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5720A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5720A
CN108015720A CN201711063967.4A CN201711063967A CN108015720A CN 108015720 A CN108015720 A CN 108015720A CN 201711063967 A CN201711063967 A CN 201711063967A CN 108015720 A CN108015720 A CN 108015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rotection portion
shell
installation section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39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5720B (zh
Inventor
饭田齐
古泽正规
渡边庆
小辻孝文
山田圭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792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317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015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5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5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5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11/12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crank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on boring machines for positioning or guiding the drill; Devices for indicating failure of drills during boring; Centering devices for holes to be bored
    • B23B49/003Stops attached to drilling tools, tool holders or dril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16/003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4Handles; Handle mountings
    • B25D17/043Handles resiliently mounted relative to the hammer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02K7/145Hand-held machine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60/00Details of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 B23B2260/128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03Crossed drill and mot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2211/068Crank-actuated impulse-driv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07Details of percussion or rotation modes
    • B25D2216/0015Tools having a percussion-only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07Details of percussion or rotation modes
    • B25D2216/0023Tools having a percussion-and-rotation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84Mode-chang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21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55Switches
    • B25D2250/265Trigger mechanism in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在以电池可拆装的方式构成的电动工具中,其技术有益于防止电池的外部露出部位的损伤对策。锤钻(1)具有:电机(2),其具有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业轴(A1)交叉,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A2);外壳(10),其收容电机;电池安装部(6),其构成为以可拆装的方式来安装电池(9),并且被设置于外壳,在上下方向上隔着电机而被配置在作业轴的相反侧;电池保护部(7),其被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部。电池安装部构成为,将电池的上端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电池的下端部从外壳露出。电池保护部构成为,在将电池的上端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保护电池的下端部的至少一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电池可拆装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充电式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各种电动工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使工具头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冲击轴上进行直线动作。该冲击工具具有收容电机的工具主体和连接于工具主体的后端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手柄。在工具主体上,在电机的后方且为手柄的下方设置有电池安装部。在电池安装部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两个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14801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假定与上述冲击工具不同,电池不安装于电机的后方,而安装于电机的下方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典型的情况是电池整体(除了电池上部的安装于工具主体的部位)易于露出到工具主体的外部。因此,在由于落下等某种原因而对电池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电池损伤的可能性变高。因此,在采用这样的电池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希望存在一种防止电池的从工具主体(外壳)露出的部位受到损伤的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构成为电池可拆装的电动工具中,有益于防止电池的从外壳露出的部位受到损伤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具有电机、外壳、电池安装部和电池保护部的电动工具。
电机具有旋转轴。旋转轴沿与作业轴交叉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作业轴沿电动工具的前后方向延伸。外壳收容电机。电池安装部构成为能够拆装至少1个电池。另外,电池安装部被设置于外壳,在电机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隔着电机而配置在作业轴的相反侧。电池保护部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部。电池安装部构成为,在电机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至少1个电池的一端部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并且电池的相反侧端部从外壳露出。电池保护部构成为,在将电池的一端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保护至少1个电池的相反侧端部的至少1个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
另外,上述的“电动工具”一般是指,使用从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动作,用于工作等的工具。另外,电动工具的“作业轴”例如在构成为呈直线状驱动冲击件的所谓冲击工具(例如,锤钻(hammer drill))中,与冲击件的驱动轴相对应。另外,例如,在构成为驱动最终输出轴旋转的所谓的旋转工具(例如,扭剪扳手)中,电动工具的“作业轴”与最终输出轴的旋转轴相对应。
外壳是还被称为所谓的工具主体的部分。外壳也可以构成为至少能够收容电机。例如,也可以通过独立地形成收容电机的部分、和收容其他的内部机构的部分,将这些多个部分相连接来形成外壳。另外,也可以采用被称为所谓的防振外壳的、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外壳,其中所述多个部分通过弹性构件以彼此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来连接。
能够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电池的形状并无特别的限定,典型的形状能够列举大致长方体形状(包括倒角的形状)。在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池的情况下,角部区域也可以改称为与长方体的顶点对应的区域。另外,“从外壳露出”还能够改称为被配置在外壳的外部、向外部呈敞开状露出。
在将电池的一端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露出在外部的相反侧端部的角部区域是与其他区域相比,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易于受到损伤的部位。与此相对,本方式的电动工具能够通过电池保护部,保护电池的相反侧端部的至少1个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降低电池损伤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池保护部也可以由外壳的一部分形成。根据本方式,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数量的情况下,简单地形成电池保护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池保护部也可以形成为独立于外壳的部件,被安装于外壳。另外,电池保护部相对于外壳的安装方法并不特别地限定。例如,由与外壳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预先形成的电池保护部也可以通过粘结、由螺钉进行固定、夹紧等方法安装于外壳。或者,也可以通过与外壳不同材料的电池保护部与外壳一起一体成形而安装于外壳。根据本方式,能够将外壳保持在简单的形状,并且提高电池保护部的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池保护部也可以由与外壳不同的材料形成。根据本方式,能够分别由合适的材料形成外壳和电池保护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池保护部也可以包括前侧保护部和后侧保护部。前侧保护部和后侧保护部在前后方向上分别配置在电池安装部的两侧。根据本方式,通过在电池安装部的前侧和后侧设置两个保护部(前侧保护部和后侧保护部),能够保护被配置于前侧的角部区域和被配置于后侧的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池保护部也可以包括一对前侧保护部和一对后侧保护部。一对前侧保护部在与作业轴和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电池安装部的前部区域的两侧。一对后侧保护部在与作业轴和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在电池安装部的后部区域的两侧。通过在电池安装部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的各自的两侧设置保护部,能够保护配置于前侧的角部区域和配置于后侧的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池安装部也可以构成为,使多个电池能够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来拆装。根据本方式,与仅能安装1个电池的电动工具相比较,电动工具能够使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多个电池来发挥更高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在以作业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来配置电动工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电池安装部配置在电机的下侧。电池保护部也可以构成为,电池保护部的下表面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时的电池的下表面大致共面。根据本方式,能够将电池保护部的下表面和电池的下表面作为载置面,将电动工具以稳定的姿态载置在地面或地板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池保护部也可以形成为,比规定的假想平面向远离电动工具的重心的方向突出。在此所谓的电动工具的重心是指,电池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的电动工具的重心。规定的假想平面与连接电动工具的重心和角部区域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角部区域。存在安装有电池的电动工具在电动工具的重心置于电池的角部区域之上的状态下(换言之,重心位于角部区域的正上方的姿态,或者电动工具的全部重量作用于角部区域的状态)落下的情况。一般而言,若角部区域在该状态下与地面或地板相碰撞,则施加给角部区域的冲击变大,损伤的可能性提高。与此相对,根据本方式,通过使电池保护部形成为比上述假想平面突出,即使在电动工具以重心置于角部区域之上的状态落下的情况下,由于电池保护部先与地面或地板相碰撞,因此,也能够有效地保护角部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电动工具还可以具有附加机构,所述附加机构被配置在电池保护部的内部空间。附加机构也可以构成为,发挥与保护电池的角部区域不同的功能。根据本方式,能够有效利用易于成为空余空间的电池保护部的内部空间,提高电动工具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外壳中的形成电池保护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树脂制。电动工具还可以具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可以将加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电池保护部。根据本方式,在电池保护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电池保护部损伤的可能性。据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电池损伤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在电池安装部,也可以为能够选择性地拆装在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多种电池。电池保护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调整在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根据本方式,能够按照实际上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电池的长度,来调整电池保护部的长度。据此,能够适当地保护被安装的电池的角部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从背面观察将外壳的一部分拆下的状态下的锤钻的说明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图4是锤钻的局部的后视图。
图5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图6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纵剖视图。
图7是锤钻的局部的后视图。
图8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图9是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纵剖视图。
图11是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图12是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局部的纵剖视图。
图13是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局部的另一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锤钻;2:电机;25:电机轴;29:驱动齿轮;3:驱动机构;30:运动转换机构;31:曲柄轴;32:连杆;33:活塞;34:工具保持架;35:气缸;36:冲击构件;361:撞锤;363:撞栓;365:空气室;38:旋转传递机构;4:模式切换旋钮;41:第1弹簧;42:第2弹簧;46:上侧滑动部;47:下侧滑动部;5:控制器;6、60:电池安装部;61、62:前侧安装部;66、67:后侧安装部;601:钩部卡合部;603:导轨;605:电池连接端子;7、70、700、8、80:电池保护部;71、72、73、81、83:前侧保护部;76、77、78、86、88:后侧保护部;831、881:基座部;832、882:螺纹孔;836、886:附加部;837、887:阶梯孔;839、889:螺钉;711:无线联动单元;712:USB端子;713:距离传感器;731:台阶部;801:加强筋;803、805:加强部件;79:罩部件;791:下表面部;792:侧表面部;793:上表面部;9、903、904:电池;90:角部区域;91:钩部;93:导向槽;95:按钮;900、901:电池组;10:外壳;11:第1外壳部;111:电机收容部;117:驱动机构收容部;13:第2外壳部;131:握持部;133:上侧部分;134:桶部;136、137、138、139:下侧部分;14:扳机;145:开关;18:顶端工具;A1:作业轴;A2:旋转轴;G:重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工具一例而示例出锤钻。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1进行说明。锤钻101构成为,以电池9为动力源,进行沿规定的作业轴A1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18的动作(冲击动作)、和驱动顶端工具18绕作业轴A1旋转的动作(钻孔动作)。
首先,对锤钻10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锤钻101的轮廓主要由外壳10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外壳10构成为所谓的防振外壳。外壳10包括第1外壳部11和第2外壳部13,所述第2外壳部13以能够相对于第1外壳部11移动的方式弹性连接于第1外壳部11。
第1外壳部11包括电机收容部111和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电机收容部111收容电机2。驱动机构收容部117收容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构成为通过电机2的动力来驱动顶端工具18。第1外壳部11整体形成为大致L字形。驱动机构收容部117形成为沿作业轴A1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作业轴A1的延伸方向(以下,还称为作业轴A1方向)上的一端部设置有工具保持架(toolholder)34。工具保持架34构成为使顶端工具18可拆装。电机收容部111以无法相对于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移动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作业轴A1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电机收容部111被配置为,与作业轴A1交叉,向远离作业轴A1的方向突出。在电机收容部111内,电机2以电机轴25的旋转轴A2沿与作业轴A1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锤钻101的作业轴A1的延伸方向规定为锤钻101的前后方向,将设有工具保持架34的一端部侧规定为锤钻101的前侧,将相反侧规定为后侧。另外,将电机轴25的旋转轴A2的延伸方向(以下,还称为旋转轴A2方向)规定为锤钻101的上下方向,将电机收容部111从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突出的方向规定为下方,将相反方向规定为上方。
第2外壳部13包括握持部131、上侧部分133和下侧部分136。第2外壳部13整体形成为大致U字形。握持部131构成为能够供操作者握持。握持部131是以沿电机轴25的旋转轴A2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部分。更详细而言,握持部131相对于第1外壳部11向后方远离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侧部分133是连接于握持部131的上端部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部分133从握持部131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上侧部分133构成为,覆盖第1外壳部11的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大部分。下侧部分136是连接于握持部131的下端部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部分136从握持部131的下端部向前方延伸。下侧部分136被配置在电机收容部111的下侧。在下侧部分136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下端部设置有电池安装部6。锤钻101通过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9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作。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锤钻101中,第1外壳部11的电机收容部111和第2外壳部13形成锤钻101的外表面。电机收容部111在被上侧部分133和下侧部分136上下夹着的状态下向外部露出。
下面,对锤钻10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对外壳10的防振外壳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外壳10中,包括握持部131的第2外壳部13以能够相对于收容电机2和驱动机构3的第1外壳部11移动的方式弹性连接于第1外壳部11。通过该结构,实现抑制从第1外壳部11向第2外壳部13(尤其是握持部131)的振动传递。
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在第1外壳部11的驱动机构收容部117与第2外壳部13的上侧部分133之间,配置有左右一对第1弹簧41。并且,在第1外壳部11的电机收容部111与第2外壳部13的下侧部分136之间配置有第2弹簧4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弹簧41和第2弹簧42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第1弹簧41和第2弹簧42在作业轴A1方向上,对第1外壳部11和第2外壳部13向握持部131远离第1外壳部11的方向施力。
并且,上侧部分133和下侧部分136构成为,分别能够相对于电机收容部1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滑动。更详细而言,上侧部分133的下表面和电机收容部111的上端面形成为在彼此抵接的状态下能够沿作业轴A1方向滑动的滑动面。上侧部分133的下表面和电机收容部111的上端面构成上侧滑动部46。另外,下侧部分136的上表面和电机收容部111的下端面形成为在彼此抵接的状态下能够沿作业轴A1方向滑动的滑动面。下侧部分136的上表面和电机收容部111的下端面构成下侧滑动部47。上侧滑动部46和下侧滑动部47作为引导第1外壳部11和第2外壳部13沿作业轴A1方向相对移动的滑动引导部来发挥作用。据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作业轴A1方向的振动传递给握持部131。作业轴A1方向的振动是进行冲击动作时产生的振动中的、最大且占主导的振动。
下面,对第1外壳部11的详细结构和其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1外壳部11中的电机收容部111形成为上侧开口的有底的矩形筒状。驱动机构收容部117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后侧部分的下端部被配置在电机收容部111的上端部内的状态下,以无法相对于电机收容部111移动的方式连接固定于电机收容部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机收容部111收容有小型且高输出的无刷电机来作为电机2。电机轴25沿上下方向延伸。电机轴25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来支承。电机轴25的上端部向驱动机构收容部117内突出。驱动齿轮29形成于电机轴25的上端部(突出到驱动机构收容部117内的部分)。
在第1外壳部11中的驱动机构收容部117收容有驱动机构3。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3包括运动转换机构30、冲击构件36和旋转传递机构38。
运动转换机构30构成为,将电机2(电机轴25)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来传递给冲击构件36。在本实施方式中,运动转换机构30采用曲柄机构。更详细而言,运动转换机构30包括曲柄轴31、连杆32、活塞33和气缸35。曲柄轴31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后端部,与电机轴25平行配置。曲柄轴31具有与驱动齿轮29啮合的从动齿轮和偏心销。连杆32的一端部与偏心销相连接。连杆32的另一端部通过连接销与活塞33相连接。活塞33在圆筒状的气缸35内以可滑动的方式来配置。气缸35呈同轴状连接固定于工具保持架34的后部。工具保持架34被配置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顶端区域内。当电机2被驱动时,活塞33在气缸35内沿作业轴A1方向往复移动。
冲击构件36包括撞锤(striker)361和撞栓(impact bolt)363。撞锤361在气缸35内,被配置为能够沿作业轴A1方向滑动。在撞锤361与活塞33之间形成有空气室365,空气室365用于通过由活塞33的往复移动而生成的空气的压力变动,使作为冲击件的撞锤361呈直线状移动。撞栓363构成为将撞锤361的动能向顶端工具18传递的中间件。撞栓363在工具保持架34内,被配置为能够沿作业轴A1方向滑动。
当电机2被驱动,活塞33向前方移动时,空气室365的空气被压缩而内压上升。因此,撞锤361被高速地向前方推压而撞击撞栓363,将动能传递给顶端工具18。据此,沿作业轴A1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18,打击被加工物。另一方面,当活塞33向后方移动时,空气室365的空气膨胀而内压降低,撞锤361向后方退回。锤钻101通过使运动转换机构30和冲击构件36反复这样的动作来进行冲击动作。
旋转传递机构38构成为,将电机轴25的旋转动力向工具保持架34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传递机构38构成为包括多个齿轮的齿轮减速机构,电机2的旋转动力在旋转速度被适当地减速后,传递给工具保持架34。另外,在旋转传递机构38的动力传递路径上,配置有啮合式的离合器。在离合器处于卡合状态(接合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旋转传递机构38将电机轴25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工具保持架34。因此,驱动安装于工具保持架34的顶端工具18绕作业轴A1旋转。另一方面,在离合器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下,通过旋转传递机构38向工具保持架34的动力传递被切断,顶端工具18不被驱动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1构成为,能够通过模式切换旋钮4的操作,来选择锤模式和锤钻模式这两个驱动模式中的一方。模式切换旋钮4以可转动的方式被配置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上端部。锤模式是离合器为卡合解除状态,仅运动转换机构30被驱动,由此仅进行冲击动作的驱动模式。锤钻模式是离合器为卡合状态,运动转换机构30和旋转传递机构38被驱动,由此进行冲击动作和钻孔动作的驱动模式。另外,用于该模式切换的机构是周知的技术,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下面,对第2外壳部13的详细结构和其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上侧部分133的后侧部分形成为下侧开口的大致矩形箱状。上侧部分133的后侧部分从上方覆盖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后侧部分(更详细而言,收容运动转换机构30和旋转传递机构38的部分)。另外,上侧部分133的前侧部分形成为圆筒状的桶部134。桶部134覆盖驱动机构收容部117的前侧部分(更详细而言,收容有工具保持架34的部分)的外周。另外,在桶部134的外周面,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辅助把手。另外,辅助把手是周知的,因此,在此省略详细说明和图示。
在握持部131的前部设置有能够供操作者按压操作的扳机14。在形成为筒状的握持部131的内部配置有开关145,开关145按照扳机14的操作来在接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下侧部分136形成为上侧局部开口的矩形箱状。下侧部分136被配置在电机收容部111的下侧。在下侧部分136的内部配置有控制器5。控制器5通过未图示的布线,与电机2、开关145、电池安装部6等电气连接。控制器5构成为,当按压操作扳机14,开关145成为接通状态时,开始向电机2通电(即,顶端工具18的驱动)。另外,控制器5构成为,当解除扳机14的按压操作,开关145成为断开状态时,停止向电机2通电。
如上所述,在下侧部分136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下端部设置有电池安装部6。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安装部6包括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具有同一结构。下面,将两个安装部中的,配置于前侧的安装部称为前侧安装部61,将配置于后侧的安装部称为后侧安装部66。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分别构成为,可拆装充电式的电池9。因此,两个电池9在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电池安装部6上。因此,与仅能够安装1个电池9的锤钻相比较,锤钻101能够发挥更高的输出。另外,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1的电池9是容量为18伏特的电池。
在此,对电池9的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9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电池9具有钩部91、端子(未图示)、一对导向槽93和按钮95。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关于电池9的方向,在安装于锤钻101的状态下来规定其上下方向。
钩部91和端子被设置于电池9的上表面。钩部91被设置于电池9的长度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钩部91始终被弹簧(未图示)施力,以从上表面向上方突出。钩部91构成为,通过按压操作设置于电池9的侧表面的按钮95,该钩部从上表面向下方退回。端子与钩部91相邻设置于电池9的上表面。一对导向槽93在沿电池9的长度方向配置的一对侧表面的上端部,形成为沿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槽。
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分别对应于这种结构的电池9而构成。更详细而言,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分别构成为,在使电池9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将电池9的上端部安装于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的下侧。更具体而言,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分别具有钩部卡合部601、一对导轨603和电池连接端子605。
钩部卡合部601是向上方凹进的凹部,构成为电池9的钩部91能够与其相卡合。一对导轨603构成为,沿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能够与电池9的一对导向槽93滑动卡合。电池连接端子605构成为,通过钩部91与钩部卡合部601相卡合,电池9被安装于前侧安装部61或后侧安装部66,与此相随,电池连接端子605与电池9的端子电气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构成为,在钩部91被配置于左侧,导轨603卡合于导向槽93的状态下,电池9能够从锤钻101的左方向右方滑动卡合于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因此,钩部卡合部601在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被配置在左端部。电池连接端子605构成为,从右方与电池9的端子进行连接。另外,当将两个电池9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时,两个电池9的下表面共面。如图2所示,电池9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外壳10(下侧部分136)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因此,在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状态下,电池9的左右端部从下侧部分136向左右方向突出。
并且,如图1所示,在下侧部分136的外表部设置有电池保护部7。电池保护部7构成为,在将电池9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情况下,保护电池9的露出部分中的下端部的至少1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下面,对电池保护部7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7包括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在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电池安装部6的两侧。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分别形成为外壳10(下侧部分136)的一部分。更详细而言,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分别形成为下侧部分136中的、夹着电池安装部6而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突出的部分。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分别构成为,其下表面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9的下表面大致共面。另外,如图2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均具有与电机收容部111和上侧部分133大致相同的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9的上端部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另一方面,电池9的下端部露出在电池安装部6的下方。电池9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因此,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存在4个(在前侧的左右存在两个,在后侧的左右存在两个)。在电池安装部6将两个电池9沿前后方向排列安装,因此,整体存在8个角部区域90。
这8个角部区域90中的、安装于前侧安装部61的电池9(以下,简称为前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和安装于后侧安装部66的电池9(以下简称为后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位于前后排列的两个电池9之间,因此,不容易受到外力。与此相比,前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由于其周围干扰(干涉)外力的部分少,因此处于容易受到外力的状态。因此,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被设置为,保护容易受到外力的这些角部区域90。
具体而言,前侧保护部71构成为,保护前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另一方面,后侧保护部76构成为,保护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更详细而言,前侧保护部71主要通过干扰从比前侧保护部71靠前方的位置(包括斜向)朝向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的外力,来保护这些角部区域90。后侧保护部76主要通过干扰从比后侧保护部76靠后方的位置(包括斜向)朝向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的外力,来保护这些角部区域90。
另外,两个电池9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来安装,因此,能够将两个电池9作为整体而视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1个电池组900。在该情况下,还可以说电池组900的角部区域90存在4个(安装于前侧安装部61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和安装于后侧安装部66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因此,还能够换言之,前侧保护部71构成为,保护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组900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并且后侧保护部76构成为,保护电池组900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即,还可以说,电池保护部7构成为,保护电池组900的下端部的所有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
另外,后侧保护部76构成为,有效地保护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尤其是落下时的冲击。具体而言,关于后侧保护部76,以下的关系成立。首先,设将两个电池9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时的锤钻101(包括未图示的辅助把手)的重心为重心G。规定连接重心G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电池组900的后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的假想直线。并且,规定与该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该角部区域90的假想平面。在该情况下,后侧保护部76形成为比该假想平面向远离重心G的方向突出。
存在将电池9安装于锤钻101,锤钻101在重心G置于角部区域90之上的状态下(换言之,重心G位于角部区域90的正上方的姿态,或者,锤钻101的全部重量作用于角部区域90的状态)落下的情况。一般而言,当在该状态下角部区域90碰撞地面或地板时,施加给角部区域90的冲击变大,电池9损伤的可能性提高。对此,若使后侧保护部76形成为比上述的假想平面突出,则当锤钻101在重心G置于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之上的任一区域的状态下落下时,后侧保护部76先与地面或地板相接触。因此,能够通过后侧保护部76有效地保护角部区域9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保护部71不从假想平面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重心G和前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电池组900的前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该角部区域90。然而,前侧的电池9的下表面比假想平面突出。因此,在锤钻101在重心G置于前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之上的状态下落下的情况下,电池9的下表面先与地面或地板相接触,由此能够保护更容易损伤的角部区域9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锤钻101的外壳10上,在电机2的旋转轴A2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上,隔着电机2而在作业轴A1的相反侧设置有电池安装部6。电池安装部6构成为,使两个电池9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可拆装。并且,在外壳10的外表部,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电池保护部7,电池保护部7包括分别配置于电池安装部6两侧的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
在将电池9的上端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情况下,露出在外部的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是与其他区域相比,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易于受到损伤的部位。尤其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将两个电池9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状态下安装的情况下,前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易于受到外力,易于受到损伤。对此,通过设置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保护这些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能够降低电池9损伤的可能性。另外,通过满足与上述的假想平面的关系的后侧保护部76,能够有效地保护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落下时的冲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7(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由外壳10的一部分形成。因此,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数的情况下,简单地形成电池保护部7。并且,电池保护部7(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构成为,其下表面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前侧安装部61和后侧安装部66)时的电池9的下表面大致共面。因此,能够将电池保护部7的下表面和电池9的下表面作为载置面,将锤钻101以稳定的姿态载置在地面或地板面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锤钻101是与本发明的“电动工具”对应的结构例。电机2是与“电机”对应的结构例。外壳10是与“外壳”对应的结构例。电池安装部6是与“电池安装部”对应的结构例。电池9和角部区域90分别是与“电池”和“角部区域”对应的结构例。电池保护部7是与本发明的“电池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前侧保护部71、后侧保护部76分别是与“前侧保护部”、“后侧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和图4,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2除了下侧部分137和电池保护部70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针对同一结构,省略图示和说明,主要对不同的结构,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关于该点,在第3实施方式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亦同样。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7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包括前侧保护部72和后侧保护部77。另一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电池保护部70形成为不同于(独立于)包含下侧部分137的外壳10的部件,被安装于下侧部分137。下侧部分137在电池安装部6的前侧和后侧向下方突出。并且,以覆盖这些突出部分的方式,将前侧保护部72和后侧保护部77安装于下侧部分137。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保护部72和后侧保护部77由与外壳10不同的材料形成。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0考虑轻量化和刚性而由聚酰氨树脂形成。另一方面,电池保护部70考虑冲击吸收性而由橡胶成形。另外,电池保护部70通过与外壳10一体成形而被安装于外壳10。
将下侧部分137和电池保护部70组合的外形与第1实施方式的包括电池保护部70的下侧部分136的外形大致相同。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前侧保护部72和后侧保护部77构成为,其下表面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9的下表面大致共面。另外,后侧保护部77形成为比假想平面向远离重心G的方向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重心G(参照图1)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该角部区域90。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70,前侧保护部72和后侧保护部77能够分别保护前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降低电池9损伤的可能性。另外,电池保护部70能够有效地保护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锤钻102在重心G置于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中的任一区域之上的状态下落下时的冲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70由与外壳10不同的材料构成为不同(独立)的部件,通过一体成形安装于外壳10。这样,通过使电池保护部70形成为不同的部件,能够将外壳10保持在简单的形状,并且适当地设置电池保护部70。另外,能够分别由合适的材料形成外壳10和电池保护部70。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电池保护部70为与外壳10不同(独立)的部件的情况下,优选为,电池保护部70由弹性系数比外壳10小的材料形成。另外,在该情况下,电池保护部70并不限定于橡胶,优选为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70是与本发明的“电池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前侧保护部72、后侧保护部77分别是与“前侧保护部”、“后侧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5,对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3进行说明。除了下侧部分138和电池保护部700的结构不同以外,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3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0的下侧部分138中的前端部形成为,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突出。下侧部分138的前端部的下表面的后侧部分构成为台阶部731,该台阶部731相对于前侧部分略微向上方凹进。另一方面,下侧部分138中的后端部的下表面位于与电池安装部6的导轨603大致相同的位置。
在电池安装部6的下方固定有罩部件79。罩部件79通过使大致矩形的金属制的钣金以在侧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方式弯曲来形成。罩部件79包括下表面部791、侧表面部792和上表面部793。下表面部791沿与电机2的旋转轴A2大致垂直的方向伸展。侧表面部792从下表面部791的后端,向与下表面部791大致垂直的方向弯曲伸展。上表面部793从侧表面部792的后端,向与侧表面部792大致垂直的方向弯曲伸展。下表面部791的前端部被螺钉从下侧固定于前侧保护部73的台阶部731。另外,上表面部被螺钉从下侧固定于下侧部分138的后端部。据此,在电池安装部6与罩部件79之间形成有电池收容空间,该电池收容空间在侧视观察时呈矩形,在左右方向上贯通。
通过从锤钻103的左方向右方使导向槽93滑动卡合于导轨603,电池9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且被配置在电池收容空间内。此时,被配置为,下表面部791与电池9的下表面相向,侧表面部792与安装于后侧安装部66的电池9的后端面相向。另外,电池收容空间的左侧敞开,因此,即使在罩部件79被固定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电池9拆装于电池安装部6。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700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电池安装部6两侧的前侧保护部73和后侧保护部78。前侧保护部73和后侧保护部78分别采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前侧保护部71和第2实施方式的后侧保护部77对应的结构。
具体而言,电池保护部700的前侧保护部73形成为下侧部分138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后侧保护部78作为不同于(独立于)外壳10的部件而由橡胶形成,被安装于下侧部分138。前侧保护部73由下侧部分138中的、如上述那样形成为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突出的前端部构成。后侧保护部78在罩部件79被固定于下侧部分138之后,被粘贴于罩部件79的侧表面部792的后侧、且为下侧部分138的后端部的下侧。前侧保护部73和后侧保护部78构成为,各自的下表面与罩部件79的下表面部791共面。在左右方向上,与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同样,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状态下,电池9的左右端部从电池保护部700向左右方向突出(参照图2)。
另外,与第1、第2实施方式同样,后侧保护部78形成为比假想平面向远离重心G(参照图1)的方向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重心G、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该角部区域90。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700,前侧保护部73和后侧保护部78分别保护前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能够降低电池9损伤的可能性。另外,通过橡胶制的后侧保护部78,尤其能够有效地保护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锤钻103在重心G置于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中的任一区域之上的状态下落下时的冲击。
并且,由于电池保护部700的下表面和罩部件79(下表面部791)的下表面共面,因此,与有无安装电池9无关,能够将电池保护部700的下表面和罩部件79的下表面作为载置面,将锤钻103以稳定的姿态载置在地面或地板面上。另外,罩部件79主要能够通过干扰从电池9的下方(包括斜向)朝向电池9的外力来保护电池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700是与本发明的“电池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前侧保护部73、后侧保护部78分别是与“前侧保护部”、“后侧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和图7对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4进行说明。除了下侧部分139和电池保护部8的结构不同以外,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4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4具有外壳10、电机2、电池安装部60和电池保护部8。电机2被收容于外壳10。电池安装部60构成为使两个电池9可拆装。电池保护部8被设置于外壳10的外表部。外壳10包括第1外壳部11和第2外壳部13,所述第1外壳部11收容电机2和驱动机构3,所述第2外壳部13弹性连接于第1外壳部11。
第2外壳部13的下侧部分139被配置在电机2的下侧。下侧部分139在其下端部具有电池安装部60。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安装部60包括设置于下侧部分139的下端部的前侧部分的前侧安装部62、和设置于后侧部分的后侧安装部67。
如图6和图7所示,前侧安装部62和后侧安装部67具有同样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前侧安装部62和后侧安装部67包括钩部卡合部601、一对导轨603和电池连接端子605。另一方面,与电池第1实施方式不同,前侧安装部62构成为从前侧来安装电池9,后侧安装部67构成为从后侧来安装电池9。具体而言,前侧安装部62和后侧安装部67的导轨603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在前侧安装部62,钩部卡合部601被配置于前端部。电池连接端子605构成为,从后方与电池9的端子进行连接。在后侧安装部67,钩部卡合部601被配置在后端部。电池连接端子605构成为,从前方与电池9的端子进行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8包括设置于下侧部分139的前端部的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设置于后端部的一对后侧保护部86。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一对后侧保护部86分别形成为下侧部分139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一对前侧保护部81分别形成为薄板状。一对前侧保护部81被配置为,隔着前侧安装部62的前部区域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向,并且比前侧安装部62向下方突出。另外,在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一对后侧保护部86的各自的相向面设置有加强筋801。另外,一对后侧保护部86分别形成为薄板状。一对后侧保护部86被配置为,隔着后侧安装部67的后部区域而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向,并且比后侧安装部62向下方突出。当将电池9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0时,一对前侧保护部81被配置在前侧的电池9的前端部的左右两侧。另外,一对后侧保护部86被配置在后侧的电池9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一对后侧保护部86形成为,在将电池9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0的情况下略微比电池9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各个下表面大致共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的关系成立。设将电池9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0时的锤钻104(包括辅助把手)的重心为重心G。规定连接重心G与前侧的电池9的前侧下端部(电池组901的前侧下端部)的左右的角部区域90的各个的假想直线。并且,规定与该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该角部区域90的假想平面。左右一对前侧保护部81分别形成为,比该假想平面向远离重心G的方向突出。同样,规定连接重心G和后侧的电池9的后侧下端部(电池组901的后侧下端部)的左右的角部区域90的各个的假想直线。规定与该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该角部区域90的假想平面。左右一对后侧保护部86分别形成为,比该假想平面向远离重心G的方向突出。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8,一对前侧保护部81能够主要通过干涉从比一对前侧保护部81靠左方或右方的位置(包括斜向的)朝向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的外力,来保护这些角部区域90。另外,一对后侧保护部86能够主要通过切断从比一对后侧保护部86靠左方或右方的位置(包括斜向)施加给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的外力,来保护这些角部区域90。即,电池保护部8能够降低电池9损伤的可能性。另外,通过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一对后侧保护部86,能够有效地保护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锤钻在重心G置于电池组901的下端部的4个角部区域90中的任一区域之上的状态下落下时的冲击。
另外,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一对后侧保护部86以包围电池组901的方式配置在四处。因此,能够将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一对后侧保护部86的下表面作为载置面,将锤钻104以稳定的姿态载置在地面或地板面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8是与本发明的“电池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一对前侧保护部81、一对后侧保护部86分别是与“一对前侧保护部”、“一对后侧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
<第5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8对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5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5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在电池保护部7内设置有无线联动单元711的变形例。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7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包括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即,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分别形成为外壳10(下侧部分136)的一部分。另外,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在电池安装部6的前侧和后侧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延伸。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形成有作为空余空间的内部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侧保护部71的内部空间收容有无线联动单元711。
无线联动单元711是发挥与电池9的角部区域90的保护不同的功能的附加机构。具体而言,无线联动单元711构成为,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联动单元711构成为,按照来自控制器5的控制信号,通过天线(省略图示)使用规定的频带的电波,来向独立于锤钻105的固定式的吸尘器无线发送规定的联动信号。另外,这样的系统本身是公知的,因此,简单地进行说明。在按压操作扳机14(参照图1),开关145(参照图1)成接通状态期间,控制器5使无线联动单元711发送联动信号。吸尘器的控制器构成为,在接收从无线联动单元711发送的联动信号期间,驱动吸尘器的电机。即,锤钻105的使用者仅仅进行扳机14的按压操作,就能够使吸尘器与锤钻105联动动作。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5,能够保护电池9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能够降低损伤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能够有效地利用电池保护部7的内部空间,实现与吸尘器的联动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联动单元711是与本发明的“附加机构”对应的结构例。另外,无线联动单元711也可以不收容于前侧保护部71,而被收容于后侧保护部76的内部空间。另外,无线联动单元711并不限定于向吸尘器发送联动信号,也可以构成为,与其他的外部设备(例如,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第6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9对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6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6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在电池保护部7内设置有USB端子712的变形例。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也分别形成为外壳10(下侧部分136)的一部分。另外,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在电池安装部6的前侧和后侧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延伸。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侧保护部71的内部空间配置有两个USB端子712。USB端子712是发挥与电池9的角部区域90的保护不同的功能的附加机构。具体而言,USB端子712构成为,能够与外部的USB设备(例如,移动终端)电气连接。据此,例如,能够利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9,对通过USB端子712而连接的USB设备进行充电。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6,能够保护电池9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降低损伤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能够有效利用电池保护部7的内部空间,实现从电池9向USB设备的电力供给功能。另外,USB端子712也可以不收容于前侧保护部71,而收容于后侧保护部76的内部空间。USB端子712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还可以是3个以上。另外,也可以代替USB端子712,而设置基于其他的通信规格的外部设备的连接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USB端子712是与本发明的“附加机构”对应的结构例。
<第7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0对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7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7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在电池保护部7内设置有距离传感器713的变形例。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也分别形成为外壳10(下侧部分136)的一部分。另外,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在电池安装部6的前侧和后侧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延伸。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侧保护部71的内部空间配置有距离传感器713。距离传感器713是发挥与电池9的角部区域90的保护不同的功能的附加机构。具体而言,距离传感器713构成为,能够测定与位于规定的检测范围内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713采用红外线方式的距离传感器713。距离传感器713构成为,从设置于前侧保护部71的前壁部的通孔来投射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光,按照被物体反射的光在受光元件上入射的位置来测定距离。
在锤钻107通过钻孔动作对加工对象物19进行穿孔作业的情况下,开始作业时的至加工对象物19的测定距离与作业状态下的测定距离的差大致与所形成的孔的深度对应。因此,例如,在计算出的孔的深度达到使用者预先设定的深度的情况下,控制器5能够使电机2(参照图1)的驱动停止,或者通过LED灯(未图示)、蜂鸣器等进行告知。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7,能够保护电池9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降低损伤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能够有效利用电池保护部7的内部空间,实现通过穿孔作业形成的孔的深度的测定功能。另外,距离传感器713的距离测定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采用超声波方式等、其他的任何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713是与本发明的“附加机构”对应的结构例。
<第8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1,对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8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8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的电池保护部7由加强部件803、805加强的变形例。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分别形成为外壳10(下侧部分136)的一部分。另外,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在电池安装部6的前侧和后侧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延伸。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803、805。更详细而言,加强部件803沿构成前侧保护部71的下侧部分136的壁部中的、前壁部(下侧部分136的前壁部)、底壁部、后壁部(从前侧安装部61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壁部)的内表面配置。同样,加强部件805沿构成后侧保护部76的下侧部分136的壁部中的、前壁部(从后侧安装部66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壁部)、底壁部、后壁部(下侧部分136的后壁部)的内表面配置。另外,加强部件803、805可以通过任何方法固定于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803、805均通过与下侧部分136一体成形,而固定于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8中,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分别被加强部件803、805加强。因此,在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受到外力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损伤的可能性。据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电池9损伤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803、805分别是与本发明的“加强部件”对应的结构例。
另外,加强部件803、805分别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即可。例如,也可以使加强部件803、805的至少一部分被固定于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的外表面。另外,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从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突出。因此,从降低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在根部折断的可能性的观点出发,如图11所示,优选为,加强部件803、805的至少一部比电池安装部6向上方延伸。
<第9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2和图13对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9进行说明。除了电池保护部80的结构不同以外,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9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大致相同的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仅示例出容量为18伏特的电池9,但是,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除了电池9之外,还存在容量和尺寸不同的多个种类。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80构成为能够应对多种电池。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80包括前侧保护部83和后侧保护部88。前侧保护部83包括基座部831和构成为能够拆装于基座部831的附加部836。同样,后侧保护部88包括基座部881和构成为能够拆装于基座部881的附加部886。
基座部831、881分别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的前侧保护部71和后侧保护部76。具体而言,基座部831、881形成为外壳10(下侧部分136)的一部分,在电池安装部6的前侧和后侧比电池安装部6向下方延伸。即,基座部831、881构成为,在将电池9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情况下,基座部831、881的下表面与电池9的下表面大致共面。另外,在基座部831、881的下端部分别形成有螺纹孔832、882。
附加部836、886分别构成为,在其上表面抵接于基座部831、881的下表面的状态下,能够用螺钉839、889固定于基座部831、881。具体而言,在附加部836、886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阶梯孔837、887。螺钉839、889从下侧穿插于阶梯孔837、887中,并与基座部831、881的螺纹孔832、882相螺合,由此,将附加部836、886固定于基座部831、881。另外,附加部836、886可以由与基座部831、881(即,外壳10)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由不同的材料形成。附加部836、886构成为,在将电池903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情况下,固定于基座部831、881的附加部836、886的下表面与电池903的下表面大致共面。电池903是上下方向的高度比电池9大的大容量的电池。电池903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和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电池9相同。
使用者在使用电池9作为电源的情况下,能够在将附加部836、886固定于基座部831、881的状态下使用锤钻109。或者,使用者能够在拧下螺钉839、889而将附加部836、886从基座部831、881拆下的状态下使用。在任一情况下,均能够通过电池保护部80,保护电池9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降低电池9损伤的可能性。另外,在将附加部836、886从基座部831、881拆下的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将基座部831、881的下表面和电池9的下表面作为载置面,将锤钻109以稳定的姿态载置于地面或地板面。
另一方面,使用者在使用电池903作为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将附加部836、886固定于基座部831、881而增大电池保护部80的高度。据此,能够通过电池保护部80,保护电池903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降低电池903损伤的可能性。另外,能够将附加部836、886的下表面和电池903的下表面作为载置面,将锤钻109以稳定的姿态载置于地面或地板面。
另外,电池9和电池903在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中,前后方向(图12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最大。因此,在电池保护部80中,前侧保护部83与后侧保护部88的前后方向上的间隔与电池9、903相对应而设定。另外,针对该点,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保护部7(参照图1)、70(参照图3)、700(参照图5)中亦同样。如图13所示,在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比电池9、903小的小容量的电池904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情况下,电池保护部80也能够保护电池903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降低电池904损伤的可能性。另外,电池904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和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电池9相同,因此,基座部831、881的下表面与电池904的下表面大致共面。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9,使用者能够按照尺寸不同的多种电池中的、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的尺寸,来适当地调整电池保护部80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据此,在安装尺寸不同的多种电池中的任一种电池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护电池的角部区域90,降低损伤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80、前侧保护部83、后侧保护部88分别是与本发明的“电池保护部”、“前侧保护部”、“后侧保护部”对应的结构例。另外,附加部836、886也可以通过螺钉839、889以外的方法,可拆装于基座部831、881。
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并不限定于所示例的锤钻101~109的结构。例如,还能够增加以下所示例的变更。并且,能够将这些变更中的任一种变更或者多种变更与实施方式所示的锤钻101~109、或者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组合使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出的电池保护部7、70、700、8、80也可以被用于锤钻101~109以外的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一般是指,使用从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动作,用于工作等的工具。例如,电池保护部7、70、700、8、80中的任一种电池保护部也可以被用于构成为驱动最终输出轴旋转的所谓的旋转工具(例如,扭剪扳手(Shear wrench))。在该情况下,最终输出轴的旋转轴与作业轴A1对应。
电池保护部7、70、700、8、80的结构(形状、数量、配置位置等)在电池保护部7、70、700、8、80能够保护电池9、903、904中的至少1个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在第1~第3和第5~第9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部7、70、700、80的下端位置也可以配置为比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的电池9、903、904的下表面靠下方。电池保护部7、70、700、80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也可以设为在电池9、903、904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以上。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一对后侧保护部86也可以在比电池9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通过加强用的棒状部件或板状部件来连接。
另外,在第1~第3和第5~第9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前侧保护部71、72、73、83形成为比假想平面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重心G和前侧的电池9、903、904的前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角部区域90。在该情况下,在锤钻在重心G置于前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之上的状态下落下时,也能够通过前侧保护部71、72、73、83有效地保护前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该冲击。
另外,所使用的顶端工具18的直径比较大,采用曲柄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30的锤钻101~109(包括辅助把手)是在安装了两个电池9的状态下总重量超过6kg的大型的电动工具。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安装的电池9的容量为18伏特,因此,电池9本身也比较重。另外,安装了两个电池9的状态下的锤钻101~109(包括辅助把手)的总重量超过两个电池9的重量的5倍。在达到这样的重量比的大型的电动工具中,当电动工具落下时,若角部区域在重心置于电池的角部区域之上的状态下碰撞地板或桌子,落下时电池损伤的可能性变得更高。因此,在包括电池的电动工具的总重量超过电池的重量的5倍的那样的电动工具(尤其是安装电池时的总重量在6kg以上的电动工具)中,尤其优选为电池保护部形成为比假想平面向远离重心的方向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安装有电池的情况下的电动工具的重心与电池的角部区域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角部区域。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安装于下侧部分138的罩部件79。与其相反,也可以在第1、第2、第4~第9实施方式的下侧部分136、137、139安装同样的罩部件。
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使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后侧保护部86全部由不同于外壳10(下侧部分139)的部件形成,并安装于外壳10。或者,也可以如第3实施方式那样,使一对前侧保护部81和后侧保护部86的一部分形成为外壳10(下侧部分139)的一部分,并且由与外壳10(下侧部分139)不同的部件形成剩余的一部分,并安装于外壳10。
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电池安装部6、60的电池9、903、904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在采用可拆装的电池9、903、904的数量是1个的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电池保护部也可以构成为,保护以下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电池9、903、904的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一侧的端部(上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中的至少一个角部区域90。更优选为,电池保护部构成为,保护所有的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另外,尤其是,针对在重心置于角部区域之上的状态下落下时受到冲击的可能性高的角部区域90所对应的保护部,优选为使电池保护部构成为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假想平面突出。
如电池安装部6、60那样,在多个电池9、903、904以沿规定方向(例如,作业轴A1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与作业轴A1和旋转轴A2垂直的方向(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可拆装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电池9、903、904视为1个电池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置电池保护部,该电池保护部构成为,保护以下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所述电池组的拆装于电池安装部的一端部(上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下端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区域90。
在电池组的情况下,更优选为,电池保护部构成为,保护作为电池组整体的下端部的所有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换言之,优选为,电池保护部构成为保护以下角部区域90免于受到外力:构成电池组的多个电池9、903、904中的在规定方向(电池9、903、904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第1方向侧端部的电池9的、位于第1方向侧的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多个电池9、903、904中的在规定方向上配置于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侧端部的电池9、903、904的、位于第2方向侧的下端部的角部区域90。
例如,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多个电池9、903、904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拆装的情况下,优选为保护电池组中被配置在最前方的电池9、903、904的位于前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和被配置在最后方的电池9的位于后侧下端部的两个角部区域90。在该情况下,电池保护部可以如第1~第3和第5~第9实施方式那样,包括分别保护两个角部区域90的两个部分,也可以如第4实施方式那样,包括分别保护1个角部区域90的4个部分。另外,电池保护部也可以构成为,由1个或3个部分来保护4个角部区域。在拆装形状不同于长方体形状的电池的情况下,电池保护部的结构也可以按照该电池的角部区域的数量和位置而适当地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出包括第1外壳部11和第2外壳部13的外壳10,其中所述第1外壳部11和第2外壳部13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弹性连接。但是,外壳10不是必须构成为这样的所谓的防振外壳。在采用防振外壳结构的情况下,该结构也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下侧部分136、137、138、139也可以与电机收容部111一体地形成为第1外壳部11的一部分。并且,包括握持部131和上侧部分133的第2外壳部13也可以以能够相对于第1外壳部11移动的方式弹性连接于第1外壳部11。在该情况下,电池保护部7、70、700、8、80也可以不设置于第2外壳部13而设置于第1外壳部11。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防振外壳中,在将电池安装部和电池保护部设置于与收容振动源(电机2和驱动机构3)的第1外壳弹性连接的第2外壳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防止震颤和提高防振效果的效果,因此是优选的方式。
并且,鉴于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的要旨,构筑以下的方式。以下的方式能够与实施方式所示的锤钻101~109、上述变形例、或者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组合使用。
<方式1>
在以所述作业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来配置所述电动工具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安装部被配置在所述电机的下侧,
所述电池安装部构成为,将包括所述至少1个电池的电池组的上端部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并且所述电池组的下端部从所述外壳露出,
所述电池保护部也可以构成为,保护所述电池组的所述下端部的所有的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
<方式2>
在以所述作业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来配置所述电动工具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安装部被配置在所述电机的下侧,
所述电池安装部构成为,将在规定方向上排列的状态下的多个电池的上端部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并且所述多个电池的下端部从所述外壳露出,
所述电池保护部也可以构成为,保护以下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所述多个电池中的在所述规定方向上配置在第1方向侧的端部的电池的、位于所述第1方向侧的下端部的角部区域;所述多个电池中的在所述规定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侧的端部的电池的、位于所述第2方向侧的下端部的角部区域。
<方式3>
在方式2中,
所述规定方向是所述前后方向,
所述电池保护部也可以构成为,保护所述多个电池中的、配置于最前方的电池的前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和所述多个电池中的、配置于最后方的电池的后侧下端部的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
<方式4>
所述电动工具是将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的包含所述电池的总重量超过所述电池的重量的5倍的电动工具,
所述电池保护部也可以形成为比假想平面向远离所述重心的方向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的所述电动工具的重心与所述角部区域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所述角部区域。
<方式5>
在方式4中,
所述电动工具是构成为顶端工具可拆装,且构成为通过冲击件来沿所述作业轴呈直线状驱动所述顶端工具的冲击工具,也可以具有曲柄机构,所述曲柄机构被收容于所述外壳,且构成为将所述电机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来传递给所述冲击件。
<方式6>
所述电池保护部包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后侧的后侧保护部,
所述后侧保护部也可以形成为比假想平面向远离所述重心的方向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的所述电动工具的重心与所述角部区域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所述角部区域。

Claims (12)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
电机,其具有沿与作业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其中所述作业轴沿所述电动工具的前后方向延伸;
外壳,其收容所述电机;
电池安装部,其构成为能够拆装至少1个电池,并且被设置于所述外壳,在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隔着所述电机而配置在所述作业轴的相反侧;和
电池保护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部,
所述电池安装部构成为,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延伸方向上,所述至少1个电池的一端部被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并且所述电池的相反侧端部从所述外壳露出,
所述电池保护部构成为,在将所述至少1个电池的所述一端部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保护所述至少1个电池的所述相反侧端部的至少1个角部区域免于受到外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部由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部形成为独立于所述外壳的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部由与所述外壳不同的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部包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分别配置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两侧的前侧保护部和后侧保护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部包括一对前侧保护部和一对后侧保护部,其中,所述一对前侧保护部在与所述作业轴和所述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的前部区域的两侧,所述一对后侧保护部在与所述作业轴和所述旋转轴交叉的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的后部区域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安装部构成为,使多个电池能够以沿所述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来拆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作业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来配置所述电动工具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安装部被配置在所述电机的下侧,
所述电池保护部构成为,所述电池保护部的下表面与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时的所述电池的下表面大致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部形成为比假想平面向远离所述重心的方向突出,其中所述假想平面与连接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情况下的所述电动工具的重心与所述角部区域的假想直线垂直,并且通过所述角部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附加机构,所述附加机构构成为,被配置在所述电池保护部的内部空间,发挥与保护所述角部区域不同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2和5~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中的、形成所述电池保护部的所述一部分为树脂制,
还具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所述金属制的加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所述电池保护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安装部,能够选择性地拆装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多种电池,
所述电池保护部构成为,能够调整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CN201711063967.4A 2016-11-04 2017-11-02 电动工具 Active CN1080157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6411 2016-11-04
JP2016-216411 2016-11-04
JP2017-079291 2017-04-12
JP2017079291A JP6831742B2 (ja) 2016-11-04 2017-04-12 電動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5720A true CN108015720A (zh) 2018-05-11
CN108015720B CN108015720B (zh) 2022-03-04

Family

ID=6200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3967.4A Active CN108015720B (zh) 2016-11-04 2017-11-02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8644B2 (zh)
CN (1) CN108015720B (zh)
DE (1) DE10201712310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5574A (zh) * 2018-06-22 2019-12-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工具机
CN114340843A (zh) * 2019-09-06 2022-04-12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US11787017B2 (en) 2018-05-29 2023-10-17 Robel Bahnbaumaschinen Gmbh Impact wrench for tightening and loosening nuts and screws on a trac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9635B2 (ja) 2015-07-09 2021-05-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
JP6910840B2 (ja) * 2017-04-24 2021-07-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US11626642B2 (en) * 2018-05-04 2023-04-11 Briggs & Stratton, Llc Modular battery assembly for battery powered equipment
US11817731B2 (en) 2018-10-12 2023-11-14 Briggs & Stratton, Llc Battery assembly for battery powered equipment
JP7198104B2 (ja) 2019-02-06 2022-12-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クリーナ
JP7224967B2 (ja) 2019-03-05 2023-02-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アップライト集じん機
US11400577B2 (en) 2019-06-11 2022-08-02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US11484932B2 (en) * 2020-01-31 2022-11-01 The Boeing Company Tool for enhanced accuracy in double-sided incremental forming
EP3875223A1 (de) * 2020-03-02 2021-09-0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Werkzeugmaschine mit schutzbügeleinrichtung für akkus
JP2021142574A (ja) * 2020-03-10 2021-09-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2021160046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DE102020118243A1 (de) * 2020-07-10 2022-01-13 J. Wagner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und Handwerkzeugmaschinensystem
US11878406B2 (en) 2020-07-22 2024-01-23 Royal Machine Solutions Inc. Holder for a bit of a tool
DE102020210247A1 (de) 2020-08-12 2022-02-17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kkubetriebene Vorrichtung
CN112072018A (zh) * 2020-08-19 2020-12-11 约肯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推进器电池仓
CN113211554A (zh) * 2021-04-16 2021-08-06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及其转速控制方法
DE102022123062A1 (de) 2022-09-09 2024-03-14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tragenes Arbeitsgerä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6753A (ja) * 2006-08-04 2008-02-21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動工具用プロテクタ
WO2010092885A1 (ja) * 2009-02-10 2010-08-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2014148014A (ja) * 2013-02-01 2014-08-21 Makita Corp 打撃工具
CN104209929A (zh) * 2013-05-29 2014-12-17 株式会社牧田 往复运动式作业工具
CN104669219A (zh) * 2013-11-26 2015-06-03 株式会社牧田 往复式作业工具
CN105313080A (zh) * 2014-07-30 2016-02-10 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电动工具
JP2016144856A (ja) * 2015-01-29 2016-08-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396838T1 (de) * 2004-12-23 2008-06-15 Black & Decker Inc Kraftwerkzeuggehäuse
US20090321101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US9224995B2 (en) * 2010-03-06 2015-12-29 Husqvarna Ab Battery powered tool and battery pack for a battery powered tool
US20150328764A1 (en) 2013-02-01 2015-11-19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6753A (ja) * 2006-08-04 2008-02-21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動工具用プロテクタ
WO2010092885A1 (ja) * 2009-02-10 2010-08-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2014148014A (ja) * 2013-02-01 2014-08-21 Makita Corp 打撃工具
CN104209929A (zh) * 2013-05-29 2014-12-17 株式会社牧田 往复运动式作业工具
CN104669219A (zh) * 2013-11-26 2015-06-03 株式会社牧田 往复式作业工具
CN105313080A (zh) * 2014-07-30 2016-02-10 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电动工具
JP2016144856A (ja) * 2015-01-29 2016-08-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87017B2 (en) 2018-05-29 2023-10-17 Robel Bahnbaumaschinen Gmbh Impact wrench for tightening and loosening nuts and screws on a track
CN110625574A (zh) * 2018-06-22 2019-12-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工具机
CN114340843A (zh) * 2019-09-06 2022-04-12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14340843B (zh) * 2019-09-06 2023-12-08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123102A1 (de) 2018-05-09
US10688644B2 (en) 2020-06-23
US20180126534A1 (en) 2018-05-10
CN108015720B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5720A (zh) 电动工具
CN214723936U (zh) 冲击工具
US11597068B2 (en) Power tool
JP6831742B2 (ja) 電動工具
US10875168B2 (en) Power tool
CN106239434B (zh) 击打工具
JP6863704B2 (ja) 打撃工具
US20130248390A1 (en) System having at least a hand tool box and a construction site radio
JP3870798B2 (ja) 打撃工具
JP6981803B2 (ja) 打撃工具
US20180099395A1 (en) Hammer drill
CN108724112A (zh) 打击工具
JP2011218496A (ja) 穿孔工具
CN201900631U (zh) 一种钉钉子的电动冲击锤
US20080099219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adjustable handles
JP7145012B2 (ja) 作業工具
JP7237509B2 (ja) 動力工具およびフック
JP6686341B2 (ja) 充電式工具
JP6991743B2 (ja) 電動工具
JP7309829B2 (ja) 電動工具
US11897109B2 (en) Striking tool
JP6606941B2 (ja) 可搬型動力工具
JP7368116B2 (ja) 往復動工具
JP7368115B2 (ja) 打撃工具
JP7365197B2 (ja) 往復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