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2823A -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72823A CN108372823A CN201810178885.2A CN201810178885A CN108372823A CN 108372823 A CN108372823 A CN 108372823A CN 201810178885 A CN201810178885 A CN 201810178885A CN 108372823 A CN108372823 A CN 1083728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ident
- wrecking truck
- traffic
- vehicle
- emergency mana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5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cranes for self-loading or self-unloading
- B60P1/5438—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cranes for self-loading or self-unloading with a moveable base
- B60P1/5457—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cranes for self-loading or self-unloading with a moveable base attached to the loading platform or simil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12—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salvaging damage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属于交通抢险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抢险车本体,所述抢险车本体包括驾驶室、运输平台、后车体和车轮;后车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和横向牵引钩;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左右侧壁内侧宽度至少大于轿车宽度;后车体上端固定有横梁,横梁下方均吊置有固定吊钩;运输平台内设置有灭火装置和起重装置,所述抢险车本体上还设置有扶梯、支撑装置、警示灯、探照灯和信号灯。本发明利用自身高度和宽度优势,可以快速穿过交通拥堵路段到达事故发生点,并快速处理事故车辆,使正常车辆从抢险车本体下方通行,极大的缩短了交通拥堵时间,且功能多样,能应对不同情景的交通事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抢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等作为代步工具越来越普及,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道路拥堵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尤其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道路拥堵,常常会长达数个小时之久,交通事故严重时,偶尔会出现事故车辆起火的情况,处理时间更长。目前处理事故车辆的方式一般为使用吊车将事故车辆吊到拖车上拖离事故现场,到时遇到严重的交通事故时,由于道路拥堵,拖车很难通过拥堵路段到达事故现场,给道路疏通带来了极大困难。
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1010298909.1,公告日:2012.10.10,公开了一种轻型交通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厢、连接地板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连接地板位于车厢底部,所述行走部件位于连接地板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连接地板和车厢;所述连接地板离地最小高度至少大于轿车车高,所述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之间间距至少大于轿车车宽,并且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与所述轿车侧面之间的间距足够轿车在其间安全行驶;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身左半部和车身右半部,所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所述连接地板分为多块,分别对应各个车身和车头;所述车头和车身之间、车身和车身之间都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该发明的轻型交通车辆可以实现从车辆上方穿过,但仅作为人员运输工具,不具备解决疏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的能力。
中国专利:201410150167.6,授权公告日:2016.03.30,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液压滑移重叠全封闭式工程抢险车,包括抢险车本体,汽车大箱底盘,车厢前门和汽车后门,抢险车本体内部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设置有液压水泵、便携式火焰切割机,中层设置有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下层设置有路面液压切割机、液压振动夯和液压破碎镐;汽车大箱底盘两侧设置有推拉千斤顶,车厢前门内部设置有前后门锁千斤顶和后门折合千斤顶,抢险车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油泵、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器,后门锁千斤顶的前方依次设置有液压吊车、吊车卷扬机、吊车主支臂千斤顶,抢险车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施工警示灯。该多功能工程抢险车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化,价格低廉,外形美观。但当应用于交通事故抢险中时,无法快速通过拥堵路段到达事故现场,无法实现快速解决交通拥堵的目的。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传统处理事故车辆的方式一般为使用吊车将事故车辆吊到拖车上拖离事故现场,遇到严重的交通事故,由于道路拥堵,拖车很难通过拥堵路段到达事故现场,给道路疏通带来了极大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利用自身高度和宽度优势,可以快速穿过交通拥堵路段到达事故发生点,并利用灭火装置等对事故车辆进行快速处理,使正常车辆从抢险车本体下方通行,极大的缩短了交通拥堵时间。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包括抢险车本体,所述抢险车本体包括驾驶室、后车体和车轮,所述驾驶室位于所述抢险车本体前部,所述车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抢险车本体下端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车轮为独立驱动;所述抢险车本体还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位于所述驾驶室与所述后车体之间,所述运输平台用于运送施工救援人员和救援相关器材;所述运输平台内设置有灭火装置,用于对着火事故车辆的应急灭火处理;所述后车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升降,所述后车体前侧壁内侧设置有可向后延伸的横向牵引钩,所述横向牵引钩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向后拉伸和收紧;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左右侧壁内侧宽度至少大于轿车宽度,一般轿车高度为1.4m~1.6m,宽度为1.6m~1.8m,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在1.4m~1.6m以上,左右侧壁内侧宽度在1.6m~1.8m以上,可以从轿车上面行驶过去而不碰到轿车顶部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体上端横向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横梁下方均吊置固定有固定吊钩,所述固定吊钩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升降功能,每个所述横梁下方的所述固定吊钩数量均为两个,分别位于靠近所述横梁左右两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平台内还设置有起重装置,用于将事故车辆调正。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体上部呈框架结构,可以减轻所述抢险车本体自身重量,同时节约生产材料成本和燃料成本,所述升降平台吊置固定在所述后车体的顶部框架上,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升降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抢险车本体侧面竖直固定有扶梯,所述扶梯上端通向所述运输平台,便于施工救援人员上下,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抢险车本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施工救援时支撑本实施例的交通事故抢险车,减轻所述车轮负载,保护所述车轮安全;所述抢险车本体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装置一一对应分布,保证所述抢险车本体左右两侧受力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抢险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分别位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后车体的顶部,所述警示灯用于在行驶和施工过程中警示行驶车辆和行人,提醒其注意避让,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顶部的前侧设置有探照灯,所述探照灯的数量4为个,分别通过两个支架固定在所述驾驶室顶部,用于夜间或雾天行驶和施工时照明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抢险车本体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抢险车本体前端和后端的左右两侧中间高度位置,所述信号灯由红灯、黄灯、绿灯组成,红灯表示停止,黄灯表示准备,绿灯则表示通行。所述信号灯用于指挥事故现场交通,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到事故发生点,行驶期间开启警示灯;
步骤二、将信号灯调至红色灯亮,示意禁止通行;
步骤三、事故车辆的处理过程:
A、利用灭火装置将事故车辆上的火扑灭;
B、利用起重装置将事故车辆位置调正;
C、将升降平台降至水平地面上,用横向牵引钩将事故车辆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上;
D、将固定吊钩分别固定在事故车辆左右两侧;
E、将所述升降平台和所述固定吊钩同时提升至抢险车本体底盘高度以上位置;
步骤四、将信号灯调至绿色灯亮,示意正常通行,恢复交通道路畅通;
步骤五、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离事故现场。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左右侧壁内侧宽度至少大于轿车宽度,能够利用自身高度和宽度优势,快速穿过交通拥堵路段到达事故发生点处理事故车辆,使正常车辆从抢险车本体下方通行,极大的缩短了交通拥堵时间;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后车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后车体前侧壁内侧设置有可向后延伸的横向牵引钩,通过横向牵引钩和升降平台的配合,可实现对事故车辆的快速处理,减少交通拥堵时间,且安全可靠;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运输平台内设置有灭火装置,能够应用于事故车辆起火情景下的交通事故应急处理,事故处理应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抢险车本体还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位于所述驾驶室与所述后车体之间,所述运输平台可用于运送施工救援人员和救援相关器材;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运输平台内设置有起重装置,所述用于将侧翻的事故车辆调正;所述起重装置与所述横向牵引钩和升降平台配合,可以实现不同情况下的交通事故处理,使本交通事故抢险车应用更广;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后车体上部呈框架结构,可以减轻所述抢险车本体自身重量,同时节约生产材料成本和燃料成本;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后车体上端横向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均吊置固定有固定吊钩,所述固定吊钩可以稳定所述升降平台上的事故车辆,同时分担一部分事故车辆的重量,使得事故处理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抢险车本体侧面竖直固定有扶梯,所述扶梯上端通向所述运输平台,便于施工救援人员上下,更安全可靠;
(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抢险车本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的交通事故抢险车,减轻所述车轮负载,保护所述车轮安全,且所述抢险车本体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装置一一对应分布,以保证所述抢险车本体左右两侧受力平衡;
(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抢险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分别位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后车体的顶部,所述警示灯用于在行驶和施工过程中警示行驶车辆和行人,提醒其注意避让,以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驾驶室顶部的前侧设置有探照灯,用于夜间或雾天行驶和施工时照明使用,使得本交通事故抢险车能够适用于雾天和夜间作业;
(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所述抢险车本体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信号灯,用于指挥事故现场交通,以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能够快速、安全的转移事故车辆,第一时间疏通交通道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中:1、驾驶室;2、运输平台;3、后车体;4、车轮;5、起重装置;6、升降平台;7、横梁;8、横向牵引钩;9、支撑装置;10、扶梯;11、探照灯;12、警示灯;13、信号灯;14、灭火装置;51、起重吊钩;71、固定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如图1、3所示,包括抢险车本体,所述抢险车本体包括驾驶室1、后车体3和车轮4,所述驾驶室1位于所述抢险车本体前部,所述车轮4分别固定在所述抢险车本体下端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车轮4为独立驱动;所述抢险车本体还包括运输平台2,所述运输平台2位于所述驾驶室1与所述后车体3之间,所述运输平台2用于运送施工救援人员和救援相关器材;所述运输平台2内设置有灭火装置14,用于对着火事故车辆的应急灭火处理,所述灭火装置14为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本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装置14为泡沫灭火器,能够适用于A类火灾和部分B类火灾的灭火处理;所述后车体3内设置有升降平台6,所述升降平台6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升降,所述后车体3前侧壁内侧设置有可向后延伸的横向牵引钩8,所述横向牵引钩8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向后拉伸和收紧;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左右侧壁内侧宽度至少大于轿车宽度,一般轿车高度为1.4m~1.6m,宽度为1.6m~1.8m,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在1.4m~1.6m以上,左右侧壁内侧宽度在1.6m~1.8m以上,可以从轿车上面行驶过去而不碰到轿车顶部和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为2m,左右侧壁内侧宽度为3.3m,整体宽度约为单个标准车道宽度,一般中小型车辆均可从所述抢险车本体下方正常行驶通过。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的应用方法为:
步骤一、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到事故发生点,交通事故抢险车从某一车道的拥堵车流上方穿过;
步骤二、事故车辆的处理过程:
A、用灭火装置14将事故车辆上起火部位的火扑灭;
B、将升降平台6降至水平地面上;
C、用横向牵引钩8将事故车辆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6上;
D、将所述升降平台6提升至抢险车本体底盘高度以上位置,恢复其下方车道畅通;
步骤三、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离事故现场。
如果事故车辆未发生起火现象,则省去步骤二中的A步骤,直接进行下一步。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利用自身高度和宽度优势,能够快速穿过交通拥堵路段到达事故发生点,并快速处理事故车辆,使正常车辆从抢险车本体下方通行,极大的缩短了交通拥堵时间;同时,设置有灭火装置14,使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能够应用于事故车辆起火时的交通事故处理,应用范围广。
实施例2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后车体3上端横向固定有横梁7,所述横梁7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7为两个;所述横梁7下方均吊置固定有固定吊钩71,所述固定吊钩71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升降功能,每个所述横梁7下方的所述固定吊钩71数量均为两个,分别位于靠近所述横梁7左右两端位置。当事故车辆被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6上后,用所述固定吊钩71固定住事故车辆的左右两侧,然后控制所述升降平台6和所述固定吊钩71同时上升。所述固定吊钩71用于稳定所述升降平台6上的事故车辆,同时分担一部分事故车辆的重量,使得事故处理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实施例3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或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运输平台2内还设置有起重装置5,本实施例中所述起重装置5为可伸缩悬臂式液压起重机。所述起重装置5上设置有起重吊钩51,用于勾住事故车辆。当事故车辆出现翻车等情况时,无法直接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6上,此时可先使用所述起重装置5上的所述起重吊钩51将事故车辆勾住后吊起调正,再利用所述横向牵引钩8将事故车辆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6上,从而完成事故车辆的装车转移,恢复交通通畅。
实施例4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至3任一,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后车体3上部呈框架结构,可以减轻所述抢险车本体自身重量,同时节约生产材料成本和燃料成本;所述升降平台6吊置固定在所述后车体3的顶部框架上,通过电动葫芦收放绳索实现升降功能。
实施例5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侧面竖直固定有扶梯10,所述扶梯10上端通向所述运输平台2,便于施工救援人员上下,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6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至5任一,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9,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9为液压千斤顶装置,用于施工救援时支撑本实施例的交通事故抢险车,减轻所述车轮4负载,保护所述车轮4安全;所述抢险车本体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装置9一一对应分布,保证所述抢险车本体左右两侧受力平衡。所述支撑装置9的数量在2个及以上,具体数量根据交通事故抢险车重量和长度确定,本实施例中为6个。
实施例7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至6任一,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12,所述警示灯12分别位于所述驾驶室1和所述后车体3的顶部,所述警示灯12用于在行驶和施工过程中警示行驶车辆和行人,提醒其注意避让,避免二次事故发生。所述警示灯12数量越多警示效果越好,本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灯12数量为8个。
实施例8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至7任一,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驾驶室1顶部的前侧设置有探照灯11,所述探照灯11的数量为4个,分别通过两个支架固定在所述驾驶室1顶部,用于夜间或雾天行驶和施工时照明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探照灯11为无线遥控探照灯,方便检修和使用。
实施例9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至8任一,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信号灯13,所述信号灯13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抢险车本体前端和后端的左右两侧中间高度位置,所述信号灯13由红灯、黄灯、绿灯组成,红灯表示停止,黄灯表示准备,绿灯则表示通行。所述信号灯13用于指挥事故现场交通,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到事故发生点,行驶期间开启警示灯12;行驶过程中交通事故抢险车利用自身高度和宽度优势,从拥堵车辆上方穿过,可快速到达事故现场;行驶过程中开启警示灯12,用于警示附近车辆和行人,避免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步骤二、将信号灯13调至红色灯亮,示意禁止通行;
步骤三、事故车辆的处理过程:
A、利用灭火装置14将事故车辆上的火扑灭;
B、利用起重装置5将事故车辆位置调正;
C、将升降平台6降至水平地面上,用横向牵引钩8将事故车辆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6上;
D、将固定吊钩71分别固定在事故车辆左右两侧;
E、将所述升降平台6和所述固定吊钩71同时提升至抢险车本体底盘高度以上位置,此时所述横向牵引钩8和所述固定吊钩71均处于拉紧状态,用于稳定事故车辆;
步骤四、将信号灯13调至绿色灯亮,示意正常通行,恢复交通道路畅通;
步骤五、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离事故现场。
本实施例的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能够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并展开对事故车辆的处理,缩短处理时间,进而缩短交通拥堵时间,处理交通事故高效快速,且安全可靠。
实施例10
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应用情景为夜间交通事故或雾天交通事故处理,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开启探照灯11,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到事故发生点,行驶期间开启警示灯12;行驶过程中交通事故抢险车利用自身高度和宽度优势,从拥堵车辆上方穿过,可快速到达事故现场;行驶过程中开启警示灯12,用于警示附近车辆和行人,避免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步骤二、将信号灯13调至红色灯亮,示意禁止通行;
步骤三、事故车辆的处理过程:
A、利用灭火装置14将事故车辆上的火扑灭;
B、利用起重装置5将事故车辆位置调正;
C、将升降平台6降至水平地面上,用横向牵引钩8将事故车辆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6上;
D、将固定吊钩71分别固定在事故车辆左右两侧;
E、将所述升降平台6和所述固定吊钩71同时提升至抢险车本体底盘高度以上位置,此时所述横向牵引钩8和所述固定吊钩71均处于拉紧状态,用于稳定事故车辆;
步骤四、将信号灯13调至绿色灯亮,示意正常通行,恢复交通道路畅通;
步骤五、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离事故现场。本实施例的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能够应对多种情况的交通事故,且均能快速、安全的处理事故车辆,完成交通疏导。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包括抢险车本体,所述抢险车本体包括驾驶室(1)、后车体(3)和车轮(4),所述驾驶室(1)位于所述抢险车本体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还包括运输平台(2),所述运输平台(2)位于所述驾驶室(1)与所述后车体(3)之间,所述运输平台(2)内设置有灭火装置(14);所述后车体(3)内设置有升降平台(6),且前侧壁内侧设置有可向后延伸的横向牵引钩(8);所述抢险车本体底盘的高度至少大于轿车高度,左右侧壁内侧宽度至少大于轿车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体(3)上端横向固定有横梁(7),所述横梁(7)下方均吊置固定有固定吊钩(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平台(2)内还设置有起重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体(3)上部呈框架结构,所述升降平台(6)吊置固定在所述后车体(3)的顶部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侧面竖直固定有扶梯(10),所述扶梯(10)上端通向所述运输平台(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9),且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装置(9)一一对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警示灯(12),所述警示灯(12)分别位于所述驾驶室(1)和所述后车体(3)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顶部的前侧设置有探照灯(1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车本体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信号灯(13)。
10.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一、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到事故发生点,行驶期间开启警示灯(12);
步骤二、将信号灯(13)调至红色灯亮,示意禁止通行;
步骤三、事故车辆的处理过程:
A、利用灭火装置(14)将事故车辆上的火扑灭;
B、利用起重装置(5)将事故车辆位置调正;
C、将升降平台(6)降至水平地面上,用横向牵引钩(8)将事故车辆牵引至所述升降平台(6)上;
D、将固定吊钩(71)分别固定在事故车辆左右两侧;
E、将所述升降平台(6)和所述固定吊钩(71)同时提升至抢险车本体底盘高度以上位置;
步骤四、将信号灯(13)调至绿色灯亮,示意正常通行,恢复交通道路畅通;
步骤五、将交通事故抢险车开离事故现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78885.2A CN108372823A (zh) | 2018-03-05 | 2018-03-05 |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78885.2A CN108372823A (zh) | 2018-03-05 | 2018-03-05 |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72823A true CN108372823A (zh) | 2018-08-07 |
Family
ID=63016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78885.2A Withdrawn CN108372823A (zh) | 2018-03-05 | 2018-03-05 |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7282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81815A (zh) * | 2018-11-09 | 2019-02-26 |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
CN111619421A (zh) * | 2020-06-09 | 2020-09-04 | 朱慧芬 | 一种方便装卸货的货车车厢 |
CN114734898A (zh) * | 2022-05-09 | 2022-07-12 | 武汉理工大学 | 全自动搬运车 |
-
2018
- 2018-03-05 CN CN201810178885.2A patent/CN10837282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81815A (zh) * | 2018-11-09 | 2019-02-26 |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
CN109381815B (zh) * | 2018-11-09 | 2023-08-18 |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
CN111619421A (zh) * | 2020-06-09 | 2020-09-04 | 朱慧芬 | 一种方便装卸货的货车车厢 |
CN114734898A (zh) * | 2022-05-09 | 2022-07-12 | 武汉理工大学 | 全自动搬运车 |
CN114734898B (zh) * | 2022-05-09 | 2023-04-21 | 武汉理工大学 | 全自动搬运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34242U (zh) | 基于方舱的抢险救援消防车 | |
CN108372823A (zh) |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8327603A (zh) | 一种交通事故抢险车及其抢险方法 | |
US20110150613A1 (en) | Integrated Boom/Underlift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 |
AU2012252262A1 (en) | System for determination of a container's position in a vehicle and/or in its trailer to be loaded with containers | |
CN103434434A (zh) | 多功能清障车 | |
CN202320039U (zh) | 抢险救援车 | |
CN105883673A (zh) | 一种集装箱快速机动装卸运输车 | |
CN203807002U (zh) | 隧道救援车 | |
CN107406239B (zh) | 用于iso集装箱的跨车装置 | |
CN103832441B (zh) | 轨道车辆和列车 | |
JP2009249138A (ja) | トラッククレーン | |
CN105236273A (zh) | 轮式汽车吊装机 | |
CN104709154B (zh) | 移动式汽车维修保养工程车 | |
CN208306463U (zh) |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 | |
CN205365374U (zh) | 用于转运车辆的运输车 | |
CN103832506B (zh) | 一种车辆 | |
CN208306456U (zh) | 一种交通事故抢险车 | |
CN218988728U (zh) | 一种隧道维护作业车组 | |
CN105644413A (zh) | 一种多功能排障车 | |
CN207434899U (zh) | 用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车载式升降及水平伸缩式吊装机构 | |
CN203460765U (zh) | 多功能清障车 | |
CN104527492A (zh) | 车辆及其车门登车桥 | |
CN215361587U (zh) | 一种适用于油田专用车的备胎架 | |
CN201296199Y (zh) | 越障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