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9723A -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9723A
CN108419723A CN201810229703.XA CN201810229703A CN108419723A CN 108419723 A CN108419723 A CN 108419723A CN 201810229703 A CN201810229703 A CN 201810229703A CN 108419723 A CN108419723 A CN 108419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grouper
carbon dioxide
narcosis
anesthesia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97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秀萍
秦小明
章超桦
陈建平
朱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2297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97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9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9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 鲜活的海水石斑鱼于海水中停食暂养2~6h;S2. 麻醉液准备:另取海水,向其中持续充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使水体pH达到5.6~5.8,二氧化碳浓度为70~140mg/L;S3. 经停食暂养的海水石斑鱼转移到S2的麻醉液中浸泡,待鱼体侧翻,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使海水石斑鱼快速进入麻醉状态,并保证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在离水条件下高存活率的保持超过7h,且只需要将其放入新鲜海水中,即可在15min内恢复正常,并对鱼体肌肉、血液的pH值无影响,对鱼体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本发明所述方法适用于海水石斑鱼养殖、流通中的外科手术、检查采样及无水运输等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石斑鱼麻醉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石斑鱼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其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海水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海水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因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海水石斑鱼在养殖流通过程中会进行一些离水操作,如:外科手术、检查采样及移动运输等,在操作时需要对鱼体进行麻醉处理。目前市场中常用的麻醉剂主要有:MS-222和丁香酚类,这两类麻醉剂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都会对鱼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与药物残留,影响鱼类的食用安全性,因此鱼体在上市之前均有一定的休药期,如MS-222为21天,丁香酚类为7天,延迟了鱼的销售期。
另外,海水石斑鱼产于海域,由于产销地域跨度大、保活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其运输成本高、运输过程中石斑鱼的死亡率较高,从而导致了石斑鱼的成本增加,不利用其销售市场的发展。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的麻醉剂是提高石斑鱼经济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无水运输是一种可降低鱼类运输成本的新型运输方法,而无水运输方式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在运输过程中鱼的状态,一般是让鱼处于休眠或者麻醉状态,从而保证可以进行无水运输。
目前,除麻醉剂外,还未见海水石斑鱼二氧化碳麻醉方法的报道,因此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存活率高的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对海水石斑鱼的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所述麻醉方法通过二氧化碳海水浸泡法,使海水石斑鱼顺利进入麻醉状态,呼吸频率下降,进而可在离水条件下高存活率的保持超过7h;此外,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能够快速、简单的恢复正常,且恢复后的海水石斑鱼可安全食用,无任何的副作用和休药期。
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S1. 鲜活的海水石斑鱼于海水中停食暂养2~6h;
S2. 麻醉液准备:另取海水,向其中持续充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使水体pH达到5.6~5.8,二氧化碳的浓度为70~140mg/L;
S3. 经停食暂养的海水石斑鱼转移到S2的麻醉液中浸泡,待鱼体侧翻,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
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二氧化碳浓度的麻醉液浸泡海水石斑鱼,可使海水石斑鱼成鱼能够快速顺利地进入麻醉状态,在无水条件下,保证存活率高于92%时,麻醉状态保持超过7h,成活率高于90%时,麻醉状态保持超过7.5h;且处于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只需要将其放入常温海水新鲜中,即可在15min之内恢复到正常游泳状态,且对鱼体肌肉、血液的pH值无影响,对鱼体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当二氧化碳浓度太高时,鱼体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消耗能量,影响鱼体的营养与麻醉状态保持时间;二氧化碳浓度太低,鱼体不能迅速进入麻醉状态,需要消耗的时间长,而且在无水条件下,麻醉状态不稳定、保持时间较短;若延长无水条件的保持时间,则存活率大大降低。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溶解氧为6.5~7.5mg/L;更优选地为7.0~7.5mg/L。
优选地,步骤S3中进入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的呼吸频率为15~18次/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20~140mg/L;更优选地为140mg/L。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pH为5.6。在此条件下鱼体在短时间内全部进入麻醉状态,放入新鲜海水中均能在15min之内完全恢复正常的游泳与呼吸状态。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水温23~28℃;更优选地为25℃。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当海水石斑鱼的体重为350~1500g时,在麻醉液中浸泡的时间为10~30min;步骤S3中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放常规入海水中,即可在15min内恢复到正常状态。更优选地,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在常规海水中,在10min内恢复正常,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若浸泡时间太长的话,鱼体体表会受到酸性水体的影响而出现损伤,不利于鱼体的存活与后期的商业销售。
更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海水石斑鱼在23~28℃麻醉液中浸泡的时间为10~15min;在常规海水中3~5min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
优选地,所述海水石斑鱼为珍珠龙胆石斑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控制麻醉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海水石斑鱼快速顺利地进入麻醉状态,并能保证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在离水条件下存活超过7h时保证存活率高于92%,甚至在离水条件下存活超过7.5h时存活率高于90%;且处于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只需要将其放入常温新鲜海水中,即可在15min之内恢复到正常游泳状态。此麻醉方法对鱼体肌肉、血液的pH值均无影响,对鱼体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的麻醉方法。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运用在海水石斑鱼成鱼的离水操作与无水运输中,适用于海水石斑鱼养殖与流通中的外科手术、检查采样及移动运输等离水条件下人工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 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 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1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过程如下:
(1)选50尾体型大小均一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体重550g),放入实验室保活运输系统中(保活运输系统配备旋流式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机械过滤器、制冷机、容积为1立方米的PP暂养池)。鱼体在保活运输系统中25℃、330L天然净化海水、停食暂养2h。
(2)麻醉液的准备:取50L塑料框,加入15L新鲜养殖海水,连续充氧,放入CO2气体充气石,打开CO2气体,保持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40mg/L,使水体pH达到5.6,调低CO2气体流量使水体pH值维持稳定,并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为7.0~7.5mg/L。
(3)将50条珍珠龙胆石斑鱼放入麻醉液中,鱼体能进入麻醉状态,身体侧翻,呼吸频率下降至15~18次/min,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可进行离水操作。其中,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全部鱼体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10.3min。
将上述处于麻醉状态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离水放置于温度为22~28℃条件下,保证湿度90%以上,放置7h后,将其放入新鲜充气的海水中进行复活,3min左右即可全部恢复到正常游泳状态,且鱼体的外观、行为均无明显变化,肌肉与血液pH值也无显著变化;当无水状态下保持7.2h时,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为96%;当无水状态下保持8h时,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为90%。
实施例2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体重为393g。
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9.7min左右;复活时间为2.9min。
实施例3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体重为737g,麻醉液的pH值为5.65,二氧化碳浓度为130mg/L。
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16.8min;复活时间为3.5min。
实施例4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体重为1050g。
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27.0min;复活时间为3.9min。
实施例5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体重为503g,麻醉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70mg/L,pH值为5.8。
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16.2min;复活时间为1.5min。
实施例6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体重为525g,麻醉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20mg/L,pH值为5.68。
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12.4min;复活时间为2.6min。
实施例7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麻醉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90mg/L,pH值为5.75。
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13.8min;复活时间为2.2min。
对比例1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主要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麻醉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60mg/L,pH为6.0。
珍珠龙胆石斑鱼从放入麻醉液中开始计时,到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为29.0min;复活时间为0.7min。
对比例2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主要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平均体重为550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在麻醉液中浸泡时间为5min。
将上述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中麻醉状态珍珠龙胆石斑鱼离水放置于温度为22~28℃条件下,保证湿度90%以上,观察其保持6h、7h和7.5h后的存活率。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中石斑鱼二氧化碳的测试结果
通过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比较可知,当麻醉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70~140mg/L时,珍珠龙胆石斑鱼能够快速的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且能在无水条件下保持的时间更长、存活率更高。若二氧化碳的浓度过低,则珍珠龙胆石斑鱼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进入麻醉状态,且从其恢复时间可看出其麻醉状态不稳定;在无水条件下保持相同时间后,其存活率大大降低。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7,可知当麻醉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时,相同体重的珍珠龙胆石斑鱼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且通过比较实施例1、5、6和7,可知麻醉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珍珠龙胆石斑鱼进入稳定麻醉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而当珍珠石斑鱼的体重不同时,其在麻醉液中的需要浸泡的时间不同;从实施例1~4可发现,体重越重时,珍珠石斑鱼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研究珍珠石斑鱼的体重和其进入麻醉状态需要的时间和恢复需要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体重的珍珠石斑鱼在麻醉液中浸泡时间的和恢复时间的对应关系
从表2中可知,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和恢复时间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的,但体重和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或恢复时间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性关系。当珍珠石斑鱼的体重为1450g左右时,其进入麻醉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为30min,而在实际销售市场上,大多数海水石斑鱼的体重一般在350~1500g范围内。因此,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实际销售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海水石斑鱼均能在30min内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S1. 鲜活的海水石斑鱼于海水中停食暂养2~6h;
S2. 麻醉液准备:另取海水,向其中持续充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使水体pH达到5.6~5.8,二氧化碳的浓度为70~140mg/L;
S3. 经停食暂养的海水石斑鱼转移到S2的麻醉液中浸泡,待鱼体侧翻,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溶解氧为6.5~7.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进入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的呼吸频率为15~18次/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20~14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pH为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水温23~2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麻醉液的溶解氧为7.0~7.5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当海水石斑鱼的体重为350~1500g时,在麻醉液中浸泡的时间为10~30min;步骤S3中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放常规入海水中,即可在15min内恢复到正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当海水石斑鱼的体重为450~750g时,海水石斑鱼在23~28℃麻醉液中浸泡的时间为10~15min;在常规海水中3~5min恢复到正常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石斑鱼为珍珠龙胆石斑鱼。
CN201810229703.XA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Pending CN1084197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9703.XA CN108419723A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9703.XA CN108419723A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9723A true CN108419723A (zh) 2018-08-21

Family

ID=6315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9703.XA Pending CN108419723A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97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1272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鱼类长途运输的方法
CN111149739A (zh) * 2020-03-07 2020-05-15 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淡水养殖鱼的快速麻醉法
CN113907025A (zh) * 2021-11-03 2022-01-11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保护液及其应用
CN114711172A (zh) * 2022-05-09 2022-07-08 渤海大学 一种海水石斑鱼高密度保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615A (en) * 1987-09-08 1989-02-28 Seitetsu Kagaku Co., Ltd. Method for anesthetizing aquatic animals
CN104221976A (zh) * 2014-10-17 2014-12-2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采用低浓度二氧化碳麻醉罗非鱼的无水保活运输方法
CN105961254A (zh) * 2016-06-12 2016-09-28 广西大学 在夏季无水运输罗非鱼的方法
CN10671919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凡纳滨对虾的无水保活运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615A (en) * 1987-09-08 1989-02-28 Seitetsu Kagaku Co., Ltd. Method for anesthetizing aquatic animals
CN104221976A (zh) * 2014-10-17 2014-12-2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采用低浓度二氧化碳麻醉罗非鱼的无水保活运输方法
CN105961254A (zh) * 2016-06-12 2016-09-28 广西大学 在夏季无水运输罗非鱼的方法
CN10671919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凡纳滨对虾的无水保活运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淑莲等: "《病理生理学实验》", 31 May 2017, 河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1272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鱼类长途运输的方法
CN111149739A (zh) * 2020-03-07 2020-05-15 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淡水养殖鱼的快速麻醉法
CN113907025A (zh) * 2021-11-03 2022-01-11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保护液及其应用
CN113907025B (zh) * 2021-11-03 2022-11-08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保护液及其应用
CN114711172A (zh) * 2022-05-09 2022-07-08 渤海大学 一种海水石斑鱼高密度保活方法
CN114711172B (zh) * 2022-05-09 2023-07-25 渤海大学 一种海水石斑鱼高密度保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9723A (zh)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二氧化碳麻醉方法
Fivelstad et al.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on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smolts at constant pH in bicarbonate rich freshwater
Suski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the recovery of largemouth bass from exercise: implications for live–release angling tournaments
CN103988804B (zh) 一种长鳍吻鮈长途运输的安全方法及运输装置
JP5897133B2 (ja) 魚介類の麻酔方法および装置
Dong et al. Effects of air-exposure stress on the survival rate and physiology of the swimming crab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Spicer et al. Do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piratory regulation always accompany the transition from pelagic larvae to benthic fossorial postlarvae in the Norway lobster Nephrops norvegicus (L.)?
CN104521810B (zh) 一种海马麻醉及运输方法
CN108719147A (zh) 一种海水石斑鱼的长途运输方法
CN108477031A (zh) 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
CN104381166A (zh)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
CN105123585A (zh) 一种大闸蟹的保活运输方法
Lek et al. Effects of nitrit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growth in clown knifefish (Chitala ornata, Gray 1831)
JPH0242443B2 (zh)
CN105248355A (zh) 一种石斑鱼幼鱼的运输方法
CN110402860B (zh) 一种虾无水保活运输的方法
JP2014039514A (ja) 魚介類の麻酔方法および装置
Samet et al. Tolerance and respiration of the prawn (Penaeus japonicus) under cold air conditions
CN104430146A (zh) 一种甲鱼的繁育方法
CN104396815B (zh) 一种渔用电化水在运输草鱼或鲫鱼成鱼中的应用
CN115720862A (zh) 一种提高松江鲈放流成活率的野化训练养殖方法
CN107646760A (zh) 一种银鲳幼鱼的养殖方法
Musa et al. The effects of oxygen satur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and feed conversion of aquaculture fish
CN114009375B (zh) 一种海水鱼类淡化养殖方法
Fang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photoperiod on growth, aerobic scope, and hypoxia tolerance of Atlantic and coho salmon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