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2681B -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2681B
CN108352681B CN201680013098.1A CN201680013098A CN108352681B CN 108352681 B CN108352681 B CN 108352681B CN 201680013098 A CN201680013098 A CN 201680013098A CN 108352681 B CN108352681 B CN 108352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discharge
electrode
ionizer
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30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2681A (zh
Inventor
中林隆志
林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52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2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2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26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种离子发生装置(2),其具备:离子发生器(21),由放电单元(212、213)在风路内产生离子;离子检测单元(6),用于检测由离子发生器(21)产生的离子。在离子发生装置A中,离子检测单元(6)具备:电极(61),配置为横跨基于放电单元(212、213)放电的电场;绝缘部材(102),用于对电极(61)及风路进行绝缘;以及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极(61)横跨的电场的变化,并生成检测信号。

Description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离子产生量检测功能的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离子发生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装置。该离子发生装置使配置在通风路径上的风扇旋转而向切线方向送风。以不接触在通风路径内流动的空气的方式配置有针状放电单元。而且,通过使针状放电单元产生放电来向流动的空气供给离子。在通风路径的针状放电单元的空气流动的下游侧配置有离子传感器,以确认是否产生离子。
作为所述离子传感器,存在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离子量测定装置。该离子量测定装置的捕集电极露出于通风路径内,离子附着于上述捕集电极,从而产生电位。通过对该电位进行测量,来检测离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57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9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在上述以往的离子发生装置中利用捕集电极来捕集通风路径内产生的离子,因此流出外部的离子的量相应地减少。另外,需要至少将上述捕集电极配置在上述放电单元的下游侧,离子发生装置的形状自由度因上述放电单元下游的通风路径的形状、长度的限制而受到限制。
由于上述捕集电极以露出于通风路径内的方式设置,因此存在被施加静电等的情况。若捕集电极被施加静电,则存在对离子量测定装置的电路施加大电压、大电流流动,从而产生误动作、故障的担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妨碍风路内的气体而抑制离子量减少并能正确检测出由放电产生的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其具备:风路,用于气体流通;离子发生器,具有放电单元,且由所述放电单元在所述风路内产生离子;离子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由所述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其中,所述离子检测单元具备:电极,配置为横跨基于所述放电单元放电的电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横跨所述电极的电场的变化,并生成检测信号。
根据该结构,由于是由电极检测放电时的电场,因此无需由电极直接捕集离子,能够抑制离子检测引起的离子量(浓度)降低。另外,是一种电极未露出的结构,不会对电极施加静电等电力,能够抑制离子检测单元的故障、破损。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离子检测单元具备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切割所述检测信号中包含的预定频率的信号。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包含由离子发生器的驱动电路等产生的电场所引起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地提取出基于放电的电场所引起的检测信号,该放电用于产生离子。由此,能够正确地检测出离子的产生。另外,作为带通滤波器,可以列举出用于除去高频信号的低通滤波器。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具有内部形成有所述风路的筒状管道,所述管道的壁部具备对所述电极及所述风路进行绝缘的绝缘部件,且,所述电极夹持所述壁部而配置于所述风路的相反侧。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不露出于所述风路的方式配置所述电极,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电极而导致风路内的气体紊乱。由此,能够抑制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冲撞所引起的离子中和,并且能够将含有离子的气体送达远处。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具备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检测单元以对所述多个离子发生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电场进行检测的方式,配置有所述电极。通常,对多个离子发生器进行控制以产生等量离子,因此只要能检测出至少一个离子发生器产生离子即可。由此,能够减少离子检测单元的个数。另外,也可以在各个离子发生器的附近设置电极,从而对各离子发生器中离子的产生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分别对各个离子发生器的不良情况进行确认。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电极相对于所述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侧。通过这样配置,与以往的由电极捕集离子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比离子发生器靠下游的风路。由此,能够抑制在风路内正离子和负离子冲撞并中和,与以往的结构相比,能够向外部提供更多的离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发生器,其具备:放电单元;供电电路,用于向所述放电单元供电;检测单元,包含电极,并生成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电极横跨由所述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电场;绝缘部材,其围绕所述电极周围进行绝缘;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信号检测由所述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离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妨碍风路内的气体而抑制离子量减少并能正确检测出由放电产生的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除电装置的一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除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除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除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所具备的离子发生器的一例的概要图。
图6是在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中使用的离子检测单元的一例的概要电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另一例的概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又一例的概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器的一例的正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离子发生器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除电装置的一例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除电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除电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除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除电装置A具备:送风机1、离子发生装置2、出风口3、支架4、以及基板收纳单元5。
在图2中,右侧是背面侧,离子发生装置2接触配置在送风机1的正面侧,进而,出风口3接触配置在离子发生装置2的正面侧。送风机1、离子发生装置2、以及出风口3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被固定。送风机1、离子发生装置2以及出风口3以中心轴一致的方式被组装,且在内部构成有气体沿轴向流通的管道Dt。此外,在管道Dt内部,气体从背面侧向正面侧流通。
送风机1具备:送风机壳体101、送风机盖102、风扇103、风扇壳体104、定子105、发动机106、以及过滤器盖107。送风机壳体101是圆筒形状的有底箱体,在底部的中央部分具备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08。在送风机壳体101的内部配置有风扇壳体104。风扇壳体104具有圆筒形状,且作为气体的引导件(管道Dt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
在风扇壳体104的内部,以围绕中心轴能旋转的方式设置有风扇3。风扇3是轴流风扇(这里是螺旋桨式风扇),通过使风扇103旋转,从而产生沿轴向流通的气体。由风扇103产生的气体是螺旋状的气体,具有周向速度成分和轴向速度成分。通过使风扇103在圆筒形状的风扇壳体104内部旋转,来抑制气体向径向外侧分散。
在风扇壳体104的气体流通的下游侧,具备多根(这里为六根)定子105,该定子105具有与风扇103的叶片倾斜度相反方向的曲面。多根定子105以一定间隔沿圆周方向配置。通过在风扇壳体104的下游侧设置向与气体相反方向扭曲的定子105,从而进行整流以使螺旋状气体的周向速度成分成为轴向速度成分。另外,定子105可以是翼状,也可以是平板状的部件。虽然这里使风扇壳体104和定子105一体形成,但定子105也可以安装固定在风扇壳体104上。
如图3、图4所示,发动机106以夹持定子105且主体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被固定在风扇壳体104的下游侧。而且,发动机106的驱动轴向风扇壳体104的内部突出,风扇103被固定在驱动轴上。发动机106的驱动轴旋转,从而固定在驱动轴上的风扇103旋转。如图3、图4所示,多个定子105还起到了为了将发动机106配置在风扇壳体104的中央部分的支撑部件的作用。
安装有风扇103以及发动机106的风扇壳体104以风扇103为上游侧、发动机106为下游侧,即风扇103为背面侧、发动机106为正面侧的方式,安装固定在送风机壳体101上。另外,风扇103以及发动机106的中心与送风机壳体101的中心一致。而且,风扇壳体104以围绕送风机壳体101的吸入口108的方式配置。通过风扇103旋转而产生气体,由此,从吸入口108吸入的空气没有浪费地流入风扇壳体104中。
以覆盖送风机壳体101的正面侧开口的方式配置有送风机盖102。送风机盖102通过螺栓固定与风扇壳体104一起固定在送风机壳体101上。通过将送风机盖102固定在送风机壳体101上,从而将风扇壳体104固定在送风机壳体101内部。送风机盖102的中央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10,由风扇103旋转而产生的气体通过贯通孔110流向送风机1的正面侧。
送风机盖102的贯通孔110具有与离子发生装置2的下述的离子发生器21的配置状态契合的形状。即,贯通孔110的形状是,以曲面将等中心角度间隔配置的多个直线部分连接而成的形状。多个直线部分的法线与中心轴正交。曲面是如下的曲面:将邻接的直线部分彼此连接,从中心轴方向观察时,成为以中心轴作为中心的圆弧。而且,在送风机盖102安装于送风机壳体101上时,发动机106的主体部分贯通贯通孔110。
送风机1具有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发动机106使风扇103旋转,从而产生轴向的气体,进而从送风机盖102的贯通孔110产生朝向轴向的气体。另外,在送风机壳体101的背面侧配置有未图示的过滤器,且该过滤器由过滤器盖107保持。即,吸入口108的外侧被过滤器覆盖,当从吸入口108吸入空气时,使用过滤器捕集尘埃等异物。由此,能够抑制异物被吸入送风装置1内部。
下面,关于离子发生装置2进行说明。离子发生装置2具备:单元壳体201、单元盖202、多个(这里为三个)离子发生器21以及离子检测单元6。单元壳体201具有有底圆筒形状,且在底面部分具备与送风机盖102的贯通孔110形状相同的通气口203。在通气口203的边缘部,用于保持离子发生器21的肋204沿轴向突出。肋204对离子发生器21进行保持,并且构成管道Dt的一部分,该管道Dt用于防止从送风机盖102的贯通孔110吹出的气体泄露。
离子发生器21通过放电而生成正离子及负离子。参照附图对离子发生器21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所具备的离子发生器的一例的概要图。离子发生器21具备:壳体211、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另外,在壳体21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产生放电的驱动电路(未图示)。另外,驱动电路具备用于供给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用的电压的升压变压器(高频变压器)。通过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的放电,分别产生正离子以及负离子。
在离子发生器21中,从壳体211的侧面中的一面隔开一定距离地配置有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在单元盖202的肋204上,离子发生器21以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被配置在管道Dt内的方式配置,即从轴向观察,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与通气口203重叠的方式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A中所用的离子发生装置2中,将三个离子发生器21以成相等中心角度(这里为120°)的方式配置在管道Dt的周向上,其中,肋204构成管道Dt的一部分。
而且,在单元壳体201的肋204上,以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向管道Dt内部突出的方式配置有三个离子发生器21,且安装有单元盖202。通过利用螺栓等固定件对单元壳体201和单元盖202进行固定,从而保持离子发生器21不偏向单元壳体201和单元盖202。此外,关于离子发生器21的配置细节,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在单元盖202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圆形的贯通孔205,且设置有自贯通孔205的边缘部朝向下游突出的圆筒形状的肋206。肋206是构成管道Dt的一部分的部件。从送风机1的送风机盖102的贯通孔110吹出的气体沿轴向流过形成在离子发生装置2内部的管道Dt的一部分。然后,从单元盖202的肋206的下游侧开口向外部吹出。此外,通过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的放电,从而产生正离子以及负离子。然后,通过在管道Dt内部产生正离子以及负离子,从而将正离子以及负离子与气体一起向外部吹出。
离子检测单元6安装在送风机盖102上,并且接近离子发生器21而配置。离子检测单元6是用于对伴随着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而产生的电场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即,离子检测单元6在检测到电场时,检测离子发生器21正在产生离子。在离子发生装置2中,使用离子检测单元6来检测离子的产生,控制离子发生器21的动作。
在离子发生装置2中,针对三个离子发生器21,具备一个离子检测单元6。在离子发生装置2中,由于三个离子发生器21进行同样的动作,因此通过检测到正在从至少一个离子发生器21产生离子,基板Bd所具备的控制电路Cont判断为正在从所有的离子发生器21产生离子。关于离子检测单元6的细节,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在离子发生装置2的单元盖202的下游侧,设置有出风口3。出风口3具备通风窗301以及网格302。网格302例如是网孔状的部件,是用于使使用者的手指等不从出风口3进入而确保安全的部件。通风窗301安装在单元盖202下游,且具有贯通孔303,该贯通孔303具有与肋206相同的内径。然后,气体从通风窗301的贯通孔303向正面侧吹出。因此,通风窗301是用于调整气体的吹出方向的部件。此外,也是用于按压网格302的按压部件。
基板收纳部5具备:一体地形成在送风机壳体101下部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501、以及设置在送风机盖102下部的前盖502。而且,通过将送风机盖102安装在送风机壳体101上,从而利用前盖502来盖住壳体501的前面。在基板收纳部5的内部,配置有具备控制电路Cont的基板Bd,该控制电路Cont对送风机1的风扇103的旋转进行控制,并且对离子发生装置2的离子发生器21的放电进行控制。另外,在前盖502上,设置有用于接受使用者的操作的操作部。操作部具有如下结构:具备例如能够进行物理操作输入的按钮。而且,操作部与基板Bd连接,当操作部被操作时,该操作作为操作信号被发送至基板Bd的控制电路Cont。控制电路Cont根据该操作信号,进行风扇103的旋转控制以及离子发生器21的放电控制。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板收纳部5与送风机1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是分开形成,然后进行组装的结构。另外,通过做成在送风机1内部收纳基板Bd的结构,也可以省略基板收纳部5。
而且,支架4对基板收纳部5的壳体501进行枢轴支撑。支架4具备:平行配置的立脚部401以及铰链部402。以除电装置A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的方式支撑基板收纳部5的壳体501。另外,具有能够以使用者所希望的角度停止的结构。作为这样的结构,可以列举出例如:安装有如橡胶套筒那样摩擦大的轴承,从而能够以任意位置固定的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进而能够固定角度的结构。
在上述结构的除电装置A中,通过使从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产生放电,并且驱动风扇103,从而能够使在跨越送风机1和离子发生装置2而形成的管道Dt的内部产生的正离子以及负离子随着气体放出到外部。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所具备的离子传感器进行说明。图6是在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中使用的离子检测单元的一例的概要电路图。
离子检测单元6检测在从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时产生的电场,且具有将检测时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电路Cont的电路。
当横跨导体的电场变化时,产生伴随着在导体中产生的电荷的移动的电流(感应电流)。离子检测单元6利用这种性质对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而检测产生的电场的变化,从而检测出离子的产生。
如图6所示,离子检测单元6具备:电极61、低通滤波器62(带通滤波器)、以及放大电路63。电极61是平板状的电极,以横跨放电引起的电场的方式配置在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附近。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装置2中,配置于在周向上排列的离子发生器21的周向之间的部分。电极61以利用绝缘部件从管道Dt内部绝缘的方式配置。可以列举出当送风机盖102由绝缘材料形成时,将电极61配置在送风机盖102内部的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电极61配置在管道Dt的内面之后,在表面涂布如绝缘保护层那样的绝缘材料。
通过基于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的电场(的变化),在电极61中产生感应电流。在电极61上安装有配线,从而能够导出感应电流。另外,电极61与转换电路60(例如分压电路)连接,该转换电路60用于将感应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候将转换由放电产生的感应电流而得到的信号仅称作基于放电的信号。在离子检测单元6中,由转换电路60、低通滤波器62以及放大电路63构成检测单元。
离子发生器21具备升压变压器,该升压变压器用于对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施加放电用的电压。由于升压变压器是进行高频感应的变压器,因此电场以高频率变化。此时,横跨电极61的电场的变化是高频的,所以产生的是高频率的感应电流。在离子检测单元6中,产生基于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的信号以及基于升压变压器驱动的信号。
在离子检测单元6中,由低通滤波器62提取出基于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的信号。详细地说,如上所述,升压变压器是以高频率进行驱动的变压器,基于驱动的信号也是高频率的。因此,通过使基于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的信号以及基于升压变压器驱动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62,从而能够抽出基于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的信号。此外,低通滤波器62具有能够切断基于升压变压器驱动的信号的特性。低通滤波器62可以利用以往公知的电路。此外,虽然作为用于除去基于升压变压器驱动的信号的滤波器,使用了低通滤波器,但在没有检测出基于升压变压器驱动的信号时,也可以省略低通滤波器。
然后,利用放大电路63对由低通滤波器62抽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放大电路63具备运算放大器631、第一电阻632、以及第二电阻633,是非反相放大电路。在放大电路63中,来自低通滤波器62的信号被输入非反相输入端子。而且,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第一电阻632而接地。此外,运算放大器631的输出端子与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第二电阻633而连接。在该放电电路63中,根据第一电阻632与第二电阻633的比率,输出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后的输出信号(检测信号)。
放大电路63的输出信号被作为离子检测单元6的输出信号输入控制电路Cont。控制电路Cont基于接收到的输出信号对是否基于离子发生器21的放电而正在产生离子进行判断。另外,就由控制电路Cont做出的离子检测的判断而言,是将离子检测单元6的输出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当在阈值以上时,判断为正在产生离子。控制电路Cont构成为对离子发生器21的驱动电路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电路Cont在对离子的产生进行检测的期间维持离子发生器21的驱动状态。此外,当没有能够检测出离子的产生时,停止离子发生器21。
通过如上所述的在离子检测单元6上设置低通滤波器62,能够从信号中除去基于升压变压器驱动的成分,能够正确检测出离子的产生。
有时候例如由于正放电针212以及(或者)负放电针213的污垢附着、腐蚀,而没有进行放电。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升压变压器进行驱动,但不进行放电,不产生离子。此时,在电极61中,产生基于升压变压器驱动的电流(信号),但不产生基于放电的电流(信号)。通过使用低通滤波器62,能够除去由升压变压器驱动引起的信号成分,因此能够检测出没有产生基于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的电流(信号)的情况。即,在离子检测单元6中,通过设置低通滤波器62,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基于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的信号。
通过使用这样的离子检测单元6,不由电极61捕集正离子以及(或者)负离子,而能够检测出离子的产生。由于不对由离子发生器21产生的离子进行捕集,因此能够抑制气体中所含的离子量减少。另外,由于电极没有露出,因此能够抑制由施加静电等而引起的传感器(电路)的故障、破损。另外,也能够抑制空气中的油份、灰尘附着而检测精度劣化的情况。
进而,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2的离子检测单元6用于对由离子发生器21生成离子时产生的电场及其变化进行检测,因此,即使气体的风量、风速变化,也能检测出有没有产生离子。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另一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另一例的概要的剖视图。图7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2B具备:管道Dt、三个离子发生器21、以及三个电极61。离子发生装置2B实质上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2相同的结构。因此,在离子发生装置2B中,对于实质上与离子发生装置2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图7中,以矩形示意性地表示外装。
如图7所示,离子发生装置2B的管道Dt的内部成为空气流通的风路。管道Dt由绝缘材料形成,且以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向管道Dt(风路)内部突出的方式,设置有3个离子发生器21。
而且,三个电极61设置为分别接近三个离子发生器21。此外,虽然在图7中设置于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的相反侧,但只要是离子发生器21附近,也可以是偏向轴向的位置且接近管道Dt内部的位置。而且,3个电极61分别构成独立的离子检测单元6的一部分。即,离子发生装置2B在各离子发生器21上具备一个离子检测单元6。
通过这样针对每个离子发生器21设置离子检测单元6,能够检测出每个离子发生器21的离子产生状态。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在具备多个离子发生器21的离子发生装置2B中,容易确定动作不良的离子发生器21。
另外,离子检测单元6用于对由离子发生器21的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而产生的电场进行检测。因此,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在远离管道Dt内部(风路)的位置安装电极61。由此,不需要用于在管道Dt内部设置电极61的结构,能够将管道Dt内面做成圆滑的曲面,空气的流通不易紊乱。另外,作为电极61的配置处,可以广泛采用能够检测出由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而产生的电场的位置,因此离子检测单元6的设置处的自由度提高。另外,由于在风路内没有设置电极61,因此气体不易紊乱,能够抑制正离子和负离子因紊乱的气体而混杂在一起并中和从而使离子量减少。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离子发生器21和电极61之间没有配置绝缘部件,但根据需要也可以配置绝缘部件。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另一例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又一例的概要的剖视图。图8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2C是用于表示管道Dt、离子发生器21以及电极61的位置的示意图,是由与轴平行的面切断管道Dt而得到的剖视图。离子发生装置2C实质上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2相同的结构。因此,在离子发生装置2C中,对于实质上与离子发生装置2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8所示,离子发生装置2C的管道Dt的内部成为空气流通的风路。在离子发生装置2C中,管道Dt由绝缘材料形成,且以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2向管道Dt(风路)内部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离子发生器21。
如图8所示,在离子发生装置2C中,在空气流通方向的离子发生器21上游侧的管道Dt内部配置有电极61。另外,电极61位于横跨正放电针212以及负放电针213放电时产生的电场的位置。这样,在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2C中,离子检测单元6不直接捕集离子,而对放电时的电场进行检测,因此其也可以配置在离子发生器21的气体的上游侧。
由此,设计的自由度提高。另外,由于可以不在离子发生器21的下游配置电极61,因此能够使离子发生器21靠近用于向外部吹出气体的出风口。由此,能够缩短管道Dt的长度,能够使离子发生装置2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缩短离子发生器21下游侧的管道长度,因此能够抑制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管道内结合而消亡,能够向外部放出更多的离子。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绝缘材料形成管道Dt,因此将管道Dt的内壁作为绝缘部件而使用,但也可以用绝缘材料覆盖电极61。另外,也可以将电极61粘附在管道Dt的内壁面上,并以覆盖电极61的方式配置绝缘部件。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器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器的一例的正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离子发生器的侧面剖视图。
如图9、图10所示,离子发生器7具备:单元壳体71、正放电针72、负放电针73、以及用于检测电场的电极74。在离子发生器7的单元壳体7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正放电针72以及负放电针73放电的驱动电路、以及安装有用于将电极74产生的感应电流转换为信号的转换电路、低通滤波器、放大电路的基板75。驱动电路、转换电路、低通滤波器、放大电路与上述离子检测单元6的构成部分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壳体71是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中空的箱体。在壳体71的内部配置有基板75。在壳体71的一个侧面上,正放电针72以及负放电针73隔开一定的间隔而突出。
另外,在壳体71的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以不露出于外部的方式配置的电极74。电极74在壳体71内部被绝缘部件76覆盖,且与设置在基板75上的转换电路连接。此外,电极74只要是以横跨由正放电针72以及负放电针73放电而产生的电场的方式配置即可,除了用绝缘部件76覆盖以外,还可以埋入壳体71的侧面,当不需要绝缘时,也可以省略绝缘部件。
另外,在基板75上具备判断电路,该判断电路基于从放大电路取得的检测信号来判断离子的有无。判断电路如上所述与阈值进行比较,当比阈值大时,将判断为正在产生离子的判断信号发送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基于判断信号并根据需要而停止正放电针72以及负放电针73的放电。
这样的离子发生器7能够独立地即不进行来自外部的控制也能进行离子的确认,并自动地使其停止。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电极74和基板75独立,但也可以在基板75的一部分上形成电极74。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具备多个离子发生器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具备1个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另外,虽然多个离子发生器排列在管道的周向上,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配置为在轴向上排列。关于离子发生器的配置,可以广泛采用刚好能在管道(风路)内生成正离子以及负离子的配置。
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风扇使用了轴流风扇(螺旋桨式风扇),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离心风扇(例如西洛克风扇)。另外,除此之外,还可以广泛采用产生气体的风扇。此外,在使用气体不旋转的风扇时,可以省略定子。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内容。另外,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发明的主旨,可以施加各种变更。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具备:风路,用于气体在其内部流通;离子发生器,具有放电单元,且由所述放电单元在所述风路内产生离子;离子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由所述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其中,所述离子检测单元具备:检测单元,包含电极,并生成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电极配置为横跨基于所述放电单元放电的电场;绝缘部件,用于对所述电极及所述风路进行绝缘。
上述离子发生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离子检测单元具备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切断所述检测信号中包含的预定频率的信号。作为带通滤波器,可以列举出例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上述离子发生装置可以构成为:具有内部形成有所述风路的筒状管道,所述管道的壁部具备所述绝缘部件,且,所述电极夹持所述壁部而配置于所述风路的相反侧。
上述离子发生装置可以构成为:具备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检测单元以对所述多个离子发生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电场进行检测的方式,配置有所述电极。
上述离子发生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电极相对于所述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本发明涉及的离子发生器具备:放电单元;供电电路,用于向所述放电单元供电;检测单元,包含电极,并生成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电极横跨由所述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电场;绝缘部材,其围绕所述电极周围进行绝缘;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信号检测由所述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离子。
符号说明
A 除电装置
1 送风机
101 送风机壳体
102 送风机盖
103 风扇
104 风扇壳体
105 定子
106 发动机
107 过滤器盖
108 吸入口
110 贯通孔
2 离子发生装置
201 单元壳体
202 单元盖
203 通气口
204 肋
205 贯通孔
206 肋
21 离子发生器
211 壳体
212 正放电针
213 负放电针
3 出风口
301 通风窗
302 网格
4 支架
401 立脚部
402 铰链部
5 基板收纳部
501 壳体
502 前盖
6 离子检测单元
60 转换电路
61 电极
62 低通滤波器
63 放大电路
631 运算放大器
632 第一电阻
633 第二电阻
7 离子发生器
71 壳体
72 正放电针
73 负放电针
74 电极
75 基板
76 绝缘部件

Claims (6)

1.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其具备:
风路,用于气体流通;
离子发生器,具有放电单元,且由所述放电单元在所述风路内产生离子;
离子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由所述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其中,
所述离子检测单元具备:
电极,配置为横跨基于所述放电单元放电的电场;
检测单元,用于导出由所述电极横跨的电场的变化而在所述电极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并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离子发生装置进一步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检测信号比阈值高时,判断为正在产生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离子检测单元具备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切断所述检测信号中包含的预定频率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中,具有内部形成有所述风路的筒状管道,
所述管道的壁部具备对所述电极及所述风路进行绝缘的绝缘部件,且所述电极夹持所述壁部而配置于所述风路的相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中,
具备多个所述离子发生器,
所述离子检测单元以对所述多个离子发生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电场进行检测的方式,配置有所述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相对于所述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6.一种离子发生器,其具备:
放电单元;
供电电路,用于向所述放电单元供电;
检测单元,包含电极,并生成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电极横跨由所述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电场;
绝缘部材,其围绕所述电极周围进行绝缘;
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所生成的检测信号检测由所述放电单元放电而产生的离子,
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
升压变压器,其对所述放电单元施加放电用的电压,所述放电用的电压用于产生以高频率变化的电场,
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
低通滤波器,其供所述放电单元放电的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升压变压器驱动的信号通过,以用于提取出基于所述放电单元放电的信号,并除去基于所述升压变压器驱动的成分。
CN201680013098.1A 2015-09-03 2016-02-17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52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3543 2015-09-03
JP2015173543A JP6580906B2 (ja) 2015-09-03 2015-09-03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器
PCT/JP2016/054507 WO2017038113A1 (ja) 2015-09-03 2016-02-17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2681A CN108352681A (zh) 2018-07-31
CN108352681B true CN108352681B (zh) 2020-04-14

Family

ID=5818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309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52681B (zh) 2015-09-03 2016-02-17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80906B2 (zh)
CN (1) CN108352681B (zh)
TW (1) TWI647888B (zh)
WO (1) WO20170381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94693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検出器およ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5897A (ja) * 1996-06-03 1998-02-24 Towa Sangyo Kk 手持式除電器
CN101606289A (zh) * 2007-02-13 2009-12-16 冈野一雄 电晕放电型离子产生器的检查方法及检查装置
CN201536221U (zh) * 2008-08-28 2010-07-28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检测装置及离子发生装置
CN102428324A (zh) * 2009-06-09 2012-04-25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6665B2 (ja) * 2008-09-04 2012-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器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4728415B2 (ja) * 2009-06-09 2011-07-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
US8416552B2 (en) * 2009-10-23 2013-04-0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elf-balancing ionized gas streams
JP4703770B1 (ja) * 2010-02-19 2011-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の有無判定方法
CN102192951A (zh) * 2010-03-03 2011-09-21 修谷鲁电子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浓度测量电路和离子电流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5897A (ja) * 1996-06-03 1998-02-24 Towa Sangyo Kk 手持式除電器
CN101606289A (zh) * 2007-02-13 2009-12-16 冈野一雄 电晕放电型离子产生器的检查方法及检查装置
CN201536221U (zh) * 2008-08-28 2010-07-28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检测装置及离子发生装置
CN102428324A (zh) * 2009-06-09 2012-04-25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8113A1 (ja) 2017-03-09
CN108352681A (zh) 2018-07-31
JP2017050196A (ja) 2017-03-09
TWI647888B (zh) 2019-01-11
TW201711324A (zh) 2017-03-16
JP6580906B2 (ja) 2019-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16568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07114177A (ja) イオン検出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CN108352681B (zh)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离子发生器
EP2559952A1 (en) Air purifier
CN11309124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9577254B (zh) 吹风机
US8934212B2 (en) 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air cleaner
JP6504934B2 (ja) 送風装置
EP3940928A1 (en) Motor, electric blower, vacuum cleaner, and hand dryer
WO2017174773A1 (en) An exhaust hood comprising an ion guide
JP2018118190A (ja) 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JP2016205659A (ja) 空気清浄装置
JP4021436B2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この電動送風機が用いられる電気機器
CN105298883B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智能型管道风机
JP4411356B1 (ja) イオン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017170373A (ja) 分離装置
EP2420259A1 (en) 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air cleaning apparatus
JP4342336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718100B2 (ja) 除電装置
JP2001343360A (ja) ガス中イオン量測定装置
WO2013046834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空気清浄装置
CN220931246U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4024779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の電動送風機を備える電気機器
CN211619701U (zh) 电梯及其轿厢内的空气净化器
US20240035935A1 (en) Fine-particle sampling device and fine-particle sampl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