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5205A - 用于车辆的空气动力底盘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空气动力底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75205A CN108275205A CN201711467030.3A CN201711467030A CN108275205A CN 108275205 A CN108275205 A CN 108275205A CN 201711467030 A CN201711467030 A CN 201711467030A CN 108275205 A CN108275205 A CN 1082752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wall
- middle body
- chassis
- body part
- h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2—Streamlining the undersurf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底盘,包括具有底壁的中体部分。底壁包括沿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的前端和后端。底盘的中体部分在底壁的前端处在参考平面(例如,地面)上方隔开了第一高度,并且在底壁的后端处在参考平面上方隔开了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小于第一高度以将底壁的第二端定位成比底壁的第一端更靠近参考平面。中体部分的轮廓形状提供了引导位于底盘的中体部分的后端后面的车辆部件下方气流的空气动力整流罩,以及额外的下置储存空间。
Description
引言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车辆的底盘。
底盘形成车辆的车身的下侧。底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冲压面板、横梁、加固件等构成。底盘至少部分形成车辆的乘客舱的地板,以及提供车辆的其他部件可以附接至和/或由其支撑的结构。
在地面和底盘之间的气流可能被车辆的各种部件扰动,比如燃料箱、后车轴、悬挂部件等。对气流的扰动产生湍流,并且可能增大作用在车辆上的空气动力阻力。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框架系统,其沿纵向轴线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底盘附接至该框架系统。底盘包括具有底壁的中体部分。底壁包括沿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为比第二端更靠近框架系统的前端。第二端设置为比第一端更靠近框架系统的后端。底盘的中体部分在底壁的第一端处在参考平面上方隔开了第一高度,并且在底壁的第二端处在参考平面上方隔开了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小于第一高度以将底壁的第二端定位为比底壁的第一端更靠近参考平面。
在车辆的一个方面,中体部分包括上边缘,并且在上边缘和底壁之间限定了深度。中体部分在底壁的第一端处的深度以相对于参考平面的第一高度呈现底壁。中体部分在底壁的第二端处的深度以相对于参考平面的第二高度呈现底壁。
在车辆的另一个方面,中体部分的深度随着沿纵向轴线位置的改变而在底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逐渐改变。在车辆的又另一个方面,中体部分邻近底壁的第二端的深度大于中体部分邻近底壁的第一端的深度。
在车辆的另一个方面,底盘的中体部分在中体部分的上边缘和中体部分的底壁之间邻近底壁的第二端形成储存室。在车辆的另一个方面,底盘可以包括可操作为覆盖储存室的盖。
在车辆的一个方面,底盘的中体部分至少部分地为乘客舱提供地板,并且至少部分限定底盘的下外表面。在车辆的另一个方面,底盘的中体部分可操作为支撑来自乘客舱的施加于底盘的负荷。
在车辆的另一个方面,底盘的中体部分可操作为沿纵向轴线引导设置在底盘的中体部分后面的车辆的部件下面的空气流。
在车辆的另一个方面,中体部分包括大体以相对于参考平面的第一高度设置的第一段,以及大体以相对于参考平面的第二高度设置的第二段。中体部分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延伸并使中体部分的底壁在相对于参考平面的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过渡的过渡段。
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底盘。底盘包括具有上边缘和底壁的中体部分。底壁包括沿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的前端和后端。中体部分在上边缘和底壁之间限定了深度。底壁的前端处的深度具有第一值,而底壁的第二端处的深度具有第二值。深度的第二值大于深度的第一值,以相对于参考平面将底壁的后端定位在比底壁的前端更低的高度上。
在车辆的一个方面,中体部分的深度随着沿纵向轴线位置的改变而在底壁的前端和后端之间逐渐改变。
在底盘的另一个方面,底盘的中体部分在中体部分的上边缘和中体部分的底壁之间形成储存室。储存室设置为邻近底壁的后端。底盘可以包括可操作为覆盖储存室的盖。
在底盘的另一个方面,中体部分至少部分限定底盘的下外部表面。
在底盘的另一个方面,中体部分包括大体以深度的第一值设置的第一段,以及大体以深度的第二值设置的第二段。中体部分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延伸并使中体部分的底壁在深度的第一值和深度的第二值之间过渡的过渡段。
相应地,底盘的中体部分的外形轮廓被形成为使得中体部分的后端被设置成比中体部分的前端更靠近地面,从而引导设置在中体部分的后端后面的车辆部件下方的气流并减少气流中的湍流。通过引导在车辆的后部部件下方的气流减小了作用于车辆上的空气动力阻力。
当结合附图时,通过对用于实现本教导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本教导的以上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的下侧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车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从车辆的下侧看车辆的底盘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底盘的中体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诸如“在上方”、“在下方”、“向上”、“向下”、“上部”、“底部”等术语是用于对图进行描述,而并不代表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参考附图,在整个若干视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车辆大体显示为20。车辆20可以包括任意可移动的平台,例如但不限于,汽车、卡车、SUV、火车等。
参考图1和图2,车辆20包括框架系统22,该框架系统22沿纵向轴线24在前端26和后端28之间延伸。前端26沿纵向轴线24与车辆20的前部相关联,而后端28沿纵向轴线24与车辆20的后部相关联。框架系统22可以包括支撑车辆20的各种部件的任意支撑结构。例如,框架系统2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框架系统22上的车身或者单片式车身系统。框架系统22支撑不同的车身板件、动力系、转向部件等。框架系统22的具体类型和/或构造与本公开的教导并不相关,因此本文中不再详细描述。
框架系统22包括和/或支撑底盘30。如此,底盘30被附接至框架系统22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但不限于,框架横杆、支撑构件、横梁等。替代地,如果框架系统22是单片式车身系统,则底盘30被结合到框架22内并作为其一部分。底盘30可以包括较大的成形片材,通常通过金属冲压形成,其可以含有若干较小冲层以形成车辆20的地板34的至少一部分。
参考图2,底盘30包括中体部分32。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至少部分地为车辆20的乘客舱38提供地板34。应当理解的是,在车辆20的内部乘客舱38内可以贴靠中体部分32设置地板衬里36。相应地,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可操作为支撑来自乘客舱38内的施加于底盘30的负荷。另外,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至少部分地限定底盘30的下外部表面40。应当理解的是,包括中体部分32的底盘30并不是附接至底盘30用于改进空气动力性的流线型面板,而是底盘30的一部分,并且形成底盘30的结构性负荷承载部件。
参考图3和图4,中体部分32包括上边缘42和底壁44。底壁44包括第一端46和第二端48。第一端46和第二端48沿纵向轴线24彼此间隔开。底壁44的第一端46设置为比第二端48更靠近框架系统22的前端26,并可以被称作底壁44的前端。底壁44的第二端48设置为比第一端46更靠近框架系统22的后端28,并可以被称作底壁44的后端。中体部分32的上边缘42大体沿着或邻近车辆20的内部乘客舱38的地板34设置。中体部分32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壁50以及一个或多个端壁52,其在上边缘42和底壁44之间延伸并将上边缘42和底壁44连接。
参考图4,中体部分32在上边缘42和底壁44之间限定了深度。在底壁44的第一端46处的深度具有第一值54,即第一深度54。在底壁44的第二端48处的深度具有第二值56,即第二深度56。深度的第二值56大于深度的第一值54,以相对于参考平面58将底壁44的第二端48定位在比底壁44的第一端46更低的高度上。参考平面58可以包括任意的平坦表面,例如但不限于,地面或道路表面。相应地,中体部分32邻近底壁44的第二端48的深度(即第二深度56)大于中体部分32邻近底壁44的第一端46的深度(即,第一深度54)。
中体部分32的深度可以随着沿纵向轴线24位置的改变而在底壁44的第一端46和第二端48之间逐渐改变。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中体部分32沿纵向轴线24的深度改变不需要是一致的。例如,比如在附图中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所显示的,中体部分32可以包括大体以深度的第一值54设置的第一段60,以及大体以深度的第二值56设置的第二段62。中体部分32可以进一步包括过渡段64,其沿纵向轴线24在第一段60和第二段62之间延伸。过渡段64使中体部分32的底壁44在深度的第一值54和深度的第二值56之间过渡。
中体部分32的深度的第一值54,在底壁44的第一端46处,以相对于参考平面58的第一高度66呈现底壁44。因此,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在底壁44的第一端46处在参考平面58上方隔开了第一高度66。中体部分32的深度的第一值56,在底壁44的第二端48处,以相对于参考平面58的第二高度68呈现底壁44。因此,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在底壁44的第二端48处在参考平面58上方隔开了第二高度68。第二高度68小于第一高度66以将底壁44的第二端48定位成比底壁44的第一端46更靠近参考平面58。如上所述,参考平面58可以包括地面。如此,第二端48(即,底壁44的后端)被设置成比第一端46(即,底壁44的前端)更靠近参考平面58(即,地面)。
参考图1,由于底壁44的第二端48被定位成比底壁44的第一端46更靠近参考平面58(例如,地面),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可操作为引导空气流向下朝向地面。因此,中体部分32的形状可操作为沿纵向轴线24引导可以设置在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后面的车辆20的一个或多个低悬挂部件下面的空气流。例如,车辆20可以包括垂挂在车辆20下方的诸如后车轴70、燃料箱72、悬挂部件76、一个或多个排气系统管或消音器74的此类悬挂部件。底壁44的第二端48被定位成更靠近地面以将这些低悬挂部件下面的空气流转向或重新导向,从而减少了作用于车辆20上的空气动力阻力。
参考图2和图4,由于中体部分32的第二段62与中体部分32的上边缘42隔开了深度的第二值56,中体部分32形成了具有显著体积的盆状物。该盆状物空间可以被利用作为储存室78。如此,储存室78在中体部分32的上边缘42与中体部分32的底壁44之间延伸,并且位于底壁44的第二端48附近。储存室78可以从车辆20的乘客舱38内存取。
参考图2和图4,车辆20可以进一步包括可操作为覆盖80储存室78的盖80。盖80可以在隐藏储存室78的闭合位置和提供对储存室78存取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盖8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至底盘30。另外,盖80可以配置为以任何方式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相应地,底盘30的中体部分32不仅通过将车辆20低悬挂部件下面的空气流重新导向来改进车辆20的空气动力性,而且为车辆20提供了额外的储存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或图是对公开内容的支持和描述,而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所要求保护的教导的一些最佳模式及其他实施例,仍存在用于实践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公开内容的各种替代设计及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包括:
框架系统,所述框架系统沿纵向轴线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
底盘,所述底盘附接至所述框架系统并且包括具有底壁的中体部分,所述底壁具有沿所述纵向轴线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为比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框架系统的所述前端,并且所述第二端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框架系统的所述后端;以及
其中所述底盘的所述中体部分在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端处在参考平面上方隔开了第一高度,并且其中所述底盘的所述中体部分在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端处在所述参考平面上方隔开了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高度以将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端定位为比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参考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中体部分包括上边缘,并且在所述上边缘和所述底壁之间限定了深度,所述中体部分在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端处的所述深度以相对于所述参考平面的所述第一高度呈现所述底壁,并且所述中体部分在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深度以相对于所述参考平面的所述第二高度呈现所述底壁,其中所述参考平面是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中体部分的所述深度随着沿所述纵向轴线位置的改变而在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逐渐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中体部分邻近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端的深度大于所述中体部分邻近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端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底盘的所述中体部分在所述中体部分的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中体部分的所述底壁之间邻近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端形成储存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进一步包括可操作为覆盖所述储存室的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底盘的所述中体部分至少部分地为乘客舱提供地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底盘的所述中体部分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底盘的下外部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底盘的所述中体部分可操作为沿所述纵向轴线引导设置在所述底盘的所述中体部分后面的部件下面的空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中体部分包括大体以相对于所述参考平面的第一高度设置的第一段,以及大体以相对于所述参考平面的第二高度设置的第二段,以及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延伸并使所述中体部分的所述底壁在相对于所述参考平面的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之间过渡的过渡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398744 | 2017-01-05 | ||
US15/398,744 US10040494B2 (en) | 2017-01-05 | 2017-01-05 | Aerodynamic floor pan for a vehicl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75205A true CN108275205A (zh) | 2018-07-13 |
Family
ID=62568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67030.3A Pending CN108275205A (zh) | 2017-01-05 | 2017-12-28 | 用于车辆的空气动力底盘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40494B2 (zh) |
CN (1) | CN108275205A (zh) |
DE (1) | DE10201810008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0771A (zh) * | 2019-06-19 | 2021-12-24 | 沃尔沃卡车集团 | 用于公路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前封闭横梁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5117A (zh) * | 2004-06-30 | 2006-01-04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JP2010013051A (ja) * | 2008-07-07 | 2010-01-21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体フロア構造 |
CN102826123A (zh) * | 2012-09-12 | 2012-12-1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底部结构 |
DE102013217110A1 (de) * | 2013-08-28 | 2015-03-05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 |
JP2015047883A (ja) * | 2013-08-29 | 2015-03-16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下部構造 |
JP2016068785A (ja) * | 2014-09-30 | 2016-05-09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99418A (en) * | 1986-03-31 | 1987-10-13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Convertible seat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4932709A (en) * | 1988-12-27 | 1990-06-12 | Lear Siegler Seating Corporation | Mini van seating combination |
SE464071B (sv) * | 1989-12-12 | 1991-03-04 | Saab Automobile | Arrangemang vid passagerarsaete i fordon |
JP3400066B2 (ja) * | 1993-03-30 | 2003-04-28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CA2111725C (en) * | 1993-12-18 | 1998-10-13 | Wojciech Smuk | Combination reclining and folding mechanism for automotive seat assemblies |
US5658046A (en) * | 1996-01-16 | 1997-08-19 | Lear Corporation | Vehicle seat trim cover attachment strip |
US6089641A (en) * | 1997-12-23 | 2000-07-18 | Chrysler Corporation | Passenger vehicle floor and seat arrangement |
US6270141B2 (en) * | 1999-11-22 | 2001-08-07 |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Power assisted seat folding mechanism |
US6869138B2 (en) * | 2002-08-23 | 2005-03-22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Underfloor stowage of a folding seat in a vehicle |
US7077451B2 (en) * | 2002-08-23 | 2006-07-18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Stadium style motor vehicle seat |
US20110227385A1 (en) * | 2008-09-30 | 2011-09-22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Folding seat system |
US8894124B2 (en) * | 2013-03-15 | 2014-11-2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load floor assembly |
-
2017
- 2017-01-05 US US15/398,744 patent/US100404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8 CN CN201711467030.3A patent/CN10827520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1-03 DE DE102018100082.0A patent/DE102018100082A1/de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5117A (zh) * | 2004-06-30 | 2006-01-04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JP2010013051A (ja) * | 2008-07-07 | 2010-01-21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体フロア構造 |
CN102826123A (zh) * | 2012-09-12 | 2012-12-1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底部结构 |
DE102013217110A1 (de) * | 2013-08-28 | 2015-03-05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 |
JP2015047883A (ja) * | 2013-08-29 | 2015-03-16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下部構造 |
JP2016068785A (ja) * | 2014-09-30 | 2016-05-09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構造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0771A (zh) * | 2019-06-19 | 2021-12-24 | 沃尔沃卡车集团 | 用于公路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前封闭横梁 |
CN113840771B (zh) * | 2019-06-19 | 2024-01-09 | 沃尔沃卡车集团 | 用于公路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前封闭横梁 |
US12017523B2 (en) | 2019-06-19 | 2024-06-25 |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 Aerodynamic front closing cross-member for road vehi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040494B2 (en) | 2018-08-07 |
DE102018100082A1 (de) | 2018-07-05 |
US20180186412A1 (en) | 2018-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18648B2 (en) | Motor vehicle rear | |
US7097235B2 (en) |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frame member | |
JP5032853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5920328B2 (ja) | 車両後部構造 | |
CN100577494C (zh) | 汽车地板组件 | |
CN110040186B (zh) | 下部车身结构 | |
CN105313969A (zh) | 卡车货厢的横向底框梁加强件及制造底框梁加强件的方法 | |
EP2058212A1 (en) | Vehicle equipped with passenger frame having small height from ground | |
US20210086702A1 (en) | Modular utility insert for a vehicle | |
CN204775486U (zh) | 车辆和用于将车辆的地板面板固定至框架的安装构件 | |
CN104554459A (zh) | 车辆的车顶盖构造 | |
US6592175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US11325651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US8360508B2 (en) | Fastback for a passenger car | |
CN108275205A (zh) | 用于车辆的空气动力底盘 | |
JP2019189162A (ja) | 車両の車体構造 | |
KR102418416B1 (ko) | 자동차 구조 부품 및 자동차 구조 부품을 제조하는 방법 | |
CN104097649A (zh) | 用于车辆的顶板结构 | |
US8042834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KR100812441B1 (ko) | 차량의 쿼터 후방차체구조 | |
US10196100B2 (en) | Pickup truck cab extender system and method | |
JP5741420B2 (ja) |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構造 | |
CN108725602B (zh) | 一种地板总成及汽车 | |
CN208306405U (zh) | 一种座椅横梁加强结构 | |
JP2009298191A (ja) | フロアトンネルボック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