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6979A -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6979A
CN108356979A CN201810187380.2A CN201810187380A CN108356979A CN 108356979 A CN108356979 A CN 108356979A CN 201810187380 A CN201810187380 A CN 201810187380A CN 108356979 A CN108356979 A CN 108356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tank
fixedly connected
wal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73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i He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i He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i He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i He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73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56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6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69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us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affecting the mixing
    • B28C5/10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 B28C5/12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with stirrers sweep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e.g. with incorporated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or with oscillating stirrers
    • B28C5/14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with stirrers sweep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e.g. with incorporated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or with oscillating stirrers the stirrers having motion about a horizontal or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3/0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8B3/2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herein the material is extru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06Supplying the solid ingredients, e.g. by means of endless conveyors or jigging conveyors
    • B28C7/10Supplying the solid ingredients, e.g. by means of endless conveyors or jigging conveyors by means of rotary members, e.g. inclinable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4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 B28C7/12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liquid ingredients
    • B28C7/126Supply means, e.g.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16Discharge means, e.g. with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fresh concret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所述固定臂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腔,所述容箱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第一通透口,所述第一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所述第一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互通的立斗腔,所述搅合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粉尘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较多的工业粉尘,这些工业粉尘对环境影响极为严重,因此无法直接排入空气中,但是这些粉尘同时可作为混凝土原料进行加工后制成砖块、墩柱等一系列物件使用于建筑施工等领域中去,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保护环境以及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所述固定臂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腔,所述容箱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第一通透口,所述第一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所述第一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互通的立斗腔,所述搅合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所述通透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竖管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管外表面的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搅合腔的内壁上,所述搅合腔临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外侧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与降热铝片,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与所述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绞片,所述第一螺旋绞片下端与所述搅合腔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螺旋绞片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合腔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容箱临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排放口,所述第一转向轴左端伸展入所述排放口内,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临近所述容箱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安放座,所述第一安放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推进腔,所述推进腔上端面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推进腔互通的第二通透口,所述第二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斗,所述第二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透口互通的第二立斗腔,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与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搅合腔临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第二转向轴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臂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绞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放座下侧且位于所述容箱左侧的第二安放座,所述第二安放座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通过所述排放管与所述搅合腔互通,所述容腔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斜滑块,所述斜滑块中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容腔互通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端向左的通透孔,所述通透孔内设置有可左右平滑的滑块,所述滑块临近上端面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通透孔上侧内壁平滑配合连接的隔离板,所述通透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滑块右侧端面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成型槽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成型槽互通的模具槽,所述模具槽下侧的所述第二安放座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槽互通的起落槽,所述起落槽内设置有顶推板,初始状态时,所述顶推板上端面与所述模具槽下端开端相齐平,所述顶推板下端面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左伸展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安放座临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固定且前后对应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液压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透槽内侧壁上的喷淋座,所述喷淋座内上下穿透设置有喷淋口,所述喷淋口临近上端开端处的内侧壁及临近下侧开端处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斜倾部,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斜倾部与所述喷淋口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淋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放座下端面、第二安放座上端面及所述容箱左端面通过机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臂及所述搅合腔上侧内壁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稳定板,所述第一稳定板有助于增强所述固定臂及所述搅合腔上侧内壁之间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稳定板,所述第二稳定板有助于增强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处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片所述降热铝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立斗腔往搅合腔内添加水泥,通过第二立斗腔往推进腔内添加粉尘颗粒物,此时第二马达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向轴带动第二螺旋绞片转绕,此时第二螺旋绞片可将通过第二立斗腔落入推进腔内的粉尘颗粒物移送到搅合腔内,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转向轴及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的第二垫片可预防推进腔内的粉尘颗粒物进入影响第二马达的正常工作,此时通过立斗腔落入搅合腔内的水泥及通过推进腔被移送至搅合腔内的粉尘颗粒物通过斜滑板滑落,再通过通透槽、喷淋口落入到斜滑板下侧的搅合腔内,在此过程中,喷淋头启动并向通过喷淋口的水泥及粉尘颗粒混合物喷水,同时,第一马达反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带动第一螺旋绞片反转,此时落入到斜滑板下侧的搅合腔内的混凝土原料在搅合腔内通过第一螺旋绞片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第一马达正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带动第一螺旋绞片正转,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一转向轴及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的第一垫片有助于混凝土原料进入影响第一马达的正常工作,此时第一螺旋绞片将混合后的混凝土原料通过排放口挤压至容腔内,此时混凝土原料落入成型槽内,同时,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液压杆伸出,进而推动滑块伸出通透孔外,进而将落入成型槽的混凝土原料推移到模具槽内进行成型工作,在此过程中,设置于滑块上的隔离板有助于预防落入成型槽内的混凝土原料进入到通透孔内,待模具槽内的混凝土原料初步成型后第二液压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二连接柱下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柱带动顶推板下移,进而将成型后的混凝土原料移送出起落槽外,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成型后的物料取下,同时顶推板回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的成型工作,通过不断上述的动作持续将粉尘颗粒物与水泥混合搅拌后进行成型操作,同时成型后的混物料经过烘干处理亦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臂杆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马达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11、设置于所述容箱11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11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11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11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112,所述固定臂杆112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113,所述固定孔113用于与紧固螺栓配合而将所述容箱11固定于墙体上,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11内的搅合腔21,所述容箱11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22,所述第一导管22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21互通的第一通透口25,所述第一导管2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23,所述第一立斗23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25互通的立斗腔24,所述搅合腔2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26,所述斜滑板26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27,所述竖管27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28,所述通透槽28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装置31,所述竖管27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管27外表面的机架29固定连接于所述搅合腔21的内壁上,所述搅合腔21临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第一马达61,所述第一马达61外侧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613与降热铝片614,所述第一马达61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向轴64,所述第一转向轴64与所述搅合腔21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62,所述第一转向轴64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绞片63,所述第一螺旋绞片63下端与所述搅合腔21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螺旋绞片63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合腔21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容箱11临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放管66,所述排放管66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21互通的排放口65,所述第一转向轴64左端伸展入所述排放口65内,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临近所述容箱11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安放座41,所述第一安放座41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21互通的推进腔48,所述推进腔48上端面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42,所述第二导管42内设置有与所述推进腔48互通的第二通透口45,所述第二导管4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斗43,所述第二立斗43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透口45互通的第二立斗腔44,所述推进腔48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46,所述第二马达46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向轴49,所述第二转向轴49与所述推进腔48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47,所述搅合腔21临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臂51,所述第二转向轴49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臂51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向轴49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绞片50。
有益地,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放座41下侧且位于所述容箱11左侧的第二安放座71,所述第二安放座71内设置有容腔72,所述容腔72通过所述排放管66与所述搅合腔21互通,所述容腔72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斜滑块73,所述斜滑块73中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容腔72互通的成型槽74,所述成型槽74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端向左的通透孔78,所述通透孔78内设置有可左右平滑的滑块76,所述滑块76临近上端面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通透孔78上侧内壁平滑配合连接的隔离板75,所述通透孔78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79,所述第一液压缸79与所述滑块76右侧端面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一液压杆77,所述成型槽74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成型槽74互通的模具槽82,所述模具槽82下侧的所述第二安放座71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槽82互通的起落槽87,所述起落槽87内设置有顶推板88,所述顶推板88下端面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柱86,所述第一连接柱86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左伸展的第二连接柱85,所述第二安放座71临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固定且前后对应设置有第二液压缸81,所述第二液压缸81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85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液压杆83。
有益地,所述喷淋装置31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透槽28内侧壁上的喷淋座32,所述喷淋座32内上下穿透设置有喷淋口33,所述喷淋口33临近上端开端处的内侧壁及临近下侧开端处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斜倾部34,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斜倾部34与所述喷淋口33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淋头35。
有益地,所述第一安放座41下端面、第二安放座71上端面及所述容箱11左端面通过机座91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固定臂51及所述搅合腔21上侧内壁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稳定板52,所述第一稳定板52有助于增强所述固定臂51及所述搅合腔21上侧内壁之间的强度。
有益地,所述第二液压杆83与所述第二连接柱85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稳定板84,所述第二稳定板84有助于增强所述第二液压杆83与所述第二连接柱85连接处的强度。
有益地,所述除振厚板613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61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61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614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61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61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614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6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6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片所述降热铝片614,所述降热铝片614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马达61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除振厚板613用以减少所述第一马达6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防止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初始状态时,第一液压杆77最大限度缩回第一液压缸79内,此时滑块76处于左侧端面与成型槽74右侧内壁相齐平状态,同时第二液压杆83最大限度缩回第二液压缸81内,此时顶推板88上端面与模具槽82下侧内壁相齐平。
使用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立斗腔24往搅合腔21内添加水泥,通过第二立斗腔44往推进腔48内添加粉尘颗粒物,此时第二马达46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向轴49带动第二螺旋绞片50转绕,此时第二螺旋绞片50可将通过第二立斗腔44落入推进腔48内的粉尘颗粒物移送到搅合腔21内,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转向轴49及推进腔48左侧内壁之间的第二垫片47可预防推进腔48内的粉尘颗粒物进入影响第二马达46的正常工作,此时通过立斗腔24落入搅合腔21内的水泥及通过推进腔48被移送至搅合腔21内的粉尘颗粒物通过斜滑板26滑落,再通过通透槽28、喷淋口33落入到斜滑板26下侧的搅合腔21内,在此过程中,喷淋头35启动并向通过喷淋口33的水泥及粉尘颗粒混合物喷水,同时,第一马达61反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64带动第一螺旋绞片63反转,此时落入到斜滑板26下侧的搅合腔21内的混凝土原料在搅合腔21内通过第一螺旋绞片63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第一马达61正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64带动第一螺旋绞片63正转,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一转向轴64及搅合腔21右侧内壁之间的第一垫片62有助于混凝土原料进入影响第一马达61的正常工作,此时第一螺旋绞片63将混合后的混凝土原料通过排放口65挤压至容腔72内,此时混凝土原料落入成型槽74内,同时,第一液压缸79驱动第一液压杆77伸出,进而推动滑块76伸出通透孔78外,进而将落入成型槽74的混凝土原料推移到模具槽82内进行成型工作,在此过程中,设置于滑块76上的隔离板75有助于预防落入成型槽74内的混凝土原料进入到通透孔78内,待模具槽82内的混凝土原料初步成型后第二液压缸81启动,进而通过第二液压杆83带动第二连接柱85下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柱86带动顶推板88下移,进而将成型后的混凝土原料移送出起落槽87外,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成型后的物料取下,同时顶推板88回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的成型工作,通过不断上述的动作持续将粉尘颗粒物与水泥混合搅拌后进行成型操作,同时成型后的混物料经过烘干处理亦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立斗腔往搅合腔内添加水泥,通过第二立斗腔往推进腔内添加粉尘颗粒物,此时第二马达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向轴带动第二螺旋绞片转绕,此时第二螺旋绞片可将通过第二立斗腔落入推进腔内的粉尘颗粒物移送到搅合腔内,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转向轴及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的第二垫片可预防推进腔内的粉尘颗粒物进入影响第二马达的正常工作,此时通过立斗腔落入搅合腔内的水泥及通过推进腔被移送至搅合腔内的粉尘颗粒物通过斜滑板滑落,再通过通透槽、喷淋口落入到斜滑板下侧的搅合腔内,在此过程中,喷淋头启动并向通过喷淋口的水泥及粉尘颗粒混合物喷水,同时,第一马达反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带动第一螺旋绞片反转,此时落入到斜滑板下侧的搅合腔内的混凝土原料在搅合腔内通过第一螺旋绞片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第一马达正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向轴带动第一螺旋绞片正转,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一转向轴及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的第一垫片有助于混凝土原料进入影响第一马达的正常工作,此时第一螺旋绞片将混合后的混凝土原料通过排放口挤压至容腔内,此时混凝土原料落入成型槽内,同时,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液压杆伸出,进而推动滑块伸出通透孔外,进而将落入成型槽的混凝土原料推移到模具槽内进行成型工作,在此过程中,设置于滑块上的隔离板有助于预防落入成型槽内的混凝土原料进入到通透孔内,待模具槽内的混凝土原料初步成型后第二液压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二连接柱下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柱带动顶推板下移,进而将成型后的混凝土原料移送出起落槽外,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成型后的物料取下,同时顶推板回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的成型工作,通过不断上述的动作持续将粉尘颗粒物与水泥混合搅拌后进行成型操作,同时成型后的混物料经过烘干处理亦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包括容箱、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端面的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容箱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容箱后侧端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固定臂杆,所述固定臂杆上呈上下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搅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箱内的搅合腔,所述容箱右侧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第一通透口,所述第一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斗,所述第一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透口互通的立斗腔,所述搅合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滑板,所述斜滑板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竖管,所述竖管内上下穿透设置有通透槽,所述通透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竖管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管外表面的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搅合腔的内壁上,所述搅合腔临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外侧设有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与降热铝片,所述第一马达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与所述搅合腔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绞片,所述第一螺旋绞片下端与所述搅合腔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应所述第一螺旋绞片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合腔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容箱临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排放口,所述第一转向轴左端伸展入所述排放口内,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临近所述容箱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安放座,所述第一安放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搅合腔互通的推进腔,所述推进腔上端面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推进腔互通的第二通透口,所述第二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斗,所述第二立斗内设置有开端向上且与所述第二通透口互通的第二立斗腔,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与所述推进腔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搅合腔临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第二转向轴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臂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向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绞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放座下侧且位于所述容箱左侧的第二安放座,所述第二安放座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通过所述排放管与所述搅合腔互通,所述容腔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斜滑块,所述斜滑块中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容腔互通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端向左的通透孔,所述通透孔内设置有可左右平滑的滑块,所述滑块临近上端面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通透孔上侧内壁平滑配合连接的隔离板,所述通透孔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滑块右侧端面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成型槽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成型槽互通的模具槽,所述模具槽下侧的所述第二安放座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槽互通的起落槽,所述起落槽内设置有顶推板,初始状态时,所述顶推板上端面与所述模具槽下端开端相齐平,所述顶推板下端面前后对应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左伸展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安放座临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固定且前后对应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液压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透槽内侧壁上的喷淋座,所述喷淋座内上下穿透设置有喷淋口,所述喷淋口临近上端开端处的内侧壁及临近下侧开端处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斜倾部,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斜倾部与所述喷淋口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淋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放座下端面、第二安放座上端面及所述容箱左端面通过机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及所述搅合腔上侧内壁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稳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稳定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片所述降热铝片。
CN201810187380.2A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Withdrawn CN108356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7380.2A CN108356979A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7380.2A CN108356979A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6979A true CN108356979A (zh) 2018-08-03

Family

ID=63003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7380.2A Withdrawn CN108356979A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5697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7842A (ja) * 2000-05-19 2001-11-27 Hitachi Cement Kk 混練機
CN204487817U (zh) * 2015-01-27 2015-07-22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05364208U (zh) * 2016-01-28 2016-07-06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CN107081106A (zh) * 2017-06-26 2017-08-22 杭州乐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染料研磨混合一体化设备
CN107126872A (zh) * 2017-06-21 2017-09-05 吉兴远(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保涂料装置
CN107139496A (zh) * 2017-06-28 2017-09-08 广州新超纵灯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重件及其注塑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7842A (ja) * 2000-05-19 2001-11-27 Hitachi Cement Kk 混練機
CN204487817U (zh) * 2015-01-27 2015-07-22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05364208U (zh) * 2016-01-28 2016-07-06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CN107126872A (zh) * 2017-06-21 2017-09-05 吉兴远(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保涂料装置
CN107081106A (zh) * 2017-06-26 2017-08-22 杭州乐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染料研磨混合一体化设备
CN107139496A (zh) * 2017-06-28 2017-09-08 广州新超纵灯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重件及其注塑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4633U (zh) 一种液体物料混合装置
CN108144491A (zh) 一种水环境修复装置
CN202565983U (zh) 一种带拌料功能的投饵机
CN203710958U (zh) 一种双锥型混合机
CN204485716U (zh) 一种水泥生产专用搅拌装置
CN108356979A (zh) 一种新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CN207373472U (zh) 一种螺旋式加湿搅拌机
CN206315798U (zh) 一种生物复混肥反应器
CN206287350U (zh) 一种免烧砖机用搅拌装置
CN206276292U (zh) 一种立式饲料混合机
CN208438567U (zh) 制砖原料搅拌机
CN204414364U (zh) 加气混凝土浇筑搅拌机
CN108466368A (zh) 一种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CN203919366U (zh) 一种混凝土配料搅拌机
CN207859171U (zh) 一种船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8381780A (zh) 一种改进型工业粉尘利用装置
CN202952380U (zh) 水泥搅拌机
CN203711042U (zh) 一种v型混合机
CN203694970U (zh) 塑胶生产用搅拌共混机
CN108144504A (zh) 一种新型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7682648U (zh) 一种基于砖生产的发泡装置
CN210496253U (zh) 一种胶泥粉生产用混料装置
CN208305371U (zh) 一种用于发泡水泥板材的生产加工设备
CN210596138U (zh) 一种炼钢炉加料装置
CN20826316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多功能混凝土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