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9236A - 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9236A
CN108349236A CN201680066542.6A CN201680066542A CN108349236A CN 108349236 A CN108349236 A CN 108349236A CN 201680066542 A CN201680066542 A CN 201680066542A CN 108349236 A CN108349236 A CN 108349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axis
information
printed face
scra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65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9236B (zh
Inventor
深泽彰彦
本间好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kam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urakam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kami Corp filed Critical Murakam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49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9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9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0895Machines for printing on curved surfa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16Printing tables
    • B41F15/18Supports for workpieces
    • B41F15/30Supports for workpieces for articles with curved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34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 B41F15/38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cur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0Inking units
    • B41F15/42Inking units comprising squeegees or do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0Inking units
    • B41F15/42Inking units comprising squeegees or doctors
    • B41F15/423Driving means for reciprocating squeege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4Squeegees or doctors
    • B41F15/46Squeegees or doctors with two or more operativ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能够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各种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高精度的印刷或者高质量的印刷。将印刷的行进方向定义为Y轴,将与Y轴正交且属于所述截面的方向定义为Z轴,将绕与YZ平面正交的轴线的方向定义为θ轴。将刮板(48)配置成相对于被印刷面(60a)能够沿Y、Z、θ的各轴向相对地移动。求得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刮板(48)与被印刷面(60a)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地进行印刷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根据该所求得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控制刮板(48)相对于被印刷面(60a)的Y、Z、θ的各轴位置并执行印刷。

Description

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提供能够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各种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高精度的印刷或者高质量的印刷的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丝网印刷的丝网印刷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中,以与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方式成型并配置有引导轨道。该丝网印刷装置通过使刮板沿着引导轨道移动,从而对被印刷面进行印刷。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另一丝网印刷装置中,引导轨道设为直线构件。该丝网印刷装置通过利用程序使刮板与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相配合地进行位置调整,并且使该刮板沿着引导轨道移动,从而对被印刷面进行印刷。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中,刮板支承于摆锤(日文:振り子)的下部。该丝网印刷装置通过在丝网的上方使摆锤进行摆动,从而对被印刷面进行印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283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357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使用以与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方式成型而成的引导轨道。根据该丝网印刷装置,需要对截面形状不同的每个被印刷面准备与该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引导轨道。而且,专利文献1所述的另一丝网印刷装置使用直线构件的引导轨道。根据该另一丝网印刷装置,由于被印刷面与刮板所成的角度根据被印刷面的印刷的行进方向上的印刷位置而变化,因此,存在印刷状态不固定的问题。而且,专利文献2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使刮板摆动。根据该丝网印刷装置,需要根据被印刷面的曲率变更摆锤的长度,特别是对于曲率较大的被印刷面而言,需要长尺寸的摆锤。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提供能够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各种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高精度的印刷或者高质量的印刷的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丝网印刷方法,该丝网印刷方法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丝网印刷,其中,将所述印刷的行进方向定义为Y轴,将与Y轴正交且属于所述截面的方向定义为Z轴,将绕与YZ平面正交的轴线的方向定义为θ轴,将刮板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能够沿Y、Z、θ的各轴向相对地移动,求得能够维持或者大致维持所述刮板与所述被印刷面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地进行印刷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根据所述求得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控制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并执行印刷。由此,能够以维持或大致维持刮板与被印刷面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的方式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各种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对被印刷面进行高精度的印刷或高质量的印刷。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中,可以是,例如,在执行印刷之前求得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预先设定,根据所述设定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控制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并执行印刷。由此,由于在执行印刷之前求得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预先设定,因此,在执行印刷过程中,不需要求得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的运算,能够减少执行印刷过程中的运算量。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中,可以是,例如,根据所述被印刷面的所述截面形状的数据或与该截面形状近似的形状的数据求得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由此,能够根据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的数据或与该截面形状近似的形状(例如,与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近似的丝网的截面形状)的数据求得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中,可以是,例如,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作为加入了与θ轴位置的变动相伴的Y轴位置的变动量以及Z轴位置的变动量的信息而求得。由此,即使在执行印刷过程中刮板的θ轴位置变动,也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刮板顶端相对于被印刷面的位置关系地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对被印刷面进行更高精度的印刷或更高质量的印刷。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中,可以是,例如,使用仿照或大致仿照所述被印刷面而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丝网执行印刷。由此,能够在维持或大致维持被印刷面与丝网之间的间隙地配置丝网的状态下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对被印刷面进行更高精度的印刷或更高质量的印刷。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中,可以是,例如,维持或大致维持所述被印刷面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上的印刷速度地执行印刷。由此,由于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被印刷面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上的印刷速度地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对被印刷面进行更高精度的印刷或更高质量的印刷。该印刷速度的控制例如能够通过以下的顺序执行。在执行印刷之前求得沿着被印刷面行进规定距离的每个位置的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预先设定。以与所指示的印刷速度相对应的时间间隔依次读取该信息并作为Y、Z、θ各轴的位置指令值施加,控制各轴。
本发明为一种丝网印刷装置,该丝网印刷装置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丝网印刷,其中,该丝网印刷装置具备:刮板;刮刀;移动装置,将所述印刷的行进方向定义为Y轴,将与Y轴正交且属于所述截面的方向定义为Z轴,将绕与YZ平面正交的轴线的方向定义为θ轴,该移动装置使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沿Y、Z、θ的各轴向相对地移动;以及控制装置,求得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所述刮板与所述被印刷面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地进行印刷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或设定该信息,在利用所述刮板进行印刷时,根据所述信息控制所述移动装置,并将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控制在与该信息相对应的位置。由此,能够以维持或大致维持刮板与被印刷面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的方式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各种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印刷。因而,能够对被印刷面进行高精度的印刷或高质量的印刷。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中,可以是,例如,该丝网印刷装置具有存储器,该存储器预先存储有将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作为将该Y、Z、θ的各轴位置的位置数据组合而成的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参照所述存储器控制所述移动装置,并将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控制在与存储于该存储器的信息相对应的位置。由此,由于能够参照存储器控制刮板的Y、Z、θ的各轴位置并进行印刷,因此,相比于在印刷时利用逐次运算求得并控制刮板的Y、Z、θ的各轴位置而进行印刷的情况,能够减少执行印刷过程中的运算量。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装置例如维持或大致维持所述被印刷面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上的印刷速度地执行印刷。由此,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被印刷面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上的印刷速度地进行印刷,能够对被印刷面进行更高精度的印刷或更高质量的印刷。该印刷速度的控制例如能够通过以下的顺序执行。在所述存储器存储沿着所述被印刷面行进规定距离的每个位置的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所述控制装置以与所指示的印刷速度相对应的时间间隔从所述存储器中依次读取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作为Y、Z、θ各轴的位置指令值施加,控制各轴。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中,例如,可以是,所述移动装置具有使所述刮板和所述刮刀一起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沿Y、Z、θ的各轴向相对地移动的机构,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求得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所述刮刀使墨返回时的该刮刀与丝网之间的抵接部位处的该丝网的切线方向同该刮刀所成的角度地使墨返回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或设定该信息,在利用所述刮刀使墨返回时,根据所述求得或已设定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控制所述刮刀相对于所述丝网的Y、Z、θ的各轴位置。由此,能够不受丝网的截面形状的影响地对丝网均匀地进行墨涂布(墨返回,墨退回),因此,能够提高下一次的印刷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移动装置例如能够具有固定所述被印刷面的位置并沿Y、Z、θ的各轴向移动所述刮板的机构。由此,能够在固定了被印刷面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印刷。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移动装置例如以下这样地构成。在Y(或Z)轴工作台搭载有Z(或Y)轴工作台。在该Z(或Y)轴工作台搭载有θ轴工作台。所述刮板搭载于所述θ轴工作台。在所述θ轴工作台搭载有印刷压力微调机构。该印刷微调机构使所述刮板在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接近、远离的方向上移动微少量从而对印刷压力进行微调。由此,通过将印刷压力微调机构搭载于θ轴工作台并进行印刷压力调整,相比于通过θ轴工作台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来进行印刷压力调整的情况,能够容易地进行印刷压力调整。
在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中,可以是,例如,在所述θ轴工作台搭载有刮刀压力微调机构,该刮刀压力微调机构使所述刮刀在相对于所述丝网的面接近、远离的方向上移动微少量从而对刮刀压力进行微调。由此,通过将刮刀压力微调机构搭载于θ轴工作台并进行刮刀压力调整,相比于通过θ轴工作台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来进行刮刀压力调整的情况,刮刀压力调整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的机构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表示YZ平面上的配置(丝网印刷版及其夹具以及被印刷物由以YZ平面剖切而成的剖面表示)。
图2A是表示图1中的丝网印刷版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的丝网印刷版的俯视图。
图2C是图2B的I-I向视剖视图。
图2D是图2A的J向视图。
图3A是表示图1中的印刷头的立体图(与刮刀相关的部分省略图示)。
图3B是从刮板的正面侧观察图3A中的印刷压力微调机构的内部构造(图3D的部分L的内部构造)所看到的图。
图3C是从刮板的侧面侧观察图3A中的印刷压力锁定机构的内部构造(图3A的部分K的内部构造)所看到的图。
图3D是从刮板的正面观察图3A的印刷头所看到的图,表示刮板处于下降的印刷动作位置的状态。
图3E是从刮板的正面观察图3A的印刷头所看到的图,表示刮板处于上升的待机位置的状态。
图4A是从刮板和刮刀的侧面侧观察图1的印刷头所看到的图,表示刮板和刮刀均处于上升的待机位置的空档时的状态。
图4B是从与图4A相同的位置观察图1的印刷头所看到的图,表示刮板处于下降的印刷动作位置、刮刀处于上升的待机位置的印刷时的状态。
图4C是从与图4A、图4B相同的位置观察图1的印刷头所看到的图,表示刮板处于上升的待机位置、刮刀处于下降的墨涂布动作位置的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实施方式的框图,表示控制图1的机构部的控制系统。
图6是图5的控制部在印刷时进行的控制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利用具有图1的机构部和图5的控制系统的丝网印刷装置进行的印刷作业的顺序的一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在YZ平面上表示图1的丝网印刷装置的机构部的、印刷时的动作例的图。
图9是在YZ平面上表示图1的丝网印刷装置的机构部的、墨涂布时的动作例的图。
图10是在YZ平面上表示图1的丝网印刷装置的机构部的墨涂布时的另一动作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利用具有图1的机构部和图5的控制系统的丝网印刷装置进行印刷作业的顺序的另一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10的机构部的实施方式。丝网印刷装置10具有Y轴工作台12、Z轴工作台14、θ轴工作台16的三轴(日文:3軸)的移动轴。Y轴工作台12、Z轴工作台14能够由市售的适当的电动式直线工作台构成,θ轴工作台16能够由市售的适当的电动式旋转工作台构成。
在丝网印刷装置10的主体的基座部17竖立设置并固定有左右的支柱18、20。Y轴工作台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支承于左右的支柱18、20。由此,Y轴工作台12以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配置于丝网印刷装置10的主体。两条轨道22沿Y轴方向延伸地固定配设于Y轴工作台12。在两条轨道22之间与轨道22平行地配设有滚珠丝杠24。滚珠丝杠24利用伺服马达26旋转驱动。Y轴台座28以能够沿轨道22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轨道22。Y轴台座28与滚珠丝杠24螺纹结合,并利用由伺服马达26驱动的滚珠丝杠24的旋转在Y轴工作台12上沿Y轴方向移送。
Z轴工作台14以沿铅垂方向(Z轴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支承于Y轴台座28。两条轨道30沿Z轴方向延伸地固定配设于Z轴工作台14。在两条轨道30之间与轨道30平行地配设有滚珠丝杠32。滚珠丝杠32利用伺服马达34旋转驱动。Z轴台座36以能够沿轨道30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轨道30。Z轴台座36与滚珠丝杠32螺纹结合,并利用由伺服马达34驱动的滚珠丝杠32的旋转在Z轴工作台14上沿Z轴方向移送。
θ轴工作台16固定支承于Z轴台座36。θ轴工作台16能够利用Y轴台座28和Z轴台座36的移动向YZ平面(铅垂面)上的任意的位置移动。θ轴工作台16具有旋转轴部38(旋转轴杆)。旋转轴部38的轴线H与X轴平行地配置。X轴为与YZ平面正交的水平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的轴线。θ轴为绕轴线H方向上的轴线。旋转轴部38利用内置于θ轴工作台16的伺服马达(图5的附图标记35。图1中未图示)在θ轴方向上旋转驱动。在旋转轴部38的一端部固定有印刷头40。由此,利用旋转轴部38的旋转沿θ轴方向移送(旋转)印刷头40。
印刷头40具有固定支承于旋转轴部38的一端部的基部块42。在基部块42,隔着旋转轴部38的旋转轴线(H轴)在该旋转轴线的两侧的位置以引导轴44、46能够沿引导轴44、46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贯穿保持有该引导轴44、46。如后述那样,引导轴44、46利用气缸88、100(图4A、图4B、图4C)单独地沿轴向移动。引导轴44、46互相平行地配设于基部块42。在基部块42旋转时,引导轴44、46与基部块42一起旋转。引导轴44、46的轴线处于铅垂的姿势(与Z轴平行的姿势)是θ轴的0度的位置。在引导轴44的下端借助刮板保持件45安装有刮板48。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刮板48,使用了正面形状(与Y轴方向平行地看到的形状)呈横长矩形的平面型刮板。刮板48的硬度例如为60度~70度。在引导轴46的下端借助刮刀保持件50安装有刮刀52。
在丝网印刷装置10的主体的基座部17借助升降机54固定支承有平台56。平台56利用升降机54保持水平的姿势地升降。在平台56上在与印刷头40相面对的位置载置并固定有夹具58。在夹具58的上表面中央部载置支承有被印刷物60。被印刷物60例如为固定板厚的玻璃板、树脂板等。被印刷物60的表面(被印刷面)60a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Y轴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印刷面60a的X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与X轴平行的直线。也就是说,被印刷面60a为沿Y轴方向弯曲的二维曲面。但是,即使被印刷面60a的X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曲线、折线(也就是说,即使被印刷面60a为三维曲面),通过将刮板48和刮刀52的X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为与被印刷面60a的X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配合的形状,也能够对被印刷面60a进行印刷。夹具58的表面与被印刷面60a的弯曲形状相配合地弯曲地形成。在载置支承了被印刷物60的夹具58上载置支承丝网印刷版62。丝网印刷版62具有在框构件(弯曲印刷用增强版框)64铺展(日文:展帳)丝网(日文:スクリーン)66而成的构造。丝网66与被印刷面60a的弯曲形状相配合地弯曲地铺展。丝网66隔着规定的间隙g与被印刷面60a相面对。
根据以上说明的图1的配置,如下那样地对被印刷面60a进行印刷。利用引导轴44将刮板48保持在下降位置。利用引导轴46将刮刀52保持在上升位置。该状态下,沿Y轴方向移送印刷头40,并且与被印刷面60a的Y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配合地沿Z轴方向移送印刷头40。由此,刮板48以规定的印刷压力刮擦涂布了墨的丝网66,对被印刷面60a进行印刷。与此同时,与被印刷面60a的Y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配合地使印刷头40沿θ轴方向旋转并调节θ轴位置。由此,将刮板48与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即,被印刷面60a的Y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中的该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冲角)保持为固定角度地进行印刷。而且,以被印刷面60a上的印刷速度成为固定速度的方式控制Y轴、Z轴、θ轴的移动速度并进行印刷。由此,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曲面印刷。
图2A~图2D表示丝网印刷版62的构造。丝网印刷版62具有将丝网66铺展于框构件64而成的结构。框构件64由木材、塑料、金属等材料构成。框构件64具有平面形状均呈矩形的上框68和壁部70。上框68由平板构成,载置支承于夹具58上。壁部70连结于上框68的内周缘,自该内周缘的整周向下方垂下地形成。在构成壁部70的4个板部71、72、73、74中,两个板部71、73沿Y轴方向配置。板部71、73的下表面71a、73a与被印刷面60a的Y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配合地沿Y轴方向在Z轴方向上弯曲地形成。而且,两个板部72、74沿X轴方向配置。板部72、74的下表面72a、74a与被印刷面60a的X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配合地、沿X轴方向与X轴平行地形成为直线状。丝网66支承于壁部70的下表面71a、72a、73a、74a并被铺展。也就是说,丝网66仿照被印刷面60a以构成沿着Y轴方向在Z轴方向上弯曲的二维曲面的方式铺展。
图3A~图3E中表示印刷头40的构造。印刷头40的基部块42固定连结于θ轴工作台16(图1)的旋转轴部38的端部,并与旋转轴部38一起沿θ轴方向旋转驱动。在基部块42搭载刮板48的驱动机构和刮刀52的驱动机构。另外,对于两个驱动机构,仅刮板保持件45和刮刀保持件50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和配置相同。于是,在图3中,示出刮板48的驱动机构,对于刮刀52的驱动机构省略了图示。两个引导轴44、44以互相平行、且能够沿引导轴44、44的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贯穿于基部块42。各引导轴44、44的轴线分别配设于与旋转轴部38的旋转轴线H正交的单独的面上。而且,两个引导轴44、44的轴线以属于与旋转轴部38的旋转轴线H所属的一个平面平行的、一个平面上的方式配设。引导轴44、44的上端固定于连结板76。由此,两个引导轴44、44的上端借助连结板76互相连结。而且,两个引导轴44、44的下端固定于刮板保持件45。由此,两个引导轴44、44的下端借助刮板保持件45互相连结。刮板保持件45以能够手动调整相对于引导轴44、44的角度(即,绕与X轴平行的轴线F方向的角度)的方式连结于引导轴44、44。刮板48在刮板48的上边部安装于刮板保持件45。引导轴44、44、连结板76以及刮板保持件45以四边形框状互相组装在一起。由此,在引导轴44、44相对于基部块42沿引导轴44、44的轴向移动时,刮板48在该移动方向上平行移动。
在连结板76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即,夹在两个引导轴44、44的固定部位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截面呈圆形的孔80。印刷压力微调用的旋转旋钮82以使孔80的轴线与旋转旋钮82的轴线一致的方式插入于孔80。旋转旋钮82以能够沿绕孔80的轴线的方向旋转自如且在孔80的轴向上无法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连结板76。在旋转旋钮82的内部与旋转旋钮82的轴线同轴地形成有内螺纹84(图3B)。在引导轴44、44的中间位置与引导轴44、44平行地配设有驱动轴86。而且,在基部块42内置固定有气缸88(图3D和图3E中示出。图3A中省略图示)。驱动轴86的下端连结于气缸88内的活塞(未图示)。在驱动轴86的上部形成有外螺纹90(图3B)。将外螺纹90自旋转旋钮82的下部开口插入于旋转旋钮82内并拧入于内螺纹84。由此,在用手指转动旋转旋钮82时,驱动轴86相对于连结板76上下移动,相伴于此,引导轴44、44相对于基部块42上下移动。即,在向一个方向转动旋转旋钮82时,驱动轴86相对于连结板76向上方移动,相伴于此,引导轴44、44相对于基部块42向下方移动。而且,在向相反方向转动旋转旋钮82时,驱动轴86相对于连结板76向下方移动,相伴于此,引导轴44、44相对于基部块42向上方移动。基于旋转旋钮82的该动作用于印刷压力的微调。在连结板76拧入有印刷压力锁定用螺钉91(图3C)。印刷压力锁定用螺钉91的顶端与旋转旋钮82的侧面的、处于孔80内的部位相面对。在印刷压力锁定用螺钉91的后部固定有捏手91a。在进行印刷压力的微调时,向松弛方向转动捏手91a而使印刷压力锁定用螺钉91的顶端与旋转旋钮82的侧面的相对部位分开。由此,由于旋转旋钮82能够旋转,因此,转动旋转旋钮82而进行印刷压力的微调。在完成了印刷压力的微调之后,向紧固方向转动捏手91a而将印刷压力锁定用螺钉91的顶端压紧于旋转旋钮82的相对部位。由此,旋转旋钮82的旋转被锁定,而能够保持调整后的印刷压力。
在气缸88连接有空气软管92、94(图3D)。上侧的空气软管92与气缸88内的活塞(未图示)的上侧的空间连通。下侧的空气软管94与气缸88内的该活塞的下侧的空间连通。通过利用电磁阀(未图示)切换流路,从而通过空气软管92、94中的一者自外部向气缸88内供给加压空气,通过空气软管92、94中的另一者自气缸88内向外部排出空气。由此,活塞向上下两个位置择一地移动。即,在自上侧的空气软管92供给加压空气、自下侧的空气软管94排出了空气时,活塞向下限位置移动并机械地停止。伴随着活塞的该移动,刮板48下降,并在按压丝网66的印刷动作位置停止(图3D的印刷时的状态)。相反地,在自下侧的空气软管94供给加压空气、自上侧的空气软管92排出了空气时,活塞向上限位置移动并机械地停止。伴随着活塞的该移动,刮板48上升并在与丝网66分开的待机位置停止(图3E的墨涂布时的状态)。
刮刀52的驱动机构与图3的刮板48的驱动机构相比,仅刮板保持件45和刮刀保持件50(图4A)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和配置与刮板48的驱动机构相同。即,在使用图4A进行说明时,两个引导轴46、46(图4A中,两个引导轴46、46看起来重叠)以互相平行、且能够在引导轴46、46的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贯穿于基部块42。引导轴46、46相对于刮板侧的引导轴44、44平行且相对地配置。各引导轴46、46的轴线分别配设于与旋转轴部38(图3A)的旋转轴线H正交的单独的面上。而且,两个引导轴46、46的轴线以属于与旋转轴部38的旋转轴线H(图3A)所属的一个平面平行的、一个平面上的方式配设。引导轴46、46的上端固定于连结板96。由此,两个引导轴46、46的上端借助连结板96互相连结。而且,两个引导轴46、46的下端固定于刮刀保持件50。由此,两个引导轴46、46的下端借助刮刀保持件50互相连结。刮刀保持件50以能够手动调整相对于引导轴46、46的角度(即,绕与X轴平行的轴线G的方向的角度)的方式连结于引导轴46、46。刮刀52在刮刀52的上边部安装于刮刀保持件50。引导轴46、46、连结板96以及刮刀保持件50以四边形框状互相组装在一起。由此,在引导轴46、46相对于基部块42在引导轴46、46的轴向上移动时,刮刀52在该移动方向上平行移动。
刮刀压力(墨涂布时刮刀52按压丝网66的力)的微调机构和锁定机构为与表示关于印刷压力的微调机构和锁定机构的图3B、图3C相同的结构。即,在图4A中,在连结板96的长度方向(图4A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即,夹在两个引导轴46、46的固定部位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截面呈圆形的孔(未图示。相当于图3B的刮板侧的孔80)。刮刀压力的微调用的旋转旋钮98(相当于刮板侧的旋转旋钮82)以使该孔的轴线与旋转旋钮98的轴线一致的方式插入于该孔。旋转旋钮98以能够沿绕该孔的轴线的方向旋转自如且在该孔的轴向上无法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连结板96。在旋转旋钮98的内部与旋转旋钮98的轴线同轴地形成有内螺纹(未图示。相当于图3B的刮板侧的内螺纹84)。在引导轴46、46的中间位置与引导轴46、46平行地配设有驱动轴(未图示。相当于图3A的刮板侧的驱动轴86)。而且,在基部块42内置固定有气缸100(相当于刮板侧的气缸88)。该驱动轴的下端连结于气缸100内的活塞(未图示)。在该驱动轴的上部形成有外螺纹(未图示。相当于图3B的刮板侧的外螺纹90)。该外螺纹自旋转旋钮98的下部开口插入于旋转旋钮98内并拧入于所述内螺纹。由此,在用手指转动旋转旋钮98时,所述驱动轴相对于连结板96上下移动,相伴于此,引导轴46、46相对于基部块42上下移动。即,在向一个方向转动旋转旋钮98时,该驱动轴相对于连结板96向上方移动,相伴于此,引导轴46、46相对于基部块42向下方移动。而且,在向相反方向转动旋转旋钮98时,该驱动轴相对于连结板96向下方移动,相伴于此,引导轴46、46相对于基部块42向上方移动。基于旋转旋钮98的该动作用于刮刀压力的微调。在连结板96拧入有刮刀压力锁定用螺钉102(相当于刮板侧的印刷压力锁定用螺钉91)。刮刀压力锁定用螺钉102的顶端与旋转旋钮98的侧面的、处于所述孔内的部位相对。在刮刀压力锁定用螺钉102的后部固定有捏手102a(相当于刮板侧的捏手91a)。在进行刮刀压力的微调时,向松弛方向转动捏手102a而使刮刀压力锁定用螺钉102的顶端与旋转旋钮98的侧面的相对部位分开。由此,旋转旋钮98成为能够旋转,因此,转动旋转旋钮98而进行刮刀压力的微调。在完成了刮刀压力的微调之后,向紧固方向转动捏手102a,将刮刀压力锁定用螺钉102的顶端按压于旋转旋钮98的侧面的相对部位。由此,旋转旋钮98的旋转被锁定,能够保持调整后的刮刀压力。
在气缸100连接有空气软管104、106(相当于刮板侧的空气软管92、94)。上侧的空气软管104与气缸100内的活塞(未图示)的上侧的空间连通。下侧的空气软管106与气缸100内的该活塞的下侧的空间连通。通过利用电磁阀(未图示)切换流路,从而通过空气软管104、106中的一者自外部向气缸100内供给加压空气,通过空气软管104、106中的另一者自气缸100内向外部排出空气。由此,活塞择一地向上下两个位置移动。即,在自上侧的空气软管104供给加压空气、自下侧的空气软管106排出了空气时,活塞向下限位置移动并机械地停止。伴随着活塞的该移动,刮刀52下降,按压丝网66并在墨涂布动作位置停止(图4C的墨涂布时的状态)。相反地,在自下侧的空气软管106供给加压空气、自上侧的空气软管104排出了空气时,活塞向上限位置移动并机械地停止。伴随着活塞的该移动,刮刀52上升,并在自丝网66分开的待机位置停止(图4B的印刷时的状态)。
图4A~图4C表示印刷头40的动作模式。图4A表示印刷和墨涂布均未进行的空档时的状态。此时,自下侧的空气软管94、106分别供给加压空气,自上侧的空气软管92、104分别排出空气,将刮板48和刮刀52均保持于上升位置。接着,图4B表示印刷时的状态。此时,刮板48处于下降位置并隔着丝网66以规定的印刷压力与被印刷面60a接触。刮刀52处于上升位置并与丝网66分开。在该状态下,向印刷方向(图4B的右方向)移送印刷头40并进行印刷。图4C表示墨涂布时的状态。此时,刮板48处于上升位置并与丝网66分开。刮刀52处于下降位置并以规定的刮刀压力与丝网66接触。在该状态下,向墨涂布方向(图4C的左方向)移送印刷头40并进行墨涂布。
图5表示控制图1的机构部的控制系统。在被印刷面形状数据存储器108存储有基于CAD数据等的被印刷面60a的截面形状的数据。该形状数据由图1的机构部的YZ坐标系中的位置数据表示。在示教时,控制部111根据该形状数据,在图形显示器113上对印刷头40和被印刷面60a的YZ坐标平面上的位置关系进行图形显示。操作人员(示教人员)在该图形显示画面上利用离线示教操作对被印刷面60a上的沿着印刷方向的每个适当的位置进行示教。该示教操作如以下这样进行。使显示于图形显示画面的印刷头40沿着Y、Z、θ的各轴向移动(此时,刮板48设定于下降位置)。在显示于该显示画面的被印刷面60a上的适当的位置,将刮板48与YZ平面中的该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冲角维持为规定角度地使刮板48的顶端与该位置抵接。指示将此时的Y、Z、θ的各轴坐标值作为该位置(示教点)处的测量数据(示教数据)进行存储。根据该存储指示,将该示教数据存储于示教数据存储器115。对被印刷面60a上的沿着印刷方向的每个适当的位置进行该示教操作。由此,在示教数据存储器115储存被印刷面60a上的、沿着印刷方向的每个适当的示教点的示教数据(Y、Z、θ的各轴坐标值)。运算部117根据操作人员的运算开始指令,对存储于示教数据存储器115的各轴坐标值进行样条运算等的插值运算。该插值运算的结果,运算部117求得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在示教点之间进行插值的微小距离)的每个位置的Y值、Z值、θ值。将求得的Y值、Z值、θ值储存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这样地,在插值数据存储器119存储有Y值、Z值、θ值的状态下,在操作人员设定印刷速度并指示执行印刷时,执行印刷。即,在指示执行印刷时,控制部111执行以下的控制。将处于印刷动作开始位置的刮板48下降到下降位置,将刮刀52上升到上升位置。以与所指示的印刷速度相对应的时间间隔,依次读取存储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的Y值、Z值、θ值,并作为位置指令值向各轴的伺服马达26、34、35输出。由此,在刮板48维持规定的冲角的同时,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以所指示的固定的速度移动,并隔着丝网66刮擦被印刷面60a,对被印刷面60a进行印刷。在刮板48到达了印刷完成位置之后,控制部111执行以下的控制。停止Y、Z、θ各轴的移动。使刮板48上升到上升位置并与丝网66分开。使刮刀52下降到下降位置并与丝网66接触。在Y轴方向上向与印刷时相反的方向移送印刷头40并进行墨涂布动作。此时,使印刷头40的Z轴位置以与丝网66的弯曲相配合的方式移动。对于该Z轴位置的移动控制省略详细的说明,例如能够根据与上述的关于刮板48的离线示教操作相同的、关于刮刀52的离线示教操作进行控制。
在此,参照图6说明控制部111在上述印刷时进行的控制。该控制为以下的控制:将冲角维持为规定角度地使刮板48的顶端与该印刷位置接触,并且使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以所指示的固定的速度移动并进行印刷。如上所述,在插值数据存储器119存储有在将冲角维持为规定角度且使刮板48的顶端与该印刷位置接触的状态下、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的每个位置的Y值、Z值、θ值。图6的印刷位置P0、P1、P2、···表示在YZ平面上、从刮板48的顶端处于被印刷面60a上的任意的位置P0的状态开始沿着被印刷面60a每行进单位距离Δd的位置。坐标值(yi、zi)(i=0、1、2、···)为刮板48的旋转轴线H的YZ坐标值。坐标值θi(i=0、1、2、···)为以YZ平面上的Z轴方向为基准的绕旋转轴线H方向的刮板48的角度。与各印刷位置P0、P1、P2、···相关地存储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的Y值、Z值、θ值(yi、zi、θi)如下所述。
·与印刷位置P0相关的Y值、Z值、θ值(y0、z0、θ0):在使刮板48的顶端与位置P0接触的状态下,得到规定的冲角α的Y值、Z值、θ值
·与印刷位置P1相关的Y值、Z值、θ值(y1、z1、θ1):在使刮板48的顶端与位置P1(使印刷位置从位置P0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后的位置)接触的状态下,得到规定的冲角α的Y值、Z值、θ值
·与印刷位置P2相关的Y值、Z值、θ值(y2、z2、θ2):在使刮板48的顶端与位置P2(使印刷位置从位置P1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后的位置)接触的状态下,得到规定的冲角α的Y值、Z值、θ值
·
·
·
控制部111在印刷时以与所指示的印刷速度相对应的时间间隔Δt依次读取存储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的印刷位置P0、P1、P2、···的Y值、Z值、θ值并作为位置指令值向各轴的伺服马达26、34、35输出。即,在某一时刻t0读取位置P0的Y值、Z值、θ值并作为各轴的位置指令值输出。在时刻t0+Δt读取位置P1的Y值、Z值、θ值并作为各轴的位置指令值输出。在时刻t0+2Δt读取位置P2的Y值、Z值、θ值并作为各轴的位置指令值输出。之后相同地,在时间每前进Δt时读取位置P4、P5、P6、···的Y值、Z值、θ值并作为各轴的位置指令值依次输出。由此,在维持规定的冲角α的同时,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以固定速度Δd/Δt在被印刷面60a上移动,并对被印刷面60a进行印刷。
图7表示使用了以上说明的丝网印刷装置10的丝网印刷作业的顺序。说明图7的作业顺序。在被印刷面形状数据存储器108获取基于CAD数据等的被印刷面60a的截面形状的数据(S1)。在图形显示器113的显示画面上,利用离线示教操作对被印刷面60a上的沿着印刷方向的每个适当的位置进行Y值、Z值、θ值的示教(S2)。将所示教的各位置的Y值、Z值、θ值储存于示教数据存储器115。在从印刷开始位置到印刷完成位置进行了示教之后,根据操作人员的指示,利用运算部117对示教位置的Y值、Z值、θ值分别执行样条运算等插值运算(S3)。由此,求得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的每个位置的Y值、Z值、θ值。将该求得的插值数据储存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S4)。使用储存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的插值数据以所指示的主印刷时的速度进行试印刷(S5)。观察试印刷的结果,若存在印刷不良部位(S6中,“否”),则进行微调(S7)。该微调能够通过利用旋转旋钮82(图3A)进行的印刷压力的微调、印刷不良部位的再示教(离线示教或直接示教或示教回放)等进行。在进行了印刷不良部位的再示教时,对于该印刷不良部位,以利用再示教得到的示教数据对存储于示教数据存储器115的该印刷不良部位的示教数据进行更新。运算部117根据该更新后的示教数据重新进行样条运算等插值运算。以新的插值数据(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的每个位置的Y值、Z值、θ值)更新插值数据存储器119的内容。根据该更新后的插值数据执行接下来的试印刷。重复进行试印刷和微调,直到在被印刷面60a的整个区域得到良好的印刷结果。在被印刷面60a的整个区域得到了良好的印刷结果之后(S6中,“是”),以与试印刷时相同的速度进行主印刷(S8)。
图8表示印刷时的印刷头40的动作。另外,在图8中,为了方便图示,使丝网66和被印刷面60a在Y轴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分开地进行了图示,当然,实际上,丝网66和被印刷面60a在印刷位置(刮板48的顶端与丝网66接触的位置)接触。利用对Y、Z、θ各轴的控制,刮板48在维持墨121的积存的同时,维持规定的冲角α,并隔着丝网66刮擦被印刷面60a,对被印刷面60a进行印刷。
图9表示到达了印刷完成位置之后的返回(墨涂布)动作。此时,刮板48处于上升位置,刮刀52处于下降位置。在θ轴固定的状态下,驱动Y轴、Z轴这两轴,利用刮刀52的顶端刮擦丝网66并将墨121涂布于丝网66,以备下一次的印刷。
图10表示到达了印刷完成位置之后的返回(墨涂布)动作的另一例子。该返回(墨涂布)动作为:在刮刀52与丝网66接触的位置,将该位置的丝网66的切线方向与刮刀52所成的角度(刮刀角)β维持为规定角度并进行墨涂布。为了实现该返回(墨涂布)动作,除驱动Y轴、Z轴以外,还驱动θ轴。由此,能够不受丝网66的截面形状的影响而对丝网66均匀地进行墨涂布。其结果,能够以高精度或高质量进行下一次的印刷。例如能够与在印刷时将冲角α维持为规定角度的上述的控制相同地进行在墨涂布时将刮刀角β维持为规定角度的控制。即,该控制能够根据利用了被印刷面60a的截面形状的数据的离线示教,按照与图7相同的顺序进行。或者,按照与后述的图11相同的顺序进行。
在所述图7的作业顺序中,利用基于被印刷面60a的截面形状的数据的离线示教操作对被印刷面60a上的沿着印刷方向的每个适当的位置的Y值、Z值、θ值进行示教,对利用该示教得到的示教数据进行插值运算,求得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的每个位置的Y值、Z值、θ值。但是,若被印刷面60a的截面形状的数据确定,则根据该被印刷面60a上的位置,刮板48维持规定的冲角并且刮板48的顶端与该位置接触所需的Y、Z、θ各轴位置的组合确定。于是,也能够由被印刷面60a的截面形状的数据直接求得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的每个位置的Y值、Z值、θ值。图11中表示这样设定的情况下的代替图7的作业顺序的一例子。沿用图5的控制系统说明图11的作业顺序。在被印刷面形状数据存储器108中获取基于CAD数据等的被印刷面60a的截面形状的数据(S11)。运算部117根据该形状数据,求得刮板48维持规定的冲角α并且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的每个位置的Y值、Z值、θ值。即,若根据上述的图6进行说明,则求得维持冲角α、并且刮板48的顶端沿着被印刷面60a行进单位距离Δd的每个位置P0、P1、P2、···的Y值、Z值、θ值、P0(y0、z0、θ0)、P1(y1、z1、θ1)、P2(y2、z2、θ2)、···。将求得的各位置的Y值、Z值、θ值储存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S12)。使用储存于插值数据存储器119的数据以所指示的主印刷时的速度进行试印刷(S13)。观察试印刷的结果,若存在印刷不良部位(S14中,“否”),则进行微调(S15)。该微调能够通过利用旋转旋钮82(图3)进行的印刷压力的微调、印刷不良部位的示教(离线示教或直接示教或示教回放)等来进行。在进行了印刷不良部位的示教时,根据由该示教得到的示教数据,修正插值数据存储器119的印刷不良部位的数据。根据该修正后的数据执行接下来的试印刷。重复试印刷和微调,直到在被印刷面60a的整个区域得到良好的印刷结果。在被印刷面60a的整个区域得到了良好的印刷结果之后(S14中,“是”),以与试印刷时相同的速度进行主印刷(S16)。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执行印刷前,根据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的数据求得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进行设定,根据该设定后的信息控制刮板的各轴位置并进行印刷。但是,若运算速度较快,则也能够在执行印刷的过程中,根据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的数据等以实际时间求得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从而控制刮板的各轴位置并进行印刷。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被印刷面、并使印刷头在Y轴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Y轴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置控制。与此相反地,还能够通过固定印刷头、并使被印刷面在Y轴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控制。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丝网66的截面形状与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相同。但是,丝网的截面形状不需要与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相同,也能够设为大致相仿的形状。该情况下,也能够根据该丝网的截面形状(即,与被印刷面的截面形状大致相仿的形状)的数据求得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
10、丝网印刷装置;12、Y轴工作台(Y轴移动装置);14、Z轴工作台(Z轴移动装置);16、θ轴工作台(θ轴移动装置);40、印刷头;48、刮板;52、刮刀;56、平台;58、夹具;60、被印刷物;60a、被印刷面;62、丝网印刷版;66、丝网;82、旋转旋钮(印刷压力微调机构);84、内螺纹(印刷压力微调机构);90、外螺纹(印刷压力微调机构);111、控制部(控制装置);119、插值数据存储器(存储器)。

Claims (11)

1.一种丝网印刷方法,该丝网印刷方法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丝网印刷,其中,
将所述印刷的行进方向定义为Y轴,将与Y轴正交且属于所述截面的方向定义为Z轴,将绕与YZ平面正交的轴线的方向定义为θ轴,
将刮板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能够沿Y、Z、θ的各轴向相对地移动,
求得能够维持或者大致维持所述刮板与所述被印刷面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地进行印刷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
根据所述求得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控制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并执行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方法,其中,
在执行印刷之前求得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预先设定,
根据所述设定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控制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并执行印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网印刷方法,其中,
根据所述被印刷面的所述截面形状的数据或与该截面形状近似的形状的数据求得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方法,其中,
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作为加入了与θ轴位置的变动相伴的Y轴位置的变动量以及Z轴位置的变动量的信息而求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方法,其中,
使用仿照或大致仿照所述被印刷面而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丝网执行印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方法,其中,
维持或大致维持所述被印刷面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上的印刷速度地执行印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网印刷方法,其中,
所述印刷速度的控制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在执行印刷之前,求得沿着所述被印刷面行进规定距离的每个位置的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预先设定,以与所指示的印刷速度相对应的时间间隔依次读取该信息并作为Y、Z、θ各轴的位置指令值施加,控制各轴。
8.一种丝网印刷装置,该丝网印刷装置对具有沿着印刷的行进方向弯曲的截面形状的被印刷面进行丝网印刷,其中,
该丝网印刷装置具备:
刮板;
刮刀;
移动装置,将所述印刷的行进方向定义为Y轴,将与Y轴正交且属于所述截面的方向定义为Z轴,将绕与YZ平面正交的轴线的方向定义为θ轴,该移动装置使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沿Y、Z、θ的各轴向相对地移动;以及
控制装置,求得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所述刮板与所述被印刷面的YZ平面上的印刷位置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地进行印刷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或设定该信息,在利用所述刮板进行印刷时,根据所述信息控制所述移动装置,并将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控制在与该信息相对应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中,
该丝网印刷装置具有存储器,该存储器将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作为将该Y、Z、θ的各轴位置的位置数据组合而成的信息预先存储,
所述控制装置参照所述存储器控制所述移动装置,并将刮板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的Y、Z、θ的各轴位置控制在与存储于该存储器的信息相对应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沿着所述被印刷面行进规定距离的每个位置的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以与所指示的印刷速度相对应的时间间隔从所述存储器中依次读取所述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作为Y、Z、θ各轴的位置指令值施加,控制各轴。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装置具有使所述刮板和所述刮刀一起相对于所述被印刷面沿Y、Z、θ的各轴向相对地移动的机构,
所述控制装置求得能够维持或大致维持所述刮刀使墨返回时的该刮刀与丝网之间的抵接部位处的该丝网的切线方向同该刮刀所成的角度地使墨返回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或设定该信息,在利用所述刮刀使墨返回时,根据所述求得或已设定的表示Y、Z、θ的各轴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控制所述刮刀相对于所述丝网的Y、Z、θ的各轴位置。
CN201680066542.6A 2015-11-14 2016-11-12 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8349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3537 2015-11-14
JP2015223537 2015-11-14
PCT/JP2016/083617 WO2017082428A1 (ja) 2015-11-14 2016-11-12 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9236A true CN108349236A (zh) 2018-07-31
CN108349236B CN108349236B (zh) 2019-09-17

Family

ID=58695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6542.6A Active CN108349236B (zh) 2015-11-14 2016-11-12 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6530B2 (zh)
JP (1) JP6788603B2 (zh)
CN (1) CN108349236B (zh)
DE (1) DE112016005221T5 (zh)
WO (1) WO201708242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441A (zh) * 2019-11-27 2020-04-07 陈丽莎 一种可移动式油桶标签丝印装置
CN111559185A (zh) * 2020-05-20 2020-08-21 宜宾轩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丝网印刷方法
CN112689563A (zh) * 2018-09-26 2021-04-20 微技术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装置及丝网印刷方法
CN113351530A (zh) * 2021-05-20 2021-09-07 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干擦机
CN113386483A (zh) * 2021-06-04 2021-09-14 唐清华 降低图案印刷误差的丝印方法、丝印刮板以及丝印设备
CN114161815A (zh) * 2021-12-06 2022-03-11 湖南瑞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曲面玻璃屏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7794B2 (ja) * 2016-06-28 2019-07-24 Agc株式会社 印刷層付き屈曲板の製造方法
WO2019031206A1 (ja) * 2017-08-10 2019-02-14 マイク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6955716B2 (ja) * 2017-08-10 2021-10-27 マイク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2463A (en) * 1996-09-06 2000-07-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device
CN1380181A (zh) * 2001-04-12 2002-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板印刷装置以及网板印刷方法
WO2006082011A1 (de) * 2005-02-02 2006-08-10 Thieme Gmbh & Co. Kg Siebdruckvorrichtung
CN101384436A (zh) * 2006-12-28 2009-03-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设备和丝网印刷方法
CN102238811A (zh) * 2010-03-25 2011-11-09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膏剂印刷用刮板、膏剂印刷装置、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JP2012030507A (ja) * 2010-07-30 2012-02-16 Japan Finetech Co Ltd スキージ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944A (en) * 1914-05-11 1916-02-15 Frank A Hall Bed or the like.
JPS5111446Y2 (zh) * 1971-08-03 1976-03-27
JPS5037690B2 (zh) 1971-08-04 1975-12-04
US4648317A (en) * 1985-05-07 1987-03-10 American Screen Printing Equipment Co. Manually operated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JPH01171944A (ja) * 1987-12-28 1989-07-06 Kyocera Corp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H0631895Y2 (ja) * 1989-05-25 1994-08-24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活魚等用容器
JPH0631895A (ja) * 1990-12-26 1994-02-08 Asahi Plast:Kk スクリ−ン印刷装置
FR2700731B1 (fr) * 1993-01-22 1995-04-07 Dubuit Mach Tête de raclage, notamment pour machine à imprimer à l'écran de soie.
JP3318906B2 (ja) * 1994-03-23 2002-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陰極線管の蛍光面作製方法、装置および陰極線管
US5740231A (en) * 1994-09-16 1998-04-14 Octel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Network-base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and directory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H09216338A (ja) * 1996-02-09 1997-08-19 Fuji Xerox Co Ltd 半田ペースト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3677150B2 (ja) * 1998-05-18 2005-07-27 ニューロング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曲面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6698345B2 (en) * 2000-06-21 2004-03-02 Exatec,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a curved substrate
US7013801B2 (en) * 2003-01-24 2006-03-21 Edson Michael S Screen printing repeti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7182019B2 (en) * 2004-01-23 2007-02-27 Exatec, Llc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KR100761766B1 (ko) * 2005-10-17 2007-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린팅 장치, 이의 제어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표시장치의제조방법
JP5536369B2 (ja) * 2009-06-11 2014-07-0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US8561535B2 (en) * 2010-02-27 2013-10-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screen printing on 3D glass articles
DE102011084798A1 (de) * 2011-10-19 2013-04-25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Bedruckungsvorrichtung für Behälter
US9216338B1 (en) * 2014-12-07 2015-12-22 Abraham C. Lee Easy golf tee
WO2017086197A1 (ja) * 2015-11-18 2017-05-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曲面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曲面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及び印刷層を有する基材の製造方法
DE102018004023A1 (de) * 2017-05-17 2018-11-22 AGC Inc.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t einer gedruckten schicht versehenen basiselements und mit gedruckter schicht versehenes basiselement
TWI641213B (zh) * 2017-09-05 2018-11-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放大器與其重置方法
WO2019074800A1 (en) * 2017-10-09 2019-04-18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FIXING AND PRINTING CURVED SUBSTRAT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2463A (en) * 1996-09-06 2000-07-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device
CN1380181A (zh) * 2001-04-12 2002-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板印刷装置以及网板印刷方法
WO2006082011A1 (de) * 2005-02-02 2006-08-10 Thieme Gmbh & Co. Kg Siebdruckvorrichtung
CN101384436A (zh) * 2006-12-28 2009-03-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设备和丝网印刷方法
CN102238811A (zh) * 2010-03-25 2011-11-09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膏剂印刷用刮板、膏剂印刷装置、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
JP2012030507A (ja) * 2010-07-30 2012-02-16 Japan Finetech Co Ltd スキージ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9563A (zh) * 2018-09-26 2021-04-20 微技术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装置及丝网印刷方法
CN110962441A (zh) * 2019-11-27 2020-04-07 陈丽莎 一种可移动式油桶标签丝印装置
CN110962441B (zh) * 2019-11-27 2021-12-03 大畏机床(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式油桶标签丝印装置
CN111559185A (zh) * 2020-05-20 2020-08-21 宜宾轩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丝网印刷方法
CN113351530A (zh) * 2021-05-20 2021-09-07 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干擦机
CN113386483A (zh) * 2021-06-04 2021-09-14 唐清华 降低图案印刷误差的丝印方法、丝印刮板以及丝印设备
CN114161815A (zh) * 2021-12-06 2022-03-11 湖南瑞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曲面玻璃屏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82428A1 (ja) 2018-08-30
US20180326717A1 (en) 2018-11-15
CN108349236B (zh) 2019-09-17
DE112016005221T5 (de) 2018-08-02
JP6788603B2 (ja) 2020-11-25
US10926530B2 (en) 2021-02-23
WO2017082428A1 (ja) 2017-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236B (zh) 丝网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CN102548763B (zh) 胶印印刷方法及装置
CN101489791B (zh) 位置对准方法、网版印刷装置
JP2013055327A5 (zh)
CN101980982B (zh) 玻璃板的切割线加工装置及切割线加工方法
KR20040078063A (ko) 페이스트 도포 장치 및 방법
JP2014114504A (ja) 薄膜蒸着用マスク組立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6115106A1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208976141U (zh) 一种涂布辊与涂布底辊的间隙调节装置
US10946577B2 (en) Imprinting apparatus
CN103507403B (zh) 多功能印刷与刮涂机构
CN104249547A (zh) 位置检测装置、基板制造装置、位置检测方法及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3796834B (zh) 将微接触印刷的压模施加至压印辊的方法和设备
WO2007032196A1 (ja) 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および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の原点復帰方法、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を備えた旋回テーブル、並進テーブル、機械、および機械制御システム
CN102173201A (zh) 数码印花机和数码印花系统
CN1861397B (zh) 网版印刷装置
CN101793496B (zh) 精密视频测绘分析仪
CN102717589B (zh) 金属网板绷网机
JP2010241069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US942175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synchronization error
JP2010253885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3177585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06256199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CN204235893U (zh) 闭环控制熔融沉积成型高速3d打印机
CN103203961B (zh) 绷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