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8212B - 液体转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转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8212B
CN108248212B CN201711363819.4A CN201711363819A CN108248212B CN 108248212 B CN108248212 B CN 108248212B CN 201711363819 A CN201711363819 A CN 201711363819A CN 108248212 B CN108248212 B CN 108248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nilox
cylinder
gear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38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8212A (zh
Inventor
户边研司
下川博道
三好友哉
馆野将也
大波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912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0451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48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8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8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8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14Applications of messenger or other moving transfe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027Ink rail devices for inking ink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42Guards or covers, e.g. for preventing ingress or egress of foreign ma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26Construction of inking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01Devices for tripping and adjusting form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02Devices for tripping inking devices as a wh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 B41F31/32Lifting or adjus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24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转印装置,能容易地进行液体转印装置中的辊的更换。所述液体转印装置包括:辊(14),将供给而来的液体转印于橡皮滚筒(13);辊保持装置(31),将多个所述辊(14)保持成离合自如,并且利用旋转动作使多个所述辊(14)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辊(14)移动到与所述橡皮滚筒(13)相对的预定位置;以及离合单元(35),使由所述辊保持装置(31)保持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辊(14)相对于所述橡皮滚筒(13)离合。

Description

液体转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的液体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向被印刷介质(薄片体或卷筒纸)转印液体(例如清漆等涂布液)的液体转印装置具备:输送被印刷介质的压印滚筒;与所述压印滚筒对接的涂布滚筒(橡皮滚筒);以及与所述涂布滚筒对接的网纹辊(雕刻辊)。由液体供给装置(腔室装置)供给到网纹辊的液体借助涂布滚筒转印于压印滚筒上的被印刷介质。
利用液体转印装置向被印刷介质转印液体时,根据被印刷介质的印刷内容区分使用各种网纹辊。上述各种网纹辊的表面上形成的雕刻的网孔形状和网孔容积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印刷装置中改变印刷内容时,对应于其印刷内容,有时会需要在液体转印装置中变更(更换)网纹辊。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这种液体转印装置中更换网纹辊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311931号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滚筒(印版滚筒或橡皮滚筒)的上部设置有能保持四个丝网辊的旋转式库,通过旋转所述旋转式库,将使用的丝网辊移动到规定位置,作业者利用吊车将位于规定位置的丝网辊移动到与滚筒接触的主动位置(印刷位置)。
可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作业者必须在印刷机中的狭窄的单元之间使用吊车进行辊的更换作业(移动到印刷位置的作业)。在这种狭窄的单元之间使用吊车进行辊的更换作业的作业性差且需要耗费时间。
此外,由于作业者在狭窄的单元之间利用吊车移动(输送)辊,因此存在所述辊与其周边构件接触的危险。而且,因这种辊与周边构件的接触会损伤辊或周边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容易地进行液体转印装置中的辊的更换。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包括:辊,将供给而来的液体转印于橡皮滚筒;辊保持装置,将多个所述辊保持成离合自如,并且利用旋转动作使多个所述辊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辊移动到与所述橡皮滚筒相对的预定位置;离合单元,使保持于所述辊保持装置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辊相对于所述橡皮滚筒离合;以及位置固定单元,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将保持于所述辊保持装置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辊的位置固定,所述液体转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固定单元包括:定位辊,固定于所述辊保持装置;辊卡合构件,能够与所述定位辊卡合;定位缸,使所述辊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定位辊接近分离;以及引导辊,在所述定位缸伸缩动作时引导所述辊卡合构件,其中,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的所述定位缸固定于辅助框架,所述辅助框架借助销构件结合于框架。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在第一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辊相对于所述辊保持装置的位置。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三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位置固定单元,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将保持于所述辊保持装置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辊的位置固定。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四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在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印刷压力调整单元,所述印刷压力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辊和所述橡皮滚筒的印刷压力。
按照第一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作业者不必在印刷机中的狭窄的单元之间使用吊车进行辊的更换作业(移动到印刷位置的作业),可以容易地进行液体转印装置中的辊的更换。因此,不存在辊与其周边构件接触从而损伤辊或周边构件的危险。
按照第二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可以利用辊保持装置的旋转动作将所述辊保持装置所保持的辊移动到任意的位置(相位)。
按照第三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可以始终在相同位置使辊相对于橡皮滚筒离合。
按照第四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可以调整转印的液体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中的II-II向视断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库旋转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库旋转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中的IV向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库定位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库定位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5中的VI向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辊离合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辊离合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中的VIII向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辊旋转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模块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追加设置自动清洗装置的示例的说明图(相当于图1)。
图12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辊更换自动化的示例的模块图。
图13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的辊更换自动化的示例的模块图。
图14A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追加设置防止飞散装置的示例的说明图(相当于图5)。
图14B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追加设置防止飞散装置的示例的说明图(图14A中的B向视图)。
图14C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转印装置追加设置防止飞散装置的示例的说明图(图14A中的C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涂布装置(液体转印装置)
11 壳体
12 压印滚筒
13 涂布滚筒(橡皮滚筒)
14 网纹辊(雕刻滚筒、辊)
15 腔室装置(液体供给装置)
16 网纹辊更换装置
17 框架
17a 轴承孔
18 控制装置
19 辊选定开关(辊选定装置)
21 滚筒部
22 旋转轴部
23 安装部(定位单元)
24 销孔(定位单元)
25 定位销(定位单元)
26 固定螺栓(定位单元)
31 辊库(辊保持装置)
32 库旋转装置
33 库旋转检测装置
34 库定位装置(位置固定单元)
35 辊离合装置(离合单元、印刷压力调整单元)
36 辊旋转装置
41a、41b 旋转轴部
42 侧板部
43 安装槽(定位单元)
44 连接部
45 销孔(定位单元)
51 库旋转齿轮
52 第一连接齿轮
53 连接轴
54 第二连接齿轮
55 电机旋转齿轮
56 电机旋转轴
57 库旋转电机
58 辅助框架
61 第一连接齿轮
62 第二连接齿轮
63 编码器
64 辅助框架
71 定位辊
71a 辊构件
71b 辊保持构件
71c 主体部
71d 螺纹构件
72 辊卡合构件
72a 卡合部
72b 侧面(引导面)
73 定位缸
74 引导辊
74a 辊构件
74b 辊保持构件
74c 主体部
74d 螺纹构件
75 销构件
76 辅助框架
76a 销孔
76b 插通孔
77 轴承
81 偏心轴承
81a 固定部
81b 偏心部
81c 旋转部
82 第一连接构件
83 第二连接构件
84 离合电机
84a 离合杆
85 销构件
86 销构件
87 辅助框架
88-1、88-2 编码器
91 辊齿轮
92 辊旋转齿轮
93 辊旋转齿轮轴
94 辊联动旋转机构
95 辊独立旋转机构
101 辊联动旋转齿轮
101a 离合器机构
102 第一联动齿轮
103 第二联动齿轮
104 第三联动齿轮
105 压印滚筒驱动齿轮
111 辊独立旋转齿轮
112 第一连接齿轮
112a 离合器机构
113 连接轴
114 第二连接齿轮
115 电机旋转齿轮
116 电机旋转轴
117 辊独立旋转电机
118 辅助框架
119 辅助框架
121 腔室
122 保持杆
123 销构件
124 安装板
125 腔室检测装置
131 开口部
132 开关门
133 开口部
134 开关门
135 开口部
136 开关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实施例。另外,以下的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用于印刷机的涂布装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例的涂布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涂布装置(液体转印装置)1设置有作为其外壳的壳体11,在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能保持薄片体的(具有未图示的薄片体保持装置的)压印滚筒12;与所述压印滚筒12对接的涂布滚筒(橡皮滚筒)13;位于所述涂布滚筒13的铅直方向上侧(图1中的上侧)并与所述涂布滚筒13对接的网纹辊(雕刻滚筒、辊)14。在此,压印滚筒12通过对未图示的薄片体供给装置(或印刷装置等)供给而来的薄片体进行保持并被旋转驱动,从而输送所述薄片体。
此外,涂布装置1设置有能朝向与涂布滚筒13对接的网纹辊14供给液体(例如清漆等涂布液)的腔室装置(液体供给装置)15。在涂布装置1中,在压印滚筒12上输送薄片体时,由腔室装置15供给到网纹辊14的涂布液借助涂布滚筒13转印(涂布)到所述薄片体的表面。
此外,涂布装置1设置有网纹辊更换装置16,所述网纹辊更换装置16保持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网纹辊14,而且使上述多个网纹辊14中的一个网纹辊14移动到与涂布滚筒13相对的预定位置(转印动作位置),并使所述网纹辊14能相对于涂布滚筒13离合(能移动到接触位置和脱离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网纹辊14大致包括:滚筒部21,表面形成有由预定的网孔形状和网孔容积构成的雕刻;旋转轴部22,作为滚筒部21的旋转中心;以及安装部23,设置在旋转轴部22的轴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两侧。
另外,向压印滚筒12上的薄片体转印涂布液的(与涂布滚筒13对接的)网纹辊14是保持于网纹辊更换装置16的多个网纹辊14中的一个网纹辊14,并且是在转印动作位置(图1中的下侧的位置)从脱离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的网纹辊14。
如图1和图2所示,网纹辊更换装置16设置有辊库(辊保持装置)31,所述辊库31将多个网纹辊14分别保持成能够离合。
辊库31大致包括:旋转轴部41a、41b,贯穿涂布装置1的框架17,并且能旋转地支撑于所述框架17;两个侧板部42,从旋转轴部41a、41b的轴向内侧朝向径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延伸;多个安装槽43,形成于侧板部42并面朝径向外侧开口;以及连接部44,设置在沿周向相邻的安装槽43之间,连接两个侧板部42。
安装槽43形成为能与网纹辊14的安装部23卡合,安装部23和安装槽43分别形成有定位用的销孔24、45。因此,在网纹辊14的轴向两侧的安装部23与辊库31的安装槽43卡合的状态下,网纹辊14利用定位销25相对于辊库31定位,并且利用固定螺栓26固定于辊库31。
此外,围绕辊库31的旋转轴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以90°间隔设置有四个)安装槽43。即,多个网纹辊14围绕辊库31的旋转轴配置在不同的相位,分别被支撑成能围绕与辊库31的旋转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
此外,如图2至图4所示,网纹辊更换装置16设置有库旋转装置32,所述库旋转装置32驱动辊库31围绕旋转轴旋转。
库旋转装置32大致包括:库旋转齿轮(平齿轮)51,安装于辊库31的轴向一侧(图2和图3中的左侧)的旋转轴部41a;第一连接齿轮(平齿轮)52,与所述库旋转齿轮51啮合;第二连接齿轮(蜗轮)54,借助连接轴53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52同轴旋转;电机旋转齿轮(蜗轮)55,与所述第二连接齿轮54啮合;以及库旋转电机57,借助电机旋转轴56与所述电机旋转齿轮55连接。另外,连接轴53能旋转地支撑于辅助框架58,辅助框架58固定于框架17,库旋转电机57固定于辅助框架58。
利用上述结构,在库旋转装置32中,当旋转驱动库旋转电机57时,借助电机旋转齿轮55、第二连接齿轮54和第一连接齿轮52,驱动辊库31与库旋转齿轮51一起旋转。如此,通过由库旋转装置32驱动辊库31旋转,可以使网纹辊14围绕辊库31的旋转轴旋转移动。
在此,如图1所示,网纹辊14利用辊库31的旋转驱动,例如移动到用于借助涂布滚筒13向压印滚筒12上的薄片体转印液体的转印动作位置(铅直方向下侧的位置,并且是图1中的下侧的位置)、将保持于辊库31的网纹辊14替换为其他网纹辊的替换位置(铅直方向上侧的位置,并且是图1中的上侧的位置)、或者用于清洗网纹辊14的辊清洗位置(转印动作位置与替换位置之间的一侧的位置,并且是图1中的左侧的位置)。
此外,如图2至图4所示,网纹辊更换装置16设置有用于检测辊库31的旋转动作(旋转相位)的库旋转检测装置33。
库旋转检测装置33大致包括:第一连接齿轮(平齿轮)61,设置于辊库31的轴向一侧的旋转轴部41a;第二连接齿轮(平齿轮)62,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61啮合;以及编码器63,与所述第二连接齿轮62连接。另外,编码器63固定于辅助框架64,辅助框架64固定于框架17。
利用上述结构,由库旋转装置32驱动第一连接齿轮61与辊库31一起旋转时,驱动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61啮合的第二连接齿轮62旋转,由编码器63检测出所述第二连接齿轮62的旋转动作(旋转相位)。
此外,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网纹辊更换装置16设置有库定位装置34,所述库定位装置34将保持于辊库31的一个(预定的)网纹辊14定位于转印动作位置。
库定位装置34大致包括:定位辊71,固定于辊库31;辊卡合构件72,能与所述定位辊71卡合;以及定位缸73,使所述辊卡合构件72能相对于定位辊71接近分离。
在此,在辊库3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与网纹辊14相同数量的四个)定位辊71,库定位装置34能分别单独地调整保持于辊库31的多个网纹辊14的位置(转印动作位置)。
具体而言,在图6中,位于右上方的定位辊71-1与位于下方的网纹辊14-1对应,位于左上方的定位辊71-2与位于右方的网纹辊14-2对应,位于左下方的定位辊71-3与位于上方的网纹辊14-3对应,位于右下方的定位辊71-4与位于左方的网纹辊14-4对应。
如果定位缸73伸长,则设置在所述定位缸73的顶端部的辊卡合构件72与定位辊71(71-1)卡合。利用定位辊71(71-1)与辊卡合构件72的卡合,限制了定位辊71(71-1)围绕辊库31的旋转轴的(周向的)移动,辊库31的旋转动作被限制在预定的旋转相位。即,在辊库31中,与所述定位辊71(71-1)对应的网纹辊14(14-1)被定位(固定)在转印动作位置。
另外,如果保持于辊库31的网纹辊14(14-1)被定位在转印动作位置,则保持在所述辊库31中的相反侧(图1中的上侧)的网纹辊14(14-3)被定位在替换位置,并且保持在上述网纹辊之间(图1中的左侧)的网纹辊14(14-4)被定位在清洗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定位缸73收缩,则解除了设置在所述定位缸73的顶端部的辊卡合构件72与定位辊71的卡合。通过解除定位辊71与辊卡合构件72的卡合,从而解除了对辊库31的旋转动作的限制,保持于辊库31的网纹辊14能够旋转。
库定位装置34中的多个定位辊71(71-1、71-2、71-3、71-4)的结构全部相同。定位辊71大致包括:辊构件71a,与辊卡合构件72卡合(与辊卡合构件72上形成的楔状槽亦即卡合部72a抵接);圆盘形状的辊保持构件71b,将所述辊构件71a保持成能够旋转;以及主体部71c,将所述辊保持构件71b保持成能够旋转。在此,辊构件71a的旋转轴与辊保持构件71b的旋转轴错开,即,辊构件71a和辊保持构件71b在偏心的状态下设置于主体部71c。
辊保持构件71b由螺纹构件71d以拼合拧紧的方式固定于主体部71c,通过松开螺纹构件71d使辊保持构件71b旋转,从而使辊构件71a相对于主体部71c朝向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移动。即,利用定位辊71的偏心机构,可以调整利用定位辊71(辊构件71a)与辊卡合构件72的卡合(抵接)而被限制旋转动作的辊库31的旋转相位,即,可以调整保持于所述辊库31的网纹辊14的位置(转印动作位置)。
即,库定位装置34可以对多个定位辊71(71-1、71-2、71-3、71-4)分别单独调整,通过调整这些定位辊71(71-1、71-2、71-3、71-4),可以分别单独调整各自对应的网纹辊14(14-1、14-2、14-3、14-4)的转印动作位置。
此外,库定位装置34设置有在定位缸73伸缩动作(伸长或收缩)时引导辊卡合构件72的引导辊74。引导辊74大致包括:辊构件74a,与辊卡合构件72的侧面(引导面)72b抵接;辊保持构件74b,将所述辊构件74a保持成能够旋转;以及主体部74c,将所述辊保持构件74b保持成能够旋转。在此,辊构件74a的旋转轴与辊保持构件74b的旋转轴错开,即,辊构件74a和辊保持构件74b在偏心的状态下设置于主体部74c。
辊保持构件74b由螺纹构件74d以拼合拧紧的方式固定于主体部74c,通过松开螺纹构件74d使辊保持构件74b旋转,从而使辊构件74a相对于主体部74c朝向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移动。即,利用引导辊74的偏心机构,可以与定位辊71(辊构件71a)的位置对应,来调整利用引导辊74(辊构件74a)与辊卡合构件72(侧面72b)的抵接而被引导的辊卡合构件72(卡合部72a)的位置。因此,通过调整辊卡合构件72的位置,从而改变了全部的定位辊71(71-1、71-2、71-3、71-4)的卡合位置,所以能够一次调整全部的网纹辊14(14-1、14-2、14-3、14-4)的转印动作位置。
在此,定位缸73和引导辊74固定于辅助框架76,辅助框架76借助销构件75结合于框架17。销构件75固定于框架17,并且插通辅助框架76上形成的销孔76a。销孔76a是在铅直方向(图6中的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辅助框架76被支撑成相对于框架17仅能在销孔76a的延伸设置方向(铅直方向)移动。另外,辊库31的旋转轴部41a、41b借助轴承77支撑于辅助框架76上形成的插通孔76b,辊库31的旋转动作不会传递到辅助框架76。
此外,如图2、图7和图8所示,网纹辊更换装置16设置有辊离合装置35,所述辊离合装置35使定位在与涂布滚筒13相对的预定位置的网纹辊14相对于所述涂布滚筒13接近分离(离合)。
辊离合装置35大致包括:偏心轴承81,将辊库31的旋转轴部41a、41b支撑成能够旋转;第一连接构件82,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偏心轴承81;第二连接构件83,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82的另一端部;以及离合电机84,借助离合杆84a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83的另一端部。
在此,偏心轴承81大致包括:固定部81a,固定于框架17上形成的轴承孔17a;偏心部81b,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固定部81a;以及旋转部81c,以偏心方式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偏心部81b。第一连接构件82与偏心轴承81的偏心部81b连接。此外,第二连接构件83借助销构件85结合于框架17,并以销构件85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摆动)。另外,离合电机84固定于辅助框架87,被支撑成能相对于框架17旋转,所述辅助框架87借助销构件86结合于框架17。此外,离合杆84a利用离合电机84的驱动而在轴向移动(伸缩动作)。
因此,在辊离合装置35中,如果利用离合电机84的驱动而使离合杆84a在轴向移动(伸长动作或收缩动作),则第二连接构件83以销构件85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摆动),第一连接构件82沿着大致轴向移动(往返运动),偏心轴承81的偏心部81b相对于固定部81a旋转。即,利用偏心轴承81的偏心机构,辊库31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移动,使保持于所述辊库31的网纹辊14相对于涂布滚筒13接近分离。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利用离合电机84使离合杆84a向轴向一侧移动(伸长)并位于第一预定位置(第一预定长度,即成为辊接触位置长度),则利用偏心轴承81的偏心机构,成为转印动作位置处的网纹辊14处在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此外,如果利用离合电机84使离合杆84a向轴向另一侧移动(收缩)并处在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不同的第二预定位置(比所述第一预定长度短的第二预定长度,即成为辊脱离位置长度),则利用偏心轴承81的偏心机构,成为转印动作位置处的网纹辊14处在脱离涂布滚筒13的脱离位置。而且,通过利用离合电机84使离合杆84a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附近沿着轴向移动(在所述第一预定长度附近伸缩动作),能利用偏心轴承81的偏心机构调整所述接触位置,即调整涂布滚筒13与网纹辊14的印刷压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辊库31的旋转轴部41a、41b分别连接的离合电机84能各自独立驱动。具体而言,在图7中,与辊库31的轴向一侧的旋转轴部41a连接的一方的离合电机84-1,以及与辊库31的轴向另一侧的旋转轴部41b连接的另一方的离合电机84-2,被以彼此相同的相位或不同的相位驱动。
即,辊离合装置35通过分别以相同的相位驱动离合电机84(84-1、84-2),从而可以使网纹辊14相对于涂布滚筒13平行移动,通过分别以不同的相位驱动离合电机84(84-1、84-2),从而可以使网纹辊14相对于涂布滚筒13倾斜。
通过如此使网纹辊14在相对于涂布滚筒13倾斜的状态下与所述涂布滚筒13对接,由于可以在轴向上对涂布滚筒13与网纹辊14的印刷压力设置差异,所以能够对薄片体实施液体(例如清漆等涂布液)的厚度在轴向上发生变化的涂布。
此外,辊离合装置35设置有与离合电机84(一方的离合电机84-1和另一方的离合电机84-2)连接的编码器88-1、88-2,由上述的编码器88-1、88-2检测离合电机84(一方的离合电机84-1和另一方的离合电机84-2)的旋转相位(即,离合杆84a的移动量,并且是涂布滚筒13与网纹辊14的印刷压力的程度)。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借助轴承77与辊库31连接的辅助框架76被支撑成能相对于框架17在铅直方向移动,所以利用辊离合装置35的动作,与辊库31一起向相同方向(垂直于轴向的方向,并且为铅直方向)移动。因此,固定于辅助框架76的定位缸73和引导辊74利用辊离合装置35的动作,与辊库31和网纹辊14一起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移动。
此外,如图2和图9所示,网纹辊更换装置16设置有辊旋转装置36,所述辊旋转装置36驱动辊库31所保持的网纹辊14旋转。
辊旋转装置36设置有:多个辊齿轮91,分别设置在保持于辊库31的多个网纹辊14的轴向另一侧(图2和图9中的右侧);以及辊旋转齿轮92,与上述多个辊齿轮91啮合。辊旋转齿轮92设置有从其旋转中心朝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辊旋转齿轮轴93,所述辊旋转齿轮轴93被支撑成能在辊库31的轴向另一侧的旋转轴部41b内在相同轴心上旋转。
辊旋转齿轮轴93的轴向另一端侧设置有:辊联动旋转机构94,驱动所述辊旋转齿轮轴93与压印滚筒12联动地旋转;以及辊独立旋转机构95,驱动所述辊旋转齿轮轴93与压印滚筒12独立地旋转,辊旋转齿轮轴93由辊联动旋转机构94或辊独立旋转机构95驱动而旋转。
辊联动旋转机构94大致包括:辊联动旋转齿轮101,安装在辊旋转齿轮轴93的轴向另一端侧;第一联动齿轮102,与所述辊联动旋转齿轮101啮合;第二联动齿轮103,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102啮合;第三联动齿轮104,与所述第二联动齿轮103啮合;以及压印滚筒驱动齿轮105,驱动压印滚筒12,并与所述第三联动齿轮104啮合。
在此,第一联动齿轮102、第二联动齿轮103和第三联动齿轮104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框架17,压印滚筒驱动齿轮105固定于压印滚筒12并与所述压印滚筒12一起被旋转驱动。此外,辊联动旋转齿轮101设置有由单向离合器机构构成的离合器机构101a,压印滚筒12的旋转动作向辊旋转齿轮轴93传递。
在辊联动旋转机构94中,如果压印滚筒12即压印滚筒驱动齿轮105被旋转驱动,则辊联动旋转齿轮101借助第三联动齿轮104、第二联动齿轮103和第一联动齿轮102而被旋转驱动,如果辊旋转齿轮轴93与所述辊联动旋转齿轮101一起被旋转驱动,则多个网纹辊14借助辊旋转齿轮92和辊齿轮91而被旋转驱动。
辊独立旋转机构95大致包括:辊独立旋转齿轮(平齿轮)111,安装在辊旋转齿轮轴93的轴向另一端侧;第一连接齿轮(平齿轮)112,与所述辊独立旋转齿轮111啮合;第二连接齿轮(平齿轮)114,借助连接轴113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112同轴旋转;电机旋转齿轮(平齿轮)115,与所述第二连接齿轮114啮合;以及辊独立旋转电机117,借助电机旋转轴116连接于所述电机旋转齿轮115。
另外,连接轴113枢轴支承于辅助框架118,所述辅助框架118固定于框架17,并且辊独立旋转电机117固定于辅助框架119,所述辅助框架119固定于框架17。在此,第一连接齿轮112设置有由单向离合器机构构成的离合器机构112a,辊独立旋转电机117的旋转动作借助辊独立旋转齿轮111向辊旋转齿轮轴93传递。
在辊独立旋转机构95中,如果驱动辊独立旋转电机117旋转,则辊独立旋转齿轮111借助电机旋转齿轮115、第二连接齿轮114和第一连接齿轮112而被旋转驱动,如果辊旋转齿轮轴93与所述辊独立旋转齿轮111一起被旋转驱动,则多个网纹辊14借助辊旋转齿轮92和辊齿轮91而被旋转驱动。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涂布装置1的腔室装置15大致包括:腔室121,收容涂布液并能将涂布液供给到网纹辊14;保持杆122,保持所述腔室121;销构件123,向所述保持杆122的轴向(图5中的左右方向)两侧突出;以及安装板124,固定于辅助框架76并将所述销构件123支撑成旋转自如。
利用保持杆122与销构件123一起相对于安装板124(辅助框架76)旋转的动作,使腔室121相对于转印动作位置处的网纹辊14接近分离。腔室121通过相对于网纹辊14接近分离,从而在接近网纹辊14并向所述网纹辊14供给涂布液的液体供给动作位置(参照图1中的实线),以及离开网纹辊14并容许辊库31的旋转驱动(网纹辊14的旋转移动)的退避位置(参照图1中的双点划线)之间移动。在此,腔室121和保持杆122例如利用电机或气缸等驱动源而旋转动作,或者利用作业者的手动操作而旋转动作。
此外,腔室装置15设置有腔室检测装置125,所述腔室检测装置125能检测出腔室装置15位于退避位置。如果腔室检测装置125检测出腔室装置15的存在,则判断所述腔室装置15位于退避位置,另一方面,如果腔室检测装置125未检测出腔室装置15的存在,则判断所述腔室装置15不处在退避位置而是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当然,也可以设置能检测腔室装置15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的第二腔室检测装置(未图示)。
如图1所示,涂布装置1的壳体11设置有向网纹辊更换装置16的上侧(铅直方向上侧,并且是图1中的上侧)开口的开口部131,所述开口部131设置有朝向壳体11的外侧(铅直方向上侧,并且是图1中的上侧)开门的开关门132。
开口部131用于替换辊库31所保持的网纹辊14。作业者通过打开开关门132,可以使用吊车将位于替换位置的网纹辊14从开口部131向壳体11外搬出,并且可以使用吊车将其他网纹辊从开口部131向壳体11内搬入,并安装于网纹辊更换装置16(辊库31)。
另外,尽管由作业者使用未图示的吊车进行网纹辊更换装置16中的网纹辊14的替换作业,但是所述作业空间(壳体11(涂布装置1)的铅直方向上侧的空间)不在印刷机的狭窄的单元之间,作业者可以容易地进行作业。
此外,涂布装置1的壳体11设置有向网纹辊更换装置16的侧方侧(水平方向侧方侧,并且是图1中的右侧)开口的开口部133,所述开口部133设置有朝向壳体11的外侧(水平方向侧方侧,并且是图1中的右侧)开门的开关门134。
开口部133用于进行网纹辊更换装置16和腔室装置15的保养和检修等。作业者通过打开开关门134,可以从开口部133接近壳体11内的网纹辊更换装置16和腔室装置15来进行上述的保养和检修等。
此外,涂布装置1的壳体11设置有朝向网纹辊更换装置16的侧方侧(水平方向侧方侧,并且是图1中的左侧)开口的开口部135,所述开口部135设置有朝向壳体11的外侧(水平方向侧方侧,并且是图1中的左侧)开门的开关门136。
开口部135用于清洗辊库31所保持的网纹辊14。作业者通过打开开关门136,可以从开口部135接近位于清洗位置的网纹辊14,进行所述网纹辊14的清洗等。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这样由作业者从开口部135接近位于清洗位置的网纹辊14而进行所述网纹辊14的清洗。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具备自动清洗装置140,所述自动清洗装置140能相对于处在清洗位置(图11中的左侧)的网纹辊14接近分离,并且清洗所述网纹辊14。即使如此将自动清洗装置140配置在壳体11内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开口部135和开关门136,也可以容易地进行所述壳体11内的自动清洗装置140的保养和检修等。
如图10所示,涂布装置1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涂布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8。控制装置18分别与压印滚筒12(包含未图示的压印滚筒驱动装置)、涂布滚筒13(包含未图示的涂布滚筒驱动装置)以及腔室装置15电连接,此外,分别与网纹辊更换装置16的库旋转装置32、库旋转检测装置33、库定位装置34、辊离合装置35和辊旋转装置36电连接。
此外,涂布装置1设置有作业者所操作的辊选定开关19,作为用于选定进行涂布的(位于转印动作位置的)网纹辊14的辊选定装置(单元)。辊选定开关19与控制装置18电连接,控制装置18根据从辊选定开关19发送的信号,控制涂布装置1的辊更换动作。
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例的涂布装置的动作。
在涂布装置1中,压印滚筒12上保持的薄片体经过所述压印滚筒12与涂布滚筒13对接的对接位置时,由腔室装置15供给到网纹辊14的涂布液借助涂布滚筒13转印于所述薄片体的表面(参照图1)。
作业者操作辊选定开关19而选定的(与薄片体上实施的印刷内容对应的)预定的网纹辊14在转印动作位置处与涂布滚筒13对接(处在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并且腔室121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的(接近网纹辊14的)状态下,进行所述涂布装置1的转印动作。
接下来,在未图示的印刷装置中对薄片体实施的印刷内容改变时,根据需要而更换网纹辊14(涂布装置1的辊更换动作)。即,在涂布装置1中,根据辊选定开关19的检测结果,选定对应于印刷内容的预定的网纹辊14,并且进行更换以使所述选定的网纹辊14在转印动作位置处与涂布滚筒13对接。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这样具备辊选定开关19并且由作业者操作所述辊选定开关来选定用于涂布的网纹辊14,也可以将用于所述涂布的网纹辊14的选定自动化。
例如图12所示,作为能自动化的辊选定装置,可以具备将控制装置218和印刷装置219电连接的结构,以及存储对薄片体实施的印刷内容和针对实施了所述印刷内容的印刷的薄片体选定的网纹辊的结构(存储部218a)。在这种涂布装置201中,控制装置218根据从印刷装置219发送的印刷内容的信息(信号)和存储部218a中存储的信息,对网纹辊更换装置16进行动作控制。即,对实施了与以前同样的印刷内容的印刷的薄片体进行涂布时,选定存储部18a中存储的预定的网纹辊进行辊更换动作。
此外,例如图13所示,作为能自动化的辊选定装置,也可以具备能读取薄片体上实施的印刷内容(图案信息等)的印刷内容检测装置(摄像机)319。在这种涂布装置301中,控制装置318根据印刷内容检测装置319的检测结果,对网纹辊更换装置16进行动作控制。即,选定与印刷内容检测装置319检测出的薄片体的印刷内容(图案信息等)对应的适当的网纹辊进行辊更换动作。
以下具体说明涂布装置1的辊更换动作。
首先,辊离合装置35动作,使当前处于转印动作位置的网纹辊14从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向脱离涂布滚筒13的脱离位置移动(参照图2、图7和图8)。即,利用离合电机84的驱动使离合杆84a在轴向移动(收缩动作),第二连接构件83以销构件85为旋转中心向一侧旋转(图8中为左旋),并且第一连接构件82向大致轴向的一侧(图8中的大致上侧)移动,偏心轴承81的偏心部81b相对于固定部81a向一侧旋转(图8中为左旋)。利用所述偏心轴承81的偏心动作,辊库31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移动,使当前处于转印动作位置的网纹辊14从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向脱离涂布滚筒13的脱离位置移动。
接下来,腔室装置15动作,腔室121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参照图1和图10)。此时,由腔室检测装置125检测出腔室121位于退避位置(腔室121不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所述检测结果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8。另外,在设置有前述的第二腔室检测装置(未图示)时,由腔室检测装置125检测出腔室121位于退避位置,并且由未图示的第二腔室检测装置检测出腔室121不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
接下来,库定位装置34动作,辊库31即网纹辊14成为能旋转的状态(参照图1、图5和图6)。也就是说,定位缸73收缩,解除了辊卡合构件72与定位辊71的卡合,即解除了对辊库31的旋转动作的限制,辊库31成为能旋转的状态。
此时,控制装置18根据腔室检测装置125的检测结果,对库定位装置34(定位缸73)进行动作控制(参照图10)。即,由腔室检测装置125检测到腔室121确实位于退避位置时,使库定位装置34(定位缸73)动作。利用所述控制,可靠地避免辊库31被旋转驱动时的所述辊库31和网纹辊14与腔室装置15(腔室121)的干扰。
接下来,库旋转装置32动作,被选定的网纹辊14移动到转印动作位置(参照图1至图4)。即,库旋转电机57被旋转驱动,辊库31借助电机旋转齿轮55、第二连接齿轮54和第一连接齿轮52,与库旋转齿轮51一起被旋转驱动。
此时,控制装置18根据库旋转检测装置33的检测结果,对库旋转装置32(库旋转电机57)进行动作控制(参照图10)。由库旋转检测装置33(编码器63)检测出利用库旋转电机57而产生的辊库31的旋转动作,即检测出所述辊库31所保持的网纹辊14的相位(位置),所述检测结果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8。因此,在辊库31成为预定的相位时,控制装置18能够判断选定的网纹辊14位于转印动作位置,通过使辊库31的旋转停止在所述预定的相位,可以使选定的网纹辊14位于转印动作位置。
接下来,库定位装置34动作,辊库31即网纹辊14被定位(参照图1、图5和图6)。即,定位缸73伸长,辊卡合构件72与定位辊71卡合,定位辊71围绕辊库31的旋转轴的(周向的)移动、即辊库31的旋转动作被限制在预定的旋转相位(网纹辊14的位置被固定)。
接下来,腔室装置15动作,腔室121从退避位置向液体供给动作位置移动(参照图1和图10)。此时,由腔室检测装置125检测出腔室121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腔室121不位于退避位置),所述检测结果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8。另外,设置有前述的第二腔室检测装置(未图示)时,由腔室检测装置125检测出腔室121不位于退避位置,并且由未图示的第二腔室检测装置检测出腔室121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
接下来,辊离合装置35动作,选定的网纹辊14从脱离涂布滚筒13的脱离位置向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移动(参照图2、图7和图8)。即,利用离合电机84的驱动使离合杆84a在轴向移动(伸长动作),第二连接构件83以销构件85为旋转中心向另一侧旋转(图8中为右旋),并且第一连接构件82向大致轴向的另一侧移动(图8中的大致下侧),偏心轴承81的偏心部81b相对于固定部81a向另一侧旋转(图8中为右旋)。利用所述偏心轴承81的偏心动作,辊库31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移动,使选定的网纹辊14从脱离涂布滚筒13的脱离位置向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移动。
此时,控制装置18根据腔室检测装置125的检测结果,对辊离合装置35(离合电机84)进行动作控制(参照图10)。即,由腔室检测装置125检测出腔室121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腔室121不位于退避位置)时,使辊离合装置35(离合电机84)动作。利用所述控制,网纹辊14在由腔室装置15充分地供给涂布液的状态下,向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移动(与涂布滚筒13对接)。
此外,控制装置18根据编码器88-1、88-2的检测结果,对辊离合装置35(离合电机84-1、84-2)进行动作控制(参照图7和图10)。即,由于利用编码器88-1、88-2分别检测出离合电机84-1、84-2的旋转相位,所以控制装置18能准确地判断离合杆84a的移动量、即网纹辊14的位置(包含倾斜),可以精密地调整所述网纹辊14的接触位置和印刷压力。
如上所述,成为选定的网纹辊14在转印动作位置处与涂布滚筒13对接(位于接触涂布滚筒13的接触位置),并且腔室121位于液体供给动作位置(接近网纹辊14)的状态,涂布装置1的转印动作与印刷内容对应。
另外,在涂布装置1的转印动作中,由辊旋转装置36的辊联动旋转机构94驱动网纹辊14旋转,在涂布装置1的辊更换动作中,由辊旋转装置36的辊独立旋转机构95驱动网纹辊14旋转。
在涂布装置1的转印动作中,压印滚筒12(未图示的压印滚筒驱动装置)比辊独立旋转电机117更高速地被旋转驱动。因此,通过由辊联动旋转齿轮101的离合器机构101a借助辊联动旋转机构94传递压印滚筒12的旋转动作,从而网纹辊14被辊联动旋转机构94驱动成与压印滚筒12联动地旋转。此时,压印滚筒12的(由辊联动旋转机构94旋转驱动的网纹辊14的)旋转动作不会被第一连接齿轮112的离合器机构112a传递到辊独立旋转电机117。如此,通过在涂布装置1的转印动作中将网纹辊14与压印滚筒12联动地旋转驱动,可以容易地与未图示的印刷装置等进行相位对准。
另一方面,在涂布装置1的辊更换动作中,压印滚筒12被停止驱动。因此,网纹辊14被辊独立旋转机构95驱动成与压印滚筒12独立地旋转。此时,辊独立旋转电机117的(由辊独立旋转机构95旋转驱动的网纹辊14的)旋转动作不会被辊联动旋转齿轮101的离合器机构101a传递到压印滚筒12。如此,通过在涂布装置1的辊更换动作中将网纹辊14与压印滚筒12独立地旋转驱动,即使在未图示的印刷装置等的驱动临时停止的情况下,也可以驱动网纹辊14旋转,可以防止网纹辊14上的涂布液硬化。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这样具备由单向离合器机构构成的离合器机构101a、112a。例如,也可以利用控制装置18使辊联动旋转齿轮101的离合器机构101a和第一连接齿轮112的离合器机构112a动作,对利用辊联动旋转机构94而产生的网纹辊14的旋转动作或利用辊独立旋转机构95而产生的网纹辊14的旋转动作进行切换。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这样由辊联动旋转机构94或辊独立旋转机构95始终对保持于辊库31的全部网纹辊14进行旋转驱动。例如,也可以通过对多个网纹辊14的辊齿轮91分别设置离合器功能,使网纹辊更换装置16所保持的多个网纹辊14中的预定的(一个或多个)网纹辊14的旋转驱动临时停止。
按照所述结构,例如在涂布装置1的转印动作中,也可以通过停止位于清洗位置的网纹辊14的旋转驱动,从而容易地进行所述网纹辊14的清洗。此外,例如在涂布装置1的转印动作中,也可以通过停止位于替换位置的网纹辊14的旋转驱动,从而容易地进行后述的网纹辊14的替换。
接下来,当需要将保持于辊库31的网纹辊14替换为其他网纹辊时,进行网纹辊14的替换(涂布装置1的辊替换动作)。在此具体说明涂布装置1的辊替换动作。
首先,与上述的涂布装置1的辊更换动作同样,辊离合装置35、腔室装置15、库定位装置34和库旋转装置32动作,使被替换的网纹辊14移动到替换位置(参照图1至图9)。即,通过使辊库31中保持在与被替换的网纹辊14相反侧的网纹辊14移动到转印动作位置并定位(位置固定),被替换的网纹辊14被定位到替换位置(参照图1)。
接下来,将替换位置的网纹辊14从涂布装置1搬出。即,作业者打开壳体11的开关门132,拆下替换位置处的网纹辊14的固定螺栓26,并使用未图示的吊车把所述网纹辊14向壳体11外搬出。
接下来,将新的网纹辊14搬入涂布装置1。即,作业者使用未图示的吊车将新的网纹辊14搬入壳体11内,利用定位销25将所述网纹辊14定位于辊库31,并利用固定螺栓26固定于辊库31。
此外,由于网纹辊14的替换位置为涂布装置1中的铅直方向上侧,且开关门132位于替换位置处的网纹辊14的铅直方向上侧,所以充分保证了作业者使用吊车搬出搬入网纹辊14的作业空间。因此,作业者使用吊车搬出搬入网纹辊14时,可以使所述网纹辊14不接触周边构件等,容易作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辊库31构成辊保持装置,所述辊保持装置将多个辊(网纹辊14)保持成离合自如,并利用旋转动作使多个辊中任意的一个辊移动到与橡皮滚筒(涂布滚筒13)相对的预定位置;辊离合装置35构成离合单元,所述离合单元使由辊保持装置保持并位于预定位置的辊相对于橡皮滚筒离合;安装部23、销孔24、定位销25、固定螺栓26和安装槽43构成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用于确定辊相对于辊保持装置的位置;库定位装置34构成位置固定单元,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固定由辊保持装置保持并位于预定位置的辊的位置;辊离合装置35构成印刷压力调整单元,所述印刷压力调整单元调整辊与橡皮滚筒的印刷压力。当然,本发明的液体转印装置不限于本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追加设置用于防止涂布装置中的涂布液和清洗液等飞散的防止飞散装置。
例如图14A至图14C所示,防止飞散装置可以具备:径向罩150,用于防止液体朝向保持于辊库31的网纹辊14的径向飞散;以及轴向罩160,用于防止液体朝向保持于辊库31的网纹辊14的轴向飞散。
在此,径向罩150大致包括:固定部152,在辊库31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在图14B中为与网纹辊14相同数量的四个),由螺栓151安装于连接部44;周面部153,在固定部152之间沿着对应的网纹辊14的周面14a延伸;以及端面部154,覆盖网纹辊14的轴向端面14b的一部分。即,径向罩150形成为覆盖各自对应的网纹辊14的周面14a和轴向端面14b的一部分,并且安装成跨越在辊库31的周向上相邻的连接部44之间。
此外,轴向罩160大致包括:固定部162,在辊库31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在图14B中为与网纹辊14相同数量的四个),由螺栓161安装于连接部44;以及端面部163,从所述固定部162延伸并覆盖网纹辊14的轴向端面14b的一部分。即,轴向罩160形成为覆盖各自对应的网纹辊14之间和轴向端面14b的一部分,并且安装于在辊库31的周向上相邻的连接部44,且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网纹辊14之间。
如此,通过设置径向罩150作为防止飞散装置,能够防止因网纹辊14的旋转动作而导致涂布液和清洗液等飞散并附着于其他网纹辊14等,此外,通过设置轴向罩160作为防止飞散装置,可以防止因网纹辊14的旋转动作而导致涂布液和清洗液等飞散并附着于其他周边装置和周边构件等。

Claims (3)

1.一种液体转印装置,包括:
辊,将供给而来的液体转印于橡皮滚筒;
辊保持装置,将多个所述辊保持成离合自如,并且利用旋转动作使多个所述辊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辊移动到与所述橡皮滚筒相对的预定位置;
离合单元,使保持于所述辊保持装置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辊相对于所述橡皮滚筒离合;以及
位置固定单元,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用于将保持于所述辊保持装置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辊的位置固定,
所述液体转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固定单元包括:
定位辊,固定于所述辊保持装置;
辊卡合构件,能够与所述定位辊卡合;
定位缸,使所述辊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定位辊接近分离;以及
引导辊,在所述定位缸伸缩动作时引导所述辊卡合构件,
其中,所述位置固定单元的所述定位缸固定于辅助框架,所述辅助框架借助销构件结合于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辊相对于所述辊保持装置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印刷压力调整单元,所述印刷压力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橡皮滚筒和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辊之间的印刷压力。
CN201711363819.4A 2016-12-22 2017-12-18 液体转印装置 Active CN1082482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8566 2016-12-22
JP2016248566 2016-12-22
JP2017091237A JP7004512B2 (ja) 2016-12-22 2017-05-01 液体転写装置
JP2017-091237 2017-05-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8212A CN108248212A (zh) 2018-07-06
CN108248212B true CN108248212B (zh) 2021-04-02

Family

ID=6067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3819.4A Active CN108248212B (zh) 2016-12-22 2017-12-18 液体转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2738B2 (zh)
EP (1) EP3339030B1 (zh)
CN (1) CN1082482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7128A (zh) * 2020-12-11 2021-03-2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印刷多层复合防伪标签的印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473A (en) * 1911-01-03 1912-04-23 Goss Printing Press Co Ltd Printing-press.
DE1140205B (de) * 1960-07-19 1962-11-29 Kurt Petzold Farbwerk fuer Druckmaschinen
US5112208A (en) * 1990-06-15 1992-05-12 Dean Voth Pizza dough roller machine
GB2245527B (en) * 1990-07-06 1994-02-16 Yu Sheng Enterprise Co Ltd A printing device
US5154602A (en) * 1990-07-23 1992-10-13 Ward Holding Company, Inc. Multiple ink roll system for flexographic printing stations
US5081928A (en) * 1990-07-23 1992-01-21 Ward Holding Company, Inc. Multiple ink roll system for flexographic printing stations
US5938080A (en) * 1997-02-21 1999-08-17 The Geon Company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high-viscosity pigments
DE19753136C2 (de) * 1997-11-29 2002-01-31 Koenig & Bauer Ag Kammerrakel-Lackauftragwerk
DE10315191B4 (de) 2002-04-26 2006-12-2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 mit einem Walzenmagazin
US7188565B2 (en) * 2005-06-03 2007-03-13 Sunrise Pacific Co., Ltd. Flexography ink roller unit
DE102006030290B3 (de) * 2006-03-03 2007-10-1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werk
EP1961566B1 (en) * 2007-02-21 2014-04-16 Komori Corporatio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32738B2 (en) 2020-04-28
EP3339030B1 (en) 2019-10-30
EP3339030A1 (en) 2018-06-27
CN108248212A (zh) 2018-07-06
US20180178504A1 (en)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16160B1 (e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with ink-collecting cylinder
JP6109417B2 (ja) 証券印刷用の印刷機械及び印刷版を交換し、印刷機械を始動する方法
US857885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t least two cylinders of a printing machine against each other
US8006616B2 (en) Ink applicator for printing roller
JPH0776063A (ja) 特に版胴をはじめとす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交換可能のシリンダあるいは交換可能の刷版を有する印刷機械
JP2016525949A (ja) 印刷機械のインキを案内する回転体を作動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8248212B (zh) 液体转印装置
US11279123B2 (en) Application unit with positioning device
JP2007062373A (ja) 印刷機の印刷装置
US7963226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ing unit having at least one press unit, and a press unit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20110072992A1 (en) System for gripping a cylinder conducting ink in a printing press
CN110709248B (zh) 具有可互换印刷套筒的印刷单元
CZ2016319A3 (cs) Způsob nastavování poloh formových válců v tiskovém rotačním stroji a tiskový rotační stroj
JP7004512B2 (ja) 液体転写装置
CN109591438B (zh) 印刷装置
JP2019064202A5 (zh)
US11318731B2 (en) Application unit with positioning device and magazine
US11390068B2 (en) Application unit with positioning device and magazine
TWI304770B (zh)
JP3868408B2 (ja) 輪転印刷機
JPH08224860A (ja) ロールを負荷する方法と装置
GB2580366A (en) Roller support
JP4052482B2 (ja) 輪転印刷機
JP2007296856A (ja) 輪転印刷機
SE0950393A1 (sv) Anordning för klichépålägg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