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3354B -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3354B
CN108443354B CN201810581448.5A CN201810581448A CN108443354B CN 108443354 B CN108443354 B CN 108443354B CN 201810581448 A CN201810581448 A CN 201810581448A CN 108443354 B CN108443354 B CN 108443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eccentric
contact
ring
spe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14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3354A (zh
Inventor
李军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u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u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u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u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14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3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3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3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包括偏心轴凸轮组件和支撑环,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包括带有偏心孔的凸轮、异形弧块、偏心轮和支撑轴,所述凸轮包括弧面端和凸齿端,且所述凸轮的偏心孔靠近所述弧面端,所述凸轮的弧面端嵌置于所述异形弧块内,所述异形弧块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孔,每个所述圆孔内均安装有所述偏心轮,所述异形弧块绕所述凸轮的弧面端转。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结构简单,传动扭矩大,锁合可靠,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且实现了低转速非接触分离超越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超越离合器,又名单向离合器、逆止器或单向轴承等。目前的超越离合器分为棘轮超越离合器、滚柱超越离合器和楔块超越离合器三种,而楔块超越离合器又分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和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特别是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由于优越的性能和较好的使用的效果,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在低速运行时,楔块在弹簧作用下与内外环保持接触,当超越转速提高达到某一速度时,偏心楔块的离心力矩克服弹簧和其他阻力矩,使楔块径向外移与内外环工作面脱开,楔块与内外环之间形成一个微小间隙,从而避免了摩擦与磨损,离合器实现非接触超越工作,而此时的离合器不发热,阻尼力矩小。
然而,在上述情况下,目前的超越离合器存在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和组装的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超越离合器的楔块与内外环为高副线接触,接触应力大,传动扭矩小,容易磨损。
另外,现有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在低速分离转动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偏心楔块仍然与内外环接触摩擦,这造成了分离转动时的工作件的转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用以解决现有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传动扭矩较小,容易磨损,且其在低速超越工作时仍存在接触摩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设置于所述外环内,且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之间形成滚道,所述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还包括偏心轴凸轮组件和支撑环,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滚道内。需要说明的是,滚道为内环和外环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偏心轴凸轮组件在该空间内相应的位置进行活动。
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包括带有偏心孔的凸轮、异形弧块、偏心轮和支撑轴,所述凸轮包括弧面端和凸齿端,且所述凸轮的偏心孔靠近所述弧面端,所述凸轮的弧面端嵌置于所述异形弧块内,所述异形弧块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孔,且两个所述圆孔位于所述凸轮的两侧,每个所述圆孔内均安装有与所述异形弧块转动连接的所述偏心轮,所述支撑轴依次穿过位于所述凸轮一侧的所述偏心轮的偏心孔、所述凸轮的偏心孔、位于所述凸轮另一侧的所述偏心轮的偏心孔,所述支撑轴分别与所述凸轮和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以所述支撑轴为轴心转动并带动所述偏心轮在所述圆孔内转动,从而改变所述异形弧块外弧面到所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轴、凸轮和偏心轮也可以为一体设置,凸轮摆动带动支撑轴转动,同时,支撑环对支撑轴进行径向限位,支撑轴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在异形弧块的圆孔内进行转动,因为偏心轮为偏心结构,所以偏心轮在圆孔内进行转动时,对所述异形弧块外弧面到所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产生影响。
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通过所述凸轮的凸齿端与所述内环或所述外环啮合,所述异形弧块外弧面到所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最大时,所述异形弧块的外弧面与所述外环或所述内环摩擦接触;
所述支撑环分别设置于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的两侧,且所述支撑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轴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支撑轴的两轴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撑环滑动配合,所述支撑环用于对所述支撑轴进行径向限位。
优选地,所述内环为外周带有多个凹槽的内星轮,沿所述内环的外侧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偏心轴凸轮组件,每个所述凸轮的凸齿端通过所述凹槽均与所述内环啮合。
优选地,所述内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8-20个,且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的数量对应设置为8-20个。
优选地,所述内星轮为外齿轮,所述凸轮的凸齿端设有多个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轮齿。
优选地,所述外环为内周带有多个凹槽的外星轮,沿所述外环的内侧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偏心轴凸轮组件,每个所述凸轮的凸齿端通过所述凹槽均与所述外环啮合。
优选地,所述外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8-20个,且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的数量对应设置为8-20个。
优选地,所述外星轮为内齿轮,所述的凸齿端设有多个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的轮齿。
优选地,所述凸轮的轮齿的个数为3-6个。
优选地,所述内环的内表面设置有键槽。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包括内环、外环、位于内环和外环之间的偏心轴凸轮组件以及支撑环,偏心轴凸轮组件通过凸轮的凸齿端与内环或外环啮合,同时,偏心轴凸轮组件通过异形弧块的外弧面与外环或内环摩擦接触,而支撑环位于支撑轴的两轴端且与支撑轴滑动配合,支撑环用于对偏心轴凸轮组件进行限位。
当偏心轴凸轮组件通过凸轮的凸齿端与内环啮合,同时,异形弧块外弧面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最大时,异形弧块的外弧面与外环或内环摩擦接触,当异形弧块外弧面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变小时,异形弧块的外弧面与外环或内环之间有间隙。
当内环顺时针转动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转动使异形弧块外弧面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得异形弧块的外弧面与外环摩擦接触,进而使得外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偏心轴凸轮组件、支撑环、内环一起转动;当外环固定时,异形弧块的外弧面与外环内表面的摩擦力阻止内环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超越离合器起到逆止器的作用;当内环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滞后于外环转速时,内环带动偏心轴凸轮组件相对于外环做逆时针转动,凸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凸轮转动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转动使异形弧块外弧面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变小,从而使得异形弧块的外弧面与外环存在间隙,内环不传递扭矩,外环呈超越工作状态。
即:当内环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滞后于外环转速时,内环带动偏心轴凸轮组件相对于外环做逆时针转动,同时,异形弧块向内环径向移动使得异形弧块与外环分离,内环不传递扭矩,外环呈超越工作状态,换而言之,当内环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滞后于外环转速时,内环凹槽逆向阻力,使偏心轴凸轮摆动进而使得异形弧块向内环径向位移,异形弧块的外表面与外环形成间隙。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传动时,偏心轴凸轮组件与外环为面接触,从而增加超越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使得偏心轴凸轮组件与外环锁合可靠,杜绝了锁合时楔块的翻块或弹出的情况,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不仅传动结构简单,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而且无弹簧预紧结构实现了低转速非接触分离超越,进而提高了超越离合器的机械效率。
同理,当偏心轴凸轮组件通过凸轮的凸齿端与外环啮合,同时,偏心轴凸轮组件通过异形弧块的外弧面能够与内环摩擦接触。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传动时,偏心轴凸轮组件与内环为面接触,从而增加了偏心轴凸轮组件传递的扭矩,使得偏心轴凸轮组件与内环锁合可靠,杜绝了锁合时楔块的翻块或弹出的情况,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不仅传动结构简单,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而且无弹簧预紧结构实现了低转速非接触分离超越,进而提高了超越离合器的机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1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中外环与内环同时顺时针转动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中外环超越转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偏心轴凸轮组件中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4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环,2-外环,3-滚道,4-偏心轴凸轮组件,401-凸轮,4011-弧面端,4012-凸齿端,4013-凸轮的偏心孔,402-异形弧块,4021-圆孔,403-偏心轮,4031-偏心轮的偏心孔,404-支撑轴,5-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包括内环1和外环2,其中,内环1设置于外环2内,且内环1与外环2之间形成滚道3。
在本实施例中,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还包括偏心轴凸轮组件4和支撑环5,偏心轴凸轮组件4设置于滚道3内。
具体地,如图3所示,结合图6,偏心轴凸轮组件4包括带有偏心孔的凸轮401、异形弧块402、偏心轮403和支撑轴404。其中,凸轮401包括弧面端4011和凸齿端4012,且凸轮的偏心孔4013靠近弧面端4011,凸轮401的弧面端4011嵌置于异形弧块402内;异形弧块402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孔4021,且两个圆孔4021位于凸轮401的两侧,每个圆孔4021内均安装有与异形弧块402转动连接的偏心轮403;支撑轴404依次穿过位于凸轮401一侧的偏心轮的偏心孔4031、凸轮的偏心孔4013、位于凸轮401另一侧的偏心轮的偏心孔4031,支撑轴404分别与凸轮401和偏心轮403固定连接,且凸轮401以支撑轴404为轴心转动并带动偏心轮403在圆孔内转动,从而改变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凸轮401与异形弧块402的装配效果如下:具有偏心孔的凸轮401嵌入异形弧块402内,支撑轴404与凸轮401的偏心孔过盈配合,且支撑轴404通过具有偏心孔的偏心轮403与异形弧块402过盈配合,且凸轮401与异形弧块402弧面滑动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轴404、凸轮401和偏心轮403也可以为一体设置,凸轮401摆动带动支撑轴404转动,同时,支撑环5对支撑轴404进行径向限位,支撑轴404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403在异形弧块402的圆孔内进行转动,因为偏心轮403为偏心结构,所以偏心轮403在圆孔内进行转动时,异形弧块402会随着偏心轮403的转动而使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增大或减小,进而使得异形弧块402沿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径向向内或者向外运动。
进一步具体地,偏心轴凸轮组件4通过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与内环1啮合,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最大时,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外环2摩擦接触。
优选地,内环1为外周带有多个凹槽的内星轮,沿内环1的外侧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偏心轴凸轮组件4,每个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通过凹槽均与内环1啮合。带有多个凹槽的内星轮使得内环1与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啮合更加的稳定,且偏心轴凸轮组件4在随着内环1进行转动时,使得异形弧块402更易沿着靠近外环2的径向方向或远离外环2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外环2的各种运动状态。
优选地,内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8-20个,且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数量对应设置为8-20个,在本实施例中,内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10个,且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数量对应设置为10个,这使得内星轮、偏心轴凸轮组件4、外环2相互配合的运动状态更加稳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为单一齿形4012。单一齿形使得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更易和与之配合的凹槽啮合。如图8和图9所示,凸轮401为多齿形扇形,这使得凸轮401形成扇形不完全齿轮。另外,扇形不完全齿轮使得多个凸轮401沿内环1的外侧的圆周方向布置时操作易行,装配简单。
优选地,内环1的内表面设置有键槽。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内环1啮合,主动轴通过所述键槽和内环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支撑环5分别设置于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两侧,且支撑环5设置有与支撑轴404对应的安装孔,支撑轴404的两轴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与支撑环5滑动配合,支撑环5用于对支撑轴404进行径向限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偏心轴凸轮组件4通过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与内环1啮合,凸轮401转动带动偏心轮403转动,偏心轮403转动使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进行改变,当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最大时,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外环摩擦接触,当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变小时,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外环2之间有间隙。同时,支撑环5用于对支撑轴404进行径向限位。
如图4所示,内环1顺时针转动并带动凸轮401转动,凸轮401转动带动支撑环5和偏心轮403转动,同时,偏心轮403转动使得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异形弧块402向外环2径向移动而楔紧于外环2内表面,进而使得外环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偏心轴凸轮组件4、支撑环5、内环1一起转动;当外环2固定时,异形弧块402外弧面与外环2内表面的摩擦力阻止内环1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超越离合器起到逆止器的作用;如图5所示,当内环1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滞后于外环2转速时,内环1带动偏心轴凸轮组件4相对于外环2做逆时针转动,凸轮401及偏心轮403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偏心轮403转动使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变小,从而使得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外环2存在间隙,内环1不传递扭矩,外环2呈超越工作状态。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传动时,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外环2为面接触,从而增加了超越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使得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外环2锁合可靠,杜绝了锁合时楔块的翻块或弹出的情况,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不仅传动结构简单,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而且无弹簧预紧结构实现了低转速非接触分离超越,进而提高了超越离合器的机械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不同部分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原理与实施例1的原理基本相同。
如图7所示,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包括内环1和外环2,内环1设置于外环2内,且内环1与外环2之间形成滚道3。
具体地,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还包括偏心轴凸轮组件4和支撑环5,偏心轴凸轮组件4设置于滚道3内。
具体地,偏心轴凸轮组件4包括带有偏心孔的凸轮401、异形弧块402、偏心轮403和支撑轴404,凸轮401包括弧面端4011和凸齿端4012,且凸轮的偏心孔4013靠近弧面端4011,凸轮401的弧面端4011嵌置于异形弧块402内,异形弧块402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孔4021,且两个圆孔4021位于凸轮401的两侧,每个圆孔4021内均安装有与异形弧块402转动连接的偏心轮403,支撑轴404依次穿过位于凸轮401一侧的偏心轮的偏心孔4031、凸轮的偏心孔4013、位于凸轮401另一侧的偏心轮的偏心孔4031,支撑轴404分别与凸轮401和偏心轮403固定连接,且凸轮401以支撑轴404为轴心转动并带动偏心轮403在圆孔内转动,从而改变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凸轮401与异形弧块402的装配效果如下:具有偏心孔的凸轮401嵌入异形弧块402内,支撑轴404与凸轮401的偏心孔过盈配合,且支撑轴404通过具有偏心孔的偏心轮403与异形弧块402过盈配合,且凸轮401与异形弧块402弧面滑动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轴404、凸轮401和偏心轮403也可以为一体设置,凸轮401摆动带动支撑轴404转动,同时,支撑环5对支撑轴404进行径向限位,支撑轴404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403在异形弧块402的圆孔内进行转动,因为偏心轮403为偏心结构,所以偏心轮403在圆孔内进行转动时,异形弧块402会随着偏心轮403的转动而使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增大或减小,进而使得异形弧块402沿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径向向内或者向外运动。
进一步具体地,偏心轴凸轮组件4通过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与外环2啮合,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最大时,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内环1摩擦接触。
优选地,外环2为内周带有多个凹槽的外星轮,沿外环2的内侧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偏心轴凸轮组件4,每个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通过凹槽均与外环2啮合。带有多个凹槽的外星轮使得外环2与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啮合更加的稳定,且偏心轴凸轮组件4在随着外环2进行转动时,使得异形弧块402更易沿着靠近内环1的径向方向或远离内环1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内环1的各种运动状态。
优选地,外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8-20个,且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数量对应设置为8-20个。在本实施例中,外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10个,且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数量对应设置为10个,这使得外星轮、偏心轴凸轮组件4、内环1三者的运动状态更加稳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为单一齿形4012。单一齿形使得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更易和与之配合的凹槽啮合。如图8和图9所示,凸轮401为多齿形扇形,这使得凸轮401形成扇形不完全齿轮。另外,扇形不完全齿轮使得多个凸轮401沿外环2的内侧的圆周方向布置时操作易行,装配简单。
优选地,内环1的内表面设置有键槽。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外环2啮合并保持有啮合间隙,从动轴通过所述键槽和内环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环5分别设置于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两侧,且支撑环5设置有与支撑轴404对应的安装孔,支撑轴404的两轴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孔与支撑环5滑动配合,支撑环5用于对支撑轴404进行径向限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偏心轴凸轮组件4通过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与外环2啮合并保持有啮合间隙,凸轮401转动带动偏心轮403转动,偏心轮403转动使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的中心的距离进行改变,当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最大时,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内环1摩擦接触,当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变小时,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内环1之间有间隙。同时,支撑环5用于对支撑轴404进行径向限位。
同实施例1的原理一样,外环2顺时针转动并带动偏心轴凸轮组件4转动,偏心轴凸轮组件4转动带动支撑环5转动,同时,偏心轴凸轮组件4转动使异形弧块402向内环1径向移动而楔紧于内环1外表面,进而使得内环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偏心轴凸轮组件4、支撑环5、外环2一起转动;当内环1固定时,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内环1内表面的摩擦力阻止外环2作顺时针方向转动,超越离合器起到逆止器的作用;当外环2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滞后于内环1转速时,外环2带动偏心轴凸轮组件4相对于内环1做逆时针转动,此时,异形弧块402向外环2径向移动使得异形弧块402与内环1分离,外环2不传递扭矩,内环1呈超越工作状态。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传动时,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内环1为面接触,从而增加了偏心轴凸轮组件4传递的扭矩,使得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内环1锁合可靠,杜绝了锁合时楔块的翻块或弹出的情况,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不仅传动结构简单,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而且无弹簧预紧结构实现了低转速非接触分离超越,进而提高了超越离合器的机械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不同部分进行介绍。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内环1啮合,且内环1为外齿轮,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设有多个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轮齿,即凸轮401为不完全齿轮,这使得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内环1的配合更加的简单,使得二者的安装更加的方便易操作,同时也简化了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生产工艺。
优选地,凸轮401的轮齿的个数为3-6个,这不仅使得凸轮401与内环1的啮合更加稳固,也是的使得异形弧块402在运动的过程中向外环2径向移动时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不同部分进行介绍。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环2为内齿轮,凸轮的凸齿端4012设有多个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的轮齿,即凸轮401为不完全齿轮,这使得偏心轴凸轮组件4与外环2的配合更加的简单,使得二者的安装更加的方便易操作,同时也简化了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生产工艺。
优选地,凸轮401的轮齿的个数为3-6个,这不仅使得凸轮401与外环2的啮合更加稳固,也使得异形弧块402在运动的过程中向内环1径向移动时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包括内环(1)和外环(2),所述内环(1)设置于所述外环(2)内,且所述内环(1)与所述外环(2)之间形成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还包括偏心轴凸轮组件(4)和支撑环(5),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4)设置于所述滚道(3)内;
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4)包括带有偏心孔的凸轮(401)、异形弧块(402)、偏心轮(403)和支撑轴(404),所述凸轮包括弧面端(4011)和凸齿端(4012),且所述凸轮的偏心孔(4013)靠近所述弧面端(4011),所述凸轮(401)的弧面端(4011)嵌置于所述异形弧块(402)内,所述异形弧块(402)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孔(4021),且两个所述圆孔(4021)位于所述凸轮(401)的两侧,每个所述圆孔(4021)内均安装有与所述异形弧块(402)转动连接的所述偏心轮(403),所述支撑轴(404)依次穿过位于所述凸轮(401)一侧的所述偏心轮的偏心孔(4031)、所述凸轮的偏心孔(4013)、位于所述凸轮(401)另一侧的所述偏心轮的偏心孔(4031),所述支撑轴(404)分别与所述凸轮(401)和所述偏心轮(403)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401)以所述支撑轴(404)为轴心转动并带动所述偏心轮(403)在所述圆孔内转动,从而改变所述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所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
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4)通过所述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与所述内环(1)或所述外环(2)啮合,所述异形弧块(402)外弧面到所述支撑轴(404)的中心的距离最大时,所述异形弧块(402)的外弧面与所述外环(2)或所述内环(1)摩擦接触;
所述支撑环(5)分别设置于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两侧,且所述支撑环(5)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轴(404)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支撑轴(404)的两轴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撑环(5)滑动配合,所述支撑环(5)用于对所述支撑轴(404)进行径向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为外周带有多个凹槽的内星轮,沿所述内环(1)的外侧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偏心轴凸轮组件(4),每个所述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通过所述凹槽均与所述内环(1)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8-20个,且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数量对应设置为8-20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为外齿轮,所述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设有多个与所述外齿轮啮合的轮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2)为内周带有多个凹槽的外星轮,沿所述外环(2)的内侧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偏心轴凸轮组件(4),每个所述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通过所述凹槽均与所述外环(2)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星轮的凹槽的数量为8-20个,且所述偏心轴凸轮组件(4)的数量对应设置为8-20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2)为内齿轮,所述凸轮(401)的凸齿端(4012)设有多个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的轮齿。
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401)的轮齿的个数为3-6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的内表面设置有键槽。
CN201810581448.5A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Active CN108443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1448.5A CN108443354B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1448.5A CN108443354B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354A CN108443354A (zh) 2018-08-24
CN108443354B true CN108443354B (zh) 2023-08-04

Family

ID=6320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1448.5A Active CN108443354B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335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0231A (en) * 1978-10-06 1980-04-11 Konan Camera Kenkyusho:Kk Mainspring power accumulated quantity indicator
JPS62209230A (ja) * 1986-03-05 1987-09-14 Chuo Manejimento Service Kk 逆入力作用をロツクした回転伝達機構
JP2005180572A (ja) * 2003-12-19 2005-07-07 Toshintec Kk クラッチ
CN103307142A (zh) * 2013-06-17 2013-09-18 李军香 面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CN205101431U (zh) * 2015-11-13 2016-03-23 咸阳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CN105927679A (zh) * 2016-07-13 2016-09-07 董德强 全速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
CN208311316U (zh) * 2018-06-07 2019-01-01 北京独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0231A (en) * 1978-10-06 1980-04-11 Konan Camera Kenkyusho:Kk Mainspring power accumulated quantity indicator
JPS62209230A (ja) * 1986-03-05 1987-09-14 Chuo Manejimento Service Kk 逆入力作用をロツクした回転伝達機構
JP2005180572A (ja) * 2003-12-19 2005-07-07 Toshintec Kk クラッチ
CN103307142A (zh) * 2013-06-17 2013-09-18 李军香 面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CN205101431U (zh) * 2015-11-13 2016-03-23 咸阳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CN105927679A (zh) * 2016-07-13 2016-09-07 董德强 全速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
CN208311316U (zh) * 2018-06-07 2019-01-01 北京独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354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35028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US9005066B2 (en) Motor assembly with speed reducer
CN109154375A (zh) 转矩变动抑制装置、液力变矩器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MX2011009211A (es) Diferencial de traba.
CN104482073A (zh) 行星式超越离合器
CN108443354B (zh)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CN110762136B (zh) 一种离心式超越离合器
CN204284255U (zh) 行星式超越离合器
CN208311316U (zh) 一种非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JP6168523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5169794B2 (ja) クラッチ機構付増速装置
CN105952812A (zh) 非接触式滚柱超越离合器
CN103968026B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US3904004A (en) Overrunning clutch
CN103307142A (zh) 面接触式超越离合器
EP0968377A1 (en) Ratchet mechanism
KR101183827B1 (ko) 고속회전용 에어 클러치
JP2017180408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CN205605685U (zh) 超越离合器以及具有该超越离合器的机器
JP4894574B2 (ja) プーリユニット
CN112178072B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CN204082987U (zh) 超越离合器
JPH07508822A (ja) 内成形部を有する2つのリングとリングの外側を転動する1つの転動部材とを有する遊星ローラ伝動装置
JP6398271B2 (ja) 摩擦ローラ式減速機
CN212616008U (zh) 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