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1186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41186A CN104641186A CN201380048293.4A CN201380048293A CN104641186A CN 104641186 A CN104641186 A CN 104641186A CN 201380048293 A CN201380048293 A CN 201380048293A CN 104641186 A CN104641186 A CN 1046411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 direction
- blade
- attached wall
-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the Coanda eff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在制冷运转时的初期防止对居住者的吹风,在室温稳定后给居住者凉爽感的空调室内机。在空调室内机(10)中,在室温(Tr)不在基于设定温度(Ts)的目标温度范围(Ts±a)内时执行上方气流模式,以便使气流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并且,在室温(Tr)进入目标温度范围内时调和空气的温度也升高,因而执行上下风向模式,由此能够使风吹到居住者并提供凉爽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制冷运转时的初期阶段,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8652号公报)记载的空调机以“强”风量朝向前下方吹出调和空气,使气流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该阶段的调和空气的温度较低,诸如直接吹到人身上的前方下吹会使居住者产生不适感,因而不优选。
另一方面,在室温稳定后调和空气的温度升高,调和空气完全吹不到人的状态不能满足谋求凉爽感的居住者的欲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在制冷运转时的初期防止对居住者的吹风,在室温稳定后给居住者提供凉爽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其能够将从吹出口吹出的调和空气的朝向变更为规定的方向,该空调室内机具有风向调整叶片和控制部。风向调整叶片变更调和空气相对于水平面的吹出角度。控制部被设定成能够选择风向自动控制,该风向自动控制是通过风向调整叶片自动变更调和空气的朝向。在风向自动控制中至少包含上方气流模式和上下风向模式。上方气流模式将调和空气的朝向控制成水平或者向上。上下风向模式使调和空气的朝向上下变化,并使调和空气吹到人身上。并且,控制部当在制冷运转中选择了风向自动控制时,在室温不在稳定区域的状况下执行上方气流模式,在室温处于稳定区域的状况下执行上下风向模式。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在室温不在稳定区域时执行上方气流模式,以便使气流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并且,在室温进入稳定区域内时调和空气的温度也升高,因而执行上下风向模式,由此能够使风吹到居住者并提供凉爽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上下风向模式时,通过使多种风向变化方式混合存在来产生摆动气流。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调和空气通过风向调整叶片而上下摆动,缓慢接近居住者并缓慢离开的方式每次都不同,因而能够提供比吹出被固定化的风时更舒适的凉爽感。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还具有附壁叶片。附壁叶片设于吹出口的附近,利用附壁效应使调和空气成为沿着该附壁叶片的下表面的附壁气流而向规定的方向引导。在上方气流模式时,调和空气通过附壁叶片而成为向上的附壁气流。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调和空气借助附壁效应而成为向上的附壁气流,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因此,在从吹出口到天花板的高度距离、以及从吹出口到其面对壁的面对距离都比较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调和空气均匀地到达空调对象空间。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上下风向模式时,通过使多种风向变化方式混合存在来产生摆动气流,并且使得产生附壁气流的时间段和不产生附壁气流的时间段混合存在。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在调和空气吹到居住者时,调和空气不会在附壁气流产生的同时吹到居住者,调和空气在附壁效应消失的同时吹到居住者,因而居住者能够感觉到更接近“意外吹来的自然风”的风。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稳定区域在基于设定温度的目标温度范围内。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假设在将室温达到设定温度的状态设为稳定区域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外部气温等而不能到达稳定区域,因而将具有某种程度幅度的“基于设定温度的目标温度范围内”作为稳定区域比较合理。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还具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流路内。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时,控制部判定为室温处于稳定区域。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通常鉴于作为室温检测用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入流路内,能够使用已有的温度传感器判断室温是否在稳定区域中,因而比较合理。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上方气流模式时生成使调和空气在室内循环的循环气流。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调和空气按照天花板面、壁面及地板面的顺序沿着各个面而循环,因而调和空气到达整个室内,温度分布容易均匀。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在室温不在稳定区域时执行上方气流模式,以便使气流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并且,在室温进入稳定区域内时调和空气的温度也升高,因而执行上下风向模式,由此能够使风吹到居住者并提供凉爽感。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调和空气通过风向调整叶片而上下摆动,缓慢接近居住者并缓慢离开的方式每次都不同,因而能够提供比吹出被固定化的风时更舒适的凉爽感。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调和空气借助附壁效应而成为向上的附壁气流,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因此,在从吹出口到天花板的高度距离、以及从吹出口到其面对壁的面对距离都比较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调和空气均匀地到达空调对象空间。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调和空气吹到居住者时,调和空气不会在附壁气流产生的同时吹到居住者,调和空气在附壁效应消失的同时吹到居住者,因而居住者能够感觉到更接近“意外吹来的自然风”的风。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假设在将室温达到设定温度的状态设为稳定区域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外部气温等而不能到达稳定区域,因而将具有某种程度幅度的“基于设定温度的目标温度范围内”作为稳定区域比较合理。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通常鉴于作为室温检测用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入流路内,能够使用已有的温度传感器判断室温是否在稳定区域中,因而比较合理。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调和空气按照天花板面、壁面及地板面的顺序沿着各个面而循环,因而调和空气到达整个室内,温度分布容易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运转停止时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2是运转时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A是调和空气为通常前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和附壁叶片的侧视图。
图3B是调和空气为通常前方下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和附壁叶片的侧视图。
图3C是附壁气流前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和附壁叶片的侧视图。
图3D是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时的风向调整叶片和附壁叶片的侧视图。
图4A是示出调和空气的方向和附壁气流的方向的概念图。
图4B是示出风向调整叶片和附壁叶片的敞开角度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5A是附壁气流前吹时的涡旋部的末端F的切线和附壁叶片形成的内角、与涡旋部的末端F的切线和风向调整叶片形成的内角的比较图。
图5B是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时的涡旋部的末端F的切线和附壁叶片形成的内角、与涡旋部的末端F的切线和风向调整叶片形成的内角的比较图。
图6A是示出基于风向调整叶片的上下摆动形成的调和空气的风向的空调室内机设置空间的侧视图。
图6B是示出风向调整叶片向下时的调和空气的风向的空调室内机设置空间的侧视图。
图6C是示出附壁叶片的姿势为天花板吹出姿势时的附壁气流的风向的空调室内机设置空间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摆动气流控制时的风向调整叶片和附壁叶片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基于风向调整叶片的循环气流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基于风向调整叶片和附壁叶片的循环气流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例,不能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空调室内机10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运转停止时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剖视图。另外,图2是运转时的空调室内机10的剖视图。在图1和图2中,空调室内机10是壁挂式的空调室内机,安装有主体外壳11、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风扇14、底框16和控制部40。
主体外壳11具有顶面部11a、前面面板11b、背面板11c和下部水平板11d,在内部收纳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风扇14、底框16和控制部40。
顶面部11a位于主体外壳11的上部,在顶面部11a的前部设有吸入口(未图示)。
前面面板11b构成室内机的前面部,形成没有吸入口的平坦形状。并且,前面面板11b的上端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顶面部11a,前面面板11b能够以铰链方式进行动作。
室内热交换器13和室内风扇14被安装于底框16。室内热交换器13与通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室内热交换器13从侧面观察呈两端向下方弯曲的倒V字状的形状,室内风扇14位于其下方。室内风扇14是横流风扇,使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接触室内热交换器13并通过,然后吹出到室内。
在主体外壳11的下部设有吹出口15。在吹出口15安装有转动自如的风向调整叶片31,风向调整叶片31变更从吹出口15吹出的调和空气的方向。风向调整叶片31由马达(未图示)进行驱动,不仅能够变更调和空气的方向,而且也能够对吹出口15进行开闭。并且,风向调整叶片31能够采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种姿势。
并且,在吹出口15的附近设有附壁叶片32。附壁叶片32能够采取通过马达(未图示)向前后方向倾斜的姿势,在运转停止时被收纳在设于前面面板11b的收纳部130中。附壁叶片32能够采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种姿势。
并且,吹出口15通过吹出流路18与主体外壳11的内部相连。吹出流路18从吹出口15沿着底框16的涡旋部17形成。
室内空气借助室内风扇14的运转而经由吸入口、室内热交换器13被吸入到室内风扇14,并从室内风扇14经由吹出流路18从吹出口15吹出。
在从前面面板11b观察主体外壳11时,控制部40位于室内热交换器13及室内风扇14的右侧方,控制部40进行室内风扇14的转速控制、风向调整叶片31及附壁叶片32的动作控制。
(2)详细结构
(2-1)前面面板11b
如图1所示,前面面板11b从主体外壳11的上部前方起一边描画着平缓的圆弧曲面一边朝向下部水平板11d的前方边缘延伸。在前面面板11b的下部具有朝向主体外壳11的内侧凹陷的区域。该区域的凹陷深度被设定成与附壁叶片32的厚度尺寸一致,并形成用于收纳附壁叶片32的收纳部130。收纳部130的表面也是平缓的圆弧曲面。
(2-2)吹出口15
如图1所示,吹出口15形成于主体外壳11的下部,是将主体外壳11的横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作为长边的长方形开口。吹出口15的下端与下部水平板11d的前方边缘相接,连接吹出口15的下端和上端的假想面向前上方倾斜。
(2-3)涡旋部17
涡旋部17是以与室内风扇14对置的方式而弯曲的分隔壁,是底框16的一部分。涡旋部17的末端F一直到达吹出口15的周缘附近。在吹出流路18中通过的空气沿着涡旋部17行进,并沿着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方向输送。因此,如果在吹出口15没有风向调整叶片31,则从吹出口15吹出的调和空气的风向是大致沿着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L0的方向。
(2-4)垂直风向调整板20
垂直风向调整板20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多个叶片201、和连接多个叶片201的连接杆203。并且,垂直风向调整板20在吹出流路18中比风向调整叶片31靠室内风扇14附近配置。
连接杆203沿着吹出口15的长度方向进行水平往复移动,由此多个叶片201以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状态为中心而左右摆动。另外,连接杆203通过马达(未图示)进行水平往复移动。
(2-5)风向调整叶片31
风向调整叶片31具有能够堵塞吹出口15的程度的面积。其外侧面31a被加工成:在风向调整叶片31将吹出口15关闭的状态下位于前面面板11b的曲面的延长线上的向外侧凸出的平缓的圆弧曲面。并且,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参照图2)也形成与外侧面大致平行的圆弧曲面。
风向调整叶片31在下端部具有转动轴311。转动轴311在吹出口15的下端附近与被固定于主体外壳11的步进马达(未图示)的旋转轴连接。
通过转动轴311向图1中从正面观察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风向调整叶片31的上端以远离吹出口15的上端侧的方式进行动作,从而将吹出口15敞开。相反,通过转动轴311向图1中从正面观察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风向调整叶片31的上端以接近吹出口15的上端侧的方式进行动作,从而将吹出口15关闭。
在风向调整叶片31将吹出口15敞开的状态下,从吹出口15吹出的调和空气大致沿着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流动。即,大致沿着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方向吹出的调和空气的风向通过风向调整叶片31被稍微向上变更。
(2-6)附壁叶片32
附壁叶片32在空调运转停止的期间和以后述的通常吹出模式进行运转时被收纳在收纳部130中。附壁叶片32通过转动而离开收纳部130。附壁叶片32的转动轴321设于收纳部130的下端附近、而且是在主体外壳11的内侧的位置(吹出流路18上壁的上方的位置),附壁叶片32的下端部和转动轴321保持规定的间隔而连接。因此,在转动轴321转动时,附壁叶片32以越离开室内机前面部的收纳部130、附壁叶片32的下端的高度位置越低的方式进行旋转。并且,附壁叶片32旋转而敞开时的倾斜比室内机前面部的倾斜平缓。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部130设于送风路径之外,在收纳时附壁叶片32整体被收纳在送风路径的外侧。也可以取代这种构造,而仅将附壁叶片32的一部分收纳在送风路径的外侧,将剩余部分收纳在送风路径之内(例如,送风路径的上壁部)。
另外,通过转动轴321向图1中从正面观察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附壁叶片32的上端及下端都一边描画着圆弧一边离开收纳部130,但此时上端与比吹出口靠上方的室内机前面部的收纳部130的最短距离大于下端与收纳部130的最短距离。即,附壁叶片32被控制成随着朝向前方而离开所述室内机前面部的姿势。并且,通过转动轴321向图1中从正面观察的顺时针方向转动,附壁叶片32接近收纳部130,并且最终被收纳在收纳部130中。关于附壁叶片32的运转状态的姿势包含:被收纳于收纳部130的状态;进行旋转而向前上方倾斜的姿势;继续进行旋转成大致水平的姿势;及再继续旋转而朝向前下方倾斜的姿势。
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被加工成:在附壁叶片32被收纳于收纳部130的状态下,位于前面面板11b的平缓的圆弧曲面的延长线上的向外侧凸出的平缓的圆弧曲面。并且,附壁叶片32的内侧面32b被加工成沿着收纳部130的表面的圆弧曲面。
并且,附壁叶片3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成风向调整叶片3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以上。其理由是,由风向调整叶片31调节风向后的调和空气全部被附壁叶片32接受,其目的在于,防止来自附壁叶片32的侧方的调和空气短路。
(3)调和空气的方向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作为控制调和空气的方向的手段具有如下模式:通常吹出模式,仅使风向调整叶片31转动来调整调和空气的方向;附壁效应利用模式,使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转动,利用附壁效应使调和空气成为沿着附壁叶片33的外侧面32a的附壁气流。
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姿势在上述各模式中随着空气的吹出方向而变化,因而关于各种姿势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吹出方向的选择,能够由用户利用遥控器等进行选择。并且,也能够控制成自动进行模式的变更和吹出方向的变更。
(3-1)通常吹出模式
通常吹出模式是仅使风向调整叶片31转动来调整调和空气的方向的模式,包括“通常前吹”和“通常前方下吹”。
(3-1-1)通常前吹
图3A是调和空气为通常前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侧视图。在图3A中,在用户选择了“通常前吹”时,控制部40使风向调整叶片31转动直到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成为大致水平状态的位置。另外,在如本申请实施方式这样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呈圆弧曲面的情况下,使风向调整叶片31转动直到内侧面31b的前方端部E1处的切线成为大致水平状态。其结果是,调和空气成为前吹状态。
(3-1-2)通常前方下吹
图3B是调和空气为通常前方下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侧视图。在图3B,用户在想要使吹出方向朝向比“通常前吹”靠下方的方向时,选择“通常前方下吹”即可。
此时,控制部40使风向调整叶片31转动直到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的前方端部E1处的切线成为比水平状态朝向前下方。其结果是,调和空气成为前方下吹状态。
(3-1-3)风向自动
图6A是示出基于风向调整叶片31的上下摆动形成的调和空气的风向的空调室内机设置空间的侧视图。如图6A所示的风向调整是在现行产品中实施的基于所谓自动通风功能的风向调整,被用作使风吹到人体400的动作和不吹到人体的动作的反复手段。
(3-2)附壁效应利用模式
所谓附壁(效应)是当在气体流或液体流的旁侧有挡壁时,即使是气体流或液体流的方向与挡壁的方向不同,也会向沿着壁面的方向流动的现象(朝倉書店(法則の辞典))。附壁利用模式包括利用了该附壁效应的“附壁气流前吹”和“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
另外,关于调和空气的方向和附壁气流的方向,其定义方法根据基准位置的设定方式而不同,下面示出一例。图4A是示出调和空气的方向和附壁气流的方向的概念图。在图4A中,为了使在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侧产生附壁效应,需要使通过风向调整叶片31变更后的调和空气的方向(D1)的倾斜接近附壁叶片32的姿势(倾斜)。如果两者相离过远,不能产生附壁效应。因此,在该附壁效应利用模式时,需要将附壁叶片32和风向调整叶片31设为规定的敞开角度以下,通过使两片叶片(31、32)形成在该范围内,使得上述的关系成立。因此,如图4A所示,在调和空气的风向通过风向调整叶片31被变更成D1后,再借助附壁效应被变更成D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附壁效应利用模式中,优选附壁叶片32位于风向调整叶片31的前方(吹出的下游侧)而且在上方的位置。
另外,关于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敞开角度,其定义方法根据基准位置的设定方式而不同,下面示出一例。图4B是示出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敞开角度的一例的概念图。在图4B中,将连接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的前后端的直线与水平线形成的角度设为风向调整叶片31的倾斜角θ1,将连接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的前后端的直线与水平线形成的角度设为附壁叶片32的倾斜角θ2,此时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敞开角度θ=θ2-θ1。另外,θ1和θ2不是绝对值,当在图4B的主视图中比水平线靠下方时为负的值。
在“附壁气流前吹”和“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时,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都优选采取满足如下条件的姿势: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和附壁叶片32形成的内角大于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和风向调整叶片31形成的内角。
另外,关于内角参照图5A(附壁气流前吹时的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L0和附壁叶片32形成的内角R2、与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L0和风向调整叶片31形成的内角R1的比较图)和图5B(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时的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L0和附壁叶片32形成的内角R2、与涡旋部17的末端F的切线L0和风向调整叶片31形成的内角R1的比较图)。
另外,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附壁效应利用模式的附壁叶片32中,附壁叶片32的前端部位于比水平状态朝向前上方、且比吹出口15靠外侧上方的位置。其结果是,在附壁气流到达更远处时,诸如在附壁叶片的上侧通过的较强气流的产生受到抑制,不易阻碍附壁气流向上方的引导。
另外,附壁叶片32的后端部的高度位置比运转停止时低,因而在上游侧容易生成基于附壁效应的附壁气流。
(3-2-1)附壁气流前吹
图3C是附壁气流前吹时的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侧视图。在图3C中,在选择了“附壁气流前吹”时,控制部40使风向调整叶片31转动直到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的前方端部E1处的切线L1比水平状态朝向前下方。
然后,控制部40使附壁叶片32转动直到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成为大致水平状态的位置。另外,在如本申请实施方式这样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呈圆弧曲面的情况下,使附壁叶片32转动直到外侧面32a的前方端部E2处的切线L2成为大致水平状态。即,如图5A所示,切线L0和切线L2形成的内角R2大于切线L0和切线L1形成的内角R1。
由风向调整叶片31调整成前方下吹的调和空气借助附壁效应成为附着于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的气流,并变为沿着该外侧面32a的附壁气流。
因此,即使风向调整叶片31的前方端部E1处的切线L1方向成为前方下吹,由于附壁叶片32的前方端部E2处的切线L2方向是水平的,因而调和空气借助附壁效应向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的前方端部E2处的切线L2方向、即水平方向吹出。
这样,附壁叶片32离开室内机前面部而倾斜变平缓,调和空气容易在比前面面板11b靠前方的位置接受附壁效应。其结果是,即使由风向调整叶片31调节风向后的调和空气是前方下吹,也借助附壁效应而成为水平吹出的空气。这与使刚刚通过吹出口后的空气接近前面面板而借助前面面板的附壁效应朝向上方的方法相比,能够抑制由风向调整叶片31的通风阻力引起的压力损失来变更风向。
(3-2-2)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
图3D是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时的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侧视图。在图3D中,在选择了“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时,控制部40使风向调整叶片31转动直到风向调整叶片31的内侧面31b的前方端部E1处的切线L1成为水平状态。
然后,控制部40使附壁叶片32转动直到外侧面32a的前方端部E2处的切线L2朝向前上方。即,如图5B所示,切线L0和切线L2形成的内角R2大于切线L0和切线L1形成的内角R1。由风向调整叶片31调整成水平吹出的调和空气借助附壁效应成为附着于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的气流,并变为沿着该外侧面32a的附壁气流。
因此,即使风向调整叶片31的前方端部E1处的切线L1方向成为前吹,由于附壁叶片32的前方端部E2处的切线L2方向是前方上吹,因而调和空气借助附壁效应向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的前方端部E2处的切线L2方向、即天花板方向吹出。附壁叶片32的前端部比吹出口15向外侧突出,因而附壁气流到达更远处。另外,附壁叶片32的前端部位于比吹出口15靠上方的位置,因而想要在附壁叶片的上侧通过的气流的产生被抑制,并且不易阻碍附壁气流向上方的引导。
这样,附壁叶片32离开室内机前面部而倾斜变平缓,调和空气容易在比前面面板11b靠前方的位置接受附壁效应。其结果是,即使由风向调整叶片31调节风向后的调和空气是前吹,也借助附壁效应而成为向上的空气。
另外,附壁叶片3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风向调整叶片3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以上。因此,由风向调整叶片31调节风向后的调和空气能够全部被附壁叶片32接受,也发挥防止调和空气从附壁叶片32的侧方短路的效果。
(3-2-3)意外的风
图6B是示出风向调整叶片31向下时的调和空气的风向的空调室内机设置空间的侧视图。另外,图6C是示出附壁叶片32的姿势为天花板吹出姿势时的附壁气流的风向的空调室内机设置空间的侧视图。
在图6B和图6C中,利用附壁效应将如图6B所示朝向人体400的风变更为如图6C所示向上的附壁气流,然后进行相反的动作,由此形成诸如突然吹到人体400的意外的风。
例如,在风向调整叶片31使调和空气朝向居住者所在的方向时,在附壁叶片32以不规律的周期跨越产生附壁效应的区域和不产生附壁气流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将反复附壁气流的产生和消失,形成突然吹到居住者的风。
(3-2-4)摆动气流
摆动气流是通过使调和空气的风向不规律地变动而生成的气流,在使风向不规律地变动这一方面,与在(3-1-3)说明的风向自动不同。
图7是示出摆动气流控制时的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7中,风向调整叶片31在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之间摆动,而且中间加入在中间位置等待的动作。控制部40使风向调整叶片31在中间位置等待的时间(以后也称为中间位置等待时间)不规律地变化,由此不规律地调换接近居住者的风和离开居住者的风的组合,能够对居住者提供多样化的风。
另外,附壁叶片32在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之间摆动。如图7所示,在摆动气流控制中包括第1方式和第2方式,在第1方式时,当附壁叶片32在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之间摆动的期间,风向调整叶片31在上限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摆动,在第2方式时,当附壁叶片32在上限位置等待的期间,风向调整叶片31在中间位置和下限位置之间摆动。
在第1方式时,附壁叶片32从上限位置朝向下限位置的动作、与风向调整叶片31从中间位置朝向上限位置的时机同步。并且,附壁叶片32从下限位置朝向上限位置的动作、与风向调整叶片31从上限位置朝向中间位置的时机同步。
在风向调整叶片31位于中间位置时,附壁叶片32被控制成位于上限位置,因而不产生附壁气流。因此,通过使风向调整叶片31的中间位置等待时间不规律地变化,由此不产生附壁气流的时间不规律地变化,风意外吹出的间隔不规律地调换,能够对居住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风。
这样,通过使多种风向变化方式混合存在来产生摆动气流,但不限于使如上所述的第1方式和第2方式混合存在的方法,也能够利用仅在第1方式时使风向调整叶片31的中间位置等待时间变化的方法来产生摆动气流。
另外,在风向调整叶片31的中间位置等待时间,欲使调和空气稳定而向一个方向吹出,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风向调整叶片31位于中间位置、而且附壁叶片32位于上限位置的时间,作为中间位置等待时间。
另外,控制部40也能够使风向调整叶片31在上限位置等待的时间和在下限位置等待的时间分别不规律地变化。此外,控制部40也能够使附壁叶片32在下限位置等待的时间不规律地变化。
这样,通过使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不规律地摆动,能够对居住者提供接近自然风的调和空气。
(4)制冷运转时的循环气流控制
该控制是这样的控制,为了避免在制冷运转开始时冷风吹到而引起的气流感,而执行将调和空气的朝向控制成水平或者向上的上方气流模式,在室温稳定后为了对居住者提供凉爽感,而执行使调和空气吹到居住者的上下方向模式。
(4-1)基于风向调整叶片31的循环气流控制
图8是基于风向调整叶片31的循环气流控制的流程图。在图8中,控制部40在步骤S1判定当前的运转是否是制冷运转,如果是制冷运转则进入步骤S2,如果不是制冷运转则继续步骤S1。
控制部40在步骤S2判定室温Tr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则进入步骤S3,如果稳定则进入步骤S5。另外,室温Tr是由在主体外壳11的吸入口侧设置的温度传感器49检测出来的。并且,室温Tr在基于设定温度Ts的目标温度范围(Ts±a)内时,室温处于稳定。
控制部40在步骤S3执行上方气流模式,生成在室内循环的循环气流。另外,上方气流模式是使风向调整叶片31的姿势静止在图6A所示的上限位置、利用向上的气流使调和空气到达整个房间的模式。
控制部40在步骤S4再次判定室温Tr是否稳定,如果稳定则进入步骤S5,如果不稳定则继续步骤S3。
控制部40在步骤S5执行上下风向模式,使调和空气吹到居住者。另外,上下方向模式是指图6A所示的上下风向。
如上所述,在室温Tr不稳定时执行上方气流模式,以便使气流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在室温Tr稳定时执行上下风向模式,调和空气能够吹到居住者并提供凉爽感。
(4-2)基于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循环气流控制
图9是基于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的循环气流控制的流程图。在图9中,步骤S11、步骤S12及步骤S14与图8中的步骤S1、步骤S2及步骤S4相同,因而省略说明,仅对步骤S13和步骤S14进行说明。
在步骤S13,在图8中的步骤S3的上方气流模式时应用“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在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时,调和空气按照天花板面、壁面及地板面的顺序沿着各个面而循环,因而调和空气到达整个室内,温度分布容易均匀。
另外,在步骤S15,在图8中的步骤S5的上下风向模式时应用“摆动气流”。摆动气流模式是指在图7中说明的摆动气流控制,通过使风向调整叶片31和附壁叶片32不规律地摆动,接近自然风的调和空气吹到居住者,并能够提供凉爽感。
(5)特征
(5-1)在空调室内机10中,在室温Tr不在基于设定温度Ts的目标温度范围(Ts±a)内时执行上方气流模式,以便使气流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并且,在室温Tr进入目标温度范围内时调和空气的温度也升高,因而执行上下风向模式,由此能够使风吹到居住者并提供凉爽感。
(5-2)通过在上下风向模式时应用“摆动气流”,调和空气通过风向调整叶片而上下摆动,缓慢接近居住者并缓慢离开的方式每次都不同,因而能够提供比吹被固定化的风时更舒适的凉爽感。
(5-3)通过在上方气流模式时应用“附壁气流天花板吹出”,调和空气借助附壁效应而成为向上的附壁气流,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即,生成在室内循环的循环气流。因此,在从吹出口到天花板的高度距离、以及从吹出口到其面对壁的面对距离都比较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调和空气均匀地到达空调对象空间。
(5-4)在摆动气流中混合存在使产生附壁气流的时间段和不产生附壁气流的时间段,因而在调和空气吹到居住者时,调和空气不会在附壁气流产生的同时吹到居住者,调和空气在附壁效应消失的同时吹到居住者,所以居住者能够感觉到接近“意外吹来的自然风”的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对居住者提供接近自然风的调和空气,因而不限于壁挂式的空调室内机,也能够用于空气净化器。
标号说明
10空调室内机;15吹出口;31风向调整叶片;32附壁叶片;40控制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8652号公报
Claims (7)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能够将从吹出口(15)吹出的调和空气的朝向变更为规定的方向,该空调室内机具有:
风向调整叶片(31),其变更所述调和空气相对于水平面的吹出角度;以及
控制部(40),其被设定成能够选择风向自动控制,该风向自动控制是通过所述风向调整叶片(31)自动变更所述调和空气的朝向,
在所述风向自动控制中至少包含以下模式:
上方气流模式,将所述调和空气的朝向控制成水平或者向上;以及
上下风向模式,使所述调和空气的朝向上下变化,并使所述调和空气吹到人身上,
所述控制部(40)当在制冷运转中选择了所述风向自动控制时,在室温不在稳定区域的状况下执行所述上方气流模式,在室温处于所述稳定区域的状况下执行所述上下风向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在所述上下风向模式时,通过使多种风向变化方式混合存在来产生摆动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附壁叶片(32),该附壁叶片(32)设于所述吹出口(15)的附近,利用附壁效应使所述调和空气成为沿着该附壁叶片的下表面的附壁气流而向规定的方向引导,
在所述上方气流模式时,所述调和空气通过所述附壁叶片(32)而成为向上的附壁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在所述上下风向模式时,通过使多种风向变化方式混合存在来产生摆动气流,并且使得产生所述附壁气流的时间段和不产生所述附壁气流的时间段混合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稳定区域在基于设定温度的目标温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流路内,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在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部(40)判定为室温处于所述稳定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在所述上方气流模式时生成使所述调和空气在室内循环的循环气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04885A JP5408319B1 (ja) | 2012-09-18 | 2012-09-18 | 空調室内機 |
JP2012-204885 | 2012-09-18 | ||
PCT/JP2013/073675 WO2014045867A1 (ja) | 2012-09-18 | 2013-09-03 | 空調室内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41186A true CN104641186A (zh) | 2015-05-20 |
CN104641186B CN104641186B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020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48293.4A Active CN104641186B (zh) | 2012-09-18 | 2013-09-03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918931B1 (zh) |
JP (1) | JP5408319B1 (zh) |
CN (1) | CN104641186B (zh) |
ES (1) | ES2796740T3 (zh) |
WO (1) | WO20140458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5681B (zh) * | 2014-04-25 | 2017-10-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444338B (zh) * | 2014-08-26 | 2018-06-2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空调送风的方法及装置 |
JP6213539B2 (ja) * | 2015-09-29 | 2017-10-1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
CN114391080A (zh) * | 2019-09-17 | 2022-04-22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内机 |
CN113915726B (zh) * | 2021-11-25 | 2023-04-0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0548A (ja) * | 1985-07-08 | 1987-01-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偏向装置および風向偏向方法 |
JPH0989349A (ja) * | 1995-09-29 | 1997-04-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CN1283770A (zh) * | 1999-08-04 | 2001-02-1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风向控制方法 |
JP3995491B2 (ja) * | 2002-02-06 | 2007-10-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2235734A (zh) * | 2010-04-22 | 2011-11-0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调 |
JP5567542B2 (ja) * | 2011-11-24 | 2014-08-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90315B2 (ja) | 2002-09-18 | 2008-05-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4017483B2 (ja) * | 2002-09-25 | 2007-12-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EP2484986B1 (en) * | 2009-09-28 | 2020-08-05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Control device |
-
2012
- 2012-09-18 JP JP2012204885A patent/JP5408319B1/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9-03 CN CN201380048293.4A patent/CN10464118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03 ES ES13838929T patent/ES2796740T3/es active Active
- 2013-09-03 EP EP13838929.1A patent/EP2918931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9-03 WO PCT/JP2013/073675 patent/WO201404586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0548A (ja) * | 1985-07-08 | 1987-01-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偏向装置および風向偏向方法 |
JPH0989349A (ja) * | 1995-09-29 | 1997-04-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CN1283770A (zh) * | 1999-08-04 | 2001-02-1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风向控制方法 |
JP3995491B2 (ja) * | 2002-02-06 | 2007-10-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2235734A (zh) * | 2010-04-22 | 2011-11-0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调 |
JP5567542B2 (ja) * | 2011-11-24 | 2014-08-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796740T3 (es) | 2020-11-30 |
EP2918931A4 (en) | 2016-08-24 |
EP2918931B1 (en) | 2020-03-18 |
JP2014059106A (ja) | 2014-04-03 |
CN104641186B (zh) | 2016-08-31 |
WO2014045867A1 (ja) | 2014-03-27 |
EP2918931A1 (en) | 2015-09-16 |
JP5408319B1 (ja) | 2014-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05862B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827594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4620058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402475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6482230A (zh) | 一种混流空调 | |
CN104024756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4620057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4641186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94975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25284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027165B (zh) | 空调室内机 | |
JP2017125678A5 (zh) | ||
JP2017125678A (ja) | 空調室内機 | |
US11560897B2 (en) | Blower and air-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 |
CN208936310U (zh) | 空调器 | |
CN110779088A (zh)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 |
WO2021054286A1 (ja) | 空調室内機 | |
JP6947266B2 (ja) | 空調室内機 | |
CN115654693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