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596A - 主从控制系统、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主从控制系统、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5596A
CN107925596A CN201680047122.3A CN201680047122A CN107925596A CN 107925596 A CN107925596 A CN 107925596A CN 201680047122 A CN201680047122 A CN 201680047122A CN 107925596 A CN107925596 A CN 107925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ort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71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尾崎敏之
北村安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25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2Pc multi processor system
    • G05B2219/2231Master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5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client-server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为了使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应与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若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与实际连接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不一致时,则控制系统(1)将预定连接的设备(20)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Description

主从控制系统、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 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主装置(master device)、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主装置连接的从装置(slave device)的主从控制系统(master-slave control system)。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包含主装置、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主装置连接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显示应与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单元连接的现场机器的机器身份(Identification,ID)等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220495号公报(2004年8月5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将确定应与IO单元连接的现场机器的信息仅作为数值来显示,因此存在用户难以掌握应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成者,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应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主从控制系统等。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是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具备连接设备的通信端口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所述主从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存储部,存储包含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取得部,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对照部,将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通知部,若由所述对照部判定为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存储包含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的存储部的计算机执行如下的步骤,所述设备是预定与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中的所述从装置的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取得步骤,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对照步骤,将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通知步骤,若在所述对照步骤中判定为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取得如下的效果:在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具备连接设备的通信端口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中,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应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控制系统中所含有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及支持工具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方块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系统的整体概要的图。
图3是说明针对图1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登记所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的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例子的表。
图5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另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根据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详细说明。对图中的同一部分或相当部分标注同一符号且不重复其说明。使用图2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1(主从控制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的控制系统的概要)
图2是表示控制系统1的概要的图。如图2所示,控制系统1包括:上位控制器40(控制器);以及一个以上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经由现场网络(field network)50(上位总线,即上位通信网络)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在图2所示的例中,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A)及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B)经由现场网络50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当无需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A)及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B)两者特别加以区分时,简称为“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
控制系统1是包含作为主装置的上位控制器40、及经由网络(现场网络50)而与主装置连接的一个以上的作为从装置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主从控制系统。上位控制器40在管理经由现场网络50的数据传输这一含义中被称为“主装置”,另一方面,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被称为“从装置”。
在控制系统1中,一个以上的设备20经由设备通信电缆30而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在图2所示的例中,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3)、···、设备20(n)经由设备通信电缆30而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当无需对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3)、···、设备20(n)的各者特别加以区分时,简称为“设备20”。
上位控制器40例如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其是控制系统1中管理经由现场网络50的数据传输的主装置。作为与作为主装置的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从装置,除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以外,也可以包含与现场网络50直接连接的伺服驱动器(servo driver)(未图示)等。进而,当在现场网络50上连接多个上位控制器40时,也存在任一个上位控制器40成为主装置,剩余的上位控制器40成为从装置的情况。进而,或者也可以是与上位控制器40及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任一者均不同的控制主体成为主装置。即,“主装置”及“从装置”是着眼于现场网络50上的数据传输的控制功能来定义者,关于在各装置间收发何种信息,并无特别限定。
上位控制器40进行控制系统1的整体的控制。具体而言,上位控制器40取得来自作为传感器等输入机器的设备20的信息作为输入数据,并按照事先所编入的用户程序,使用所述已取得的输入数据执行运算处理。而且,上位控制器40执行所述运算处理,决定对于作为致动器等输出机器的设备20的控制内容,并朝设备20中输出对应于此控制内容的控制数据。
现场网络50对上位控制器40所接收、或上位控制器40所发送的各种数据进行传输。现场网络50例如为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net Control AutomationTechnology,EtherCAT)(注册商标)、过程现场网络(Process Field Net,PROFINET)(注册商标)、麦卡托连接(MECHATROLINK)(注册商标)-III、帕韦连接(Powerlink)、串行实时通信协议(Serial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Specification,SERCOS)(注册商标)-III、通用工业协议运动(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 Motion,CIP Motion)。另外,现场网络50例如也可以是以太网/网际协议(EtherNet/Internet Protocol,EtherNet/IP)(注册商标)、设备网(DeviceNet)、康博网(CompoNet)(注册商标)等。再者,以下对在现场网络50上依次转送数据帧(data frame),由此在上位控制器40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之间、或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A)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B)之间收发数据的控制系统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与经由作为下位的通信网络的设备通信电缆30的通信进行对比,有时将现场网络50称为“上位总线(上位通信网络)”。进而,为了与在设备通信电缆30上传递的数据帧进行区分,也将现场网络50上的数据帧称为“上位数据帧”。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位控制器40上,经由作为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电缆的通信电缆70而连接有支持工具60或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Interface,HMI)80。
支持工具60是用以对控制系统1设定各种参数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状态值的取得(输入刷新)的时间点(timing)及输出值的更新(输出刷新)的时间点也可以通过支持工具60来算出及设定。支持工具60典型的是包含通用的计算机。例如,由支持工具60所执行的信息处理程序也可以储存在未图示的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中来流通。储存在此CD-ROM中的程序由未图示的CD-ROM驱动装置读取,并被储存至支持工具60的硬盘等中。或者,也能够以通过网络而从上位的主计算机(host computer)等中下载程序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代替支持工具60,而经由通信电缆70来将HMI(HumanMachine Interface)80连接在上位控制器40上。
HMI 80是用于人与机械交换信息的部件,具体而言,其是人操作机械(对机械给予指示)、机械使人知道当前的状态·结果的部件。关于HMI 80,人对机械给予指示的部件例如包括:开关(switch)、按钮(button)、手柄(handle)、表盘(dial)、踏板(pedal)、遥控器(remote control)、话筒(microphone)、键盘(keyboard)、鼠标(mouse)等。另外,机械向人传达与当前的状态·结果等相关的信息的部件例如包括:液晶画面、仪表(meter)、灯(lamp)、扬声器(speaker)等。
在控制系统1中,经由通信电缆70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接受用于上位控制器40等掌握控制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用户操作。例如,用户将以下的信息输入至支持工具60或HMI 80中。即,输入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上位控制器40等的识别信息。支持工具60或HMI 80将由用户所输入的所述信息经由现场网络50(上位控制器40)而发送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即,将“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上位控制器40等的识别信息”经由现场网络50(上位控制器40)而发送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从支持工具60或HMI 80所接收到的“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的识别信息”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详细情况将后述。而且,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上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对照处理。
在控制系统1中,经由通信电缆70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可将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所执行的所述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尤其,当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连接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时,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判定为对照异常。当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判定为对照异常时,支持工具60或HMI 80将“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用户。
再者,所谓“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换言之,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是指作为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设备而登记的设备20。即,针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应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例如作为结构信息(配置数据(configuration data))而事先得到登记。所谓“预定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是指作为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而事先确定的设备20,且是作为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而登记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的设备20。例如,针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预定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结构信息(配置数据)而储存(登记)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
支持工具60及HMI 80可经由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将指示任意处理的执行的消息发送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接收到所述消息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在所述消息中指示执行的处理,并将执行结果经由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而发送至支持工具60及HMI 80中。
例如,支持工具60及HMI 80经由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将请求发送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型号名等)的消息输出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接收到所述消息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所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型号名等)”发送至支持工具60(HMI 80)中。支持工具60及HMI 80经由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将请求发送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的消息输出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接收到所述消息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上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中取得识别信息,并将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支持工具60(HMI80)中。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是在作为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1中,经由网络(现场网络50)而与作为主装置的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从装置。
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控制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与设备20之间的通信。例如,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经由现场网络50,将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的作为传感器等输入机器的设备20所检测到的感应信息朝上位控制器40中发送。而且,上位控制器40根据所取得的感应信息执行用户程序,并经由现场网络50,将其执行结果作为控制命令信号而发送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对应进行动作的输出机器(致动器等设备20)输出经由现场网络50所接收到的控制命令。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上位通信端口120,所述上位通信端口120连接用以经由现场网络50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进行通信的传输电缆。另外,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一个以上的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所述一个以上的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连接用以与一个以上的设备20的各者进行通信的设备通信电缆30。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当无需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特别加以区分时,简称为“设备通信端口110”。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与现场网络50中的数据传输相关的处理,并且控制与设备20的数据的收发(输入输出)。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可在与“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上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之间,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除可收发(输入输出)例如作为传感器的设备20对某些对象物进行检测(开启(ON))、或未进行检测(关闭(OFF))等二进制数据(1比特的数据)以外,也可以收发(输入输出)模拟数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能够在与设备20之间收发的模拟数据例如为设备20的通信性能、设备参数、及识别数据(识别信息)等。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可在与设备20之间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包含(A)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1比特的数据),及(B)除此以外的与设备20的通信性能、设备参数、及识别信息等相关数据的数据)。
再者,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还可以在与设备20之间仅收发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在与设备20之间进行“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的通信”的情况加以区分,有时将“仅收发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1比特的数据)的通信”称为“第一模式(mode)”的通信。另外,有时将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在与设备20之间,“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的通信”称为“第二模式”的通信。
设备20例如为传感器等输入机器、或致动器(Actuator)等输出机器。致动器将输入转换成物理运动,主动地进行工作或驱动。
再者,以下说明中,为了与能够以“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的第二模式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通信的设备进行区分,有时将在控制系统1中仅能够以“仅收发1比特的数据”的第一模式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通信的设备称为“设备20(S)”。另外,有时将在控制系统1中能够以“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的第二模式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通信的设备称为“设备20(C)”。设备20(S)是从先前以来的一般的(标准的(Standard))的设备,仅收发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设备20(C)是智能的设备(具体而言,能够在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之间进行通信(Communication)的设备)。设备20(C)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包含(A)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1比特的数据),及(B)除此以外的与设备20的通信性能、设备参数、及识别信息等相关数据的数据)。
再者,关于连接有设备20(S)的设备通信端口110,无法从设备20(S)中取得设备20(S)的识别信息等模拟数据,因此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不执行后述的对照处理。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不对以第一模式与设备20进行通信的设备通信端口110执行对照处理。
设备20(特别是设备20(C))保存本机的“供应商(vendor)名”及“型号名(设备名)”等识别信息。通过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设备20(特别是设备20(C))以第二模式进行通信,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可取得这些识别信息。
(关于控制系统)
目前为止,使用图2对控制系统1中所含有的装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设备20、上位控制器40、支持工具60)的概要进行了说明。此处,先对控制系统1整体的概要进行如下整理。
控制系统1是包含作为主装置的上位控制器40(控制器),及经由现场网络50(网络)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且具备连接设备20的设备通信端口110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其包括:存储部140(特别是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存储包含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信息);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取得部),从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对照部104,将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通知部61,若由对照部104判定为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根据所述结构,若判定为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预定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通知部61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通过控制系统1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应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及支持工具)
关于以上对概要进行了说明的控制系统1,继而使用图1等对控制系统1中所含有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及支持工具60的结构及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的详细情况)
图1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所含有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及支持工具60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方块图。图1中所示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是包含设备通信控制部100、设备通信端口110、上位通信端口120、上位通信控制部130、及存储部140的结构。再者,为了确保记载的简洁性,从说明及方块图中省略与本实施方式无直接关系的结构。但是,依据实施的实际情况,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也可以具备所述经省略的结构。
设备通信端口110是连接用以经由设备通信电缆30而与设备20进行通信的传输电缆的界面。上位通信端口120是连接用以经由现场网络50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进行通信的传输电缆的界面。
上位通信控制部130是经由现场网络50而对与上位控制器40的通信进行统一控制者。上位通信控制部130包含现场总线控制部131、上位通信接收处理部132、及上位通信发送处理部133。
现场总线控制部131管理经由现场网络50的数据传输。上位通信接收处理部132接收从上位控制器40经由现场网络50所发送的上位通信帧并解码成数据后,朝现场总线控制部131中输出。上位通信发送处理部133从由现场总线控制部131所输出的数据中再次生成上位通信帧,并经由现场网络50而再次发送(转送(forward))。现场总线控制部131与上位通信接收处理部132及上位通信发送处理部133协同作业,在每个事先确定的控制周期中,在与上位控制器40之间经由现场网络50来收发数据。
上位通信控制部130将表示在存储空间及I/O空间内如何分配设备20(例如,对应于从设备20中输出的数据的数据)的IO分布图(map)发送至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中。
设备通信控制部100是对涉及与设备20的通信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功能进行统一控制者。在图示的设备通信控制部100中,作为功能块,包含设备通信处理部101、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设备通信发送处理部103、及对照部104。
设备通信处理部101控制与设备20的通信,包含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与设备通信发送处理部103。设备通信处理部101针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控制是以第一模式与所连接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进行通信,还是以第二模式进行通信。
设备通信处理部101从对照部104中取得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中的对照结果(对照正常/对照异常)。设备通信处理部101在针对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从对照部104中取得“预定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与实际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一致(对照正常)”这一对照结果的情况下,执行以下的处理。即,设备通信处理部101若取得对照正常这一对照结果,则维持所述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中的通信。设备通信处理部101在针对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从对照部104中取得“预定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与实际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不一致(对照异常)”这一对照结果的情况下,执行以下的处理。即,设备通信处理部101若取得对照异常这一对照结果,则停止所述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中的通信。再者,在针对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未利用对照部104执行对照处理的情况下,设备通信处理部101维持所述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中的通信。
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经由设备通信电缆30而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接收以下的数据。即,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接收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所输出的数据。
设备20所输出的数据除1比特的数据(例如,作为传感器的设备20对某些对象物进行检测(开启)、或未进行检测(关闭)等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以外,还包含如下的数据。即,包含与设备20的通信性能、设备参数、及识别数据(识别信息)等相关的模拟数据。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从设备20接收所述1比特的数据与所述模拟数据。
设备通信发送处理部103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经由设备通信电缆30而发送以下的数据。即,设备通信发送处理部103对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发送来自上位控制器40的控制命令等输入数据。
设备通信发送处理部103对设备20所发送的数据除1比特的数据(例如,激活(开启)作为致动器的设备20、或不激活(关闭)作为致动器的设备20的指令数据)以外,还包含与对于设备20的其他控制等相关的模拟数据。
对照部104可针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执行判定预定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与实际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是否一致的对照处理。
对照部104例如参照储存在存储部140中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针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取得以下的信息。即,对照部104取得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
另外,对照部104从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中取得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上的设备20(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如上所述,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可从设备20接收包含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模拟数据。
而且,对照部104针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执行以下的处理。即,对照部104执行如下的对照处理,所述对照处理判定预定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对照部104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在登记设备与实际设备之间执行以下的两种判定的任一者。即,对照部104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在登记设备与实际设备之间判定“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revision)”是否一致(第一对照模式(pattern))。或者,对照部104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在登记设备与实际设备之间判定“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序列号(Serial Number)”是否一致(第二对照模式)。
对照部104向设备通信处理部101及上位通信控制部130通知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相关的对照处理的执行结果(对照正常/对照异常)。对照部104在判定为对照异常(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指示上位通信控制部130朝支持工具60中发送以下的信息(向通知部61通知)。即,在判定为对照异常的情况下,对照部104将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登记设备的型号名及供应商名)朝支持工具60中发送(向通知部61通知)。即,对照部104将与对照处理时所使用的识别信息(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序列号)不同的在对照处理时未使用的识别信息(特别是登记设备的型号名及供应商名)朝支持工具60中发送(向通知部61通知)。对照部104不仅将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朝支持工具60中发送,也可以将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朝支持工具60中发送(也可以向通知部61通知)。
再者,对照部104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执行对照处理、或不执行对照处理。对照部104可选择性地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执行对照处理。换言之,对照部104可不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中的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执行对照处理,而对另外的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执行对照处理。例如,对照部104可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3)、···、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执行对照处理,而不对设备通信端口110(2)执行对照处理。
另外,当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在与设备20之间仅收发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时,对照部104不对所述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执行对照处理。换言之,当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在与设备20之间,以第一模式与设备20进行通信时,对照部104不对所述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执行对照处理。即,对照部104不对连接有设备20(S)的设备通信端口110执行对照处理。
存储部140储存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使用的各种数据。即,存储部140储存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执行的(1)控制程序、(2)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程序、(3)用以执行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及(4)执行此应用程序时所读出的各种数据。所述(1)~(4)的数据例如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闪存(Flash Memory)、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注册商标)(Electrically EEPROM)、硬盘驱动器(Hard Disc Drive,HDD)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另外,存储部140储存结构设定信息表141。
结构设定信息表141针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储存包含预定经由设备通信电缆30而连接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配置数据)。所谓设备20的识别信息,例如是指设备20的“供应商ID”、“设备ID”、“序列号”、“修订(例如,输入/输出链路(Input/Output Link,IO-Link)(注册商标)修订)”、“供应商名”、及“型号名(设备的名称)”。所谓“型号名”,是指对设备的型号(模型、机种)进行区分的名称。
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之中,成为利用对照部104进行的对照处理的对象的识别信息最多的是“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例如,IO-Link修订)”、及“序列号”。设备20的识别信息之中,“供应商名”及“型号名(设备的名称)”并非成为利用对照部104进行的对照处理的对象的识别信息。
(设备对照处理)
若经由设备通信电缆30而将设备20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则对照部104执行对照处理。当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与预定连接在此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不一致时,对照部104判定为对照异常。而且,若对照部104判定为“对照异常”,则设备通信处理部101使此设备通信端口110中的通信停止。
此处,对照部104在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与预定连接在此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之间,将“供应商ID”、“设备ID”、及“修订”进行对照(第一对照模式)。
另外,对照部104也可以在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与预定连接在此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之间,将“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及“序列号”进行对照(第二对照模式)。
此处,如上所述,对照部104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执行对照处理。例如,对照部104在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1)上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与预定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1)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之间,将“供应商ID”、“设备ID”、及“修订”进行对照。另外,对照部104在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2)上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与预定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2)上的设备20(登记设备)之间,将“供应商ID”、“设备ID”、及“修订”进行对照。对照部104还可以对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3)、设备通信端口110(4)、···、设备通信端口110(n)执行对照处理,而不对设备通信端口110(2)执行对照处理。
再者,当以第一对照模式执行对照处理时,对照部104不将“序列号”作为对照的对象。因此,即便将与登记设备相同型号的设备20(即,“供应商ID”、“设备ID”、及“修订”与登记设备相同的设备20)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对照部104也不判定为对照异常。
(支持工具的详细情况)
支持工具60具备通知部61。通知部61可将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所执行的对照处理(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与实际设备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此处,当所述对照处理的结果是判定为“对照异常(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时,通知部61将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登记设备的供应商名及型号名等)通知给用户。在判定为对照异常的情况下,除“供应商名”及“型号名”以外,通知部61也可以进而将登记设备的“序列号”、“修订(例如,IO-Link修订)”通知给用户。通过通知这些识别信息,用户可容易地掌握正确的设备(登记设备)是哪一个。
例如,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对照处理(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与实际设备的对照处理),并将所述对照处理的结果经由现场网络50(及上位控制器40)而发送至支持工具60中。若判定为对照异常(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经由现场网络50(及上位控制器40)而发送至支持工具60中。
而且,支持工具60经由现场网络50(及上位控制器40)而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接收所述对照处理的结果。另外,支持工具60经由现场网络50(及上位控制器40)而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接收包含登记设备的“供应商名、型号名、序列号、修订”等的识别信息。
通知部61将支持工具6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接收到的“所述对照处理的结果、及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登记设备的“供应商名、型号名、序列号、修订”等)”通知给用户。即,通知部61将“型号名及供应商名”作为登记设备的一个识别信息而通知给用户,所述“型号名及供应商名”是对照部104在所述对照处理时未作为对照对象的识别信息。通知部61更好仅将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此处,如上所述,对照部104在对照处理时,将“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及序列号)”用作在登记设备与实际设备之间进行比较的识别信息。
再者,具备通知部61的支持工具60(或具备通知部61的HMI 8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不仅接收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接收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支持工具60(或HMI 80)也可以将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接收到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一并通知给用户。
(识别信息的登记方法)
图3是说明在控制系统1中,针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登记“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的识别信息”(结构信息)的方法的图。
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确认实际连接在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是按照意图的设备20(预定与所述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的对照处理。
为了使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所述对照处理,用户使用支持工具60,事先登记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所述某一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
即,首先,用户在支持工具60中输入“与设备通信端口110(1)、设备通信端口110(2)、···、设备通信端口110(n)的各者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1)、设备20(2)、···、设备20(n)的各者的识别信息”。而且,支持工具60将用户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进行手动输入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来自支持工具60的“用户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进行手动输入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
用户在支持工具60(或HMI 80)中设定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时,除登记设备的“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及序列号)”以外,还设定与登记设备的“供应商名”及“型号名(设备名)”相关的信息。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控制系统1中,所述结构信息(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是由用户事先登记的信息。
根据所述结构,取得如下的效果:控制系统1可使用用户事先登记的所述结构信息,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现有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中的对照结果的通知方法)
现有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9可将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供应商ID”、“设备ID”、“序列号”、及“修订(例如IO-Link修订)”的至少一者)作为数值来显示。
但是,现有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9所显示的“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是数值(表示“供应商ID”、“设备ID”、“序列号”、及“修订(例如IO-Link修订)”的至少一者的数值)。因此,对于用户而言,难以掌握“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实际上是哪一个设备。即,用户必须仅根据作为数值来显示的信息来确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因此,用户例如难以知道将哪种型号的设备20弄错成哪种型号的设备20而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用户根据作为数值而显示的信息(编号)来检索并确定设备20的型号。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中的对照结果的通知方法)
支持工具60(或HMI 80)所具备的通知部61是以“型号名(设备名)”来显示登记设备(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及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支持工具60(或HMI80)所具备的通知部61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可将登记设备及实际设备的“供应商名、型号名(设备名)、修订、及序列号”等识别信息通知给用户。因此,用户可使用这些识别信息,而容易地掌握“正确的设备(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预定的设备20)是哪一个设备”。
目前为止,以“当判定为对照异常时,对照部104将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登记设备的型号名)朝支持工具60中发送(向通知部61通知)”的例子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是,当对照部104判定为对照异常时,对照部104并非必须将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朝支持工具60中发送。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可以主动地朝具备通知部61的支持工具60(或HMI80)中发送登记设备(及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另外,支持工具60(或HMI 80)也可以请求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发送登记设备(及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
例如,接收到对照异常这一判定结果的支持工具60(通知部61)也可以经由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取得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特别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即,具备通知部61的支持工具60(HMI 80)也可以经由上位控制器40(现场网络50),将请求发送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型号名等)的消息输出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接收到所述消息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所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型号名等)”发送至支持工具60(HMI 80)中。
再者,具备通知部61的支持工具60(或具备通知部61的HMI 8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不仅接收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接收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支持工具60(或HMI80)也可以将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接收到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一并通知给用户。
此处,设备20(特别是设备20(C))保存本机的“供应商名”及“型号名(设备名)”等识别信息。具备通知部61的支持工具60(或具备通知部61的HMI 80)也可以将请求发送实际设备的“供应商名”及“型号名(设备名)”等识别信息的消息输出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接收到所述消息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以第二模式与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特别是设备20(C))进行通信,由此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而取得设备20(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包含供应商名及型号名(设备名))发送至支持工具60(或HMI 80)中。支持工具60(或HMI80)所具备的通知部61将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中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供应商名及型号名)”、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特别是供应商名及型号名)”一并通知给用户。因此,用户可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简单且容易地掌握“正确的设备(登记设备)是哪一个”、及“错误连接的设备是哪一个”。
(与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装置等相关的变化)
目前为止,关于控制系统1,对以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即,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针对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将预定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的对照部104。支持工具60具备在由对照部104判定为对照异常的情况下,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的通知部6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但是,在控制系统1中,并非必须是“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执行对照处理(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即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的一致判断)的对照部104”。另外,也并非必须是“支持工具60具备执行显示处理(登记设备的型号名的通知)的通知部61”。关于执行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两者的装置,以下使用图4~图10对可能的组合的例子进行说明。
即,在控制系统1中,可在上位控制器40、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及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80(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具备对照部104。
根据所述结构,可在上位控制器40、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及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具备对照部104。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控制系统1可在上位控制器40、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及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将能够由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取得的识别信息(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并显示对照结果(特别是登记设备的型号名)。
另外,在控制系统1中,通知部61使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上位控制器40、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及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
根据所述结构,取得如下的效果:控制系统1可通过使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上位控制器40、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及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连接的支持工具60或HMI 80(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来通知给用户。
图4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例子的表。即,在图4中,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对照处理(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登记信息的取得、实际连接信息的取得的各处理,以表的形式来表示执行主体等的例子。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一行表示HMI 80执行显示处理,且HMI 8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一行的结构中,关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HMI 8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HMI 80。另外,关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各者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HMI 80对设备20进行询问。即,HMI 80通过使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设备20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二行表示HMI 80执行显示处理,且HMI 8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二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HMI 8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HMI 80。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HMI 8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通知给HMI 80。
图5是表示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例子的图。图5的(A)表示“HMI 8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与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5的(A)中的HMI 8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并从设备20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21”。图5的(A)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一行中所示的结构。图5的(B)表示“HMI 8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与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5的(B)中的HMI 8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图5的(B)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二行中所示的结构。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3行表示HMI 80执行显示处理,且上位控制器4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3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上位控制器40。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20进行询问。即,上位控制器40通过使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设备20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HMI 80将上位控制器4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4行表示HMI 80执行显示处理,且上位控制器4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4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上位控制器40。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通知给上位控制器40。HMI 80将上位控制器4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6是表示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与图5中所示的例子不同的例子的图。图6的(A)表示“HMI 8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上位控制器4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6的(A)中的上位控制器4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并从设备20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21”。图6的(A)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3行中所示的结构。图6的(B)表示“HMI8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上位控制器4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6的(B)中的上位控制器4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图6的(B)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4行中所示的结构。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5行表示HMI 80执行显示处理,且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5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利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本身所拥有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对设备20进行询问。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HMI 80将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6行表示HMI 80执行显示处理,且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6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利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本身所拥有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利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本身所拥有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而取得“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HMI 80将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7是表示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与图5及图6中所示的例子不同的例子的图。图7的(A)表示“HMI 8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7的(A)中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并从设备20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21”。图7的(A)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5行中所示的结构。图7的(B)表示“HMI 8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7的(B)中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图7的(B)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6行中所示的结构。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7行表示支持工具60执行显示处理,且支持工具6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7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支持工具6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支持工具60。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支持工具60对设备20进行询问。即,支持工具60通过使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设备20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8行表示支持工具60执行显示处理,且支持工具6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8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支持工具6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支持工具60。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支持工具6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通知给支持工具60。
图8是表示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与图5~图7中所示的例子不同的例子的图。图8的(A)表示“支持工具6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与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8的(A)中的支持工具6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并从设备20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21”。图8的(A)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7行中所示的结构。图8的(B)表示“支持工具6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与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8的(B)中的支持工具6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图8的(B)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8行中所示的结构。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9行表示支持工具60执行显示处理,且上位控制器4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9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上位控制器40。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20进行询问。即,上位控制器40通过使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设备20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支持工具60将上位控制器4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10行表示支持工具60执行显示处理,且上位控制器4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10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结构信息(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通知给上位控制器40。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上位控制器40对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进行询问。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将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通知给上位控制器40。支持工具60将上位控制器4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9是表示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与图5~图8中所示的例子不同的例子的图。图9的(A)表示“支持工具6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上位控制器4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9的(A)中的上位控制器4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并从设备20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21”。图9的(A)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9行中所示的结构。图9的(B)表示“支持工具6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上位控制器4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9的(B)中的上位控制器40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图9的(B)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10行中所示的结构。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11行表示支持工具60执行显示处理,且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11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利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本身所拥有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对设备20进行询问。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支持工具60将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12行表示支持工具60执行显示处理,且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执行对照(登记信息与实际连接信息的一致判断)处理的结构。在第12行的结构中,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预定连接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取得,利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本身所拥有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另外,关于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取得,利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本身所拥有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即,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从实际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中取得的“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而取得“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支持工具60将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所执行的对照处理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图10是表示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的与图5~图9中所示的例子不同的例子的图。图10的(A)表示“支持工具6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10的(A)中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并从设备20中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21”。图10的(A)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一1行中所示的结构。图10的(B)表示“支持工具60具备承担显示处理的通知部61,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承担对照处理的对照部104”的例子。图10的(B)中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参照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142”,而取得“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登记设备”、及“每个设备通信端口110的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图10的(B)中所示的结构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表的第12行中所示的结构。
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执行主体,最优选在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装置)中具备对照部104,通知部61使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外部装置(支持工具60或HMI 80)中。
根据所述结构,当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存储部140(特别是结构设定信息表141)及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取得部)时,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无需从其他装置中取得用以执行所述对照的信息。即,在控制系统1中,当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具备存储部140及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时,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可不从其他装置中另外取得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及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而执行所述对照。在控制系统1中,即便不准备用于“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其他装置中另外取得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及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程序等,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也执行所述对照。
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在控制系统1中,不需要用于所述程序等的制作·调整的用户作业,而可减少用户的负担。另外,取得如下的效果:由于不需要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其他装置之间的信息的交换,因此可缩短控制系统1的启动时间。
另外,取得如下的效果:通过使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HMI 80中,可变成对于用户而言容易看见的显示。
再者,取得如下的效果:在上位控制器40(控制器)执行对照处理的情况(即,上位控制器40具备对照部104的情况)下,可缩短在控制系统1中保养·更换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时的系统停顿时间。即,取得如下的效果:对于更换后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无需再次设定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
关于控制系统1中的显示处理及对照处理,目前为止所说明的内容可进行如下整理。即,控制系统1的控制方法是具备存储包含设备20(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储存在结构设定信息表141中的信息)的存储部140(特别是结构设定信息表141)的计算机执行如下的步骤,所述设备20(登记设备)是预定与包含作为主装置的上位控制器40(控制器)、及经由现场网络50(网络)而与上位控制器40连接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从装置)的作为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1中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的设备通信端口110(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取得步骤,从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实际设备)中取得设备20的识别信息;对照步骤,将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通知步骤,若在所述对照步骤中判定为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根据所述方法,若判定为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实际设备的识别信息)、与预定连接在设备通信端口110上的设备20的识别信息(登记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所述通知步骤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通过控制系统1将预定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登记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应与设备通信端口110连接的设备20。
(关于IO-Link)
在控制系统1中,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与设备20也可以通过IO-Link(注册商标)来进行通信。关于IO-Link,以下先说明概要。
IO-Link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IEC)61131-9中以“用于小型传感器和致动器的单滴数字通信接口(Single-drop digital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or small sensors and actuators)”(SDCI)这一名称来规格化。IO-Link是用于作为控制装置的主机(PLC)(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上位控制器40)与传感器及致动器等设备(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设备20)之间的通信的标准化技术。IO-Link是用于主机(PLC)与传感器及致动器等设备的通信的新的点对点串行通信协议。
在现有的协议(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第一模式的通信协议)中,仅能够进行从设备朝主机(PLC)中的开启/关闭信号(1比特)的发送。与现有的协议不同,IO-Link是能够进行32字节(256比特)的数据的收发(双向通信)的通信协议(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第二模式的通信协议)。通过IO-Link来将主机(PLC)与传感器及致动器等设备之间连结,由此关于来自以往仅可接收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的设备的信号,可作为32字节的数值数据而取得。因此,例如在光电传感器的情况下,可取得光接收量、检测裕度、内部温度等信息,除有助于不良情况原因的查明以外,还能够进行制品寿命的诊断、对应于经年劣化的阈值的变更等。
通过利用IO-Link,例如可使设备的设定及维护等自动化。另外,通过利用IO-Link,主机(PLC)的编程可大幅度地简化,进而,可实现配线电缆的成本削减等。作为设备的一例,可列举光电传感器与接近开关。
(IO-Link系统)
IO-Link系统包含IO-Link设备(通常为传感器、致动器或其组合)、标准的三线式传感器/致动器电缆、及IO-Link主机(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设备通信管理单元10)。
此处,IO-Link主机具备一个或多个端口,在各端口上能够连接1台IO-Link设备。IO-Link主机与IO-Link设备进行点对点通信。IO-Link主机不仅可在与IO-Link设备之间收发现有的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1比特的数据),而且可收发以下的信息。即,IO-Link主机可在与IO-Link设备之间收发设备的识别信息、设备的通信性能、设备参数、及工序·诊断数据的信息等除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以外的信息(大于1比特的数据)。
所谓IO-Link设备,是指可在与IO-Link主机之间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的设备(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设备20(C))。
(两种通信模式)
在被称为标准IO(Standard IO,SIO)的现有的数字交换模式(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第一模式)中,可无IO-Link主机而使IO-Link设备进行动作。即,可使用在与传感器之间仅能接收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的主机,使IO-Link设备进行动作。同样地,IO-Link主机可使用SIO来使现有类型的设备(在与IO-Link主机之间仅能接收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的设备,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设备20(S))进行动作。
IO-Link主机的端口所拥有配置数据。若将某一端口设定为SIO模式,则IO-Link主机使此端口与先前为止的端口(仅能够收发开启/关闭信息等二进制数据的端口)同样地进行动作。若将端口设定为通信模式(COM模式)(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第二模式),则IO-Link主机可与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IO-Link设备。例如,控制系统1中的设备20(C))收发大于1比特的数据。
(关于对照功能)
通过利用IO-Link,能够从传感器及致动器等设备(IO-Link设备)中取得开启/关闭数据以外的信息(大于1比特的数据)。具体而言,可取得设备的识别信息(供应商ID、设备ID、修订、序列号)等。
IO-Link主机具有针对每个端口,将预定连接的设备与实际连接在此端口上的设备进行对照的对照功能。IO-Link主机在已建立IO-Link通信的时间点执行对照处理。例如,若在端口上连接IO-Link设备,则IO-Link主机从所连接的所述IO-Link设备中取得设备的识别信息及设备的通信性能。
另外,IO-Link主机针对每个端口,事先储存包含预定连接的设备(IO-Link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
IO-Link主机参照所述结构信息,取得预定与端口连接的设备(IO-Link设备)的识别信息,并判定是否与实际连接在端口上的设备(IO-Link设备)的识别信息一致。
例如,IO-Link主机针对每个端口,判定预定连接的设备的“供应商ID、设备ID、IO-Link修订、序列号”与实际连接的设备的“供应商ID、设备ID、IO-Link修订、序列号”是否一致。IO-Link主机若判定为不一致(对照异常),则停止IO-Link通信。
再者,关于IO-Link主机在对照处理时所使用的识别信息,可选择以下的两种模式的任一者。第一,可在IO-Link主机中使用供应商ID、设备ID、及IO-Link修订来进行对照处理(简易对照功能)。第二,可在IO-Link主机中使用供应商ID、设备ID、IO-Link修订、及序列号来进行对照处理(详细对照功能)。此处,在对照处理时不参照序列号的情况下,若为与所登记的设备相同型号的设备(除序列号以外,供应商ID、设备ID、IO-Link修订与所登记的设备相同的设备),则即便序列号不一致,IO-Link主机也判定为对照正常,可与更换后的设备进行IO-Link通信。
[利用软件的实现例]
控制系统1中的通知部61、设备通信处理部101、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设备通信发送处理部103、对照部104、现场总线控制部131、上位通信接收处理部132、及上位通信发送处理部133可以由形成在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芯片(Intergret Circuit chip,ICchip))等中的逻辑电路(硬件)来实现,也可以利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而由软件来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用以实现控制系统1的计算机具备:执行实现通知部61、设备通信处理部101、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102、设备通信发送处理部103、对照部104、现场总线控制部131、上位通信接收处理部132、及上位通信发送处理部133的各者的功能的软件即程序的命令的CPU,能够由计算机(或CPU)读取地记录所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ROM(Read OnlyMemory)或存储装置(将它们称为“记录介质”),将所述程序展开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等。而且,计算机(或CPU)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取所述程序并加以执行,由此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作为所述记录介质,可使用“非暂时性的有形的介质”,例如磁带、光盘、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另外,所述程序也可以经由能够传输此程序的任意的传输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波等)而供给至所述计算机中。再者,本发明也能够以所述程序通过电子式的传输而被具体化的、嵌入至载波中的数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
用以使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系统1的信息处理程序例如是用以使具备存储包含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的存储部的计算机执行如下的步骤的信息处理程序,所述设备是预定与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中的所述从装置的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取得步骤,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对照步骤,将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通知步骤,若在所述对照步骤中判定为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附记事项)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是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具备连接设备的通信端口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所述主从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存储部,存储包含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取得部,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对照部,将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通知部,若由所述对照部判定为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根据所述结构,若判定为连接在所述通信端口上的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与预定连接在所述通信端口上的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所述通知部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通过所述主从控制系统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应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
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由用户事先登记的信息。
根据所述结构,取得如下的效果:所述主从控制系统可使用用户事先登记的所述结构信息,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也可以在所述控制器、所述从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及与所述从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具备所述对照部。
根据所述结构,可在所述控制器、所述从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及与所述从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具备所述对照部。
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所述主从控制系统可在所述控制器、所述从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及与所述从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将能够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并显示对照结果(特别是预定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
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所述通知部也可以使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所述控制器、所述从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及与所述从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
根据所述结构,取得如下的效果:所述主从控制系统可通过使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所述控制器、所述从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及与所述从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来通知给用户。
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也可以在所述从装置中具备所述对照部,且所述通知部使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中。
根据所述结构,当所述从装置具备所述存储部及所述取得部时,所述从装置无需从其他装置中取得用以执行所述对照的信息。即,在本发明的主从控制系统中,当所述从装置具备所述存储部及所述取得部时,所述从装置可不从其他装置中另外取得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及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而执行所述对照。在本发明的主从控制系统中,即便不准备用于“所述从装置从其他装置中另外取得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及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程序等,所述从装置也执行所述对照。
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在本发明的主从控制系统中,不需要用于所述程序等的制作·调整的用户作业,而可减少用户的负担。另外,取得如下的效果:由于不需要所述从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信息的交换,因此可缩短本发明的主从控制系统的启动时间。
另外,取得如下的效果:通过使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例如作为HMI的所述外部装置中,可变成对于用户而言容易看见的显示。
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所述从装置与所述设备也可以通过IO-Link(注册商标)来进行通信。
根据所述结构,取得如下的效果:所述从从控制系统可通过IO-Link(注册商标)来与所述设备进行通信。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存储包含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的存储部的计算机执行如下的步骤,所述设备是预定与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中的所述从装置的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取得步骤,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对照步骤,将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通知步骤,若在所述对照步骤中判定为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根据所述方法,若判定为连接在所述通信端口上的设备的识别信息与预定连接在所述通信端口上的设备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所述通知步骤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因此,取得如下的效果:通过所述主从控制系统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用户可容易地知道应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申权利要求中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宜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1:控制系统(主从控制系统)
10:设备通信管理单元(从装置)
20:设备
21:识别信息(与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
40:上位控制器(控制器)
50:现场网络(网络)
60:支持工具(外部装置)
61:通知部
80:HMI(外部装置)
104:对照部
110:设备通信端口(通信端口)
102:设备通信接收处理部(取得部)
140:存储部
141:结构设定信息表(结构信息)
142:识别信息(与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

Claims (9)

1.一种主从控制系统,其是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具备连接设备的通信端口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所述主从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部,存储包含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
取得部,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
对照部,将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
通知部,若由所述对照部判定为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是由用户事先登记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所述从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及与所述从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具备所述对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部使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所述控制器、所述从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及与所述从装置连接的外部装置的至少一者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装置中具备所述对照部,且
所述通知部使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显示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外部装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装置与所述设备通过输入输出-链路(注册商标)来进行通信。
7.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包含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的存储部的计算机执行如下的步骤,所述设备是预定与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中的所述从装置的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
取得步骤,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
对照步骤,将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
通知步骤,若在所述对照步骤中判定为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8.一种信息处理程序,其用以使具备存储包含设备的识别信息的结构信息的存储部的计算机执行如下的步骤,所述设备是预定与包含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从装置的主从控制系统中的所述从装置的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
取得步骤,从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中取得所述设备的识别信息;
对照步骤,将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
通知步骤,若在所述对照步骤中判定为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识别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中所含有的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将预定与所述通信端口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名通知给用户。
9.一种记录介质,其记录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程序且能够由计算机读取。
CN201680047122.3A 2016-03-11 2016-11-21 主从控制系统、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Pending CN1079255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8958A JP2017163508A (ja) 2016-03-11 2016-03-11 マスタースレーブ制御システム、マスタースレーブ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6-048958 2016-03-11
PCT/JP2016/084421 WO2017154273A1 (ja) 2016-03-11 2016-11-21 マスタースレーブ制御システム、マスタースレーブ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5596A true CN107925596A (zh) 2018-04-17

Family

ID=59789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7122.3A Pending CN107925596A (zh) 2016-03-11 2016-11-21 主从控制系统、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34301A1 (zh)
EP (1) EP3429132A4 (zh)
JP (1) JP2017163508A (zh)
CN (1) CN107925596A (zh)
WO (1) WO20171542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8561A (zh) * 2019-03-14 2021-10-15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US12019419B2 (en) 2019-03-14 2024-06-25 Omron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2385B1 (ko) * 2017-02-15 2018-08-2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프로피버스 dp 네트워크 자동 구성 시스템
JP6628934B1 (ja) * 2018-03-30 2020-0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センサ管理装置、センサ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9112230A1 (de) * 2019-05-10 2020-11-12 Stego-Holding Gmbh Sensorhub, Sensorsystem,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Sensorsignalen und computerlesbares-Speichermedium
JP7230677B2 (ja) * 2019-05-13 2023-03-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JP7386012B2 (ja) * 2019-07-30 2023-11-24 株式会社ワコム 情報入力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D966201S1 (en) 2019-11-11 2022-10-11 Stego-Holding Gmbh Junction box for data conducto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452A (zh) * 2010-06-10 2010-10-20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专用串行实时总线的通信方法
US20140122631A1 (en) * 2011-03-15 2014-05-01 Omron Corporation Network system, mas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system
CN104239240A (zh) * 2013-06-11 2014-12-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整合功能usb接口的电子装置
CN105259860A (zh) * 2015-10-20 2016-01-2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式智能电力装置自动配置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6710B2 (ja) * 1993-08-11 2000-05-29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JP2007242633A (ja) * 2001-03-15 2007-09-20 Omron Corp 近接センサ
US8590033B2 (en) * 2008-09-25 2013-11-19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One button security lockdown of a process control network
US20100280636A1 (en) * 2009-05-01 2010-11-0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controller including network management features
JP5120473B2 (ja) * 2011-03-15 2013-01-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設計支援装置
JP2013141185A (ja) * 2012-01-06 2013-07-18 Azbil Corp 機器管理装置および機器管理方法
JP5985958B2 (ja) * 2012-11-05 2016-09-06 日本放送協会 ビジュアルプログラミングによるプログラム処理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6039464B2 (ja) * 2013-02-28 2016-12-07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装置および機器管理方法
US9582452B2 (en) * 2013-06-05 2017-02-28 The Boeing Company Sensor network using pulse width modulated signals
EP2835699B1 (de) * 2013-08-09 2015-05-06 Sick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Konfigurieren und/oder Programmieren einer Sicherheitssteuerung
JP6194835B2 (ja) * 2014-03-27 2017-09-13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鉄鋼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452A (zh) * 2010-06-10 2010-10-20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专用串行实时总线的通信方法
US20140122631A1 (en) * 2011-03-15 2014-05-01 Omron Corporation Network system, mas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system
CN104239240A (zh) * 2013-06-11 2014-12-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整合功能usb接口的电子装置
CN105259860A (zh) * 2015-10-20 2016-01-2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式智能电力装置自动配置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8561A (zh) * 2019-03-14 2021-10-15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CN113508561B (zh) * 2019-03-14 2023-08-25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US12019419B2 (en) 2019-03-14 2024-06-25 Omron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34301A1 (en) 2018-08-16
WO2017154273A1 (ja) 2017-09-14
EP3429132A1 (en) 2019-01-16
JP2017163508A (ja) 2017-09-14
EP3429132A4 (en)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5596A (zh) 主从控制系统、主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7924171A (zh) 从装置、从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JP7381657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ハードウェアをコミッショニ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6968789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ループの自動試験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236425B (zh) 用于配置过程控制系统的输入及输出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60928B (zh) 简化安装替代性现场设备的方法和支持性配置用户界面
JP5030584B2 (ja) MODBUS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及びFieldbus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ととも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モジュール
CN107193252A (zh) 从机装置、从机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6843193B (zh) 用于显示过程控制装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36461A (zh) 用于基于eddl的现场设备的现场设备工具
CN107305369B (zh) 控制装置、中继装置、其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7544407B (zh) 仪器保养装置、仪器保养系统、仪器保养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0392867A (zh) 用于将自动化现场设备参数化的方法
CN109597369A (zh) 用于将plc集成到控制系统中的智能功能块及方法
US2012030314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uniform naming of identical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field devices of an automation system
CN107924170A (zh) 中转装置、中转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媒体
CN108363368A (zh) 运行自动化系统的方法及自动化系统、现场设备和控制器
CN106407139A (zh) 用于传输hart变量的方法和外围组件及cpu单元
CN107530995A (zh) 具有用于执行仪表板应用程序的设备的压片机
CN104508581B (zh) 优化的与hart仪器的通信
JP2003131709A (ja) 制御表示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0073302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CN103518164B (zh) 用于运行自动化系统的方法
WO2008155596A1 (en) Standardized protocol independent configuration tool fo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Miller Process Sensors: It’s All About the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