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9266A -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9266A
CN108249266A CN201611233407.4A CN201611233407A CN108249266A CN 108249266 A CN108249266 A CN 108249266A CN 201611233407 A CN201611233407 A CN 201611233407A CN 108249266 A CN108249266 A CN 108249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vent window
elevator
control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34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9266B (zh
Inventor
蛭田清玄
加藤可奈子
冯少军
宫前真贵
大沼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334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9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9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9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9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9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43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 B66B13/146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method or algorithm for controll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Venti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电梯的轿厢具有通风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打开轿厢门的同时打开通风窗;关闭所述轿厢门;检测到所述轿厢门关闭后,关闭所述通风窗。据此,可以大幅度提高了轿厢通风换气的效率和效果,而且能够减小穿堂风给通风窗的驱动机构带来的负担。

Description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建筑的高层化,人们对电梯速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高速电梯在升降时由于气压变化较快,往往使乘客产生堵耳朵的感觉,感到不舒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现在很多电梯的轿厢都设有气压控制装置,用来控制轿厢内的气压。而且,为了提高气压的控制效果,这种电梯的轿厢都具有很高的密封性。但是,密封性高却可能导致轿厢内换气效果差,无法及时引入新鲜的空气,甚至导致缺氧。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11-57414号公开了一种电梯的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轿厢气压控制装置、设置于轿厢的换气窗(通风窗)、以及该换气窗的开关机构。当发生停电等异常情况时,该换气装置能够自动打开换气窗,从而防止轿厢内缺氧。但是,在没有发生停电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换气窗却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轿厢内的空气只能靠乘客上下电梯时的开门时间来更换。而轿厢的开门时间通常都很短暂,轿厢内很难在这短暂时间内形成充分的空气对流,引入大量的新鲜空气,结果使轿厢内经常保持有浑浊的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为轿厢通风,使轿厢内保持新鲜的空气。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梯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打开轿厢门的同时打开通风窗;关闭所述轿厢门;检测到所述轿厢门关闭后,关闭所述通风窗。
由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在打开轿厢门的同时打开通风窗,能够为轿厢提供一个形成穿堂风的条件,所以即使在乘客上下电梯的短暂的开门时间内,也能够从轿厢门引入大量的新鲜空气,从通风窗放出大量的浑浊空气,大幅度提高了轿厢通风换气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停止通风时,采用了先关闭轿厢门然后关闭通风窗的方法,这样可以先减弱或切断穿堂风,然后关闭通风窗,所以能够减小或消除穿堂风给通风窗的驱动机构带来的负担。因此,不需要加大驱动机构的功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电梯。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上述控制方法控制电梯。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电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简略地表示图1所示轿厢104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电梯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中的标记>
100-电梯、102-井道、104-轿厢、106-对重、108-曳引绳、110-机房、112-曳引机、114-控制装置、116-随行电缆、202-轿厢门、204-气压控制装置、206-通风窗、208-窗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电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梯100包括井道102、轿厢104、对重106等。井道102的上方设有机房110。机房110内设有曳引机112以及控制装置114。轿厢104和对重106通过曳引绳108相连接,曳引绳108绕在曳引机112的曳引轮上。轿厢104和对重106在曳引机112的驱动下,升降于井道102。控制装置114与轿厢104之间连接有随行电缆116。控制装置114通过随行电缆116向轿厢104提供电源、发送各种控制指令、并获取来自轿厢的各种检测信号。
图2是简略地表示图1所示轿厢104的立体示意图。轿厢104具有轿厢门202、气压控制装置204以及通风窗206。气压控制装置204由吹风机等构成,用以控制轿厢内的气压。通风窗206具有窗扇208。窗扇208是外开式,由驱动机构控制其开关。打开窗扇208,通风窗206可以接通轿厢104的内外,使轿厢104的内外通风换气。
图3是表示本发明电梯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以下,利用图3的流程图,对本实施例的电梯控制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在步骤S302,控制装置114的计时器开始计时。这是为了每隔一定的时间给轿厢104通一次风而进行的计时。在步骤S303,轿厢104前往下一个目的层站。即轿厢104基于来自层站的召唤信号或者来自轿厢内的选层信号,移动到下一个目的层站。在步骤S304,判断计时器的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1。T1是计划进行通风的间隔时间。例如,如果希望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通风,就将T1设为2小时。如果计时器的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时间T1,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05。
在步骤S305,轿厢104以通常的方式打开轿厢门202,使乘客上下电梯,然后关闭轿厢门202。接下来控制流程返回步骤S303,轿厢移动到下一个目的层站。而在步骤S304,如果计时器的时间达到或超过了规定时间T1,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06。
在步骤S306,轿厢104打开轿厢门202的同时打开通风窗206的窗扇208。这样,轿厢外的空气能够通过轿厢门202进入轿厢104,而轿厢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通风窗206流出轿厢104,使轿厢内形成穿堂风,可以在乘客上下电梯的短暂的开门时间内,引入大量的新鲜空气,放出大量的浑浊空气,大幅度提高轿厢通风换气的效率和效果。
在步骤S308,乘客上下电梯完毕后,控制装置114输出关闭轿厢门的指令。在步骤S310,控制装置114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轿厢门202是否关闭完了。如果控制装置114还没有收到(在本说明书中也称“检测到”)轿厢门关闭完了的信号,则将继续等待轿厢门关闭。如果检测到轿厢门关闭完了的信号,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12。步骤S308和S310可以统称为“关闭轿厢门”的步骤。
在步骤S312,控制装置114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检测通风窗206是否有“闭故障”。所谓“闭故障”是指:控制装置114还没有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而通风窗206却处于关闭的状态。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通风窗的故障,主要是指通风窗(窗扇)的驱动机构的故障。由于本控制流程在S312之前控制装置114还没有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所以如果控制装置114收到通风窗206处于关闭状态的信号,就判断发生了“闭故障”,即检测到通风窗206有“闭故障”,这时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50。
通风窗206发生了“闭故障”,本发明的利用穿堂风的控制方法就无法顺利实施。所以,在步骤S350,控制装置114输出打开轿厢门的指令,并在步骤S352检测轿厢门202是否打开完了。如果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到轿厢门202打开完了,便在步骤S354停止轿厢104的运行,等待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由于轿厢门202被打开,所以乘客可以走出轿厢,避免被困在轿厢内。但是,步骤S312不是必需的,只是一个优选步骤。
如果在步骤S312没有检测到“闭故障”,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14。在步骤S314,控制装置114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在步骤S316,控制装置114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检测通风窗206是否关闭。如果控制装置114没有收到通风窗206关闭的信号,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30。如果控制装置114收到了通风窗206关闭的信号,说明通风窗206的工作正常,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18。步骤S314和S316可以统称为“关闭通风窗步骤”。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在轿厢内形成穿堂风。这虽然提高了轿厢通风换气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却给通风窗的驱动机构增加了负担。当关闭通风窗时,驱动机构需要克服穿堂风的风压。电梯的井道是一个细长的纵向通道。尤其是高层建筑内的电梯井道,其高度长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如同一个大烟囱,所以井道内会产生烟囱效应。即由于井道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在低楼层的出入口吸入大量的冷空气,在井道内形成一个上升的气流。这种烟囱效应加大了轿厢内的穿堂风。
通风窗的驱动机构克服穿堂风关闭通风窗时所需要付出的力,是没有穿堂风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如果要从机械上克服穿堂风,通风窗需要使用大功率的驱动机构。这不仅加大了驱动机构的尺寸和重量,而且提高了电梯的成本。但是,由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采用了先关闭轿厢门然后关闭通风窗的顺序,所以可以减弱或切断穿堂风,减小或消除穿堂风给通风窗的驱动机构带来的负担。因此,不需要加大驱动机构的功率。
在步骤S318,控制装置114输出控制气压指令。气压控制装置204基于该指令控制轿厢104内部的气压。流程到达本步骤,说明通风窗206没有故障、工作正常。所以,启动气压控制装置204,对轿厢104内的气压进行控制。
在步骤S320,控制装置114确认轿厢的运行是否有速度限制。如果在下述的步骤S342对轿厢的运行实施了速度限制,则这种速度限制已经不需要,所以在步骤S324解除这种速度限制。如果没有实施速度限制,则直接进入步骤S322,将计时器清零。到此为止完成了一次为轿厢104通风换气的控制。然后,控制流程将返回步骤S302,开始下一次通风换气的控制。
如上所述,如果在步骤S316控制装置114没有收到通风窗206关闭的信号,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30。在步骤S330,判断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2。T2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定为3秒。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后,在T2时间内流程重复S316和S330步骤。当时间超过T2时,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32。在步骤S332,计数器累计错误次数。所谓“错误次数”是指在步骤S314控制装置114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后,在步骤S330确认到通风窗206在规定时间T2内没有关闭的“错误”的发生次数,在此用“C”表示。控制流程第1次从S314到达S332,则错误次数为1(即C=1)。在步骤S332,累计错误次数的同时,撤销关闭通风窗的指令。
在步骤S334,判断错误次数C是否达到规定次数Cs。Cs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定为4次。如果错误次数C小于规定次数Cs(即C<Cs),控制流程返回到步骤S314,控制装置114重新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如果流程再次从S314到达S332,累计的错误次数C将增加1,例如C从1变成2。然后,流程再次进入步骤S334,重复从S314到S334的循环。当累计的错误次数C达到规定次数Cs(即C=Cs)时,流程进入步骤S336。
在步骤S336,判断轿厢所在的楼层是否是高楼层。通常,建筑物的低楼层受井道的烟囱效应的影响大,而高楼层受烟囱效应的影响小。所以,即使采用了先关闭轿厢门然后关闭通风窗的控制方法,根据轿厢的结构,在低楼层也可能出现关闭通风窗困难的情况。步骤S336到S344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设置。在本说明书中,将井道的烟囱效应可能影响通风窗206关闭的楼层称为“低楼层”,而将井道的烟囱效应不会影响通风窗206关闭的楼层称为“高楼层”。例如,1个具有30层的建筑物,如果1到5层受烟囱效应的影响大,可能出现关闭通风窗困难的情况,而6到30层不会因烟囱效应影响关闭通风窗,则1到5层为“低楼层”,6到30层为“高楼层”。如果只有开设有建筑物出入口的1层会受烟囱效应的影响,而出现关闭通风窗困难的情况,则将1层称为“低楼层”,将2到30层称为“高楼层”。换言之,“高楼层”和“低楼层”的划分要根据每个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步骤S336,如果轿厢104不是停在高楼层,而是停在低楼层,即在低楼层检测到通风窗206没有关闭,则这时通风窗206没有关闭的现象,可能起因于烟囱效应带来的较大的穿堂风。所以,这时不是马上判定通风窗206发生故障,而是进入步骤S338。在步骤S338,将在S332累计错误次数的计数器清零。
在步骤S342,限制轿厢104的升降速度,并停止对轿厢104内部的气压控制。由于通风窗206没有关闭,控制轿厢104内部气压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停止气压控制可以节省能源。另外,由于通风窗206没有关,按照通常的速度(高速)行驶可能使乘客感到不舒适,限制轿厢的速度是为了减小这种副作用。
在步骤S344,控制轿厢前往下一个目的层站。换言之,电梯在限制轿厢速度和停止轿厢气压控制的状态下继续运行,并将控制流程返回到步骤S306。这是因为尽管通风窗206没有关闭,可能带来轿厢内气压的变化,但是不会造成缺氧等严重后果,所以在限制轿厢速度的状态下继续运行。在轿厢104到达其他楼层时,控制流程重复执行S306到S316的步骤。在S314和S316可以重新执行关闭通风窗步骤。这时,如果能够顺利关闭通风窗206,则通过S318到S322的步骤,可以将电梯回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因通风窗206没有关闭而停止电梯100的运行,从而保持电梯的运行效率。
另外,在步骤S336,如果轿厢104是停在高楼层,即在高楼层检测到通风窗206没有关闭,则在步骤S340判定通风窗206发生“开故障”。所谓“开故障”是指:尽管控制装置114输出了关闭通风窗的指令,但是通风窗206没有关闭,而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时,向管理电梯的装置或设备输出故障警告信号。然后进入步骤S342。在后续的流程中,电梯在限制轿厢速度和停止轿厢气压控制的状态下一边保持运行一边等待维修。这样,可以减少因通风窗206发生“开故障”而停止电梯100运行的时间。大幅度降低了“开故障”对电梯运行效率的影响。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有所有上述组成部分的实施例中。另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技术特征置换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还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组成追加到其他的实施例中。此外,对每个实施例的组成的局部,可以用其他技术特征进行追加、置换,或者将其删除。

Claims (6)

1.一种电梯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梯的轿厢具有通风窗,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轿厢门的同时打开通风窗;
关闭所述轿厢门;
检测到所述轿厢门关闭后,关闭所述通风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闭通风窗步骤包括:输出关闭通风窗的指令;检测所述通风窗是否关闭,
当在低楼层检测到所述通风窗没有关闭,则限制轿厢的升降速度,在所述轿厢到达其他楼层时重新执行所述关闭通风窗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在高楼层检测到所述通风窗没有关闭,则判定所述通风窗发生“开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关闭通风窗步骤之前,
具有:检测所述通风窗是否有“闭故障”的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通风窗有“闭故障”,则打开所述轿厢门后停止所述轿厢运行。
5.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轿厢上具有通风窗的电梯,
其特征在于:
能够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控制电梯。
6.一种电梯,所述电梯的轿厢具有通风窗,
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
CN201611233407.4A 2016-12-28 2016-12-28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Active CN108249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3407.4A CN108249266B (zh) 2016-12-28 2016-12-28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3407.4A CN108249266B (zh) 2016-12-28 2016-12-28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9266A true CN108249266A (zh) 2018-07-06
CN108249266B CN108249266B (zh) 2020-03-27

Family

ID=6272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3407.4A Active CN108249266B (zh) 2016-12-28 2016-12-28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92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3391A (zh) * 2019-12-23 2020-04-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新型抗烟囱效应智能感应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393397A (zh) * 2020-11-16 2021-02-23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通风控制系统
CN113911878A (zh) * 2021-10-28 2022-01-1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通风智能监测控制方法及电梯轿厢通风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7060A (ja) * 1994-03-09 1995-09-2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換気制御装置
CN1845871A (zh) * 2004-06-29 2006-10-1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JP2010120719A (ja) * 2008-11-18 201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1767741A (zh) * 2008-12-26 2010-07-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JP2012218906A (ja) * 2011-04-11 2012-11-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229572A (zh) * 2013-06-20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7060A (ja) * 1994-03-09 1995-09-2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換気制御装置
CN1845871A (zh) * 2004-06-29 2006-10-1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JP2010120719A (ja) * 2008-11-18 201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1767741A (zh) * 2008-12-26 2010-07-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JP2012218906A (ja) * 2011-04-11 2012-11-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229572A (zh) * 2013-06-20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3391A (zh) * 2019-12-23 2020-04-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新型抗烟囱效应智能感应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963391B (zh) * 2019-12-23 2023-12-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新型抗烟囱效应智能感应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393397A (zh) * 2020-11-16 2021-02-23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通风控制系统
CN112393397B (zh) * 2020-11-16 2021-11-30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通风控制系统
CN113911878A (zh) * 2021-10-28 2022-01-1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通风智能监测控制方法及电梯轿厢通风系统
CN113911878B (zh) * 2021-10-28 2023-11-2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通风智能监测控制方法及电梯轿厢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9266B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9572B (zh) 电梯
CN105129559B (zh) 电梯井道部件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8249266A (zh) 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US10569992B2 (en) Elevator apparatus
US10124986B2 (en)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for maximizing a number of floors serviced
CN108455396A (zh) 电梯安全系统和监控电梯系统的方法
CN103204419A (zh) 电子安全电梯
JP2017095281A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移動の制御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6208394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07250016A (zh) 用于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
WO2005121005A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4828661B (zh) 基于下强迫开关位置识别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073616B (zh) 电梯装置
JP2012171771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1061819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1016131A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14901580A (zh) 电梯的判定装置
CN105307965B (zh) 电梯装置
JP2011126609A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エレベータの点検方法
JP4737941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208948613U (zh) 一种电梯停电及意外故障智能救援装置
CN106672723B (zh) 电梯制动器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4628271B (zh) 一种石灰双膛窑高效上料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11878A (zh) 电梯轿厢通风智能监测控制方法及电梯轿厢通风系统
CN1989059A (zh) 电梯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