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3061A -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3061A
CN108323061A CN201810199803.2A CN201810199803A CN108323061A CN 108323061 A CN108323061 A CN 108323061A CN 201810199803 A CN201810199803 A CN 201810199803A CN 108323061 A CN108323061 A CN 108323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cing
main part
center
gap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98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3061B (zh
Inventor
王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98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3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3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3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3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3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装置,所述中框包括中板和多个边框件,所述中板包括拼接边缘,每一所述边框件包括主体部和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拼接边缘铆接,并相互焊接,以使所述边框件电连接所述中板,多个所述主体部相排列,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缝隙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相邻两个所述边框件的主体部之间形成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天线净空区域可以透过天线辐射信号,满足天线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包括中框,中框对功能器件进行承载。中框结构稳固,但无法提供天线净空区域,影响天线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框,其中,所述中框包括中板和多个边框件,所述中板包括拼接边缘,每一所述边框件包括主体部和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拼接边缘铆接,并通过相互焊接,以使所述边框件电连接所述中板,多个所述主体部相排列,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缝隙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中框,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显示屏、背盖和主板,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盖分别盖合于所述中板的两侧,所述显示屏的周缘和所述背盖的周缘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边框件的两侧,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中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盖之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框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中框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板件和多个边缘件,所述板件具有待加工边缘,所述边缘件具有待加工主体部和固定连接所述待加工主体部的待加工连接部;
对所述板件进行压铸,以获得中板,所述待加工边缘经压铸形成拼接边缘;
对多个所述边缘件进行数控铣削,以获得多个边框件,每一所述待加工主体部经数控铣削形成主体部,每一所述待加工连接部经数控铣削形成连接部;
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板的拼接边缘铆接并相互焊接,以获得中框主体,所述中框主体具有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
向所述缝隙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获得中框。
本申请提供的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通过所述边框件的连接部与所述中板的拼接边缘铆接并相焊接,所述边框件与所述中板电性一致,相邻两个所述边框件的主体部之间形成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天线净空区域可以透过天线辐射信号,满足天线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中板未与边框件拼接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中板与的边框件的拼接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侧视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框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中框100,所述中框100包括中板10和多个边框件20,所述中板10包括拼接边缘30。每一所述边框件20包括主体部21和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部21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拼接边缘11铆接,并通过相互焊接,以使所述边框件20电连接所述中板10,多个所述主体部21相排列,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21之间存在缝隙23,所述缝隙23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缝隙23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4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框100应用于电子装置中,该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所述边框件20的连接部22与所述中板10的拼接边缘11铆接并相焊接,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相互导通,相邻两个所述边框件20的主体部21之间形成缝隙23,所述缝隙23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天线净空区域可以透过天线辐射信号,满足天线性能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板10包括第一成型部11和相对所述第一成型部设置的第二成型部12。所述第一成型部11包括第一承载面111、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111的多个第一凸台113和多个第一凹槽112。每一所述第一凸台113沿垂直所述第一承载面111延伸,每一所述第一凹槽112沿垂直所述第一承载面111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面111上可以是承载电子装置的主板,或者印刷电路板或者承载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凹槽112内可以是收容功能器件,或者是对功能器件进行定位。所述第一凸台113可以是对功能器件进行支撑,也可以是对功能器件进行定位。所述第一成型部11的第一承载面111、第一凹槽112和第一凸台113在一个加工动作后成型,使得所述第一成型部11成型速度快,结构简单,方便脱模,有效减少所所述中板10的加工成本。所述第一成型部131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12和多个所述第一凸台113可以获得多个结构特征,使得所述第一成型部11满足所述中框100的承载器件要求,并且使得中框100的大多数结构特,极大缩短了所述中框100的加工时间,达到了减少加工成本的目的。
所述第二成型部12包括第二承载面121、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121的多个第二凸台123和多个第二凹槽122。每一所述第二凸台123沿垂直所述第二承载面121延伸,每一所述第二凹槽122沿垂直所述第二承载面121延伸。所述第二凹槽122内可以是收容功能器件,或者是对功能器件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凸台123可以是对功能器件进行支撑,也可以是对功能器件进行定位。所述第二承载面121大致平行所述第一承载面111。所述第二凸台123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2所形成。所述第二凹槽122对应所述第一凸台113形成。
所述中板10经压铸加工,使得所述中板10经拉伸形变、折弯形变而成型,所述中板10在制作过程中不产生溢料,不产生废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减小了所述中板10的生产成本。通过对所述中板10进行一次压铸动作,可以在所述中板10上获得较多的结构特征,极大满足了中框100的承载要求,减少了生产成本。所述中板10的结构特征全部通过压铸模具的挤压铸造获得,所述中板10无需进行第二次加工,也无需在所述压铸模具上设置抽芯机构或者其他辅助成型机构,使得所述中板10的成型成本减少,以及对所述中板10进行压铸的成本减少。
所述中板10还包括通孔13。所述通孔13由所述第一承载面111贯穿至所述第二承载面121。所述通孔13可以形成螺钉孔,或者可以是形成定位孔,还可以是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中板10的结构简单,方便成型,减少了所述中框100的制作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拼接边缘30沿所述中板10的周向延伸。所述拼接边缘30具有多个焊接凹槽31和位于所述焊机凹槽31内的定位柱32。所述定位柱32用于对所述边框件20进行拼装定位。所述焊接凹槽31用于对所述边框件20进行焊接以使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导通。所述中板10为金属板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32的外周侧壁倾斜设置,以形成所述定位柱32的顶端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柱32的底端外径,所述定位柱32的外周侧壁具有预设倾斜角度。所述定位柱32大致呈圆锥状。所述定位柱32的外周侧壁与所述定位柱32的延伸轴线大致呈6° ̄10°夹角。所述定位柱32的外周侧壁与所述定位柱32的延伸轴线夹角不会太小,方便所述中板10在压铸模具中脱模。所述定位柱32的外周侧壁与所述定位柱32的延伸轴线夹角也不会太大,以保证了所述定位柱32的结构强度,避免所述定位柱32应力较弱,产生形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板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拼接边缘30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拼接边缘302。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所述中板10为矩形板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21沿平行所述拼接边缘30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主体部21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经数控铣削成型。所述连接部22具有连接边缘221和设置于所述连接边缘221的焊接凸台222,以及设置于所述焊接凸台222的定位孔223。所述焊接凸台222用于与所述焊接凹槽31相配合。所述定位孔223与所述定位柱32相配合。所述定位孔223的内周侧壁沿垂直所述焊接凸台222的端面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22成型简便,并且可以有效与所述中板10拼接,减小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连接部22的焊接凸台222与所述中板10的焊接凹槽31相配合,并且所述定位柱32与所述定位孔223配合。所述焊接凸台222的外侧壁与所述焊接凹槽3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焊接凸台222和所述焊接凹槽31之间通过焊锡焊接,所述焊接凸台222与所述焊接凹槽31在远离所述主体部21处设有焊接缝220,所述焊接缝220内放置焊锡,通过激光焊接,使得所述定位柱32与所述焊接凸台222导通。即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导通。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均为金属件。所述定位柱32的外周侧壁与所述定位孔223的内周侧壁过渡配合。在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拼接过程中,所述连接部22的焊接凸台222套设于所述定位柱32,即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的边缘连接简便,并精确定位,减小拼接劳动力,并避免拼接误差,减小返工率,以减小所述中框100的制作成本。在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拼接过程中,所述连接部22的焊接凸台222层叠于所述中板10的拼接边缘30,使得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的拼接方向与所述中板10的定位柱32延伸方向一致,提高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的拼装精确性,并且方便所述边框件20在所述中板10的成型机床上拼接,减小所述中框100的制作设备成本。将所述边框件20固定于所述中板10的成型机床的传动机构上,所述边框件20可以随所述压铸模具的传动机构向所述中板10滑动,并与所述中板10拼接,有效减少所述中框100的制作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定位柱32与所述定位孔223配合后,所述定位柱32的一端露出所述定位孔223。所述定位柱32露出所述定位孔223的一端经铆接设备经铆压后,所述定位柱32露出所述定位孔223的一端产生形变,形成铆钉帽321。所述铆钉帽321覆盖所述定位孔223的周缘,防止所述定位柱32脱离所述定位孔223,并且使得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拼装结构稳固。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主体部21沿平行所述拼接边缘30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主体部21经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相连接,并围合于所述中板10的周围。在多个所述边框件20与所述中板10拼接后,所述缝隙23为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21之间的断缝。所述缝隙23可以透过位于所述边框件20内侧的天线的辐射信号。所述缝隙23还可以吸收相邻两个所述边框件20尺寸误差,避免两个所述边框件20尺寸误差叠加,使得所述中框100的最终尺寸满足要求。所述边框件20的连接边缘221与所述中板10的拼接边缘30之间存在拼接缝24。所述拼接缝24可以有效吸收所述边框件20的宽度尺寸误差和所述中板10的宽度尺寸误差,避免所述边框件20尺寸误差与中板10的宽度尺寸误差叠加,使得所述中框100的最终尺寸满足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拼接缝24与每一所述缝隙23相连通。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在所述拼接缝24中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40,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还填充于所述拼接缝24,并包覆所述边框件20靠近所述拼接缝24的边缘,以及包覆所述中板10靠近所述拼接缝24的边缘。所述非信号屏屏蔽材料40包覆所述拼接边缘30与所述中板10拼接外观缺陷部分。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填充于所述缝隙23,以保证所述中框100的外观效果。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为塑胶。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经纳米注塑工艺成型于所述中框100上。多个所述缝隙23形成于所述中框100外侧,实现所述中框100多种外观结构。每一所述缝隙23可以排布于所述中框100周侧任意位置,以适配不同的天线结构。多个所述缝隙23可以实现多种天线净空结构。
请参阅图1,提供第一实施例,所述中框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件20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边框件202。所述第一边框件201的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拼接。所述第二边框件202的连接部22与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拼接。所述第一边框件201包括第一主体部211。所述第二边框件201包括第二主体部212。两个所述第第一主体部211和两个所述第二主体部212沿平行所述中板10的周缘排列。所述第一主体部21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拼接端2111,所述第二主体部212具有第二拼接端2121,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端面与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端面相平行,所述缝隙23形成于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端面和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端面之间。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端面为平整面。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端面为平整面。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端面大致垂直所述中板10,并且垂直所述主体部21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主体部212包括直线段2122和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段2122两端的圆弧段2123。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设置于所述圆弧段2123。所述直线段2122大致覆盖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所述圆弧段2123大致覆盖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与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的夹角。所述第二拼接端212延伸至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靠近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处。所述缝隙23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相对,并靠近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方便所述缝隙23透过靠近于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的天线信号。
请参阅图4和图5,提供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具有外凸圆弧端面2112,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具有与所述外凸圆弧端面2112相配合的内凹圆弧端面2124。所述外凸圆弧端面2112和所述内凹圆弧端面2124经数控铣削工艺成型,使得所述第一边框件201和所述第二边框件202快速成型,减少制作成本,并且满足了所述中框100的天线信号透射要求。所述缝隙23通过所述外凸圆弧端面2112与所述内凹圆弧端面2124增加了延伸长度,使得所述缝隙23所形成的天线净空区域占比增大,提高了天线信号透射性能。
请参阅图6,提供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具有第一折弯面2113和与所述第一折弯面2113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折弯面2114,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具有平行所述第一折弯面2113的第三折弯面2125和平行所述第二折弯面2125的第四折弯面2126,所述缝隙23形成于所述第一折弯面2113与所述第三折弯面2125之间,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折弯面2125与所述第四折弯面2126之间。所述第一折弯面2113、第二折弯面2114、第三折弯面2125和第四折弯面2126均为平整面。所述第一折弯面2113与所述第二折弯面2114之间设置倒圆角面。所述第三折弯面2125和所述第四折弯面2126之间设置倒圆角面。所述第一主体部21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212方便加工,并且增加了所述缝隙23所形成的天线净空区域占比。
请参阅图7,提供第四实施例,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端面设有凸台2115,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台2115相配合的凹槽2127,所述缝隙23形成于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端面和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端面之间,以及形成于所述凸台2115和所述凹槽2127之间。所述凸台2115与所述凹槽2127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20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02相互嵌合,增加了所述第一边框201与所述第二边框202拼接稳固性,使得所述中框100稳固增强,并且增加了所述缝隙23所形成的天线净空区域占比。
请参阅图8和图9,提供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边框件201和所述第二边框件202均拼接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所述第一边框件201的连接部22和所述第二边框件202的连接部22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中板10的两侧。第一主体部2111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121沿垂直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方向并排。所述第一主体部2111具有平行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延伸的第一拼接侧面2116,所述第二主体部2121具有第二拼接侧面2128,所述第一拼接侧面2116与所述第二拼接侧面2128相平行,所述缝隙23形成于所述第一拼接侧面2116和所述第二拼接侧面2128之间。所述缝隙23的长度大致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的长度相同。所述缝隙23在所述中框100的外侧占比增加,提高了天线透射性能。所述缝隙23将所述第一主体部211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2121分隔,使得所述中框100的外周侧形成分层结构,使得所述中框100的周侧形成窄边化视觉效果,提高所述中框100的外观性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一边框件201为围合于所述中板10周围的环形框。所述第二边框件202为围合于所述中板10周围的环形框。所述缝隙23还可以是围合于所述中板10周围的环形缝,进一步增加天线净空区域占比。
请参阅图10和图11,提供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中框100还包括两个第三边框件203。所述第三边框件203的连接部22与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边框件203包括第三主体部213。所述第三主体部213沿平行所述第二拼接边缘302延伸。所述第三主体部213与所述第一主体部211在所述中板10的周侧并排。所述第三主体部213包括第三拼接端面2131,所述第三拼接端面2131与所述第一拼接端2111端面之间形成第一缝隙231,所述第三拼接端面2131与所述第二拼接端2121端面之间形成第二缝隙232,所述第一缝隙231与所述第二缝隙232相连通。所述第一拼接侧面2116和所述第二拼接侧面2128之间形成第三缝隙233,所述第一缝隙231、所述第二缝隙23和第三缝隙233相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缝隙231、所述第二缝隙23和第三缝隙233在所述中框100的周侧占比提高,并且增加了所述中框100的结构稳固性。
请参阅图12和图13,提供第七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中框100还包括拼接嵌件50,所述拼接嵌件50包括嵌入部51和固定连接所述嵌入部51的固定部52,所述固定部52固定连接所述中板10的第一拼接边缘301,所述嵌入部51嵌入所述缝隙23内,将所述缝隙23分隔出至少两条微缝230,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填充于所述微缝230内。所述嵌入部51呈片状。所述缝隙23内可以嵌入多个所述嵌入部51,即多个所述固定部5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所述固定部52可以是与与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卡合连接。所述第一拼接边缘301设有多个相隔离的卡槽3011。每一所述卡槽3011的宽度与所述嵌入部51的宽度大致相同。每一所述固定部52为卡板。每一所述固定部52卡入所述卡槽3011内。多个所述拼接嵌件50与所述中板10拼接,方便组装,以及方便对所述拼接嵌件50加工。所述缝隙23被多个所述嵌入部51分隔出多个所述微缝230。每一所述微缝230的宽度较小,可以窄化所述微缝230的视觉效果,以提高所述中框100的外观效果,并保证天线性能,以及通过拼接的制作方式,减小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200,所述电子装置200还包括显示屏60、背盖70和主板80。所述显示屏60和所述背盖70分别盖合于所述中板10的两侧,所述显示屏60的周缘和所述背盖70的周缘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边框件20的两侧,所述主板80固定于所述中板10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屏60和所述背盖70之间。所述显示屏60可以是液晶全面屏,所述背盖70可以是金属电池后盖,也可以是玻璃后盖。所述电子装置200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请参阅图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中框制作方法,所述中框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01:提供板件90和多个边缘件91,所述板件90具有待加工边缘92,所述边缘件91具有待加工主体部93和固定连接所述待加工主体部93的待加工连接部94。
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件90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待加工面95和第一待加工面96。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大致平行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和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均为平整面。所述板件90可以是经冲裁工艺获得。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和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采用磨削工艺获得。所述板件90也可以是经挤压工艺成型。第一待加工面95和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均为所述板件90的最大面积的表面,从而方便在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和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上加工出较多的结构特征,也增加所述板件90可以提供较多的功能器件承载结构。所述板件90为矩形板件。所述待加工边缘92连接于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和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板件90仅需要一侧提供承载结构,则所述板件90也可以仅具有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以及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相对的成型面。所述成型面与所述中框100的最终形状要求大致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加工主体部93为条形板件。所述待加工连接部94为固定连接所述待加工主体部93的凸台。所述待加工主体部93具有相对所述待加工连接部94设置的待加工外表面931,所述待加工外表面931在后续加工步骤中形成外观部。提供两个第一边缘件911和两个第二边缘件912。所述第一边缘件911用于供加工形成所述中框100在长度方向的边框。所述第二边缘件912供加工形成所述中框100在宽度方向的边框。所述第一边缘件911沿直线延伸。所述第二边缘件912沿折弯曲线延伸。两个所述边缘件911和两个所述第二边缘件912用于首尾相组装形成所述中框100周侧的外框。所述第一边缘件911和所述第二边缘件912可以分开加工,并同时加工,缩短所述边缘件91的加工时间,减少所述中框制作方法的成本。
步骤102:对所述板件90进行压铸,以获得中板10,所述待加工边缘92经压铸形成拼接边缘30。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所述板件90的第一待加工面95进行压铸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与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一并进行压铸,所述中板10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成型部31相对的第二成型部32。所述拼接边缘30经压铸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5经压铸形成所述第一成型部31,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6经压铸形成所述第二成型部32。所述第一成型部31与所述第二成型部32及所述拼接边缘30同时成型,提高了所述中板10的成型速度,减少了步骤102的加工时间,减少了所述中框制作方法的成本。
103:对多个所述边缘件91进行数控铣削,以获得多个边框件20,每一所述待加工主体部93经数控铣削形成主体部21,每一所述待加工连接部94经数控铣削形成连接部22。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加工外表面931经数控铣削工艺成型外观部27。即所述边框件20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主体部21远离所述连接部22一侧的外观部27。所述外观部27的加工误差小于所述第一成型部31的加工误差,也小于所述第二成型部32的加工误差。即所述外观部27的加工要求高于所述第一成型部31和所述第二成型部32。所述中框100仅存在所述外观部27需要进行精密加工,有效减少所述中框100的加工成本。所述第一边缘件911经数控铣削形成所述第一边框件201。所述第二边缘件912经数控铣削形成所述第二边框件202。所述外观部27可以是圆弧曲面,以增加所述第一边框件201的外侧圆滑程度,符合人体工学,并满足外观多样化要求。所述外观部27还可以具有圆弧曲面和开设于圆弧曲面的凹槽,以增加所述边框件20的外侧圆滑程度,符合人体工序,并满足外观多样化要求。由于所述第一边缘件911和所述第二边缘件912结构简单,方便对所述第一边缘件911和所述第二边缘件912定位,以及方便对所述第一边缘件911和所述第二边缘件912进行加工,达到减少所述边框件20的制作成本目的。所述第一边框件201和所述第二边框件202可以分开经数控铣削工艺同时获得,减小所述边框件20的制作成本。所述连接部22经数控铣削成型。所述连接部22成型简便,并且可以有效与所述中板10拼接,减小了生产成本。
104:将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中板10的拼接边缘30铆接并相互焊接,以获得中框主体97,所述中框主体97具有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21之间的缝隙23,所述缝隙23形成天线净空区域。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中板10导通。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中板10结构稳固。所述缝隙23通过多个所述边框件20拼接而形成,可以快速获得所述缝隙23,省去了加工所述缝隙23的步骤,提高了制作效率,减少了制作成本。
105:提供拼接嵌件50,所述拼接嵌件50具有嵌入部51和固定连接所述嵌入部51的固定部52。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固定部52与所述拼接边缘30拼接,所述嵌入部51嵌入所述缝隙23内,将所述缝隙23分隔出至少两条微缝230。至少两条所述微缝230可以窄化所述缝隙23,提高所述中框100的外观性能,并快速获得所述中框100。
106:对所述中框主体97加工,以获得中框100。
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中框主体97放置于注射模具中,作为嵌件进行注射加工,以在所述缝隙23中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40,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还填充于所述拼接缝24,并包覆所述边框件20靠近所述拼接缝24的边缘,以及包覆所述中板10靠近所述拼接缝24的边缘,以保证所述中框100的外观效果。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为塑胶。将所述中框主体97放置于注塑模具中,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40经纳米注塑工艺成型于所述中框主体97上,最终获得所述中框100。
本申请提供的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通过所述边框件的连接部与所述中板的拼接边缘铆接并相焊接,所述边框件与所述中板电性一致,相邻两个所述边框件的主体部之间形成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天线净空区域可以透过天线辐射信号,满足天线性能要求。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中板和多个边框件,所述中板包括拼接边缘,每一所述边框件包括主体部和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拼接边缘铆接,并相互焊接,以使所述边框件电连接所述中板,多个所述主体部相排列,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所述缝隙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体部沿平行所述拼接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体部中包括一个第一主体部和一个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第一拼接端,所述第二主体部具有第二拼接端,所述第一拼接端端面与所述第二拼接端端面相平行,所述缝隙形成于所述第一拼接端端面和所述第二拼接端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端具有外凸圆弧端面,所述第二拼接端具有与所述外凸圆弧端面相配合的内凹圆弧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端具有第一折弯面和与所述第一折弯面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折弯面,所述第二拼接端具有平行所述第一折弯面的第三折弯面和平行所述第二折弯面的第四折弯面,所述缝隙形成于所述第一折弯面与所述第三折弯面之间,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折弯面与所述第四折弯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端端面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拼接端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缝隙形成于所述第一拼接端端面和所述第二拼接端端面之间,以及形成于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体部中包括一个第一主体部和一个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沿垂直所述拼接边缘方向并排,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平行所述拼接边缘延伸的第一拼接侧面,所述第二主体部具有第二拼接侧面,所述第一拼接侧面与所述第二拼接侧面相平行,所述缝隙形成于所述第一拼接侧面和所述第二拼接侧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拼接侧面的第一拼接端面,所述第二主体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拼接侧面的第二拼接端面,多个所述主体部中还包括沿平行所述拼接边缘延伸的第三主体部,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平行所述拼接边缘方向并排,所述第三主体部包括第三拼接端面,所述第三拼接端面与所述第一拼接端面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第三拼接端面与所述第二拼接端面之间形成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相连通,并与所述第一拼接侧面和所述第二拼接侧面之间的缝隙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拼接嵌件,所述拼接嵌件包括嵌入部和固定连接所述嵌入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板的拼接边缘,所述嵌入部嵌入所述缝隙内,将所述缝隙分隔出至少两条微缝,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填充于所述微缝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主体部沿平行所述拼接边缘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主体部经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相连接,并围合于所述中板的周围。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 ̄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框,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显示屏、背盖和主板,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盖分别盖合于所述中板的两侧,所述显示屏的周缘和所述背盖的周缘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边框件的两侧,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中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盖之间。
12.一种中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板件和多个边缘件,所述板件具有待加工边缘,所述边缘件具有待加工主体部和固定连接所述待加工主体部的待加工连接部;
对所述板件进行压铸,以获得中板,所述待加工边缘经压铸形成拼接边缘;
对多个所述边缘件进行数控铣削,以获得多个边框件,每一所述待加工主体部经数控铣削形成主体部,每一所述待加工连接部经数控铣削形成连接部;
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板的拼接边缘铆接并相互焊接,以获得中框主体,所述中框主体具有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形成天线净空区域;
向所述缝隙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获得中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板的边缘拼接步骤中,所述边框件与所述中板存在拼接缝;
向所述缝隙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的步骤中,将所述中框主体作为嵌件进行注射加工,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还填充于所述拼接缝,并包覆所述边框件靠近所述拼接缝的边缘,以及包覆所述中板靠近所述拼接缝的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制作方法还包括步骤:
提供拼接嵌件,所述拼接嵌件具有嵌入部和固定连接所述嵌入部的固定部;
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板的边缘拼接的步骤中,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拼接边缘拼接,所述嵌入部嵌入所述缝隙内,将所述缝隙分隔出至少两条微缝;
向所述缝隙内填充非信号屏蔽材料的步骤中,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填充于所述微缝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板件和多个边缘件的步骤中,所述待加工主体部具有相对所述待加工部连接部设置的待加工外表面;
对多个所述边缘件进行数控铣削的步骤中,所述待加工外表面经数控铣削形成外观部;
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板的边缘拼接的步骤中,多个所述外观部覆盖所述中板的周缘。
CN201810199803.2A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Active CN108323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803.2A CN108323061B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803.2A CN108323061B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3061A true CN108323061A (zh) 2018-07-24
CN108323061B CN108323061B (zh) 2019-07-30

Family

ID=6290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9803.2A Active CN108323061B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30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3501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韶关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中框成型方法和电子设备的中框
CN112272479A (zh) * 2020-11-25 2021-01-2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框、移动终端及中框的制造方法
CN114464982A (zh) * 2021-08-11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中框制造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911A (zh) * 2012-07-24 2014-01-2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缝隙天线及金属壳手机
CN104853549A (zh) * 2015-04-22 2015-08-19 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子产品金属中框及其加工工艺
CN105792560A (zh) * 2014-12-24 2016-07-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63157A (zh) * 2016-08-25 2016-1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11643A (zh) * 2015-05-08 2016-12-0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332479A (zh) * 2016-08-25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87412A (zh) * 2016-12-07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6876897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金属后壳
CN107196042A (zh) * 2017-05-27 2017-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终端和电子设备
CN107425284A (zh) * 2017-06-21 2017-12-0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7453040A (zh) * 2016-05-27 2017-12-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多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07634311A (zh) * 2016-07-19 2018-01-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911A (zh) * 2012-07-24 2014-01-2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缝隙天线及金属壳手机
CN105792560A (zh) * 2014-12-24 2016-07-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53549A (zh) * 2015-04-22 2015-08-19 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子产品金属中框及其加工工艺
CN106211643A (zh) * 2015-05-08 2016-12-0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53040A (zh) * 2016-05-27 2017-12-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多缝隙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07634311A (zh) * 2016-07-19 2018-01-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6163157A (zh) * 2016-08-25 2016-1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32479A (zh) * 2016-08-25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87412A (zh) * 2016-12-07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6876897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金属后壳
CN107196042A (zh) * 2017-05-27 2017-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终端和电子设备
CN107425284A (zh) * 2017-06-21 2017-12-0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3501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韶关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中框成型方法和电子设备的中框
CN112272479A (zh) * 2020-11-25 2021-01-2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框、移动终端及中框的制造方法
CN114464982A (zh) * 2021-08-11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中框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3061B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3061B (zh) 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及中框制作方法
CN108513469A (zh) 一种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装置
CN207691907U (zh) 感光组件拼板、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
CN110625344A (zh) 一种不等壁厚曲面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8819302A (zh) 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装置
CN105578719A (zh) 柔性电路板及终端
CN108697018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9348656B (zh) 电子设备及天线固定方法
CN108697015B (zh) 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06074885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8901154B (zh) 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装置
CN205336735U (zh) 一种手机电路板的电磁屏蔽结构及手机
CN206021154U (zh) 一种带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8882580A (zh) 壳体、电子设备及壳体制作方法
CN204887786U (zh) 移动终端背壳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8362244A (zh) 显示fpc展开后y方向长度的计量方法及其手机屏
CN105760926A (zh) 有源智能卡的制造方法及有源智能卡
US11885955B2 (en) Circuit board, circuit board jointed panel, periscope camera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3108534A (zh) 一种屏蔽罩及其制备方法
CN211457552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和显示屏传感器连接件
CN109067940A (zh) 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设备
CN110662379B (zh) 一种终端的外壳
US20090188097A1 (en) Method of layered fabrication
EP3791977A1 (en) A method of designing a part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that will increase part accuracy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post processing
CN10869701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