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3048B -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3048B
CN108183048B CN201810115068.2A CN201810115068A CN108183048B CN 108183048 B CN108183048 B CN 108183048B CN 201810115068 A CN201810115068 A CN 201810115068A CN 108183048 B CN108183048 B CN 108183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ircuit
driving power
coil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50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3048A (zh
Inventor
霍兆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150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30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1478 priority patent/WO2019148633A1/zh
Priority to JP2020529178A priority patent/JP7108694B2/ja
Publication of CN108183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3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3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3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47/04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hold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hen initial energising circuit is interrupted;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32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源、第二驱动电源、开关电路及与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串联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与所述继电器线圈之间;所述控制电路用在所述继电器启动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断开。本方案在继电器上电时,利用第一驱动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以保证继电器正常且快速启动;在继电器启动完成后,利用第二驱动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以在保证继电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少继电器的耗电量以及发热量,从而提高了所述继电器所在电路的整体稳定性。

Description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继电器驱动技术中,均采用了以该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启动继电器,并在继电器闭合完成后,仍然采用额定电压保持继电器的闭合状态;由于继电器在闭合后,并不需要较大的保持功率,因此现有的继电器驱动方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导致继电器发热,增加了电路的发热总量,从而影响电路中其他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旨在减小继电器的耗电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电源;
第二驱动电源,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电压值;
开关电路及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串联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与所述继电器线圈之间;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使所述第一驱动电源为所述继电器线圈供电,以控制继电器启动,并在所述继电器启动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断开;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还包括供电调节电路,所述供电调节电路串联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
所述供电调节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以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感量,通过所述供电调节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或第二驱动支路对所述继电器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
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感量之间的关系为:f≥Ue/(L*I);
f为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L为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感量,I为所述继电器闭合稳定状态时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量,Ue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源或第二驱动电源的电压值。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所述继电器线圈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二端与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供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或所述第二开关管为三极管、MOS管、GTO、IGBT或驱动芯片。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一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互连。
优选地,所述供电调节回路包括第三开关管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关管受控端电连接的第二电阻;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线圈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关管为三极管、MOS管、GTO、IGBT或驱动芯片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继电器线圈的释放电压,通过所述供电调节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或第二驱动支路对所述继电器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
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与该继电器的释放电压之间的关系为:D>Usf/Ue;
D为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Usf为所述继电器线圈的释放电压,Ue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源或第二驱动电源的电压值。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室内机、室外机以及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动/关断的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继电器供电。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源以及第二驱动电源,并根据继电器的不同工作状态,以使第一驱动电源或第二驱动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本方案在继电器上电时,利用第一驱动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以保证继电器正常且快速启动;在继电器启动完成后,利用第二驱动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以在保证继电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少继电器的耗电量以及发热量,从而提高了所述继电器所在电路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本方案电路结构精巧、利用较少的元器件即能实现较好的技术效果,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驱动电源与第二驱动电源对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供电电压波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应用于家用电器中,所述家用电器可以是空调器、冰箱、洗衣机等。在此以空调器为例说明,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室内机、室外机;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外机的启动或停止时,即是通过继电器控制室外机中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继电器应用于空调器中的用途不限于此。继电器作为具有隔离功能的电控制器件,其结构形式和规格是有多种的。本方案中不对继电器的结构做具体限定,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本方案中,所述继电器为电磁继电器,其感应部分为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其执行结构为触点,其触点可以为常开型或是常闭型;当所述继电器线圈通电后,利用继电器内部的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使所述触点的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所述继电器实现通/断电路的功能。
请参阅图1,本方案中的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10的通电状态,以实现驱动所述继电器RY工作。具体地,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源VCC1、第二驱动电源VCC2、开关电路及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的控制电路100;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连接,所述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的电压值;所述开关电路串联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之间;所述控制电路100,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使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为所述继电器线圈10供电,以控制继电器RY启动,并在所述继电器RY启动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断开。本方案中的控制电路100可以为MCU、也可以为所述空调器的主控板或控制器。
在继电器RY上电时,由于继电器线圈10在励磁的瞬间,需要一个瞬间的大电流来使得磁场建立,以使继电器RY的触点20闭合或者断开;因此在继电器RY上电时,需要较大的供电电压对继电器线圈10的供电,在此为第一驱动电源VCC1对继电器线圈10进行供电;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的电压优选高于继电器RY额定电压,过低的驱动电压否则会造成继电器RY闭合速度过慢,影响继电器RY的使用寿命。而当继电器RY上电完成后,继电器RY所需较小的能量即可保持对触点20的控制作用,因此此时继电器线圈10不需要较大的保持电流。本方案中设置在继电器RY上电后预设时间,采用第二驱动电源VCC2对所述继电器线圈10进行供电。由于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较第一驱动电源VCC1的电压值低,因此本方案在保证继电器RY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少继电器RY的用电损耗以及发热量。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空调器中的控制器的供电电压为5V,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为5V,以便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集成至至所述控制器中。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在继电器RY上电时,在所述控制电路100的控制下,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的第一端为连通状态,此时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10;由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电连接,此时第一驱动电压源与所述第二驱动电压源并联连接,由于所述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的电压值;因此在继电器RY上电时,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为所述继电器RY供电。当继电器RY上电完成预设时间后,所述开关电路断开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一端之间的电连接,以使第二驱动电源VCC2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10。本方案能够在第一驱动电源VCC1和第二驱动电源VCC2切换时,保证对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不间断。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源VCC1以及第二驱动电源VCC2,并根据继电器RY的不同工作状态,以使第一驱动电源VCC1或第二驱动电源VCC2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10;本方案在继电器RY上电时,利用第一驱动电源VCC1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10,以保证继电器RY正常且快速启动;在继电器RY启动完成后,利用第二驱动电源VCC2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10;以在保证继电器RY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少继电器RY的耗电量以及发热量,从而提高了所述继电器RY所在电路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本方案电路结构精巧、利用较少的元器件即能实现较好的技术效果,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地,本方案中,所述继电器线圈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通过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直接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二端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具有开关的功能,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一端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在此可以为可控硅,开关管,以及多个开关管通过一定的连接关系形成的开关电路。具体的,本方案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经过第三电阻R3与所述控制电路100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或所述第二开关管Q2为三极管、MOS管、GTO、IGBT或驱动芯片中的一种。当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或所述第二开关管Q2采用驱动芯片时,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优选为ULN2003;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复合晶体管阵列集成芯片;当然也可以采用具有类似的功能的驱动芯片进行替换。
由于第一驱动电源VCC1和第二驱动电源VCC2为并联关系,因此为了避免第一驱动电源VCC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之间出现环流,本方案中设置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一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互连。可以理解的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一驱动支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一端相连接的一端。本方案中,所述二极管D1也可以用晶闸管进行替代。
本方案中为了防止继电器RY断电后,有部分能量存储在继电器线圈10中无法释放,因此设置所述继电器线圈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联有一续流二极管D2;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的第一端电连接,以在所述继电器RY断电后,所述继电器线圈10与所述续流二极管D2形成续流回路,以对所述继电器线圈10中的能量进行泄放。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方案为了实现方便控制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状态,设置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还包括供电调节电路200,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串联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与所述控制电路100电连接,以在所述控制电路100的控制下,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10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连接。因此,本方案可以直接通过控制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以实现对所述继电器RY快速且稳定的断电。
本方案中所述供电调节回路包括第三开关管Q3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受控端电连接的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线圈10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100电连接。因此通过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Q3关断,即可控制对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当然所述供电调节回路可以为可控硅,或者由多个开关管结合电阻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开关管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关系,实现对控制信号的放大、阻抗变换等作用,从而实现匹配不同的控制电路100。所述第三开关管Q3为三极管、MOS管、GTO、IGBT或驱动芯片中的一种;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优选为ULN2003。本方案中,当所述开关管为三极管时,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对应为所述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控制电路100通过控制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以实现控制所述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从而实现控制所述供电回路通断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所述三极管以预设的频率/占空比工作,即控制了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回路以预设的频率/占空比对所述继电器线圈10供电。
更为重要的是,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还起到协同第一驱动支路和第二驱动支路工作,以达到降低继电器RY损耗的最优效果。当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应用于空调器中时,为了电路成本,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和第二驱动电源VCC2可能会与其他功能的电压源共用;而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作为所述继电器RY的启动电源,若第一驱动电源VCC1的电压值相对于继电器RY的启动电压过高时,可以通过所述电能控制电路100控制所述继电器RY供电电压的频率和/或占空比,以实现调节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向所述继电器RY输出的功率,使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输出最小的功率就能启动所述继电器RY。同样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作为所述继电器RY的保持电源,若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相对于继电器RY所需要的保持电压过高时,可以通过所述电能控制电路100控制所述继电器RY供电电压的频率和/或占空比,以实现调节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向所述继电器RY输出的功率,使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源VCC2输出最小的功率就能保持所述继电器RY工作。
本方案中,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以预设频率控制所述供电回路的导通/关断,是指在1秒内,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控制所述供电回路的导通/关断的次数;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以预设占空比控制所述供电回路的导通/关断,是指在一个导通关断的周期内,导通时间占总的导通和关断时间之和的比值;即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控制所述供电回路每导通关断一次,其中导通时间占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之和的比例。本方案中,在所述继电器RY正常启动预设时间后,以电压脉冲的形式对所述继电器RY进行供电,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仅通过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以固定的占空比设置所述供电电压脉冲;也可以仅通过调节占空比,以固定的频率设置所述供电电压脉冲;优选地,同时调节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以实现所述供电电压脉冲能够以最小的能量,对所述继电器RY起到保持作用,从而大大减小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损耗。
在此需要解释的是,由于所述继电器线圈10为一感性元件,因此在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回路导通时,所述继电器线圈10通电,一方面对所述继电器RY触点20发生作用,以改变所述继电器RY触点20的通断状态,另一方面,所述继电器线圈10会进行储能。当所述供电回路断开时,由于所述继电器线圈10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因此所述继电器线圈10仍旧能够对所述继电器RY触点20起到控制作用,从而实现即使在供电回路断开时,所述继电器RY仍旧能够保持之间的闭合/断开的状态。当然,在所述控制电路100的作用下,所述供电调节电路200控制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回路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必须是合适的;以避免供电回路断电时间过久,造成继电器线圈10中储存的能量耗尽,从而失去对继电器RY触点20的控制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所述继电器线圈10、供电调节电路200、接地端形成了一供电回路;第二驱动支路、开关电路、供电调节电路200、接地端形成了另一供电回路。基于上述对所述供电调节回路的分析可知,供电调节回路可以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第二驱动电源VCC2提供的驱动电压通过通断控制,以形成供电电压脉冲。供电电压脉冲具有频率和占空比两个参量。当供电回路对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过高时,会增加第三开关管Q3Q1的损耗;当频率过低时,会使继电器RY发出噪音。本方案研发人员在研发实验中,发现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与该继电器RY的电感量有关,并进一步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与该继电器RY的电感量之间对应关系的经验公式:f≥Ue/(L*I);其中,L为继电器线圈10的电感量,I为继电器RY闭合稳定状态时通过继电器线圈10的电流量,Ue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或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当Ue为定值时,由于I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线圈阻抗结合Ue得出,因此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与该继电器RY的电感量L是具有对应关系的。表1为相关实验数据,该数据是在继电器RY导通稳定1.5s后,以矩形脉冲的形式进行供电,根据继电器RY的电感量逐渐调节供电脉冲频率,所测得在保持该继电器RY闭合的情况下,供电脉冲频率的最大值与继电器RY的电感量的对应关系。本实验中,其中Ue为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且取该继电器RY的额定电压值。
表1
可以看出,随着继电器线圈10电感量的逐渐增加,所述供电脉冲的最小频率随之降低;并且,实验人员还测得当改变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时,供电脉冲的频率与继电器线圈10的电感量之间关系也呈同样的关联趋势。
进一步的,本方案研发人员在研发实验中,发现所述供电回路对所述继电器RY的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与该继电器RY的释放电压有关。进一步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与该继电器RY的释放电压之间对应关系的经验公式:D>Usf/Ue。所述继电器RY供电电压的平均电压Up=Ue*ton/T;其中D为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Ue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源VCC1或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ton为供电回路导通时间。T一个周期的供电回路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的时间和。在实验中发现,只要使继电器RY供电电压的平均电压Up大于继电器RY的释放电压,就能够保持继电器RY的闭合状态。表2为相关实验数据,该数据是在继电器RY导通稳定后,以矩形脉冲的形式进行供电,根据继电器RY的释放电压逐渐调节供电脉冲占空比,所测得在保持该继电器RY闭合的情况下,供电脉冲占空比的最小值与继电器RY的释放电压的对应关系;本实验中,其中Ue为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且取该继电器RY的额定电压值。
表2
可以看出,随着继电器RY释放电压的逐渐降低,供电脉冲的占空比也随之下降;并且,实实验人员还测得当改变第二驱动电源VCC2的电压值的电压值时,供电脉冲的占空比与继电器RY的释放电压关系也呈同样的关联趋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室内机、室外机以及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动/关断的继电器RY;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所述继电器RY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继电器RY供电。该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电源;
第二驱动电源,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源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的电压值;
开关电路及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串联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与所述继电器线圈之间;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时,使所述第一驱动电源为所述继电器线圈供电,以控制继电器启动,并在所述继电器启动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断开;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还包括供电调节电路,所述供电调节电路串联连接于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
所述供电调节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以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感量,通过所述供电调节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或第二驱动支路对所述继电器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
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感量之间的关系为:f≥Ue/(L*I);
f为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频率,L为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电感量,I为所述继电器闭合稳定状态时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量,Ue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源或第二驱动电源的电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所述继电器线圈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二端与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供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或所述第二开关管为三极管、MOS管、GTO、IGBT或驱动芯片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继电器线圈第一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互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调节回路包括第三开关管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关管受控端电连接的第二电阻;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线圈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经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为三极管、MOS管、GTO、IGBT或驱动芯片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继电器线圈的释放电压,通过所述供电调节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支路或第二驱动支路对所述继电器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
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与该继电器的释放电压之间的关系为:D>Usf/Ue;
D为所述供电电压脉冲的占空比,Usf为所述继电器线圈的释放电压,Ue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源或第二驱动电源的电压值。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室内机、室外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动/关断的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继电器供电。
CN201810115068.2A 2018-02-05 2018-02-05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Active CN108183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5068.2A CN108183048B (zh) 2018-02-05 2018-02-05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PCT/CN2018/081478 WO2019148633A1 (zh) 2018-02-05 2018-03-31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JP2020529178A JP7108694B2 (ja) 2018-02-05 2018-03-31 リレー駆動回路及びエアコ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5068.2A CN108183048B (zh) 2018-02-05 2018-02-05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3048A CN108183048A (zh) 2018-06-19
CN108183048B true CN108183048B (zh) 2019-08-16

Family

ID=6255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5068.2A Active CN108183048B (zh) 2018-02-05 2018-02-05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08694B2 (zh)
CN (1) CN108183048B (zh)
WO (1) WO20191486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630B (zh) * 2019-01-25 2021-05-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主控制回路和空调器
WO2021151282A1 (zh) * 2020-01-31 2021-08-05 郭桥石 节能电路及启动装置
CN115943473A (zh) * 2020-01-31 2023-04-07 郭桥石 节能电路及启动装置
JP7349475B2 (ja) 2021-06-22 2023-09-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リレー制御回路および電源回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590Y (zh) * 2005-03-12 2006-05-10 佛山市顺德区松本电工实业有限公司 低能耗继电器驱动电路
JP2011113781A (ja) * 2009-11-26 2011-06-09 Panasonic Corp 電子制御装置
CN203134702U (zh) * 2013-03-14 2013-08-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3659753U (zh) * 2013-12-17 2014-06-18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CN103912963A (zh) * 2014-03-17 2014-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9450A (ja) * 1995-10-26 1997-05-16 Nagano Japan Radio Co 誘導性素子
FI109155B (fi) * 2000-04-13 2002-05-31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mikromekaanisen elementin ohjaamiseksi
JP2006074965A (ja) 2004-09-06 2006-03-16 Honda Motor Co Ltd 電源装置
JP4513562B2 (ja) 2004-12-28 2010-07-28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駆動回路
JP2008186645A (ja) 2007-01-29 2008-08-14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電磁リレー駆動装置
CN101763984B (zh) * 2009-12-30 2012-10-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机电路中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9050893B2 (en) * 2012-06-29 2015-06-09 Lg Chem, Ltd. Driver circuit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a diagnosti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hen a first voltage driver is shorted to a high voltage and a second voltage driver has a low electrical current flowing therethrough
JP5660236B1 (ja) 2014-02-27 2015-01-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の異常検出方法、電磁継電器の異常検出回路、及び、異常検出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590Y (zh) * 2005-03-12 2006-05-10 佛山市顺德区松本电工实业有限公司 低能耗继电器驱动电路
JP2011113781A (ja) * 2009-11-26 2011-06-09 Panasonic Corp 電子制御装置
CN203134702U (zh) * 2013-03-14 2013-08-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3659753U (zh) * 2013-12-17 2014-06-18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CN103912963A (zh) * 2014-03-17 2014-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3048A (zh) 2018-06-19
JP2021504903A (ja) 2021-02-15
JP7108694B2 (ja) 2022-07-28
WO2019148633A1 (zh)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3048B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CN207883612U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CN101437342B (zh) 低能耗单极电子开关电路和指示灯微能耗增亮电路
CN101674025A (zh) 一种市电和电池双路供电的多路输出辅助开关电源
TW201242422A (en) LED lighting device
CN108183049B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CN101651421B (zh) 电源驱动电路
CN109023737A (zh) 一种平缝厚料机的抬压脚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0403637U (zh) 一种数显可调定时开关
CN201177091Y (zh) 电磁阀控制器
CN204836118U (zh) 节能控制电路及其插排
CN201611842U (zh) 一种市电和电池双路供电的多路输出辅助开关电源
CN109511189A (zh) 加热电路、电磁炉及驱动电压的调节方法
CN208444173U (zh) 阀岛多通道先导部件节能控制装置
CN209120505U (zh) 加热电路及电磁炉
CN210468374U (zh) 一种脉冲固体激光器电源
CN209471892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电源
CN103369764B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CN207068748U (zh) 一种降低电磁继电器功耗的驱动电路
CN105634374B (zh) 电机调速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4672069U (zh) 电磁铁控制电路
CN209545199U (zh) 一种防火卷帘门备用蓄电池节能电路
CN217307566U (zh) 一种可输出50Hz修正方波的逆变器电路
CN109659194A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电源
CN204319154U (zh) 用于保暖台的加热控制电路及保暖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