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4701A - 纺织机的工位、用于纺织机的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和纺织机 - Google Patents

纺织机的工位、用于纺织机的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和纺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4701A
CN107964701A CN201710981461.5A CN201710981461A CN107964701A CN 107964701 A CN107964701 A CN 107964701A CN 201710981461 A CN201710981461 A CN 201710981461A CN 107964701 A CN107964701 A CN 107964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yarn storage
yarn
weaving loom
stora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14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4701B (zh
Inventor
Th-G·迈尔
R·哈格尔
T·格鲁伯
L·莫拉切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7964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4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4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4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8Piec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01H4/08Rotor spinning, i.e. the running surface being provided by a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纺织机(1)的工位,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其具有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分成至少两个组并且工位(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工位部分(2a)和至少一个第二工位部分(2b),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上,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布置在第二工位部分上。第二工位部分(2b)可相对于第一工位部分(2a)运动地,尤其可偏转地布置在工位(2)上并且/或者第二工位部分(2b)能够取下地布置在工位(2)上。用于纺织机(1)的这种工位(2)、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17)、尤其储纱管用于暂时地容纳纱线(9),气动式储纱机构具有至少两件式的构造,即,具有第一储纱区段(17a)和第二储纱区段(17b),它们在分离部位(18)处彼此连接。纺织机(1),尤其纺纱机,其具有多个这种工位和/或这种储纱机构(17)。

Description

纺织机的工位、用于纺织机的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和纺 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的工位,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其具有多个用于引纱的工作机构;并且本发明涉及用于纺织机的工位、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以用于暂时地容纳纱线。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应的纺织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呈不同实施方式的具有多个工位的纺织机以及纺织机的具有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的工位。对此通常借助不同的保持件使各个工作机构固定在纺织机的机架的壁部上。用于这种纺织机的机架例如在DE 10 2006 034 228 A1中描述。对此在搭建位置上安装工位或纺织机具有很高的时间消耗。同样地,对各个工作机构的维护具有很高的时间消耗,这会导致不期望的工位停机时间,甚至导致纺织机的停机时间。
同样已知用于纺织机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其不仅用在如转子、环形纺纱机或空气纺纱机中而且用在如缠绕机这样的其他的纺织机中,以便能够进行不同的工序或维护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保持住或暂存纱线。例如可以使用这种气动式储纱机构在纺织机的工作过程期间使纱线应力保持恒定,或在转子纺纱机中进行接线过程中在借助不同的接线机构操作期间分别提供所需的纱线长度并且能够将其释放。储纱机构通过施加的吸入空气流吸进纱线且接收相应所需的纱线量。因为通常必须暂存相对大量的纱线,这种储纱机构具有相对大的长度。因此纺织机的具有储纱机构的工位的安装通常是复杂的。
为了实现较短的结构长度,已知包括储纱腔室的储纱机构,在储纱腔室中纱线以多个彼此并排的环放置在网面上。这种储纱机构例如在DE 38 25 327 C2中示出。但是这种储纱装置的缺点是,其会导致各个并排布置的纱线环钩住,从而在需要时不能足够快速地再次释放储存的纱线量。此外,这种储纱机构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并因此同样在纺织机上的安装费用要求很高。此外对储纱机构的清洁也会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纺织机的工位以及气动式储纱机构,其简化了工位的安装和维护。此外应提出相应的纺织机。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
纺织机的工位、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具有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在此,在本申请中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理解成以任意形式加工呈纤维材料形式或呈已经生产出的纱线的形式的纤维的工作机构。这在纺纱机中例如是运送辊、开松装置、纺纱元件、拉出装置、上蜡装置、具有纱线监控器和/或纱线清洁装置的纱线监测装置、纱线应力补偿夹板、缠绕辊或储纱机构。对此不是必需的是,使在此称为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的工作机构实际上接触纱线或纤维。
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此时分成至少两组并且工位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工位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工位部分,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上,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布置在第二工位部分上。第二工位部分在此可相对于第一工位部分运动地,尤其可偏转地布置在工位上并且/或者第二工位部分能够取下地布置在工位上。
通过将工作机构分成至少两个组,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能够使得两个工位部分借助其分别对应的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进行完整的预安装。尤其第二工位部分在此可相应地、即在纺织机的每个工位上整体地固定在纺织机上、尤其纺织机的机架或机架部分上。由此简化了在搭建位置上的安装。
对此,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工位部分相对于第一工位部分可偏转地布置。通过这种实施方式不仅简化了工位的工作机构的安装,而且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在第二工位部分偏转之后对工位的清洁和维护,尤其是布置在第二工位部分之后的工作机构和纺织机的其他构件。代替第二工位部分相对于第一工位部分偏转,当然也可考虑第二工位部分可直线运动地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上。
可替代地或额外地,第二工位部分可取下地布置在工位上。概念“可取下”在此是指实现了简单且快速地松开第二工位部分的实施方式。这实现了在工作机构或部件故障的情况下将整个第二工位部分替换为新的,由此紧接在更换之后能够再次进行生产。此时能够安静地维护取下的第二工位部分并且之后将其再次安装在另一工位上,这优选通过简单的悬挂来实现。
优选地,第二工位部分在此无需工具可松开地布置在工位上。但是同样可能的是,优选仅借助唯一的固定元件、例如螺钉将第二工位部分固紧在工位上,以便避免例如由于构件的振动等引起不期望的运动。
对此,第一工位部分或者可直接地由纺织机的机架或机架区段形成,其中第一组工作机构此时直接地、必要时借助合适的保持件固定在机架区段上。
但是同样也可能的是,第一工位部分同样实施成可预安装的单元,其可整个地固定在纺织机的工位上、尤其纺织机的机架上或机架区段上。因此为了将工位安装在纺织机上仅还必须使第一工位部分和第二工位部分彼此固定或彼此独立地固定在纺织机上。
尤其在第一工位部件形成可预安装的单元时,因此也有利的是,第二工位部分可摆动地、尤其可向上摆动地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上。通过实施成可向上摆动,使得操作人员或安装人员能够简单地到达纺织机的布置在第二工位部分之后或之下的工作机构和构件。但是根据工作机构在各个工位上的布置方式,向下摆动也可能是有利的。
有利的是,缠绕辊借助保持件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上且第二工位部分可摆动地、尤其可围绕缠绕辊的转动轴线摆动地布置在保持件上。因此无需特殊构件用于容纳第二工位部分。缠绕辊借助其保持件与纺织机的机架间隔地布置,从而其转动轴线同时能够有利地用作第二工位部分的摆动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第一工位部分包括第一支承元件,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该第一支承元件上。由此简化了第一工位部分的预安装和维护,因为第一工位部分也由此能够整体地安装和拆卸。但是也可能的是,第一工位部分具有多个第一支承元件,在其上分别布置第一组工作机构的一部分并且其能够分别单独地固定在工位上。
同样有利的是,第二工位部分包括第二支承元件,在第二支承元件上布置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由此不仅简化了第二工位部分的安装和拆卸,而且也能够特别轻松地更换各个工作机构。但是也可能的是,各个工作机构在没有共同支承元件的情况下直接彼此靠近地固定,以便形成第二工位部分。
如果制造十字卷筒的纺织机构造成纺纱机,则其除了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以外还具有多个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在此优先理解成组合成所谓的纺纱箱的工作机构。在转子纺纱机的情况下,其例如包括纺纱转子、退绕嘴、可能的捻转元件和退绕小管以及开松和运送单元。类似地,例如在空气纺纱机上的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包括空气纺纱喷嘴以及可能的后置的捻线机构和退绕小管。对此又为有利的是,整个的用于生产纱线的机构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上。因此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能够预安装在第一工位部分上并且必要时也可整体地从纺织机中取出,以便对其进行维护或更换。而大多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预安装在第二工位部分上,并因此同样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共同地安装在纺织机上或为了维护或清洁目的而拆卸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工位具有气动式储纱机构,尤其储纱管,以用于暂时地容纳纱线,并且储纱机构具有至少两件式的结构,其具有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它们在分离部位上彼此连接。气动式储纱机构的分离部位在此实现了储纱机构、至少第二储纱区段作为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也集成到至少第二工位部分的预安装结构中。
对此有利地,第一储纱区段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上且第二储纱区段布置在第二工位部分上。由此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实现了两个工位部分及其分别对应的储纱区段的整体预安装,其此时可分别整体地固定在纺织机上、尤其纺织机的机架上。因此为了将工位安装在纺织机上仅还必须使第一工位部分和第二工位部分彼此固定或彼此独立地固定在纺织机上,其中,同时在分离部位上的两个储纱区段组成储纱机构。
用于纺织机的工位、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尤其储纱管用于暂时地容纳纱线,因此该气动式储纱机构具有至少两件式的构造。对此,设置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它们在分离部位处彼此连接。
根据储纱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此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在分离部位处可完全彼此松开。储纱机构或与相关储纱区段连接的工作机构的安装和拆卸由此能够以特别简单和灵活的方式实现。同时也简化了对储纱机构的清洁和维护。由此例如能够使第一储纱区段与工位的第一组工作机构预安装并且之后能够与其共同地作为第一工位部分布置在纺织机的工位上,尤其纺织机的机架区段上。但是可替代地,第一储纱区段也可作为单个的构件直接地布置在工位上。第二储纱区段可独立于第一储纱区段地固定在第二工位部分上。如果此时预安装的第二工位部分与已经构造在其上的第二储纱区段安装、尤其悬置到纺织机的机架上,则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两个储纱区段同时连接成储纱机构。当然在此也可想到,储纱机构不仅具有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而且还设有其他的储纱区段。由此进一步简化了储纱机构的安装,因为储纱机构不再必须整体地安装在纺织机上。在此,储纱机构的两件式或多件式的构造不仅在安装时、而且在清洁和维护时提供优点,因为储纱机构的所有储纱区段都可通过分离部位很好地接触到。如果第二工位部分在能够取下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工位上被取下,则由此在没有拆卸工作的情况下同时也可使储纱区段彼此分离。
但是在此,根据储纱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分离部位无需使得储纱区段完全分离。而是两个储纱区段在该分离部位处能够相对彼此运动地彼此连接时也是足够的。例如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在分离部位处也可摆动地彼此连接,这在两个工位部分可摆动地布置的情况下是有利的。因此基于两个储纱区段相对彼此的可运动性,在此可能的是,储纱机构或储纱机构的一个储纱区段与工位的其他工作机构一起组成预安装结构。在将预安装结构安装在纺织机上时,此时可运动地与第一储纱区段连接的另一储纱区段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或者与纺织机的低压通道连接,或者与储纱机构的布置在纺织机上的另一区段连接。
对此在所有情况下,具有两件式构造、具有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的所述储纱机构使得纺织机的工位以及储纱机构的安装得以简化。
因为在纺织机中需要安装多个气动式储纱机构和多个工位,具有两件式构造的储纱机构和工位能够有利地用在不同的纺织机中。因此也要求保护具有这种工位或具有这种储纱机构的纺织机。
为了能够使得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组成储纱机构有利的是,两个储纱区段中的一个在其面对另一储纱区段的端部上具有扩展部。由此,在将两个工位部分彼此安装或安装在纺织机上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两个储纱区段也可靠地接合。因此以相同的方式也可为有利的是,两个储纱区段中的一个在其面对另一储纱区段的端部上具有减小部。但是原则上,两个接合的储纱区段也可在分离部位处具有相同的尺寸。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根据下面示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纺织机的工位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示意性剖视图的局部,其中,工位部件发生偏转;
图3示出了储纱机构的细节示意图,其具有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
图4示出了根据可替代的实施方式的储纱机构的示意性图示,其具有第一储纱区段和第二储纱区段;以及
图5示出了纺织机的工位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其具有偏转的第二工位部件。
在下面对附图的说明中,对于实施方式和/或作用方式相同和/或至少类似的特征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出于清楚目的,在此不是所有的特征在所有附图中都示出且标识出。同样地,若干特征不是在所有附图中都进行了描述,而是仅示例性地在其中一个附图中进行了阐述。如果在附图中描述的特征没有在对应的描述中详细地阐述,其实施方式和/或作用方式即与在其他附图描述中的特征的实施方式和作用方式相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纺织机1的工位2的示意性剖切侧视图。对此,在工位2处布置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借助工作机构必要时生产纱线9并且在其生产之后可被输送给缠绕装置20。
该纺织机1在此构造成转子纺纱机,其具有多个彼此并排布置的工位2。在此以已知的方式将纤维材料4从储存容器3经由输送装置5输送给工位2,输送装置在此包括运送辊6以及开松装置7。从此处将开松成其单个纤维的纤维材料4输送给纺纱元件8,其在此构造成纺纱转子并且在其中将纤维材料4纺织成纱线9。生产的纱线9继而借助拉出装置10拉出并且通过一排另外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输送给缠绕装置20,其具有缠绕辊14和十字绕筒15,借助在此仅示意性示出的横动装置23将纱线卷绕到该十字绕筒上。横动装置23包括在此象征性示出的横动纱线引导件以及未示出的横动驱动机构。在此,作为另外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设置拉出装置10、纱线监测装置12、用于纱线应力补偿的装置13以及上蜡装置11。同样地,输送装置5、运送辊6、开松装置7、纺纱元件8、缠绕辊14和横动装置23形成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但是在此,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的数量仅理解为示例性的。同样地,可设置额外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或也可设置其他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纱线监测装置12在此同样可构造成不同的且以最简单的方式可仅包含纱线监控器或也可额外地具有纱线清洁装置。
当然,纺织机1作为转子纺纱机的所示实施方式也仅可理解为示例性的。同样地,纺织机可构造成空气纺纱机,其中,此时输送装置5包含具有输送辊的牵拉机构且纺纱元件构造成空气纺纱喷嘴。此外,纺纱机也可构造成环形纺纱机,其他的纺纱机或缠绕机。因此,纱线9也无需一定卷绕在十字卷筒上,而是同样可卷绕在纱管上。
此外,在此处示出的纺织机1上可看出低压通道16,低压通道在纺织机1的纵向方向上沿着工位2延伸并且在低压通道上连接纺纱机1的各个工位2。在此,通过低压通道16还提供转子纺纱所需的纺纱低压。在其他类型的纺纱机和纺织机1中,对于纺纱过程本身或工作过程本身无需低压。但是通常在纺织机1的工位2上有多个工作机构,其需要低压。
工位2具有两件式的构造,其具有第一工位部分2a和第二工位部分2b。由此获得工位2的特别有利的结构方式,该结构方式能够使得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预安装在第一工作部分2a和第二工作部分2b上。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为此被分成至少两组。因此两个工位部分2a和2b能够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几乎完全地预安装并且作为预安装件以简单的方式固定在纺织机1的机架部分21上,该机架部分被分配给相应的工位并且在此仅象征性地示出。
在此,如在前述转子纺纱机的情况下那样,作为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尤其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在第一工位部分2a上布置开松辊7、运送辊6、纺纱元件8以及可能的在此未示出的其他的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此外,在此将缠绕辊14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2a上。所述工作机构共同地形成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而在第二工位部分2b上布置所有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其跟随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在此即尤其是拉出装置10、储纱机构17的至少一部分、纱线监测装置12、上蜡装置11以及横动装置23。它们共同地形成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当然这也应理解为示例性的,对此也还可设置其他的或另外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例如布置在工位上的吸嘴24(参见图2和图5)。
在此,第一工位部分2a包含第一支承元件27,在第一支承元件上布置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在此第二工位部分2b包含第二支承元件28,其用于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其由此能够以特别有利的方式以相对彼此正确的定位预安装在支承元件上。对此,第二工位部分2b在此能摆动地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2a上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摆开以进行安装和清洁。
对此,在此第二工位部分2b能围绕摆动轴线29摆动地布置在保持件25上,在该保持件上同时也支承缠绕辊14。对此,在此第二工位部分2b可围绕缠绕辊14的转动轴线26摆动,从而转动轴线26和摆动轴线29是相同的。当然,转动轴线26和摆动轴线29也可在空间上彼此分离。
此外,工位2具有气动式储纱机构17,借助气动式储纱机构能以已知的方式为不同的工序固定纱线以及能够暂存确定的纱线量。该气动式储纱机构也形成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在此用虚线示出了将纱线段环形地吸入储纱机构17中。例如可借助这种气动式储纱机构17使得纱线应力在确定的工序中保持恒定或例如可暂存确定的纱线长度,在接线过程中该纱线长度必须再次被释放。在此,储纱机构17构造成储纱管。因为通常必须暂存相对大量的纱线,其必须快速地且可靠地被再次释放,这种储纱机构17通常具有相对大的尺寸,这使得在纺织机1中构造储纱机构以及在工位2上安装不同的工作机构变得困难。同样地,由此通常使得储纱机构17的用于清洁目的的可接触性变得困难。储纱机构17具有两件式的构造,即,具有第一储纱区段17a和第二储纱区段17b,它们在分离部位18处彼此连接,如下面还将详细阐述的那样。
类似于图1,图2示出了纺织机的工位的示意性剖视图,该纺织机具有第一工位部分2a和能偏转的第二工位部分2b。同样地,储纱机构17构造成两件式的。对此,第一储纱区段17a布置在第一工位部分2a上并且第二储纱区段17b布置在第二工位部分2b上。如果此时第二工位部分2b从第一工位部分2a摆开例如用于安装和清洁,那么在此气动式储纱机构17在分离部位18被分离。与图1不同,在此工位2还具有固定地布置在工位2上、在此第二工位部分2b上的吸嘴24。因此,吸嘴24在此属于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
尽管储纱机构17构造成具有第一储纱区段17a和第二储纱区段17b,在此仍旧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连续的储纱机构17。对此,在将第二工位部分2b安装在纺织机1的机架区段21上或必要时安装在第一工位部分2a上时,第二储纱区段17b也自动地正确地相对于第一储纱区段17a定位。
在图2中还示出,根据工位2的有利的实施方式,第二工位部分2b不仅可以摆动,而且也可取下地布置在工位2上。支承元件28或在没有共同的支承元件28的情况下工位部分2b的其他保持机构为此可如此处所示地仅被推入保持件25中且必要时借助此处未示出的固定元件固定在工位上。同样地,支承元件28或其他的保持机构可具有钩子形状的吊架等(未示出),借助其能够将支承元件悬挂在工位2上。
为了简化两个储纱区段17a、17b在分离部位18上的接合,有利的是,两个储纱区段17a、17b中的至少一个在其面对另一储纱区段17a、17b的一端具有扩展部19。这在图3中示出。在此,储纱区段17b在其面对储纱区段17a的一端上具有漏斗形的扩展部19。由此确保,尽管摆动运动也能够使两个储纱区段17a、17b可靠地聚集在一起。可替代地或额外地,当然也能够使另一储纱区段、在此使储纱区段17a在其面对储纱区段17b的一端上具有相应的减小部22(也参见图4)。当然在此,减小部22或扩展部19也可布置在相应另一储纱区段17a、17b上。
图4示出了工位2的另一实施方式,其具有第一工位部分2a和第二工位部分2b,但是其中,第二工位部分2b可相对于第一工位部分2a直线运动,如通过箭头象征性示出地那样。在此,第二储纱区段17b具有减小部22,其实现了两个储纱区段17a、17b的可伸缩式的彼此接入。
最后,图5还示出了工位2的另一实施方式,其具有第一工位部分2a和第二工位部分2b,但是在其中,第一工位部分2a没有第一支承元件27,而是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分别单个地或结合成更小组地布置在工位2上。在此例如缠绕辊14借助其保持件25固定在工位2上且第二工位部分2b同样借助保持件25可摆动地和/或可取下地固定在工位2上。而第一储纱区段17a单个地固定在工位2上或在此固定在机架区段21上。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5、6、7、8组成纺纱箱且由此共同地固定在机架区段21上。
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因此例如不是一定需要使两个储纱区段17a、17b在分离部位18处能够彼此完全松开。根据两个工位部分2a、2b的实施方式同样可想到,第一储纱区段17a和第二储纱区段17b仅能够相对彼此运动,但是还至少松弛地或通过铰接保持彼此连接。此外,工位2和储纱机构17不仅能够具有两件式的构造也可具有多件式的构造。关于所示的用于引导纤维的且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的实施方式和布置方式的多种变型方案同样是可能的。同样适用于各个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的布置方式,其也可固定在多个第一支承元件27上或多个第二支承元件28上,或也可在没有支承元件27、28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彼此固定,或至少在第一工位部分2a的情况下也可单个地且直接地固定在机架区段21上。在专利权利要求范围中的其他变型方案和组合同样落入本发明。
附图标记列表
1 纺织机
2 工位
2a 第一工位部分
2b 第二工位部分
3 储存容器
4 纤维材料
5 输送装置
6 运送辊
7 开松装置
8 纺纱元件
9 纱线
10 拉出装置
11 上蜡装置
12 纱线监测装置
13 用于纱线应力补偿的装置
14 缠绕辊
15 十字卷筒
16 低压通道
17 气动式储纱机构
17a 第一储纱区段
17b 第二储纱区段
18 分离部位
19 扩展部
20 缠绕装置
21 机架区段
22 减小部
23 横动装置
24 吸嘴
25 保持件
26 转动轴线
27 第一支承元件
28 第二支承元件
29 摆动轴线

Claims (13)

1.一种纺织机(1)的工位(2),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其具有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分成至少两个组并且所述工位(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工位部分(2a)和至少一个第二工位部分(2b),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布置在所述第一工位部分上,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布置在所述第二工位部分上,并且所述第二工位部分(2b)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工位部分(2a)运动地,尤其能偏转地布置在所述工位(2)上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工位部分(2b)能够取下地布置在所述工位(2)上。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位部分(2b)能摆动地、尤其能向上摆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工位部分(2a)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缠绕辊(14)借助保持件(25)布置在所述第一工位部分(2a)上且所述第二工位部分(2b)能摆动地、尤其能围绕所述缠绕辊(14)的转动轴线(26)摆动地布置在所述保持件(25)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部分(2a)包括第一支承元件(27),第一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元件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位部分(2b)包括第二支承元件(28),在所述第二支承元件上布置第二组用于引导纤维的工作机构(5、6、7、8、10、11、12、14、17、23、2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2)具有多个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5、6、7、8),且所有的用于生产纱线的工作机构(5、6、7、8)布置在所述第一工位部分(2a)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2)具有气动式储纱机构(17),尤其储纱管,以用于暂时地容纳纱线(9),并且所述储纱机构(17)具有至少两件式的结构,其具有第一储纱区段(17a)和第二储纱区段(17b),它们在分离部位(18)上彼此连接。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纱区段(17a)布置在所述第一工位部分(2a)上且所述第二储纱区段(17b)布置在所述第二工位部分(2b)上。
9.用于纺织机(1)的工位(2)、尤其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17)、尤其储纱管,其用于暂时地容纳纱线(9),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纱机构(17)具有至少两件式的构造,其具有第一储纱区段(17a)和第二储纱区段(17b),它们在分离部位(18)处彼此连接。
10.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纱区段(17a)和所述第二储纱区段(17b)在所述分离部位(18)处能摆动地彼此连接。
11.根据前两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纱区段(17a)和所述第二储纱区段(17b)在所述分离部位(18)处能松开地彼此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纱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储纱区段(17a、17b)中的一个在其面对所述两个储纱区段(17a、17b)中另一储纱区段的端部上具有扩展部(19),并且/或者两个储纱区段(17a、17b)中的一个在其面对所述两个储纱区段(17a、17b)中另一储纱区段的端部上具有减小部(22)。
13.纺织机,其具有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工位(2)并且/或者具有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纱机构。
CN201710981461.5A 2016-10-20 2017-10-20 纺织机的工位、用于纺织机的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和纺织机 Active CN107964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9983.4 2016-10-20
DE102016119983.4A DE102016119983A1 (de) 2016-10-20 2016-10-20 Pneumatisches Fadenspeicherorgan, Arbeitsstelle einer Textilmaschine mit einem Fadenspeicherorgan und Textil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Arbeitsstellen mit einem Fadenspeicherorga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4701A true CN107964701A (zh) 2018-04-27
CN107964701B CN107964701B (zh) 2022-05-24

Family

ID=6008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1461.5A Active CN107964701B (zh) 2016-10-20 2017-10-20 纺织机的工位、用于纺织机的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和纺织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8765B2 (zh)
EP (1) EP3312317B1 (zh)
JP (1) JP7027112B2 (zh)
CN (1) CN107964701B (zh)
DE (1) DE1020161199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19380A1 (de) * 2014-12-22 2016-06-23 Rieter Ingolstadt Gmbh Rotor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Arbeitsstellen und einer Absaugeinrichtung
CN110305631A (zh) * 2019-07-03 2019-10-08 上海沛芾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境试验箱的混合工质制冷剂
DE102020111342A1 (de) 2020-04-27 2021-10-28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Textilmaschine sowie Servicewagen für Textilmaschinen
DE102021108791A1 (de) 2021-04-08 2022-10-13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rbeitsstelle, Spinn- oder Spul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8446A (en) * 1961-06-19 1965-08-03 Reiners Walter Device for preventing double threads in automatic coil winding machines
US4121409A (en) * 1976-06-25 1978-10-2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piecing and knotting device for pneumatic spinning apparatus
CN1090896A (zh) * 1992-07-01 1994-08-17 里特因戈尔斯塔特纺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自由端纺纱的工艺与机构
CN1243893A (zh) * 1998-08-05 2000-02-09 里特机械公司 带一个牵伸装置单元的纺织加工机
JP2004107830A (ja) * 2002-09-19 2004-04-08 Mas Fab Rieter Ag 集束装置を備えた紡績機
WO2008043408A1 (de) * 2006-10-06 2008-04-1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rbeitsstelle einer textilmaschine
JP2009041153A (ja) * 2007-08-10 2009-02-26 Murata Mach Ltd スライバ供給クリール
EP2172409A2 (de) * 2008-10-02 2010-04-0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Leeren einer pneumatischen Fadenspeichereinrichtung
CN101736453A (zh) * 2008-11-08 2010-06-16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自由端纺纱机械的方法以及自由端纺纱机械
WO2012068693A1 (de) * 2010-11-26 2012-05-3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mit verdichtungs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02913B1 (de) * 1978-01-24 1978-11-09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Saugluftduese zur Bildung einer Fadenreserve
DE2939644C2 (de) * 1979-09-29 1982-10-14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8070 Ingolstad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eitigung einer Unregelmäßigkeit am laufenden Faden an einer Offenend-Spinnstelle während des Spinnens
DE3825327A1 (de) 1988-07-26 1990-02-15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peichern eines fadens
JP2006306588A (ja) 2005-04-28 2006-11-09 Murata Mach Ltd 繊維機械における糸の弛み取り装置
DE102006034228A1 (de) 2005-09-23 2007-03-29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Maschinengestell einer Spinnmaschine
DE102005055717A1 (de) * 2005-11-23 2007-05-24 Saurer Gmbh & Co. Kg Saugluftdüse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8446A (en) * 1961-06-19 1965-08-03 Reiners Walter Device for preventing double threads in automatic coil winding machines
US4121409A (en) * 1976-06-25 1978-10-2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piecing and knotting device for pneumatic spinning apparatus
CN1090896A (zh) * 1992-07-01 1994-08-17 里特因戈尔斯塔特纺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自由端纺纱的工艺与机构
CN1243893A (zh) * 1998-08-05 2000-02-09 里特机械公司 带一个牵伸装置单元的纺织加工机
JP2004107830A (ja) * 2002-09-19 2004-04-08 Mas Fab Rieter Ag 集束装置を備えた紡績機
WO2008043408A1 (de) * 2006-10-06 2008-04-1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rbeitsstelle einer textilmaschine
CN101522550A (zh) * 2006-10-06 2009-09-02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纺织机的工位
JP2009041153A (ja) * 2007-08-10 2009-02-26 Murata Mach Ltd スライバ供給クリール
EP2172409A2 (de) * 2008-10-02 2010-04-0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Leeren einer pneumatischen Fadenspeichereinrichtung
CN101736453A (zh) * 2008-11-08 2010-06-16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自由端纺纱机械的方法以及自由端纺纱机械
WO2012068693A1 (de) * 2010-11-26 2012-05-3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mit verdichtung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80436A (ja) 2018-05-24
JP7027112B2 (ja) 2022-03-01
DE102016119983A1 (de) 2018-04-26
US20180112334A1 (en) 2018-04-26
US10858765B2 (en) 2020-12-08
CN107964701B (zh) 2022-05-24
EP3312317A1 (de) 2018-04-25
EP3312317B1 (de) 202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4701A (zh) 纺织机的工位、用于纺织机的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和纺织机
CN105460571B (zh) 一种纱管自动排列装置
CN107109712B (zh) 具有多个工位和抽气装置的气流纺织机
CN101868570B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47303B (zh) 具有多个工位和一个抽吸装置的纺纱机
TWI513869B (zh) 用於生產針織品之設備和方法
CN103010816B (zh) 纱线卷取机
EP2537968B1 (en) Hollow guide shaft unit, air-jet spinn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US20240141561A1 (en) Cleaning device for a yarn forming element of an air-spinning nozzle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 yarn forming element of this type
CN105603590A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CN107829173A (zh) 环锭纺纱机以及使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方法
CN205474168U (zh) 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CN106048789A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CN205152478U (zh) 一种整丝机
ITMI942228A1 (it) Dispositivo per paraffinare
CN114059204A (zh) 操作纺织机的方法以及纺织机
CN112093584B (zh) 用于无结连接两个纱线头的纱线连接装置
EP245200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core yarn
CN205973215U (zh) 大v型筒子架托纱机构
CN105525396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5793479A (zh) 纤维排出装置以及纺织机
CN103014935B (zh) 纱线卷取机
CN219137077U (zh) 方便供纱的圆形针织机
CN101115872A (zh) 双皮圈牵伸装置的下皮圈导向机构
EP0628506B1 (en) Device to draw threads between a beam and a wind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