盖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48.根据项目47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外壳包括:
前外壳,包括配合端和开口;以及
后外壳,其中后外壳部分相对于前外壳部分的运动使得杆与偏心销接合。
49.根据项目4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构造成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
50.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在配合端处或附近的盖,该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开口被盖覆盖的闭合位置和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开盖机构,该开盖机构包括延伸到外壳外部的杠杆,其中该杠杆的旋转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盖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51.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杠杆和盖是一体模制件。
52.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时,盖的与枢转轴线相反的自由端朝向外壳的后端移动。
53.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时,盖的与枢转轴线相反的自由端朝向外壳的配合端移动。
54.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时,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盖的自由端至少部分地延伸到外壳的外部。
55.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盖至少部分地在外壳内延伸。
56.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盖的内表面面向外壳的内表面。
57.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盖的外表面面向外壳的内表面。
58.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处于开启位置并且光学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盖的内表面面向配合连接器的外表面。
59.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盖处于开启位置并且光学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盖的外表面面向配合连接器的内表面。
60.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当光学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盖的内表面配合在配合连接器的凹陷部内。
61.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尘坑。
62.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包括:
第一盖,该第一盖被构造成围绕第一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
第二盖,该第二盖被构造成围绕第二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第一盖在与第二盖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63.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的弹簧。
64.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重力将盖偏置到闭合位置。
65.根据项目64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盖还包括便于重力偏置到闭合位置的重物。
66.根据项目6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外壳是模制外壳,并且重物是嵌入模制外壳中的金属或其他相对致密的材料。
67.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沿着枢转轴线布置的销,其中金属销被构造为用于盖的旋转的枢轴。
68.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止动特征结构,该止动特征结构被构造成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限制盖的进一步旋转。
69.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杠杆被构造成与配合连接器的致动特征结构接合,杠杆与配合连接器的致动特征结构的接合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旋转。
70.根据项目69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该光学连接器是凸形连接器,该凸形连接器的外壳配合在配合凹形连接器外壳的开口的内部,并且凹形连接器的致动特征结构是配合连接器外壳边缘的限定配合连接器开口的一部分。
71.根据项目69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特征结构是从配合连接器的一侧延伸的突出部。
72.根据项目50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是凹凸同体的并且被构造成与具有类似凹凸同体构造的配合连接器配合。
73.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
凸形连接器,包括:
凸形外壳,该凸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凸形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在凸形外壳的配合端处或附近的盖,该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开口被盖覆盖的闭合位置和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
开盖机构,该开盖机构包括延伸到外壳外部的杠杆,其中该杠杆的旋转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盖延伸横跨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凹形连接器,包括:
凹形外壳,该凹形外壳尺寸被形成为至少接纳凹形连接器的外壳的配合端部,该凹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凹形外壳内并且通过形成在凹形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其中在凹形连接器和凸形连接器的配合期间,凹形连接器的外壳的配合端边缘的一部分是致动器,该致动器被构造成接合杠杆以使得盖围绕枢转轴线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74.根据项目73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凸形连接器外壳和凹形连接器外壳中的一者或两者在配合端处成角度。
75.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
凸形光学连接器,包括凸形外壳,该凸形外壳在凸形外壳的弯曲配合端处具有开口,该凸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其中凸形外壳的配合端是弯曲的;以及
凹形光学连接器,包括:
具有开口的凹形外壳,该开口被构造成接纳凸形光学连接器的外壳的弯曲配合端,该凹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以及
盖,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盖延伸横跨凹形外壳的开口,该盖被构造成当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围绕枢转轴线旋转,凸形连接器的外壳的弯曲配合端被构造成与盖的外表面接合,以在配合期间使得盖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
76.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
盖的自由边缘旋转到凹形连接器的外壳中;以及
光学套管在凹形连接器的外壳内缩回足够的距离,以允许盖旋转到凹形连接器外壳中而不被套管阻碍。
77.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在凸形连接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弯曲部被构造成提供凸轮,该凸轮为开启盖提供基本上恒定的力。
78.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还包括在凹形连接器外壳和凸形连接器外壳的表面之间的密封件。
79.根据项目78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密封件包括迷宫式密封件。
80.根据项目78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还包括在密封表面之间的柔顺材料。
81.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还包括将盖朝向闭合位置偏置的弹簧。
82.根据项目8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弹簧为扭转弹簧。
83.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还包括背板,其中凹形连接器是安装到背板的背板连接器。
84.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当处于闭合位置时,盖的外表面在配合端处从凹形连接器外壳略微突出或与之基本上共面。
85.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凸形连接器外壳的外表面包括被构造成集尘的一个或多个凹槽。
86.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盖的外表面包括被构造用于集尘的至少一个凹陷部。
87.根据项目8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包括多个凹槽。
88.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盖的外表面包括尘坑和围绕尘坑的边沿,由此使得当盖处于开启位置时,该边沿对凸形连接器的外壳进行密封。
89.根据项目88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尘坑占盖的外表面的总面积的至少约70%。
90.根据项目88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边沿包括当凸形连接器外壳将盖从闭合位置推入开启位置时将灰尘朝向尘坑引导的凹槽。
91.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系统,其中凸形连接器的弯曲外壳具有基本上直的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反的基本上直的第二侧以及不对称的弯曲端,其中第一侧基本平行于第二侧,并且第一侧比第二侧长。
92.根据项目91所述的光学连接系统,其中在凹形连接器和凸形连接器的配合期间,第一侧和弯曲端连接的点最初在盖的与枢转轴线相反的自由边缘附近接合盖。
93.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系统,其中凹形连接器为背板连接器。
94.根据项目75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可被致动的止动特征结构,该止动特征结构被构造成限制盖从闭合位置的进一步旋转。
95.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
凸形光学连接器,包括:
凸形外壳,在该凸形外壳的配合端处具有开口,该凸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凸形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以及
凹形光学连接器,包括:
具有开口的凹形外壳,该开口被构造成接纳凸形光学连接器的外壳的配合端,该凹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凹形外壳内并且通过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以及
盖,当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盖延伸横跨凹形外壳的开口,该盖的外表面被构造成接合凸形外壳的配合端,并且随着凸形外壳插入凹形外壳中,在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围绕枢转轴线旋转,其中凸形外壳的盖和配合端中的至少一者是弯曲的并且形成凸轮,该凸轮减小了凸形和凹形光学连接器的配合力的可变性。
96.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该外壳具有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的内部体积,该外壳包括:
在配合端处的开口;
具有凸形部分配合端和凸形部分后端的凸形外壳部分;
具有凹形部分配合端和凹形部分后端的凹形外壳部分;以及
位于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之间的狭槽,该狭槽将凸形部分的配合端和凹形部分的配合端分开并且从凸形配合端和凹形配合端部分地延伸到凸形后端和凹形后端,该狭槽被构造成使连接器与基本上类似构造的配合连接器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配合时联锁。
97.根据项目9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该狭槽在配合端和后端之间的约一半处延伸。
98.根据项目9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凸形部分的配合端和凹形部分的配合端在外壳的配合端处基本上对准。
99.根据项目9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光学套管凹入内部体积内。
100.根据项目9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凹形外壳部分包括沿着狭槽延伸的唇缘,并且当连接器与具有基本上类似构造的配合连接器配合时,唇缘设置在配合连接器的狭槽内。
101.根据项目9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外壳是一体模制件。
102.根据项目96所述的光学连接器,还包括在连接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帽或塞。
103.根据项目10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帽或塞包括柔顺材料。
104.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尺寸被形成为装配在光学连接器的外壳的开口之上、之内或在之上和之内两者的帽,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被构造成附接到帽的外表面的柄部;以及
被构造成从柄部释放帽的释放机构。
105.根据项目104所述的装置,其中释放机构包括扭转锁、螺纹锁、磁体、球窝或吸盘中的至少一者。
106.根据项目10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附接到柄部并被布置成朝向开口照射光的光源。
107.一种光学连接器组件,包括:
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在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在配合端处或附近延伸横跨开口的盖;以及
设置在盖上的帽,该帽包括释放特征结构,该释放特征结构被构造成从便于定位帽的柄部释放帽。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表达特征尺寸、量和物理特性的所有数在所有情况下均应理解成由术语“约”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在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列出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这些近似值可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利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来寻求获得的期望特性而变化。由端点表述的数值范围的使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字(例如,1至5包括1、1.5、2、2.75、3、3.80、4和5)以及该范围内的任何范围。
上述实施方案的各种变型和更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应当理解,本公开不局限于本文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方案。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读者应当假设一个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特征也可应用于所有其它公开的实施方案。应当理解,所有本文引用的美国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及其他专利和非专利文档都以其不与上述公开抵触的程度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在所述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
在所述配合端处的盖,所述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当所述盖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开盖致动器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外壳中的所述开口延伸,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开口延伸时与所述盖的内表面接合,以使得所述盖围绕所述枢转轴线从所述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所述盖包括上盖和下盖;
所述上盖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与所述下盖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开启位置时的旋转方向相反;并且
所述外壳包括在所述外壳的第一侧的外表面中的第一凹陷部以及在所述外壳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外表面中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配合光学连接器的处于所述开启位置的上盖,并且所述第二凹陷部被构造成接纳所述配合光学连接器的处于所述开启位置的下盖。
3.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在所述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
在所述配合端处的至少一个盖,所述盖包括沿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所述第一区段成一定角度设置的第二区段,当所述盖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区段延伸横跨所述开口;以及
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被构造成将所述盖从所述第二区段延伸横跨所述开口的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盖旋转离开所述第一侧以暴露所述开口的开启位置。
4.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在所述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
在所述配合端处的圆柱形旋转盖;以及
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被构造成将所述盖从所述旋转盖的实心部分延伸横跨所述开口的所述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所述开启机构包括:
所述旋转盖上的偏心销;以及
杆,所述杆被构造成与所述偏心销接合,所述杆和所述偏心销的接合使得所述旋转盖从所述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启位置。
6.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在所述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
盖,所述盖在所述配合端处或附近,所述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所述开口被所述盖覆盖的闭合位置和所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延伸到所述外壳外部的杠杆,其中所述杠杆的旋转使得所述盖围绕所述枢转轴线从所述盖延伸横跨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7.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
凸形连接器,包括:
凸形外壳,所述凸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在所述凸形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
盖,所述盖在所述凸形外壳的所述配合端处或附近,所述盖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线在所述开口被所述盖覆盖的闭合位置和所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之间旋转;
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延伸到所述外壳外部的杠杆,其中所述杠杆的旋转使得所述盖围绕所述枢转轴线从所述盖延伸横跨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口被暴露的开启位置;
凹形连接器,包括:
凹形外壳,所述凹形外壳的尺寸被形成为至少接纳所述凸形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配合端部,所述凹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所述凹形外壳内并且通过在所述凹形外壳的所述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其中在所述凸形连接器和所述凹形连接器的配合期间,所述凹形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配合端边缘的一部分是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接合所述杠杆以使得所述盖围绕所述枢转轴线从所述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启位置。
8.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
凸形光学连接器,包括凸形外壳,所述凸形外壳在所述凸形外壳的弯曲配合端处具有开口,所述凸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所述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其中所述凸形外壳的所述配合端是弯曲的;以及
凹形光学连接器,包括:
具有开口的凹形外壳,所述开口被构造成接纳所述凸形光学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所述弯曲配合端,所述凹形外壳被构造成容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所述开口能够触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以及
盖,当所述盖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盖延伸横跨所述凹形外壳的所述开口,所述盖被构造成当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时围绕枢转轴线旋转,所述凸形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所述弯曲配合端被构造成与所述盖的外表面接合,以在配合期间使得所述盖从所述闭合位置旋转到所述开启位置。
9.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的内部体积,所述外壳包括:
在配合端处的开口;
凸形外壳部分,所述凸形外壳部分具有凸形部分配合端和凸形部分后端;
凹形外壳部分,所述凹形外壳部分具有凹形部分配合端和凹形部分后端;以及
位于所述凸形部分和所述凹形部分之间的狭槽,所述狭槽将所述凸形部分的所述配合端和所述凹形部分的所述配合端分开并且从所述凸形配合端和所述凹形配合端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凸形后端和所述凹形后端,所述狭槽被构造成使所述连接器与基本上类似构造的配合连接器在所述连接器和所述配合连接器配合时互锁。
10.一种光学连接器系统,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在所述外壳的配合端处的开口能够触及;
盖,所述盖在所述配合端处或附近延伸横跨所述开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盖上的帽,所述帽包括释放特征部,所述释放特征部被构造成从便于定位所述帽的柄部释放所述帽。
CN201680076847.5A 2015-12-30 2016-12-22 配有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63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73261P 2015-12-30 2015-12-30
US62/273,261 2015-12-30
PCT/US2016/068178 WO2017116933A2 (en) 2015-12-30 2016-12-22 Optical connector with dust ingress mitigating cov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3753A true CN108463753A (zh) 2018-08-28
CN108463753B CN108463753B (zh) 2021-03-02

Family

ID=5775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84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63753B (zh) 2015-12-30 2016-12-22 配有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6083B2 (zh)
JP (2) JP2019500654A (zh)
CN (1) CN108463753B (zh)
TW (1) TW201737568A (zh)
WO (1) WO2017116933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4972A (zh) * 2022-07-18 2022-10-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的连接器、适配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0197B (zh) * 2018-02-08 2020-08-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子卡连接器、母板连接器、光电连接器组件及机箱
JP2021529983A (ja) 2018-06-29 2021-11-0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カセットを備える光アセンブリ
US20200218015A1 (en) * 2018-12-31 2020-07-09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Fiber optic adapter with dust shutter assembly for removing debris from a ferrule endface
US11359654B2 (en) * 2019-05-04 2022-06-14 Terrell Teague Hermaphroditic latching slide connector
WO2021153645A1 (ja) * 2020-01-29 2021-08-05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コネクタ用清掃具
US11624875B2 (en) 2020-02-10 2023-04-11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dust shutter and orienting guide
JP2022133044A (ja) * 2021-03-01 2022-09-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8487A (en) * 1992-05-20 1994-09-20 Diamond Sa Plug connector for optical fibers
CN1208974A (zh) * 1997-08-18 1999-02-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5940560A (en) * 1996-10-28 1999-08-17 Diamond Sa Optical connection plug
EP1004911A1 (de) * 1998-11-23 2000-05-31 Diamond SA Buchsenteil für eine optische Steckverbindung
US20030002816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Silverio De Marchi Plug portion for an optical plug connection
US20100199477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Taseon Inc. Tool for dust cap removal/replacement and optical cleaner extender
US20110206325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Sanwa Denki Kogyo Co., Ltd. Optical connector plug with shutter
US20120155825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Jamyuen Ko 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light peak standard-a plug assembly
US20120301081A1 (en) * 2011-05-10 2012-11-29 Souriau Tightly sealed connection assembly
US20130308909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Robert Elvin Barnette, JR.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bonded co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6508A (en) 1952-02-21 1956-02-28 Langbo Georg Winding machine for paper rolls
DE3367679D1 (en) * 1982-12-09 1987-01-02 Allied Corp Hermaphroditic optical fibre or electrical connector
JPS6057807A (ja) 1983-09-09 1985-04-03 Nissan Motor Co Ltd 光フアイバコネクタ
DE19951032A1 (de) * 1999-10-25 2001-04-26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 Co Optischer Steckverbinder
JP4685701B2 (ja) 2006-05-11 2011-05-1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JP4824608B2 (ja) * 2007-03-14 2011-11-30 三和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JP5362390B2 (ja) 2009-03-05 2013-12-11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着脱工具
JP2012032496A (ja) 2010-07-29 2012-02-16 Hitachi Cable Ltd 光コネクタ付き光ケーブル
JP2013113878A (ja) 2011-11-25 2013-06-10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光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US9482827B2 (en) 2012-10-05 2016-11-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connector
WO2017066022A1 (en) 2015-10-12 2017-04-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waveguide positioning feature in a multiple waveguides connector
KR20180064510A (ko) 2015-10-12 2018-06-14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광 페룰 및 광 페룰 주형
JP6952041B2 (ja) 2015-10-12 2021-10-2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導波路アクセス不可能スペースを有する光フェルール
US10620383B2 (en) 2015-10-12 2020-04-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nfigurable modular connectors
US10288816B2 (en) 2015-10-12 2019-05-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ybrid connectors
US10459173B2 (en) 2015-10-12 2019-10-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assembly with cable retainer
US10416395B2 (en) 2015-10-12 2019-09-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CN108351472B (zh) 2015-10-12 2021-07-20 3M创新有限公司 减尘光学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8487A (en) * 1992-05-20 1994-09-20 Diamond Sa Plug connector for optical fibers
US5940560A (en) * 1996-10-28 1999-08-17 Diamond Sa Optical connection plug
CN1208974A (zh) * 1997-08-18 1999-02-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EP1004911A1 (de) * 1998-11-23 2000-05-31 Diamond SA Buchsenteil für eine optische Steckverbindung
US20030002816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Silverio De Marchi Plug portion for an optical plug connection
US20100199477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Taseon Inc. Tool for dust cap removal/replacement and optical cleaner extender
US20110206325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Sanwa Denki Kogyo Co., Ltd. Optical connector plug with shutter
US20120155825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Jamyuen Ko 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light peak standard-a plug assembly
US20120301081A1 (en) * 2011-05-10 2012-11-29 Souriau Tightly sealed connection assembly
US20130308909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Robert Elvin Barnette, JR.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bonded cov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4972A (zh) * 2022-07-18 2022-10-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的连接器、适配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5144972B (zh) * 2022-07-18 2023-06-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的连接器、适配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00654A (ja) 2019-01-10
TW201737568A (zh) 2017-10-16
WO2017116933A3 (en) 2017-08-17
US11086083B2 (en) 2021-08-10
WO2017116933A2 (en) 2017-07-06
CN108463753B (zh) 2021-03-02
US20200284996A1 (en) 2020-09-10
JP2022101624A (ja) 202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3753A (zh) 配有减尘盖的光学连接器
US5379362A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JP4028354B2 (ja) シャッター付き光コネクタ
EP2362254B1 (en) Optical connector plug with shutter
JP6920702B2 (ja) コネ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防塵部材
CN103576250B (zh) 光纤连接器组件
JP6008472B2 (ja) シャッター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KR102372260B1 (ko) 레티클 포드
US10795092B2 (en) Optical connector, multiple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JP2006126807A (ja) 光コンセントユニット
TWI820765B (zh) 連接器保護罩
JP4294018B2 (ja) 光コネクタ接続部用の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接続箱
KR100847249B1 (ko) 프로젝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085926B2 (ja) 分電盤ハウジング
JP7282501B2 (ja) Lc型2心シャッタ付きアダプタ
JP4169207B2 (ja) 光コンセントユニットのフロントカバー
KR200317552Y1 (ko) 카메라의렌즈캡어셈블리
KR101560660B1 (ko) 차단기 온 오프 개폐 스위치와 스위치 조작 핸들의 연결용 어댑터 장치
JP4283920B2 (ja) 遮光具付き光アダプタと光アダプタ用遮光具
TWI746160B (zh) 連接器保護罩
KR102648193B1 (ko) 전기 설비용 함체
KR102147522B1 (ko) 바닥 배선용 시스템 박스
JP2021168282A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00258661A (ja) 保護要素及び光学プラグ
KR20030001212A (ko) 도어개폐용 핸들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