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1067B -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1067B
CN108301067B CN201810232867.8A CN201810232867A CN108301067B CN 108301067 B CN108301067 B CN 108301067B CN 201810232867 A CN201810232867 A CN 201810232867A CN 108301067 B CN108301067 B CN 108301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olylactic acid
mixture
modified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28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1067A (zh
Inventor
严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weikang biomedical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we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we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we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328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1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1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1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1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1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0Impermeable to liquids, e.g. waterproof; Liquid-repellent
    • A41D31/102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26UV light pro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30Antimicrobial, e.g. antibac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聚乳酸60~80份;生物基天然纤维5~15份;醋酸纤维素3~15份;环糊精1~5份;麦饭石0.1~1份;纳米硅藻土1~3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

Description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穿着方面摈弃了仅用于遮羞、保暖的观念,开始向健康、环保、时尚、舒适、功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棉麻丝毛和石油基合成化学纤维已不能满足现代服饰对原料的需求,绿色环保纤维天然功能性面料的开发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来,弹力面料衣物因其出色的弹性、随身附体、修身效果好而在市场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弹力内衣和运动服饰,面料紧贴肌肤,材质的优劣对人体健康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因而,非常需要通过配方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开发出一款新型的聚乳酸纤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011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选自:竹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玉米纤维、高粱纤维、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麻纤维、椰壳纤维、芦苇纤维、甘蔗渣纤维、牛奶纤维、亚麻纤维、黄麻纤维、红麻纤维、棕榈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3)。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麦饭石为改性麦饭石纤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30~260℃,卷绕速度为1500~1800m/min;牵伸温度为 70~80℃,牵伸倍数为2.8~3.5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3):10。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新型聚乳酸纤维在面料、服装领域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新型聚乳酸纤维具有滑爽、透气、排汗、止痒、抗菌抑菌、亲肤护肤等养生保健功效;同时,具有天然的抗紫外线功能;具有手感柔软、光滑,良好的悬垂性和弹性;具有极好的弹性回复率,可以长时间的保持较好的使用性能。
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聚合物”意指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含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与“共聚体”。
“共聚体”意指通过聚合至少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与术语“三元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三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其亦包含通过聚合四或更多种单体而制造的聚合物。“共混物”意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共同混合而形成的聚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04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04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051
本申请中,所述“聚乳酸”为市售获得,本申请中,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纤维,所述聚乳酸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申请中,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是指纯天然的生物纤维,可以列举的有竹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玉米纤维、高粱纤维、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麻纤维、椰壳纤维、芦苇纤维、甘蔗渣纤维、牛奶纤维、亚麻纤维、黄麻纤维、红麻纤维、棕榈纤维等。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选自:竹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玉米纤维、高粱纤维、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麻纤维、椰壳纤维、芦苇纤维、甘蔗渣纤维、牛奶纤维、亚麻纤维、黄麻纤维、红麻纤维、棕榈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申请中,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本申请中,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3)。最优选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本申请中,所述“麦饭石”是指麦饭石纤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饭石为改性麦饭石纤维。
所述改性麦饭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麦饭石纤维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5%的硬脂酸钠溶液中,同时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6,控制反应温度为 120℃,反应时间为30min,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麦饭石纤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饭石纤维与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1:(1~ 3)。
本申请中,所述“纳米硅藻土”为市售获得,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本申请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获得,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产品的CAS号:7631-86-9。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将1~3g的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置于在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35~50g的CAS号:7631-86-9的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室温下,超声搅拌1~3h,在40℃下干燥2~5h除去乙醇。再在70~85℃真空加热2~3h 除去吸附水、完成缩合反应,得到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30~260℃,卷绕速度为1500~1800m/min;牵伸温度为 70~80℃,牵伸倍数为2.8~3.5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3):10。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新型聚乳酸纤维在面料、服装领域中的应用。
所述的服装领域可以列举的有:内衣、上衣、裤子、裙装等;
所述上衣可以列举的有:棉衣、羽绒服、针织、毛衣、风衣、大衣、夹克、皮草、皮衣、雪纺衫、衬衫、卫衣、小西装、运动衫、披风、马甲、小背心、吊带、T恤等;
所述裤子可以列举的有:牛仔裤、休闲裤、运动裤、西裤、打底裤、背带裤、靴裤等;
所述裙装可以列举的有:连衣裙、连身裙、半截裙、半身裙、背带裙等;
其它:套装、情侣装、唐装、中式服装、旗袍、婚纱、礼服、民族服装等。
本申请中的布料为弱酸性布料,对于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均从阿里巴巴网站上购得。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071
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短纤维,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为大豆纤维,购于上海谱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所述环糊精购于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麦饭石为麦饭石纤维,购于江阴市安利维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硅藻土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500m/min;牵伸温度为80℃,牵伸倍数为3倍。
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081
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短纤维,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为大豆纤维,购于上海谱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所述环糊精购于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麦饭石为麦饭石纤维,购于江阴市安利维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硅藻土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500m/min;牵伸温度为80℃,牵伸倍数为3倍。
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091
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短纤维,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为大豆纤维,购于上海谱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所述环糊精购于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麦饭石为麦饭石纤维,购于江阴市安利维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硅藻土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500m/min;牵伸温度为80℃,牵伸倍数为3倍。
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01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11
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短纤维,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为大豆纤维,购于上海谱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所述环糊精购于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麦饭石为麦饭石纤维,购于江阴市安利维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硅藻土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500m/min;牵伸温度为80℃,牵伸倍数为3倍。
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12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21
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短纤维,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为大豆纤维,购于上海谱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所述环糊精购于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麦饭石为麦饭石纤维,购于江阴市安利维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硅藻土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500m/min;牵伸温度为80℃,牵伸倍数为3倍。
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22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31
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短纤维,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为大豆纤维,购于上海谱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所述环糊精购于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麦饭石为改性麦饭石纤维;
所述改性麦饭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麦饭石纤维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5%的硬脂酸钠溶液中,同时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6,控制反应温度为 120℃,反应时间为30min,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麦饭石纤维。
所述麦饭石纤维与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1:3。
所述纳米硅藻土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500m/min;牵伸温度为80℃,牵伸倍数为3倍。
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10。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纤维,所述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41
所述聚乳酸为聚乳酸短纤维,购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为大豆纤维,购于上海谱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所述醋酸纤维素为二醋酸纤维素,购于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中,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00:1;
所述环糊精购于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麦饭石为改性麦饭石纤维;
所述改性麦饭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麦饭石纤维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5%的硬脂酸钠溶液中,同时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6,控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0min,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麦饭石纤维。
所述麦饭石纤维与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1:3。
所述纳米硅藻土购于吉林省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将1g的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置于在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 35g的CAS号:7631-86-9的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室温下,超声搅拌 1h,在40℃下干燥5h除去乙醇。再在70℃真空加热3h除去吸附水、完成缩合反应,得到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购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500m/min;牵伸温度为80℃,牵伸倍数为3倍。
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10。
对比例1:
对比例1同实施例5,不同点在于,将环糊精更改成倍他环糊精。
对比例2:
对比例2同实施例5,不同点在于,将环糊精更改成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
对比例3:
对比例3同实施例5,不同点在于,将环糊精更改成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
对比例4:
对比例4同实施例5,不同点在于,将环糊精更改成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重量比为:1:1。
对比例5:
对比例5同实施例5,不同点在于,将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更换成纳米二氧化硅。
对比例6:
对比例6同实施例6,不同点在于,将改性麦饭石纤维中的硬脂酸钠更换成月桂酸钠。
对比例7:
对比例7同实施例6,不同点在于,所述麦饭石纤维与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 100:1。
对比例8:
对比例8同实施例7,不同点在于,将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中的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更换为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对比例9:
对比例9同实施例7,不同点在于,将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中的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更换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对比例10:
对比例10同实施例7,不同点在于,将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中的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更换为乙二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性能评价
将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的新型聚乳酸纤维使用双面机上针织制成聚乳酸纤维面料。
测试方法如下:
1、面料的伸长弹性回复率:
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的面料分别在10N下进行拉伸,然后停留保持15min,记录此时面料拉伸的长度为L1,去除外力,使面料松弛,再停顿30min,记录此时面料拉伸的长度为L2,面料的原始的长度为L0
伸长弹性回复率=(L1-L2)/(L1-L0)×100%;
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面料均在100℃下,热氧老化处理6个月,同时再次进行测试面料的伸长弹性回复率。
2、透气性:
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面料分别制成20cm×20cm的小方块,采用宁波纺织仪器厂生产的YG461型织物中压透气量测试仪进行测试。
3、舒适感:
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的面料分别制成内裤,分别选取20名人员进行测试,其中,记录满意的人数,计算其舒适感。舒适感=满意的人数/总人数×100%。
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1603148610000171
同时,本申请的新型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其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性能,杀菌性能均达到100%。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5)

1.一种聚乳酸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聚乳酸 60~80份;
生物基天然纤维 5~15份;
醋酸纤维素 3~15份;
环糊精 1~5份;
麦饭石 0.1~1份;
纳米硅藻土 1~3份;
纳米二氧化硅 1~2份;
所述环糊精为低聚乳酸基倍他环糊精和薄荷醇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00:(1~3);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经过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KH550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麦饭石为改性麦饭石纤维;所述改性麦饭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麦饭石纤维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5%的硬脂酸钠溶液中,同时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6,控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0min,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麦饭石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天然纤维选自:竹纤维、高粱纤维、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麻纤维、椰壳纤维、芦苇纤维、甘蔗渣纤维、亚麻纤维、黄麻纤维、红麻纤维、棕榈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3.制备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的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混合机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得改性聚乳酸母粒,并真空干燥;
(3)将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置于熔融纺丝机上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
所述纺丝温度为230~260℃,卷绕速度为1500~1800m/min;牵伸温度为70~80℃,牵伸倍数为2.8~3.5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母粒之间的重量比为:(1~3):10。
5.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的聚乳酸纤维在面料、服装领域中的应用。
CN201810232867.8A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08301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2867.8A CN108301067B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2867.8A CN108301067B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1067A CN108301067A (zh) 2018-07-20
CN108301067B true CN108301067B (zh) 2020-12-29

Family

ID=6285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2867.8A Active CN108301067B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10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225A (zh) * 2021-10-08 2022-02-01 仪征市星海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pbt保温锦纶高弹丝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9443A (zh) * 2012-08-20 2012-12-2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耐热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818543A (zh) * 2015-04-16 2015-08-05 长兴永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性能优异的改性聚乳酸纤维
CN106012085A (zh) * 2016-07-27 2016-10-12 张蒙 一种汽车坐垫用聚乳酸纤维面料
CN106620812A (zh) * 2016-11-24 2017-05-10 阜阳市汇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清洁抗菌的医用棉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6016A (ja) * 1995-02-20 1996-09-03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乳酸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9443A (zh) * 2012-08-20 2012-12-2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耐热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818543A (zh) * 2015-04-16 2015-08-05 长兴永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性能优异的改性聚乳酸纤维
CN106012085A (zh) * 2016-07-27 2016-10-12 张蒙 一种汽车坐垫用聚乳酸纤维面料
CN106620812A (zh) * 2016-11-24 2017-05-10 阜阳市汇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清洁抗菌的医用棉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1067A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2245B (zh) 一种抗菌保暖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4838B (zh) 一种生物质再生纤维混纺柔软光洁面料及生产方法
CN110359158A (zh) 一种吸湿排汗及抗菌的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438B (zh) 一种壳聚糖改性氨纶‑Lyocell多功能包芯纱制备方法
CN105239413A (zh) 一种生态助剂在羊绒衫整理上的应用
CN110699799B (zh) 一种高弹涤纶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8680B (zh) 高弹力耐磨纤维面料
CN111114038A (zh) 一种抗菌运动服装面料
CN108301067B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4432590A (zh) 一种抗菌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70678B (zh) 一种冬季衬衫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80394A (zh) 一种保暖面料
CN105256590A (zh) 一种生态纺织助剂
CN111394868A (zh) 一种婴幼儿用防感染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0375B (zh) 一种吸湿性织物及其用途
CN106012083A (zh) 一种环保亲肤涤纶欧根纱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84835A (zh) 一种抗菌阻燃面料
CN106592014A (zh) 一种绿色环保竹丝纤维、尼龙66共混改性纺丝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6899A (zh) 一种提高锦/氨针织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方法
CN112900078A (zh) 一种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1477A (zh) 抗菌亲肤丙纶长丝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11423A (zh) 抗菌面料
CN110106611A (zh) 一种保暖功能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7339A (zh) 抗菌防霉面料
CN112941911B (zh) 一种高弹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对丝绵片的整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21000 L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1 Pengcheng Road, Lanjiang Street)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shiwe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1100 L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Zhejiang (No. 1 Pengcheng Road, Lanjiang Street)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AIK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9

Address after: 321000 L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435, Yanzhou Road, Lanjiang Street)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iweikang biomedical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00 L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1 Pengcheng Road, Lanjiang Stree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hiwe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