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5342B -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5342B
CN107985342B CN201711238117.3A CN201711238117A CN107985342B CN 107985342 B CN107985342 B CN 107985342B CN 201711238117 A CN201711238117 A CN 201711238117A CN 107985342 B CN107985342 B CN 107985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button
platform
key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81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5342A (zh
Inventor
杨旭文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81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5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5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5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5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5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包括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和车下无人折返步骤;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包括:当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当前的控制端AR继电器吸起,且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关闭钥匙;司机关闭钥匙;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在满足发车条件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闪烁,提示司机按压ATO启动按钮;司机按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使得驾驶台ATO启动按钮常亮;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司机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前端驾驶室,折返完成。本发明提供的无人自动折返方法,简洁高效,有效缩短了折返间隔。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线路里程越来越长,线路条件越来越复杂,行车速度越来越高,对信号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缩短行车间隔,折返能力作为影响行车间隔的主要因素,因此研发一种高效的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繁复的无人折返操作流程,不但增加司机的培训成本,还引入更多人为操作错误造成列车延误的风险,因此研发一种操作简洁的无人自动折返流程也是重中之重。
目前的无人折返操作流程如下所述:
车上流程:在执行完站台作业车门关闭且锁闭且折返进路办理成功后,车载控制器VOBC闪烁折返图标,闪烁驾驶台AR按钮提示司机折返,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驾驶台AR按钮按下后常亮,此时站台AR按钮闪烁,然后司机下车按压站台AR按钮,按压站台AR按钮后常亮,司机回到驾驶室关闭钥匙,驾驶台的MMI黑屏进入无人折返状态,此时可能还存在高速断路器问题需要等待8s才能动车。
上述流程,单个司机完成整个操作需要15s到20s,如果有高速断路器,时间还要再增加8s。
车下流程:在执行完站台作业车门关闭且锁闭且折返进路办理成功后,VOBC闪烁折返图标,闪烁驾驶台AR按钮提示司机折返,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驾驶台AR按钮按下后常亮,司机关闭钥匙,MMI黑屏,站台AR按钮开始闪烁,司机下车按压站台AR按钮,列车进入无人折返状态。
上述流程,司机操作需要10s左右,如果有高速断路器,不会增加操作时间,但会导致操作时间不会低于10s。
由上面描述可知,现有的无人自动折返过程较为复杂,且用时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简洁高效,有效缩短了折返间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包括:车上无人折返步骤;
所述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ATO启动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TO启动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TO启动按钮常亮;
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其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
司机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进一步地,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执行:
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进一步地,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包括:车下无人折返步骤;
所述车下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后,司机下车走到站台;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其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
司机上车,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进一步地,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具体包括: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向地面区域控制器ZC发送站台AR按钮闪烁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进一步地,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具体包括:
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联锁将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告知地面ZC,地面ZC接收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告知列车,列车采集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向地面ZC发送站台AR按钮常亮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进一步地,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执行:
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进一步地,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明了,不管是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和车下无人折返步骤,司机只需要进行三步操作,不但省去了繁琐的程序,而且也有效节省了司机的操作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了折返流程给折返时间带来的延迟。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这是因为,当AR继电器吸起后,司机可以随时关闭钥匙,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例如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导致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若此时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降低了司机操作的出错概率。这是因为,司机的操作第一个步骤是关闭钥匙,一旦出现钥匙回弹现象时,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可继续进行无人折返操作,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现有技术方案一旦出现钥匙回弹,需要重新进行折返流程操作,操作复杂,并且司机一旦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这是因为,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车上车下流程可同时支持,车上车下流程操作大体一致,司机操作起来简洁明了,大多数的自动折返操作复杂且不灵活,往往会在站台耽误大量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方案简洁灵活,可以大大缩短折返间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上无人折返步骤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下无人折返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背景技术部分的描述可知,现有的无人折返过程较为繁琐,且耗时较长。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用于简化无人折返过程,缩小折返间隔。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该方法包括:车上无人折返步骤;
参见图1和图3,所述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步骤101: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钥匙用于判断列车的哪端为控制端,钥匙打开即表示该端为控制端,两端同时只能打开一端的钥匙。
步骤102: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步骤103: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在本步骤中,司机关闭钥匙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不包括驾驶室的门)已经关闭且锁闭的情况下,驾驶台AR按钮开始闪烁,提示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
步骤104: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
步骤105: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ATO启动按钮的操作。
步骤106: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TO启动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TO启动按钮常亮。
步骤107: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
在本步骤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在这个过程中司机不需要再做任何操作,仅需要从当前端走到折返端即可。
步骤108:司机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AR继电器吸起后的任意时刻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也可以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还可以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而在现有技术的有人折返流程中,由于司机要驾驶列车到折返轨,因此司机不可能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需要进路开放、信号机开放之后,才能关闭钥匙,关闭钥匙的时机不能由司机自行决定,这不但导致司机操作时机受限,而且会延长折返间隔。例如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在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若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则必须等待这8s左右的时间,而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无人折返方法,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灵活自由,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例如,现有技术中的车上折返流程,单个司机完成整个操作需要15s-20s,如果有高速断路器,时间还要再增加8s。而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站台作业中进行,站台作业后的司机操作时间在3s-5s,且不受高速断路器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而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则需要重新按压AR按钮,才能再次关闭钥匙,而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不必再次按压AR按钮,可以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且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若司机没有重新按压AR按钮,而是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根据上面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上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司机只需要进行三步操作,不但省去了繁琐的程序,而且也有效节省了司机的操作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了折返流程给折返时间带来的延迟(从15s-20s缩短到5s以内)。除此以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上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还具有如下优势:①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使得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方便灵活,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②容错率高,降低了司机操作的出错概率。③在无人折返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该方法包括:车下无人折返步骤;
参见图2和图3,所述车下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步骤201: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步骤202: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步骤203: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步骤204: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后,司机下车走到站台。
步骤205: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在本步骤中,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向地面区域控制器ZC发送站台AR按钮闪烁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步骤206: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在本步骤中,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联锁将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告知地面ZC,地面ZC接收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告知列车,列车采集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向地面ZC发送站台AR按钮常亮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步骤207: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
在本步骤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在这个过程中司机不需要再做任何操作,仅需要从当前端走到折返端即可。
步骤208:司机上车,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AR继电器吸起后的任意时刻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也可以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还可以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而在现有技术的有人折返流程中,由于司机要驾驶列车到折返轨,因此司机不可能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需要进路开放、信号机开放之后,才能关闭钥匙,关闭钥匙的时机不能由司机自行决定,这不但导致司机操作时机受限,而且会延长折返间隔。例如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在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若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则必须等待这8s左右的时间,而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无人折返方法,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灵活自由,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例如,现有技术中的车上折返流程,单个司机完成整个操作需要15s-20s,如果有高速断路器,时间还要再增加8s。而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站台作业中进行,站台作业后的司机操作时间在3s-5s,且不受高速断路器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而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则需要重新按压AR按钮,才能再次关闭钥匙,而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不必再次按压AR按钮,可以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且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若司机没有重新按压AR按钮,而是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根据上面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下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司机只需要进行三步操作,不但省去了繁琐的程序,而且也有效节省了司机的操作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了折返流程给折返时间带来的延迟(从10s-15s缩短到10s以内)。除此以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下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还具有如下优势:①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使得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方便灵活,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②容错率高,降低了司机操作的出错概率。③在无人折返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车上车下流程可同时支持,车上车下流程操作大体一致,司机操作起来简洁明了,大多数的自动折返操作复杂且不灵活,往往会在站台耽误大量时间,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简洁灵活,可以大大缩短折返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AR继电器吸起后的任意时刻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也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还可以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有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导致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此时若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灵活自由,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司机的操作第一个步骤是关闭钥匙,因此一旦出现钥匙回弹现象,则可以直接再次关闭钥匙继续进行无人折返操作。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而现有技术的方案一旦出现钥匙回弹,则需要重新进行折返流程操作,操作复杂,并且司机一旦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列车无人折返是指司机不用迅速从一端跑到另一端,且司机不用操作折返端的大部分操作如减速和制动等,减轻司机工作量和责任,而不是指完全没有司机的参与。根据上面介绍的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可知,无人折返中的部分操作还是需要司机配合完成的,例如,根据提示按压驾驶台AR按钮以及根据提示按压ATO启动按钮等操作需要司机来配合完成。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上无人折返步骤;
所述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其中,所述车门不包括驾驶室的门;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ATO启动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TO启动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TO启动按钮常亮;
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其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
司机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执行:
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
4.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下无人折返步骤;
所述车下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后,司机下车走到站台;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其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
司机上车,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具体包括: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向地面区域控制器ZC发送站台AR按钮闪烁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具体包括:
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联锁将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告知地面ZC,地面ZC接收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告知列车,列车采集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向地面ZC发送站台AR按钮常亮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执行:
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
CN201711238117.3A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Active CN107985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8117.3A CN107985342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8117.3A CN107985342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5342A CN107985342A (zh) 2018-05-04
CN107985342B true CN107985342B (zh) 2020-02-14

Family

ID=62034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8117.3A Active CN107985342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5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418A (zh) 2019-01-29 2019-04-19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959560B (zh) * 2020-08-07 2022-01-28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Am无人自动折返工况下的列车折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092864B (zh) * 2020-09-14 2022-09-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站台无人自动折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06606B (zh) * 2021-05-28 2022-09-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自动折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114125A (ko) * 2007-06-27 2008-12-31 주식회사 한국철도기술공사 열차 탈선 경보 장치
JP4937688B2 (ja) * 2006-09-28 2012-05-23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列車制御装置
CN103010271A (zh) * 2012-12-24 2013-04-0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btc系统的列车无人折返方法
JP5615103B2 (ja) * 2010-09-08 2014-10-29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列車制御装置及び列車制御方法
CN104859685A (zh) * 2015-06-15 2015-08-26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列车折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083339A (zh) * 2015-09-10 2015-11-25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端装载车载设备的cbtc列车的自动折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7688B2 (ja) * 2006-09-28 2012-05-23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列車制御装置
KR20080114125A (ko) * 2007-06-27 2008-12-31 주식회사 한국철도기술공사 열차 탈선 경보 장치
JP5615103B2 (ja) * 2010-09-08 2014-10-29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列車制御装置及び列車制御方法
CN103010271A (zh) * 2012-12-24 2013-04-0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btc系统的列车无人折返方法
CN104859685A (zh) * 2015-06-15 2015-08-26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列车折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083339A (zh) * 2015-09-10 2015-11-25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端装载车载设备的cbtc列车的自动折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广州地铁3号线列车无人折返模式故障应对策略;陈微等;《铁道通信信号》;201610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5342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342B (zh)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US10821972B2 (en) Vehicle remote parking assis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803195A (zh) 一种列车的虚拟联挂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032879B (zh) 基于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折返换端方法及远程折返换端方法
CN113306606B (zh) 列车自动折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78557B (zh) 一种全自动运行系统中蠕动驾驶模式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092864B (zh) 一种站台无人自动折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522954A (zh) 一种车辆灯光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47482B (zh) 一种自动驾驶与远程驾驶热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0861683A (zh) 列车自动清客方法
CN104203715B (zh) 自动折返控制装置
CN116080712B (zh) 一种单套车载设备控制双端的无人折返方法及系统
CN114013474A (zh) 火灾情况下的列车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载控制器
CN116080711B (zh) 一种单套车载设备控制双端的自动换端方法及系统
KR101565040B1 (ko) 네비게이션과 연동되는 자동차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2141130A (zh) 自动驾驶车辆以及运行管理系统
CN113565394B (zh) 联动状况判定方法、装置、车载控制器、介质及系统
JP2020102010A (ja) 自動運転支援システム
CN112622631B (zh) 一种蓄电池牵引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92083A (zh) 一种轮距调整装置及轮距调整方法
CN117061714A (zh) 一种车身投影系统
CN117261754A (zh) 一种汽车转向自动鸣笛的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5723713A (zh) 列车清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94921A (zh) 自动洗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709746A (zh) 乘降防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