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9814A - 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与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与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9814A
CN108369814A CN201680069089.4A CN201680069089A CN108369814A CN 108369814 A CN108369814 A CN 108369814A CN 201680069089 A CN201680069089 A CN 201680069089A CN 108369814 A CN108369814 A CN 108369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tracer
tpp
regen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90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9814B (zh
Inventor
齐藤公博
堀笼俊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69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9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9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9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268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bit detection or demodulation methods
    • G11B20/10287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bit detection or demodulation methods using probabilistic methods, e.g.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ors
    • G11B20/10296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bit detection or demodulation methods using probabilistic methods, e.g.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ors using the Viterbi algorith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2Reproducing involving reflectivity, absorption or colour chang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光盘,其使得能够再生高密度数据,并且提供一种自记录有高密度数据的光盘中再生数据的再生设备。光检测部具有在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分割成两个的检测器A、B。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检测器A、B检测的各信号的差分信号的切向推挽(TPP)信号;从TPP信号中提取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并且生成再生信号。该光盘被配置使得记录信号记录在包括具有的频率等于或高于截至频率的高频凹凸图案的载波信号上。信号处理部通过对获得作为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的叠加信号的读出信号的TPP信号进行频移,并重存被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与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实现高密度数据的记录和再生的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诸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s,数字通用盘)和BD(蓝光(注册商标)盘)等的记录介质(光盘)广泛用作用于记录包括电影、乐曲等在内的各种内容的光盘(介质)。
现行的BD等记录介质主要记录HD图像,即所谓的高清2K图像。随着图像质量的继续提高,预计其上记录有超高清图像(Ultra High Definition images,UHD)的那些介质会增加。需要注意,例如,4K和8K高清图像是典型的超高清图像(UHD图像)。
由于这种高清图像数据包含大量信息,因此BD等光盘需要在其上用比以往更高的密度记录信息。
在诸如BD等光盘上执行向光盘的数据记录面发射激光束并分析从中而来的反射光以读取记录在光盘上的信号的处理。
然而,例如,使用光学拾取器的这种再生方法受到由光的衍射引起的分辨率水平的约束。
如果假设λ代表激光束的波长,而NA代表构成光学拾取器的透镜的数值孔径,则分辨率极限(即最大可再生周期)定义为λ/2NA。
也就是说,如果光盘上的标记(凹坑)之间的间隔设置为小于或等于作为分辨率极限的λ/2NA,则使用光学拾取器的再生是不可行的。需要注意,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平03-93058号公报)记载了公开有光盘的高密度记录结构的现有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03-93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考虑到上述情况等作出了本公开,并且作为目标,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高密度数据的记录和再生的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光检测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以及信号处理部,被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所述光检测部在所述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检测器A和B的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TPP(切向推挽)信号,并且通过计算从TPP信号中提取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再生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盘,其具有记录信号,所述记录信号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由载波槽构成的载波信号上,所述载波槽由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的凹凸图案构成。再生设备用于读取通过对具有彼此叠加的所述载波信号和所述记录信号的叠加信号进行频移而获得的TPP(切向推挽)信号,所述再生设备进一步通过执行将所述TPP信号频移到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范围的运算,从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光检测部,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以及信号处理部,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光检测部,在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使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检测器A和B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TPP(切向推挽)信号;以及使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TPP信号中提取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再生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信息处理的程序。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的光检测部和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的信号处理部。所述光检测部在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所述程序执行的处理包括:使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检测器A和B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TPP(切向推挽)信号,以及使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TPP信号中提取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再生信号。
顺便提及,本公开的程序可以使用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以计算机可读格式提供给能够执行各种程序代码的信息处理设备或计算机系统。当以计算机可读方式提供这样的程序时,信息处理设备或计算机系统执行由程序定义的处理。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需要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是指一组逻辑配置的设备。这种配置中的设备可以或可以不被容纳在单个外壳中。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再生高密度数据的光盘,以及一种再生来自其上记录有高密度数据的这种光盘的数据的再生设备。
具体地说,提供在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的光检测部和信号处理部。信号处理部生成作为从检测器A和B的检测信号获取的差分信号的TPP(切向推挽)信号。使用TPP信号,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信号,以生成再生信号。该光盘被构造成将记录信号记录在光盘上的形成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率的凹凸图案的载波信号上。信号处理部将载波信号乘以从光盘读取的TPP信号以作为具有载波信号和叠加在其上的记录信号的频移信号。这样,信号处理部将TPP信号频移到高频范围内的频率,以从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信号。
这些结构用于实现再生高密度数据的光盘、以及再生来自其上记录有高密度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的再生设备。
应该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有利效果仅仅是示例,并不是对本公开的限制。通过阅读本公开,其他优点可能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用于从光盘再生数据的数据再生处理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说明用于将数据记录到光盘的典型数据记录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用于从光盘再生数据的数据再生处理结构和构成读出极限的截止频率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适用于包括的频率分量超过截止频率的记录数据从光盘再生的情况下可适用的典型再生信号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典型光盘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从光盘再生数据的典型处理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典型再生信号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基于来自光盘的读出信号而获得的典型信号的说明图。
[图9]是说明典型光盘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光盘结构和再生信号之间的对应点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通过再生处理获得的典型信号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通过再生处理获得的典型信号的说明图。
[图13]是说明根据(1,7)RLL游程长度规则将数据从2比特调制到3比特的典型处理的说明图。
[图14]是说明在再生模拟中使用的(1,7)RLL数据的说明图。
[图15]是说明将(1,7)RLL数据用作记录数据的再生处理模拟的说明图。
[图16]是说明其中使用(1,7)RLL数据作为记录数据的再生处理模拟的另一说明图。
[图17]是说明光盘上的典型载波槽结构的说明图。
[图18]是说明形成有交错图案载波槽的典型光盘结构的说明图。
[图19]是说明其中形成有辐射图案载波槽的典型光盘结构的说明图。
[图20]是说明用于执行从光盘再生数据的典型电路配置的说明图。
[图21]是说明来自具有不同载波结构的光盘的再生信号的评估结果的说明图。
[图22]是说明用于执行从光盘再生数据的典型电路配置的说明图。
[图23]是说明用于执行从光盘再生数据的另一典型电路配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需要注意,描述将在以下标题下给出:
1.从光盘再生数据的典型处理
2.用于实现高密度数据的记录和再生的结构
3.用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再生高频信号的原理的说明
4.从其上记录有M序列随机数据的光盘再生数据的处理的典型模拟
5.从其上记录有(1,7)RLL数据的光盘再生数据的处理的典型模拟
6.其他典型的再生电路配置
7.根据本公开的结构的概述
1.从光盘再生数据的典型处理
首先描述的是再生在诸如BD(蓝光(注册商标)盘)等光盘上记录的数据的典型处理。
图1描述了用于从作为BD等光盘的光盘10读取和再生数据的数据再生处理的典型结构。
光盘10具有数据记录在其上的标记(凹坑)阵列。光学拾取器20读取标记阵列(mark array)。
光学拾取器20包括激光束输出部21。由激光束输出部21输出的激光束通过例如由多个透镜构成的设定光路发射到光盘上。来自光盘10的反射光进一步由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22接收。
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22包括多个分割式检测器。每个检测器向信号处理部23输出反映所接收的光量的电信号。
在该图所示的示例中,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22分割为两个检测器A和B。信号处理部23接收输入的反映由两个检测器A和B接收的光的光量的两个电信号(A)和(B)。
信号处理部23使用从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22输入的电信号(A)和(B)对再生信号进行二值化的处理。即,信号处理部23生成反映记录在光盘10上的标记阵列的1/0信号并输出该生成的信号作为再生信号。
例如,信号处理部23具有对来自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22的输入信号进行A/D转换处理、使用PLL(锁相环)生成时钟信号的处理以及例如基于PRML(Partial ResponseMaximum Likelihood,局部响应最大似然)方法的最大似然解码处理的功能。利用这些处理功能,信号处理部23生成反映记录在光盘10上的标记阵列的1/0信号,并作为再生信号输出该生成的信号。
光盘10例如具有作为超高清图像(Ultra High Definition images,UHD)记录在其上的4K或8K高分辨率图像。
这种高清图像数据包含大量信息。诸如BD的光盘需要以比以往更高的密度记录这些数据。
光盘10流行具有不同密度的标记(凹坑)阵列的两种类型:具有少量记录数据的低密度记录光盘和具有大量记录数据的高密度记录光盘。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光盘上的具有不同数据记录密度的典型标记阵列。
光盘-a 10a以下一种低密度记录光盘,其具有与标记部以外的高反射率部12一起形成的标记(低反射率部)11,这两种类型的部以相对较长的间隔交替。
这是一个具有低的所谓空间频率的记录数据的示例。
另一方面,光盘-b 10b是高密度记录光盘,其具有在标记部以外的高反射率部12中,以短间隔、高密度排列的许多标记(低反射率部)11。这是高空间频率的记录数据的一个示例。
如上参照图1所述,在诸如BD的光盘上进行的是向数据记录面发射激光束并分析其反射的光,从而从光盘上读取信号的过程。
但是,例如,使用光学拾取器的这种再生方法受到由光的衍射引起的分辨率水平约束。
如果假设λ代表激光束的波长,而NA代表构成光学拾取器的透镜的数值孔径,则分辨率极限频率定义为2NA/λ。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对高于或等于比构成分辨率极限的λ/2NA低或相等的频率的密度设定光盘上的标记周期,则用光学拾取器进行再生是不可行的。
图3是说明分辨率极限的说明图。
图3中描绘的示例是用于基于由和信号生成部(Sum)24生成的和信号A+B而生成反映标记阵列的由1和0信号构成的再生信号的典型结构,该和信号生成部(Sum)24将来自(如上参考图1描述的)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B)的光检测部22的在信号处理部23中形成的电信号(A)和(B)求和。
但是,形成在信号处理部23中的和信号生成部(Sum)24的输出(信号振幅)根据记录在光盘10上的数据的空间频率而变化,如图3中的子图(A)所示,“空间频率与和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空间频率越高,即光盘上的数据记录密度越高,和信号生成部(Sum)24的输出(信号幅值)越小。
如果空间频率高于曲线图中指示的频率Fc,则信号振幅变为0。这意味着不能将具有在空间频率高于或等于频率Fc的情况下的记录密度的光盘上记录的数据区分开。
作为读出极限的空间频率Fc是定义为Fc=2NA/λ的分辨率极限频率,其中λ表示来自光学拾取器20的激光束的波长,并且NA表示构成光学拾取器的透镜的数值孔径。
附带地,作为读出极限的空间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实际上,在记录在光盘10上的数据中,存在从低频到高频的各种频率分量的信号。
以下参照图4进行解释,图4是从使用光学拾取器读取的这种混合分量信号生成再生信号的具体示例。
图4中的子图(A)与图3中的子图(A)相同,“空间频率与和总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假定曲线图中描绘的区域S表示在记录在光盘10上的信号中包含的空间频率的分布。即,假设光盘10存储的数据的频率分量的范围从空间频率a到空间频率b。
频率a低于截止频率Fc。频率b是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
从记录信号S导出的典型再生信号具有图4中的子图(B)所示的波形。
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分量的信号分成波形的上部和下部。也就是说,该信号再生为1或0信号值。
另一方面,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的信号不分成波形的上部和下部。该信号集中在中心部,即在0和1之间的边界区域上。结果,该信号不能再生为1或0信号值。
如上所述,例如,使用光学拾取器进行再生的方法处于由衍射光引起的分辨率水平的约束下。如果假设λ代表激光束的波长,而NA代表构成光学拾取器的透镜的数值孔径,则分辨率极限频率定义为2NA/λ。
再生超过分辨率极限的高频信号是不可能的。这一直是增加光盘的数据记录密度的障碍。
2.用于实现高密度数据的记录和再生的结构
以下描述的是用于实现高密度数据的记录和再生的结构。
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高密度记录光盘100的示例。
在光盘100上形成沿轨道方向有规则周期的凹凸图案。
在有规则周期的凹凸图案上,记录有对应于组成内容数据(诸如电影)的记录信号的标记(凹坑阵列)。
有规则周期的凹凸图案预先形成在光盘上,并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p。
具有周期p的凹凸图案的特定频率高于如上参考图3和图4所说明的截止频率Fc。这是一个超过光学拾取器20的读出极限的频率。
也就是说,假定该信号由光学拾取器20读取,则不能直接识别在光盘100上形成的具有周期p的凹凸图案。
如图5所示,通过在具有周期p的凹凸图案上形成标记101来记录与诸如光盘100上的电影等内容对应的记录信号。
需要注意,标记101例如通过向在反射面上制备的相变记录层发射激光束而形成。标记101构成低反射率部,而未标记部被设置为构成高反射率部102。标记部(低反射率部)对应于1信号,高反射率部102对应于0信号,或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对应于记录数据的记录信号还包括高频分量。这是高于上面参照图3和图4说明的截止频率Fc的频率分量。即,记录信号包括超过光学拾取器20的读出极限的高频分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光盘100具有以下结构:
(a)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在轨道方向上记录的凹凸图案(载波);以及
(b)在凹凸图案(载波)上记录的由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
需要注意,“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在轨道方向上记录的凹凸图案(载波)”是预先在光盘上记录的信号。该信号被称为“载波”,“载波信号”或“载波槽”。
与构成诸如电影等内容的数据的记录信号相对应的标记阵列被记录在“载波”上。
载波具有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记录信号(标记阵列)也包括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
以下参照图6进行说明,图6是从以上参照图5描述的光盘100进行再生处理的概况。
在图6中描绘的光盘100具有以上参考图5讨论的结构。
(a)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在轨道方向上记录的载波(凹凸图案);以及
(b)由记录在载波上的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
光盘100上的记录信号由光学拾取器110读取。
光学拾取器110具有与上面参照图1描述的光学拾取器20的结构类似的结构。
即,光学拾取器110包括激光束输出部111。例如,从激光束输出部111输出的激光束通过多个透镜发射到光盘。来自光盘100的反射光进一步到达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112。
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112具有多个分割式检测器。每个检测器向信号处理部113输出反映所接收的光量的电信号。
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112被分成两个检测器A和B。信号处理部113接收反映两个检测器A和B所接收的光量的两个电信号(A)和(B)的输入。
信号处理部113使用从光检测部(分割式光检测器)112输入的电信号(A)和(B)执行对再生信号进行的二值化处理。即,信号处理部113生成反映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标记阵列的1/0信号,并输出生成的信号作为再生信号。
如图6所示,信号处理部113包括两个部:
和信号生成部(Sum)121,其生成将来自光检测部112的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B)的电信号(A)和(B)相加的和信号(A+B);以及
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其基于来自光检测部112的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B)的电信号(A)和(B)生成差分信号(A-B)。
来自光检测部112的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B)的电信号(A)和(B)被输入到和信号生成部(Sum)121和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
应该注意,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利用来自光检测部112的两个电信号(A)和(B)生成推挽信号,光检测部112具有沿光盘11的轨道方向(切线方向)排列的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B)。即,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是基于电信号(A)和(B)的切向推挽信号(TPP:Tangential Push-pull)。
在下面的描述中,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的输出将被称为“和信号”或“相加信号”,并且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被称为“TPP信号”或“差分信号”。
从和信号生成部(Sum)121输出的和信号被输入到增益控制部(K1)122以及复合信号生成部141。增益控制部(K1)在此可以配置作为滤波器。
在图6中描绘为“(1)基于和的再生信号(用于参考)”的参考示例为与上面参照图4中的子图(B)所解释的再生信号相似的信号。
也就是说,基于和的再生信号是具有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分量的信号,并被分成波形的上部和下部。也就是说,该信号被再生为信号值1或0。
另一方面,具有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的信号未被分成波形的上部和下部。这样的信号集中在中心部,即0和1之间的边界区域。结果,该信号不能被再生为信号值1或0。
利用本公开的结构,基于和的再生信号未被用作再生信号。相反,图6所示的复合信号生成部141的输出,即图6中的子图(2)所示的再生信号(低频到高频分量再生信号),被生成并被用作再生信号。
从图6所示的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输出的TPP信号通过乘法器132与单独生成的载波信号相乘。
如上面参考图5所解释的那样,光盘上的载波信号是基于预先在光盘100上形成的具有周期p的凹凸图案的信号。该信号对应于定义为[Sin(2πx/p)]的正弦波。需要注意,符号x表示在光盘的轨道方向上的位置。
从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输出的TPP信号是具有以下两种不同信号叠加其上的的所谓莫尔信号:
(a)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在轨道方向上记录的载波(凹凸图案);以及
(b)由记录在载波上的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
由于光盘上的载波信号是构成相位分量的凹凸图案,并且由于标记构成无相位的反射率变化,所以通过乘法生成莫尔信号作为相位分量。TPP信号再生相位分量。
作为叠加信号的TPP信号与单独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该运算涉及将从光盘上读取的TPP信号作为具有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叠加在其上的频移读出信号(莫尔信号)频移到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以用于信号分量提取。
即,乘法器132的输出是通过将TPP信号频移到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而提取的记录信号分量,TPP信号已经作为具有在光盘上载波信号以及叠加在其上的记录信号的频移读出信号(莫尔信号)而被获得。乘法器132的输出在被输入到和信号生成部118之前被输入到增益控制部(K2)133中。增益控制部(K2)在此可以被配置为滤波器。
复合信号生成部141执行组合两个信号的处理:上面参考图6中的子图(1)所解释的基于和的再生信号与基于乘法器132的输出的已经从TPP信号中去除了光盘的载波信号分量的基于TPP的信号。
复合信号生成部141的输出是图6中的子图(2)所示的再生信号(低频到高频分量再生信号)。
图6中的子图(2)所示的再生信号是组合以下两个信号的复合信号:
(a)表示包含在记录信号中并且低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分量的基于和的再生信号;以及
(b)表示包含在记录信号中并且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的基于TPP的再生信号。
图6中的子图(2)所示的再生信号是组合上述两种信号的复合信号。
需要注意,基于和的再生信号是通过和信号生成部(Sum)121和增益控制部(K1)122获得的。
另外,通过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乘法器132和增益控制部(K2)133获得基于TPP的再生信号。
具有以下两个信号叠加在其上的TPP信号被获得为频移到低频的读出信号:
(a)在轨道方向上记录并具有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的载波(凹凸图案);以及
(b)由记录在载波上的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
然后通过将TPP信号频移到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中来提取基于TPP的再生信号。
在光盘上的在整个范围上具有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的载波信号与记录信号中频率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部相互叠加的范围内的低频处通常出现莫尔信号。
也就是说,在记录信号中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部几乎不会生成明确的莫尔信号。从基于TPP的再生信号中,主要提取记录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因此,复合信号生成部141将从基于TPP的再生信号中获得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范围信号与从基于和的再生信号获得的记录信号中的低频范围信号组合,低频范围信号具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Fc)。这样,复合信号生成部141获得范围从记录信号中的低频到高频的宽频带的再生信号,如图6中的子图(2)所示。
以下参照图7进行解释,图7是图6中子图(2)所示的再生信号的细节,即具有从低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率到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率的宽频带的再生信号。
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包括从低频信号到高频信号的混合频率分量信号。
图7描绘了使用图6所示的光学拾取器110读取的,并且作为通过信号处理部113的处理结果而获得典型再生信号。
低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分量被分成图7所示的信号图案波形的上部和下部。也就是说,低频分量被再生为信号值1或0。
低频分量是从基于和的再生信号获得的再生信号。也就是说,这是通过和信号生成部(Sum)121和增益控制部(K1)122获取的信号。
另一方面,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分量被分成图7所示的信号图案波形的中心区域中的上部和下部。在该区域中,信号也明显地分成围绕中心线p-q的上部和下部。也就是说,高频分量被再生为信号值1或0。
在仅基于上面参考图4中的子图(B)所解释的和信号而生成的再生信号的情况下,例如,高频分量集中在波形的中心部,并且未被分成上部和下部。在图7所示的信号图案中,与之相反,高频分量被分成围绕中心线p-q的上部和下部,从而获得由1和0组成的再生信号。
该高频分量是从基于TPP的再生信号获得的再生信号。也就是说,这是通过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乘法器132和增益控制部(K2)132获取的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结构,使用通过分成两个检测器的光检测部112而获得的信号来获取基于和的再生信号和基于TPP的再生信号。基于这些信号,再生信号被获得为具有范围从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到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的更宽频率范围的信号。
需要注意,基于TPP的再生信号是通过从叠加信号(莫尔信号)中去除载波信号分量而获得的,包括:
(a)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在轨道方向上记录的载波(凹凸图案);以及
(b)由记录在载波上的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
如此,基于TPP的再生信号对应于记录信号中的高频范围信号。
3.说明使频率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信号再生的原理
以下说明使频率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信号再生的原理。
图8是说明和信号和TPP信号的特性的说明图。
光盘100存储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在轨道方向上记录的载波(凹凸图案)。由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被记录在载波上。
光学拾取器的光检测部112在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
光检测部的每个分割式检测器接收发射到光盘100的激光束的反射光,并输出反映所接收的光量的电信号。
从检测器A输出的电信号由参考字符A表示,来自检测器B的电信号由参考字符B表示。
上面参照图6说明的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生成将两个检测器的输出相加的相加信号A+B(=和信号)。
同时,以上参考图6说明的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生成表示两个检测器的输出之间的差值的差分信号A-B(=TPP信号)。
图8中的子图(1)的曲线图描述了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的输出的信号特性,即将两个检测器的输出相加的相加信号A+B(=和信号)的信号特性。
该曲线图与以上参照图3和图4说明的曲线图相同。
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的输出(信号振幅)根据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的空间频率而变化,如图8中的子图(1)的曲线图所示。
也就是说,空间频率越高,即,光盘上的记录密度越高,和信号(A+B)的输出(信号振幅)变得越小。
当空间频率高于曲线图中所示的频率Fc时,信号振幅为0。这意味着不能将记录在具有在空间频率高于或等于频率Fc情况下的记录密度的光盘上的数据区分开。
如上所述,作为构成读出极限的空间频率的截止频率Fc是被定义为Fc=2NA/λ的分辨率极限,其中λ表示来自光学拾取器的激光束的波长,并且NA表示构成光学拾取器的透镜的数值孔径。
同时,图8中的子图(2)的曲线图描绘了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的信号特性,即表示两个检测器的输出之间的差值的差分信号A-B(=TPP信号)的信号特性。
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信号振幅)根据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的空间频率而变化,如图8中的子图(2)的曲线图所示。
也就是说,TPP信号的信号振幅绘制出平滑的山形曲线,与变化的空间频率保持一致。
如上所述,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在轨道方向上记录的载波(凹凸图案)形成在光盘100上。由标记阵列组成的信号被记录在载波上。
光学拾取器读取具有彼此叠加的两个信号(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的叠加信号,即读取复数反射率的乘积。TPP信号的振幅对应于作为具有彼此叠加的两个信号的叠加信号而获得的莫尔信号的振幅。
例如,TPP信号的振幅在图8中的子图(2)的曲线图中在空间频率Fa最大。空间频率Fa是作为两个信号(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的叠加信号的莫尔信号被明确最能再生所在的点。
图9是说明光盘100上的载波信号结构和记录信号的说明图。
如前所述,光盘100存储以下两种数据:
(1)由在轨道方向上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记录的凹凸图案构成的载波信号;以及
(2)由记录在载波信号上的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
图10描述了这两种信号(光盘上的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以及由两个信号组成的叠加信号(莫尔信号)的典型数据。
图10表示在光盘上的以下三种信号的结构以及来自这些结构的读出信号:
(1)光盘上的载波信号;
(2)记录信号;以及
(3)叠加信号(光盘上的载波信号×记录信号)。
(1)载波信号由在光盘上沿轨道方向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记录的凹凸图案构成。
这种结构的读出信号,如图10中的子图(1b)所示,对应于有规则周期的正弦波[Sin(2πx/p)],其中p表示凹凸图案的周期。
需要注意,图10中的子图(1b)所绘出的正弦波的周期具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Fc),并且正弦波不能被例如图1或图6所示的光学拾取器直接读取。
(2)记录信号由记录在上述(1)载波信号上的标记阵列组成。
记录信号包括范围从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分量到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的不同频率分量。
该结构的读出信号对应于子图(2b)中所示的信号。然而,可以使用例如图1或图6所示的光学拾取器读取低频分量范围,不能读出高频分量信号。
(3)叠加信号(载波信号×记录信号)由在光盘上在载波信号上叠加记录信号而构成。
在图10中的子图(3b)中绘出的信号是作为叠加信号的信号范围A(可再生范围A)的读出信号而获得的TPP信号,即上面参考图6说明的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输出的典型TPP信号。
该TPP信号是读出为由图10的子图(1b)所示的正弦波构成的载波信号和通过图10中的子图(2b)中指示的记录信号组成的叠加信号的信号图案,即读出为莫尔信号的信号图案。
这是实际上由图1或图6中所示的光学拾取器读取的信号。
在子图(3b)中所示的TPP信号是载波信号分量和记录信号分量的乘积。这是通过使记录信号的高频分量偏移降低载波信号频率的量而获得的信号。将该TPP信号的频率偏移升高载波信号频率的量,从而重构了光盘上的记录信号分量的频率。
上面的过程由上面参照图6说明的乘法器132执行,即将TPP信号与单独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的处理。
以下参照图11进行解释,图11是通过乘法处理提取记录信号的处理。
图11描绘了以下信号:
(1)和信号(=记录信号的低频分量);
(2)TPP信号;
(3)通过将TPP信号偏移载波信号频率的量(=记录信号的高频分量)而获得的信号;以及
(4)再生信号。
图11中的子图(1)中的和信号(=记录信号的低频分量)连同以上参考图8中的子图(1)所说明的指示空间频率与和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以及基于和信号的再生信号图案一起示出。
曲线图中的虚线构成从图6所示的和信号生成部(Sum)121输出(即来自两个检测器)的和信号A+B的信号特性。如此,虚线曲线表示和特性曲线。
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的输出(信号振幅)根据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的空间频率而变化,如图11中的子图(1)中的曲线所示。
也就是说,空间频率越高,即光盘上的记录密度越高,和信号(A+B)的输出(信号振幅)变得越小。
当空间频率高于图中所示的频率Fc时,信号振幅为0。这意味着不能将记录在具有在空间频率高于或等于频率Fc情况下的记录密度的光盘上的数据区分开。
如上所述,作为构成读出极限的空间频率的截止频率Fc是被定义为Fc=2NA/λ的分辨率极限,其中λ表示来自光学拾取器的激光束的波长,并且NA表示构成光学拾取器的透镜的数值孔径。
曲线图中的实线表示记录在光盘100上的记录信号的频率分布。
记录信号包括范围从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分量到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的不同频率分量。
在由实线表示的记录信号中,由虚线画出的和特征曲线内的部分构成了可以使用和信号(可再生范围A)再生的信号范围。
由虚线表示的和特性曲线之外的部分是不能使用和信号进行再生的信号范围。
图11中的子图(2)中的曲线图表示由上面参考图8中的子图(2)说明的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即来自两个检测器的输出)构成的差分信号A-B的信号特性。
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信号振幅)根据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的空间频率而变化,如图11中的子图(2)中的曲线(TPP特性曲线)所示。
然后通过将TPP信号偏移光盘上的载波信号频率的量来提取记录信号分量。
将TPP信号偏移载波信号频率的量的处理由上面参照图6说明的乘法器132执行,即将TPP信号与单独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的处理。
在图11中的子图(3)中描述的信号是通过将图11中的子图(2)中描述的TPP信号与单独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进行相乘的处理得到。
图11中的子图(3)中的信号因此是通过将图11中的子图(2)中的TPP信号偏移到高频范围而获得的信号。
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由光盘上的载波信号和TPP信号重构为通过通过将图11中的子图(2)所示的TPP信号与单独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进行相乘的处理而对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的叠加信号进行频移而获得的读出信号。作为乘法处理的结果,仅包括在图11中的子图(3)所示的TPP信号中的记录信号的特性曲线,即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被获得。
图11中的子图(3)所示的虚线表示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
也就是说,从图6中的差分信号生成部131输出的TPP信号与单独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这从TPP信号中消除了载波信号分量。结果是图11中的子图(3)中的频移TPP信号,即对应于仅包含记录信号分量的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
该曲线图中的实线类似于图11中的子图(1)所示的实线,并且表示光盘上的记录信号的频率分布。
在由实线界定的记录信号范围内,由虚线画出的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内的范围是可以使用TPP信号再生的信号范围(可再生范围B)。
由虚线绘制的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外的部分构成不能使用TPP信号进行再生的信号范围。
图11的子图(1)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信号范围A(可再生范围A)对应于记录信号中的低频范围信号。
另一方面,图11的子图(3)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信号范围B(可再生范围B)对应于记录信号中的高频范围信号。
组合上述两个信号提供了图11中子图(4)所示的再生信号。
图11中子图(4)所示的再生信号类似于上面参考图6中的子图(2)所解释的再生信号。
图11中子图(4)所示的再生信号是以下两个信号的复合信号:
(a)对应于图11的子图(1)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信号范围A(可再生范围A)的低频分量信号;以及
(b)对应于图11的子图(3)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信号范围B(可再生范围B)的高频信号。
对应于图11中的子图(1)所示的信号范围A(可再生范围A)的低频分量信号是基于图11的子图(4)中的上端和下端的和信号的再生信号。频率低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记录信号中的低频分量可以以这种方式从基于和的再生信号中获得。
另一方面,对应于图11的子图(3)所示的信号范围B(可再生范围B)的高频分量信号是基于分割为图11中的子图(4)的中心区域中的上部和下部的TPP信号的再生信号。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可以以这种方式从基于TPP的再生信号中获取。
需要注意,如上所述,通过图6中所示的配置中的和信号生成部(Sum)121和增益控制部(K1)122获得了基于和信号的再生信号。
另外,基于TPP信号的再生信号是通过图6所示的配置中表示的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乘法器132和增益控制部(K2)133来获得的。
4.从其上记录有M序列随机数据的光盘再生数据的处理的典型模拟
下面解释使用上述和信号和TPP信号再生数据的处理的典型模拟。
图12描绘了来自模拟的典型再生数据,其中数据在以下条件设置下被记录和再生。
条件如下:
光学拾取器的激光波长:λ=405nm
光学拾取器的数值孔径:NA=0。85
截止标记长度(截止周期的一半):λ/4NA=119nm
记录的数据=M序列(随机数)
最小标记(凹坑)长度:1T=110nm(小于或等于截止标记长度)
载波周期:p=82.5nm
数据采用孤立的轨道方法记录,其中数据仅记录在一条轨道上,而不记录在相邻轨道上。
图12给出了表示在上述条件设置下由模拟数据再生而产生的细节的各个子图。子图表示:
(1)从来自光盘的读出信号获得的和信号和TPP信号;
(2)仅使用和信号的再生信号图案;以及
(3)使用和信号和TPP信号的再生信号图案。
这些是获得的数据(作为模拟的结果)。
图12中的子图(1)描绘了从来自光盘的读出信号中获取的典型的和信号和典型TPP信号。
在子图(1)中描绘的获取信号是使用如上面参考图6所示配置的再生设备来获得的两个再生信号,再生设备借助于光检测部112的分割式检测器(A,B)再生来自光盘100的信号。两个再生信号是:
(a)和信号(A+B);以及
(b)TPP信号(A-B)。
(a)和信号(A+B)对应于来自图6的配置中的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的输出信号。
(b)TPP信号(A-B)对应于来自图6的配置中的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信号。
图12中的子图(2)描绘了仅使用和信号(A+B)获得的典型再生信号。该信号对应于来自图6配置中的增益控制部122的输出信号。
这是对应于图6中的子图(1)所示的基于和的再生信号的再生信号。
仅使用图12中的子图(2)所示的和信号获得的再生信号是具有频率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分量信号,低频分量被分成波形的上部和下部,因此被再生为信号值1或0。
另一方面,具有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的高频分量信号不被分成波形的上部和下部。高频分量集中在中心区域上,即在波形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的边界区域上。作为结果,高频分量信号不能被再生为信号值1或0。
图12中的子图(3)描绘了使用和信号(A+B)和TPP信号(A-B)获得的典型再生信号。该信号对应于图6的配置中的复合信号生成部141的输出。
图12中的子图(3)所示的再生信号是以下两个信号的复合信号:
(a)表示频率低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记录信号中的低频分量的基于和的再生信号;以及
(b)表示频率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Fc)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的基于TPP的再生信号。
需要注意,基于和的再生信号是通过图6所示的配置中的和信号生成部(Sum)121和增益控制部(K1)122来获得的。
另外,通过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乘法器132和增益控制部(K2)133获得基于TPP的再生信号。
通过从由以下两个不同信号组成的叠加信号(莫尔信号)中去除载波信号分量来获取基于TPP的再生信号:
(a)在轨道方向上以高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记录的载波(凹凸图案);以及
(b)由记录在载波上的标记阵列组成的记录信号。
莫尔信号经常发生在其中光盘上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Fc)的载波信号和频率高于截止频率(Fc)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部分彼此叠加的范围中的低频范围。
也就是说,在频率低于截止频率(Fc)的情况下从记录信号中的低频部几乎不会生成明确的莫尔信号。从基于TPP的再生信号中,仅提取记录信号中的高频范围信号。
因此,复合信号生成部141将从基于TPP的再生信号获得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范围信号与从基于和的再生信号获得的记录信号中的低频范围信号组合,低频范围信号具有低于截止频率(Fc)的频率。这样,复合信号生成部141获得具有范围从记录信号中的低频到高频的宽频带的再生信号,在图12的子图(2)中描绘了该再生信号。
5.从其上记录有(1,7)RLL数据的光盘来再生数据的处理的典型模拟
以下说明的是从其上记录有(1,7)RLL数据的光盘来再生数据的处理的典型模拟,所记录的数据在许多BD(蓝光(注册商标)盘)上找到。
应该注意的是,BD利用RLL-PP调制方法(RLL:游程长度受限,PP:奇偶保持/禁止rmtr(重复最小跳变游程)),其改进了现有的(1,7)RLL调制方法。
与现有的(1,7)RLL调制方法相比,(1,7)RLL-PP调制方法具有许多改进,包括抑制DC分量和限制最小标记和最小空间的重复计数。
以下是对作为用于向光盘记录高密度数据以及从光盘再生高密度数据的技术的RLL(游程长度受限)码的简要说明。
随着光盘存储容量的增加,它们的记录密度也增加。当记录密度提高时,奈奎斯特条件不满足,这可能会引起符号间干扰。RLL(游程长度受限)码涉及扩大边缘之间的间隔,以便在改善记录密度的同时最小化符号间干扰的发生。RLL码是游程编码的变体。这是一种技术,它涉及限制将m比特记录数据被转换为n比特数据的游程长度编码的最大游程长度和最小游程长度,其中,n不同于m。
RLL码的最小反转间隔[Tmin]由以下表达式定义:
Tmin=(d+1)(m/n)Td
其中,Td表示时钟脉冲宽度;d表示NRZI(不归零反向)信号中的连续0的最大数目,它是通过根据要记录的调制数据中的0或1的值来反转脉冲的极性而生成的记录信号;并且(d+1)代表最小游程长度。需要注意,考虑到光学约束,表示记录密度比的值Tmin/Td优选地更长。
此外,RLL码的最大反转间隔[Tmax]由以下表达式定义:
Tmax=(k+1)(m/n)Td
其中,Td表示时钟脉冲宽度;k代表NRZI(非归零反向)信号中连续0的最大数量;以及(k+1)代表最大游程长度。需要注意,考虑到时钟脉冲的稳定生成,值Tmax/Td优选地较短。
此外,检测窗口宽度[Tw]由以下表达式定义:
Tw=(m/n)Td
能够表示可允许的抖动量的宽度优选地更大。检测窗口宽度[Tw]越大,读取再生信号越容易。在检测窗口宽度[Tw]小的情况下,需要高精度的读取。
RLL(游程长度受限)码的一种变型是基于将两比特数据转换为三比特数据的(1,7)RLL调制方法。
基于(1,7)RLL调制方法的调制构成以下数据转换方法,其中调制比特中的连续0的数量介于(1,7)RLL游程长度约束下的最小值1和最大值7之间。
给定基于(1,7)RLL调制方法的调制数据,称为记录帧(Recording Frame)的记录单元与同步信号同步生成并记录在光盘上。
需要注意,在上面的转换过程中,利用转换表。
根据(1,7)RLL游程长度规则,在将两比特数据调制成三比特数据的过程中使用转换表。转换表的具体示例在图13中示出。
如图13所示,转换表将输入比特与调制数据比特相关联。例如,如果输入数据是[00000000],则调制数据比特是[010100100100]。在输入数据为[11]的情况下,如果前面的调制比特是[××1],则调制的数据比特是[000],如果前面的调制数据比特是[××0],则调制的数据比特是[101]。
当根据上述的转换表执行两比特数据到三比特数据的转换时,根据(1,7)RLL游程长度规则生成调制数据比特。
下面解释的模拟是再生被记录在光盘(BD)上的(1,7)RLL数据的处理的模拟。根据这个模拟的结果来检查提高BD上的数据记录密度的可行性。
模拟以及评估实验在以下用于该检查的设置下进行:
(1)对(1,7)pp、e-MLSE进行评估以量化噪声对再生过程的影响。
需要注意,e-MLSE(最大似然序列误差)是再生数据的评估指数,并将在后面详细讨论。
(2)在光盘上形成的载波被设定为(1,7)pp的3T单调(6T周期)频率,这相当于截止频率(Fc)的约1.5倍。
需要注意,该设置旨在在解调再生处理中使用的和信号和TPP信号之后有适合的频谱重叠区域。
(3)记录信号中记录的(1,7)pp调制数据的频谱带宽被限制为低于或等于载波频率。
(4)截止标记长度(截止周期的一半):λ/4NA=119nm
(5)时钟长度:1T=81nm
图14是说明作为记录信号的(1,7)RLL-pp调制数据以及在模拟中使用的载波信号的说明图。
图14中的子图(1)是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振幅的曲线图。该图绘制了3T频率载波和作为记录信号的(1,7)RLL-pp调制数据。
在模拟中,如图14中的子图(2)所示,作为记录信号的(1,7)RLL-pp调制数据的宽频率被截止,并且记录信号中(1,7)pp调制数据的记录频谱带宽被限制为低于或等于载波频率。
这些是与上述条件(3)对应的设置。
上述条件(3)的必要性如下:
(3)记录信号中记录的(1,7)pp调制数据的频谱带宽限制为低于或等于载波频率。
以下参照图15进行解释需要上述设置的原因。
图15描绘了以下信号:
(1)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
(2)TPP信号
(3)和信号
图15中的描述载波信号和记录信号的子图(1)表示与上面参考图14中的子图(2)所解释的相同的曲线图。该曲线图描绘了载波(3T)的频率分布及其高频截止的记录信号。
作为记录信号的(1,7)RLL-pp调制数据的宽频率被截止,并且频谱带宽被限制为低于载波频率。
如图15中的子图(2)示出的由实线表示的,以上限制的原因是,消除通过光盘上的载波与记录标记((1,7)调制数据)相乘而进行频移后的信号之间的频谱重叠,从而获得有限频谱带的记录标记信号,如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消除的是由虚线表示的TPP信号与由实线表示的记录信号(有限频宽)之间的重叠。
如果发生这种重叠,则可能会在信号处理中不能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
为了消除重叠并获得精确的信号处理结果,有必要将记录信号中的(1,7)pp调制数据的记录频谱带宽限制为低于或等于载波频率。
图16是说明使用如上所述有限频谱带记录信号生成再生信号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6给出了以下信号的曲线图:
(1)TPP信号
(2)TPP信号(频移后)
(3)和信号
(4)使用和信号和TPP信号可读的信号
图16中的子图(1)的曲线图示出了上面参考图8中的子图(2)所解释的由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即从两个检测器输出的差分信号A-B的信号特性。
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的输出(信号振幅)根据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的空间频率而变化,如图16中的子图(1)所示的曲线(TPP特性曲线)所示。
记录信号分量可以通过与载波信号相乘对TPP信号进行频移来提取。
从TPP信号中除去载波信号分量的过程由上面参照图6说明的乘法器132执行,即通过将TPP信号与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
图16中的子图(2)所示的信号是通过将图16中的子图(1)所示的TPP信号与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的处理来获得。
图16中的子图(2)所示的信号是通过将图16中的子图(1)所示的TPP信号频移到高频范围来获得。
当移到低频范围时再生作为莫尔信号的记录信号,通过将图16中的子图(1)所示的TPP信号与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而回到初始频带。这提供了仅包含在图16中的子图(2)所示的TPP信号中的记录信号的特征曲线,即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
图16中的子图(2)描绘了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以及有限频带记录信号。由与记录信号相对应的TPP特性曲线包围的范围是使用TPP信号可读的范围。
在曲线图中,虚线表示光盘上的记录信号的频率分布。
在由虚线指定的记录信号范围中,与记录信号对应的实线TPP特性曲线内的部分是可以使用TPP信号再生的信号范围。
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特性曲线外的部分是不能使用TPP信号再生的信号范围。
图16中的子图(3)和信号描述了表示上面参考图8中的子图(1)所解释的空间频率与和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基于和信号的再生信号的图案的曲线图。
该曲线图描绘了图6中所示的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的输出,即表示从两个检测器输出的和信号A+B的信号特性的和特性曲线,以及限制频带记录信号。
和信号生成部(Sum)121的输出(信号振幅)根据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的空间频率而变化,如图16中的子图(3)的曲线表示。
也就是说,空间频率越高,即光盘上的记录密度越高,和信号(A+B)的输出(信号振幅)变得越小。
当空间频率高于曲线图中所示的频率Fc时,信号振幅为0。这意味着不能将记录在具有在空间频率高于或等于频率Fc情况下的记录密度的光盘上的数据区分开。
如上所述,作为构成读出极限的空间频率的截止频率Fc是被定义为Fc=2NA/λ的分辨率极限,其中λ表示来自光学拾取器的激光束的波长,而NA表示构成光学拾取器的透镜的数值孔径。
曲线图中的虚线表示记录在光盘100上的记录信号的频率分布。
记录信号包括范围从低于截止频率(Fc)的低频分量到高于截止频率(Fc)的高频分量的不同频率分量。
在由虚线表示的记录信号中,由虚线指定的和特性曲线内的部分是可以使用和信号再生的信号范围。
由实线表示的和特征曲线以外的部分是不能使用和信号再生的信号范围。
在图16的子图(3)所示的曲线图中的“和信号可读取范围”对应于记录信号中的低频范围信号。
另一方面,在图16的子图(2)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使用TPP信号的可读取范围”对应于记录信号中的高频范围信号。
组合上述两个信号提供了图16的子图(4)中所示的“使用和信号和TPP信号可读取的信号”。
该信号对应于图6所示配置中的复合信号生成部141的输出。
在图16中的子图(4)中描述的“使用和信号和TPP信号可读取的信号”结合了以下两个范围:
(a)对应于图16的子图(2)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使用TPP信号可读取的范围”的高频分量信号范围。以及
(b)对应于图16的子图(3)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使用和信号可读取的范围”的低频信号范围。
需要注意,如上所述,通过图6所示的配置中的和信号生成部(Sum)121和增益控制部(K1)122获得了基于和信号的再生信号。
另外,基于TPP信号的再生信号通过图6所示的配置中的差分信号生成部(TPP)131、乘法器132和增益控制部(K2)133获取。
如上所述,通过组合使用和信号和TPP信号,能够再生具有从低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低频到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的宽频带范围的信号。
应该注意的是,在光盘上形成载波,即形成作为载波槽的凹凸图案,具有多种变化。
载波形成的两种变化在下面参照图17进行解释。
图17描绘了其上形成有两个不同载波的光盘。在这幅图中描绘的是以下光盘:
(A)形成有交错图案载波槽的光盘;以及
(B)形成有辐射图案载波槽的光盘。
(A)形成有交错图案载波槽的光盘具有以下载波槽(凹凸图案),该载波槽具有在光盘上的相邻轨道之间以交错方式排列的凹部和凸部。
(B)形成有辐射图案载波槽的光盘具有以下载波槽(凹凸图案),该载波槽具有在光盘上的相邻轨道之间对齐的凹部和凸部。
以下参照图18和图19说明记录数据和伺服数据如何被记录在光盘上的示例。
图18描述了如何将记录数据和伺服数据记录在光盘上,该光盘形成有由图17中的子图(A)所示的交错图案载波槽。
例如,构成诸如电影的内容的记录数据与伺服数据交替。即如图所示,在记录时,用于记录记录数据的记录区域和用于记录伺服数据的伺服区域交替。
在记录区域中形成交错图案载波槽(凹凸图案)。
如图所示,凸部和凹部在相邻轨道之间以交错方式排列。
记录在记录区域中的记录信号包括频率高于截止频率的高频范围信号。
记录在伺服区域中的伺服数据被提供为可以仅使用常规和信号读取的频带的数据,而不依赖于上述TPP信号。在图中的示例中,使用标记10T至14T记录伺服数据。
图19描述了如何将记录数据和伺服数据记录在光盘上,该光盘形成有由图17中的子图(B)所示的辐射图案载波槽。
例如,构成诸如电影的内容的记录数据与伺服数据交替。也就是说,如图所示,用于记录记录数据的记录区域和用于记录伺服数据的伺服区域在记录时交替。
在记录区域中形成辐射图案载波槽(凹凸图案)。
如图所示,凸部和凹部在相邻轨道之间对齐。
记录在记录区域中的记录信号包括频率高于截止频率的高频范围信号。
记录在伺服区域中的伺服数据被提供为可以仅使用常规和信号读取的频带的数据,而不依赖于上述TPP信号。在图中的示例中,使用标记10T至14T记录伺服数据。
图20描绘用于执行从存储记录数据的光盘对数据再生的典型电路配置,该记录数据包括具有的频带高于截止频率的记录信号。
具体地说,该图描绘了一个再生电路的典型结构,该电路从形成有上面参照图17的子图(A)和图19所说明的交错图案载波槽的光盘中再生例如,如上面参照图14至图16所解释的其中高频被截止的(1,7)RLL-pp信号。
下面将解释使用图20所示的电路配置的数据再生处理。
光盘200存储包括具有高于截止频率的频带的记录信号的数据。具体而言,这是其上形成有交错图案载波槽的光盘,并且该光盘存储了例如,其中截止了高频范围的上述(1,7)RLL-pp信号。
光检测部300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如上面参照图1和6等所解释的。
需要注意,不仅从一个读取目标轨道接收反射光,而且还从其两侧的两个相邻轨道接收反射光。
在该图中,矩形A和B构成接收来自读取的目标中心轨道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区域。矩形A和B两侧的矩形构成接收来自相邻轨道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区域。
为了从读取目标轨道离开的反射光中提取由检测器B检测到的检测信号,自适应均衡器301执行去除入射在光检测部300上并且来自相邻轨道的噪声信号的处理。
具体来说,来自读取轨道和来自两个相邻轨道的信号被输入到自适应均衡器滤波器中,该自适应均衡器滤波器参照读取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该过程允许从读取目标轨道获取信号。
读取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是从PR目标信号生成部307中输出。
自适应均衡器301的输出构成来自读取目标轨道的信号B。
同时,自适应均衡器302也执行去除入射在光检测部300上并来自相邻轨道的噪声信号的处理,以便从离开读取目标轨道的反射光中提取由检测器A检测到的检测信号。
所涉及的具体过程类似于自适应均衡器301执行的过程。来自读取轨道和来自两个相邻轨道的信号被输入到自适应均衡器滤波器,该自适应均衡器滤波器参照读取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该过程允许从读取目标轨道获取信号。
读取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从PR目标信号生成部307输出。
自适应均衡器302的输出构成来自读取目标轨道的信号A。
信号A和B对应于从上面参考图1和图6说明的光学拾取器输出的信号(A,B)。
自适应均衡器301和302的输出信号(A,B)被输入到和信号生成部(Sum)303和差分信号生成部(TPP)304中。
和信号生成部(Sum)303生成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01和302的输出信号(A,B)的和信号(A+B)。
另一方面,差分信号生成部(TPP)304生成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01和302的输出信号(A,B)的差分信号(A-B)。
由和信号生成部(Sum)303生成的和信号(A+B)被输入到自适应均衡器305。
同时,由差分信号生成部(TPP)304生成的差分信号(A-B)被输入到乘法器311。
乘法器311执行将差分信号(A-B)与载波生成部310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的处理。
该处理对应于从以上参考图16解释的图16中的子图(1)中的TPP信号来生成图16的子图(2)中(在被频移之后的)TPP的处理。
也就是说,该处理相当于将信号返回到包含在TPP信号中并且通过将载波槽与记录的标记信号相乘而频移后的初始频带。
自适应均衡器305接收由和信号生成部(Sum)303生成的和信号(A+B)、由乘法器311生成的频移TPP信号、以及由PRML(局部响应最大似然)解码器306和PR目标信号生成部307生成的目标信号。基于这些输入,自适应均衡器305执行去除噪声分量的处理并将所得到的生成信号输出到PRML解码器306、输出到PLL 309并且输出到减法器308中。
PRML解码器306接收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05的和信号(A+B)和经频移的TPP信号的输入。通过这些输入,PRML解码器306通过最大似然解码方法生成最大似然的再生信号。
具体地,例如,应用维特比解码方法。维特比解码涉及通过重复加法、比较和选择的简单过程、接下来的用于最终数据解码的追溯操作来实现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解码。通过维特比解码,获得每次与一个信息比特对应的编码数据(接收数据序列),计算该点处不同状态下的路径的信号间间隔(度量),以找出最大似然的路径。
该解码处理使得再生的信号被输出。
再生信号包括范围从低于截止频率的低频分量到高于截止频率的高频分量的频率分量,例如,如上面参考图16中的子图(4)所说明的。
需要注意,PRML解码器306接收来自PLL 309的时钟信号的输入,该PLL 309基于自适应均衡器305的输出生成时钟信号。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PRML解码器306生成并输出再生信号。
PLL 309根据包含于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05的输出中的伺服信号执行生成时钟信号的处理。
由PLL309生成的时钟信号也被输入到载波生成部310。根据时钟信号,载波生成部310随着伺服区域以外的记录数据区域的数据再生,及时向乘法器311输出载波信号[Sin(2πx/p)]。
只有当记录信号从伺服区以外的记录数据区再生时,乘法器311才选择性地执行与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的处理。
由PRML解码器306生成的再生信号也被输入到PR目标生成部307。
基于由PRML解码器306生成的再生信号,PR目标生成部307生成后续的再生信号的目标信号,并将生成的目标信号输入到减法器308。
减法器计算目标信号与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05的生成信号之间的差值。减法器然后将关于目标的差值(误差量(error amount,错误量))反馈给自适应均衡器301,302和305。
自适应均衡器301,302和305接收差值(误差量)的输入并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以生成输出信号。
需要注意,根据图20中所描绘的电路配置的再生处理,例如,可以在再生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的存储部中存储的再生处理程序的控制下执行。
图21描述了根据形成在光盘上的载波槽的类型评估再生信号的结果。
图21的曲线图描绘了关于来自以下六种光盘类型的数据再生的评估值:
(a)没有载波且在相邻轨道上没有记录数据的光盘;
(b)没有载波并在相邻轨道上有记录数据的光盘;
(c)具有交错图案载波并且在相邻轨道上没有记录数据的光盘;
(d)具有交错图案载波并在相邻轨道上有记录数据的光盘;
(e)具有辐射图案载波并且在相邻轨道上没有记录数据的光盘;以及
(f)具有辐射图案载波并且在相邻轨道上具有记录数据的光盘。
在图21中所示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光盘上的数据记录密度(GBL:千兆字节线密度),纵轴表示作为再生信号的评估值的e-MLSE(%)。
需要注意,在光盘上设置记录信号和载波的条件如下:
Tp=0.225μm
载波:直线方向;载波周期=3T;凹凸图案的深度=λ/8;无标记相位;振幅=0.3
接下来描述用作再生信号评估值的e-MLSE。
已知指标i-MLSE作为再生信号的评估值。MLSE(最大似然序列误差)是表示使用在一方面使用维特比检测数据建立的目标电平与另一方面的实际信号电平之间的差来计算的误差概率的指标。
计算指标i-MLSE涉及加权许多容易出错的数据图案。
但是,在记录密度明显更高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容易出错的数据图案。作为结果,现有信号指标i-MLSE的误差成为问题。结果,使用e-MLSE,另一种不同于i-MLSE的信号评估值,它解决了为了改进高线性密度信号的信号准确性指标所需的新增数据图案。
作为再生评估值而采用的指标e-MLSE表示包含在再生信号中的错误概率。也就是说,当e-MLSE的值较小时,这意味着以较低的错误率获得令人满意的再生信号。
例如,如果e-MLSE在图21的曲线图中为15%或更低,再生信号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
从图21中所示的曲线图可以看出,得出以下结论:
(1)形成有载波的光盘与不具有载波的光盘相比,与较小的评估值(e-MLSE)相关联,并且提供具有较少错误的较高质量的再生数据。
(2)形成有交错图案载波的光盘与具有辐射图案载波的光盘相比,与较小的评估值(e-MLSE)相关联,并且提供具有较高质量且具有较少误差的再生数据。
也就是说,按照再生数据质量的降序,高质量到低质量,高密度记录光盘如下排序:
(1)具有交错图案载波的光盘;
(2)具有辐射图案载波的光盘;以及
(3)没有载波的光盘。
6.其他典型的再生电路配置
以上参照图20说明了用于执行从光盘再生数据的处理的再生设备的一个特定电路配置。
除了图20所示的电路外,存在用于执行再生过程的各种配置的电路。
在图22中描绘的配置是与图20中的配置不同的再生电路的另一典型配置。
图22中描绘的再生电路,如图20中的电路一样,被配置为执行从存储包括具有高于截止频率的频带的记录信号的数据的光盘中对数据的再生处理。
具体而言,这是再生上面参考图14至图16所解释的高频截止(1,7)RLL-pp信号的再生电路的另一典型配置,例如,信号被记录在形成有上面参考图17中的子图(A)和图19所讨论的交错图案载波槽的光盘上。
下面解释使用图22所示的电路配置来再生数据的处理。
光盘200存储包括具有高于截止频率的频带的记录信号的数据。具体而言,是其上形成有交错图案载波槽的光盘,例如,该光盘存储了其中截止了高频范围的如上所述(1,7)RLL-pp信号。
光检测部320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如以上参照图1和图6等所解释的。
需要注意,不仅从一个读取目标轨道接收反射光,而且还从其两侧的两个相邻轨道接收反射光。
在该图中,矩形A和B构成接收来自读取目标中心轨道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区域。矩形A和B两侧的矩形构成接收来自相邻轨道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区域。
在图22的结构中,由检测器A和B从读取轨道检测到的检测信号和由检测器A和B从两个相邻轨道检测到的检测信号分别输入到和信号计算部321和差分信号计算部322。
来自三个和信号计算部321的输出构成由检测器A和B从读取轨道检测的检测信号的和信号(A+B),以及由检测器A和B从与读取轨道相邻的轨道检测的检测信号的和信号。表示三个轨道的这些输出被输入到自适应均衡器(Sum)325。
为了从读取的目标轨道中提取和信号(A+B),自适应均衡器325执行去除入射在光检测部300上并且对应于相邻轨道的和信号,即,由噪声信号组成的和信号(An+Bn)的处理。
具体地说,来自读取轨道的和信号(A+B)和来自两个相邻轨道的噪声和信号(An+Bn)被输入到自适应均衡器滤波器,该自适应均衡器滤波器参照读取的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理想和信号)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该过程允许从读取的目标轨道获取和信号(A+B)。
从PR目标信号生成部329输出作为读取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的理想和信号331。
自适应均衡器325的输出构成来自读取目标轨道的和信号(A+B)。
同时,为了从读取的目标轨道中提取差分信号(A-B),自适应均衡器326执行去除入射在光检测部300上并且对应于相邻轨道的差分信号,即由噪声信号组成的差分信号(An-Bn)的处理。
具体地说,将来自读轨道的差分信号(A-B)和来自两个相邻轨道的噪声差分信号(An-Bn)输入到自适应均衡器滤波器,以参照读取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即理想的TPP信号)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该过程允许从读取目标轨道获取差分信号(A-B)。
从PR目标信号生成部329输出作为读取目标轨道的理想信号的理想TPP信号332。
自适应均衡器326的输出构成来自读取目标轨道的差分信号(A-B)。
由自适应均衡器326生成的和信号(A+B)被输入到自适应均衡器327。
同时,由自适应均衡器326生成的差分信号(A-B)被输入到乘法器335。
乘法器335执行将差分信号(A-B)与载波生成部334生成的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的处理。
该处理对应于以上参考图16解释的从图16的子图(1)中的TPP信号生成图16的子图(2)中(在被频移之后的)TPP信号的处理。
也就是说,这个过程相当于将包含在TPP信号中并且通过将载波槽与记录的记录信号相乘而频移的信号返回到初始频带。
自适应均衡器327接收自适应均衡器325生成的和信号(A+B)和乘法器335生成的频移TPP信号的输入,以及由PRML(局部响应最大似然)解码器328和PR目标信号生成部329生成的目标信号。基于这些输入,自适应均衡器327执行去除噪声分量的处理,并将得到的生成信号输出到PRML解码器328、输出到PLL333和减法器360。
PRML解码器328接收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27的和信号(A+B)和频移TPP信号的输入。给定这些输入,PRML解码器328通过最大似然解码方法生成最大似然的再生信号。
具体地说,例如,应用维特比解码方法。维特比解码涉及通过重复加法、比较和选择的简单过程、接下来通过用于最终数据解码的追溯操作来实现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解码。通过维特比解码,每次获得与一个信息比特对应的编码数据(接收数据序列),计算该点处不同状态下的路径的信号间间隔(度量),以找出最大似然的路径。
该解码处理使得再生的信号被输出。
再生信号包括范围从低于截止频率的低频分量到高于截止频率的高频分量的频率分量,如上面参考图16中的子图(4)所说明的。
需要注意,PRML解码器328接收来自PLL 333的时钟信号的输入,PLL 333根据自适应均衡器327的输出生成时钟信号。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PRML解码器328生成并输出再生信号。
PLL333根据包含在自适应均衡器327的输出中的伺服信号来执行生成时钟信号的处理。
由PLL333生成的时钟信号也被输入到载波生成部334中。基于该时钟信号,载波生成部334随着伺服区域以外的记录数据区域的数据再生,及时将载波信号[Sin(2πx/p)]输出到乘法器311。
只有当记录信号从伺服区以外的记录数据区再生时,乘法器335才选择性地执行与载波信号[Sin(2πx/p)]相乘的处理。
由PRML解码器328生成的再生信号也被输入到PR目标生成部329。
基于由PRML解码器328生成的再生信号,PR目标生成部329生成后续的再生信号的目标信号。
目标信号包括理想和信号331和理想TPP信号332。理想和信号331被输入到减法器341。理想TPP信号332被输入到减法器342。此外,包括理想和信号和理想TPP信号的理想再生信号被输入到减法器330。
减法器341计算理想和信号331与由自适应均衡器325生成的信号之间的差值。然后,减法器341将关于目标的差值(误差量)反馈给自适应均衡器325。
自适应均衡器325接收差值(误差量)的输入并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以生成并输出输出信号(A+B)。
减法器342计算理想TPP信号332和由自适应均衡器326生成的信号之间的差值。然后,减法器342将关于目标的差值(误差量)反馈给自适应均衡器326。
自适应均衡器326接收差值(误差量)的输入并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以生成并输出输出信号(A-B)。
减法器330计算理想再生信号与由自适应均衡器327生成的信号之间的差值。然后,减法器330将关于目标的差值(误差量)反馈给自适应均衡器327。
自适应均衡器327接收差值(误差量)的输入并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以生成并输出构成输出信号的再生信号。
在图22所示的电路配置中,和信号和差分信号不仅从读取轨道单独生成,而且从相邻轨道单独生成。随后执行自适应均衡处理,以计算关于读取目标轨道的和信号(A+B)和差分信号(A-B)。
需要注意,根据图22中所描绘的电路配置的再生处理,例如,可在存储在再生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的存储部中的再生处理程序的控制下执行。
此外,图23中示出再生电路的另一个典型配置。
在图23中描绘的电路被配置为与图22所示的电路大致相同。除了执行时钟生成处理的PLL333的输入不同于其在图22中所示的以外。
在图22的配置中,PLL 333接收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27的输出的输入,该自适应均衡器327生成包括和信号(相加信号)和TPP信号(差分信号)的再生信号。
在图23所示的结构中,与之相反,PLL 333接收来自自适应均衡器325的输出的输入,该自适应均衡器325生成并输出和信号(相加信号(A+B))。
PLL 333被配置为基于来自记录在光盘上的伺服区域的记录信号来生成时钟信号。只能使用和信号(相加信号(A+B))来读取来自伺服区的记录信号。也就是说,不使用频率超过截止频率并且可以使用TPP信号读取的高频信号。
结果,输入到PLL 333的信号不是来自生成包括TPP信号的再生信号的自适应均衡器327的输出,而是来自仅输出和信号(相加信号(A+B)的自适应均衡器325的输出。这仍然允许PLL 333正确地生成时钟信号。
在图23所示的电路中,只有PLL 333的输入不同于图22中的电路。其余的电路配置与以上参照图22所解释的相同。
需要注意,根据图23中所描绘的电路配置的再生处理还可以被实现为例如在存储在再生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的存储部中的再生处理程序的控制下执行。
7.根据本公开的结构的概述
需要注意,虽然已经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替代方案、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也就是说,本发明仅使用实施例进行了公开,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受限于此,而是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上述明显变型,并且仅被所附权利要求的适当范围或公平含义所限制。
需要注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地如下构造: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的光检测部;以及
信号处理部,被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其中,
所述光检测部具有沿所述光盘的轨道方向的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
所述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所述检测器A和B的检测信号得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TPP(切向推挽)信号,以及
所述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所述TPP信号中提取在所述光盘上记录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所述再生信号。
(2)如上面(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具有记录信号,所述记录信号记录在由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率的凹凸图案构成的载波槽形成的载波信号上,以及
所述信号处理部通过执行将所述TPP信号频移到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范围的运算来从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信号,所述TPP信号通过对使所述载波信号和所述记录信号彼此叠加的叠加信号进行频移而获得为读出信号。
(3)如上面(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运算是将所述TPP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
所述信号处理部执行将所述TPP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以便将所述TPP信号频移到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所述高频分量范围。
(4)如上面(1)至(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信号处理部通过执行将来自所述检测器A和B的检测信号求和的和信号与去除了载波信号的分量以对应于记录信号的TPP信号进行组合的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
(5)如上面(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基于所述和信号,信号处理部生成主要由低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频率分量组成的再生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TPP信号,信号处理部生成主要由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频率分量组成的再生信号。
(6)如上面(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形成有以具有高于或等于所述截止频率的高频率的所述凹凸图案构成的所述载波槽,以及
组成所述载波槽的所述凹凸图案在相邻轨道间以交错方式布置。
(7)如上面(1)至(5)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形成有以具有高于或等于所述截止频率的高频率的所述凹凸图案构成的所述载波槽,以及
组成所述载波槽的所述凹凸图案以辐射方式布置并且在相邻所述轨道之间对齐。
(8)如上面(1)至(7)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被构造为具有其中记录有记录信号的记录区域和其中记录有伺服信号的伺服区域,所述记录区域和所述伺服区域交替布置在所述光盘上,以及
所述信号处理部基于所述伺服信号生成时钟信号,以对生成所述再生信号的处理执行定时控制。
(9)如上面(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部具有自适应均衡器,用于从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中去除源自相邻轨道的信号。
(10)如上面(1)至(9)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部根据PRML(局部响应最大似然)方法执行最大似然解码处理。
(11)一种光盘,具有记录信号,所述记录信号记录在由载波槽构成的所述光盘上的载波信号上,所述载波槽由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率的凹凸图案构成,其中,
使用再生设备来读取通过对使所述载波信号和所述记录信号彼此叠加的叠加信号进行频移而获得的TPP(切向推挽)信号,所述再生设备进一步用于通过执行将所述TPP信号频移到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范围的运算从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
(12)如上面(11)所述的光盘,其中,
所述运算是将所述TPP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
所述再生设备用于执行将所述TPP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以便将所述TPP信号频移到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范围,以及
所述再生设备还用于通过从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再生信号。
(13)如上面(11)或(12)所述的光盘,其中
构成所述载波槽的具有高频率的所述凹凸图案以交错方式布置在相邻所述轨道之间。
(14)如上面段落(11)或(12)所述的光盘,其中
构成所述载波槽的具有高频率的所述凹凸图案以辐射方式布置并且在相邻所述轨道之间对齐。
(15)如上面(11)至(14)中任一个所述的光盘,其中,
所述光盘被构造成具有其中记录有记录信号的记录区域和其中记录有伺服信号的伺服区域,所述记录区域和所述伺服区域交替地布置在所述光盘上。
(16)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的光检测部,以及
信号处理部,被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
光检测部,在光盘上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
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使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检测器A和B的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TPP(切向推挽)信号;以及
使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TPP信号中提取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再生信号。
(17)一种用于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信息处理的程序,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的光检测部,
信号处理部,被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
所述光检测部在光盘上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
所述程序执行的过程包括:
使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检测器A和B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TPP(切向推挽)信号;以及
使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TPP信号中提取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再生信号。
此外,说明书中描述的一系列处理可以通过硬件、通过软件或通过两者的组合来执行。在要执行基于软件的处理的情况下,构成处理序列的程序可以以安装到用于程序执行的专用硬件的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中,或者安装到能够执行各种处理以运行程序的通用计算机中。例如,程序可以预先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程序可以从这样的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中,或者在安装到诸如硬光盘的内部记录介质上之前通过诸如LAN(局域网)或互联网的网络进行接收。
需要注意,描述中描述的过程不仅可以按照所描绘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并行地或单独地执行,或者与进行执行的装置的处理能力保持一致。而且,在该描述中,术语“系统”是指一组逻辑配置的设备。这种配置中的设备可以或可以不被容纳在单个外壳中。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如上所述,提供了一种再生高密度数据的光盘,以及一种再生来自其上记录有高密度数据的这种光盘的数据的再生设备。
具体地说,提供在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的光检测部和信号处理部。信号处理部生成作为从检测器A和B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的TPP(切向推挽)信号。使用TPP信号,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信号,以生成再生信号。该光盘被构造成将记录信号记录在光盘上形成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率的凹凸图案的载波信号上。信号处理部将载波信号乘以从光盘读取的TPP信号以作为具有载波信号和叠加在其上的记录信号的频移信号。这样,信号处理部将TPP信号频移到高频范围内的频率,以从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提取高频分量信号。
这些结构用于实现再生高密度数据的光盘以及再生来自其上记录有高密度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的再生设备。
[附图标记列表]
10 光盘
11 标记(低反射率部)
12 高反射率部
20 光学拾取器
21 激光束输出部
22 光检测部
23 信号处理部
24 和信号生成部
100 光盘
110 光学拾取器
111 激光束输出部
112 光检测部
113 信号处理部
121 和信号生成部
122 增益控制部
131 差分信号生成部
132 乘法器
133 增益控制部
141 复合信号生成部
200 光盘
300 光检测部
301 自适应均衡器
302 自适应均衡器
303 和信号生成部
304 差分信号生成部
305 自适应均衡器
306 PRML解码器
307 PR目标信号生成部
308 减法器
309 PLL
310 载波生成部
311 乘法器
320 光检测部
321 和信号生成部
322 差分信号生成部
325 自适应均衡器
326 自适应均衡器
327 自适应均衡器
328 PRML解码器
329 PR目标信号生成部
330 减法器
331 理想和信号
332 理想TPP信号
333 PLL
334 载波生成部
335 乘法器
341 减法器
342 减法器

Claims (17)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光检测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以及
信号处理部,被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
其中
所述光检测部在所述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
所述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所述检测器A和B的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切向推挽(TPP)信号,以及
所述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所述切向推挽信号中提取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所述再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具有所述记录信号,所述记录信号记录在由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的凹凸图案构成的载波槽形成的载波信号上,以及
所述信号处理部通过进行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频移到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范围的运算来提取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所述高频分量信号,所述切向推挽信号通过对具有彼此叠加的所述载波信号和所述记录信号的叠加信号进行频移而被获得作为读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运算是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并且
所述信号处理部执行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以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频移到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所述高频分量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部通过执行将来自所述检测器A和B的各检测信号求和后的和信号与除去了载波信号的分量从而与所述记录信号对应的所述切向推挽信号进行组合的处理来生成所述再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基于和信号,所述信号处理部生成主要由低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频率分量构成的所述再生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切向推挽信号,所述信号处理部生成主要由高于或等于所述截止频率的频率分量构成的所述再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形成有由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的凹凸图案构成的载波槽,并且
构成所述载波槽的所述凹凸图案以交错方式布置在相邻轨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形成有由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的凹凸图案构成的载波槽,并且
构成所述载波槽的所述凹凸图案在相邻轨道之间以辐射方式布置并且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光盘被构造为具有记录有记录信号的记录区域和记录有伺服信号的伺服区域,所述记录区域和所述伺服区域交替布置在所述光盘上,以及
所述信号处理部基于所述伺服信号生成时钟信号,以对生成所述再生信号的处理执行定时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部具有自适应均衡器,所述自适应均衡器用于从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所述光接收信号中除去源自自相邻轨道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部根据局部响应最大似然(PRML)法执行最大似然解码处理。
11.一种光盘,具有记录信号记录在光盘上的由载波槽构成的载波信号上,所述载波槽由具有高于或等于截止频率的高频的凹凸图案构成,其中,
再生设备用于读取通过对具有彼此叠加的所述载波信号和所述记录信号的叠加信号进行频移而获得的切向推挽(TPP)信号,所述再生设备进一步用于通过执行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频移到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范围的运算,提取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其中,
所述运算是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
所述再生设备用于执行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与所述载波信号相乘的处理,以将所述切向推挽信号频移到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范围,以及
所述再生设备进一步用于通过提取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所述记录信号中的所述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再生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其中,
构成所述载波槽的具有高频的所述凹凸图案以交错方式布置在相邻轨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其中,
构成所述载波槽的具有高频的所述凹凸图案在相邻轨道之间以辐射方式布置并且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其中,
所述光盘被构造成具有记录有记录信号的记录区域和记录有伺服信号的伺服区域,所述记录区域和所述伺服区域交替地布置在所述光盘上。
16.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光检测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以及
信号处理部,被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
所述光检测部在所述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使所述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所述检测器A和B的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切向推挽(TPP)信号;以及
使所述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所述切向推挽信号中提取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所述再生信号。
17.一种用于使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信息处理的程序,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光检测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
信号处理部,被配置为通过对来自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接收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生成再生信号,
所述光检测部在所述光盘的轨道方向上具有两个分割式检测器A和B,
所述程序执行的处理包括:
使所述信号处理部生成由来自所述检测器A和B的各检测信号导出的差分信号构成的切向推挽(TPP)信号;以及
使所述信号处理部通过计算从所述切向推挽信号中提取被记录在所述光盘上的记录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信号来生成所述再生信号。
CN201680069089.4A 2015-12-02 2016-11-21 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与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369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5804 2015-12-02
JP2015235804 2015-12-02
PCT/JP2016/084407 WO2017094541A1 (ja) 2015-12-02 2016-11-21 情報処理装置、光ディスク、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9814A true CN108369814A (zh) 2018-08-03
CN108369814B CN108369814B (zh) 2020-07-17

Family

ID=5879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9089.4A Active CN108369814B (zh) 2015-12-02 2016-11-21 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与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0667B2 (zh)
EP (1) EP3385952B1 (zh)
JP (1) JP6868777B2 (zh)
CN (1) CN108369814B (zh)
WO (1) WO201709454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5983A (zh) * 1999-09-10 2002-02-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和光盘装置
WO2004054246A1 (ja) * 2002-12-12 2004-06-24 Sony Corporation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652237A (zh) * 2004-02-05 2005-08-10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来自记录介质的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EP1067523A3 (en) * 1999-06-30 2007-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disc having pits of different depth formed therein, optical disc device for reproduction the same, and method of reprodu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0084B2 (ja) 1989-09-06 1999-06-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磁気記録媒体における信号再生方法
JP2762629B2 (ja) * 1989-11-21 1998-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及び該記録媒体の再生装置
DE69227680T2 (de) * 1992-02-14 1999-05-06 Sony Corp Datenaufzeichnungsmedium, datenaufzeichnungsgerät, datenwiedergabegerät und datenaufzeichnungs/wiedergabegerät
US5638354A (en) * 1993-07-16 1997-06-10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H087495A (ja) * 1994-06-27 1996-01-12 Hitachi Ltd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媒体
JPH1031869A (ja) * 1996-07-16 1998-02-03 Pioneer Electron Corp 再生装置
JPH1116216A (ja) * 1997-06-19 1999-01-22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701836B2 (en) * 2001-11-27 2010-04-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writable optical disk having reference clock information permanently formed on the disk
JP3841798B2 (ja) * 1999-06-30 2006-11-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658252B2 (ja) * 1999-10-01 2005-06-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4206620B2 (ja) * 2000-07-31 2009-01-1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記録再生装置
US20030147338A1 (en) * 2000-09-27 2003-08-07 Akira Yoshikawa Optical disk
WO2004092312A1 (ja) * 2003-03-24 2004-10-28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水系金属加工油用潤滑剤
JP2006120243A (ja) * 2004-10-21 2006-05-11 Tdk Corp 光ヘッドの焦点ズレ誤差信号検出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146979A (ja) * 2004-11-16 2006-06-08 Tdk Corp 光ヘッドの焦点ズレ誤差信号検出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ヘッド並びに光記録再生装置
EP1964116A2 (en) * 2005-12-13 2008-09-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lens positioning for tilt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and recording data onto an optical disc
JP4961922B2 (ja) * 2006-09-14 2012-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焦点位置制御方法
JP4419098B2 (ja) * 2006-09-14 2010-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焦点位置制御方法
JP4500949B2 (ja) * 2007-05-11 2010-07-14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光ディスクの信号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WO2009109614A1 (en) * 2008-03-07 2009-09-11 Thomson Licensing Optical storage medium comprising a multilevel data layer
JP2012243363A (ja) * 2011-05-20 2012-12-10 Sony Corp 再生方法、再生装置
CN103975389B (zh) * 2012-10-05 2016-12-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再生装置及信息再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7523A3 (en) * 1999-06-30 2007-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disc having pits of different depth formed therein, optical disc device for reproduction the same, and method of reproduction
CN1335983A (zh) * 1999-09-10 2002-02-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和光盘装置
WO2004054246A1 (ja) * 2002-12-12 2004-06-24 Sony Corporation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652237A (zh) * 2004-02-05 2005-08-10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来自记录介质的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86454A1 (en) 2018-10-04
JP6868777B2 (ja) 2021-05-12
JPWO2017094541A1 (ja) 2018-09-20
CN108369814B (zh) 2020-07-17
EP3385952B1 (en) 2020-08-26
US10410667B2 (en) 2019-09-10
WO2017094541A1 (ja) 2017-06-08
EP3385952A1 (en) 2018-10-10
EP3385952A4 (en) 2018-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5389B (zh) 信息再生装置及信息再生方法
JPH0676485A (ja) 記録担体
CN1826639B (zh) 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方法
CN102290063B (zh)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US20080151726A1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EP2249343B1 (en) Adjust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condition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CN105340012B (zh) 光学介质再现装置和光学介质再现方法
US7111225B2 (en) Viterbi bit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369814A (zh) 信息处理设备、光盘、信息处理方法与程序
JPH08235593A (ja) 光記録媒体並びにそ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CN102651220A (zh) 再生信号评价方法、信息记录再生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JP2017162537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339574B1 (en) Optical disk on which information is recorded with high density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recorded on the optical disk
CN1917075B (zh) 用于光盘驱动器的预测最大似然数据检测器
US20110304936A1 (en) Data demodulating device, data demodul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4697096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026792B2 (ja) 光ディスクのバーストカッティング領域内のデータ検出
JPH06282845A (ja) 光学式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KR20050088423A (ko) 분할 포토 검출기를 갖는 비트 검출기
JP3693659B2 (ja) 光記録媒体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による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のための信号収集器及び分配器及び光記録媒体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7077867A (zh) 光学介质再现装置、光学介质再现方法和光学介质
JP2003520383A (ja) アナログ信号を二進出力信号に変換する方法
Bruls et al. Two-dimensional optical storage: high-speed read-out of a 50 Gbyte single-layer optical disc with a 2D format using λ= 405 nm and NA= 0.85
JP2019153362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110075533A1 (en) Detection of data in burst cutting area of optical dis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