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7100A - 润滑装置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润滑装置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7100A
CN108027100A CN201680051830.4A CN201680051830A CN108027100A CN 108027100 A CN108027100 A CN 108027100A CN 201680051830 A CN201680051830 A CN 201680051830A CN 108027100 A CN108027100 A CN 108027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pressure
mechanical
lubricating arrangement
lum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18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开普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elomatik Leuz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ielomatik Leuz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elomatik Leuz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ielomatik Leuz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8027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3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the oil being fed or carried along by another fluid
    • F16N7/32Mist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9/00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 F16N29/02Special mea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providing for the indication or detection of undesired conditions; Use of devices responsive to conditions in 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influencing the supply of lubri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70/00Controlling
    • F16N2270/20Amount of lubricant
    • F16N2270/30Amount of lubricant intermitt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70/00Controlling
    • F16N2270/60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润滑装置,其构造简单并能够有效地润滑机械零件,该润滑装置包括以下部分:气溶胶发生器,其用于提供气溶胶,气溶胶包括载气和润滑剂;供给装置,其用于供给气溶胶至机械内腔,机械内腔布置有待润滑的机械零件;排出装置,其用于从机械内腔排出气溶胶;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气溶胶发生器和/或供给装置和/或排出装置,从而能够改变机械内腔中的压强。

Description

润滑装置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润滑装置。润滑装置例如是微量润滑系统,借由微量润滑系统能够给待润滑的机械零件、例如传动器的齿轮施加润滑剂。
背景技术
示例性地,由DE 10 2005 043 104 A1、DE 101 39 347 B4、DE 1 625 888、DE 2237 742以及DE 38 38 786 A1已知润滑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装置,其构造简单并能够有效地润滑机械零件。
根据本发明,通过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润滑装置达到本目的,该润滑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气溶胶发生器,其用于提供气溶胶,气溶胶包括载气和润滑剂;
-供给装置,其用于供给气溶胶至机械内腔,机械内腔布置有待润滑的机械零件;
-排出装置,其用于从机械内腔排出气溶胶;
-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气溶胶发生器和/或供给装置和/或排出装置,从而能够改变机械内腔中的压强。
润滑装置优选能够改变机械内腔的压强,因此优选能够将借由气溶胶发生器提供的气溶胶简单并可靠地供给至机械内腔的所有区域,从而最终能够简单并可靠地给待润滑的机械零件施加润滑剂。
优选地,设计并安装润滑装置的控制装置,从而能够进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待描述的方法。在此优选地,该方法可自动地和/或受控地和/或受调节地进行。
在本说明书和随附权利要求中,“机械零件”应优选理解为常规机械装置的至少两个可相对彼此移动的零件。在此优选地,机械零件挨着彼此移动,因此例如由于摩擦会给机械零件带来机械载荷。为了最小化载荷可以优选设置为,机械零件至少在接触面区域设置有润滑剂膜。优选地,通过将载气和润滑剂形成的气溶胶施加到机械零件上形成润滑剂膜。
示例性地,机械零件是传动器的传动构件或马达的马达构件。
有利的是,借由控制装置能够使润滑装置进行排出工作,其中至少部分气溶胶通过排出装置被从机械内腔去除并且机械内腔中的压强降低。
机械内腔在排出工作中优选为容纳新鲜的气溶胶以及润滑剂做准备。
特别地,在排出工作中基于降压会使得机械内腔中含有的气体与可能存在的液滴一起被基本均匀地排出机械内腔,直至机械内腔到达优选给定的最小压强。
有利的是,借由控制装置能够使润滑装置进行润滑工作,其中借由供给装置给机械内腔供给气溶胶并且提高机械内腔中的压强。
特别地,在润滑装置的润滑工作中基于升压会使得供给的气溶胶以及组成气溶胶的润滑剂基本均匀地到达机械内腔的所有区域,从而给待润滑的所有机械零件施加润滑剂。
有利的是,借由控制装置能够使润滑装置进行保持工作,其中机械内腔中的压强保持基本恒定。
机械内腔中的压强在润滑装置的保持工作中优选保持在润滑工作结束后的水平或排出工作结束后的水平。
优选地,在润滑装置的保持工作过程中,机械内腔的压强高于环境压强。
特别是基于机械内腔高于环境压强的压强,在润滑工作和/或保持工作中优选以润滑剂可靠地润湿待润滑的机械零件。
对此替代或补充地,保持工作优选用于使供给的润滑剂总量最小。在此保持工作的优选时长是,当得知、预计和/或担心机械零件的润滑不足以使机械装置进行安全工作时才停止保持工作。
优选地,借由控制装置使润滑装置依次交替进行排出工作然后是润滑工作和保持工作,从而优选先将消耗的载气以及其中容纳的润滑剂至少部分地从机械内腔移除,以便接下来代之以润滑剂含量更高的新鲜气溶胶。优选地,润滑装置会一直进行保持工作,直到供给的润滑剂量使机械装置不再足以进行可靠地工作。
通过再次进行排出工作和润滑工作就能够再次和/或优化对待润滑机械零件的所需润滑。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可设置为,润滑装置包括用于对机械内腔进行相对于环境的密封的密封系统。
优选地,密封系统包括保护气体供给管,借由保护气体供给管能够给至少一个贯穿孔供给保护气体,贯穿孔使机械内腔和环境流体相连。
贯穿孔特别是用于贯穿可转动的机械零件的轴贯穿。
优选地,机械装置设计为,尽量使从机械内腔溢出到环境或者从环境进入机械内腔的流体最小化。优选地,借由密封系统通过保护气体供给管能够保证,没有气溶胶或仅有少量气溶胶从机械内腔溢出并进入环境。特别地,借由保护气体供给管还能够优选保证,机械内腔的压强高于环境压强。
优选地,润滑装置包括耦合装置,借由耦合装置能够使被导入机械内腔的气溶胶的气溶胶压强和被供给至至少一个贯穿孔的保护气体的保护气体压强彼此耦合。
在此优选地,借由耦合装置能够调整、控制和/或调节保护气体压强高于气溶胶压强。
有利的是,润滑装置包括耦合装置,借由耦合装置能够使被导入机械内腔的气溶胶的气溶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被供给至至少一个贯穿孔的保护气体的保护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彼此耦合。
在此也可优选设置为,特别是在排出工作、润滑工作和/或保持工作中,保护气体压强高于气溶胶压强。
然而也可设置为,润滑装置包括耦合装置,借由耦合装置根据气溶胶压强和/或到机械内腔的气溶胶供给管将或能够将特别是保护气体压强可变的保护气体供给至至少一个贯穿孔。
例如也可设置为,借由耦合装置在开始引导气溶胶进入机械内腔之后开始供给保护气体至至少一个贯穿孔。由此能够保证,在保护气体将气溶胶从贯穿孔和/或贯穿孔周围挤出前,给贯穿孔区域或布置在贯穿孔附近的支承元件或轴承支承架施加气溶胶并供应润滑剂。
有利的是,润滑装置包括压力气体供应管,其用于给气溶胶发生器提供载气和/或给润滑装置的密封系统的保护气体供给管提供保护气体。
特别地,压力气体供应管是共同的压力气体供应管,其用于提供载气并提供保护气体。
在此优选地,载气和保护气体是压力空气(加压空气)。
也可设置为,润滑装置包括减压阀,其用于提供载气和/或具有给定气溶胶压强的气溶胶。
对此替代或补充地可设置为,润滑装置包括减压阀,其用于提供具有给定保护气体压强的保护气体。
两个减压阀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减压阀。然而也可设置为,润滑装置仅包括一个减压阀,借由该减压阀生成具有给定压强(载气压强/保护气体压强)的载气和保护气体。那么特别地,载气的压强在穿过气溶胶发生器时减小,由此能够发生自动耦合,使得保护气体压强最终优选高于气溶胶压强。
此外可设置为,润滑装置能够借由互不相同的减压阀和/或互不相同的止回阀和/或调节阀有针对性地调整气溶胶压强和/或保护气体压强。对此可特别设置气压计和其他传感器以及对应的开环和/或闭环控制技术。
优选地,润滑装置适用于那些机械装置,它们具有待润滑的机械零件以便使摩擦、磨损和/或温度最低。
示例性地,机械装置可以是传动装置。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其包括传动器,传动器具有可以彼此相对移动的传动构件。优选地,传动装置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润滑装置。
优选地,传动装置或者一般可想到的机械装置都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与根据本发明的润滑装置描述相关的特征和/或优点。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其执行简单并能够有效润滑机械零件。
根据本发明,通过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达到本目的,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借由气溶胶发生器提供气溶胶,其中气溶胶包括载气和润滑剂;
-借由供给装置给机械内腔供给气溶胶,其中机械内腔中布置有待润滑的机械零件;
-借由排出装置从机械内腔排出气溶胶;
-借由控制装置控制气溶胶发生器和/或供给装置和/或排出装置,使得机械内腔中的压强随时间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润滑装置。
优选地,特别是基于控制装置这样设计和/或安装根据本发明的润滑装置,使得能够在根据本发明的润滑装置上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与根据本发明的润滑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传动装置描述相关的特征和/或优点。
有利的是,润滑装置有选择地和/或依次地、特别是依次交替进行排出工作和/或润滑工作和/或保持工作。
在排出工作中,至少部分气溶胶被通过排出装置移出机械内腔,特别地,机械内腔中的压强由此降低。
在润滑工作中,借由供给装置给机械内腔供给气溶胶,特别地,机械内腔中的压强由此升高。
在保持工作中,机械内腔中的压强优选保持基本恒定。
特别地,机械内腔中的压强在保持工作中保持在高于环境压强的压强水平。
优选地,借由密封系统对机械内腔进行相对于环境的密封,其中优选给至少一个贯穿孔供给保护气体,贯穿孔使机械内腔和环境流体相连,特别地,借由保护气体使机械内腔和环境彼此流体断开。
有利的是,机械内腔中的压强脉冲式地和/或规律地升高和/或降低。
也可特别设置为,压强有规律地降低然后马上再次升高。
在升压过程中优选地,机械内腔中的压强至少升高到高于环境压强约500hPa、特别是至少升高到高于环境压强约800hPa。例如压强升高到超过环境压强(1atü)约1000hPa。
也可设置为,机械内腔中的压强在升压后的给定的时间段内、例如至少约5分钟内、特别是至少约10分钟内保持基本恒定。在个别的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为,机械内腔中的压强在升压后的给定的至少约20分钟时间段内保持基本恒定。
有利的是,机械内腔中的压强在升压过程之前、特别是直接在升压之前降低,例如最多降低约至高于环境压强200hPa、特别是最多约至高于环境压强100hPa。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也可特别设置为,机械内腔中的压强在升压之前降低至与环境压强基本对应。
示例性地,升压和降压都能够被开环和/或闭环控制,特别是使用传感器和/或特别是根据给定的和/或测得的压强值、温度值等。
示例性地,根据包括待润滑机械零件的机械装置的特征值和/或测量值和/或工作参数控制润滑装置。也可特别设置为,根据施加给机械装置的负载或根据待润滑机械零件的转数选择润滑装置进行排出工作然后进行润滑工作的次数、特别是频率。
对此替代地或补充地可设置为,压强波动的强度在降压(压强降低)和随后的升压过程中是变化的。
例如也可设置为,在机械内腔,直接在排出工作进行之后的压强(最小压强)与直接在润滑工作进行之后的压强(最大压强)之间的最大压差至少约500hPa、例如至少约800hPa、优选至少约1000hPa。
此外为了适应所需的和/或期望的润滑可以改变滴的大小、气溶胶密度(每体积单位的润滑剂含量)和/或润滑剂粘度。
优选地,还可改变压强变化频率进行降压和随后的升压。
示例性地,机械内腔中的直接在排出工作进行后的最小压强可以与环境压强对应。然而也可设置为,最小压强低于或高于环境压强。
还可设置为,机械内腔中的直接在润滑工作进行后的最大压强与环境压强对应或者低于或高于环境压强。
优选地,排出装置包括可以截断的高速增压阀(Stauventil),以便能够提高机械内腔中的压强。
优选地,排出装置还包括过滤器和/或其他分离装置、特别是油分离器,以便能够将从机械内腔中排出的气溶胶分成其自身组分。
示例性地,润滑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特别是农业机械、机动车和货车,特别是用于润滑所述车辆的传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润滑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传动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特征和/或优点。
也可设置为,润滑装置能够借由控制装置进行两种不同的保持工作。在此优选地,第一种保持工作是指在进行润滑工作之后机械内腔中的压强至少大致保持在最大压强。另一种保持工作优选是指在进行排出工作之后机械内腔中的压强至少大致保持在最小压强。
优选地,通过根据本发明改变机械内腔中的压强可以省略机械内腔用于给待润滑区域供给气溶胶的昂贵的管道系统。
有利的是,润滑装置包括回流装置,借由回流装置能够将通过排出装置排出的润滑剂和/或借由分离装置(过滤装置)从载气中分离出的润滑剂供给至气溶胶发生器用于气溶胶的再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特征和/或优点是下面描述的内容和实施例的图示对象。
其中:
图1示出了机械装置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润滑装置的常见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润滑装置包括供给通道,借由供给通道能够有针对性地给机械装置的机械内腔之内的个别区域供给气溶胶;
图2示出了机械装置的另一种常见实施方式的相应于图1的示意图,其中气溶胶穿流通过机械内腔;
图3示出了机械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应于图1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压强可变的润滑装置用于润滑机械零件,其中润滑装置进行润滑工作;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机械装置的相应于图1的示意图,其中润滑装置进行排出工作;
图5示出了具有润滑装置的机械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额外的保护气体供给管用以密封机械内腔;
图6示出了具有润滑装置的机械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应于图5的示意图,其中以传感器控制气溶胶供给管和保护气体供给管;以及
图7示出了具有润滑装置的机械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相应于图5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额外的闭塞装置用以断开气溶胶的供应。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的或功能等效的元件在所有图示中标号一致。
图1和2中的常见变形方案以整体标号为100的机械装置示出。
这种机械装置100例如是传动装置102。
优选地,机械装置100包括多个机械零件104,其能够彼此相对移动并在摩擦点106和/或轴承支承架108处彼此接触。
为了使机械零件104之间的摩擦最小化,机械装置100优选包括润滑装置110。
示例性地,润滑装置110是微量润滑系统。
优选地,借由润滑装置110能够给摩擦点106和/或轴承支承架108供给润滑剂。
在图1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实施方式中可设置为,润滑装置110包括多个供给通道112,借由多个供给通道能够直接给摩擦点106和/或轴承支承架108供给润滑剂。
润滑装置110的这种构造成本可能非常高昂,因为特别是在机械装置100的机械内腔114中必须铺设供给通道112,以便最终能够给摩擦点106和/或轴承支承架108供应润滑剂。
图2示出的常见机械装置100的替代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机械装置100包括供给装置116,借由供给装置能够将润滑剂、特别是由载气和润滑剂形成的气溶胶导入机械装置100的机械内腔114。
借由机械装置100的排出装置118又能够将润滑剂、特别是气溶胶从机械内腔114排出。
优选地,供给装置116和排出装置118布置在机械装置100的壳体120的彼此相对的侧上,因此润滑剂、特别是气溶胶能够尽可能完全地穿流通过机械内腔114,机械内腔形成壳体120的内部空间。
图2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实施方式可能有以下缺点,即不是所有的摩擦点106和/或轴承支承架108都能被可靠地供应润滑剂,因为润滑剂流、特别是气溶胶流根据本发明会沿着主流径流动,并且只会不充分地流向或穿流通过位于主流径之外的区域。
图3和4示出的有利的机械装置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基本上在于,润滑装置110能够以不同的工作模式工作,以便改变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
在此特别地,润滑装置110包括供给装置116,借由供给装置能够将由载气和润滑剂形成的气溶胶导入机械内腔114。供给是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上升,特别是至少上升约500hPa、例如至少约800hPa。
优选地,在供给气溶胶时不会从机械内腔114排出气溶胶。因此优选地,排出装置118在此是流体密封地闭合的。
机械内腔114中的升压使得气溶胶在整个机械内腔114中基本均匀地分布,从而也能够到达所有的摩擦点106和/或轴承支承架108,以便最终给待润滑的机械零件104施加润滑剂。
在图3中,气溶胶的供给发生在润滑装置110的润滑工作中。
优选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在润滑工作进行之后保持基本恒定,特别是保持到期望的润滑质量下降需要重新供给润滑剂。
然后,润滑装置110进行排出工作,其中布置在机械内腔114中的气体或气溶胶被至少部分地移出机械内腔114,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由此降低。在此特别地,压强至少降低约500hPa、例如至少约800hPa。
在机械装置100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可设置为,在图4示出的润滑装置110的排出工作中,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至少大致降低至机械装置100周围的环境压强。
相对于润滑装置110的保持工作——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与润滑工作进行后的压强对应——替代或补充地可设置为,润滑装置110进行保持工作,其中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与排出工作进行后的压强对应。
优选地,通过适当选择目标压强水平和/或适当选择各个工作特别是润滑工作、保持工作和/或排出工作的时长能够以尽量少的润滑剂量可靠地润滑待润滑的机械零件104。
图5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第二实施方式与图3和4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基本对应,但是为了详细阐述构造和作用方式会展开描述。
在图5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润滑装置110包括气溶胶发生器122,借由载气管124能够将用作载气的压力气体从压力气体供应管126供给至气溶胶发生器。
在气溶胶发生器122中,润滑剂被供给至载气,用以生成气溶胶,通过气溶胶管128能够将气溶胶供给至机械装置100的机械内腔114。
在载气管124中设置有控制阀130和减压阀132。
优选地,借由控制阀130能够控制待供给至气溶胶发生器122的载气流。
优选地,借由减压阀132能够将施加在压力气体供应管126处的用作载气的压力气体的供应压强降低至气溶胶发生器122的入口处的期望压强。
优选地,载气管124、控制阀130、减压阀132、气溶胶发生器122和气溶胶管128是供给装置116的组成部分或形成供给装置116。
优选地,供给装置116的气溶胶管128止于机械装置100的壳体120处。
然后特别地,通过壳体120中的进入口134将通过气溶胶管128提供的气溶胶导入机械内腔114中。
优选地,壳体120还包括排出口136,通过排出口能够将布置在机械内腔114中的气体和/或气溶胶从机械内腔114排出。
特别地,排出装置118连接在排出口136处。
优选地,排出装置118包括排出管138、高速增压阀140、过滤器142和气体出口144。
优选地,排出口136布置在壳体120的与进入口134相对的端部处或相对的一侧处。
优选地,排出口136布置在壳体120的底板区域146中。这样一来,排出口136也能够用于排出积聚在底板区域146的润滑剂。
高速增压阀140用于截断排出管138,从而使润滑装置110进行润滑工作。
过滤器142用于分离载气流中的润滑剂,被净化后的载气流能够通过气体出口144排出,特别是排到周围环境中。
示例性地,过滤器142能够是或包括任意的分离装置、特别是油分离装置。
如图5所示,机械装置100优选包括一个或多个轴148,轴上均固定有齿轮150。
齿轮150互相咬合,以便将一个轴148的转动传递给另一个轴148。
齿轮150在此彼此接触,从而形成机械装置100的至少一个摩擦点106,此处需供应润滑剂。
轴148放置在壳体120处的一个或多个轴承支承架108处。
优选地,也为轴承支承架108施加润滑剂,以便保证机械装置100可靠地工作。
优选地,一个轴148或者也可以是多个轴148在壳体120的各贯穿孔152处从壳体120延伸出去,以便将转动传递至位于壳体120外部的组件。
贯穿孔152的区域是机械装置100的潜在的非密封区域,此处气溶胶会从机械内腔114溢出并到达机械装置100的周围环境中。
因此优选地,借由密封系统154密封贯穿孔152。
示例性地,密封系统154包括保护气体供给管156,借由保护气体供给管能够给贯穿孔152供给保护气体,也可能是通过独立的保护气体通道158供给保护气体。
在此特别地,保护气体能够被导入贯穿孔152中,因此保护气体形成了布置在机械内腔114中的气溶胶的壁垒。优选地,气溶胶就不能够通过贯穿孔152向外到达环境中。
特别地,借由保护气体能够冲洗围绕轴148的缝隙160并由此进行密封。
优选地,保护气体供给管156还包括保护气体管162,其例如设置有控制阀130和/或减压阀132。
优选地,保护气体管162也由压力气体供应管126供给。
例如设置有分配器164,以便将压力气体从压力气体供应管126导入载气管124和保护气体管162。
因此优选地,保护气体同样是来自压力气体供应管126的压力气体。
优选地,借由控制阀130能够有针对性地影响给贯穿孔152供应保护气体。
优选地,借由保护气体管162中的减压阀132能够调整和/或调节给定的保护气体压强。
优选地,保护气体压强选得稍高于气溶胶压强。对此优选地,调整保护气体管162中的减压阀132,使其值稍高于载气管124中的减压阀132的值。
在此还能够借由控制阀130有针对性地影响给机械内腔114或贯穿孔152供给气溶胶和/或保护气体的时间点。
优选地,借由图5中以虚线示出的信号线166能够开环和/或闭环控制保护气体管162中的减压阀132。在此特别可设置为,根据气溶胶管128中的实际气溶胶压强开环和/或闭环控制保护气体管162中的减压阀132,优选使保护气体压强总是高于气溶胶压强。
优选地,润滑装置110还包括控制装置168。
特别地,借由控制装置168能够开环和/或闭环控制供给装置116、密封系统154和/或排出装置118。
优选地,控制装置168包括用于对机械装置100进行机械控制(未示出)的接线170。
由此优选地,能够根据机械参数、特别是机械装置100的工作参数对润滑装置110进行开环和/或闭环控制,从而保证机械装置100最终以最少的润滑剂消耗进行最优的工作。
图5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第二实施方式如下工作:
在机械装置100的工作过程中,多个机械零件104、例如壳体120和轴148以及齿轮150在轴148上彼此相对移动,这能够引起构件之间的摩擦(直接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由于构件之间特定轴承的摩擦)。
为了使机械装置100可靠并长久地工作需要对机械零件104进行润滑。
对此,借由润滑装置110能够生成含有润滑剂的气溶胶并将其导入机械内腔114。
为了能够在机械内腔114均匀地分配润滑剂并且使润滑剂充分地润湿所有的机械零件104,优选使润滑装置110能够以不同的工作模式工作。
在润滑装置110的润滑工作中,关闭排出装置118的高速增压阀140并通过供给装置116将含有润滑剂的气溶胶导入机械内腔114。在此,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上升,例如从环境压强左右上升至至少约500hPa超压、例如至少约800hPa超压。
由于压强的改变,气溶胶不会只到达机械内腔114中基于进入口134的设计方案而被气溶胶直接冲到的位置。更确切地说,通过提高压强,气溶胶能够在整个机械内腔114中基本均匀地扩散。
压强的变化还会导致在快速旋转的构件处形成的气体层破裂,该气体层会妨碍润滑剂的可靠供应。因此优选地,即便是快速旋转的机械零件104也能够被可靠地施加润滑剂。
一旦机械内腔114到达给定的压强,气溶胶的供给就会停止。示例性地,关闭载气管124中的控制阀130。然而也可以静待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与气溶胶压强对应,从而不会继续供给气溶胶。
接下来,润滑装置110进行保持工作,其中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优选保持基本恒定。
那么特别地,压强高于机械装置100周围的环境压强。
这会导致气溶胶穿过轴148的轴承支承架108以及贯穿孔152从机械内腔114溢出并最终到达周围环境中。
为了避免润滑剂不期望地溢出,优选将保护气体通过保护气体供给管156导入贯穿孔152,以便在此利用不含润滑剂的保护气体形成阻碍。
由于保护气体压强优选高于机械内腔114中的气溶胶压强,因此保护气体能够朝着机械内腔114穿流通过轴承支承架108,这最终会破坏轴承支承架108的润滑。
由此优选地,当机械内腔114中已经达到一定的气溶胶压强并对轴承支承架108进行充分润滑时,才会借由控制装置168激活保护气体供给管156。
简单的实现方法是,特别是借由控制装置168对控制阀130进行适当地控制,也可能是适应机械装置100的机械控制的信号。
图6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第三实施方式与图5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仅仅在于,润滑装置110设置有附加构件,以便优化润滑装置110的可靠的工作。
在此特别地,在气溶胶管128中设置压力开关172,并且在保护气体管162中设置压力开关172。特别地,借由这种压力开关172能够更精确地调整、特别是开环和/或闭环控制选择的压力水平。
特别地,为了监测和/或调节润滑装置110还可设置为,在气溶胶管128中布置压力计174和/或在保护气体管162中布置压力计174。
此外,图6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和功能与图5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是一致的,就此请参考前述说明。
图7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实施方式与图6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基本在于,除了前述组件和构件之外,润滑装置110还包括单向阀176。单向阀176布置在气溶胶管128中,并且能够在气溶胶发生器122的下游从而不依靠载气管124中的控制阀130地关闭气溶胶管128。
在此特别地,能够气动地操作单向阀176,例如通过从压力气体供应管126适当地供应压力气体。在此特别地,借由阀门178能够选择打开或关闭单向阀176的气动回路180以何种方向流动。
优选地,通过控制装置168控制阀门178。
此外,图7示出的机械装置100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构造和功能与图6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是一致的,就此请参考前述说明。
在机械装置100和/或润滑装置110的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和/或优点能够进行任意组合。示例性地,不使用压力开关172和压力计174(见图6),而是根据图7设置附加的单向阀176。
优选地,润滑装置110能够对机械装置100中的所有待润滑的机械零件104起作用。特别地,润滑装置110适用于润滑农业机械、机动车特别是货车、以及固定式机械的机械零件104。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机械装置
102 传动装置
104 机械零件
106 摩擦点
108 轴承支承架
110 润滑装置
112 供给通道
114 机械内腔
116 供给装置
118 排出装置
120 壳体
122 气溶胶发生器
124 载气管
126 压力气体供应管
128 气溶胶管
130 控制阀
132 减压阀
134 进入口
136 排出口
138 排出管
140 高速增压阀
142 过滤器
144 气体出口
146 底板区域
148 轴
150 齿轮
152 贯穿孔
154 密封系统
156 保护气体供给管
158 保护气体通道
160 缝隙
162 保护气体管
164 分配器
166 信号线
168 控制装置
170 接线
172 压力开关
174 压力计
176 单向阀
178 阀门
180 气动回路

Claims (17)

1.一种润滑装置(110),其用于润滑机械零件(104),所述润滑装置包括:
-气溶胶发生器(122),其用于提供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包括载气和润滑剂;
-供给装置(116),其用于供给所述气溶胶至机械内腔(114),在所述机械内腔中布置有待润滑的机械零件(104);
-排出装置(118),其用于从所述机械内腔(114)排出所述气溶胶;
-控制装置(168),其用于控制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22)和/或所述供给装置(116)和/或所述排出装置(118),从而能够改变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借由所述控制装置(168)能够使所述润滑装置(110)进行排出工作,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气溶胶通过所述排出装置(118)被从所述机械内腔(114)去除并且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借由所述控制装置(168)能够使所述润滑装置(110)进行润滑工作,其中借由所述供给装置(116)给所述机械内腔(114)供给气溶胶并且提高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借由所述控制装置(168)能够使所述润滑装置(110)进行保持工作,其中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保持基本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110)包括用于对所述机械内腔(114)进行相对于环境的密封的密封系统(1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154)包括保护气体供给管(156),借由所述保护气体供给管能够给至少一个贯穿孔(152)供给保护气体,所述贯穿孔使所述机械内腔(114)和环境流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110)包括耦合装置,借由所述耦合装置能够使被导入所述机械内腔(114)的所述气溶胶的气溶胶压强和被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贯穿孔(152)的所述保护气体的保护气体压强彼此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110)包括耦合装置,借由所述耦合装置能够使被导入所述机械内腔(114)的所述气溶胶的气溶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被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贯穿孔(152)的所述保护气体的保护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彼此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110)包括压力气体供应管(126),所述压力气体供应管用于给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22)提供载气和/或给所述润滑装置(110)的密封系统(154)的保护气体供给管(156)提供保护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装置(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110)包括用于提供载气和/或具有给定气溶胶压强的气溶胶的减压阀(132)和/或用于提供具有给定保护气体压强的保护气体的减压阀(132),其中保护气体压强优选高于气溶胶压强。
11.一种传动装置(102),其包括传动器,所述传动器具有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多个传动构件,并且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润滑所述传动构件的润滑装置。
12.一种用于润滑机械零件(104)的方法,其包括:
-借由气溶胶发生器(122)提供气溶胶,其中所述气溶胶包括载气和润滑剂;
-借由供给装置(116)给机械内腔(114)供给气溶胶,其中所述机械内腔(114)中布置有待润滑的机械零件(104);
-借由排出装置(118)从所述机械内腔(114)排出所述气溶胶;
-借由控制装置(168)控制所述气溶胶发生器(122)和/或所述供给装置(116)和/或所述排出装置(118),使得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随时间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110)有选择地和/或依次地、特别是依次交替进行排出工作和/或润滑工作和/或保持工作,其中在排出工作中,至少部分所述气溶胶被通过所述排出装置(118)移出所述机械内腔(114)并且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降低,其中在润滑工作中,借由所述供给装置(116)给所述机械内腔(114)供给气溶胶并且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由此升高,其中在保持工作中,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保持基本恒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由密封系统(154)对所述机械内腔(114)进行相对于环境的密封,其中给至少一个贯穿孔(152)供给保护气体,所述贯穿孔使所述机械内腔(114)和环境流体相连,特别地,借由保护气体使所述机械内腔(114)和环境彼此流体断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脉冲式地和/或规律地升高,例如至少升高到高于环境压强约500hPa、特别是至少升高到高于环境压强约800hPa。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在升压后的给定的时间段内、例如至少约5分钟内、特别是至少约10分钟内保持基本恒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内腔(114)中的压强在升压过程之前、特别是直接在升压之前降低,例如最多降低到高于环境压强约200hPa、特别是最多降低到高于环境压强约100hPa。
CN201680051830.4A 2015-09-29 2016-09-05 润滑装置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 Pending CN1080271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8813.2A DE102015218813A1 (de) 2015-09-29 2015-09-29 Schmier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chmierung von Maschinenteilen
DE102015218813.2 2015-09-29
PCT/EP2016/070860 WO2017055013A1 (de) 2015-09-29 2016-09-05 Schmier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chmierung von maschinenteil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7100A true CN108027100A (zh) 2018-05-11

Family

ID=56877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1830.4A Pending CN108027100A (zh) 2015-09-29 2016-09-05 润滑装置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356721A1 (zh)
JP (1) JP2018529053A (zh)
CN (1) CN108027100A (zh)
DE (1) DE102015218813A1 (zh)
WO (1) WO20170550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6982A (zh) * 2020-09-30 2021-01-08 安徽维嵩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负压降温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982B (zh) * 2022-01-18 2023-05-02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可自主供油的润滑通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947A (en) * 1988-10-31 1989-12-2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condary oil system
JPH08284961A (ja) * 1995-04-14 1996-11-01 Okuma Mach Works Ltd 主軸軸受潤滑装置
JP2000346083A (ja) * 1999-06-02 2000-12-12 Koyo Seiko Co Ltd 軸受潤滑方法ならびに軸受潤滑装置
CN102878412A (zh) * 2011-07-15 2013-01-16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密封离心机轴承座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591300A (zh) * 2012-08-18 2014-02-19 布洛姆福斯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船舶螺旋桨的旋转轴的密封布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35657A (fr) 1967-06-28 1968-08-09 Amstutz Dispositif de graissage destiné à une machine-outil
DE2237742A1 (de) 1972-08-01 1974-02-07 Fortuna Werke Maschf Ag Vorrichtung zur oelnebelabsaugung an spindeln
DE3637776A1 (de) 1986-11-06 1988-05-11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Schmiersystem fuer ein gasturbinentriebwerk
DE3838786A1 (de) 1988-02-16 1989-08-24 Werkzeugmasch Heckert Veb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gezielten schmierung von reibstellenpaarungen
JP3616113B2 (ja) 1992-12-28 2005-02-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潤滑油供給装置及び潤滑油供給装置の異常検出方法
US5318152A (en) 1993-01-29 1994-06-07 Lubrication Systems Company Of Texas, Inc. Lubricating system
JP2000266066A (ja) * 1999-03-18 2000-09-26 Koyo Seiko Co Ltd 軸受潤滑方法ならびに軸受潤滑装置
DE10139347B4 (de) 2001-08-17 2005-10-27 Elha-Maschinenbau Liemke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mieren von Schmierstellen mit Schmierstoff-Minimalmengen
GB0512475D0 (en) 2005-06-20 2005-07-27 Aes Eng Ltd Bearing lubrication system
DE102005043104B4 (de) 2005-09-10 2015-12-17 Esa Eppinger Gmbh Einrichtung zum Schmieren von Lagerstellen an Werkzeugmaschinen oder deren Teilen
DE102011102539A1 (de) 2011-05-26 2012-11-29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Aerosol-Schmiervorrichtung, Schmieranordnung und Schmierverfahren
DE102012106187B4 (de) 2012-07-10 2015-05-28 Rebs Zentralschmier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sorgen einer Schmierstelle mit einem viskosen Schmierstoff
CN104235193A (zh) * 2013-06-17 2014-12-24 何君 高速电动旋转机械用滚-滚动复合轴承系统及该旋转机械
DE202014103512U1 (de) 2014-07-29 2015-07-30 EMUGE-Werk Richard Glimpel GmbH & Co. KG Fabrik für Präzisionswerkzeuge Werkzeugaufnahme mit Einstellmöglichkeit für ein Werkzeug
GB2528914B (en) 2014-08-04 2016-06-15 A E S Eng Ltd Bearing lubr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947A (en) * 1988-10-31 1989-12-2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condary oil system
JPH08284961A (ja) * 1995-04-14 1996-11-01 Okuma Mach Works Ltd 主軸軸受潤滑装置
JP2000346083A (ja) * 1999-06-02 2000-12-12 Koyo Seiko Co Ltd 軸受潤滑方法ならびに軸受潤滑装置
CN102878412A (zh) * 2011-07-15 2013-01-16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密封离心机轴承座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591300A (zh) * 2012-08-18 2014-02-19 布洛姆福斯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船舶螺旋桨的旋转轴的密封布置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6982A (zh) * 2020-09-30 2021-01-08 安徽维嵩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负压降温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55013A1 (de) 2017-04-06
EP3356721A1 (de) 2018-08-08
DE102015218813A1 (de) 2017-03-30
JP2018529053A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0014637B4 (de) Verfahren zum Konservieren eines Kraftstoffsystems und eines Ölsystems
DE102009015319B4 (de)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Hydrauliksystem für ein Getriebe
CN108027100A (zh) 润滑装置和用于润滑机械零件的方法
EP3353452B2 (de) Ölversorgung eines automatgetriebes oder automatisierten schaltgetriebes, in einem antriebsstrang
DE102014107659A1 (de) 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08141842A2 (de) Ölführung für ein getriebe
EP1308359A2 (de) Hydrodynamischer Retarder
US20090026014A1 (en) Drain plug for carrier assembly
DE102016110915A1 (de) Hydraulisches Kupplungsbetätigungssystem mit On-Demand Kupplungsbeölung
DE19860353C1 (de) Getriebe
CN112997026A (zh) 分支的润滑剂线路
EP30887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fluid to a track drive box of a work vehicle
EP2577112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innenbeölung einer koaxial zur ölpumpe eines getriebes angeordneten und die ölpumpe antreibenden getriebewelle
DE102005052449A1 (de) 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Volumenstroms in innenbeölten Wellen
DE102009050462A1 (de) Antriebsstrangbetriebsmittelversorgungsvorrichtung
CN108291463A (zh) 压力调节设备和方法
DE102021112967B3 (de) Schmiermittelversorgungssystem für eine Antriebsvorrichtung eines elektrisch betriebenen Fahrzeugs
EP2342483A1 (de) Getriebe
WO2009121691A1 (de) Steuergehäuse für eine hydraulische retardersteuerung
EP2085655B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P1786639B1 (de) Einrichtung zum ausgleich von temperaturschwankungsbedingten änderungen der bodenfreiheit an einem kettenfahrzeug
DE102015219872A1 (de)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eines Hydraulikfluids
WO2003031866A1 (de) Verfahren zur ölbefüllung für getriebe und befüll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7229377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transmission output differential mechanism
CN104634548A (zh) 双离合器变速箱压滤器盖爆破试验的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