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7062A -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7062A
CN108017062A CN201711290754.5A CN201711290754A CN108017062A CN 108017062 A CN108017062 A CN 108017062A CN 201711290754 A CN201711290754 A CN 201711290754A CN 108017062 A CN108017062 A CN 108017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ilica aerogel
hydrophobic
hydrophobic silica
lud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07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7062B (zh
Inventor
陆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 Yu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907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7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7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7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7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7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113Silicon oxides; Hydrates thereof
    • C01B33/12Silica; Hydrates thereof, e.g. lepidoic silicic acid
    • C01B33/14Colloidal silica, e.g. dispersions, gels, sols
    • C01B33/157After-treatment of gels
    • C01B33/158Purification; Drying; Dehydrating
    • C01B33/1585Dehydration into aerog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IR- or Raman-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0Solid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6Pore dia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硅溶胶100~200份、水300~1000份、双模板剂0.5~12份、pH稳定剂10~30份、有机扩孔剂2~15份和疏水改性剂50~100份。本发明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相比传统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比表面积较大,疏水性能优异且质量轻的优点,并且采用硅溶胶作硅源一步法合成湿凝胶,继而通过一步法置换和改性,减少了制备时间;通过循环抽滤、分相排水的方法,补加改性剂循环,减少了疏水改性的使用成本,低温真空干燥降低了能耗,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凝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美国科学家kistler制备出,但是由于成本高和工艺复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超临界技术的出现使其制备的实用化和工业化有了可能。目前,工业水玻璃制备气凝胶可以采用超临界干燥法,避免空隙中的毛细管压力对孔隙结构的破坏,获得比表面积和气孔率极高的气凝胶材料,但是其高温高压的干燥工艺复杂和高危险导致了制备的成本很高,从而导致商业化的价值降低。疏水改性后的常压或减压干燥可使成本下降,例如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作硅源前驱体减压干燥的方法制备疏水气凝胶,虽然工艺较简单但是采用了昂贵的原料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前驱体和大量有毒性溶剂甲醛;还有研究发现可通过溶胶凝胶和溶剂替换的方法制备了疏水性的SiO2气凝胶,采用了昂贵的正硅酸乙酯和多次的溶剂替换,制造成本较高及改性时间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水性能优异、经济环保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硅溶胶100~200份、水300~1000份、双模板剂0.5~12份、pH稳定剂10~30份、有机扩孔剂2~15份和疏水改性剂50~100份。
优选地,上述硅溶胶包含20~30wt%SiO2和0~0.3wt%Na2O,pH值为5.5~8,粒径为10~50nm;进一步地,上述水为纯水,因为纯水中氯离子少。
优选地,上述双模板剂为2~8份,因为此范围内,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
进一步地,双模板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2~0.6。优选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4~0.6,因为此范围内,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较小的堆密度。进一步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同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C12H25O.(C2H4O)n(n=6-8)、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p123)、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中的一种。
优选地,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200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优选地,pH稳定剂为氯化铵或氟化铵。
优选地,有机扩孔剂为2~13份,因为在此范围内,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进一步地,有机扩孔剂为十二烷、聚丙二醇、均三甲苯中的一种;优选地,有机扩孔剂为均三甲苯,因为此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优选地,疏水改性剂为70~100份,因为此范围内,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接触角大大增加,疏水性能提高;并且使气凝胶还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进一步地,疏水改性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氯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四甲基硅烷、六甲基二硅烷、六甲基二硅胺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疏水改性剂为六甲基二硅胺烷或三甲基氯硅烷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接触角大大增加,疏水性能提高;并且该气凝胶还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本发明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将硅溶胶与水、双模板剂、pH稳定剂和有机扩孔剂混合,加入酸催化剂至pH值为1~3,加入碱性催化剂至pH值为4.2~8,搅拌得二氧化硅湿凝胶;
(2)二氧化硅湿凝胶老化后加入含有疏水改性剂的有机溶剂改性,得到混合物;
(3)将混合物补加疏水改性剂,循环抽滤、分相排水,加入纯水过滤除去气凝胶杂质,真空干燥得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
优选地,步骤(1)中将硅溶胶与纯水、双模板剂、pH稳定剂和有机扩孔剂混合后搅拌时间为0.5~2h,加入酸催化剂后搅拌时间为0.5~1.5h,加入碱催化剂后搅拌时间为0.5~2h。酸催化剂为乙二酸、硫酸、硝酸、柠檬酸、醋酸、酒石酸中的一种,进一步地,酸催化剂的优选为醋酸;碱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三乙醇胺中的一种;进一步地,酸催化剂的优选为氨水。
步骤(2)中老化时间为8~18h;进一步地,优选为14~18h,在此范围内,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
其中,有机溶剂为环己烷、苯、甲苯、正己烷、正庚烷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有机溶剂优选环己烷和正己烷。
步骤(3)中将混合物补加疏水改性剂,循环抽滤,分相排水的步骤为:将混合物的水相排出,油相循环重新回到二氧化硅湿凝胶中,补加疏水改性剂,循环改性多次后抽滤;优选的,补加疏水改性剂的量为步骤(2)中所加的疏水改性剂的10%~30%,优选地,补加的疏水改性剂的量为二氧化硅湿凝胶体积的2倍,其中疏水改性剂:硅溶胶质量比=1:2。因为每一次改性都会消耗部分疏水改性剂,及时补充疏水改性剂可以增加改性剂浓度以缩短改性的时间。优选的,循环抽滤的过滤布孔径为1~25μm。真空干燥温度为30~90℃,进一步地优选为70~80℃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质轻、比表面积较大、疏水性能优异的优点;同时,本发明采用硅溶胶作硅源一步法合成湿凝胶,继而通过一步法置换和改性,减少了制备时间;通过循环抽滤、分相排水的方法,补加改性剂循环,减少了疏水改性的使用成本,低温真空干燥降低了能耗,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疏水气凝胶的红外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疏水气凝胶的扫描电镜图;
图3(a)、3(b)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疏水气凝胶的实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说明,下列原料均可从市售获得。
实施例1
原料组分:硅溶胶100份、纯水300份、双模板剂3份、pH稳定剂12份、有机扩孔剂2份、疏水改性剂50份;其中,硅溶胶的pH值为6.8,粒径为10nm,硅溶胶包含SiO2含量为20wt%、Na2O含量0.3wt%;双模板剂由质量比为1:0.2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二醇200构成,pH稳定剂为氯化铵,有机扩孔剂为均三甲苯,疏水改性剂为三甲基氯硅烷。
制备方法:将硅溶胶100份与纯水300份混合,加入双模板剂3份、氯化铵12份及均三甲苯2份,升温至80℃,搅拌70min;后加入浓度为1mol/L的醋酸调节pH值为1,继续搅拌90min后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值为4.2得到二氧化硅湿凝胶,置于室温下老化12h,后加入以环己烷为有机溶剂,与三甲基氯硅烷混合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加入量为凝胶体积的2倍,其中三甲基氯硅烷:硅溶胶质量比=1:2),抽滤分相排水,期间每2h补加疏水改性剂,补加的量为前一次添加的疏水改性剂量的10%,待改性完成后抽滤有机溶剂,向气凝胶中加入纯水搅拌2h,过滤除去二氧化硅气凝胶上的杂质后在80℃真空干燥2h。
从图1的红外谱图中可以看出改性后的气凝胶的羟基峰已经不明显;图2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形成的纳米孔均一;图3的疏水气凝胶实际疏水效果图,可以看出得到的气凝胶完全疏水。
实施例2
原料组分:硅溶胶100份、纯水500份、双模板剂0.5份、pH稳定剂10份、有机扩孔剂10份、疏水改性剂50份。其中,硅溶胶的pH值为7.5,粒径为20nm,硅溶胶包含SiO2含量为28wt%、Na2O含量0.1wt%;双模板剂由质量比为1:0.4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聚乙二醇400构成,pH稳定剂为氯化铵,有机扩孔剂为十二烷,疏水改性剂为三甲基氯硅烷。
制备方法:将硅溶胶100份与纯水500份混合,再加入双模板剂0.5份、氯化铵10份及十二烷10份;升温至80℃,搅拌50min,后加入浓度为1mol/L的醋酸调节pH值为3,继续搅拌90min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6.2得到二氧化硅湿凝胶,置于室温下老化12h,后加入以甲苯为有机溶剂,与三甲基氯硅烷混合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加入量为凝胶体积的2倍,其中三甲基氯硅烷:硅溶胶质量比=1:2),抽滤分相排水,期间每2h补加疏水改性剂,补加的量为前一次添加的疏水改性剂量的10%,待改性完成后抽滤有机溶剂,向气凝胶中加入纯水搅拌2h,过滤除去二氧化硅气凝胶上的杂质后在90℃真空干燥2h。
实施例3
原料组分:硅溶胶130份、纯水700份、双模板剂1份、pH稳定剂15份、有机扩孔剂15份、疏水改性剂60份。其中,硅溶胶的pH值为8.0,粒径为40nm,硅溶胶包含SiO2含量为30wt%、Na2O含量为0;双模板剂由质量比为1:0.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和聚乙二醇400构成,pH稳定剂为氯化铵,有机扩孔剂为聚丙二醇,疏水改性剂为六甲基二硅胺烷。
制备方法:将硅溶胶130份与纯水700份混合,再加入双模板剂1份、氯化铵15份及聚丙二醇15份;升温至80℃,搅拌60min后加入浓度为0.5mol/L的硫酸调节pH值为2,继续搅拌90min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8.0得到二氧化硅湿凝胶,置于室温下老化16h,后加入以正己烷为有机溶剂,与六甲基二硅胺烷混合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加入量为凝胶体积的2倍,其中六甲基二硅胺烷:硅溶胶质量比=1:2),抽滤分相排水,期间每2h补加疏水改性剂,补加的量为前一次添加的疏水改性剂量的20%,待改性完成后抽滤有机溶剂,向气凝胶中加入纯水搅拌2h,过滤除去二氧化硅气凝胶上的杂质后在90℃真空干燥2h。
实施例4
原料组分:硅溶胶200份、纯水1000份、双模板剂12份、pH稳定剂30份、有机扩孔剂15份、疏水改性剂100份。其中,硅溶胶的pH值为5.5,粒径为50nm,硅溶胶包含含量为20wt%的SiO2和含量为0.3wt%的Na2O;双模板剂由质量比为1:0.6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聚乙二醇200构成,pH稳定剂为氯化铵,有机扩孔剂为均三甲苯,疏水改性剂为三甲基氯硅烷。
制备方法:将硅溶胶200份与纯水1000份混合,再加入双模板剂12份、氯化铵30份及均三甲苯15份升温至80℃搅拌20min,后加入浓度为1mol/L的醋酸调节pH值为2,继续搅拌90min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6.5得到二氧化硅湿凝胶,置于室温下老化18h,后加入以正庚烷为有机溶剂,与三甲基氯硅烷混合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加入量为凝胶体积的2倍,其中三甲基氯硅烷:硅溶胶质量比=1:2),抽滤分相排水,期间每2h补加疏水改性剂,补加的量为前一次添加的疏水改性剂量的30%,待改性完成后抽滤有机溶剂,向气凝胶中加入纯水搅拌2h,过滤除去二氧化硅气凝胶上的杂质后在90℃真空干燥2h。
实施例5
设计七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双模板剂的重量份数分别为0.25、0.5、2、5、8、12、13,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双模板剂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当双模版剂的加入量低于0.5重量份或大于12重量份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明显变小,性能大大降低;当双模版剂的加入量在0.5~12重量分之间时,气凝胶的性能良好;而随着双模板剂加入量的增加,尤其是当加入量为2~8份时,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6
设计七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双模板剂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1、1:0.2、1:0.4、1:0.5、1:0.6、1:0.7,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低于1:0.2或大于1:0.6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明显变小,堆密度明显增加,总体性能大大降低;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在1:0.2~1:0.6之间时,气凝胶的性能良好;而随着双模板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的增加,尤其是当双模板剂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4~0.6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7
设计五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的双模板剂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3。
表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加入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得到性能良好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尤其是当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显著减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8
设计六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的双模板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4所示。
表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知,加入不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得到性能良好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尤其是当加入聚乙二醇200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9
设计八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有机扩孔剂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2、5、8、11、13、15、17,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5所示。
表5 有机扩孔剂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5可知,当有机扩孔剂的重量份数低于2或大于15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明显变小,堆密度明显增加,总体性能大大降低;当有机扩孔剂的重量份数在2~15时之间时,气凝胶的性能良好;而随着有机扩孔剂加入量的增加,尤其是当加入量为2~13份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0
设计三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的有机扩孔剂分别为十二烷、聚丙二醇、均三甲苯,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6:
表6 有机扩孔剂的种类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6可知,加入不同的有机扩孔剂均可得到性能良好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尤其当加入有机扩孔剂为均三甲苯,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保持显著减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1
设计六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疏水改性剂的重量份数分别为40、50、70、90、100、110,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7所示。
表7 疏水改性剂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7可知,当疏水改性剂的重量份数低于50或大于100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明显变小,总体性能大大降低;当疏水改性剂的重量份数在50~100之间时,气凝胶的性能良好;而随着疏水改性剂加入量的增加,尤其是当加入量为70~100份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接触角增加,疏水性能提高;并且该气凝胶还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2
设计六组平行实验,设计加入的疏水改性剂分别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氯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四甲基硅烷、六甲基二硅烷、六甲基二硅胺烷,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获得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8所示。
表8 疏水改性剂的种类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8可知,加入不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得到性能良好的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尤其是当加入六甲基二硅胺烷或三甲基氯硅烷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同时接触角大大增加,疏水性能提高;并且该气凝胶还保持较小的堆密度,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3
设计七组平行实验,设计制备方法中二氧化硅湿凝胶的老化时间分别为7、8、11、14、16、18、19小时(h)时,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9所示。
表9 老化时间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9可知,当老化时间低于8h或大于18h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明显变小,总体性能大大降低;当疏水改性剂的重量份数在8~18h之间时,气凝胶的性能良好;而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尤其是当老化时间为14~18h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实施例14
设计八组平行实验,设计制备方法中二氧化硅湿凝胶的真空干燥温度分别为20、30、40、50、60、70、90、100摄氏度(℃)时,其余原料和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如表10所示。
表10 真空干燥温度对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由表10可知,当真空干燥温度低于30℃或大于90℃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明显变小,总体性能大大降低;当疏水改性剂的重量份数在30~90℃之间时,气凝胶的性能良好;而随着真空干燥温度的增加,尤其是当真空干燥温度为70~80℃时,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总体性能显著提高。

Claims (10)

1.一种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硅溶胶100~200份、水300~1000份、双模板剂0.5~12份、pH稳定剂10~30份、有机扩孔剂2~15份和疏水改性剂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板剂为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板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4~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扩孔剂为2~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扩孔剂为十二烷、聚丙二醇或均三甲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改性剂为70~100份。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将硅溶胶、水、双模板剂、pH稳定剂和有机扩孔剂混合,加入酸催化剂调节pH值为1~3,加入碱性催化剂调节pH值为4.2~8,搅拌得二氧化硅湿凝胶;
(2)二氧化硅湿凝胶老化后加入含有疏水改性剂的有机溶剂进行改性,得到混合物;
(3)将混合物补加疏水改性剂,循环抽滤、分相排水,加水过滤除去气凝胶杂质,真空干燥得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老化时间为8~18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30~90℃。
CN201711290754.5A 2017-12-08 2017-12-08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017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0754.5A CN108017062B (zh) 2017-12-08 2017-12-08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0754.5A CN108017062B (zh) 2017-12-08 2017-12-08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7062A true CN108017062A (zh) 2018-05-11
CN108017062B CN108017062B (zh) 2020-12-25

Family

ID=6207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0754.5A Active CN108017062B (zh) 2017-12-08 2017-12-08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706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857A (zh) * 2020-03-04 2020-08-07 赵国升 二氧化硅气凝胶之制备方法
CN113563049A (zh) * 2021-08-23 2021-10-29 中南大学 一种高热稳定性、低热值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0916A (zh) * 2021-08-18 2021-12-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凹凸棒土-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6425169A (zh) * 2023-04-10 2023-07-14 山东科翰硅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氨型硅溶胶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17447975A (zh) * 2023-12-26 2024-01-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疏水纳米棒防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736A (zh) * 2003-11-19 2005-05-2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单分散纳米介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CN10121496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东南大学 复合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方法
CN101646622A (zh) * 2007-03-27 2010-02-10 Neb株式会社 制备疏水气凝胶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疏水气凝胶
CN106745004A (zh) * 2017-01-22 2017-05-31 伊科纳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快速制备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07381581A (zh) * 2017-08-28 2017-11-24 优澎(嘉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736A (zh) * 2003-11-19 2005-05-2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单分散纳米介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CN101646622A (zh) * 2007-03-27 2010-02-10 Neb株式会社 制备疏水气凝胶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疏水气凝胶
CN10121496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东南大学 复合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方法
CN106745004A (zh) * 2017-01-22 2017-05-31 伊科纳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快速制备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07381581A (zh) * 2017-08-28 2017-11-24 优澎(嘉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继生: "《表面活性剂原理与应用》", 31 December 2012, 东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857A (zh) * 2020-03-04 2020-08-07 赵国升 二氧化硅气凝胶之制备方法
CN113750916A (zh) * 2021-08-18 2021-12-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凹凸棒土-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3563049A (zh) * 2021-08-23 2021-10-29 中南大学 一种高热稳定性、低热值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25169A (zh) * 2023-04-10 2023-07-14 山东科翰硅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氨型硅溶胶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16425169B (zh) * 2023-04-10 2024-02-02 山东科翰硅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氨型硅溶胶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17447975A (zh) * 2023-12-26 2024-01-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疏水纳米棒防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447975B (zh) * 2023-12-26 2024-02-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疏水纳米棒防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7062B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7062A (zh) 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5658B (zh) 沸石的制造方法
CN106268630A (zh) 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去除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CN106145147B (zh) 一种制备多级孔钛硅分子筛的方法
JP6597064B2 (ja) エアロゲル複合体
CN106145151B (zh) 一种多级孔钛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
CN105154028B (zh) 一种三维石墨烯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3070A (zh) 一种以水玻璃为原料超快速常压制备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
CN107793309A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927B (zh) 一种TiO2纳米管复合SiO2气凝胶基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4021A (zh) 一种以羟乙基纤维素为模板制备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方法
CN110156038A (zh) 一种微孔-介孔-大孔多级孔sba-1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29486A (zh) 一种介孔杂化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58668B (zh) 一种高吸油值高吸水量洗衣粉用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5731485A (zh) 一种利用稻谷壳制备多级孔道沸石分子筛的方法
CN105435853A (zh) 伊利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环己酮甘油缩酮的制备方法
CN107298444A (zh) 一种以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CN108821304A (zh) 高活性多级孔钛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66495A (zh) 一种硫掺杂缺氧型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883829A (zh) 一种洋葱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1081699B (zh) 一种有序介孔氧化硅及其快速制备方法
CN105435854B (zh) 绿泥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环己酮甘油缩酮的制备方法
CN109647505B (zh) 一种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28431B (zh) 一种ZSM-5和NaY分子筛的疏水改性方法
CN109205619A (zh) 一种稻壳主要成分的分步提取及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8

Address after: 215009 room 103, building 25, Tianxia Park, Tongjing South Road,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Xu Yuan

Address before: 226141 No.48, group 1, Dongnan village, Sijia Town, Haime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 Chu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