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7888B - 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ion generator - Google Patents

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ion genera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7888B
TWI647888B TW105105545A TW105105545A TWI647888B TW I647888 B TWI647888 B TW I647888B TW 105105545 A TW105105545 A TW 105105545A TW 105105545 A TW105105545 A TW 105105545A TW I647888 B TWI647888 B TW I6478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on
discharge
generating device
electrode
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5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1324A (zh
Inventor
中林隆志
林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1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7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78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A係具備以下構件之離子產生裝置2,其具備:離子產生器21,其自放電部212、213向風路內產生離子;及離子檢測器6,其檢測自離子產生器21產生之離子;且離子檢測器6具備:電極61,其以橫切基於放電部212、213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絕緣構件102,其將電極61與風路絕緣;及檢測部,其檢測電極61所橫切之電場之變化而產生檢測信號。

Description

離子產生裝置及離子產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檢測離子之產生量之功能的離子產生裝置及離子產生器者。
本案係以2015年9月3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5-173543號為基礎。
作為先前之離子產生裝置,有日本特開2013-45700號公報所示者。該離子產生裝置使配置於通風路徑上之風扇旋轉而於切線方向送風。以接觸流動於通風路徑內之空氣方式配置有針狀之放電部。然後,藉由使針狀之放電部產生放電,對流動之空氣供給離子。於通風路徑之針狀之放電部之空氣之流動之下游側配置離子感測器,確認是否產生離子。
作為上述離子感測器,有日本特開2013-29385號公報所示之離子量測定裝置。該離子量測定裝置中,捕集電極露出於通風路徑內,藉由使上述捕集電極上附著離子,而產生電位。藉由測量該電位而檢測離子。
然而,於上述先前之離子產生裝置中,由於係利用捕集電極捕集通風路徑內產生之離子,故流出至外部之離子之量相應地變少。又,有必要至少於上述放電部之下游側配置上述捕集電極,且因上述放電部之下游之通風路徑之形狀或長度之限制而令離子產生裝置之形狀之自由度受到限制。
由於上述捕集電極露出於通風路徑內而設置,故有施加靜電等之情形。若對捕集電極施加靜電,則有對離子量測定裝置之電路施加大電壓或有大電流流過而產生誤動作或故障之虞。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不妨礙風路內之氣流而抑制離子之量之減少且正確地檢測放電之離子之產生的離子產生裝置及離子產生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一種離子產生裝置,其係具備如下構件者:風路,其供氣流流動;離子產生器,其具有放電部而自上述放電部向上述風路內產生離子;及離子檢測器,其檢測自上述離子產生器產生之離子;且上述離子檢測器具備:電極,其以橫切基於上述放電部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之方式而配置;與檢測部,其檢測橫切上述電極之電場之變化而產生檢測信號。
根據該構成,由於利用電極檢測放電時之電場,故不必利用電極直接捕集離子,可抑制因離子檢測所產生之離子之量(濃度)下降。又,為電極不露出之構成,不會對電極施加靜電等電,可抑制離子檢測器之故障或破損。
於上述構成中,上述離子檢測器亦可具備將上述檢測信號中所含之特定頻率之信號截斷之帶通濾波器。根據該構成,即使於含有自離子產生器之驅動電路等產生之電場的檢測信號之情形時,亦可正確地擷取基於用以產生離子之放電產生之電場之檢測信號。藉此,可正確地檢測離子之產生。另,作為帶通濾波器,亦可舉出去除高頻之信號之低通濾波器。
於上述構成中,具有於內部形成上述風路之筒狀之管道,且上述管道之壁部兼作將上述電極與上述風路絕緣之絕緣構件,且上述電極亦可隔著上述壁部而配置於與上述風路相反側。根據該構成,由於 可將上述電極配置為不露出於上述風路,故可抑制因電極所致之風路內之氣流紊亂。藉此,可抑制因正離子與負離子之碰撞所致之離子之中和,且可將含有離子之氣流送至較遠處。
於上述構成中,具備複數個上述離子產生器,且上述離子檢測器亦可以檢測由上述複數個離子產生器之至少一個放電部之放電所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上述電極。由於通常複數個離子產生器係以產生相同數量之離子之方式而控制,故只要檢測出來自至少一個離子產生器之離子之產生即可。藉此,可減少離子檢測器之個數。又,亦可設置為於離子產生器之各者之附近具備電極,檢測各離子產生器之離子之產生。藉由如此設置,可個別地確認離子產生器各者之異常。
於上述構成中,亦可相對於上述離子產生器,將上述電極設置於上述氣流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藉由如此構成,與利用電極捕集離子之先前之構成相比,可使下游之風路變得較離子產生器更短。藉此,可抑制正離子與負離子於風路內碰撞而中和,與先前之構成相比,可將更多之離子提供至外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離子產生器,其具備:放電部;電力供給電路,其將電力供給至上述放電部;檢測部,其包含以橫切由上述放電部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之電極,且產生檢測信號;及絕緣構件,其包圍上述電極之周圍而加以絕緣;且基於由上述檢測部產生之檢測信號而檢測利用上述放電部之放電引起之離子之產生。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不妨礙風路內之氣流而抑制離子之量之減少且正確地檢測因放電所致之離子之產生的離子產生裝置及離子產生器。
1‧‧‧送風機
2‧‧‧離子產生裝置
2B‧‧‧離子產生裝置
2C‧‧‧離子產生裝置
3‧‧‧吹出口
4‧‧‧支架
5‧‧‧基板收容部
6‧‧‧離子檢測器
7‧‧‧離子產生器
21‧‧‧離子產生器
60‧‧‧轉換電路
61‧‧‧電極
62‧‧‧低通濾波器(帶通濾波器)
63‧‧‧放大電路
71‧‧‧單元殼體
72‧‧‧正放電針
73‧‧‧負放電針
74‧‧‧電極
75‧‧‧基板
76‧‧‧絕緣構件
101‧‧‧送風機殼體
102‧‧‧送風機蓋(絕緣構件)
103‧‧‧風扇
104‧‧‧風扇殼體
105‧‧‧定子
106‧‧‧馬達
107‧‧‧過濾器罩
108‧‧‧吸入口
110‧‧‧貫通孔
201‧‧‧單元殼體
202‧‧‧單元蓋
203‧‧‧通氣口
204‧‧‧肋部
205‧‧‧貫通孔
206‧‧‧肋部
211‧‧‧殼體
212‧‧‧正放電針(放電部)
213‧‧‧負放電針(放電部)
301‧‧‧遮板
302‧‧‧柵格
303‧‧‧貫通孔
401‧‧‧立腳部
402‧‧‧鉸鏈部
501‧‧‧殼體
502‧‧‧前蓋
631‧‧‧運算放大器
632‧‧‧第1電阻
633‧‧‧第2電阻
A‧‧‧靜電消除裝置
Bd‧‧‧基板
Cont‧‧‧控制電路
Dt‧‧‧管道
圖1係具備本發明之產生裝置之靜電消除裝置之一例之前視圖。
圖2係圖1所示之靜電消除裝置之側視圖。
圖3係圖2所示之靜電消除裝置之剖視圖。
圖4係圖2所示之靜電消除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所具備之離子產生器之一例之概略圖。
圖6係使用於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離子檢測器之一例之概略電路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其他例之概略之剖視圖。
圖8係進而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其他示例之概略之剖視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器之一例之前視圖。
圖10係圖9所示之離子產生器之側剖視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係具備本發明之產生裝置之靜電消除裝置之一例之前視圖,圖2係圖1所示之靜電消除裝置之側視圖,圖3係圖2所示之靜電消除裝置之剖視圖,圖4係圖2所示之靜電消除裝置之分解立體圖。如圖1、圖2所示般,靜電消除裝置A具備送風機1、離子產生裝置2、吹出口3、支架4及基板收容部5。
於圖2中,右側為背面側,且於送風機1之正面側接觸配置有離子產生裝置2,進而於離子產生裝置2之正面側接觸配置有吹出口3。送風機1、離子產生裝置2及吹出口3係以螺栓等緊固具固定。送風機1、離子產生裝置2及吹出口3係以中心軸一致之方式組合,構成內部供氣流於軸向流動之管道Dt。另,於管道Dt內部,氣流自背面側流動至正面側。
送風機1具備送風機殼體101、送風機蓋102、風扇103、風扇殼 體104、定子105、馬達106及過濾器罩107。送風機殼體101係圓筒形狀之有底箱體,於底部之中央部分具備用以吸入空氣之吸入口108。於送風機殼體101之內部配置有風扇殼體104。風扇殼體104具有圓筒形狀,發揮作為氣流之導向器(管道Dt之一部分)之作用。
於風扇殼體104之內部,風扇103設置為可繞中心軸旋轉。風扇103係軸流風扇(此處為螺旋槳式風扇),藉由使風扇103旋轉,可產生於軸向流動之氣流。風扇103產生之氣流為螺旋狀之氣流,有周向之速度成分與軸向之速度成分。藉由使風扇103於圓筒形狀之風扇殼體104之內部旋轉,而抑制氣流分散於徑向外側。
於風扇殼體104之氣流之流動之下游側設置具有複數片(此處為6片)與風扇103之葉片傾斜相反方向之曲面的定子105。複數片定子105係於軸向以固定間隔配置。於風扇殼體104之下游側,藉由設置向與氣流相反方向扭曲之定子105,可以將螺線狀之氣流之周向之速度成分整流為軸向之速度成分。另,定子105可為葉片形狀,亦可為平板狀之構件。此處,將風扇殼體104與定子105設置為一體形成者,但定子105亦可為安裝固定於風扇殼體104者。
如圖3、圖4所示般,馬達106係於風扇殼體104之下游側,以隔著定子105而本體向外側突出之方式固定。然後,馬達106之驅動軸向風扇殼體104之內部突出,風扇103係固定於驅動軸。藉由使馬達106之驅動軸旋轉,可使固定於驅動軸之風扇103旋轉。如圖3、圖4所示般,複數個定子105亦發揮用以將馬達106配置於風扇殼體104之中央部分之支持構件之作用。
安裝有扇103及馬達106之風扇殼體104係以風扇103為上游側,馬達106為下游側,即風扇103為背面側,馬達106為正面側之方式,安裝固定於送風機殼體101。另,風扇103及馬達106之中心與送風機殼體101之中心一致。且,風扇殼體104係以包圍送風機殼體101之吸 入口108之方式配置。藉由風扇103之旋轉而產生氣流,藉此,使自吸入口108吸入之空氣無浪費地流入至風扇殼體104。
以覆蓋送風機殼體101之正面側之開口之方式配置送風機殼體102。送風機蓋102係與風扇殼體104一起以螺栓固定於送風機殼體101。藉由將送風機蓋102固定於送風機殼體101,而將風扇殼體104固定於送風機殼體101之內部。送風機蓋102係於中央部分形成有貫通孔110,利用風扇103之旋轉產生之氣流通過貫通孔110而流動至送風機1之正面側。
送風機蓋102之貫通孔110具有符合離子產生裝置2之後述之放電單元203之配置狀態之形狀。即,將等中心角度間隔地配置之複數個直線部分以曲面相連之形狀。複數個直線部分其法線與中心軸正交。曲面係將相鄰之直線部分彼此連接,自中心軸方向觀察時,成為以中心軸為中心之圓弧之態樣。且,將送風機蓋102安裝於送風機殼體101時,馬達106之本體部分貫通於貫通孔110。
送風機1具有如上所述之構成,藉由控制馬達106使風扇103旋轉,而產生軸向之氣流,且產生自送風機蓋102之貫通孔110朝軸向之氣流。又,於送風機殼體101之背面側配置有未圖示之過濾器,由過濾器罩107保持該過濾器。即,吸入口108之外側被過濾器覆蓋,於自吸入口108吸入空氣時,以過濾器捕集塵埃等異物。藉此,可抑制異物被吸入送風裝置1之內部。
繼而,對離子產生裝置2進行說明。離子產生裝置2具備單元殼體201、單元蓋202、複數個(此處為3個)離子產生器21及離子檢測器6。單元殼體201具有有底圓筒形狀,且於底面部分具備與送風機蓋102之貫通孔110相同形狀之通氣口203。於通氣口203之邊緣部,用以保持離子產生器21之肋部204於軸向突出。肋部204係保持離子產生器21,且構成防止自送風機蓋102之貫通孔110吹出之氣流洩漏的管道Dt 之一部分。
離子產生器21係藉由放電而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對離子產生器203參照圖式進行說明。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所具備之離子產生器之一例之概略圖。離子產生器21具備殼體211、正放電針212及負放電針213。又,於殼體211之內部,設置有用以使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產生放電之驅動電路(未圖示)。另,驅動電路具備用以供給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用之電壓的升壓變壓器(高頻變壓器)。藉由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而分別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
離子產生器21係其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與殼體211之側面中之一面隔以固定之距離而配置。以將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配置於管道Dt內之方式,即以自軸向觀察,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與通氣口203重合之方式,將離子產生器21配置於單元蓋202之肋部204。另,於本實施形態之靜電消除裝置A所使用之離子產生裝置2中,將3個離子產生器21以成等中心角度(此處為120°)之方式配置於管道Dt之周向,且肋部204構成該之一部分。
且,於單元殼體201之肋部204,以正放電針212及負放電針213朝管道Dt之內部突出之方式配置3個離子產生器21,且安裝有單元蓋202。以螺栓等固定具固定單元殼體201與單元蓋202,藉此將離子產生器21以不對單元殼體201與單元蓋202偏移之方式保持。另,對離子產生器21之配置之詳細將於後述。
於單元蓋202之中央部分設置有圓形狀之貫通孔205,且設置有較貫通孔205之邊緣部於徑向更向下游突出之圓筒形狀之肋部206。肋部206係構成管道Dt之一部分之構件。自送風機1之送風機蓋102之貫通孔110吹出之氣流係於軸向流動於形成於離子產生裝置2之內部之管道Dt之一部分。且,自單元蓋202之肋部206之下游側之開口吹出至外 部。另,藉由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且,藉由於管道Dt之內部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而將正離子及負離子與氣流一起吹出至外部。
離子檢測器6係安裝於送風機蓋102,且靠近離子產生器21而配置。離子檢測器6係檢測伴隨著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的感測器。即,離子檢測器6於檢測出電場時,檢知離子產生器21產生離子。於離子產生裝置2中,使用離子檢測器6檢測離子之產生,控制離子產生器21之動作。
於離子產生裝置2中,相對3個離子產生器21設置1個離子檢測器6。於離子產生裝置2中,由於3個離子產生器21進行相同之動作,故藉由檢測出自至少1個離子產生器21產生離子,從而設於基板Bd之控制電路Cont可判斷自全部之產生器21產生離子。對離子檢測器6之詳細將於後述。
於離子產生裝置2之單元蓋202之下游側設置有吹出口3。吹出口3具備遮板301、與柵格302。柵格302係例如網格狀之構件,係用以保證使用者之手指等不會自吹出口3進入之安全的構件。遮板301係安裝於單元蓋202之下游者,具有內徑與肋部206相同之貫通孔303。且,氣流自遮板301之貫通孔303吹出至正面側。因此,遮板301係用以調整氣流之吹出方向之構件。又。亦為用以按壓柵格302之按壓構件。
基板收容部5具備一體形成於送風機殼體101之下部的長方體形狀之殼體501、與設置於送風機蓋102之下部之前蓋502。且,藉由於送風機101安裝送風機蓋102,而以前蓋502覆蓋殼體501之前面。於基板收容部5之內部,配置有基板Bd,該基板Bd具備控制送風機1之風扇103之旋轉且控制離子產生裝置2之離子產生器21之放電的控制電路Cont。又,於前蓋502設置有接收使用者之操作之操作部。操作部具有例如具備可進行物理性操作輸入之按壓按鈕之構成。且,操作部係 連接於基板Bd,於操縱操作部時,該操縱係作為操作信號傳送至基板Bd之控制電路Cont。控制電路Cont基於該操作信號,進行風扇103之旋轉控制及離子產生器21之放電控制。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基板收容部5設置為與送風機1一體形成者,但亦可為單獨地形成而進行組合之構成。又,亦可設置為將基板Bd收納於送風機1之內部之構成,藉此省略基板收容部5。
且,支架4樞支基板收容部5之殼體501。支架4具備平行配置之立腳部401、與鉸鏈部402。靜電消除裝置A係以於前後方向轉動之方式支持基板收容部5之殼體501。且,具有可於使用者期望之角度停止之構成。作為此種構成,可舉出例如可將橡膠軸襯般摩擦較大之軸承安裝且固定於任意之位置者、或可以螺栓固定角度者。
於如以上般構成之靜電消除裝置A中,自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放電,且藉由驅動風扇103而將跨及送風機1與離子產生裝置2而形成之管道Dt之內部所產生之正離子與負離子隨氣流而放出至外部。
(第1實施形態)
對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所具備之離子感測器參照圖式進行說明。圖6係使用於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離子檢測器之一例之概略電路圖。
離子檢測器6係檢測自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放電時產生之電場,且具備將檢測時之檢測信號輸出至控制電路Cont的電路。
於橫切導體之電場變化時,伴隨產生於導體之電荷之移動而產生電流(感應電流)。離子檢測器6利用該性質,檢測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所致的電場之變化,檢測離子之產生。
如圖6所示般,離子檢測器6具備電極61、低通濾波器62(帶通濾波器)、及放大電路63。電極61係平板狀之電極,以橫切因放電所致之電場之方式而配置於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附近。於本實施形態之離子產生裝置2中,係配置於排列周向之離子產生器21之周向之間之部分。電極61係以藉由絕緣構件而與管道Dt之內部絕緣之方式配置。於以絕緣材料形成送風機蓋102之情形時,亦可舉出於送風機蓋102之內部配置電極61者。然而,並不限於此,亦可設置為於管道Dt之內面配置電極61後,於表面塗佈如絕緣光阻膜般之絕緣材料。
於電極61,藉由基於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產生之電場(之變化),產生感應電流。於電極61可安裝配線而提取感應電流。又,電極61係與用以將感應電流轉換為電壓(信號)之轉換電路60(例如,分壓電路)連接。於以下之說明中,有將因放電所致之感應電流轉換後之信號簡單稱為基於放電之信號之情形。於離子檢測部6中,以轉換電路60、低通濾波器62及放大電路63構成檢測部。
離子產生器21具備用以對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施加放電用電壓的升壓變壓器。由於升壓變壓器係進行高頻感應之變壓器,故電場於高頻率下變化。此時,由於橫切電極61之電場之變化為高頻,故會產生高頻率之感應電流。於離子檢測器6中,產生基於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之信號、與基於升壓變壓器之驅動之信號。
於離子檢測器6中,利用低通濾波器62擷取基於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之信號。若詳細說明,升壓變壓器係如上述般為以高頻率驅動者,且基於驅動之信號亦成為高頻率。因此,藉由使基於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之信號、與基於升壓變壓器之驅動之信號通過低通濾波器62,可提取基於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之信號。另,低通濾波器62係具有可將基於升壓變壓器之驅動 之信號截斷之特性者。低通濾波器62可利用先前公知之電路。又,作為除去基於升壓變壓器之驅動之信號之濾波器,使用低通濾波器,但於不檢測基於升壓變壓器之驅動之信號之情形時,亦可省略低通濾波器。
且,利用放大電路63將由低通濾波器62取出之信號放大。放大電路63具備運算放大器631、第1電阻632、及第2電阻633,且為非反相放大電路。放大電路63將來自低通濾波器62之信號輸入至非反相輸入端子。而且,反相輸入端子經由第1電阻632而接地。而且,運算放大器631之輸出端子與反相輸入端子經由第2電阻633而連接。於該放大電路63中,根據第1電阻632與第2電阻633之比率,輸出將輸入信號放大後之輸出信號(檢測信號)。
放大電路63之輸出信號係作為離子檢測器6之輸出信號而被輸入至控制電路Cont。控制電路Cont基於接收到之輸出信號,判斷是否正在進行基於離子產生器21之放電之離子產生。另,利用控制電路Cont之離子檢測之判斷係將離子檢測器6之輸出信號與閾值進行比較,於該輸出信號為閾值以上之情形時,判斷為正在產生離子。控制電路Cont成為對於離子產生器21之驅動電路發送控制信號的構成。控制電路Cont於檢測離子之產生期間,維持離子產生器21之驅動狀態。又,於無法檢測離子之產生之情形時,使離子產生器21停止。
如上述般,藉由於離子檢測器6設置低通濾波器62,可自信號中除去基於升壓變壓器之驅動的成分,可正確地檢測離子之產生。
例如,有時會因正放電針212及(或)負放電針213附著有污垢或被腐蝕而未進行放電。於此種情形時,升壓變壓器雖進行驅動,但不進行放電,故不產生離子。此時,於電極61雖會產生基於升壓變壓器之驅動之電流(信號),但不產生基於放電之電流(信號)。藉由使用低通濾波器62,可去除升壓變壓器之驅動之信號成分,故可檢測出未產生 基於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之電流(信號)。即,於離子檢測器6中,藉由設置低通濾波器62,可高精度地檢測出基於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之信號。
藉由使用此種離子檢測器6,無需利用電極61捕集正離子及(或)負離子便可檢測出離子之產生。由於不捕集離子產生器21產生之離子,故可抑制氣流中包含之離子之量之減少。又,由於電極未露出,故可抑制因施加靜電等所致之感測器(電路)之故障或破損。又,亦可抑制空氣中之油分或塵埃之附著而導致檢測精度劣化。
進而,由於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2之離子檢測器6係檢測於離子產生器21中產生離子時產生之電場及其變化者,故即使氣流之風量或風速變化,亦可檢測出有無產生離子。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其他之例進行說明。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其他例之概略之剖視圖。圖7所示之離子產生裝置2B具備管道Dt、3個離子產生器21、及3個電極61。離子產生裝置2B實質上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所示之離子產生裝置2相同之構成。因此,於離子產生裝置2B中,對實質上與離子產生裝置2相同之部分標註相同之符號且省略詳細之說明。又,於圖7中,以矩形示意性地表示外裝。
如圖7所示般,離子產生裝置2B中,管道Dt之內部成為供空氣流通之風路。管道Dt係以絕緣材料形成,以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朝管道Dt(風路)之內部突出之方式設置有3個離子產生器21。
且,3個電極61靠近3個離子產生器21之各者而設置。另,於圖7中,該等3個電極61雖設置於與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及負放電針213相反側,但只要為離子產生器21之附近,則亦可為偏離軸向且靠近管道Dt之內部之位置。且,3個電極61分別構成離子檢測器6之獨 立之一部分。即,離子產生裝置2B中,對於各離子產生器21設置1個離子檢測器6。
如此,針對每個離子產生器21設置離子檢測器6,藉此可檢測每個離子產生器21之離子產生狀態。藉由此種構成,於具備複數個離子產生器21之離子產生裝置2B中,容易確定動作不佳之離子產生器21。
又,離子檢測器6係檢測因離子產生器21之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所致之電場者。因此,可如圖7所示般,於遠離管道Dt之內部(風路)之位置安裝電極61。藉此,不需要用以於管道Dt之內部設置電極61之構成,可將管道Dt之內面設置為圓滑之曲面,空氣之流動不易紊亂。又,由於電極61之配置位置可廣泛採用可檢測出因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所致之電場之位置,故可提高離子檢測器6之設置位置之自由度。又,由於在風路內未配置電極61,故氣流不容易紊亂,可抑制因紊亂之氣流而使正離子與負離子彼此混合而中和從而離子量減少。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未於離子產生器21與電極61之間配置絕緣構件,但亦可根據需要配置絕緣構件。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其他例進行說明。圖8係進而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之其他示例之概略之剖視圖。圖8所示之離子產生裝置2C係用以表示管道Dt、離子產生器21、及電極61之位置之示意圖,且係以與軸平行之面切斷管道Dt之剖視圖。離子產生裝置2C具有實質上與第1實施形態所示之離子產生裝置2相同之構成。因此,於離子產生裝置2C中,對實質上與離子產生裝置2相同之部分標註相同之符號且省略詳細之說明。
如圖8所示般,離子產生裝置2C中,管道Dt之內部成為供空氣流 動之風路。於離子產生裝置2C中,管道Dt係以絕緣材料形成,且以正放電針212與負放電針212朝管道Dt(風路)之內部突出之方式設置有離子產生器21。
如圖8所示般,於離子產生裝置2C中,將電極61配置於空氣之流動方向之離子產生器21之上游側之管道Dt之內部。另,電極61係位於橫切於正放電針313與負放電針213之放電時產生之電場之位置。如此,於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2C中,離子檢測器6並非直接捕集離子者,而為檢測放電時之電場者,故可配置於離子產生器21之氣流之上游側。
藉此,設計之自由度提高。又,由於亦可不於離子產生器21之下游配置電極61,故可使離子產生器21靠近供氣流吹出至外部之吹出口。藉此,可將管道Dt之長度變短,從而可將離子產生裝置2小型化。又,由於可將離子產生器21之下游側之管道之長度變短,故可抑制正離子與負離子於管道內結合而消失,可將更多之離子放出至外部。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以絕緣材料形成管道Dt,故將管道Dt之內壁作為絕緣構件而利用,但亦可利用絕緣材料覆蓋電極61。又,亦可於管道Dt之內壁面貼附電極61,以覆蓋電極61之方式配置絕緣構件。
(第4實施形態)
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離子產生器進行說明。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離子產生器之一例之前視圖。圖10係圖9所示之離子產生器之側剖視圖。
如圖9、圖10所示般,離子產生器7具備單元殼體71、正放電針72、負放電針73、及電場檢測用之電極74。於離子產生器7之單元殼體71之內部設置有基板75,該基板75安裝有用以控制正放電針72與負 放電針73之放電之驅動電路、將電極74產生之感應電流轉換為信號之轉換電路、低通濾波器、及放大電路。驅動電路、轉換電路、低通濾波器、及放大電路係與構成上述之離子檢測器6者為相同,省略詳細之說明。
殼體71係以絕緣材料形成之中空之箱體。於殼體71之內部配置有基板75。於殼體71之一側面,正放電針72與負放電針73隔以固定之間隔而突出。
又,於殼體71之另一側面,設置有以不露出於外部之方式配置之電極74。電極74係於殼體內部由絕緣構件76覆蓋,連接於設置於基板75之轉換電路。另,電極74只要以橫切因正放電針72與負放電針73之放電所致之電場之方式配置即可,除了以絕緣構件76覆蓋以外,亦可嵌入於殼體71之側面,於不需要絕緣之情形時,亦可省略絕緣構件。
又,於基板75具備基於自放大電路取得之檢測信號而判斷離子之有無的判斷電路。判斷電路於如上述般與閾值比較而大於閾值之情形時,將判斷為產生離子之判斷信號送出至驅動電路。驅動電路根據需要,基於判斷信號使正放電針72與負放電針73之放電停止。
此種離子產生器7係獨立,即,即使不自外部進行控制,亦可進行離子之確認,且可自動停止。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將電極74與基板75設置為獨立者,但亦可將電極74形成為基板75之一部分。
於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以具備複數個離子產生器者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為具備1個離子產生器之構成者。又,將複數個離子產生器排列於管道之周向,但不限於此,亦可為排列於軸向而配置者。對離子產生器之配置,亦可廣泛採用可於管道(風路)內適當地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之配置。
另,於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設置為作為風扇而使用軸流風扇 (螺旋槳式風扇)者,但並非限定於此者,亦可為使用離心風扇(例如多翼式風扇)者。又,除了該等以外,亦可廣泛採用產生氣流之風扇。另,於使用氣流不迴旋之風扇之情形時,亦可省略定子。
以上,雖已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內容者。另,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下,施加各種改變。
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離子產生裝置具備:風路,其於內部供氣流流動;離子產生器,其具有放電部而自上述放電部向上述風路內產生離子;及離子檢測器,其檢測經上述離子產生器產生之離子;且上述離子檢測器具備:檢測部,其包含以橫切基於上述放電部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之電極,且產生檢測信號;及絕緣構件,其將上述電極與上述風路絕緣。
上述之離子產生裝置中,上述離子檢測器亦可具備將上述檢測信號中所含之特定頻率之信號截斷的帶通濾波器。作為帶通濾波器,可舉出例如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等。
上述之離子產生裝置亦可設置為具有於內部形成上述風路之筒狀之管道,上述管道之壁部兼作上述絕緣構件,且上述電極隔著上述壁部而配置於與上述風路相反側。
上述之離子產生裝置具備複數個上述離子產生器,且上述離子檢測器係以檢測因上述複數個離子產生器之至少一個放電部之放電所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上述電極。
上述之離子產生裝置中,上述電極亦可相對於上述離子產生器,設置於上述氣流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
本發明之離子產生器具備:放電部;電力供給電路,其將電力供給至上述放電部;檢測部,其包含以橫切由上述放電部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之電極,且產生檢測信號;及絕緣構件,其包圍 上述電極之周圍而加以絕緣;且基於由上述檢測部產生之檢測信號而檢測利用上述放電部之放電引起之離子之產生。

Claims (10)

  1. 一種離子產生裝置,其係具備如下構件者:風路,其供氣流流動;離子產生器,其具有放電部而自上述放電部向上述風路內產生離子;及離子檢測器,其檢測自上述離子產生器產生之離子;且上述離子檢測器具備:電極,其以橫切基於上述放電部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之方式而配置;及檢測部,其檢測橫切上述電極之電場之變化而產生檢測信號。
  2. 如請求項1之離子產生裝置,其中上述離子檢測器具備將上述檢測信號中所含之特定頻率之信號截斷之帶通濾波器。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離子產生裝置,其具有於內部形成上述風路之筒狀之管道,且上述管道之壁部兼作將上述電極與上述風路絕緣之絕緣構件,且上述電極隔著上述壁部而配置於與上述風路相反側。
  4. 如請求項1或2之離子產生裝置,其具備複數個上述離子產生器,且上述離子檢測器係以檢測由上述複數個離子產生器之至少一個放電部之放電所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上述電極。
  5. 如請求項3之離子產生裝置,其具備複數個上述離子產生器,且上述離子檢測器係以檢測因上述複數個離子產生器之至少一個放電部之放電所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上述電極。
  6. 如請求項1或2之離子產生裝置,其中上述電極係相對於上述離子產生器而設置於上述氣流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
  7. 如請求項3之離子產生裝置,其中上述電極係相對於上述離子產生器而設置於上述氣流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
  8. 如請求項4之離子產生裝置,其中上述電極係相對於上述離子產生器而設置於上述氣流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
  9. 如請求項5之離子產生裝置,其中上述電極係相對於上述離子產生器而設置於上述氣流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
  10. 一種離子產生器,其具備:放電部;電力供給電路,其將電力供給至上述放電部;檢測部,其包含以橫切由上述放電部之放電而產生之電場之方式配置之電極,且產生檢測信號;及絕緣構件,其包圍上述電極之周圍而加以絕緣;且基於由上述檢測部產生之檢測信號而檢測利用上述放電部之放電引起之離子之產生。
TW105105545A 2015-09-03 2016-02-24 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ion generator TWI647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3543A JP6580906B2 (ja) 2015-09-03 2015-09-03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器
JP2015-173543 2015-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324A TW201711324A (zh) 2017-03-16
TWI647888B true TWI647888B (zh) 2019-01-11

Family

ID=5818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5545A TWI647888B (zh) 2015-09-03 2016-02-24 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ion generat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80906B2 (zh)
CN (1) CN108352681B (zh)
TW (1) TWI647888B (zh)
WO (1) WO20170381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94693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検出器およ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289A (zh) * 2007-02-13 2009-12-16 冈野一雄 电晕放电型离子产生器的检查方法及检查装置
JP2010062036A (ja) * 2008-09-04 2010-03-18 Sharp Corp イオン発生器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2192951A (zh) * 2010-03-03 2011-09-21 修谷鲁电子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浓度测量电路和离子电流传感器
CN102428324A (zh) * 2009-06-09 2012-04-25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
CN102668720A (zh) * 2009-10-23 2012-09-1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自我平衡的离子化气体流
CN102762979A (zh) * 2010-02-19 2012-10-31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产生装置和有无离子的判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5897A (ja) * 1996-06-03 1998-02-24 Towa Sangyo Kk 手持式除電器
EP2325961A4 (en) * 2008-08-28 2016-04-13 Sharp Kk ION DETECTOR AND ION GENERATION DEVICE
JP4728415B2 (ja) * 2009-06-09 2011-07-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289A (zh) * 2007-02-13 2009-12-16 冈野一雄 电晕放电型离子产生器的检查方法及检查装置
JP2010062036A (ja) * 2008-09-04 2010-03-18 Sharp Corp イオン発生器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2428324A (zh) * 2009-06-09 2012-04-25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
CN102668720A (zh) * 2009-10-23 2012-09-1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自我平衡的离子化气体流
CN102762979A (zh) * 2010-02-19 2012-10-31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产生装置和有无离子的判断方法
CN102192951A (zh) * 2010-03-03 2011-09-21 修谷鲁电子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浓度测量电路和离子电流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2681B (zh) 2020-04-14
JP6580906B2 (ja) 2019-09-25
CN108352681A (zh) 2018-07-31
JP2017050196A (ja) 2017-03-09
WO2017038113A1 (ja) 2017-03-09
TW201711324A (zh)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9537B2 (ja) 電動送風機の故障診断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機器
KR20170051141A (ko) 공기조화기
JP2019529217A (ja) 自動車用の気流中粒子状物質の検出装置
RU2229036C1 (ru) Вентилятор с пылезащит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TWI647888B (zh) 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ion generator
US20130025376A1 (en) Wind-Speed-Detecting Device
JP2017166723A (ja) 送風装置
JP5036665B2 (ja) イオン発生器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9577254B (zh) 吹风机
JP2008303793A (ja) 電動送風機、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2017009202A (ja) 送風装置
WO2016189913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018118190A (ja) 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KR20210016965A (ko) 차량용 복합 기능 센서
TW201526481A (zh) 具有空氣淨化裝置之馬達
JP4021436B2 (ja) 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この電動送風機が用いられる電気機器
JP4342336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20931246U (zh) 空气调节装置
EP2420259A1 (en) 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air cleaning apparatus
DK179567B1 (en) Wet / dry vacuum cleaner comprising a dust detection module
WO2018096677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4024779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の電動送風機を備える電気機器
JP5879478B2 (ja) 遠心送風機
CN220720893U (zh) 烟灰收集装置
JP2012026419A (ja) 送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