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6725A - 干热灭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热灭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6725A
CN108236725A CN201711390338.2A CN201711390338A CN108236725A CN 108236725 A CN108236725 A CN 108236725A CN 201711390338 A CN201711390338 A CN 201711390338A CN 108236725 A CN108236725 A CN 108236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ing
chamber
heating
air
ho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903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口拓郎
铃木健
樋口正明
高泽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sco Corp
Thousand Daed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sco Corp
Thousand Daed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sco Corp, Thousand Daed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36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6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085Infrared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2Apparatus for isol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1L2202/122Chambers for sterilis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3Containers, e.g. vials, bottles, syringes, mai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干热灭菌装置,能够在通过加热空气执行灭菌的同时,实现防止装置整体大型化及降低消耗功率。干热灭菌装置具有:输送装置(25),其对灭菌对象物进行输送;灭菌室(24),其用于对由输送装置(25)输送来的灭菌对象物(10)进行灭菌;空气加热装置(38),其对灭菌室(2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室(50、52),其对通过输送装置(25)从灭菌室(24)被送出的灭菌后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冷却;加热室(33、34),其配置在比灭菌室(24)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对被导入灭菌室(24)之前的灭菌对象物(10)进行加热;及红外线加热器(32),其产生对加热室(33、34)内的灭菌对象物(10)进行加热的红外线。

Description

干热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热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对瓶等药的收纳容器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能够将作为灭菌对象物的玻璃制的药瓶连续导入的灭菌装置。
在该灭菌装置中,具有:输送单元,其输送灭菌对象物;加热空气供给单元,其从由输送单元导入到灭菌室中的灭菌对象物的上方喷出加热空气;以及冷却室,其对灭菌后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冷却。
作为该灭菌装置的灭菌方法,以如下方式对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灭菌:将由加热器加热得到的热风喷到灭菌室内,该空气穿过循环路径并被加热器再次加热,将被再次加热后的空气从循环风扇喷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798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灭菌装置中,在供灭菌对象物导入的灭菌室内使加热空气循环而进行加热灭菌。根据这样的灭菌装置,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使空气循环的循环通路、用于使空气循环的风扇等多个构成要素从而容易使装置整体大型化。并且,设置多个灭菌室而阶段性地进行加热的情况居多,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课题:会使装置整体进一步大型化且消耗功率极大。
另一方面,对于作为灭菌对象物的药瓶等用于药品领域和其他医疗的器具,为了保证灭菌的完整性,在通过加热来进行灭菌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如下测试:通过温度传感器来对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检查的完整性测试。并且也需要应对可跟踪性,该可跟踪性是能够确认何时以何种方法进行了灭菌这样的记录。
现有的基于加热空气的灭菌方法实际上也是具有实际成果的,虽然存在上述那样的课题,但在完整性测试和可跟踪性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为了防止装置整体的大型化而研究不使灭菌室内的温度上升至灭菌温度、而是直接使灭菌对象物上升至灭菌温度的方式以作为与加热空气不同的新灭菌方法的情况下,在完整性测试中必须进行多个灭菌对象物自身的温度测定,因而完整性测试较为花费时间和劳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被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热灭菌装置,该干热灭菌装置能够在通过加热空气来执行灭菌的同时,实现防止装置整体的大型化以及降低消耗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干热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热灭菌装置具有:输送装置,其对灭菌对象物进行输送;灭菌室,其用于对由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空气加热装置,其对所述灭菌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室,其对通过所述输送装置而从所述灭菌室被送出的灭菌后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冷却;加热室,其配置在比所述灭菌室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对被导入灭菌室之前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以及红外线加热器,其产生对加热室内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的红外线。
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预先利用红外线对被导入灭菌室之前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由于在加热室中利用红外线对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因此不需要用于加热空气的大规模的设备,从而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由于实际的灭菌是利用加热装置的空气加热来进行的,因此完整性测试不花费时间和劳力。
另外,所述干热灭菌装置的特征也可以为,所述加热室设置有多个,阶段性地对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生灭菌对象物不会发生因温度急剧上升而破损等的所谓的热冲击。
所述干热灭菌装置的特征也可以为,所述冷却室设置有多个,阶段性地对灭菌对象物进行冷却。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被进行了加热的灭菌对象物不会发生因温度急剧降低而破损等的所谓的热冲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干热灭菌装置,能够在通过被加热了的空气对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的同时,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消耗功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干热灭菌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干热灭菌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干热灭菌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干热灭菌装置20是能够连续对作为灭菌对象物的玻璃制的药品瓶10进行灭菌的装置。
在该干热灭菌装置20中,通过框体21而构成了周围的外壁,框体21内被划分成加热区域B、灭菌区域C以及冷却区域D这三个区域。
加热区域B、灭菌区域C、冷却区域D之间通过分隔壁28而被封闭,从而空气不会相互流通。
在干热灭菌装置20的框体21内设置有连续地将药品瓶10沿输送方向输送的网带输送机(输送装置)25。
在框体21中形成有使网带输送机25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露出的入口部A。网带输送机25被配置成从入口部A穿过加热区域B、灭菌区域C、冷却区域D。在框体21中形成有使网带输送机2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露出的出口部E。
但是,作为输送装置25,只要是能够连续地输送药品瓶10的输送装置,则不限定于网带输送机。
加热区域B设置在比灭菌区域C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在加热区域B中设置有多个红外线加热器32。各红外线加热器32沿与网带输送机25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成1列,该列沿输送方向而配置有多列。
另外,红外线加热器32与药品瓶10之间的距离可以依照药品瓶10的大小而适当变更。
通过使各加热区域B内的红外线加热器32进行工作来对被送入灭菌区域C之前的药品瓶10进行加热。
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红外线加热器进行说明。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红外线加热器,采用在石英玻璃管内配置碳丝作为发热体而得到的加热器。该红外线加热器放射中长波的红外线(波长1~3μm),适用于玻璃、树脂、水等的加热。
红外线加热器32通过红外线的感应加热来加热对象物。即,不是通过加热空气来进行加热,而是通过红外线使对象物进行分子振动来进行加热,因此能够迅速地使对象物升温,另外,能够与对象物的配置位置等无关而均匀地进行加热。
这样,通过利用红外线加热器32来预先对被送入灭菌区域C之前的药品瓶10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使灭菌区域C中的空气加热用的设备小型化,另外,能够降低灭菌区域C中的空气加热用的设备的消耗功率。
另外,加热区域B具有预热室34和加热室33这两个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热室34与加热室33之间,在比红外线加热器32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分隔壁28。
首先,利用预热室34对药品瓶10进行预热,在预热室34中被预热了的药品瓶10通过网带输送机25而被输送至加热室33,并被加热。
这样,通过将由红外线加热器32进行的加热分为两个阶段,能够防止药品瓶10因被急剧加热而引起的热冲击。
另外,在灭菌区域C中设置有灭菌室24,该灭菌室24是通过分隔壁28而与灭菌区域C的上游侧的加热区域B和下游侧的冷却区域D封闭得到的空间。在该灭菌室24内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38。
空气加热装置38具有:进气口40,其配置在比网带输送机25的网带靠下方的位置;纵向配管41,其与进气口40的下部连结且朝向上方延伸;风扇36,其设置于纵向配管41的上端部;以及排气口42,其从风扇36朝向下方开口。在纵向配管41的中途部设置有对在纵向配管41内流通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44。另外,在排气口42的下方设置有防尘过滤器46。作为防尘过滤器46,可以采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器等。
排气口42呈朝向防尘过滤器46而向下方逐渐扩展的四棱锥状。另外,进气口40在网带输送机25的下表面也是以较大直径开口,被形成为直径朝向下方逐渐变窄的四棱锥状。
在灭菌区域C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冷却区域D。冷却区域D具有彼此通过分隔壁28而被封闭的第一冷却室50和第二冷却室52这两个冷却室。在各冷却室50、52中分别设置有空气加热装置38。
由于设置于各冷却室50、52中的空气加热装置38与设置于灭菌室24中的空气加热装置是相同的结构,因此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冷却室50和第二冷却室52中,由于未设置冷却装置等,因此是通过自然冷却来对药品瓶10进行冷却的。但是,也可以设置向各冷却室50、52输送冷风的冷却装置。
这样,通过在各冷却室50、52中也设置空气加热装置38,能够在药品瓶10被输送到冷却室50、52之前对冷却室50、52内进行自身灭菌。即,通过预先对冷却室50、52内进行灭菌,能够防止冷却时的药品瓶10的污染。
另外,在入口部A与预热室34之间、加热室33与灭菌室24之间、灭菌室24与第一冷却室50之间、第一冷却室50与第二冷却室52之间、以及第二冷却室52与出口部E之间设置有能够开闭的闸门54。当各闸门54打开时,网带输送机25可以移动而使药品瓶10移动到下一个区域。当各闸门54关闭时,内部空气不会相互流通。即,在灭菌过程中以及冷却过程中,进行控制而预先将各闸门54关闭。另外,在灭菌过程中以及冷却过程中,各闸门54也可以打开至能够使药品瓶10通过的程度。
在图2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干热灭菌装置2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在干热灭菌装置20中设置有执行各结构的动作控制的控制部56。
控制部56由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控制部56读取并执行存储在ROM等存储装置中的动作程序。
控制部56根据动作程序来对网带输送机25、各红外线加热器32、各闸门54、各空气加热装置38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执行灭菌工序。
以下,对干热灭菌装置20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灭菌工序开始之前,控制部56使干热灭菌装置20内的全部红外线加热器32接通,并且使所有的空气加热装置38动作从而进行加热区域B、灭菌区域C、冷却区域D内的自身灭菌。自身灭菌例如是通过以280℃将各区域加热40分钟来进行的。此时,使闸门54处于打开的状态即可。
当自身灭菌结束时,控制部56使全部红外线加热器32切断,并使全部空气加热装置38切断。接下来,控制部56使网带输送机25动作,将药品瓶10送入到灭菌装置20内。此时,也可以使网带输送机25与药品瓶10的清洗装置(未图示)等连结,自动从清洗装置移送清洗后的药品瓶10。
在网带输送机25动作而对药品瓶10进行移送的过程中,控制部56必须使各闸门54打开。
然后,当最初的规定数量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预热室34内时,控制部56停止网带输送机25的动作并关闭闸门54,使预热室34的红外线加热器32进行动作从而开始加热。
在预热室34内以规定时间对药品瓶10进行了加热之后,控制部56使预热室34内的红外线加热器32切断,并打开闸门54,通过使网带输送机25动作而移动规定距离,将预热室34内的完成了预热的药品瓶输送到加热室33。
此时,如果将药品瓶10连续地配置在网带输送机25上,则新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预热室34内。
接下来,控制部56使网带输送机25的动作停止,并关闭闸门54,使预热室34和加热室33的红外线加热器32进行工作从而开始加热。
关于红外线加热器32的加热温度,只要使药品瓶10的温度上升到灭菌室24中的灭菌温度即可。
或者,关于红外线加热器32的加热温度,也可以使药品瓶10的温度高于灭菌室24中的灭菌温度,并在灭菌室24中降低了药品瓶10的温度的状态下维持灭菌温度。
在加热区域B中的加热结束后,控制部56打开闸门54,使网带输送机25动作,从加热室33将加热后的药品瓶10送入到灭菌室24。此时,如果未灭菌的药品瓶10被连续地配置在网带输送机25的上游侧,则未灭菌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预热室34中,完成了预热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加热室33内。
在加热后的药品瓶10被送入到灭菌室24中之后,控制部56使空气加热装置38动作并且关闭灭菌室24的两端的闸门54,从而灭菌室24内的加热空气不会外泄。
在灭菌工序中,与自身灭菌同样,以280℃加热40分钟即可。在灭菌工序中,控制部56通过控制加热器44和风扇36来执行灭菌室24内的温度调节。
在灭菌工序结束时,控制部56使空气加热装置38切断并且打开灭菌室24的两端的闸门54。
然后,控制部56使网带输送机25动作,将在灭菌室24中被进行了灭菌的药品瓶10送入到冷却区域D的第一冷却室50中。
此时,在加热区域B中被进行了加热的药品瓶10被连续地送入到灭菌室24中。另外,未加热的药品瓶10被送入到加热区域B中。
然后,当规定数量的完成了灭菌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第一冷却室50中、并且完成了加热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灭菌室24内时,控制部56停止网带输送机25的动作并关闭各闸门54,使灭菌室24的空气加热装置38进行工作来开始下一次药品瓶10的灭菌。另外,控制部56使预热室34和加热室33的红外线加热器32进行工作,开始加热。
另外,在进行第一冷却室50内的冷却时,控制部56驱动第一冷却室50的风扇36来进行第一冷却室50的除尘。此时,显然是以不使第一冷却室50的加热器44接通的方式来进行控制的。
然后,在灭菌工序结束时,控制部56使空气加热装置38切断并且打开灭菌室24的两端的闸门54。
然后,控制部56使网带输送机25动作,将在灭菌室24中被进行了灭菌的药品瓶10送入到冷却区域D的第一冷却室50中。在第一冷却室50中被冷却的药品瓶10被送入到第二冷却室52中。此时,在加热区域B中被进行了加热的药品瓶10被连续地送入到灭菌室24中。另外,未加热的药品瓶10被送入到加热区域B中。
而且,当规定数量的完成了灭菌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第一冷却室50中、第一冷却室50中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第二冷却室52中、完成了加热的药品瓶10被移送到灭菌室24内时,控制部56停止网带输送机25的动作并关闭各闸门54,并使灭菌室24的空气加热装置38进行工作,开始下一次药品瓶10的灭菌。
在进行第二冷却室52内的冷却时,控制部56驱动第二冷却室52的风扇36来进行第二冷却室52的除尘。此时,显然是以不使第二冷却室52的加热器44接通的方式来进行控制的。在第二冷却室52中,只要使药品瓶10最终下降到40℃左右的温度即可。
这样,通过将冷却室设置为两个阶段,能够防止药品瓶10急剧冷却所引起的热冲击。
上述的动作是关闭闸门54而进行预热、加热、灭菌、冷却的动作。接下来,对在打开闸门54的状态下连续地实施各工序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灭菌工序开始之前,控制部56使干热灭菌装置20内的全部红外线加热器32接通,并且使全部空气加热装置38动作来进行加热区域B、灭菌区域C、冷却区域D内的自身灭菌。该自身灭菌与上述动作的情况是相同的,例如可以在闸门54打开的状态下通过以280℃将各区域加热40分钟来进行。
当自身灭菌结束时,控制部56使全部空气加热装置38切断并待机规定时间,直至各冷却室50、52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左右为止。
在从自身灭菌结束起经过了规定时间而各冷却室50、52的温度降低时,控制部56使网带输送机25动作,将药品瓶10送入到灭菌装置20内。此时,网带输送机25也可以与药品瓶10的清洗装置(未图示)等连结,自动地从清洗装置移送清洗后的药品瓶10。
控制部56对各闸门54进行控制,以使之打开至能够使作为灭菌对象的药品瓶10通过的程度。另外,控制部56对网带输送机25进行控制,以使之始终以规定的速度进行移动。
控制部56在网带输送机25的动作开始的同时或动作开始之前使预热室34的红外线加热器32、加热室33的红外线加热器32、灭菌室24的空气加热装置38进行工作。
通过始终使网带输送机25进行工作,并始终使闸门54打开,由网带输送机25移送的药品瓶10不停地连续在加热区域B、灭菌区域C、冷却区域D内移动。
通过该动作,药品瓶10首先在预热室34中通过红外线加热器32而被预热,接下来移动至加热室33中,并以同样方式通过红外线加热器32而被加热。
然后,被加热了的药品瓶10连续地进入到灭菌室24内,通过加热空气而被进行加热,从而被灭菌。在灭菌工序中,采用与自身灭菌同样的方式,以280℃加热40分钟即可。在灭菌工序中,控制部56控制加热器44和风扇36来执行灭菌室24内的温度调节。
被进行了灭菌的药品瓶10连续地进入到第一冷却室50中,通过自然冷却或未图示的冷却装置而被冷却。然后,从第一冷却室50送出的药品瓶10连续地进入到第二冷却室52中,通过自然冷却或未图示的冷却装置而被冷却。
此时,控制部56驱动第一冷却室50和第二冷却室52的风扇36来进行第一冷却室50和第二冷却室52的除尘。
药品瓶10只要在从第二冷却室52被送出到出口部E时下降到40℃左右的温度即可。
这样,在连续地进行预热、加热、灭菌、冷却的各工序的情况下,控制部56对网带输送机25的动作进行控制,以确保能够对一个药品瓶10充分地实施各工序的时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加热区域B中设置有预热室34和加热室33这两个加热室,但加热室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在加热区域B中仅设置一个加热室,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加热室。
另外,在冷却区域D中设置有第一冷却室50和第二冷却室这两个冷却室,但冷却室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在冷却区域D中设置一个冷却室,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冷却室。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灭菌对象物而举例有玻璃制的药品瓶,但作为灭菌对象物不限定于玻璃制的药品瓶,也可以将其他物体作为灭菌对象物。

Claims (3)

1.一种干热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热灭菌装置具有:
输送装置,其对灭菌对象物进行输送;
灭菌室,其用于对由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
空气加热装置,其对所述灭菌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冷却室,其对通过所述输送装置而从所述灭菌室被送出的灭菌后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冷却;
加热室,其配置在比所述灭菌室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对被导入灭菌室之前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以及
红外线加热器,其产生对加热室内的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的红外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室设置有多个,阶段性地对灭菌对象物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热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室设置有多个,阶段性地对灭菌对象物进行冷却。
CN201711390338.2A 2016-12-26 2017-12-21 干热灭菌装置 Pending CN1082367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0647 2016-12-26
JP2016250647A JP6533775B2 (ja) 2016-12-26 2016-12-26 乾熱滅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6725A true CN108236725A (zh) 2018-07-03

Family

ID=6270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90338.2A Pending CN108236725A (zh) 2016-12-26 2017-12-21 干热灭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33775B2 (zh)
CN (1) CN1082367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9503A (zh) * 2018-11-20 2019-04-05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箱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1924B2 (ja) * 2017-11-21 2023-06-16 株式会社大協精工 医療用機器類の製造工場
JP7112760B2 (ja) * 2020-03-18 2022-08-04 荒井 紅子 浄化装置およびドアノブ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97485A (zh) * 1973-01-22 1974-09-14
JPS59143435U (ja) * 1983-03-17 1984-09-26 日精株式会社 横型連続式加圧滅菌装置
DE10158571A1 (de) * 2001-11-29 2003-06-12 Bosch Gmbh Robert Sterilisiertunnel für pharmazeutische Behältnisse
JP2006021798A (ja) * 2004-07-08 2006-01-26 Shibuya Kogyo Co Ltd 加熱滅菌装置
DE102007003976A1 (de) * 2007-01-26 2008-07-31 Khs Ag Pasteurisierungsvorrichtung mit integrierter Wärmepumpe und Verfahren hierzu
JP2016135207A (ja) * 2015-01-23 2016-07-28 チヨダエレ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 乾熱滅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9503A (zh) * 2018-11-20 2019-04-05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箱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9579503B (zh) * 2018-11-20 2021-04-20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箱自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02489A (ja) 2018-07-05
JP6533775B2 (ja) 2019-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6725A (zh) 干热灭菌装置
CN101448728B (zh) 用于对瓶或类似容器消毒的方法以及装置
US5022165A (en) Sterilization tunnel
US8828290B2 (en) Blow mould capable of being sterilized
SE450685B (sv) Fo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r vermebehandling av gods
US8747741B2 (en) Cosmetic product sterilization
JP6240674B2 (ja) 飲料容器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732737B (zh) 一种中药饮片蒸汽灭菌装置
CN103158244A (zh) 用于塑料材料容器的处理的设备、相关的成套机械、方法及用途
US201102259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hot filling of beverages
US93587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plastics material containers
CN212638195U (zh) 用于生产容器的设备
CN105477893B (zh) 连续式高浓度液体灭菌浓缩干燥装置和方法
CN104663882B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高温灭菌系统
CN105209081A (zh) 杀菌反应器和方法
JP5118717B2 (ja) 液卵の加熱処理方法および加熱処理装置
CN206403120U (zh) 一种光杀菌鲜湿米粉保鲜系统
CN209950297U (zh) 一种粉体杀菌装置
JP2003310191A (ja) 麺類の過熱蒸気乾燥装置
JP2016135207A (ja) 乾熱滅菌装置
EP3414168B1 (en) Assembly for sterilizing and depyrogenating containers
CN102228704B (zh) 与rabs无菌对接的半连续节能型干热灭菌柜
CN205547234U (zh) 一种咸蛋杀菌蒸煮机构
CN208144339U (zh) 常乳连续式巴杀机系统
JP2006067943A (ja) 上限臨界温度を有する流動食品の加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