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8169B -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8169B
CN108128169B CN201711454109.2A CN201711454109A CN108128169B CN 108128169 B CN108128169 B CN 108128169B CN 201711454109 A CN201711454109 A CN 201711454109A CN 108128169 B CN108128169 B CN 108128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hicle
side plate
air guide
mounted pantograp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541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8169A (zh
Inventor
于德翔
徐威
葛永宾
柳文强
张肖瑞
沈旺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541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8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8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8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8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8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20Details of contact b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其中,车载受电弓包括支架和电极铜排,支架具有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顶部绝缘子,在底板的底面上安装有底部绝缘子,在顶部绝缘子的顶面上铺设电极铜排,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侧板导风孔;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应用于该车载受电弓,具有包括固定底座和转动罩体的防护壳体,固定底座安装在顶板的顶面与顶部绝缘子的底面之间,固定底座与转动罩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固定底座与转动罩体之间设置有开合机构。该车载受电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风阻系数小,行车快速、安全;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安装维护方便,能够对车载受电弓提供有效防护。

Description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受电弓整体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的受电弓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其安装在车顶不仅影响车辆整体外观,同时加大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系数;第二,现有受电弓的受电结构长期裸露在室外没有防护,风吹雨淋会造成受电结构严重老化,寿命缩短,同时受电结构上如有灰尘堆积会造成充电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充电效率,并且可能加快受电结构的磨损速度,增加受电结构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该车载受电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风阻系数小,行车快速、安全;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安装维护方便,能够对车载受电弓提供有效防护。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车载受电弓,具有至少两组受电装置,每组所述受电装置分别包括各自的支架和电极铜排。
所述支架具有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的顶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边分别与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底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边分别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
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顶部绝缘子,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安装有底部绝缘子,在所述顶部绝缘子的顶面上铺设所述电极铜排。
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侧板导风孔。
另外,技术方案2的车载受电弓,在技术方案1的车载受电弓中,在所述电极铜排的顶面上安装有橡胶缓冲垫。
另外,技术方案3的车载受电弓,在技术方案1的车载受电弓中,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分别为竖直板面。
另外,技术方案4的车载受电弓,在技术方案3的车载受电弓中,所述侧板导风孔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多个第一导风孔和开设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多个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孔与所述第二导风孔一一对应。
另外,技术方案5的车载受电弓,在技术方案4的车载受电弓中,各个所述第一导风孔和各个所述第二导风孔分别为长圆孔,且各个所述第一导风孔的延伸方向和各个所述第二导风孔的延伸方向相同。
另外,技术方案6的车载受电弓,在技术方案1的车载受电弓中,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导风孔,所述顶板导风孔为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圆孔。
另外,技术方案7的发明为一种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其应用于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任意一种技术方案中所描述的车载受电弓,具有包括固定底座和转动罩体的防护壳体,所述固定底座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与所述顶部绝缘子的底面之间。
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转动罩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转动罩体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转动罩体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开合的开合机构。
另外,技术方案8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在技术方案7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中,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旋转气缸、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板以及与所述旋转气缸连接的用于控制所述旋转气缸的运转状态的气动系统。
所述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以套设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的方式与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板铰接,所述转动连接板与所述转动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气动系统包括电磁阀。
另外,技术方案9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在技术方案8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中,所述转动连接板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板和第二转动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二轴孔。
在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以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的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部位的外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销轴铰接。
另外,技术方案10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在技术方案9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中,在所述第一销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自润滑轴承,在所述第二销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自润滑轴承。
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自润滑轴承的外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自润滑轴承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受电弓整体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的受电弓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其安装在车顶不仅影响车辆整体外观,同时加大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系数;第二,现有受电弓的受电结构长期裸露在室外没有防护,风吹雨淋会造成受电结构严重老化,寿命缩短,同时受电结构上如有灰尘堆积会造成充电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充电效率,并且可能加快受电结构的磨损速度,增加受电结构的维护成本。
相对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其中,车载受电弓具有至少两组受电装置,每组受电装置分别包括各自的支架和电极铜排。支架具有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板和底板分别水平设置,第一侧板的顶边和第二侧板的顶边分别与顶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第一侧板的底边和第二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在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顶部绝缘子,在底板的底面上安装有底部绝缘子,在顶部绝缘子的顶面上铺设电极铜排。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侧板导风孔。
该车载受电弓配合能够对电极铜排进行充电的可下降式充电装置进行使用,从而简化受电弓的整体结构,同时,通过支架的侧板导风孔结构,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进行导流,从而降低行车时的风阻系数,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可借助侧板导风孔的孔位对该车载受电弓进行快速拆装。
另外,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可使供电线穿设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并借助侧板导风孔的孔位安装卡箍对供电线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供电稳定性及行车安全性。
而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则应用于上述的车载受电弓,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具有包括固定底座和转动罩体的防护壳体,固定底座安装在顶板的顶面与顶部绝缘子的底面之间。该固定底座与转动罩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固定底座与转动罩体之间设置有能够使转动罩体在固定底座上开合的开合机构。
在车载受电弓的电极铜排进行充电时,在开合机构的作用下,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转动罩体能够相对固定底座转动打开;当充电完毕,在开合机构的作用下,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转动罩体能够相对固定底座转动闭合,从而对电极铜排进行保护。在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防护作用下,能够避免电极铜排长期裸露在室外而被风吹雨淋,从而造成电极铜排严重老化,寿命缩短的现象,同时避免电极铜排上堆积灰尘而导致充电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充电效率的问题,延缓电极铜排的磨损速度,减少受电结构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的一组受电装置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架;2-电极铜排;3-顶部绝缘子;4-底部绝缘子;5-侧板导风孔;6-橡胶缓冲垫;7-顶板导风孔;81-固定底座;82-转动罩体;91-旋转气缸;92-第一转动臂;93-第二转动臂;94-第一转动连接板;95-第二转动连接板;101-第一销轴;102-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受电弓的整体结构,对其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的一组受电装置的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载受电弓具有两组受电装置,每组受电装置分别包括各自的支架1和电极铜排2。
支架1具有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顶板和底板分别水平设置,第一侧板的顶边和第二侧板的顶边分别与顶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第一侧板的底边和第二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
在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顶部绝缘子3,在底板的底面上安装有底部绝缘子4,在顶部绝缘子3的顶面上铺设电极铜排2。
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侧板导风孔5。
进一步地,在电极铜排2的顶面上安装有橡胶缓冲垫6。
另外,第一侧板的板面和第二侧板的板面分别为竖直板面。
进一步地,侧板导风孔5包括开设在第一侧板上的多个第一导风孔和开设在第二侧板上的多个第二导风孔,第一导风孔与第二导风孔一一对应。
更进一步地,各个第一导风孔和各个第二导风孔分别为长圆孔,且各个第一导风孔的延伸方向和各个第二导风孔的延伸方向相同。
另外,在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导风孔7,顶板导风孔7为沿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圆孔。
该车载受电弓配合能够对电极铜排2进行充电的可下降式充电装置进行使用,从而简化受电弓的整体结构,同时,通过支架1的侧板导风孔5和顶板导风孔7的结构,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进行导流,从而降低行车时的风阻系数,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可借助侧板导风孔5和顶板导风孔7的孔位对该车载受电弓进行快速拆装。
另外,支架1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可使供电线穿设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并借助侧板导风孔5的孔位安装卡箍对供电线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供电稳定性及行车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其应用于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车载受电弓。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如图3和图4所示,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具有包括固定底座81和转动罩体82的防护壳体,固定底座81安装在顶板的顶面与顶部绝缘子3的底面之间。
固定底座81与转动罩体8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固定底座81与转动罩体82之间设置有能够使转动罩体82在固定底座81上开合的开合机构。
进一步地,开合机构包括旋转气缸91、第一转动臂92、第二转动臂93、转动连接板以及与旋转气缸91连接的用于控制旋转气缸91的运转状态的气动系统。
旋转气缸91安装在固定底座81上,第一转动臂92的一端以套设在旋转气缸91的输出轴上的方式与旋转气缸9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臂9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93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01铰接,第二转动臂93的另一端与转动连接板铰接,转动连接板与转动罩体82的内壁固定连接。
气动系统包括电磁阀。
更进一步地,转动连接板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板94和第二转动连接板95,在第一转动连接板94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在第二转动连接板95上开设有与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二轴孔。
在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销轴102,第二转动臂93的另一端以套设在第二销轴102的位于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的部位的外部的方式与第二销轴102铰接。
更进一步地,在第一销轴101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自润滑轴承,在第二销轴102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自润滑轴承。
第一转动臂92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臂93的一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自润滑轴承的外部,第二转动臂93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自润滑轴承的外部。
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运行过程如下:在车载受电弓的电极铜排2进行充电时,通过气动系统调节电磁阀的开度,从而对旋转气缸91的输出轴的旋转角度,旋转气缸9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臂92转动,第一转动臂92带动第二转动臂93转动,第二转动臂93带动转动连接板转动,进而由转动连接板带动转动罩体82转动,使转动罩体82能够相对固定底座81转动打开;当充电完毕,同样通过气动系统调节电磁阀的开度,从而对旋转气缸91的输出轴的旋转角度,旋转气缸9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臂92转动,第一转动臂92带动第二转动臂93转动,第二转动臂93带动转动连接板转动,进而由转动连接板带动转动罩体82转动,使转动罩体82能够相对固定底座81转动闭合,由此对电极铜排2进行保护。
在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防护作用下,能够避免电极铜排长期裸露在室外而被风吹雨淋,从而造成电极铜排严重老化,寿命缩短的现象,同时避免电极铜排上堆积灰尘而导致充电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充电效率的问题,延缓电极铜排的磨损速度,减少受电结构的维护成本。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极铜排的顶面上安装橡胶缓冲垫,从而对电极铜排进行充电保护,避免可下降式充电装置与电极铜排之间发生碰撞对电极铜排造成损坏,保证该车载受电弓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第一侧板的板面和第二侧板的板面分别为竖直板面,进一步地,设置侧板导风孔包括开设在第一侧板上的多个第一导风孔和开设在第二侧板上的多个第二导风孔,第一导风孔与第二导风孔一一对应。并且,更进一步地,设置各个第一导风孔和各个第二导风孔分别为长圆孔,且各个第一导风孔的延伸方向和各个第二导风孔的延伸方向相同。由此,可保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具有较大的导风面积,加快对气流进行导向的速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行车过程中产生的风阻系数。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在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导风孔,顶板导风孔为沿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圆孔。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保证行车过程中产生的气流除沿水平方向流动外,还通过顶板导风孔沿竖直方向流动,从而加快气体流动速度,更进一步地减小风阻系数;同时,顶板导风孔的设置,使在顶板导风孔的孔位和侧板导风孔的孔位的相互配合下,更容易对该车载受电弓进行拆装,维护更方便。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相应地,在车载受电弓的侧板上安装能够在防护壳体的转动罩体相对固定底座转动打开后对转动罩体进行承托的承托支架。
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在电极铜排的顶面上安装橡胶缓冲垫,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安装上述的橡胶缓冲垫,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简化受电弓整体结构,减小行车风阻的效果,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在电极铜排的顶面上安装上述的橡胶缓冲垫,可通过该橡胶缓冲垫对电极铜排进行充电保护,避免可下降式充电装置与电极铜排之间发生碰撞对电极铜排造成损坏,保证该车载受电弓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第一侧板的板面和第二侧板的板面分别为竖直板面,但是不限于此,第一侧板的板面和第二侧板的板面也可以是分别形成为弯曲的弧面,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导风功能,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设置第一侧板的板面和第二侧板的板面分别为竖直板面,可保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具有较大的导风面积,加快对气流进行导向的速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行车过程中产生的风阻系数。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侧板导风孔包括开设在第一侧板上的多个第一导风孔和开设在第二侧板上的多个第二导风孔,第一导风孔与第二导风孔一一对应。由此,与设置第一导风孔与第二导风孔的数量不同并使第一导风孔与第二导风孔之间相互交错相比,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其对气流的导向作用更流畅,行车时的风阻系数更小。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各个第一导风孔和各个第二导风孔分别为长圆孔,且各个第一导风孔的延伸方向和各个第二导风孔的延伸方向相同。但是不限于此,各个第一导风孔和各个第二导风孔也可以分别为正圆孔或者菱形孔,均可达到上述的导风功能,但是,设置各个第一导风孔和各个第二导风孔分别为长圆孔,可保证侧板导风孔具有较大的导风面积,从而更进一步地减小行车时的风阻系数。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其受电装置具有两组,但是不限于此,该受电装置还可以具有三组或四组或更多组,其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两组以上的任意整数组。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的具体实施例中,在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导风孔,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顶板导风孔,而仅仅依靠侧板导风孔对气体进行导流,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导风作用,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上述的顶板导风孔,可保证行车过程中产生的气流除沿水平方向流动外,还通过顶板导风孔沿竖直方向流动,从而加快气体流动速度,更进一步地减小风阻系数;同时,顶板导风孔的设置,使在顶板导风孔的孔位和侧板导风孔的孔位的相互配合下,更容易对该车载受电弓进行拆装,维护更方便。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开合机构包括旋转气缸、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板以及与旋转气缸连接的用于控制旋转气缸的运转状态的气动系统。
但是不限于此,开合机构也可以是包括伸缩气缸和气动系统,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防护壳体的转动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气缸的缸体的自由端与防护壳体的固定底座固定连接,通过调整气动系统对气缸的伸缩状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转动罩体相对固定底座转动开合。但是,与上述可替换结构相比,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对该开合机构进行设置,其传动过程更加平稳,防护结构使用寿命更长。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转动连接板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板和第二转动连接板,在第一转动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在第二转动连接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二轴孔。在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销轴,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以套设在第二销轴的位于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的部位的外部的方式与第二销轴铰接。
但是不限于此,上述转动连接板也可以是仅仅具有一个,并且,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转动连接功能,但是,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置上述的转动连接板形成为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板和第二转动连接板的结构,由此,可加强转动连接板与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加强该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销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自润滑轴承,在第二销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自润滑轴承。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自润滑轴承的外部,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自润滑轴承的外部。
但是不限于此,上述的第一自润滑轴承和第二自润滑轴承也可以为普通轴承,但是,与将其设置为普通轴承相比,设置为上述的自润滑轴承,具有如下优点:①无油润滑或少油润滑,可在使用时不保养或少保养。②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③有适量的弹塑性,能将应力分布在较宽的接触面上,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④能使转动臂的转动过程中减少振动,降低噪音。⑤在运转过程中能形成转移膜,起到保护销轴的作用等。
另外,本发明的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结构组合而成,同样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受电弓,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组受电装置,每组所述受电装置分别包括各自的支架和电极铜排,
所述支架具有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的顶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边分别与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底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边分别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连接,
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顶部绝缘子,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安装有底部绝缘子,在所述顶部绝缘子的顶面上铺设所述电极铜排,
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侧板导风孔;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导风孔;
所述电极铜排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顶板导风孔与所述电极铜排相对设置,且所述至少两组受电装置沿所述顶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铜排的顶面上安装有橡胶缓冲垫。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分别为竖直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导风孔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多个第一导风孔和开设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多个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孔与所述第二导风孔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导风孔和各个所述第二导风孔分别为长圆孔,且各个所述第一导风孔的延伸方向和各个所述第二导风孔的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导风孔为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圆孔。
7.一种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受电弓,具有包括固定底座和转动罩体的防护壳体,所述固定底座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与所述顶部绝缘子的底面之间,
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转动罩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转动罩体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转动罩体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开合的开合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旋转气缸、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板以及与所述旋转气缸连接的用于控制所述旋转气缸的运转状态的气动系统,
所述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以套设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的方式与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板铰接,所述转动连接板与所述转动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气动系统包括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板包括第一转动连接板和第二转动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二轴孔,
在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以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的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之间的部位的外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销轴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销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自润滑轴承,在所述第二销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自润滑轴承,
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自润滑轴承的外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自润滑轴承的外部。
CN201711454109.2A 2017-12-27 2017-12-27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Active CN108128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4109.2A CN108128169B (zh) 2017-12-27 2017-12-27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4109.2A CN108128169B (zh) 2017-12-27 2017-12-27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8169A CN108128169A (zh) 2018-06-08
CN108128169B true CN108128169B (zh) 2024-03-22

Family

ID=6239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54109.2A Active CN108128169B (zh) 2017-12-27 2017-12-27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816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01128A1 (fr) * 1981-03-04 1982-09-10 Faiveley Sa Tete de captage pour pantographe et pantographe ainsi equipe
JPH06113403A (ja) * 1991-05-07 1994-04-22 Haruto Okumura パンタグラフの自動多段延伸型全防風カバー
CN101580021A (zh) * 2009-06-18 2009-11-18 上海交通大学 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
CN104129307A (zh) * 2014-08-19 2014-11-05 安徽理工大学 基于双并联机构的三自由度混联受电弓
CN105416075A (zh) * 2015-12-15 2016-03-2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和采用该受电弓的电动汽车
WO2016201901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
CN106515460A (zh) * 2016-09-27 2017-03-2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充电系统、受电弓防护罩及车辆
CN206049380U (zh) * 2016-08-31 2017-03-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受电弓安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列车
CN107415699A (zh) * 2017-07-17 2017-12-01 上海生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充电用卧式车载受电弓
CN206749550U (zh) * 2017-05-17 2017-12-15 洛阳市科佳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护预热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弓
CN207790346U (zh) * 2017-12-27 2018-08-31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01128A1 (fr) * 1981-03-04 1982-09-10 Faiveley Sa Tete de captage pour pantographe et pantographe ainsi equipe
JPH06113403A (ja) * 1991-05-07 1994-04-22 Haruto Okumura パンタグラフの自動多段延伸型全防風カバー
CN101580021A (zh) * 2009-06-18 2009-11-18 上海交通大学 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
CN104129307A (zh) * 2014-08-19 2014-11-05 安徽理工大学 基于双并联机构的三自由度混联受电弓
WO2016201901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
CN105416075A (zh) * 2015-12-15 2016-03-2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和采用该受电弓的电动汽车
CN206049380U (zh) * 2016-08-31 2017-03-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受电弓安装组件及具有其的列车
CN106515460A (zh) * 2016-09-27 2017-03-2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充电系统、受电弓防护罩及车辆
CN206749550U (zh) * 2017-05-17 2017-12-15 洛阳市科佳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护预热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弓
CN107415699A (zh) * 2017-07-17 2017-12-01 上海生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充电用卧式车载受电弓
CN207790346U (zh) * 2017-12-27 2018-08-31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8169A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98534B2 (ja) 移動体用冷却装置
CN108128169B (zh)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CN207790346U (zh) 车载受电弓及车载受电弓防护装置
CN108712788A (zh) 一种覆盖范围广的散热型ap基站
JP5208012B2 (ja) 電気自動車
BR102013002526A2 (pt) Bobina, em especial, roldana ou roldana de suporte para equipamentos teleféricos
CN111231683B (zh) 一种受流器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4024230A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化开关柜
JP2010150986A (ja) 風力発電機構付き車両
JP4478090B2 (ja) 非対称型パンタグラフの回転機構
CN208797519U (zh) 线缆保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8597183U (zh) 一种覆盖范围广的散热型ap基站
CN107690942B (zh) 一种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割草机
KR20000049637A (ko) 경량전철용 집전기
CN207986420U (zh) 一种新型电梯用广告屏
CN207416882U (zh) 一种轨道变轨电气推拉装置
JP2004274986A (ja) パンタグラフ装置
CN210238364U (zh) 一种新型栏杆机机芯
CN108437848A (zh) 磁悬浮双轨列车系统
CN213508137U (zh) 一种用于公共场合的警示灯
CN107344508A (zh) 一种移动充电装置
CN109577737A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升旗装置
CN117198617B (zh) 一种防冰防腐蚀架空线
CN112297853B (zh) 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充电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20365482U (zh) 一种活动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000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Laoshan District Songling Road No. 336

Applicant after: Telai New Ener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TGOOD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36 Songling Road,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TGOOD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6

Address after: Room 1001, 10 / F, No. 336,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telt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Laoshan District Songling Road No. 336

Applicant before: Telai New Ener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TGOOD ELECTRIC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