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7165B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7165B CN108027165B CN201680052070.9A CN201680052070A CN108027165B CN 108027165 B CN108027165 B CN 108027165B CN 201680052070 A CN201680052070 A CN 201680052070A CN 108027165 B CN108027165 B CN 1080271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flow
- adjustment member
- direction adjustment
- indoor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能高效地实现吹出空气的向下吹出,并且能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风向调节部件之间的间隙。在空调室内机(10)中,副前挡板(32)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前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而前挡板(31)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由此,能将吹出空气转向为与水平相比向下90°以上(比垂直面还靠设置有空调机的侧壁侧),因此能实现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无感气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普及有一种空调机,其通过上下配置的两个风向调节部件实现吹出空气的向下吹出。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H9-196453号公报)所述的空调机中,在上下挡板设定为向下时,为了塞住上下主挡板的上端部与吹出口的上面部之间的间隙,该间隙部分设有伴随上下主挡板转动的上下副挡板。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因为设定为向下吹出的上下主挡板与上下副挡板之间存在着间隙,所以吹出空气有可能分流到该间隙,从而不能适当地控制气流,并且会由分流的空气产生短路。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能高效地实现吹出空气的向下吹出,并且能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风向调节部件之间的间隙。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是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设置于空调对象空间的侧壁,通过多个风向调节部件变更从吹出口吹出的吹出空气的风向,具备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以及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第一风向调节部件调节吹出空气的风向。第二风向调节部件在吹出空气的流动中位于比第一风向调节部件靠上游侧的位置。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以及第二风向调节部件分别具有气流面,吹出空气沿着该气流面流动。在产生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气流的规定向下吹出模式时,第一风向调节部件和第二风向调节部件采取规定姿势。该规定姿势是,由两个气流面形成向前侧鼓起的凸形状的气流导向面的姿势。在该规定姿势下,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由此,能将吹出空气转向为与水平相比向下90°以上(比垂直面还靠设置有空调机的侧壁侧),因此,能实现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无感气流”。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比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大。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因为被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导向的空气沿着比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大的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流动,所以气流面不会使吹出空气在中途脱离,而会导向到目标方向。
本发明的第三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与第二风向调节部件重叠。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与第二风向调节部件重叠,以此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的第四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三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下部从吹出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与第一风向调节部件重叠。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成为至少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尖端与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背面侧(侧壁侧)重叠的姿势,使得被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导向的空气沿着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流动,可以可靠地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的第五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三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风向调节部件和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任一方,在该两个风向调节部件重叠的部分,设有使另一方进入的凹陷部。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下部从吹出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与第一风向调节部件重叠,此时,第一风向调节部件和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阶梯差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吹出空气流过气流面时的阻力。
本发明的第六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规定姿势下,第二风向调节部件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前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0°-10°,而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0°-20°。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因为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和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成大的钝角,所以吹出空气从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的流动会变得流畅。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由此,能将吹出空气转向为与水平相比向下90°以上(比垂直面还靠设置有空调机的侧壁侧),因此,能实现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无感气流”。
在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因为被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导向的空气沿着比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大的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流动,所以气流面不会使吹出空气在中途脱离,而会导向到目标方向。
在本发明的第三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风向调节部件与第二风向调节部件重叠,以此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
在本发明的第四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成为至少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尖端与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背面侧(侧壁侧)重叠的姿势,使得被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导向的空气沿着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流动,可以可靠地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
在本发明的第五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下部从吹出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与第一风向调节部件重叠,此时,第一风向调节部件和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阶梯差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吹出空气流过气流面时的阻力。
在本发明的第六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因为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和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成大的钝角,所以吹出空气从第二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的气流面的流动会变得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空调室内机在运转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停止运转时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5是在利用副前挡板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的前挡板、副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在不利用副前挡板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8是循环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9是中间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前挡板、副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的放大剖面图。
图11是第二变形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前挡板、副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的放大剖面图。
图12是第三变形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前挡板、副前挡板以及后挡板的放大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后挡板和吹出口的位置关系的该后挡板附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空调室内机10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空调室内机10在运转时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剖面图。在图1以及图2中,空调室内机10是挂壁式。另外,图1以及图2中,风向模式都被设定为向后下方气流模式,即将吹出空气朝向设置有空调室内机10的侧壁的下部。
空调室内机10搭载有主体壳体11、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风扇14、框架17、以及控制部50。
主体壳体11具有顶面部11a、前面面板11b、背面板11c、倾斜底面部11d以及水平底面部11e,并且其内部收纳有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风扇14、框架17、以及控制部50。
顶面部11a位于主体壳体11的上部,从顶面部11a的前部到后部设有吸入口(未图示)。
前面面板11b构成室内机的前面部,成为无吸入口的平坦形状或者曲率大的弯曲形状。此外,前面面板11b的上端转动自如地支承在顶面部11a,从而前面面板11b能够进行铰式动作。
室内热交换器13以及室内风扇14安装于框架17。室内热交换器13和通过它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此外,从侧面观察室内热交换器13时,室内热交换器13成为其两端向下方弯曲的倒V字形的形状,并且室内风扇14位于该室内热交换器13的下方。室内风扇14是横流式风扇,使从室内吸入的空气接触室内热交换器13并通过该室内热交换器13后,向室内吹出。
主体壳体11的下部设有吹出口15。在吹出口15转动自如地安装有后挡板40,该后挡板40变更从吹出口15吹出的吹出空气的方向。后挡板40被马达(未图示)驱动,不仅变更吹出空气的方向,还能对吹出口15进行打开和闭合。后挡板40能采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个姿势。
此外,吹出口15的附近设有前挡板31。前挡板31通过马达(未图示)能采取向前后方向倾斜的姿势,在停止运转时被收容于收容部130,该收容部130设于前面面板11b的下端与吹出口15之间的倾斜底面部11d。前挡板31能采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个姿势。
在吹出空气的流动中比前挡板31靠上游侧的位置,可转动地配置有副前挡板32。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后挡板40产生向后下方的气流。另外,将前挡板31和副前挡板32总称为前挡板群30。
此外,吹出口15通过吹出流路18与主体壳体11的内部连通。吹出流路18是夹在框架17的上涡旋171与下涡旋172之间的风路。
室内空气通过室内风扇14的运转,经过吸入口、室内热交换器13,被吸入到室内风扇14,而从室内风扇14经过吹出流路18后,从吹出口15吹出。
控制部50配置于设于前接露盘61与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隔壁161之间的空间。控制部50进行室内风扇14的转速控制、后挡板40以及前挡板群30的动作控制。
前接露盘61位于室内热交换器13的前方下部的下方,接受在室内热交换器13的前部产生的结露水。
(2)详细结构
在以下说明中,对于各部件的“前端、后端”的表述,在该部件采取铅垂姿势或接近铅垂姿势的情况下,为了便于说明,转换为以“下端、上端”来表述。
(2-1)主体壳体11
如图1所示,主体壳体11具有从后方向前方逐渐向下方倾斜的顶面部11a。顶面部11a设有吸入口(未图示)。
主体壳体11的前面部由前面面板11b构成。前面面板11b从主体壳体11的前方上部到前方下部形成流畅的圆弧曲面。
主体壳体11的下部前侧由连接前面面板11b的下端与吹出口15的上端的倾斜底面部11d而构成。倾斜底面部11d形成有向主体壳体11的内侧凹陷的区域。该区域的凹陷深度被设定为与前挡板31的厚度尺寸匹配,成为收容前挡板31的收容部130。收容部130的表面也是流畅的圆弧曲面。
主体壳体11的下部后侧由从吹出口15的后端侧向背面下部延伸的水平底面部11e而构成。
(2-2)吹出口15
如图2所示,吹出口15形成于主体壳体11的下部,是以横方向(与图2纸面垂直交叉的方向)为长边的长方形开口。吹出口15由吹出口形成壁16形成轮廓。
吹出口形成壁16包括形成吹出口15的上表面的上隔壁161和形成吹出口15的下表面的下隔壁162。在上隔壁161设有从吹出口15的前端位置向铅垂下方突出的前凸缘15a。
隔着前凸缘15a与上隔壁161相反的一侧(前凸缘15a的前方)配置有收容部隔壁131。收容部隔壁131是形成收容部130的上表面的壁。上隔壁161、前凸缘15a、和收容部隔壁131被成形为一体。
此外,下隔壁162设有从吹出口15的后端位置向铅垂下方突出的后凸缘15b。下隔壁162和后凸缘15b被成形为一体。
(2-3)框架17
框架17是以与室内风扇14对峙的方式弯曲的隔壁。框架17包括上涡旋171和下涡旋172。上涡旋171的终端,在接线方向邻接有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隔壁161。此外,下涡旋172的终端,在接线方向邻接有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下隔壁162。
通过吹出流路18的空气沿着上涡旋171和下涡旋172前进,被送到该涡旋的终端的接线方向后,沿着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隔壁161和下隔壁162前进,从吹出口15吹出。
(2-4)垂直风向调节板20
垂直风向调节板20具有沿着吹出口15的长边方向(垂直于图2纸面的方向)配置的多个叶片201。垂直风向调节板20配置于在吹出流路18中比后挡板40靠近室内风扇14的位置。多个叶片201通过沿着吹出口15的长边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以相对于该长边方向垂直的状态为中心,左右摆动。
(2-5)前挡板31
图3是图2中的前挡板31以及后挡板40的放大剖面图。此外,图4是停止运转时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图3和图4中,在停止空调运转期间,前挡板31被收容于收容部130。
前挡板31通过转动从收容部130离开。前挡板31的转动轴被设定在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隔壁161的前凸缘15a的下方,前挡板31的后端与转动轴连结,并保持着规定的间隔。因此,前挡板31按照下述方式旋转,即前挡板31越转动而从收容部130离开,前挡板31的后端的高度位置越低。
就前挡板31而言,通过向从正面观察图4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前挡板31的前端和后端都按照圆弧轨迹从收容部130离开。此外,通过向从正面观察图2时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前挡板31靠近收容部130,最终被收容于收容部130。
作为前挡板31的运转状态的姿势,有被收容于收容部130的姿势(参见图4)、旋转而向前上方倾斜的姿势、进一步旋转而大致水平的姿势、进一步旋转而向前下方倾斜的姿势、进一步旋转而向后下方倾斜的姿势(参见图2、3)。
前挡板31具有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在前挡板31被收容于收容部130的姿势时,第一面31a成为外侧的面,第二面31b成为内侧的面。在前挡板31采取图3的向后下方倾斜的姿势时,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分别成为后表面和前表面。
如图3所示,第一面31a设有向前挡板31的厚度方向尺寸变小的凹陷部311。从前挡板31的中央观察,凹陷部311位于靠转动轴的位置。
此外,前挡板31的长边方向(垂直于图2纸面的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后挡板40的长边方向的尺寸相同或者比后挡板40的长边方向的尺寸长。其理由是,例如在风向为向上的情况下,前挡板31承受被后挡板40调节风向后的所有吹出空气,其作用、效果是,防止从前挡板31的侧方吹出的空气造成短路。
(2-6)副前挡板32
副前挡板32是板状部件,其位于在吹出空气的流动中比前挡板31靠上游侧的位置。虽然副前挡板32比前挡板31小,但是副前挡板32的大小被设定为足够将通过吹出流路18的空气导向到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
副前挡板32在不使用时,被收容于收容部16a,收容部16a设于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隔壁161。副前挡板32具有第一面32a和第二面32b,在副前挡板32被收容于收容部16a的姿势时,第一面32a成为下侧的面,第二面32b成为上侧的面。在副前挡板32采取图3的姿势时,第一面32a和第二面32b分别成为后表面和前表面。
收容部16a通过将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隔壁161向厚度方向凹陷而形成。收容部16a的深度被设定为,在收容副前挡板32时,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与上隔壁161的表面相比,不向流路侧突出。
此外,副前挡板32在使用时,通过转动从收容部16a移动而比上隔壁161的表面向流路侧突出。副前挡板32的转动轴被设定于收容部16a的上游侧端部的下方。
例如,如图3所示,在前挡板31采取向后下方倾斜的姿势时,副前挡板32以其尖端进入前挡板31的凹陷部311的方式转动。此时,若整个副前挡板32从收容部16a离开,则吹出空气会从上隔壁161与副前挡板32的间隙分流。为了防止该现象,副前挡板32的后端留在收容部16a,以此抑制上隔壁161与副前挡板32的间隙扩大。
之后,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和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成为气流导向面30a,与后挡板40共同产生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气流。
(2-7)后挡板40
如图4所示,后挡板40具有能塞住吹出口15的程度的面积。后挡板40具有第一面40a和第二面40b,在关闭吹出口15的姿势时,第一面40a成为外侧的面,第二面40b成为内侧的面。在后挡板40采取图3中的向后下方倾斜的姿势时,第一面32a和第二面32b分别成为后表面和前表面。
第一面40a重视外观设计性,加工成向外侧凸出的平滑的圆弧曲面。与此对比,第二面40b包括平面40ba和弯曲面40bb,如图3所示,从后挡板40的上端向下端,按照平面40ba、弯曲面40bb的顺序来配置。此外,在图3中,弯曲面40bb是半径200mm以上的向前侧鼓起的弯曲面。
后挡板40的转动轴被设定于与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下隔壁162的后凸缘15b邻接的位置。后挡板40通过围绕转动轴向从正面观察图4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后挡板40以从吹出口15的前端逐渐离开的方式动作而打开吹出口15。相反地,后挡板40通过围绕转动轴向从正面观察图2时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后挡板40以靠近吹出口15的前端的方式动作而关闭吹出口15。
在后挡板40打开吹出口15的状态下,从吹出口15吹出的吹出空气大致沿着后挡板40的第二面40b流动。
(3)吹出空气的方向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作为控制吹出空气的方向的手段,根据每个风向模式变更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后挡板40的姿势,从而调节吹出空气的方向。下面,参照附图对于各风向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各风向模式可以以自动变更的方式来控制,也可以由用户通过遥控器等选择。
(3-1)向后下方气流模式
向后下方气流模式是将吹出空气面向设置有空调室内机10的侧壁的下部的模式。在向后下方气流模式中,吹出空气从侧壁的下部流至地板面,沿着地板面向对面的侧壁流动。该气流因为不直接接触居住者,让他难以感觉到空气的流动,所以也被称为“无感气流”。
在向后下方气流模式中,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后挡板40采取图1-图3所示的姿势。对图3而言,副前挡板32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前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角度α(0-10°)。
此外,前挡板31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角度β(0-20°)。因此,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和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形成向前侧鼓起的凸形状的气流导向面30a。
此时,前挡板31的下端位于比“从吹出口15的后端位置向铅垂下方突出的后凸缘15b”的尖端的高度位置靠下方的位置。后凸缘15b的尖端是吹出口15的最下端。
另一方面,后挡板40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使第二面40b相对于垂直面倾斜。具体地,如图3所示,后挡板40倾斜到后挡板40的第一面40a接触或者接近后凸缘15b的尖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后挡板40与后凸缘15b的间隙成为一定值(5mm)以下,所以空气流过该间隙时的通风阻力增大,从而吹出空气避开该间隙,流向更广的通路亦即夹在气流导向面30a与第二面40b之间的风路空间。
因此,吹出空气通过夹在气流导向面30a与第二面40b之间的风路空间。此时,被副前挡板32导向的吹出空气沿着比该副前挡板32大的前挡板31流动。因为前挡板31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所以能将吹出空气导向到与水平相比向下90°以上的侧壁下部。
此外,通过夹在气流导向面30a与第二面40b之间的风路空间的吹出空气,直到到达比后凸缘15b的尖端(吹出口15的最下端)的高度位置靠下方的位置为止,以被前挡板31阻挡向前方的扩散的状态,沿着该风路空间前进。因为当吹出空气离开该风路空间时,变成沿着后挡板40的第二面40b的气流,所以能够充分地产生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气流。
并且,吹出空气沿着后挡板40的第二面40b按照平面40ba、弯曲面40bb的顺序流动。弯曲面40bb被设定为半径200mm以上,以便发挥附壁效应,因此,吹出空气变成沿着平面40ba的向下气流之后,因附壁效应而被拉近到弯曲面40bb,变成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气流。
如上述说明,通过由前挡板31与副前挡板32构成的前挡板群30和后挡板40的互相配合,能容易产生朝向侧壁的下部的向后下方的气流(无感气流)。
(3-2)向前下方气流模式
在向前下方气流模式中,可以自动地或者由用户选择利用副前挡板32的模式和不利用副前挡板32的模式中的任一方。
(3-2-1)利用副前挡板32的模式
图5是在利用副前挡板32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剖面图。另外,图6是图5中的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后挡板40的放大剖面图。
图5和图6中,首先前挡板31转动而采取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比水平向下倾斜规定角度x1的姿势。另外,在因第一面31a为圆弧面而难于确定角度基准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可以将连接第一面31a的两端的线作为角度基准。
此外,副前挡板32也转动而采取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比水平向下倾斜规定角度y1的姿势。此时,若整个副前挡板32从收容部16a离开,则吹出空气从上隔壁161与副前挡板32的间隙会分流。因此,为了防止该现象,副前挡板32的后端留在收容部16a,以此抑制上隔壁161与副前挡板32的间隙扩大。
并且,后挡板40也转动而采取后挡板40的第二面40b的平面40ba比水平向下倾斜规定角度z1的姿势。
如图6所示,当从水平方向前方观察前挡板31和副前挡板32时,副前挡板32的前端部,在吹出空气的流动中比前挡板31靠上游侧且比前挡板31的后端面靠铅垂下方的位置,与前挡板31的后端部重叠尺寸L。
就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该两个挡板之间的间隙的位置关系而言,从吹出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观察,为按照副前挡板32、该间隙、前挡板31的顺序排列的关系。因为该间隙被在其上游侧的副前挡板32遮蔽,所以通过吹出流路18后被导向到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的空气自然不会迂回到该间隙,而会流向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结果,即使该间隙存在,也可以防止空调空气分流到该间隙。
如上述说明,利用副前挡板32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中,因为副前挡板32采取阻挡通过上隔壁161与前挡板31的间隙的气流的姿势,防止吹出空气以前挡板31的上端为边界沿着前挡板31的两面流动,所以前挡板31的上端不成为通风阻力。结果,能够防止室内风扇14的耗电量的上升、节能性能的降低。
此外,利用副前挡板32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尤其在制冷运转中产生向前下方的吹出空气时有用。这是因为被冷却的空气不流向前挡板31的第二面31b侧,从而起到防止结露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产生向上的气流的情况以外,在制冷运转中都使用副前挡板32。
(3-2-2)不利用副前挡板32的模式
图7是在不利用副前挡板32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剖面图。在图7中,副前挡板32被收容于收容部16a,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沿着邻接的上隔壁161的延长面上,不会阻挡沿着上隔壁161的空气的流动。
在不利用副前挡板32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中,副前挡板32本身不成为通风阻力。但是,因为副前挡板32不能阻挡通过上隔壁161与前挡板31的间隙的气流,所以不能否定前挡板31的上端会成为通风阻力。
(3-3)前方气流模式
在前方气流模式中,自动地选择或由用户选择将吹出空气强势地向前方送出的循环气流模式或者拓宽吹出空气的范围并将吹出空气向前方送出的中间气流模式。
(3-3-1)循环气流模式
图8是循环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10的部分剖面图。在图8中,前挡板31采取水平姿势或者将其前端面向着水平前方的姿势。副前挡板32被收容于收容部16a。后挡板40采取倾斜姿势,该倾斜姿势中,第二面40b的平面40ba沿着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下隔壁162终端的接线的延长线。下隔壁162也以沿着下涡旋172终端的接线的延长线的方式倾斜,因此,下涡旋172、下隔壁162和平面40ba以形成一个涡旋壁的方式排列,使得空气的流动不受妨碍而被导向到后挡板40的第二面40b上。
在循环气流模式中,因为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与后挡板40的第二面40b的间隔很窄,所以吹出空气被缩窄而增加流速,并且强势地被向前方送出,从而搅拌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结果,可以消除在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的停滞。
(3-3-2)中间气流模式
图9是中间气流模式时的空调室内机10的部分剖面图。在图9中,前挡板31采取前端朝向比水平向上的姿势。副前挡板32被收容于收容部16a。后挡板40采取第二面40b的平面40ba向前下方倾斜的姿势。
乍看,容易认为吹出空气会沿着后挡板40的平面40ba向前下方流动,但是,从吹出口15吹出的吹出空气因附壁效应而被拉近到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变成水平以及比水平稍微向上的气流而被送出。
在此,附壁效应指的是,当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附近存在壁时,即使流动方向与壁的方向不同,气体或流体也会向沿着壁面的方向流动的现象。(朝仓书店《法则之辞典》)。
在图9中,要在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产生附壁效应,就有必要前挡板31和后挡板40成为规定的敞开角度以下。对于该两者的位置关系,因为在由申请人于2011年9月30日提出的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特开2013-76530)中有记载,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4)特征
(4-1)
在空调室内机10中,副前挡板32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前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而前挡板31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由此,能将吹出空气转向为与水平相比向下90°以上(比垂直面还靠设置有空调机的侧壁侧),因此,能实现朝向侧壁的下部的“无感气流”。
(4-2)
在空调室内机10中,被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导向的空气沿着比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大的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流动,所以不会使吹出空气在中途脱离,而会导向到目标方向。
(4-3)
在空调室内机10中,前挡板31与副前挡板32重叠,以此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
(4-4)
在空调室内机10中,成为至少副前挡板32的尖端与前挡板31的背面侧(侧壁侧)重叠的姿势,被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导向的空气沿着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流动,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吹出空气分流到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
(4-5)
在空调室内机10中,副前挡板32的下部从吹出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与前挡板31重叠,此时,副前挡板32和前挡板31的阶梯差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吹出空气流过气流导向面30a时的阻力。
(4-6)
在空调室内机10中,因为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和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成大的钝角,所以吹出空气从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到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的流动会变得流畅。
(5)变形例
(5-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凹陷部311设于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构成为副前挡板32的下端部分进入该凹陷部311。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凹陷部设于副前挡板32侧。
图10是第一变形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后挡板40的放大剖面图。在图10中,形成有副前挡板32的尺寸从副前挡板32的第二面32b侧向厚度方向变小的凹陷部321。
在第一变形例中,在风向模式为向后下方气流模式时,成为前挡板31和副前挡板32重叠的姿势。此时,因为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的上端角部嵌入副前挡板32的凹陷部321,所以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和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之间产生的阶梯差变小,从而抑制气流的湍流。
(5-2)第二变形例
此外,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及图10所示的第一变形例中,副前挡板32的下端部分与前挡板31从其第一面31a侧重叠。但不限于此,副前挡板32的下端部分也可以与前挡板31从第二面31b侧重叠。
图11是第二变形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后挡板40的放大剖面图。图11中,与图3以及图10所示的相比,副前挡板32的位置向前方移动。伴随该移动,收容部16a的位置和形状也有变更。
通过副前挡板32以被设定于后端侧的转动轴为中心向从正面观察图11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副前挡板32的下端部分与前挡板31从第二面31b侧重叠。
除重叠部以外的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和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形成向前方凸出的气流导向面30a,因此,吹出空气在副前挡板32的第一面32a转向为向前下方之后,立刻被前挡板31的第一面31a转向为向后下方。
结果,吹出空气流过夹在气流导向面30a与后挡板40的第二面40b之间的风路空间,变成向后下方的气流。
(5-3)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副前挡板32被收容于设于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隔壁161的、凹状的收容部16a,并构成为通过转动向流路突出。但是不限于此,副前挡板32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直线移动向流路突出。
图12是第三变形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前挡板31、副前挡板32以及后挡板40的放大剖面图。在图12中,上隔壁161形成有收容部16a,该收容部16a是使副前挡板32贯通并收容于其里面的空间。
副前挡板32在不使用时进入收容部16a内,进入到副前挡板32的前端藏在上隔壁161的程度。并且,在利用副前挡板32的向前下方气流模式时,通过直线移动向流路内突出。
(6)其他
图13是表示后挡板40和吹出口15的位置关系的该后挡板40附近的剖面图。图13中,后挡板40的上端成为半径D2的圆弧,该圆弧中心和后挡板40的转动中心大致一致。
后挡板40通过转动使其下端(在水平姿势时,前端)从水平前方向后下方移动。转动时,后挡板40的上端的圆弧面与从吹出口15的后端位置向铅垂下方突出的后凸缘15b保持着一定的间隙D1。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隙D1设定为5mm以下。
通过后挡板40的上端的吹出空气,如果要流过间隙D1,由于通风阻力与其他通风路相比过大,所以不会通过间隙D1,而会从上端向第二面40b侧流动。
如上述说明,因为间隙D1被设定为一定值以下,所以吹出空气不会通过间隙D1流向第一面40a侧。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后挡板40的第一面40a不参与风向控制,而可以将该第一面40a作为主体壳体11的外观设计的一部分使用。
标号说明
10 空调室内机
15 吹出口
31 前挡板(第一风向调节部件)
31a 第一面(气流面)
32 副前挡板(第二风向调节部件)
32a 第一面(气流面)
311 凹陷部
321 凹陷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H9-196453号公报
Claims (4)
1.一种空调室内机(10),其为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设置于空调对象空间的侧壁,通过多个风向调节部件变更从吹出口(15)吹出的吹出空气的风向,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和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和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调节所述吹出空气的风向,
形成所述吹出口(15)的轮廓的吹出口形成壁(16)的上面形成有越向前越向下方倾斜的上隔壁(161),
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与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重叠,
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以及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分别具有气流面(31a,32a),所述吹出空气沿着该气流面流动,
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的所述气流面(31a)比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的所述气流面(32a)大,
在产生朝向所述侧壁的下部的气流的规定向下吹出模式时,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比所述上隔壁(161)向下方突出,并在所述吹出空气的流动中位于比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靠上游侧的位置,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以及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采取规定姿势,该规定姿势是由两个所述气流面形成向前侧鼓起的凸形状的气流导向面的姿势,
在所述规定姿势中,
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位于比所述上隔壁(161)的终端靠所述侧壁侧的位置,且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所述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的下部从所述吹出空气的流动的上游侧与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和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的任一方,在该两个风向调节部件重叠的部分,设有使另一方进入的凹陷部(311,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规定姿势下,
所述第二风向调节部件(32)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前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0°-10°,
所述第一风向调节部件(31)使其下端位于比上端靠所述侧壁侧的位置并相对于垂直面倾斜0°-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78823 | 2015-09-10 | ||
JP2015178823A JP6264347B2 (ja) | 2015-09-10 | 2015-09-10 | 空調室内機 |
PCT/JP2016/076164 WO2017043479A1 (ja) | 2015-09-10 | 2016-09-06 | 空調室内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7165A CN108027165A (zh) | 2018-05-11 |
CN108027165B true CN108027165B (zh) | 2021-05-28 |
Family
ID=5824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52070.9A Active CN108027165B (zh) | 2015-09-10 | 2016-09-06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348928A4 (zh) |
JP (1) | JP6264347B2 (zh) |
CN (1) | CN108027165B (zh) |
AU (1) | AU2016320945B2 (zh) |
WO (1) | WO20170434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412984B1 (en) * | 2016-02-03 | 2021-11-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s |
DE102019201656A1 (de) | 2019-02-08 | 2020-08-13 | MTU Aero Engines AG | Verfahren zum glätten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bauteils |
CN110319559A (zh) * | 2019-06-21 | 2019-10-1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CN114391080A (zh) | 2019-09-17 | 2022-04-22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内机 |
JP6849032B2 (ja) * | 2019-09-17 | 2021-03-2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3141B2 (ja) * | 1979-07-24 | 1985-01-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制御装置 |
JPS59132037U (ja) * | 1983-02-24 | 1984-09-04 | ゼネラル・エアコン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調整装置 |
JPS6250877U (zh) * | 1985-09-18 | 1987-03-30 | ||
JPS62162546U (zh) * | 1986-04-07 | 1987-10-15 | ||
JPH0861764A (ja) * | 1994-08-19 | 1996-03-0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2001227811A (ja) * | 2000-02-14 | 2001-08-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装置 |
JP4013683B2 (ja) * | 2002-07-23 | 2007-11-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風向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JP2005164067A (ja) * | 2003-11-28 | 2005-06-23 | Sharp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4580377B2 (ja) * | 2006-11-22 | 2010-1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4921135B2 (ja) * | 2006-12-04 | 2012-04-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1839522B (zh) * | 2009-03-20 | 2013-09-04 | 海尔集团公司 | 空调及其风向控制方法 |
JP2013053796A (ja) * | 2011-09-02 | 2013-03-21 | Panason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03776101A (zh) * | 2014-01-15 | 2014-05-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
2015
- 2015-09-10 JP JP2015178823A patent/JP62643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06 WO PCT/JP2016/076164 patent/WO20170434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9-06 EP EP16844340.6A patent/EP334892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9-06 CN CN201680052070.9A patent/CN108027165B/zh active Active
- 2016-09-06 AU AU2016320945A patent/AU2016320945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48928A1 (en) | 2018-07-18 |
AU2016320945B2 (en) | 2019-05-16 |
JP6264347B2 (ja) | 2018-01-24 |
CN108027165A (zh) | 2018-05-11 |
JP2017053568A (ja) | 2017-03-16 |
WO2017043479A1 (ja) | 2017-03-16 |
EP3348928A4 (en) | 2018-09-12 |
AU2016320945A1 (en) | 2018-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4975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027165B (zh) | 空调室内机 | |
ES2793969T3 (es) | Unidad climatizadora interior | |
JP6702255B2 (ja) | 空調室内機 | |
EP2568226B1 (en) |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door unit | |
JP5120482B1 (ja) | 空調室内機 | |
CN106871243A (zh) | 空调室内壁挂机 | |
JP6545293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5338895B2 (ja) | 空調室内機 | |
JP2017125678A5 (zh) | ||
WO2012137601A1 (ja) | 空調室内機 | |
CN104641186A (zh) | 空调室内机 | |
JP6233369B2 (ja) | 空調室内機 | |
JP2014006044A (ja) | 空調室内機 | |
CN108507012B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EP4001790A1 (en) |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
EP3348930A1 (en) | Wall mounting air-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 |
JP5741545B2 (ja) | 空調室内機 | |
CN110431360B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112710073A (zh) |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 |
JP2014092331A (ja) | 空調室内機 | |
JP2020041730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22174354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
KR20240112246A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6094749B2 (ja) | 空気調和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