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0377A -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0377A
CN108460377A CN201810051797.6A CN201810051797A CN108460377A CN 108460377 A CN108460377 A CN 108460377A CN 201810051797 A CN201810051797 A CN 201810051797A CN 108460377 A CN108460377 A CN 108460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devic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17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lligent CAD C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lligent CAD C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lligent CAD C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lligent CAD C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17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0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03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7Details of sensors, e.g. sensor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凹槽、扫描机构和补光机构,扫描机构包括丝杆、移动箱、齿条、摄像头、定位块、限位单元和两个驱动单元,该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通过扫描机构,能够对脸部进行分区域扫描,使得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对人们的面部图像进行较为精确的获取,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获取每个人面部特征部位的图像,从而降低该人脸识别设备在识别长相相似的两个人时发生错误识别的几率,不仅如此,通过补光机构,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根据摄像头与扫描部位的距离调节光线的强弱,使得该人脸识别设备对人们的面部图像的获取精度提高,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的识别精度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但是现有的人脸识别设备一般都是固定安装的,只能对人们的脸部进行整体识别,而无法对人们的面部进行局部精确扫描,使得现有的人脸识别设备在识别长相相似的两个人时容易识别错误,造成现有的人脸识别设备的识别效果下降,不仅如此,现有的人脸识别设备主要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因此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极大影响现有的人脸识别设备的识别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凹槽、扫描机构和补光机构,所述凹槽内设有挡尘板,所述挡尘板设置在凹槽的开口处;
所述扫描机构包括丝杆、移动箱、齿条、摄像头、定位块、限位单元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丝杆竖向设置,所述丝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凹槽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箱套设在丝杆上,所述齿条和定位块均设置在移动箱的靠近挡尘板的一侧,所述定位块设置在齿条的上方,所述齿条与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齿条的靠近挡尘板的一侧,所述摄像头固定在齿条的中心处,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齿条的下方,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凹槽的上方和下方,两个驱动单元均与移动箱传动连接,所述移动箱内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设有通孔,所述齿轮与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丝杆通过通孔穿过齿轮,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与丝杆匹配;
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补光灯、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滑板、移动单元、限位杆、圆筒、电阻丝、第三导线和两个支撑杆,所述距离传感器和补光灯均固定在定位块的靠近挡尘板的一侧,所述补光灯设置在距离传感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补光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补光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滑板连接,所述移动单元与滑板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另一侧与电阻丝抵靠,两个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圆筒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限位杆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限位杆穿过滑板,所述电阻丝设置在圆筒的外周,所述电阻丝沿着圆筒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电阻丝的底端与第三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另一端和蓄电池连接;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PLC,所述距离传感器与PLC电连接,所述PLC与移动单元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由于移动箱倾斜而使得扫描机构无法正常工作,所述凹槽内还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凹槽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齿条脱离移动箱,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齿条的下方,所述限位块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设置在移动箱内。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限位块脱离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燕尾槽。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移动箱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驱动轮和固定绳,所述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绳的一端设置在驱动轮上,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与移动箱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固定绳的使用寿命,所述固定绳为尼龙绳。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滑板的移动,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气泵、气缸和活塞,所述气泵与气缸连通,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活塞的另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增强补光效果,所述补光灯为LED灯。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扫描机构运行得更加顺畅,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挡尘板影响识别效果,所述挡尘板为无色透明玻璃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通过扫描机构,能够对脸部进行分区域扫描,使得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对人们的面部图像进行较为精确的获取,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获取每个人面部特征部位的图像,从而降低该人脸识别设备在识别长相相似的两个人时发生错误识别的几率,与现有的扫描机构相比,该扫描机构的扫描精度较高,获取的人脸图像精确且完整,不仅如此,通过补光机构,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根据摄像头与扫描部位的距离调节光线的强弱,提高了该人脸识别设备对人们的面部图像的获取精度,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的识别精度提高,与现有的补光机构相比,该补光机构的光线强弱调节速度较快,调节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的丝杆、移动箱、齿条、摄像头、定位块与距离传感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的扫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的补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凹槽,3.挡尘板,4.导向杆,5.丝杆,6.电机,7.驱动轮,8.固定绳,9.移动箱,10.齿轮,11.齿条,12.摄像头,13.定位块,14.距离传感器,15.补光灯,16.限位块,17.限位槽,18.蓄电池,19.第一导线,20.第二导线,21.滑板,22.气泵,23.气缸,24.活塞,25.支撑杆,26.限位杆,27.圆筒,28.电阻丝,29.第三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凹槽2、扫描机构和补光机构,所述凹槽2内设有挡尘板3,所述挡尘板3设置在凹槽2的开口处;
如图2-3所示,所述扫描机构包括丝杆5、移动箱9、齿条11、摄像头12、定位块13、限位单元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丝杆5竖向设置,所述丝杆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凹槽2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箱9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齿条11和定位块13均设置在移动箱9的靠近挡尘板3的一侧,所述定位块13设置在齿条11的上方,所述齿条11与定位块13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12设置在齿条11的靠近挡尘板3的一侧,所述摄像头12固定在齿条11的中心处,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齿条11的下方,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凹槽2的上方和下方,两个驱动单元均与移动箱9传动连接,所述移动箱9内设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上设有通孔,所述齿轮10与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丝杆5通过通孔穿过齿轮10,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与丝杆5匹配;
两个驱动单元共同驱动移动箱9沿着丝杆5上下移动,实现摄像头12的上下移动,由于丝杆5是固定的,齿轮10在移动箱9上下移动过程中绕着丝杆5转动,带动齿条11来回移动,从而实现摄像头12的左右移动,提高识别精度。
通过扫描机构,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对脸部进行分区域扫描,使得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对人们的面部图像进行较为精确的获取,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获取每个人面部特征部位的图像,从而降低该人脸识别设备在识别长相相似的两个人时发生错误识别的几率,与现有的扫描机构相比,该扫描机构的扫描精度较高,获取的人脸图像精确且完整。
如图4所示,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14、补光灯15、第一导线19、第二导线20、滑板21、移动单元、限位杆26、圆筒27、电阻丝28、第三导线29和两个支撑杆25,所述距离传感器14和补光灯15均固定在定位块13的靠近挡尘板3的一侧,所述补光灯15设置在距离传感器14的上方,所述第一导线19的一端与蓄电池18连接,所述第一导线19的另一端与补光灯15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0的一端与补光灯15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0的另一端与滑板21连接,所述移动单元与滑板21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滑板21的另一侧与电阻丝28抵靠,两个支撑杆25分别设置在圆筒27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限位杆26设置在两个支撑杆25之间,所述限位杆26穿过滑板21,所述电阻丝28设置在圆筒27的外周,所述电阻丝28沿着圆筒27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电阻丝28的底端与第三导线2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线29的另一端和蓄电池18连接;
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PLC,所述距离传感器14与PLC电连接,所述PLC与移动单元电连接。
首先距离传感器14测量摄像头12与人脸的扫描部位的距离,并将数据传输给PLC,PLC对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出摄像头12照亮该区域所需的光线强度,接着PLC驱动移动单元工作,带动滑板21沿着限位杆26移动,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28的长度,改变第一导线19、第二导线20和第三导线29内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补光灯15发出的光线的强度,使得扫描部位的光线强弱适合人脸识别所需的光线强弱。
通过补光机构,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根据摄像头12与扫描部位的距离调节光线的强弱,使得该人脸识别设备对人们的面部图像的获取精度提高,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的识别精度提高,与现有的补光机构相比,该补光机构的光线强弱调节速度较快,调节精度较高。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由于移动箱9倾斜而使得扫描机构无法正常工作,所述凹槽2内还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杆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凹槽2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齿条11脱离移动箱9,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块16和限位槽17,所述限位块16设置在齿条11的下方,所述限位块16与齿条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6设置在限位槽17内,所述限位槽17设置在移动箱9内。限位块16可以使得齿条11与齿轮10始终啮合,并沿着限位槽17移动,从而避免齿条11脱离移动箱9。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限位块16脱离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为燕尾槽。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移动箱9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6、驱动轮7和固定绳8,所述电机6与驱动轮7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绳8的一端设置在驱动轮7上,所述固定绳8的另一端与移动箱9固定连接。两个驱动单元中,其中一个驱动单元中的电机6驱动驱动轮7转动,带动固定绳8收紧,另一个驱动单元中的电机6驱动驱动轮7转动,带动固定绳8放松,从而实现移动箱9的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固定绳8的使用寿命,所述固定绳8为尼龙绳。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滑板21的移动,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气泵22、气缸23和活塞24,所述气泵22与气缸23连通,所述活塞24的一端设置在气缸23内,所述活塞24的另一端与滑板21固定连接。气泵22通过改变气缸23内的气压,驱动活塞24伸出或收回,从而实现滑板21的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增强补光效果,所述补光灯15为LED灯。LED灯运用冷光源,眩光小,无辐射,能耗小,光强稳定,补光灯15为LED灯可以减小补光灯15的能耗且能对人的面部进行稳定的光照,从而增强了补光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扫描机构运行得更加顺畅,所述齿轮10与齿条11之间涂有润滑油。润滑油可以减小齿轮10与齿条11之间的传动损耗,从而使得扫描机构运行得更加顺畅。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挡尘板3影响识别效果,所述挡尘板3为无色透明玻璃板。
该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的工作原理:扫描机构运行时,两个驱动单元工作实现摄像头12的上下移动,齿轮10转动驱动齿条11移动,从而实现摄像头12的左右移动,另外,补光机构运行时,首先距离传感器14测量摄像头12与人脸的扫描部位的距离,并将数据传输给PLC,PLC对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出摄像头12照亮该区域所需的光线强度,接着PLC驱动移动单元工作,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28的长度,从而调节补光灯15发出的光线的强度,使得扫描部位的光线强弱适合人脸识别所需的光线强弱。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通过扫描机构,能够对脸部进行分区域扫描,使得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对人们的面部图像进行较为精确的获取,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获取每个人面部特征部位的图像,从而降低该人脸识别设备在识别长相相似的两个人时发生错误识别的几率,与现有的扫描机构相比,该扫描机构的扫描精度较高,获取的人脸图像精确且完整,不仅如此,通过补光机构,该人脸识别设备能够根据摄像头12与扫描部位的距离调节光线的强弱,使得该人脸识别设备对人们的面部图像的获取精度提高,从而让该人脸识别设备的识别精度提高,与现有的补光机构相比,该补光机构的光线强弱调节速度较快,调节精度较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凹槽(2)、扫描机构和补光机构,所述凹槽(2)内设有挡尘板(3),所述挡尘板(3)设置在凹槽(2)的开口处;
所述扫描机构包括丝杆(5)、移动箱(9)、齿条(11)、摄像头(12)、定位块(13)、限位单元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丝杆(5)竖向设置,所述丝杆(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凹槽(2)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箱(9)套设在丝杆(5)上,所述齿条(11)和定位块(13)均设置在移动箱(9)的靠近挡尘板(3)的一侧,所述定位块(13)设置在齿条(11)的上方,所述齿条(11)与定位块(13)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12)设置在齿条(11)的靠近挡尘板(3)的一侧,所述摄像头(12)固定在齿条(11)的中心处,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齿条(11)的下方,两个驱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凹槽(2)的上方和下方,两个驱动单元均与移动箱(9)传动连接,所述移动箱(9)内设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上设有通孔,所述齿轮(10)与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丝杆(5)通过通孔穿过齿轮(10),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与丝杆(5)匹配;
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14)、补光灯(15)、第一导线(19)、第二导线(20)、滑板(21)、移动单元、限位杆(26)、圆筒(27)、电阻丝(28)、第三导线(29)和两个支撑杆(25),所述距离传感器(14)和补光灯(15)均固定在定位块(13)的靠近挡尘板(3)的一侧,所述补光灯(15)设置在距离传感器(14)的上方,所述第一导线(19)的一端与蓄电池(18)连接,所述第一导线(19)的另一端与补光灯(15)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0)的一端与补光灯(15)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0)的另一端与滑板(21)连接,所述移动单元与滑板(21)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滑板(21)的另一侧与电阻丝(28)抵靠,两个支撑杆(25)分别设置在圆筒(27)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限位杆(26)设置在两个支撑杆(25)之间,所述限位杆(26)穿过滑板(21),所述电阻丝(28)设置在圆筒(27)的外周,所述电阻丝(28)沿着圆筒(27)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电阻丝(28)的底端与第三导线(2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线(29)的另一端和蓄电池(18)连接;
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PLC,所述距离传感器(14)与PLC电连接,所述PLC与移动单元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内还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竖向设置,所述导向杆(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凹槽(2)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4)穿过移动箱(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块(16)和限位槽(17),所述限位块(16)设置在齿条(11)的下方,所述限位块(16)与齿条(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6)设置在限位槽(17)内,所述限位槽(17)设置在移动箱(9)内。
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7)为燕尾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6)、驱动轮(7)和固定绳(8),所述电机(6)与驱动轮(7)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绳(8)的一端设置在驱动轮(7)上,所述固定绳(8)的另一端与移动箱(9)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绳(8)为尼龙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气泵(22)、气缸(23)和活塞(24),所述气泵(22)与气缸(23)连通,所述活塞(24)的一端设置在气缸(23)内,所述活塞(24)的另一端与滑板(21)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15)为LED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0)与齿条(11)之间涂有润滑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板(3)为无色透明玻璃板。
CN201810051797.6A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Withdrawn CN108460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1797.6A CN108460377A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1797.6A CN108460377A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0377A true CN108460377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0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1797.6A Withdrawn CN108460377A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037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1109A (zh) * 2019-10-23 2020-02-0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采集人脸图像的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
WO2020057570A1 (en) * 2018-09-18 2020-03-26 AI Gaspar Limited System and proces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illumination of anatomical sites of a person and articles at such sites
CN111120819A (zh) * 2019-11-12 2020-05-08 张喜军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设备
CN112413291A (zh) * 2020-10-21 2021-02-26 方微微 一种人脸识别用提高识别速度的智能制造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7570A1 (en) * 2018-09-18 2020-03-26 AI Gaspar Limited System and proces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illumination of anatomical sites of a person and articles at such sites
CN110751109A (zh) * 2019-10-23 2020-02-0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采集人脸图像的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0751109B (zh) * 2019-10-23 2020-12-2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采集人脸图像的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120819A (zh) * 2019-11-12 2020-05-08 张喜军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设备
CN111120819B (zh) * 2019-11-12 2021-08-06 赵延军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设备
CN112413291A (zh) * 2020-10-21 2021-02-26 方微微 一种人脸识别用提高识别速度的智能制造设备
CN112413291B (zh) * 2020-10-21 2022-08-12 珠海耀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用提高识别速度的智能制造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0377A (zh)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设备
CN108612984A (zh) 一种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设备
CN209153583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的自动调节机构
CN108989694A (zh) 一种光照量稳定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08833685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印刷缺陷检测设备
CN108040223A (zh) 一种智能可调式视频监控设备
CN204440418U (zh) 一种电池喷码检测设备
CN103247260A (zh) Led显示屏亮度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09801291U (zh) 手术室补充照明系统
CN112050044A (zh) 一种视觉检测用具有升降调节结构的图像收录装置
CN207007067U (zh) 丝杆机构的间隙检测装置
CN108629320A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人脸识别设备
CN110441328A (zh) 一种缆绳视觉检测模组
CN108537114A (zh) 一种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特征提取全面的人脸识别装置
CN112684313B (zh) 一种led发光性能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和方法
CN21218360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巡检的自稳拍照装置
CN108416340A (zh) 一种光照稳定的识别精度高的智能型人脸识别装置
CN107356611A (zh) 一种全方向非接触的内螺纹表面质量检测装置
CN209340804U (zh) 一种壁画高清微距数字采集装置
CN201251107Y (zh) 一种可调式阵列红外光源
CN212779870U (zh) 一种车灯oled的检测设备
CN113465530B (zh) 一种计算机视觉检测辅助装置
CN207586950U (zh) 安全型人脸识别设备
CN208313238U (zh) 一种rgb边界测试仪
CN209213566U (zh) 一种自动调节亮度的智能照明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