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6568B -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6568B
CN108276568B CN201711425428.0A CN201711425428A CN108276568B CN 108276568 B CN108276568 B CN 108276568B CN 201711425428 A CN201711425428 A CN 201711425428A CN 108276568 B CN108276568 B CN 1082765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extruder
melt
parts
film material
hot m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54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76568A (zh
Inventor
陈乔健
郭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ey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ey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ey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ey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254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6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6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6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6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6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3/91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06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C08G63/08Lactones or lac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LA薄膜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成:(1):将聚乳酸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一中,形成热熔体一;(2):将分子链改性剂和降解剂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二中,剪切熔融反应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二;(3):将热熔体一和热熔体二泵入螺杆反应器中,再加入扩链剂,反应;(4):反应熔体接着泵入螺杆挤塑机三,再加入交联剂,混合均质,挤出成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模拟DNA序列重组进行“高分子功能碎片化→功能片段序列重构”等过程,生成主链含功能片段和带多功能副链的超高分子结构,优化了薄膜成型的操作时间和温度窗口等,实现PLA薄膜材料的物性增强与连续可控稳定成膜。

Description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降解薄膜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聚合物已广泛用于制造从飞机到衣物的所有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但由于大部分聚合物来源于有机烃,其废弃物数十年甚至于数百年都无法降解,而此类聚合物直接制成或发泡后制成日用包装材料,餐盒,易耗品,电子膜,农用膜等快速消耗品。仅中国每年产生的不可降解餐盒、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就达数百万吨,而使用寿命平均不足二十分钟。已给环境和资源带来难以衡量的压力,全社会从政府,企业,民众都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危机。目前可降解材料的开发,材料轻量化的开发,更高物理性能替代材料开发都成为最热门研究和开发领域。
PLA材料具有类似与传统塑料的物化特性,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与一般塑料相比,PLA结晶速率快,但其脆性大、耐撕裂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小。当将PLA应用于可降解薄膜材料应用时,其通常采用与PHA等共混。但是,现有的共混方法仅是各原料组分的简单物理混合,当制成可降解薄膜时,在撕裂强度、耐温性等方面仍不失特别理想,这极大的限制了此种可降解薄膜的应用。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其具体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聚乳酸PLA 1-100份,分子链改性剂1-50份,降解剂0-10份,扩链剂0-10份,交联剂0-10份。
优选的,所述的分子链改性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聚羟基脂肪酸脂PHA、聚酰胺PA或聚氨酯PU。
优选的,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脂PHA为聚羟基丁酸酯PHB。
优选的,所述的降解剂为醇、胺或有机二元酸。
更优选的,所述的醇为短链二元醇,其采用丁二醇、己二醇或乙二醇;
所述有机二元酸为脂肪二元酸或芳香二元酸。
优选的,所述的交联剂采用含2个或2个以上可交联官能团的化合物。更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氮吡啶等。进一步更优选的,异氰酸酯可以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HDI三聚体、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
优选的,所述的扩链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封端的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或两端由环氧基封端的长链型聚合物等。更优选的,所述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聚合的产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1-100份聚乳酸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一中,剪切熔融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一;
(2):将1-50份分子链改性剂和0-10份降解剂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二(也可以为釜式反应器等可以提供降解反应所需温度等条件的容器)中,剪切熔融反应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二;
(3):将热熔体一和热熔体二泵入螺杆反应器中,再加入0-10份扩链剂,反应;
(4):从螺杆反应器出口排出的反应熔体接着被泵入螺杆挤塑机三中,同时,在螺杆挤塑机三中加入0-10份交联剂,混合均质反应,挤出,流延成膜,即得到目的产物。
优选的,所述的分子链改性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聚羟基脂肪酸脂PHA、聚酰胺PA或聚氨酯PU。
优选的,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脂PHA为聚羟基丁酸酯PHB。
优选的,所述的降解剂为醇、胺或有机二元酸。
更优选的,所述的醇为短链二元醇,其采用丁二醇、己二醇或乙二醇;
所述有机二元酸为脂肪二元酸或芳香二元酸。
优选的,所述的交联剂采用含2个或2个以上可交联官能团的化合物。更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氮吡啶等。进一步更优选的,异氰酸酯可以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HDI三聚体、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
优选的,所述的扩链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封端的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或两端由环氧基封端的长链型聚合物等。更优选的,所述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聚合的产物。
优选的,步骤(1)中:螺杆挤塑机一的操作温度为120~200℃;
步骤(2)中:螺杆挤塑机二的操作温度为130~260℃。
优选的,步骤(3)中:螺杆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0~260℃。
优选的,步骤(4)中:螺杆挤塑机三按熔体前进方向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其中,所述交联剂在螺杆挤塑机三前段加入;
螺杆挤塑机三中控制熔体温度在均质熔体熔化温度Tm至熔化温度Tm+30℃的温度区间,熔体压力为60-150bar。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需要适当加入如橡胶、抗氧化剂、润滑剂等助剂,以改善薄膜材料的加工性能与成品性能。
本发明在制备时,与一般的可降解PLA薄膜材料不同的是,首先,通过采用高剪切的螺杆挤塑机加上降解剂将高分子量的分子链改性剂降解打碎成较小分子量的分子片段并由羟基等基团封端,然后,打碎后的分子片段熔体与热熔融的PLA混合并根据需要加入扩链剂、交联剂等,使得打碎后的分子片段、扩链剂、交联剂与PLA模拟DNA重组无序重构分子序列,最后形成的增链后的大分子主链上能具有更多的功能性片段和官能团,从而可以使得反应产物能具有更宽的操作时间和温度窗口,易于薄膜成型操作,而且,最后的多官能团多副链大分子在强度、弹性等物性上更容易得到表达。此外,在加入交联剂后,PLA与分子链改性剂等发生交联反应还可能会发生类似DNA的双螺旋结构,此种结构更加利于最后材料的物性提升。
本发明通过模拟DNA重组进行上述聚合物分子重组过程,可使得这些材料的成膜操作温度窗口优化至10-20℃范围的操作温度区间,避免由于操作温度窗口过低或过高而难以进行实际成膜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成膜材料生产效率与便利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着重于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的热熔过程控制、可降解聚合物分子结构引入其他官能基团、可降解聚合物分子交联改性和熔体成膜前的熔体强度控制。由于PLA难以被降解剂降解,因此本发明通过双螺杆挤塑机和降解剂将分子链改性剂进行部分降解断链,再重新通过扩链剂和交联剂等引入新基团来重序和重续PLA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链段,从而得到具体合适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的熔体产物,进而得到具有合理的成膜操作时间和操作温度窗口的改性可降解聚合物基体,进而实现了可降解聚合物基体的连续可控稳定成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聚合物”意指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含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与“共聚体”。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聚乳酸PLA 1-100份,分子链改性剂1-50份,降解剂0-10份,扩链剂0-10份,交联剂0-1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分子链改性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聚羟基脂肪酸脂PHA、聚酰胺PA或聚氨酯PU。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脂PHA为聚羟基丁酸酯PHB。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降解剂为醇、胺或有机二元酸。
更优选的,所述的醇为短链二元醇,其采用丁二醇、己二醇或乙二醇;
所述有机二元酸为脂肪二元酸或芳香二元酸。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交联剂采用含2个或2个以上可交联官能团的化合物。更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氮吡啶等。进一步更优选的,异氰酸酯可以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HDI三聚体、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扩链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封端的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或两端由环氧基封端的长链型聚合物等。更优选的,所述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聚合的产物。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100份聚乳酸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一中,双螺杆挤塑机一的长径比L/D:36~48,操作温度为120~200℃,螺杆转速为50-400rpm,剪切熔融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一。
(2):将1-50份分子链改性剂和0-10份降解剂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二中,螺杆挤塑机二的操作温度为130~260℃,剪切熔融反应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二,在螺纹元件的高速换热与强剪切作用下,利用降解剂将分子链改性剂部分降解,并采用如羟基等基团封端;此步骤为了促进降解反应的进行,可以加入金属催化剂,如有机锡类/有机锌/有机银等催化剂。
(3):将热熔体一和热熔体二泵入螺杆反应器中,再加入0-10份扩链剂,反应,此步骤中,降解后的功能性片段以及新引入的扩链剂一起与聚乳酸反应,并对其分子链进行功能性改性并引入新基团,引入新基团后的分子链改性可区分为:酯化改性,醚化改性,氧化改性和接枝改性。
(4):从螺杆反应器出口排出的反应熔体接着被泵入螺杆挤塑机三中,同时,在螺杆挤塑机三中加入0-10份交联剂,混合均质反应,挤出,流延或压延成膜,即得到目的产物,本步骤中,在具体操作时可在线监测双螺杆挤塑机三中的熔体粘度与熔体强度,并通过熔体粘度来控制加入双螺杆挤塑机三中的交联剂以及前面投加的扩链剂等的质量(具体投加标准为:当熔体粘度过大而导致后续加工困难,可以通过减少扩链剂/交联剂,甚至是减少进行扩链反应的分子链改性剂降解反应生成物的量等,反之,当熔体粘度过小而导致后续成膜材料强度不够时,可以提高上述扩链剂/交联剂等物质的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分子链改性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聚羟基脂肪酸脂PHA、聚酰胺PA或聚氨酯PU。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脂PHA为聚羟基丁酸酯PHB。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降解剂为醇、胺或有机二元酸。
更优选的,所述的醇为短链二元醇,其采用丁二醇、己二醇或乙二醇;
所述有机二元酸为脂肪二元酸或芳香二元酸。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交联剂采用含2个或2个以上可交联官能团的化合物。更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氮吡啶等。进一步更优选的,异氰酸酯可以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HDI三聚体、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扩链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封端的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或两端由环氧基封端的长链型聚合物等。更优选的,所述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聚合的产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螺杆挤塑机一的操作温度为120~200℃;
步骤(2)中:螺杆挤塑机二的操作温度为130~260℃。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3)中:螺杆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0~260℃。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4)中:螺杆挤塑机三按熔体前进方向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其中,所述交联剂在螺杆挤塑机三前段加入;
螺杆挤塑机三中控制熔体温度在均质熔体熔化温度Tm至熔化温度Tm+30℃的温度区间,熔体压力为60-150bar。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下述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则表示均采用本领域常规试剂或常用工艺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份聚乳酸(本实施例选用市售美国natureworks聚乳酸,Mw30K~50K)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一中,剪切熔融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一。
(2):将20份分子链改性剂(本实施例选用PHB)和5份降解剂(本实施例选用1,4-丁二醇)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二中,在180℃下剪切熔融反应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二。
(3):将热熔体一和热熔体二泵入螺杆反应器中,再加入10份扩链剂(本实施例采用二异氰酸酯封端的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其由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多元醇聚合而成),在200℃下反应,并进行分子片段的无序重排;
(4):从螺杆反应器出口排出的反应熔体接着被泵入螺杆挤塑机三中,同时,在螺杆挤塑机三中加入交联剂等,其中,螺杆挤塑机三设置成10个区,第1-3区可设置在线监测熔体粘度的设备,以方便根据熔体粘度监测数据调整上游双螺杆反应器的抽真空阀门;第2-4区中投放交联剂2份(本实施例采用HDI三聚体);第4-6区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添加润滑剂0.1-1份(优选采用蒙坦蜡或硬脂酸锌或酰胺蜡或聚乙烯蜡)。控制双螺杆挤塑机三中的熔体温度在混合均质熔体的熔化温度Tm至Tm+30℃之间。
(5):混合了各固体助剂等的混合均质熔体进入混合器(可选择静态混合器或动态混合器),在被其中的导热油控温稳定后,再由增压泵控制在120bar背压下进入适配器,通过适配器连接的分配器将含其他助剂的熔体均匀分散入T型模腔流道中,流入流延膜模头,流延制成可降解PLA薄膜材料。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没有加入降解剂外,其余均一样。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制得的薄膜材料(厚度均为0.2mm)进行拉伸强度与杨氏模量测试,各性能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523886320000081
Figure BDA0001523886320000091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在配方中加入降解剂后,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模量等物性得到明显提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本实施例中的步骤(3)中还加入了10份橡胶(本实施例采用两端羟基封端的橡胶)外,其余均一样。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本实施例中的步骤(3)中不再添加扩链剂外,其余均一样。
实施例4-8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本实施例中将分子链改性剂PHB分别改为采用PET、PBT、PTT、PA或PU外,其余均一样。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相比,各原料组分改为:PLA 1份,PHB 1份,交联剂为1份,降解剂0.2份,扩链剂0.1外,其余均一样。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本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配方改为:PLA 100份,PHB50份,交联剂为10份,降解剂10份,扩链剂10份外,其余均一样。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本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配方改为:PLA 50份,PHB 10份,交联剂为2份,降解剂3份,扩链剂10份外,其余均一样。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本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配方改为:PLA 80份,PHB 20份,交联剂为5份,降解剂5份,扩链剂10份外,其余均一样。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本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配方改为:PLA 80份,PHB 10份,交联剂为5份,降解剂8份,扩链剂5份外,其余均一样。
此外,将上述实施例中所得薄膜材料与按各实施例配方去除降解剂后的对比例比较,发现相比于各对比例,其对应实施例的薄膜材料的耐温性普遍增加10-30℃左右,拉伸强度、韧性、撕裂强度等也基本均提高了10-30%左右。而比较各对比例与实施例的可降解情况,发现加入降解剂前后,差别不大,均基本在2-3年左右可实现基本完全降解。
实施例14-19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降解剂1,4-丁二醇分别替换为乙二醇、己二醇、胺、脂肪二元酸和芳香二元酸。
实施例20-26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交联剂分别替换为单吡啶、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实施例27-29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扩链剂分别替换为采用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分别与多元醇的聚合产物。
实施例30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将扩链剂替换为两端由环氧基封端的长链型聚合物。
实施例31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步骤(1)中:螺杆挤塑机一的操作温度为120℃;步骤(2)中:螺杆挤塑机二的操作温度为130℃;步骤(3)中:螺杆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40℃。
实施例32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步骤(1)中:螺杆挤塑机一的操作温度为200℃;步骤(2)中:螺杆挤塑机二的操作温度为260℃;步骤(3)中:螺杆反应器内的温度为260℃。
实施例33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步骤(1)中:螺杆挤塑机一的操作温度为150℃;步骤(2)中:螺杆挤塑机二的操作温度为150℃;步骤(3)中:螺杆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0℃。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100份聚乳酸投入至螺杆挤塑机一中,剪切熔融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一;
(2):将1-50份分子链改性剂和0.2-10份降解剂投入至反应容器中,降解反应并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热熔体二;
(3):将热熔体一和热熔体二泵入螺杆反应器中,再加入10份扩链剂,反应;
(4):从螺杆反应器出口排出的反应熔体接着被泵入螺杆挤塑机三中,同时,在螺杆挤塑机三中加入2份交联剂,混合均质反应,挤出,制膜,冷却,即得到目的产物;
所述的降解剂为1,4-丁二醇;
所述的分子链改性剂为聚羟基丁酸酯PHB;
所述的扩链剂采用二异氰酸酯封端的长链型聚氨酯预聚体;
所述的交联剂采用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PLA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螺杆挤塑机一的操作温度为120~200℃;
步骤(2)中:反应容器的操作温度为130~260℃,其为螺杆挤塑机二或釜式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PLA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螺杆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0~2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PLA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交联剂在螺杆挤塑机三前段加入;
螺杆挤塑机三中控制熔体温度在均质熔体熔化温度Tm至熔化温度Tm+30℃的温度区间,熔体压力为60-150bar。
CN201711425428.0A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276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5428.0A CN108276568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5428.0A CN108276568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6568A CN108276568A (zh) 2018-07-13
CN108276568B true CN108276568B (zh) 2020-12-29

Family

ID=6280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5428.0A Active CN108276568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65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646B (zh) * 2021-01-15 2022-10-21 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12210B (zh) * 2022-07-06 2023-08-04 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抗撕裂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8485B1 (ko) * 2011-01-27 2014-07-10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이산화탄소를 원료로 하는 고분자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친환경 장식재
CN103013070B (zh) * 2012-12-11 2015-01-2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876A (zh) * 2017-07-07 2017-10-20 深圳市绿自然生物降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6568A (zh) 2018-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3584B (zh) 一种可降解pla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122B (zh) 一种可降解pbat类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4400B (zh) 一种高性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EP3122795B1 (de) Tpu pneumatikschlauch
CN108264736B (zh) 一种可降解pbat类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1437A (zh) 一种可控结晶的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3267417B2 (ja) 耐衝撃性ポリアセタ−ル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276568B (zh) 一种可降解pla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99207B (zh) 制备二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CN108192063A (zh) 高硬度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Xian et al. Rheolo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derived from CO2 copolymer diol
CN102504504A (zh) 一种高抗冲击耐热聚乳酸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2571A (zh) 一种医用生物可降解复合薄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6569B (zh) 一种可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68954B (zh) 一种可降解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07322B (zh) 植物油衍生物反应性共混制备高冲击韧性聚乳酸复合物的方法
CN111269555B (zh)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277517A1 (en) Extruded polyurethane surface films
CN108192311B (zh) 一种可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134539B2 (zh)
CN109705551B (zh) 一种生物降解聚合物合金
CN114213621B (zh) 本体哑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66303A (zh) 具有改善的性质的链段状共聚物组合物
CN108912299A (zh) 压延级耐高温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978B (zh) 可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聚氨酯共聚物薄膜材料及其制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