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1815B -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1815B
CN109381815B CN201811329399.2A CN201811329399A CN109381815B CN 109381815 B CN109381815 B CN 109381815B CN 201811329399 A CN201811329399 A CN 201811329399A CN 109381815 B CN109381815 B CN 109381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layer ladder
longitudinal beam
boom
middl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93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1815A (zh
Inventor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Branch Of Jied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City Jieda Fire 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Branch Of Jied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City Jieda Fire 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Branch Of Jied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Suzhou City Jieda Fire 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Branch Of Jied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93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1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1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1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1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1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esting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for high altitu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5/00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 E06C5/02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属于消防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底层爬梯、中层爬梯、上层爬梯、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和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底层爬梯包括底层爬梯左纵梁、底层爬梯右纵梁、底层爬梯防护栏和底层爬梯踏脚管,中层爬梯包括中层爬梯左纵梁、中层爬梯右纵梁、中层爬梯防护栏和中层爬梯踏脚管,上层爬梯包括上层爬梯左纵梁、上层爬梯右纵梁、上层爬梯防护栏和上层爬梯踏脚管。扩展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功能,避免资源浪费,节省消防设施投资成本,降低抢险救援成本;保障使用中的稳定性,体现理想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若按消防车底盘承载能力分类,则有轻型消防车、中型消防车和重型消防车,轻型消防车的底盘承载能力通常在500-5000Kg,主要包括轻型泡沫消防车、轻型干粉消防车、轻型通讯指挥车和轻型勘察消防车等;中型消防车的底盘承载能力通常在5000-8000Kg,主要包括中型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器材消防车和通讯指挥消防车,等等;重型消防车的底盘承载能力在8000Kg以上,主要包括重型水罐消防车、重型泡沫消防车、重型干粉消防车、重型泡沫与干粉联用消防车、重型登高平台消防车和重型云梯消防车,等等。
如果按消防车的功能分类,那么有灭火消防车、机场消防车和专勘消防车,前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属于专勘消防车范畴,通常由底盘、厢体(厢体内配备有各种抢险救灾器材)、取力器、传动装置、照明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其是一种普通的消防车辆。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前述抢险救援消防车的技术信息,如CN2547343Y揭示有“厢体客车型抢险救援消防车”、CN206334242U提出有“基于方舱的抢险救援消防车”、CN103935285B推荐有“一种双向行驶路轨两用多功能抢险救援消防车”、CN207024442U提供有“道路抢险救援消防车”和CN107933688A介绍有“一种狭小地域抢险救援消防车”,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先有技术中的抢险救援消防车并不配诸如水罐、消防炮、拖车总成以及伸缩登高爬梯装置等,因而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在某些抢险救灾场合,往往会遇到诸如需要直接从楼层解救被困人员并且需要由消防人员从楼层着手灭火之类的情形,但是由于受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功能限制,只能依靠具有相应功能的其它消防车担当此责,因而一方面不利于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救援,另一方面如果抢险救灾场所空间有限,无法满足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消防车辆驶入并驻车的要求,那么会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其二,由于抢险救援消防车功能单调例如不具有前述例举的相应功能,因而不利于消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其三,消防部门的消防设施成本提高并且抢险救援成本也相应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抢险救援消防车进行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抢险救援消防车依需直接对楼层实施救援而藉以扩展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应用功能并且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节省消防设施投资成本以及降低抢险救援成本、有益于保障使用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包括底层爬梯、中层爬梯、上层爬梯、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和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底层爬梯包括底层爬梯左纵梁、底层爬梯右纵梁、底层爬梯防护栏和底层爬梯踏脚管,底层爬梯左、右纵梁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底层爬梯左、右纵梁之间的底层爬梯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层爬梯左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底层爬梯右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而在底层爬梯右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底层爬梯左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底层爬梯防护栏与底层爬梯右纵梁背对底层爬梯左纵梁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底层爬梯踏脚管以间隔状态固定在底层爬梯左、右纵梁之间,中层爬梯包括中层爬梯左纵梁、中层爬梯右纵梁、中层爬梯防护栏和中层爬梯踏脚管,中层爬梯左、右纵梁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中层爬梯左、右纵梁之间的中层爬梯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中层爬梯左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背对中层爬梯右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而在中层爬梯右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中层爬梯防护栏与中层爬梯右纵梁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中层爬梯踏脚管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中层爬梯左、右纵梁之间,其中,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与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滑动配合,而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与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滑动配合,上层爬梯包括上层爬梯左纵梁、上层爬梯右纵梁、上层爬梯防护栏和上层爬梯踏脚管,上层爬梯左、右纵梁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上层爬梯左、右纵梁之间的上层爬梯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上层爬梯左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上层爬梯右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左纵梁备用滑动导向机构,而在上层爬梯右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上层爬梯左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右纵梁备用导向滑动机构,上层爬梯防护栏与上层爬梯右纵梁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上层爬梯踏脚管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上层爬梯左、右纵梁之间,其中,所述上层爬梯左纵梁与所述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滑动配合,而所述的上层爬梯右纵梁与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滑动配合,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呈间隔分布并且该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底层爬梯固定板的下方的位置与底层爬梯固定板固定,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在对应于所述中层爬梯固定板的下方的位置与中层爬梯固定板固定,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在对应于所述上层爬梯固定板的下方的位置与上层爬梯固定板固定,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上部、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上部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上部在使用状态下与缩节式吊臂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层爬梯右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在背对底层爬梯左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中层爬梯向前以及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限定的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在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在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止挡片,该中层爬梯止挡片与所述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相配合;在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的后端并且在背对上层爬梯左纵梁的一侧固定有一上层爬梯止挡片,该上层爬梯止挡片与中层爬梯止挡片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层爬梯踏脚管与所述底层爬梯左纵梁以及底层爬梯右纵梁的固定连接方式是与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与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以及中层爬梯右纵梁的固定连接方式相同的,所述上层爬梯踏脚管与所述上层爬梯左纵梁以及上层爬梯右纵梁的固定连接方式同样是与中层爬梯踏脚管与中层爬梯左纵梁以及中层爬梯右纵梁的固定连接方式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层爬梯左纵梁、底层爬梯右纵梁、中层爬梯左纵梁、中层爬梯右纵梁、上层爬梯左纵梁和上层爬梯右纵梁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的右端与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连接的方式是与中层爬梯踏脚管的左端与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固定连接的方式相同的,在中层爬梯左纵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的左端的位置开设有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在中层爬梯踏脚管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的位置构成有一踏脚管第一翻边Ⅰ和一踏脚管第二翻边Ⅱ,踏脚管第一翻边Ⅰ与踏脚管第二翻边Ⅱ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踏脚管端部嵌槽,该踏脚管端部嵌槽与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嵌配。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层爬梯踏脚管的表面构成有底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在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的表面构成有中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在所述上层爬梯踏脚管的表面构成有上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上层爬梯左纵梁备用滑动导向机构以及上层爬梯右纵梁备用导向滑动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的结构相同的,所述的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包括一纵梁固定座和一导滑座,纵梁固定座具有一横截面形状呈匚字形的导滑座腔,并且在纵梁固定座的外壁上构成有一纵梁配合腔,该纵梁配合腔与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的端部嵌配,导滑座位于导滑座腔内并且与纵梁固定座构成一体结构,在导滑座的上表面与纵梁固定座的上部之间构成有一上导滑槽,而在导滑座的下表面与纵梁固定座的下部之间构成有一下导滑槽,在导滑座上开设有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孔,该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孔贯穿所述的纵梁固定座并且通过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与中层爬梯右纵梁的端部固定,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所述上导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底层爬梯右纵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所述下导滑槽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滑座朝向所述上导滑槽的一侧表面构成为由波峰与波谷循环交替的波形面,所述导滑座朝向所述下导滑槽的一侧表面同样构成为由波峰与波谷循环交替的波形面。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形状呈L字形,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底层爬梯固定板的底部的位置通过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与底层爬梯固定板固定,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中层爬梯固定板的底部的位置通过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与中层爬梯固定板固定,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上层爬梯固定板的底部的位置通过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与上层爬梯固定板固定;在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上部并且朝向所述缩节式吊臂的一侧固定有一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在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上部并且朝向缩节式吊臂的一侧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在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的上部并且朝向缩节式吊臂的一侧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均与所述的缩节式吊臂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缩节式吊臂包括基础臂、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基础臂的后端在使用状态下与吊臂驱动机构铰接,吊臂驱动机构设置在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底盘上,第一伸缩臂与基础臂形成叠套关系并且与基础臂滑动配合,第二伸缩臂与第一伸缩臂形成叠套关系并且与第一伸缩臂滑动配合,所述的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与基础臂连接,所述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与第一伸缩臂的前端连接,所述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与第二伸缩臂的前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开创性地在抢险救援消防车上设置了与缩节式吊臂连接的底、中层爬梯以及上层爬梯,因而能使抢险救援消防车依需直接对楼层实施救援,不仅扩展了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功能,而且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既可节省消防设施投资成本,又能降低抢险救援成本;由于中层爬梯与底层爬梯上的中层爬梯左、右纵梁滑动架导向机构滑动配合,又由于上层爬梯与中层爬梯上的上层爬梯左、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滑动配合,还由于在底、中、上层爬梯、上分别设置有底、中、上层爬梯防护栏,因而既可保障使用中的稳定性又能体现理想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中层爬梯踏脚管与中层爬梯左纵梁连接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上层爬梯右纵梁以及底层爬梯右纵梁与中层爬梯右纵梁的上层爬梯右纵梁导向滑动机构滑动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前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配置于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底盘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底层爬梯1、中层爬梯2、上层爬梯3、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和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底层爬梯1包括底层爬梯左纵梁11、底层爬梯右纵梁12、底层爬梯防护栏13和底层爬梯踏脚管14,底层爬梯左、右纵梁11、12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底层爬梯左、右纵梁11、12之间的底层爬梯固定板15固定连接,在底层爬梯左纵梁11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11,而在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底层爬梯左纵梁1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21,底层爬梯防护栏13通过底层爬梯防护栏固定脚131与底层爬梯右纵梁12背对底层爬梯左纵梁11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底层爬梯踏脚管1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底层爬梯左、右纵梁11、12之间,中层爬梯2包括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中层爬梯右纵梁22、中层爬梯防护栏23和中层爬梯踏脚管24,中层爬梯左、右纵梁21、22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中层爬梯左、右纵梁21、22之间的中层爬梯固定板25固定连接,在中层爬梯左纵梁21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背对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11,而在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2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中层爬梯防护栏23通过中层爬梯防护栏固定脚231与中层爬梯右纵梁22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中层爬梯踏脚管2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中层爬梯左、右纵梁21、22之间,其中,前述中层爬梯左纵梁2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与前述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11滑动配合,而前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前述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21滑动配合,上层爬梯3包括上层爬梯左纵梁31、上层爬梯右纵梁32、上层爬梯防护栏33和上层爬梯踏脚管34,上层爬梯左、右纵梁31、32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上层爬梯左、右纵梁31、32之间的上层爬梯固定板35固定连接,在上层爬梯左纵梁31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左纵梁备用滑动导向机构311,而在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上层爬梯左纵梁3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右纵梁备用导向滑动机构321,上层爬梯防护栏33与上层爬梯右纵梁32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上层爬梯踏脚管3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上层爬梯左、右纵梁31、32之间,其中,前述上层爬梯左纵梁3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前述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11滑动配合,而前述的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前述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滑动配合,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呈间隔分布并且该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下部在对应于前述底层爬梯固定板15的下方的位置与底层爬梯固定板15固定,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在对应于前述中层爬梯固定板25的下方的位置与中层爬梯固定板25固定,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在对应于前述上层爬梯固定板35的下方的位置与上层爬梯固定板35固定,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上部、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的上部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上部在使用状态下与缩节式吊臂7固定。
依据专业常识,如果在上层爬梯3的上方再增设一追加的顶层爬梯,那么该追加的顶层爬梯便与前述的上层爬梯左纵梁备用滑动导向机构311以及上层爬梯右纵梁备用导向滑动机构321滑动配合。
继续见图1,在前述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在背对底层爬梯左纵梁1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用于对前述中层爬梯2向前以及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限定的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122;在前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在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2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止挡片222,该中层爬梯止挡片222与前述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122相配合;在前述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后端并且在背对上层爬梯左纵梁31的一侧固定有一上层爬梯止挡片322,该上层爬梯止挡片322与中层爬梯止挡片222相配合。
由上述说明可知,前述的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122有一对,前述的中层爬梯止挡片222也有一对,并且对应于一对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122之间,而前述的上层爬梯止挡片322仅为一个,对应于一对中层爬梯止挡片222之间。
请参见图2、图4并且结合图1,由于前述底层爬梯踏脚管14与前述底层爬梯左纵梁11以及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固定连接方式是与前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与前述中层爬梯左纵梁21以及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固定连接方式相同的,又由于前述上层爬梯踏脚管34与前述上层爬梯左纵梁31以及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固定连接方式同样是与中层爬梯踏脚管24与中层爬梯左纵梁21以及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固定连接方式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将重点对中层爬梯踏脚管24与中层爬梯左、右纵梁21、22的连接详细说明。
由图1所示,前述的底层爬梯左纵梁11、底层爬梯右纵梁12、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中层爬梯右纵梁22、上层爬梯左纵梁31和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
继续见图2和图4并且继续结合图1,由于前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右端与前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固定连接的方式是与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左端与前述中层爬梯左纵梁21固定连接的方式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后者作详细说明,在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左端的位置开设有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212,在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212的位置构成有一踏脚管第一翻边Ⅰ241和一踏脚管第二翻边Ⅱ242,踏脚管第一翻边Ⅰ241与踏脚管第二翻边Ⅱ24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踏脚管端部嵌槽243,该踏脚管端部嵌槽243与前述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212嵌配。
在前述底层爬梯踏脚管14的表面构成有底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141;在前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表面构成有中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244;在前述上层爬梯踏脚管34的表面构成有上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341。
请参见图3和图4,由于前述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11、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21、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11、上层爬梯左纵梁备用滑动导向机构311以及上层爬梯右纵梁备用导向滑动机构321的结构是与前述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着重对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说明,该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包括一纵梁固定座2211和一导滑座2212,纵梁固定座2211具有一横截面形状呈匚字形的导滑座腔22111,并且在纵梁固定座2211的外壁上构成有一纵梁配合腔22112,该纵梁配合腔22112与前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端部嵌配,导滑座2212位于导滑座腔22111内并且与纵梁固定座2211构成一体结构,在导滑座2212的上表面与纵梁固定座2211的上部之间构成有一上导滑槽22121,而在导滑座2212的下表面与纵梁固定座2211的下部之间构成有一下导滑槽22122,在导滑座2212上开设有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孔22123,该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孔22123贯穿前述的纵梁固定座2211并且通过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22124在对应于预设在中层爬梯右纵梁22上的右纵梁螺孔223的位置与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端部固定,前述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前述上导滑槽22121滑动配合,前述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前述下导滑槽22122滑动配合。在图3中还示出了旋配于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22124上的螺钉限定螺母22125。
由图3所示,前述导滑座2212朝向前述上导滑槽22121的一侧表面即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为由波峰与波谷循环交替的波形面,前述导滑座2212朝向前述下导滑槽22122的一侧表面即朝向下的一侧表面同样构成为由波峰与波谷循环交替的波形面。
继续见图1,前述的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形状呈L字形,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下部在对应于前述底层爬梯固定板15的底部的位置通过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41与底层爬梯固定板15固定,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的下部在对应于前述中层爬梯固定板25的底部的位置通过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51与中层爬梯固定板25固定,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下部在对应于前述上层爬梯固定板35的底部的位置通过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61与上层爬梯固定板35固定;在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上部并且朝向前述缩节式吊臂7的一侧(左侧)固定有一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42,在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的上部并且朝向缩节式吊臂7的一侧(左侧)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52,在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上部并且朝向缩节式吊臂7的一侧(左侧)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62,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42、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52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62均与前述的缩节式吊臂7连接。
仍见图1并且结合图5,前述的缩节式吊臂7包括基础臂71、第一伸缩臂72和第二伸缩臂73,基础臂71的后端在使用状态下与吊臂驱动机构8(图5示)铰接,吊臂驱动机构8设置在抢险救援消防车9的底盘91上,第一伸缩臂72与基础臂71形成叠套关系并且与基础臂71滑动配合,第二伸缩臂73与第一伸缩臂72形成叠套关系并且与第一伸缩臂72滑动配合,前述的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42与基础臂71连接,前述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52与第一伸缩臂72的前端连接,前述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62与第二伸缩臂73的前端连接。实际使用时,在基础臂71上设置用于使第一伸缩臂72伸缩的第一气缸或第一油缸,其缸柱与第一伸缩臂72连接,同例在第一伸缩臂72上设置用于使第二伸缩臂73伸缩的第二气缸或第二油缸,该第二气缸或第二油缸的缸柱与第二伸缩臂73连接,在第一伸缩臂72伸缩时带动中层爬梯2,在第二伸缩臂73伸缩时带动上层爬梯3。
请见图5,前述底盘91伸出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尾部并且在对应于伸缩式吊臂7后端的部位设置有一吊臂回转台10(也可称吊臂回转盘),前述的吊臂驱动机构8设置在吊臂回转台10上,由于吊臂回转台10的结构与CN106693247A(具有起重臂回转功能的自动引水消防车)以及CN107050707A(自动引水消防车)公开的立柱回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相仿,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在图5中还示出了使前述基础臂71的前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昂起或下坠的油缸81,前述上层爬梯架3以及中层爬梯架2的伸展与复位由配置在缩节式吊臂7上的牵引机构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爬梯(1)、中层爬梯(2)、上层爬梯(3)、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和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底层爬梯(1)包括底层爬梯左纵梁(11)、底层爬梯右纵梁(12)、底层爬梯防护栏(13)和底层爬梯踏脚管(14),底层爬梯左、右纵梁(11、12)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底层爬梯左、右纵梁(11、12)之间的底层爬梯固定板(15)固定连接,在底层爬梯左纵梁(11)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11),而在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底层爬梯左纵梁(1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21),底层爬梯防护栏(13)与底层爬梯右纵梁(12)背对底层爬梯左纵梁(11)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底层爬梯踏脚管(1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底层爬梯左、右纵梁(11、12)之间,中层爬梯(2)包括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中层爬梯右纵梁(22)、中层爬梯防护栏(23)和中层爬梯踏脚管(24),中层爬梯左、右纵梁(21、22)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中层爬梯左、右纵梁(21、22)之间的中层爬梯固定板(25)固定连接,在中层爬梯左纵梁(21)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背对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11),而在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2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中层爬梯防护栏(23)与中层爬梯右纵梁(22)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中层爬梯踏脚管(2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中层爬梯左、右纵梁(21、22)之间,其中,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与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11)滑动配合,而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与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21)滑动配合,上层爬梯(3)包括上层爬梯左纵梁(31)、上层爬梯右纵梁(32)、上层爬梯防护栏(33)和上层爬梯踏脚管(34),上层爬梯左、右纵梁(31、32)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由间隔分布于上层爬梯左、右纵梁(31、32)之间的上层爬梯固定板(35)固定连接,在上层爬梯左纵梁(31)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左纵梁备用滑动导向机构(311),而在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朝向上层爬梯左纵梁(3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右纵梁备用导向滑动机构(321),上层爬梯防护栏(33)与上层爬梯右纵梁(32)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上层爬梯踏脚管(3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上层爬梯左、右纵梁(31、32)之间,其中,所述上层爬梯左纵梁(31)与所述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11)滑动配合,而所述的上层爬梯右纵梁(32)与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滑动配合,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呈间隔分布并且该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底层爬梯固定板(15)的下方的位置与底层爬梯固定板(15)固定,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在对应于所述中层爬梯固定板(25)的下方的位置与中层爬梯固定板(25)固定,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在对应于所述上层爬梯固定板(35)的下方的位置与上层爬梯固定板(35)固定,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上部、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的上部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上部在使用状态下与缩节式吊臂(7)固定;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11)、中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121)、上层爬梯左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11)、上层爬梯左纵梁备用滑动导向机构(311)以及上层爬梯右纵梁备用导向滑动机构(321)的结构是与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的结构相同的,所述的上层爬梯右纵梁滑动导向机构(221)包括一纵梁固定座(2211)和一导滑座(2212),纵梁固定座(2211)具有一横截面形状呈匚字形的导滑座腔(22111),并且在纵梁固定座(2211)的外壁上构成有一纵梁配合腔(22112),该纵梁配合腔(22112)与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端部嵌配,导滑座(2212)位于导滑座腔(22111)内并且与纵梁固定座(2211)构成一体结构,在导滑座(2212)的上表面与纵梁固定座(2211)的上部之间构成有一上导滑槽(22121),而在导滑座(2212)的下表面与纵梁固定座(2211)的下部之间构成有一下导滑槽(22122),在导滑座(2212)上开设有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孔(22123),该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孔(22123)贯穿所述的纵梁固定座(2211)并且通过中层爬梯右纵梁固定螺钉(22124)与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端部固定,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所述上导滑槽(22121)滑动配合,所述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所述下导滑槽(22122)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在背对底层爬梯左纵梁(1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中层爬梯(2)向前以及向后移动的极限位置限定的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122);在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前端以及后端并且在背对中层爬梯左纵梁(21)的一侧各固定有一中层爬梯止挡片(222),该中层爬梯止挡片(222)与所述中层爬梯止挡片挡突(122)相配合;在所述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后端并且在背对上层爬梯左纵梁(31)的一侧固定有一上层爬梯止挡片(322),该上层爬梯止挡片(322)与中层爬梯止挡片(222)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爬梯踏脚管(14)与所述底层爬梯左纵梁(11)以及底层爬梯右纵梁(12)的固定连接方式是与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与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21)以及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固定连接方式相同的,所述上层爬梯踏脚管(34)与所述上层爬梯左纵梁(31)以及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固定连接方式同样是与中层爬梯踏脚管(24)与中层爬梯左纵梁(21)以及中层爬梯右纵梁(22)的固定连接方式相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爬梯左纵梁(11)、底层爬梯右纵梁(12)、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中层爬梯右纵梁(22)、上层爬梯左纵梁(31)和上层爬梯右纵梁(32)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右端与所述中层爬梯右纵梁(22)固定连接的方式是与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左端与所述中层爬梯左纵梁(21)固定连接的方式相同的,在中层爬梯左纵梁(2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左端的位置开设有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212),在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212)的位置构成有一踏脚管第一翻边Ⅰ(241)和一踏脚管第二翻边Ⅱ(242),踏脚管第一翻边Ⅰ(241)与踏脚管第二翻边Ⅱ(24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踏脚管端部嵌槽(243),该踏脚管端部嵌槽(243)与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端部嵌孔(212)嵌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层爬梯踏脚管(14)的表面构成有底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141);在所述中层爬梯踏脚管(24)的表面构成有中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244);在所述上层爬梯踏脚管(34)的表面构成有上层爬梯踏脚管防滑槽(3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座(2212)朝向所述上导滑槽(22121)的一侧表面构成为由波峰与波谷循环交替的波形面,所述导滑座(2212)朝向所述下导滑槽(22122)的一侧表面同样构成为由波峰与波谷循环交替的波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形状呈L字形,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底层爬梯固定板(15)的底部的位置通过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41)与底层爬梯固定板(15)固定,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中层爬梯固定板(25)的底部的位置通过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51)与中层爬梯固定板(25)固定,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上层爬梯固定板(35)的底部的位置通过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螺钉(61)与上层爬梯固定板(35)固定;在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4)的上部并且朝向所述缩节式吊臂(7)的一侧固定有一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42),在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5)的上部并且朝向缩节式吊臂(7)的一侧固定有一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52),在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6)的上部并且朝向缩节式吊臂(7)的一侧固定有一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62),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42)、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52)以及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62)均与所述的缩节式吊臂(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节式吊臂(7)包括基础臂(71)、第一伸缩臂(72)和第二伸缩臂(73),基础臂(71)的后端在使用状态下与吊臂驱动机构(8)铰接,吊臂驱动机构(8)设置在抢险救援消防车(9)的底盘(91)上,第一伸缩臂(72)与基础臂(71)形成叠套关系并且与基础臂(71)滑动配合,第二伸缩臂(73)与第一伸缩臂(72)形成叠套关系并且与第一伸缩臂(72)滑动配合,所述的底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42)与基础臂(71)连接,所述中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52)与第一伸缩臂(72)的前端连接,所述上层爬梯吊臂固定臂增强连接板(62)与第二伸缩臂(73)的前端连接。
CN201811329399.2A 2018-11-09 2018-11-09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Active CN109381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9399.2A CN109381815B (zh) 2018-11-09 2018-11-09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9399.2A CN109381815B (zh) 2018-11-09 2018-11-09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1815A CN109381815A (zh) 2019-02-26
CN109381815B true CN109381815B (zh) 2023-08-18

Family

ID=6542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9399.2A Active CN109381815B (zh) 2018-11-09 2018-11-09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1815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4371A1 (fr) * 1994-01-19 1995-07-26 Societe Anonyme Dite: Tubesca Marchepied
RU43178U1 (ru) * 2004-07-14 2005-01-10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ростор" Спасательно-пожарная машина первой помощи
CN2686581Y (zh) * 2004-03-22 2005-03-23 宇文合 滑梯式救护车
CN2756265Y (zh) * 2004-07-14 2006-02-08 司如林 消防抢险车双臂软滑梯
CN2895689Y (zh) * 2005-10-28 2007-05-02 中天高科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快速攀登车
CN201045280Y (zh) * 2007-04-09 2008-04-09 杨利勇 便携式自动伸缩梯
CN101396596A (zh) * 2007-09-29 2009-04-01 赵文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消防车
US8074767B1 (en) * 2010-08-08 2011-12-13 Orville Douglas Denison Aerial ladder system with powered rungs
TWM463279U (zh) * 2013-01-04 2013-10-11 Univ Chien Hsin Sci & Tech 隱藏式伸縮樓梯
CN203620134U (zh) * 2013-11-16 2014-06-04 王玉林 一种多功能高空救援消防车
TWM484627U (zh) * 2014-04-29 2014-08-21 Ji Weng Ltd 伸縮工作梯
CN206600143U (zh) * 2017-01-11 2017-10-31 深圳市鸿力健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塔用爬梯
CN207393102U (zh) * 2017-10-31 2018-05-2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爬梯
CN207470109U (zh) * 2017-10-13 2018-06-08 新疆利安消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用折叠爬升梯
CN108372823A (zh) * 2018-03-05 2018-08-07 权家浩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CN207728297U (zh) * 2017-12-31 2018-08-14 长沙准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爬梯
CN209347963U (zh) * 2018-11-09 2019-09-06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4371A1 (fr) * 1994-01-19 1995-07-26 Societe Anonyme Dite: Tubesca Marchepied
CN2686581Y (zh) * 2004-03-22 2005-03-23 宇文合 滑梯式救护车
RU43178U1 (ru) * 2004-07-14 2005-01-10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ростор" Спасательно-пожарная машина первой помощи
CN2756265Y (zh) * 2004-07-14 2006-02-08 司如林 消防抢险车双臂软滑梯
CN2895689Y (zh) * 2005-10-28 2007-05-02 中天高科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快速攀登车
CN201045280Y (zh) * 2007-04-09 2008-04-09 杨利勇 便携式自动伸缩梯
CN101396596A (zh) * 2007-09-29 2009-04-01 赵文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消防车
US8074767B1 (en) * 2010-08-08 2011-12-13 Orville Douglas Denison Aerial ladder system with powered rungs
TWM463279U (zh) * 2013-01-04 2013-10-11 Univ Chien Hsin Sci & Tech 隱藏式伸縮樓梯
CN203620134U (zh) * 2013-11-16 2014-06-04 王玉林 一种多功能高空救援消防车
TWM484627U (zh) * 2014-04-29 2014-08-21 Ji Weng Ltd 伸縮工作梯
CN206600143U (zh) * 2017-01-11 2017-10-31 深圳市鸿力健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塔用爬梯
CN207470109U (zh) * 2017-10-13 2018-06-08 新疆利安消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用折叠爬升梯
CN207393102U (zh) * 2017-10-31 2018-05-2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爬梯
CN207728297U (zh) * 2017-12-31 2018-08-14 长沙准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爬梯
CN108372823A (zh) * 2018-03-05 2018-08-07 权家浩 一种多功能交通事故应急处理车及其处理方法
CN209347963U (zh) * 2018-11-09 2019-09-06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1815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2778B (zh) 一种安全制动系统以及带有辅助安全制动系统的机动车
CN202641535U (zh) 一种车用抽拉式爬梯
US6971657B2 (en) Driver access system for motor truck tractor
US9677335B2 (en) Firefighting or rescue apparatus including ladder with status indicators
US3870277A (en) Ramp for vehicles
US4930797A (en) Safety step system
RU2015107229A (ru) Рабочая машин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самосвал или грузовой автомобиль
CN109381815B (zh)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CN103043133A (zh) 一种高速公路疏通车
CN108159612B (zh) 消防车的车厢与车架的过渡连接装置
CN109806527A (zh) 一种高空应急救援车
CN103832441B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CN103121511B (zh) 拖拉型客梯车
CN107269066A (zh) 一种城市智能停车系统
CN209347963U (zh)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伸缩登高爬梯装置
CN211024903U (zh) 消防车的厢体与副梁连接装置
CN110624191A (zh) 消防车的厢体与副梁连接装置
CN218320657U (zh) 一种登车装置
CN217206478U (zh) 陡坡隧道衬砌台车随车车挡
CN205875660U (zh) 可伸缩的通用登高作业车
CN205632442U (zh) 一种汽车刹车辅助装置
CN205216011U (zh) 用于城市的快速反应抢险救援车
CN201646564U (zh) 一种登车踏板装置及带有此种登车踏板装置的汽车
CN214692261U (zh) 一种装车平台结构
CN205871898U (zh) 一种厢式车登顶爬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3

Address after: 180 Tangzhu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CITY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angshu branch of Jied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62,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Xinzhuang Town Double Village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CITY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