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57218B - 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57218B CN108457218B CN201810469404.3A CN201810469404A CN108457218B CN 108457218 B CN108457218 B CN 108457218B CN 201810469404 A CN201810469404 A CN 201810469404A CN 108457218 B CN108457218 B CN 1084572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e
- information
- vehicle
- station
- entr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包括三站式的入场闸口和出场闸口,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一站闸口采集车辆的物理车牌号以及入场集装箱的箱号、箱型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该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入场第二站闸口和出场第二站闸口采集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司机身份等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验证车辆和司机身份的合法性,并接收后台系统发送的目的地信息;入场第三站闸口和出场第三站闸口采集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发送至后台系统以确定车辆是否放行。本发明将车辆和集装箱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分配给不同的闸口独立完成,从而使得车辆在闸口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不仅提升了闸口的通过效率,而且可减小闸口出现拥堵的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管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集装箱码头的闸口管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集装箱码头是集装箱通关上船前和下船后的统一集合存放地,用于集装箱重箱或空箱的装卸、转运、保管和交接,在集装箱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装箱在港口、码头堆放时,通常是按照货运船号分堆码齐的,以便于统一装船。在运输集装箱的车辆(集卡车)进出堆场时,都需要经过集装箱码头闸口。闸口是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出口集装箱和各种运输机械的出入口,是区分码头内外责任和交接相关资料的地点,闸口的布局、通过能力及通过效率直接影响着码头物流系统的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
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的闸口设计是一站式闸口,集装箱信息的采集、处理、校验以及集装箱运载车辆(集卡车)的放行等作业都是在一道闸口集中进行的。虽然在这种一站式闸口中可以设置多条并行道口,可供多辆集卡车并行通过,但仍存在闸口容易拥堵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集卡车在进入堆场或离开堆场时,与集装箱或集卡车相关的所有信息的采集、识别、验证等工作都必须在同一道闸口处理完成,因此处理的信息量比较大,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当一个集装箱或一辆集卡车出现问题时,会造成其中一条道口的工作被迫中断,从而导致整个闸口通过率降低,极易导致拥堵问题。
此外,由于集卡车通过闸口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对于集装箱吞吐量较大的码头来说,就需要在闸口前设置较大的缓冲区,以用于处理存在问题的集装箱和集装箱车辆,由此便会造成场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一站式闸口通车效率低、易拥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采用分离的多站式闸口布局方式,将信息的采集和校验工作分配给不同的闸口分开处理,从而加快了集卡车通过闸口的速度,提升了闸口的通过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包括入场闸口和出场闸口,所述入场闸口和出场闸口均为分开布设的三站式闸口;其中,入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入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以及入场集装箱的箱号、箱型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该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入场第二站闸口采集入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司机身份信息以及车辆的重量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根据调取出的该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验证车辆和司机身份的合法性以及集装箱重量是否异常,并接收后台系统发送的目的地信息,提供给司机;入场第三站闸口采集入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发送至后台系统并接收后台系统反馈的车辆是否准入指令,进而放行车辆或禁止车辆驶入;出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出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以及出场集装箱的箱号、箱型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该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出场第二站闸口采集出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司机身份信息以及车辆的重量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根据调取出的该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验证车辆和司机身份的合法性以及集装箱重量是否异常;出场第三站闸口采集出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发送至后台系统并接收后台系统反馈的车辆是否放行指令,进而放行车辆或禁止车辆驶出。
进一步的,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还采集入场集装箱的箱体个数、箱门朝向、箱体在车盘上的位置以及箱体破损等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所述后台系统将采集到的箱体个数与调取出的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以识别入场集装箱是否异常,并将采集到的箱门朝向、箱体在车盘上的位置以及箱体破损信息写入该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列表中,以补充列表信息,便于后台系统对存在异常的集装箱进行准确排查。
为了进一步避免车辆将错误的集装箱运出场外,所述出场第一站闸口除了采集集装箱的箱号和箱型外,还进一步采集出场集装箱的箱体个数,发送至后台系统与调取出的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以用于判断出场车辆上的集装箱是否异常。
优选的,在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一站闸口还设置有限高限宽门,当车辆通过限高限宽门发生碰撞时,生成超限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系统,并控制入场第一站闸口或出场第一站闸口的电子挡杆落下,禁止车辆通行。
作为车辆和集装箱信息的一种优选采集方式,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一站闸口对进入闸口的车辆和集装箱进行拍照,并将拍摄到的照片发送至后台系统,通过后台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出车辆和集装箱的相关信息,实现对车辆和集装箱信息的采集。
为了缩短车辆在第二站闸口等待的时间,设计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与入场第二站闸口之间的距离D1≥S*T1,设计所述出场第一站闸口与出场第二站闸口之间的距离D2≥S*T2;其中,S为车辆在第一站闸口与第二站闸口之间行驶所允许的最高时速,T1为后台系统根据在入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完成车辆相关信息验证及相关信息补录所需的时间;T2为后台系统根据在出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完成车辆相关信息验证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台系统将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入场第二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与后台系统调取出的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不相符,则发送的目的地信息为“驶入缓冲区”;若相符,则发送的目的地信息为堆场的具体场区位置,以指示司机将车辆开到集装箱堆场的哪个场区。
优选的,所述入场第二站闸口可以将接收到的目的地信息打印成小票,提供给入场车辆的司机;或者所述后台系统或入场第二站闸口可以将目的地信息发送到司机的手机,以指示车辆行驶的目的地。
为了避免第三站闸口出现拥堵问题,本发明在所述入场第二站闸口和入场第三站闸口之间偏离主行驶车道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区,用于停放信息比对不相符的问题车辆,以接收人工处理。信息比对相符的正常车辆可以通过入场第三站闸口驶入集装箱堆场,以进行存箱或提箱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后台系统将出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二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与后台系统调取出的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若不相符,则发送“驶入缓冲区”的目的地信息,并通过出场第二站闸口进行显示,以指示司机将车辆驶入缓冲区等待人工处理;若相符,则发送“放行”信息,并通过出场第二站闸口进行显示,以指示司机将出场车辆驶向出场第三站闸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集装箱码头的闸口设计成三站式闸口,并将与车辆和集装箱相关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分配给不同的闸口独立完成,由于每一站闸口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较之传统的一站式闸口的工作量大幅减小,并且后台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车辆在两站闸口之间行驶所经历的时间来完成采集信息的处理和验证工作,从而使得车辆在闸口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不仅大幅提升了闸口的通过效率,而且可以显著减小车辆发生拥堵的概率,进而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闸口总体布局图;
图2是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一站闸口的一种实施例的构建示意图;
图3是入场第一站闸口的一种实施例的信息采集及处理流程图;
图4是入场第二站闸口和出场第二站闸口的一种实施例的构建示意图;
图5是入场第二站闸口的一种实施例的信息采集及处理流程图;
图6是入场第三站闸口和出场第三站闸口的一种实施例的构建示意图;
图7是入场第三站闸口的一种实施例的信息采集及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例针对集装箱码头的闸口系统提出了一种三站式闸口的设计思想,如图1所示,即,将集装箱码头的入场闸口100分成三站闸口,按照车辆入场的行驶方向依次定义为:入场第一站闸口110、入场第二站闸口120、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同理,将集装箱码头的出场闸口200也分成三站闸口,按照车辆出场的行驶方向依次定义为:出场第一站闸口210、出场第二站闸口220、出场第三站闸口230。各站闸口之间相互分离,独立设计,负责不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任务。
下面结合图2至图7,对每一站闸口的具体结构设计及其工作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入场第一站闸口110和出场第一站闸口210可以采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设计构建而成,负责采集入场车辆(针对入场第一站闸口110而言)或出场车辆(针对出场第一站闸口210而言)的物理车牌号、集装箱的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等信息,并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已保存在后台系统中的该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在集卡车进入闸口100或200前,与集卡车相关的信息,包括集卡车上所运载的集装箱的相关信息就已经录入到了码头的后台系统,入场闸口100的工作任务就是识别出入场车辆和集装箱是否与后台系统保存的信息一致,以拦截有问题的集卡车和集装箱,避免问题车辆驶入码头的集装箱堆场300,结合图1所示。出场闸口200的工作任务就是识别出等待出场的车辆或车辆上的集装箱是否与后台系统保存的信息一致,以拦截有问题的集卡车和集装箱,避免问题车辆驶出码头的集装箱堆场300。
本实施例以入场第一站闸口11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为了提升闸口的通行能力,优选在入场第一站闸口110布设多条并行道口,可以供多辆集卡车并行通过。在第一站闸口110的每一条道口可以分别设置车辆感应门111、限高限宽门112、信号灯113、电子挡杆114以及信息采集设备115等部分。其中,车辆感应门111用于感应是否有车辆驶入入场第一站闸口110,进而能够控制信息采集设备115和限高限宽门112上的感应装置仅在有车辆入闸时启动运行,以降低系统功耗。限高限宽门112用于对车辆上运载的集装箱的高度和宽度进行限制,以阻止超高或超宽的集装箱入场。信号灯113用于对车辆是否允许通行进行指示,在默认情况下显示红灯,禁止车辆通过。电子挡杆114优选设置在限高限宽门112之后,默认为落杆状态,阻止未完成信息采集以及超高或超宽的车辆通过。布设在入场第一站闸口110的信息采集设备,主要用于采集入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入场集装箱的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箱体在托盘上的位置、箱门朝向、箱体有无残损等信息,并将采集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后台系统可以根据采集到的物理车牌号或者集装箱的箱号调取出与该车辆相对应的相关信息列表,比对其中的物理车牌号、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等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箱体在托盘上的位置、箱门朝向、箱体有无残损等信息补入到所述列表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闸口摄像头拍照、后台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入场车辆和集装箱的信息采集工作。即,本实施例采用摄像头作为信息采集设备115,安装在入场第一站闸口110,优选安装在每一条道口的限高限宽门112上,以便从多个角度拍摄入场的车辆和集装箱,并将照片发送至后台系统,利用成熟的图像识别技术,从拍摄到的照片中提取出入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入场集装箱的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箱体在托盘上的位置、箱门朝向、箱体有无残损等信息,以用于后期对入场车辆和集装箱的验证工作。
下面结合图3,对入场第一站闸口110的作业流程进行具体阐述。
当集卡车(所述集卡车可以是准备入场提箱的空车,也可以是运载有集装箱准备入场存箱的重车)到达码头时,首先需要经过入场第一站闸口110。
当入场第一站闸口110中的车辆感应门111感应到有车辆经过时,启动摄像头115以及限高限宽门112上的感应装置上电运行。摄像头115对驶入的车辆和集装箱(针对重车而言)进行拍照,并将拍摄到的照片及时地发送至后台系统。
集卡车在通过限高限宽门112时,若发生碰撞,则认为车辆异常,生成超限警示信号发送至后台系统,并控制信号灯113红灯亮起,电子挡杆114保持落杆状态,阻止车辆通过。同时,限高限宽门112上的感应装置发出系统报警提示,通知作业人员对该车辆进行人工处理。待处理完毕后,可以手动控制电子挡杆114升起,信号灯113绿灯亮起,道口恢复使用。
若集卡车在通过限高限宽门112时未发生碰撞,则后台系统对摄像头115上传的照片进行图像识别,提取出其中的车辆物理车牌号、集装箱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箱体在托盘上的位置、箱门朝向、箱体有无残损等信息。若提取出的信息未达标,则可以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进行信息补入;若提取出的信息达标,则通过后台系统自动判断集卡车是否带箱,若未带箱,则无需人工补充信息;若带箱,则首先判断集装箱是否为常规集装箱,若为常规集装箱,则后台系统自动补充信息;若集卡车所运载的集装箱是特殊箱体,例如安装有电子铅封的集装箱、框架箱、OT箱、外挂机组冷箱、TK箱等,则进入与该种箱体相对应的信息采集流程,等待人工处理,补充相关信息。
在信息采集结束后,自动控制电子挡杆114升起,信号灯113绿灯亮起,车辆放行。
在集卡车从入场第一站闸口110驶向入场第二站闸口120的这段期间内,后台系统根据提取出的车辆的物理车牌号或者集装箱的箱号查找其已保存的信息列表,找出该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列表,比对其中的物理车牌号、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等信息,若全部相符,则判断箱体有无残损,若箱体完好,则通过初步验证(第一站验证),并将采集到的箱体在托盘上的位置以及箱门朝向等信息补充到该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列表中。若箱体有残损或者信息对比结果不完全相符,则直接判定为异常车辆,完成第一站验证,待该车辆驶入入场第二站闸口120时,指导该车辆进入缓冲区,等待人工查验。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尽量缩短车辆通过闸口的时间,优选设计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110与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之间的距离D1≥S*T1。其中,S为车辆在入场第一站闸口110与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之间行驶所允许的最高时速,本实施例优选设定为30公里/小时;T1为后台系统根据在入场第一站闸口110采集到的信息完成第一站验证以及相关信息补录(例如,将采集到的箱体在托盘上的位置以及箱门朝向等信息补充到相关信息列表中)所需的时间。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后台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车辆在两站闸口之间行驶的这段时间来完成采集信息的比对和校验工作,当车辆到达入场第二站闸口120时,第一站验证结果已经生成,由此便可以缩短车辆在入场第二站闸口120等待验证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出场第一站闸口210的结构设计和信息采集处理流程可以同入场第一站闸口110。当然,在信息采集和处理流程上也可以略有差别,例如,在出场第一站闸口210可以仅采集出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集装箱的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等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完成初步验证,而无需采集箱体在托盘上的位置、箱门朝向、箱体有无残损等信息,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出场闸口200的通行效率。
其中,优选设计所述出场第一站闸口210与出场第二站闸口220之间的距离D2≥S*T2。其中,S为车辆在出场第一站闸口210与出场第二站闸口220之间行驶所允许的最高时速,本实施例优选设定S=30公里/小时;T2为后台系统根据在出场第一站闸口210采集到的信息完成初步验证(即,根据采集到的出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或集装箱的箱号调取该车辆的相关信息列表,并将采集到的物理车牌号、集装箱的箱号、箱型、箱体个数等信息与相关信息列表中记载的信息进行比对)所需的时间。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后台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车辆在出场第一站闸口210与出场第二站闸口220之间行驶的这段时间来完成采集信息的比对和校验工作。当车辆到达出场第二站闸口220时,第一站验证结果已经生成,由此便可以缩短车辆在出场第二站闸口220等待验证的时间。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入场第二站闸口120和出场第二站闸口220也可以采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设计构建而成,负责采集入场车辆(针对入场第二站闸口120而言)或出场车辆(针对出场第二站闸口220而言)的电子车牌号、司机身份信息以及车辆的重量信息等,发送至后台系统。后台系统利用其在第一站闸口处理流程中调取出的该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列表,来验证车辆和司机身份的合法性,并根据相关信息列表中记载的集装箱重量信息验证该车辆所运载的集装箱的重量是否存在异常,并根据验证结果生成目的地信息,发送至入场第二站闸口120或出场第二站闸口220,以指导司机的行驶方向。
本实施例以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为了提升闸口的通行能力,优选在入场第二站闸口120布设多条并行道口,可以供多辆集卡车并行通过。在每一条道口可以分别设置读卡器121(例如RFID读卡器和身份卡读卡器)、地磅122、信号灯123、电子挡杆124等部分。其中,RFID读卡器和身份卡读卡器121可以安装在一个载体上,分别用于采集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和司机身份信息。地磅122安装在每一条道口的路面上,在车辆入闸时用于感测车辆的重量,进而根据重量判断入场车辆是空车还是重车。若为运载有集装箱的重车,则可以根据感测到的车辆重量间接地计算出集装箱的重量,以用于后期的信息比对。信号灯123用于对车辆是否允许通行进行指示,在默认情况下显示红灯,禁止车辆通过。电子挡杆124默认为落杆状态,仅在后台系统反馈回目的地信息后,电子挡杆124抬起,允许车辆通过。
下面结合图5,对入场第二站闸口120的作业流程进行具体阐述。
当集卡车通过入场第一站闸口110到达入场第二站闸口120时,车辆行驶到地磅122上停车。将RFID读卡器和身份卡读卡器121布设在地磅122的一旁,提示司机出示电子车牌和身份卡,并分别接近RFID读卡器和身份卡读卡器121,以读取其中的电子车牌号和司机身份信息,上传至后台系统。
在司机刷身份卡时,可以按照屏幕提示进行刷卡操作,系统可以给予两次刷卡机会,若两次刷卡均未成功,则将身份信息置为空值。对于没有身份卡的司机,可以按照屏幕提示输入“无身份卡”,从而将身份信息置为空值。
同理,利用RFID读卡器采集电子车牌中的电子车牌号,若采集失败,则置电子车牌号为空值。
后台系统在接收到结果为“空值”的电子车牌号或司机身份信息时,可以要求入场第二站闸口120的工作人员人工辨识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和司机身份信息,并录入系统。
在电子车牌号和司机身份信息采集完成后,后台系统根据地磅122采集到的重量计算出集装箱的重量,并将电子车牌号、司机身份信息以及集装箱重量与在先调取出的该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列表中保存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若相符,则通过验证;若不相符,则验证失败。在本实施例中,若该车辆在入场第一站闸口110未通过第一站验证,则无论在入场第二站闸口120是否通过验证,都判定为问题车辆,生成验证失败的最终结果。
对于验证失败的问题车辆,后台系统将目的地信息置为“缓冲区”,发送至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一方面通过布设在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中的显示屏进行显示;另一方面通过布设在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中的打印机打印出写有“缓冲区”字样的小票,提供给司机,以指示司机将车辆开入缓冲区,等待人工处理。
对于通过验证的正常车辆,后台系统根据车辆为空车还是重车进入收箱或提箱业务校验流程。具体来讲,当进入入场闸口100的车辆为空车时,执行提箱业务校验流程,调取集装箱在集装箱堆场的场区位置,以指导司机将车辆开至该场区,提走所需的集装箱;当进入入场闸口100的车辆为重车时,执行收箱(存箱)业务校验流程,调取集装箱在堆场存放的场区位置,以指导司机将车辆开至该场区,以便于该场区的场吊能够吊起车辆上的集装箱,并停放到集装箱堆场300中的指定位置。
后台系统将调取出的“场区位置”作为目的地信息,发送至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一方面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另一方面通过打印机打印出写有“场区位置***”字样的小票,提供给司机,以指示司机将车辆开至哪个场区。
当然,后台系统也可以将目的地信息直接发送至司机手机,以指示司机的行车方向。对于司机的手机号码可以在司机身份信息采集阶段进行收集。
在司机获取到目的地信息后,信号灯123绿灯亮起,电子挡杆124自动抬起,允许车辆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出场第二站闸口220的结构设计和信息采集处理流程可以同入场第二站闸口120。当然,在信息采集和处理流程上也可以略有差别。例如,后台系统根据地磅采集到的重量判断车辆是空车还是重车,若为重车,则进一步计算集装箱的重量,并与保存的相关信息列表中的集装箱重量数据进行比对,若通过验证,则反馈“通行”字样,指示司机驶向出场第三站闸口230;若验证失败,则反馈“缓冲区”的字样,指示司机驶向缓冲区,等待人工处理。
本实施例在入场第二站闸口120与入场第三站闸口130之间设立有供问题车辆停放的缓冲区140,结合图1所示。所述缓冲区140设立在偏离主行车道的位置处,缓冲区140中可以设立人工服务站,问题车辆可以在缓冲区140接收人工处理。消除问题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过第三站闸口,未消除问题的车辆不允许出入集装箱堆场,以提高堆场中集装箱存放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和出场第三站闸口230也可以采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构设计构建而成,负责放行通过验证的车辆,拦截未通过验证的车辆。
本实施例以入场第三站闸口13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为了提升闸口的通行能力,优选在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布设多条并行道口,可以供多辆集卡车并行通过。在每一条道口可以分别设置RFID读卡器132、信号灯133、电子挡杆134,还可以选择性地设置车辆感应门131。
当车辆驶入入场第三站闸口130时,首先经过车辆感应门131。车辆感应门131在感应到有车辆经过时,启动RFID读卡器132采集电子车牌信息。信号灯133用于对车辆是否允许通行进行指示,在默认情况下显示红灯,禁止车辆通过。电子挡杆134默认为落杆状态,仅在后台系统反馈准入指令(针对入场第三站闸口130而言)或放行指令(针对出场第三站闸口230而言)时,电子挡杆134抬起,允许车辆通过。
下面结合图7,对入场第三站闸口130的作业流程进行具体阐述。
当车辆进入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后,要求司机出示电子车牌并接近RFID读卡器132,以读取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并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是否准入的指令。
当然,也可以在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同时设置身份卡读卡器和对讲机。当RFID读卡器132读卡不成功时,可以要求司机出示身份卡并接近身份卡读卡器,通过采集司机的身份信息,并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是否准入的指令。若司机无身份卡,则可以通过对讲机与工作人员通话,确认车辆是否准入。若准入,则人工开启电子挡杆134,放行车辆;若禁行,则触发报警提示,通知保安将车辆押送到缓冲区140。
若后台系统根据采集到的电子车牌号或者司机身份信息调取出该车辆的验证结果是“准入”,则向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发送准入指令;若调取出该车辆的验证结果是“禁行”,则向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发送禁行指令。
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在接收到准入指令时,控制信号灯133的绿灯点亮,电子挡杆13升起,车辆放行,驶入集装箱堆场300。在接收到禁行指令时,控制信号灯133的红灯亮起,并保持电子挡杆134的落杆状态,禁止车辆驶入集装箱堆场300,并启动报警提示,通知保安将车辆押送至缓冲区140,等待人工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出场第三站闸口230的信息采集处理流程可以同入场第三站闸口130。当出场的车辆通过验证时,后台系统向出场第三站闸口230发送放行指令,抬起电子挡杆,允许车辆驶离堆场。若出场车辆未通过验证,则后台系统向出场第三站闸口230发送禁行指令,保持电子挡杆的落杆状态,禁止车辆驶离堆场,并启动报警提示,通知保安将车辆押送至缓冲区140,等待人工处理。
本实施例通过将集装箱码头的入场闸口100和出场闸口200设计成三站式闸口,相比传统的一站式闸口,通车效率更高,闸口拥堵发生的几率更低,对于提升整个集装箱码头的物流作业效率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包括入场闸口和出场闸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场闸口为分开布设的三站式闸口,包括:
入场第一站闸口,其采集入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以及入场集装箱的箱号、箱型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出该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
入场第二站闸口,其采集入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司机身份信息以及入场车辆的重量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根据调取出的该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验证车辆和司机身份的合法性以及集装箱重量是否异常,并接收后台系统发送的目的地信息,提供给所述入场车辆的司机;
入场第三站闸口,其采集入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发送至后台系统并接收后台系统反馈的车辆是否准入指令,进而放行车辆或禁止车辆驶入;
所述出场闸口为分开布设的三站式闸口,包括:
出场第一站闸口,其采集出场车辆的物理车牌号以及出场集装箱的箱号、箱型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调取该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
出场第二站闸口,其采集出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司机身份信息以及车辆的重量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以根据调取出的该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验证车辆和司机身份的合法性以及集装箱重量是否异常;
出场第三站闸口,其采集出场车辆的电子车牌号,发送至后台系统并接收后台系统反馈的车辆是否放行指令,进而放行车辆或禁止车辆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入场集装箱的箱体个数、箱门朝向、箱体在车盘上的位置以及箱体破损信息,发送至后台系统;所述后台系统将采集到的箱体个数与调取出的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以识别入场集装箱是否异常,并将采集到的箱门朝向、箱体在车盘上的位置以及箱体破损信息写入该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列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出场集装箱的箱体个数,发送至后台系统与调取出的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以用于判断集装箱是否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一站闸口还设置有限高限宽门,当车辆通过限高限宽门发生碰撞时,生成超限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系统,并控制入场第一站闸口或出场第一站闸口处的电子挡杆落下,禁止车辆通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一站闸口对进入闸口的车辆和集装箱进行拍照,并将拍摄到的照片发送至后台系统,通过后台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出车辆和集装箱的相关信息,实现对车辆和集装箱的信息采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场第一站闸口与入场第二站闸口之间的距离D1≥S*T1,所述出场第一站闸口与出场第二站闸口之间的距离D2≥S*T2;其中,S为车辆在第一站闸口与第二站闸口之间行驶所允许的最高时速,T1为后台系统根据在入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完成车辆相关信息验证及相关信息补录所需的时间;T2为后台系统根据在出场第一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完成车辆相关信息验证所需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系统将入场第一站闸口和入场第二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与后台系统调取出的入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若不相符,则发送的目的地信息为“驶入缓冲区”;若相符,则发送的目的地信息为堆场的具体场区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场第二站闸口将接收到的目的地信息打印成小票,提供给入场车辆的司机;或者所述后台系统或入场第二站闸口将目的地信息发送到入场车辆的司机的手机,以指示车辆行驶的目的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场第二站闸口和入场第三站闸口之间偏离主行驶车道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区,用于停放信息比对不相符的问题车辆,以接收人工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系统将出场第一站闸口和出场第二站闸口采集到的信息与后台系统调取出的出场车辆所对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若不相符,则发送“驶入缓冲区”的目的地信息,并通过出场第二站闸口进行显示;若相符,则发送“放行”信息,并通过出场第二站闸口进行显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69404.3A CN108457218B (zh) | 2018-05-16 | 2018-05-16 | 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69404.3A CN108457218B (zh) | 2018-05-16 | 2018-05-16 | 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57218A CN108457218A (zh) | 2018-08-28 |
CN108457218B true CN108457218B (zh) | 2023-05-02 |
Family
ID=63215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69404.3A Active CN108457218B (zh) | 2018-05-16 | 2018-05-16 | 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572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14338B (zh) * | 2018-09-06 | 2020-08-18 |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运输车辆车号与集装箱箱号关联系统 |
CN110264127A (zh) * | 2019-05-23 | 2019-09-20 | 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码头的推送行车指南方法及系统 |
CN110264128A (zh) * | 2019-05-25 | 2019-09-20 | 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 港口集装箱装卸方法及系统 |
CN110414904A (zh) * | 2019-08-09 | 2019-11-05 | 中国外运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集装箱智能场站系统 |
CN112573218B (zh) * | 2019-09-30 | 2022-03-01 | 山东启和云梭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式联运复合轨道运输系统的智能内陆港 |
CN112573219B (zh) * | 2019-09-30 | 2022-04-29 | 山东启和云梭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式联运轨道系统的智能港口 |
CN113496563B (zh) * | 2020-03-19 | 2023-04-25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慧闸口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445187A (zh) * | 2020-03-30 | 2020-07-24 | 惠州市华达通气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运输管理系统 |
CN113160467A (zh) * | 2021-03-31 | 2021-07-23 | 西双版纳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车辆出关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6863205A (zh) * | 2023-06-15 | 2023-10-10 | 深圳市软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关的集装箱空箱检测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659075U (zh) * | 2013-10-24 | 2014-06-18 |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站场车辆调度系统 |
CN106652134A (zh) * | 2016-12-19 | 2017-05-10 |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公交场站车辆识别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7832860A (zh) * | 2017-11-06 | 2018-03-23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客货滚装港口智慧生产作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28304A1 (en) * | 2002-02-06 | 2005-06-16 | Manasseh Frederick M.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veler interactions management |
US7494060B2 (en) * | 2002-12-10 | 2009-02-24 | Anthony Zagami | Information-bas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for sea port terminals |
WO2014031563A2 (en) * | 2012-08-20 | 2014-02-27 | Jonathan Strimli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ighborhood-scale vehicle monitoring |
-
2018
- 2018-05-16 CN CN201810469404.3A patent/CN1084572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659075U (zh) * | 2013-10-24 | 2014-06-18 |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站场车辆调度系统 |
CN106652134A (zh) * | 2016-12-19 | 2017-05-10 |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公交场站车辆识别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7832860A (zh) * | 2017-11-06 | 2018-03-23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客货滚装港口智慧生产作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57218A (zh) | 2018-08-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57218B (zh) | 多站式流程化集装箱码头闸口管控系统 | |
CN108516357B (zh) | 自动化集装箱装卸码头 | |
CN108502552B (zh) | 一种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堆场 | |
CN108466844B (zh) | 一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 |
US7987017B2 (en)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improving container flow in a port facility | |
CN101839082B (zh) | 停车系统、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触发装置 | |
CN109615719B (zh) | 基于道路安全监控系统的货运车辆不停车收费系统及方法 | |
CA2952156C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control | |
CN208309436U (zh) | 集装箱码头多站式闸口 | |
US8710955B2 (en) | Automated gate system | |
JP5329665B2 (ja) | コンテナ、特に標準コンテナ用の倉庫における荷役方法 | |
JP6810327B2 (ja) | 情報通信技術を活用したコンテナ輸送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14154928B (zh) | 一种防作弊的货车计重系统 | |
JP6863652B2 (ja) |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 |
JP2019163170A (ja) | 情報通信技術を活用したコンテナ荷役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ナ荷役システム | |
CN110322204A (zh) | 汽车站智能管理系统 | |
CN210836555U (zh) | 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入口治超检测系统 | |
CN208307934U (zh) | 一种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堆场 | |
JP7071251B2 (ja) | 自動運転車混在駐車場 | |
CN211312308U (zh) | 一种集装箱码头多站式闸口 | |
CN210858176U (zh) | 一种客车立体车库 | |
JP3883464B2 (ja) | 機械式駐車設備 | |
JP3664965B2 (ja) | 道路課金システム及び路側装置 | |
JP7410076B2 (ja) |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 |
CN114241755B (zh) | 一种园区车辆实时优化调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12 Jingba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NEW QIANWAN CONTAINER TERMI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city of north port green road 266000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No. 6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NEW QIANWAN CONTAINER TERMINAL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