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6646B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6646B
CN107966646B CN201711146350.9A CN201711146350A CN107966646B CN 107966646 B CN107966646 B CN 107966646B CN 201711146350 A CN201711146350 A CN 201711146350A CN 107966646 B CN107966646 B CN 107966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s
test
pi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63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6646A (zh
Inventor
夏惠建
李春升
徐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63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6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6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6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6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6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2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25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or professional audio/video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显示装置的柔性线路板的每个第一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第一测试引脚;显示面板的每个第二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电连接的第二测试引脚;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未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左侧,另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右侧。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的显示测试(Visual Test,VT)是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分别将显示面板中的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公共电极信号线连接至对应的测试垫(Pad),通过扎针的方式给显示面板的各测试Pad加载相应的测试信号,使显示面板进行画面的显示,以检测显示面板中的各元件以及各信号线是否正常,防止不良产品流入模组段,造成显示面板成本的浪费。
而对于小尺寸的显示面板,例如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于显示面板的台阶处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设置测试Pad,需要将测试信号线延伸至显示面板边缘处的FOG(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on Glass)端,利用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给显示面板加载相应的测试信号。
然而,对于上述VT测试方式,若FPC端的连接引脚与FOG端的连接引脚的位置连接不准确,即二者未对准电连接,在加载测试信号后,极易出现短路现象,带电的FPC容易导致显示面板FOG端的ITO电极以及FPC烧伤,造成对显示面板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有效确定了柔性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且能够确定柔性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的相对偏移方向,提高了显示面板的VT测试效率,有效避免了由于柔性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对显示面板造成的损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引脚和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每个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第一测试引脚;
所述显示面板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二连接引脚和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组,每个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电连接的第二测试引脚;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与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所述第二测试引脚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一一对应设置;
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和两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一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另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一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未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或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排列方向,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的左侧;另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的右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测试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位置测试信号,控制所述测试模块获取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位置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测试模块是否接收到所述位置反馈信号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
当所述测试模块接收到所述位置反馈信号时,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
当所述测试模块未接收到所述位置反馈信号时,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通过在柔性线路板上设置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在显示面板上设置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组,每个测试引脚组中的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与第二测试引脚组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测试引脚与第二测试引脚一一对应设置,并设置第一连接引脚和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未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和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利用测试模块对第一测试引脚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测试,进而确定柔性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VT测试效率,有效避免了由于柔性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对显示面板造成的损坏。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沿第一连接引脚或第二连接引脚排列方向,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左侧,另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右侧,能够检测出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的相对偏移方向,便于对显示面板的后续调整,提高了VT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虚线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处于完全对准电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处于对准电连接临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贯穿本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或流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柔性线路板、显示面板和测试模块,柔性线路板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引脚和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每个第一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第一测试引脚,显示面板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二连接引脚和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组,每个第二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电连接的第二测试引脚。第一测试引脚组与第二测试引脚组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测试引脚与第二测试引脚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一一对应设置。测试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和两个信号输入端,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一第一测试引脚与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另一第一测试引脚与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未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沿第一连接引脚或第二连接引脚排列方向,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左侧,另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右侧。
对显示面板进行VT测试能够检测显示面板中的各晶体管以及各信号线是否正常,防止不良产品流入模组段,造成显示面板成本的浪费。对于小尺寸的显示面板,由于显示面板的台阶处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设置测试引脚,需要将测试信号线延伸至显示面板边缘处的FOG端,利用柔性线路板给显示面板加载相应的测试信号。然而,对于上述VT测试方式,若柔性线路板上的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连接引脚的位置连接不准确,即二者未对准电连接,在加载测试信号后,极易出现短路现象,带电的柔性线路板容易导致显示面板中的ITO电极以及柔性线路板自身烧伤,甚至是大面积烧伤,造成对显示面板的破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柔性线路板上设置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在显示面板上设置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组,每个测试引脚组中的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与第二测试引脚组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测试引脚与第二测试引脚一一对应设置,并设置第一连接引脚和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未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和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利用测试模块对第一测试引脚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测试,进而确定柔性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VT测试效率,有效避免了由于柔性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对显示面板造成的损坏。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沿第一连接引脚或第二连接引脚排列方向,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左侧,另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右侧,能够检测出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的相对偏移方向,便于对显示面板的后续调整,提高了VT测试效率。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柔性线路板1和显示面板2,显示面板2中的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以及公共电极信号线等测试信号线201延伸至位于显示面板2边缘的FOG端3,柔性线路板1与FOG端3压合为显示面板2加载相应的测试信号,以检测显示面板2中的各晶体管以及各信号线(图1中未示出)是否正常。
图2为图1中虚线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测试模块4,柔性线路板1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引脚11和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12,每个第一测试引脚组12包括两个第一测试引脚120,显示面板2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二连接引脚21和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组22,每个第二测试引脚组22包括两个电连接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与第二测试引脚组22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测试引脚120与第二测试引脚22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一一对应设置。
测试模块4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A和两个信号输入端B,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一第一测试引脚120与一信号输出端A电连接,该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另一第一测试引脚120与一信号输入端B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时,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沿第一连接引脚11或第二连接引脚21排列方向,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左侧,另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右侧。
具体的,测试模块4可以通过两个信号输出端A输出位置测试信号,图2示例性地设置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右侧,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左侧。
一方面,由于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即第一测试引脚组121和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均未电连接,此时测试模块4的两个信号输入端B均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则可以判定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时,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如图2所示,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当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时,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此时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1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2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则可以判定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同样的,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当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时,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此时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2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1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则可以判定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可以设置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121和12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引脚11所在区域的两侧,即同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两个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第一连接引脚11所在区域的同一侧,由于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与第二测试引脚组22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同一第二测试引脚组22中电连接的两个第二测试引脚220位于第二连接引脚21所在区域的同一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图2不同的是,图3示例性地设置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同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两个第一测试引脚12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引脚11所在区域的两侧,由于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与第二测试引脚组22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同一第二测试引脚组22中电连接的两个第二测试引脚220位于第二连接引脚21所在区域的两侧。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设置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右侧,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左侧。和图2所示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检测原理类似,当测试模块4的两个信号输入端B均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时,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当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1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2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当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2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1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图2和图3不同的是,图4示例性地设置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多个第一连接引脚11分别位于第一测试引脚组12所在区域的两侧,多个第二连接引脚21分别位于第二测试引脚组22所在区域的两侧,即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引脚11,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引脚21。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设置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右侧,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左侧。和图2及图3所示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检测原理类似,当测试模块4的两个信号输入端B均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时,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当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1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2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当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2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1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和图4只是示例性地设置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沿第一连接引脚11或第二连接引脚21排列方向,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1中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右侧,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2中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左侧,也可以设置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沿第一连接引脚11或第二连接引脚21排列方向,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1中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左侧,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222中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右侧,则当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时,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2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当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时,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1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
可选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发光指示器件5,与同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的第一测试引脚120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A与信号输入端B通过一发光指示器件5电连接。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此时发光指示器件5均不发光,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当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时,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此时发光指示器件51发光,发光指示器件52不发光,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同样的,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当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时,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此时发光指示器件52发光,发光指示器件51不发光,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和图4只是示例性地将发光指示器件5设置在对应的信号输入端B与和该信号输入端B对应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之间,也可以将发光指示器件5设置在其它位置,保证与同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的第一测试引脚120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A与信号输入端B之间设置有发光指示器件5,即可根据发光指示器件5的发光状态判定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是否对准电连接,通过发光指示器件5的设置,使得对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与显示面板2上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是否对准电连接的判定更加直观简便,发光指示器件5例如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
可选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阻抗元件6,测试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B通过一阻抗元件6与地线GND电连接,信号输入端B1通过一阻抗元件61与地线电连接,信号输入端B2通过一阻抗元件62与地线电连接。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此时信号输入端B1和信号输入端B2均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即信号输入端B1和信号输入端B2为悬浮状态,电平不稳定,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当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时,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由于阻抗元件61的设置,此时信号输入端B1的电平为一稳定电平值,信号输入端B2为悬浮状态,电平不稳定,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同样的,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当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时,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未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由于阻抗元件62的设置,此时信号输入端B2的电平为一稳定电平值,信号输入端B1为悬浮状态,电平不稳定,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且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第二连接引脚21向右偏移。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处于完全对准电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处于对准电连接临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5和图6,第一测试引脚120临近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边缘1201,与该第二测试引脚220临近该第一测试引脚120的边缘220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设定间距,设定间距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472557880000141
其中,L为设定间距,X为第一连接引脚11沿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宽度,Y为第二连接引脚21沿第二连接引脚21排列方向的宽度,L0为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对准电连接临界状态时,该第一连接引脚11与该第二连接引脚21未交叠部分沿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宽度,其中,X小于Y,即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沿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宽度小于显示面板2上的第二连接引脚21沿第二连接引脚21排列方向的宽度。
结合图5和图6,示例性地以第一连接引脚11和第二连接引脚21的左侧边缘1101为例对上述公式进行说明,当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完全对准电连接状态时,如图5所示,二者的中心对称轴CC重合,第一连接引脚11的左侧边缘1101至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的左侧边缘2101的距离为如图6所示,以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第一连接引脚11相对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向左偏移为例,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的对准电连接的临界状态是指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压合状态时第一连接引脚11的左侧边缘110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的左侧边缘2101距离的极限值,即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未交叠部分沿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宽度的极限值,当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极限值时,则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未压合状态,即二者未电连接。
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的相对位置关系由图5至图6的变化过程中,结合图2,第一连接引脚11的左侧边缘1101移动的距离即为上述设定距离L,即为第一测试引脚120临近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边缘1201,与该第二测试引脚220临近该第一测试引脚120的边缘2201之间的垂直距离,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保证第一连接引脚11的左侧边缘1101由图5所示第一连接引脚11和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完全压合状态作为起点,偏移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L时,第一测试引脚组121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11右偏的原理与左偏的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通过对第一测试引脚120临近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的边缘1201,与该第二测试引脚220临近该第一测试引脚120的边缘2201之间的垂直距离的限定,有效提高了对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是否对准电连接的检测的可靠性。
可选的,结合图5和图6,可以设置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对准电连接临界状态时,该第一连接引脚11与该第二连接引脚21未交叠部分沿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宽度L0满足
Figure BDA0001472557880000161
具体的,可以设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对准电连接临界状态时,该第一连接引脚11与该第二连接引脚21未交叠部分的面积占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最大压合面积的一半,由于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11比显示面板2上的第二连接引脚21长,垂直于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偏移量不会影响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的搭接面积,因此设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处于对准电连接临界状态时,该第一连接引脚11与该第二连接引脚21未交叠部分沿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宽度L0为第一连接引脚11沿第一连接引脚11排列方向的宽度X的一半。
可选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柔性线路板1的引脚区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对准结构7,沿第一连接引脚11的排列方向,两个第一对准结构7可以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引脚11所在区域的两侧,显示面板2的引脚区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二对准结构8,沿第二连接引脚21的排列方向,两个第二对准结构8可以分别位于第二连接引脚21所在区域的两侧。示例性的,第一对准结构7和第二对准结构8例如可以呈图2、图3和图4中所示的T型,通过观察第一对准结构7与第二对准结构8是否对齐可以初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是否对准电连接,且判定过程较直观。另外,由于柔性线路板1为柔性材质,在贴合过程中第一对准结构7容易出现偏移,因此综合利用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与第二测试引脚组22以及第一对准结构7和第二对准结构8在提高对第一连接引脚1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21是否对准电连接判定的可靠性的同时,使得判定过程更加直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附图只是示例性的表示各元件的大小,并不代表显示装置中各元件的实际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柔性线路板1上设置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在显示面板上设置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组,每个测试引脚组中的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第一测试引脚组与第二测试引脚组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测试引脚与第二测试引脚一一对应设置,并设置第一连接引脚和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未电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和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利用测试模块对第一测试引脚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测试,进而确定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VT测试效率,有效避免了由于柔性线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引脚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对显示面板造成的损坏。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沿第一连接引脚或第二连接引脚排列方向,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左侧,另一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组的第二测试引脚的右侧,能够检测出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的相对偏移方向,便于对显示面板的后续调整,提高了VT测试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可以应用在需要对显示装置进行测试的场景,可以由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执行,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
S110、控制测试模块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位置测试信号,控制测试模块获取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位置反馈信号。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控制测试模块4通过信号输出端A输出位置测试信号,同时控制测试模块4获取信号输入端B输入的位置反馈信号。
S120、根据测试模块是否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判定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当测试模块4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时,即第一测试引脚组121或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当测试模块4未接收到位置反馈信号时,即第一测试引脚组121和第一测试引脚组122中的第一测试引脚120均未与对应的第二测试引脚220电连接,则可以判定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
可选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发光指示器5件,与同一第一测试引脚组12的第一测试引脚120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A与信号输入端B通过一发光指示器件5电连接。当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未对准电连接时,发光指示器件5发光;当第一连接引脚11与第二连接引脚21对准电连接时,发光指示器件5不发光。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或电泳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类型不作限定。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电脑或电视等电子显示设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引脚和两个第一测试引脚组,每个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第一测试引脚;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引脚区包括多个第二连接引脚和两个第二测试引脚组,每个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包括两个电连接的第二测试引脚;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与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所述第二测试引脚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一一对应设置;
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和两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一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另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一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未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或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排列方向,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的左侧,另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的右侧;
所述第一测试引脚临近对应的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的边缘,与该所述第二测试引脚临近该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的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设定间距,所述设定间距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2282315910000021
其中,L为所述设定间距,X为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排列方向的宽度,Y为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沿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排列方向的宽度,L0为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处于对准电连接临界状态时,该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该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未交叠部分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排列方向的宽度;其中,X小于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发光指示器件,与同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电连接的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一所述发光指示器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阻抗元件,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一所述阻抗元件与地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的排列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所在区域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的排列方向,同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测试引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所在区域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的排列方向,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引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所在区域的两侧,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引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引脚组所在区域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L0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22823159100000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引脚区还包括两个第一对准结构,沿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的排列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对准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所在区域的两侧;
所述显示面板的引脚区还包括两个第二对准结构,沿所述第二连接引脚的排列方向,两个所述第二对准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所在区域的两侧。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测试模块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位置测试信号,控制所述测试模块获取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位置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测试模块是否接收到所述位置反馈信号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是否对准电连接;
当所述测试模块接收到所述位置反馈信号时,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
当所述测试模块未接收到所述位置反馈信号时,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两个发光指示器件,与同一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组的所述第一测试引脚电连接的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通过一所述发光指示器件电连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未对准电连接时,所述发光指示器件发光;
当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对准电连接时,所述发光指示器件不发光。
CN201711146350.9A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Active CN107966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6350.9A CN107966646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6350.9A CN107966646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6646A CN107966646A (zh) 2018-04-27
CN107966646B true CN107966646B (zh) 2020-01-21

Family

ID=62001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6350.9A Active CN107966646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6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223B (zh) * 2019-04-28 2021-09-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CN113296298B (zh) * 2021-06-01 2022-10-21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993273A (zh) * 2021-10-22 2022-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51134Y1 (ko) * 2010-05-18 2010-11-29 주식회사 플렉스컴 연성회로기판의 회로시험용 지그
CN102411528A (zh) * 2010-09-21 2012-04-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Mxm接口测试连接卡及具有该测试连接卡的测试系统
CN102819126B (zh) * 2012-08-06 2015-05-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KR20140006390U (ko) * 2013-06-13 2014-12-24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커넥터 검사지그
CN204214891U (zh) * 2014-09-19 2015-03-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测试用电路板及终端设备
CN205541677U (zh) * 2016-02-04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875879B (zh) * 2017-04-24 2020-05-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以及测试方法
CN107103869A (zh) * 2017-06-26 2017-08-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7219438B (zh) * 2017-07-24 2019-09-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6646A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6718B2 (en) Display panel,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417506B (zh) 膜上芯片封装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07897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223955B2 (en) Driv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101882700B1 (ko) 칩온글래스 기판 및 칩온글래스 기판에서의 접속 저항 측정 방법
CN110444135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和覆晶薄膜
CN107966646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271134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6873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of bonding resistance
US10761668B2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32887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n inspection method of a display device
CN110675737A (zh) 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CN108196721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固件设定方法
CN11018967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519536A (zh) 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JP2004184839A (ja) 表示装置
CN113721093A (zh) 显示面板母板、显示面板母板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398355B (zh) 一种显示面板检测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22011546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515497B (zh) 显示装置
CN11126108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86020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impedance of display device
CN111105740B (zh) 显示器电路结构、显示器以及拼接式显示器
US9459745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electrode set thereof
CN210639380U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