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31553B -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31553B
CN107931553B CN201710998271.4A CN201710998271A CN107931553B CN 107931553 B CN107931553 B CN 107931553B CN 201710998271 A CN201710998271 A CN 201710998271A CN 107931553 B CN107931553 B CN 107931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cutting gun
automatic flame
roller
furna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82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31553A (zh
Inventor
齐明光
赵继武
王国连
郭世晨
潘彪
蒋海涛
胡显堂
刘树清
刘海云
张敏
张弛
王永和
马硕
杨林
王新朋
黄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982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31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3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1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31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1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13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heating or insulating str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6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8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removing
    • B22D11/1287Rolls; 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while in us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包括:炉本体、多个烧嘴、密封装置、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炉本体包括:炉顶、炉底辊及两侧炉墙;多个烧嘴间隔设置在炉墙的内壁上;密封装置设置在炉本体内;密封装置的一侧端设置有切割枪炉门;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对应切割枪炉门设置在炉墙外;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相对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设置在炉本体的出口位置;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相对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的相反。该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前提下显著缩短加热炉的长度,大幅降低板坯在炉内跑偏机率,显著降低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中衔接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主要作用有两点:可以对连铸坯补热,使铸坯温度均匀达到轧制需要的温度;还可以作为连铸机与轧机之间的缓冲区,来衔接和协调二者的生产。
因为轧机与铸机的工作制度不同,轧机在轧制一定量的带钢后要更换轧辊;另外,一些偶然因素会造成轧制中断。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导致连铸停浇,加热炉应该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容纳或者是消化连铸送来的板坯。缓冲能力是指轧机停轧换辊或者偶然性事故停轧时,加热炉允许连铸机不停浇,连续出坯的最长时间。目前,配置有加热炉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都配置有200米左右长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现有技术中加热炉较长,建筑占地面积大、投资高,铸坯在炉内运行时,存在跑偏甚至撞出炉墙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炉较长,存在铸坯跑偏甚至撞出炉墙风险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前提下显著缩短加热炉的长度,大幅降低铸坯在炉内跑偏机率,显著降低设备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包括:
炉本体,包括:顶部的炉顶、底部的炉底辊及设置在所述炉顶与所述炉底辊两侧的炉墙;所述炉本体分为靠近连铸机的固定段及靠近连轧机的横移段;所述连铸机送出的铸坯在所述炉底辊上传输;
多个烧嘴,间隔设置在所述炉墙的内壁上;
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炉本体内,位于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横移段之间;所述密封装置开设有供所述铸坯穿过的通过孔;所述密封装置的一侧端设置有切割枪炉门;所述炉墙对应所述切割枪炉门设置有操作孔;
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对应所述切割枪炉门设置在所述炉墙外,能穿过所述操作孔及所述切割枪炉门进入所述炉本体内,继而对所述铸坯进行切割作业;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相对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
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设置在所述炉本体的出口位置;所述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相对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的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炉墙及所述炉顶的材质为内衬有耐火材料的钢板;
所述耐火材料采用复合纤维结构;
所述固定段的长度为53m;
所述横移段的长度为27m。
作为优选,所述烧嘴为低NOx烧嘴;
所述烧嘴采用脉冲燃烧控制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炉本体的内部炉膛从进口到出口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相等,且为7800~7900Mcal/h;
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100~6200Mcal/h;
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050~6150Mcal/h。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7840Mcal/h;
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160Mcal/h;
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090Mcal/h。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区域及所述第四区域设置有激光式气体分析仪。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装置的材质为内衬有耐火材料的钢板;
所述密封装置平行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设置;
所述切割枪炉门与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为连锁控制,当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进入所述切割枪炉门之前,所述切割枪炉门自动打开;当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退出后,所述切割枪炉门自动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的夹角为2°;
所述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的夹角为2°。
作为优选,所述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在所述炉本体的出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
作为优选,还包括:
剔坯辊道,与所述炉底辊平行设置;
板坯堆垛机,对应所述剔坯辊道设置,将所述剔坯辊道上的所述铸坯推出并进行堆垛;
所述横移段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滚动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横移段能将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切下的所述铸坯从所述炉底辊运移到所述剔坯辊道上。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由炉本体、多个烧嘴、密封装置、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组成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炉顶、炉底辊及两侧炉墙构成的炉本体保障炉子的密封性,间隔设置在炉墙内壁上的多个烧嘴对炉内的铸坯进行有效的加热保温,密封装置增强炉内的保温性能,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对应切割枪炉门设置,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设置在炉本体的出口位置,有效缩短剔坯时间,提高剔坯效率。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炉较长,存在铸坯跑偏甚至撞出炉墙风险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前提下显著缩短加热炉的长度,大幅降低铸坯在炉内跑偏机率,显著降低设备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中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中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铸坯、2炉底辊、3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4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5轨道、6剔坯辊道、7密封装置、8切割枪炉门、9通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炉较长,存在铸坯跑偏甚至撞出炉墙风险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由炉本体、多个烧嘴、密封装置、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组成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实现了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前提下显著缩短加热炉的长度,大幅降低铸坯在炉内跑偏机率,显著降低设备成本的技术效果。
参见附图1和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包括:炉本体、多个烧嘴、密封装置7、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
炉本体包括:顶部的炉顶、底部的炉底辊2及设置在炉顶与炉底辊2两侧的炉墙;炉本体分为靠近连铸机的固定段及靠近连轧机的横移段;连铸机送出的铸坯1在炉底辊2上传输;多个烧嘴间隔设置在炉墙的内壁上;密封装置7设置在炉本体内,位于固定段与横移段之间;参见附图2,密封装置7开设有供铸坯1穿过的通过孔9;密封装置7的一侧端设置有切割枪炉门8;炉墙对应切割枪炉门8设置有操作孔;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对应切割枪炉门8设置在炉墙外,能穿过操作孔及切割枪炉门8进入炉本体内,继而对铸坯1进行切割作业;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相对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设置在炉本体的出口位置;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相对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的相反。
其中,炉顶、炉底辊2及两侧炉墙构成的炉本体保障炉子的密封性,间隔设置在炉墙内壁上的多个烧嘴对炉内的铸坯1进行有效的加热保温,密封装置增强炉内的保温性能,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对应切割枪炉门8设置,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设置在炉本体的出口位置,铸坯1被切断以后,无需等待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归位,铸坯1直接与横移段共同移动,可以有效缩短剔坯时间,提高剔坯效率。通过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采用倾斜切割,实现当轧制机故障或换辊时,连铸机不停浇,降低铸速,连铸飞剪运行3分钟,铸坯1可以快速剔除到剔坯辊道6上,较短的加热炉即可提供整个生产线充足的缓冲时间。
进一步的,炉墙及炉顶的材质为内衬有耐火材料的钢板;耐火材料采用复合纤维结构,保证炉本体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炉内工作温度1300℃时,炉外壳温度低于95℃。固定段的长度为53m;横移段的长度为27m,使该加热炉的长度相对现有加热炉的长度大大缩短,进而缩小了厂房建筑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解决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存在的建筑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烧嘴为低NOx烧嘴;烧嘴采用脉冲燃烧控制方式。通过对烧嘴的负荷分配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铸坯补热,使铸坯温度均匀达到轧制需要的温度。整个加热炉按照加热功能分为4个区,炉本体的内部炉膛从进口到出口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第一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与第二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相等,且为7800~7900Mcal/h;第三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100~6200Mcal/h;第四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050~6150Mcal/h。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7840Mcal/h;第三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160Mcal/h;第四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090Mcal/h。通过热负荷计算,加热炉长80米就可以满足板坯的加热和均热需要。
进一步的,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设置有激光式气体分析仪;通过激光透射整个炉膛,可以对整个炉膛气氛实时监控,不仅可以监控燃料的燃烧情况,提高燃烧效率,还对部分高附加值合金钢的产品质量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进一步的,密封装置7的材质为内衬有耐火材料的钢板;以减少加热炉的热损失。密封装置7平行炉本体的纵截面设置;切割枪炉门8与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为连锁控制,当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进入切割枪炉门8之前,切割枪炉门8自动打开;当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退出后,切割枪炉门8自动关闭。
进一步的,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的设置方向与炉本体的纵截面的夹角为2°;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的设置方向与炉本体的纵截面的夹角为2°。一般,火焰切割技术可以控制的铸坯切割缝宽度为3mm~5mm,铸坯1切割完成后,有以下两个不可控因素:切割边部可能会出现3mm左右的切割偏离;铸坯1本身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滑动,而导致铸坯1在割缝处贴合。如果铸坯1采用垂直切割,即自动火焰切割枪的设置方向与炉本体的纵截面平行设置;当上述两个因素发生后,铸坯1移除过程中就会引起刮蹭,把炉内剩余铸坯1刮斜,造成铸坯1跑偏撞炉墙事故。因此,现有加热炉会在垂直切割完成后,人工调整切割铸坯1的位置,确认铸坯1无刮蹭后才移出炉内。本申请的加热炉采用2度角斜切割,即使发生了上述的2个不可控因素,铸坯1在移出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刮蹭。
进一步的,还包括:剔坯辊道6及板坯堆垛机;剔坯辊道6与炉底辊2平行设置;板坯堆垛机对应剔坯辊道6设置,将剔坯辊道6上的铸坯1推出并进行堆垛;横移段底部设置有车轮,车轮滚动设置在轨道5上,轨道5垂直于炉底辊2或剔坯辊道6;横移段能将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切下的铸坯1从炉底辊2运移到剔坯辊道6上。在剔坯辊道6旁配置板坯堆垛机和全方位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都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收到切割指令后,自动完成如下功能:铸坯1边缘检测、切割枪靠近铸坯1自动点火预热铸坯1、开始切割铸坯1、切断后关闭相应的能源介质电磁阀、割枪返回并停在原位上,等待下一次切割。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的结构特征和运行原理:
该加热炉包括:炉本体、多个烧嘴、密封装置7、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及2个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炉本体包括:顶部的炉顶、底部的炉底辊2及设置在炉顶与炉底辊2两侧的炉墙;炉本体分为靠近连铸机的固定段及靠近连轧机的横移段;连铸机送出的铸坯1在炉底辊2上传输;多个烧嘴间隔设置在炉墙的内壁上;密封装置7设置在炉本体内,位于固定段与横移段之间;密封装置7开设有供铸坯1穿过的通过孔9;密封装置7的一侧端设置有切割枪炉门8;炉墙对应切割枪炉门8设置有操作孔;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对应切割枪炉门8设置在炉墙外,能穿过操作孔及切割枪炉门8进入炉本体内,继而对铸坯1进行切割作业;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相对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2°角。
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在炉本体的出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相对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2°角,且倾斜方向与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的相反。炉本体出口的两个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采用两边对切的方式,提高切割效率。
烧嘴为低NOx烧嘴;烧嘴采用脉冲燃烧控制方式。通过对烧嘴的负荷分配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铸坯1补热,使铸坯1温度均匀达到轧制需要的温度。整个加热炉按照加热功能分为4个区,炉本体的内部炉膛从进口到出口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设置有激光式气体分析仪。第一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与第二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且为7840Mcal/h;第三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160Mcal/h;第四区域的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090Mcal/h。通过热负荷计算,加热炉长80米就可以满足板坯的加热和均热需要。
在剔坯辊道6旁配置板坯堆垛机和全方位工业电视监控系统。铸坯1定位完成,火焰切割枪开始自动切割。切割完成后,板坯堆垛机自动执行板坯推出和堆垛功能。整个剔坯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自动剔坯,从启动火焰切割枪切割炉内铸坯1,到横移段移出铸坯1归位,无需人工干涉,实现全部自动化控制。
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都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收到切割指令后,自动完成如下功能:铸坯1边缘检测、切割枪靠近铸坯1自动点火预热铸坯、开始切割铸坯1、切断后关闭相应的能源介质电磁阀、割枪返回并停在原位上,等待下一次切割。
本实施例的加热炉处理的铸坯1的加热温度均匀性好,宽度和厚度方向温差在10℃以内。在无头模式下,连铸拉速6m/min时,板坯宽度1600mm,厚度110mm,加热炉的吨钢能耗为15+5%kcal/kg,折合0.06+5%GJ/t。
通过设计高效的剔坯系统,80米长的加热炉即可衔接和协调连铸机与连轧机生产,保证提供12分钟的缓冲时间。同时,短流程的加热炉大幅降低了铸坯1在炉内跑偏的机率。在炉本体安装激光式气体分析仪,不仅可以监控燃料的燃烧情况,提高燃烧效率,还对部分高附加值合金钢的产品质量控制起到关键作用。短流程加热炉缩小了厂房建筑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解决了现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存在的建筑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等问题。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由炉本体、多个烧嘴、密封装置7、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及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组成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炉顶、炉底辊2及两侧炉墙构成的炉本体保障炉子的密封性,间隔设置在炉墙内壁上的多个烧嘴对炉内的铸坯1进行有效的加热保温,密封装置7增强炉内的保温性能,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3对应切割枪炉门8设置,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4设置在炉本体的出口位置,有效缩短剔坯时间,提高剔坯效率。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炉较长,存在铸坯1跑偏甚至撞出炉墙风险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前提下显著缩短加热炉的长度,大幅降低铸坯1在炉内跑偏机率,显著降低设备成本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本体,包括:顶部的炉顶、底部的炉底辊及设置在所述炉顶与所述炉底辊两侧的炉墙;所述炉本体分为靠近连铸机的固定段及靠近连轧机的横移段;所述连铸机送出的铸坯在所述炉底辊上传输;
多个烧嘴,间隔设置在所述炉墙的内壁上;
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炉本体内,位于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横移段之间;所述密封装置开设有供所述铸坯穿过的通过孔;所述密封装置的一侧端设置有切割枪炉门;所述炉墙对应所述切割枪炉门设置有操作孔;
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对应所述切割枪炉门设置在所述炉墙外,能穿过所述操作孔及所述切割枪炉门进入所述炉本体内,继而对所述铸坯进行切割作业;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相对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
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设置在所述炉本体的出口位置;所述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相对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的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墙及所述炉顶的材质为内衬有耐火材料的钢板;
所述耐火材料采用复合纤维结构;
所述固定段的长度为53m;
所述横移段的长度为27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烧嘴为低NOx烧嘴;
所述烧嘴采用脉冲燃烧控制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本体的内部炉膛从进口到出口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及第四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相等,且为7800~7900Mcal/h;
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100~6200Mcal/h;
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050~6150Mcal/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7840Mcal/h;
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160Mcal/h;
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烧嘴产生的热负荷为6090Mcal/h。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区域及所述第四区域设置有激光式气体分析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的材质为内衬有耐火材料的钢板;
所述密封装置平行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设置;
所述切割枪炉门与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为连锁控制,当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进入所述切割枪炉门之前,所述切割枪炉门自动打开;当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退出后,所述切割枪炉门自动关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的夹角为2°;
所述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炉本体的纵截面的夹角为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在所述炉本体的出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自动火焰切割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剔坯辊道,与所述炉底辊平行设置;
板坯堆垛机,对应所述剔坯辊道设置,将所述剔坯辊道上的所述铸坯推出并进行堆垛;
所述横移段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滚动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横移段能将所述第一自动火焰切割枪切下的所述铸坯从所述炉底辊运移到所述剔坯辊道上。
CN201710998271.4A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Active CN107931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8271.4A CN107931553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8271.4A CN107931553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31553A CN107931553A (zh) 2018-04-20
CN107931553B true CN107931553B (zh) 2019-09-20

Family

ID=61936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8271.4A Active CN107931553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31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1775B (zh) * 2018-10-10 2021-08-2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铸连轧生产线剔坯方法
KR102178713B1 (ko) * 2018-10-26 2020-11-13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소재가열장치 및 연속주조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5801A (ja) * 2000-07-27 2002-02-0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連続鋳造熱鋳片の熱間圧延用加熱炉への装入方法。
CN201942720U (zh) * 2010-12-23 2011-08-24 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CN202667242U (zh) * 2012-08-01 2013-01-16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长材的连铸连轧装置
CN204115465U (zh) * 2014-10-09 2015-01-2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薄板坯加热用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CN105234199A (zh) * 2015-11-04 2016-01-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适合轧制中小规格钢板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5167161U (zh) * 2015-11-20 2016-04-20 重庆聚威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坯料切割机
CN206241436U (zh) * 2016-12-05 2017-06-13 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切机上切割枪的切割定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5801A (ja) * 2000-07-27 2002-02-0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連続鋳造熱鋳片の熱間圧延用加熱炉への装入方法。
CN201942720U (zh) * 2010-12-23 2011-08-24 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CN202667242U (zh) * 2012-08-01 2013-01-16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长材的连铸连轧装置
CN204115465U (zh) * 2014-10-09 2015-01-2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薄板坯加热用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CN105234199A (zh) * 2015-11-04 2016-01-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适合轧制中小规格钢板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5167161U (zh) * 2015-11-20 2016-04-20 重庆聚威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坯料切割机
CN206241436U (zh) * 2016-12-05 2017-06-13 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切机上切割枪的切割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31553A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0237B (zh) 用于生产棒线材和型材的连铸-直接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931553B (zh) 一种辊底式隧道加热炉
CN103406352A (zh) 一种镍基合金Ni36板的加热和轧制方法
CN107012371B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铝带的制备方法
CN206316142U (zh) 一种近程免加热直接轧制控制系统
CN206803726U (zh) 一种组合式隧道窑
CN101545036B (zh) 钢卷边部加热控制方法及加热装置
CN106269873B (zh) 利用保温坑和单加热炉交叉轧制生产热轧取向硅钢的方法
CN109351775B (zh) 一种连铸连轧生产线剔坯方法
CN111420989A (zh) 生产中厚钢板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01221A (zh) 一种极限回收烟气余热及烧损减量化的加热系统和方法
CN104896963A (zh) 一种在线清除热处理炉炉底辊结瘤的装置及方法
CN105598406A (zh) 一种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
CN103442817B (zh) 用于产生热轧带的设备和方法
CN203980920U (zh) 一种极限回收烟气余热及烧损减量化的加热系统
JPS6028887B2 (ja) 連続冷延焼鈍設備
CN208600592U (zh) 一种冲压硬化钢板加热装置
CN102221290A (zh) 辊棒式上下双向热回收型连续等温热处理节能炉
CN204770540U (zh) 一种连铸坯在线保温补热装置
CN204138717U (zh) 一种圆棒整体步进加热炉
CN201148452Y (zh) 双层辊底式车轮调质线
CN203960256U (zh) 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台车式燃气工业炉
CN209139787U (zh) 一种板坯下线装置
CN203715672U (zh) 一种步进式加热炉
CN208632624U (zh) 铝合金热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